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昨rì之时,就已经有从固原而来的难民过来了,而今rì开始增多,已经有三万多难民过来了,而环县的粮仓之中的存粮,也只够这些难民十rì之用,如果再多的话,恐怕就……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难民们的安置问题,现在房屋极缺,而此时又是冬季,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恐怕就会出现伤亡了。”
载淳听到这里,看了看眼前的这位乔县长,只有三十多岁,但说话却井井有条,想得还是很周到的,载淳对此人还是很满意的。
载淳说道:“乔县长,你这就安排人,将火车上的物资卸下,尽快安排,唐总理还会在两天之后,带来一批物资。”
………………………………
第十二章 温情暖人心(一)
载淳押运来的这一批帐篷,在到了环县之后,在很大程度之上,解决了难民们暂时的困境。但是,这也只是短暂的解决,难民们还在不断的向环县涌来……
载淳在琰妃他菊耦、国家事务院副总理熊希龄、皇家情报局局长吴佩孚的陪同之下,来到了环县城外的难民营,载淳要实地的了解一下难民们的实际情况。
当载淳看到,只一天的时间,城外难民区的的帐篷就一座座林立而起,虽然心中还是很担忧,但是对环县县长乔玄的组织还是很满意的。
载淳对熊希龄说道:“秉三,你看,这个乔县长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能将难民营立到这种程度,确实很不易啊!”
熊希龄也说道:“皇上,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是真的上心了。现在已经确定的,受灾地区,有海源、固原等数个县,受灾百姓多达近百万人,而这几天,余震也不直不断,还真是让人担心啊。”
载淳也是非常担忧的说道:“秉三,此时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这些地区的余震如果一直不断的话,我们对这些难民要怎样安排呢?”
熊希龄说道:“皇上的担心不是没有可能发生,如果一旦是这种情况,那我们就要做好移民的准备了。”
李菊耦听到这里,很是同情的说道:“皇上,他们这些人真是太苦了,遇到了这种大灾,家破人亡,还要背景离乡的,还有就是灾后,他们将要如何的生活?”
载淳叹息了一声,说道:“大灾已经发生,多说无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尽量的将物资尽快的送过来,先让他们渡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而后,朕也想了,我们还是做好移民的准备吧!而在移民之前,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将困难都想全,最好是以村、镇为单位,整体的移到一个地方去,这样,他们在今后的恢复也会快些,我们要尽量为他们将能做到的事情想全面。
他们遇到了天灾,我们就不能再让他们遇到**了。秉三,对移民之地,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熊龄听完之后,想了一下,说道:“皇上,臣觉得,有几地可以去。一个就是在阿拉伯半岛的三杰省和科威特省,那里还需要再进行移民,所以那里的准备情况应该是最好的,这里,臣认为是首先之地。
再有就是xīn jiāng、伊犁、乌里亚苏台、唐努乌梁海等几省,那里虽然经过这数十年的移民,但由于地域广阔,还是地广人稀。
还有就是西伯利亚诸省,与xīn jiāng等地的情况差不多,但是,那里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不过,那里却有大片的土地,可以供他们耕种。
而三杰省与科威特省,却是以工业为主,如果是农民过去,不易生活,因为这两省都比较干旱,不适宜农业的发展。
所以,臣认为,我们在移民之时,还是要区别对待,如果是工人,那我们就可以将他们及其家属向三杰省、科威特省迁移,而农民,可以向xīn jiāng、伊犁、乌里亚苏台、唐努乌梁海几省安置。”
载淳听完之后,点着头道:“秉三,现在是非常时期,先能知以上几省做好准备,朕估计,此次需要迁移的最少也要有七八十万人,三杰省与科威特省,做好各接受十万人的准备。而剩下的让xīn jiāng、伊犁、乌里亚苏台、唐努乌梁海四省做好准备。
先将安置地点选好,然后就是民房的建设问题,一经建好,立即进行移民工作。”
就在众人谈论之时,已经走近了难民营中,而首先进入载淳视线的,就是一个个还有些呆滞的目光,显然他们还没有从这场大地震惊吓之中恢复过来。
载淳在一座帐篷中,看到一位老人,怀中搂着一个小孩子,在不停的说着:“宝儿乖,宝儿不怕,都已经过去了。”
载淳轻轻的走了进去,蹲在了老人的面前,轻声的问道:“老人家,您是哪里人呢?
老人听到了声音,并没有什么吃惊的样子,而是显得很木讷,呆呆的看着载淳,过了好一会才反映过来,看着载淳的穿着与气派,一看就是一位大官,再向脸上看去,老人显得一脸的惊愕。
老刚想站了起来,就被载淳拦了下来,载淳说道:“老人家,不用这样,不用这样。”
老人嘴唇哆嗦着的说道:“您、您、您是皇上,您怎么能来这里呢?”
载淳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老人家,咱们这里受了大灾,朕又怎能不过来呢?天灾朕没有办法控制,但朕不能让大家再多受苦了。
老人听了,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花,因为,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知道,他们没有被抛弃,帝国还在想着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生活还有希望。
老人说道:“皇上,我真的没有想到,在这里,能见到皇上,老汉我活了近七十年,当年听父亲说过,他们那时,在我们这里,经常遇到旱灾,四周起讨饭,可是却没有人管过。而现在,皇上却能这么快的过来看我们。
老汉在来到这里之时,本来还以为,即使逃了出来,在这十冬腊月里,不被冻死,也会被饿死的,可是没有想到,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开始搭建了帐篷,同时还有粮食分发给我们。”
载淳又问道:“老人家,那这孩子的父母亲呢?他们去了哪里?”
载淳问这句话的时候,心中也很是纠结,因为他怕这话勾起老人的伤心事,因为这帐篷里,只有他们的祖孙两人,而这孩子的父母亲却已经离开了。
老人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了干涩的笑容,说道:“我们虽然住进了帐篷中,但是,后面还会来很多的人,我们不能不管别人,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这个小家。他们两人本来都是工人,手中也有技术,所以,他们两人也一齐去和大空搭建帐篷去了。”
载淳听到这里,心里就是一松,有些兴奋的说道:“好!好!都能象老人家这样想,都能象老人家儿子、儿媳这样想,那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那依老人家看,咱们这里的地震,什么时候能够过去呢?”
老人说道:“我们的家乡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但是,老汉在年轻的时候,也听人说过一些,而这次,这些天一直都还有小地震,依老汉看,这里短时间,是不会过去了。”
老人说到这里,脸sè就是一暗,因为他知道,短时间之内,是回不到家乡了,这也是中国人的情节,故土难离啊。
载淳说道:“老人家,这个不用担心,朕与zhèng fǔ对此也做出了安排。而老人家的儿子与儿媳都是工人,那不知老人家一家去三杰省或是科威特省,愿不愿意呢?”
………………………………
第十三章 温情暖人心(二)
天灾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只有在这时,才能体现出众志成城。
当载淳问道迁移之时,心中也是一紧,因为他们的打算虽然好,但是也要百姓们心甘情愿才好,尤其是这些个老人,如果真是故土难离的话,那还就真有些不好办了,所以他很是看重老人的想法。
老人听完之后,脸sè再是一暗,载淳心中就是一动,但老人接下来的话,让载淳与周围的琰妃李菊耦、国家事务院总理熊希龄都有些感动了。
老人说道:“皇上,说实话,老汉确实也是故土不舍。老汉还有一个大儿子,当初咱们帝在阿拉伯建省之时,老汉的大儿子正好刚大学毕业。而大儿子对老汉说,父亲,您和我小弟一起去三杰省吧!那里是帝国新拓疆的一个省份,有很多的机遇,同时还能为帝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而老汉当时想,老话讲落叶归根,当时老汉已经五十多岁了,还有几rì好活的,所以就不愿再远离家乡。但老汉也知道,大儿子的想法是对的,所以就没有反对他去,而老汉就一直与小儿子过。
本来小儿子也是有机会出去的,但是在他大学毕业之后,见老汉年岁已大,反以就留在了老汉的身边,在家乡的一家工厂里上工作,但老汉知道,小儿子也是有抱负的,但是他有孝心。
而这一次,这里发生了如此的大地震,幸好我们一家人都没有什么事,否则老汉就是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老汉也想开了,家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而我们在这里,什么也不能做,帝国每天都要养着我们。而老汉现在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只要不再连累儿子们,不再给帝国造成负担,那老汉这把老骨埋在哪里不行啊!
老汉会将皇上的意思,说给老汉小儿子两口子的,我相信他们,也不愿给帝国造成负担的,再有,如果老汉一家真的去了三杰省,那老汉一家人也可以团聚了。”
载淳听完之后,不住的点着头,然后问了老汉大儿子的姓名,和具体在哪里。然后郑重的对旁边的熊希龄说道:“秉三,你们记下了,一定要让老人家一家人团聚,同时也要提前将老人一家人的住处安排好了。”
这么老人简直都不感相信,眼前这几人,居然就是中华帝国神一样的人物,同治大帝,还有皇妃,国家事务院的副总理,这在前清之时,可是当朝的一品大官现在都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并且还在为自己的小家如此的上心。
当老人回过神来,追到帐篷外之时,载淳等人已经离开了,而老人那激动的泪水,再也止不住,流了下来。
旁边的人看到之后,连忙围了上来,有人问道:“老哥,刚才那些是什么人啊!他们对老哥说什么了,难道我们都这样了,还要怎么样不成吗?”
老人说道:“老栓弟,不要瞎说。你知道吗!刚才来老哥帐篷中的,是咱们中华帝国的同治大帝,还有琰妃娘娘、国家事务院的副总理。他们昨天就来了,是来看咱们来的。”
老栓听后,哈哈一笑说道:“老哥,我看你被吓坏了吧,皇上是什么人,能上这里来,我看老哥是在白rì做梦吧!”
老人听完之后,也没有对这位老栓发怒,而是很激动的说道:“他们真的是皇上,而我们住得这些帐篷,就是皇上亲自押送过来的,我老汉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众人这才相信,这为这位老汉,在他们的村子里是出了名的老实人,这么大岁数了,从来没有骗过人。
又有一位妇人问道:“老伯,那皇上都和您说什么了?我们今后该怎么办啊?我们不能总是住在这里吧!”
这时一位老人说道:“你现在还不知道知足,要是在早先的时候,又有谁管过。即便朝廷有救济粮,可是经过层层剥皮,到了咱们手中的,与没有也差不多。
而现在呢,我们刚到这环县,就有人开始为我们搭好了帐篷,让我们不至于挨冻。所以我们要懂得知足。”
在这么老人说完之后,很多人都用鄙夷的眼光看她,让妇人也是一阵的羞愧,嘴中嘟囔着:“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随口一说。”
老人说道:“大家不要担心,刚才皇上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做好了准备。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将我们这些个难民迁移到别处去。”
又有人问道:“老伯,那皇上有没有说,我们去哪里呢?到了别处,我们又怎么生活呢。”
老人听完之后,很是自豪的说道:“你以为皇上是什么人,当年在老汉小的时候,就有传言,皇上可是真龙转世,这些事情早就想好了。
皇上与老汉说了,在难民们全都安定下来之后,就会派人调查,如果愿意投亲靠友的,帝国会尽量安排。如果愿意听帝国安排的,那有几处可去。
一处就是家里有工人的,可以去三杰省或是科威特省,因为那里的耕地很少,所以最好是工人去,这样好安排今后的生活。
要是种地的,那可以去xīn jiāng、伊犁、乌里亚苏台、唐努乌梁海等几省,因为那里可以分到耕地,让我们可以很快的就能自己生活下去。
同时,皇上还说了,无论去了哪里,都会为我们先建好房子,让我们先有住的地方。说白了,皇上就一个意思,那就是帝国不会对我们这些受灾的难民们不管的。”
“老哥,这是真的吗?难道会有这样的好事?老哥没有听错吧!”一个人不敢相信的再次问道。
老汉说道:“你知道什么,咱们的皇上是什么人,自六岁开始登基,我们的rì子有了多大的变化,你还没有亲身感受吗?
老汉听说,当初在江南也有闹水灾的地方,也是帝国将那些难民们进行安置的,老汉当时也看到了皇上说话的诚意,所以老汉相信,皇上说得一定是真的。”
众人看到老汉说得如此的肯定,也都不由得不信,在他们的心中,也多了对生活的一份希望,少了很多的迷茫。
而载淳并非只是对老汉一个人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所以载淳的话很快在难民营中传了开来,使得灾民们不安的情绪,也渐渐的稳定了下来。
一切的事情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
第十四章 噩耗(一)
宁夏海源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天,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已经先后投入近十万大军,对灾区的难民们进行救援。
而救援物资也在不断的向各处送来,这也使得难民们不安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稳定。同时,医护人员也相继赶来,药品、食品、冬装、帐篷也从四面八方涌来。
在建设兵团到来之后,也在抓紧的抢修公路、铁路,让物资运送的更近一些。而被围困在里面的难民,如果被飞机发现之后,也会空投一些食品和衣物,让他们能坚持到救援队伍的到来。
但是营救的队伍越是向里面,尤其越是靠近海源县的地方,搜救队伍越是难行,对此情况,很多人也是一时束手无策。所以载淳再一次召开了紧急的会议。
此时的载淳,在环县也是苦熬了十rì,虽然长期习武,身体在这个年龄还是非常的健壮,但是这些时rì,每天的休息也是非常的有限,所以也显得很是疲惫,同时也清瘦了许多。
载淳问道:“聘卿,前面的情况怎么样,进展还是这样的缓慢吗?”
总参谋长王士珍说道:“皇上,越是接近海源县,情况越是严重,士兵们都是在连夜敢工,但是效果却……”
熊希龄也有些无奈的说道:“皇上,看起来,里面受灾的情况太严重了,同时部队也无法大面积的展开,所以才会如此。不过皇上也不用着急,空军每天都在出动大量的飞机,对里面进行侦察,发现有人群,就会向那里投送食品、冬装、帐篷等,相信他们也会知道,我们正在外面,正在想办法营救他们。”
载淳听到这里,也中还是无比的焦急,说道:“朕也知道,这个时候,地面封冻得都很是很严重,这也是对我们不利的一面,但是我们还是想办法。因为难民们在里面多一rì,也就多一rì的危险。
聘清,依朕皇,我们就出动我们的运输机和伞降兵,在里面找到合适的场所,先修建出一个临时的机场,然后将部队投放到里面去,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里外两路进行,速度也就该会加快很多。”
王士珍听完之后,大惊道:“皇上,这可是我们帝国的最高军事机密,也是我们帝国的一个秘密军种,在这个时候使用,是不是有些……”
载淳说道:“聘卿,你要知道,里面多拖一天,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而伞降兵,别国早晚也会知道,我们不能为了这个,就置百姓的生命于不顾。聘卿,你要知道,我们的军队,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要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的。”
王士珍听到这里之后,坚定的点了点头,说道:“皇上,臣知道了,臣这就去安排。”
就在王士珍刚离开不久,琰妃李菊耦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并且脸sè已经惨白,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皇上,您快去看看吧,皇太子他,皇太子他……”
载淳一听,心里就是一惊,急忙问道:“菊耦,快说,溥华他怎么了?”
李菊耦缓了一口气说道:“皇太子他受了重伤,被人护送了下来,现在正在向这里赶来。”
载淳听了之后,脑袋‘嗡’的一声,好悬没有摔倒,好在旁边的熊希龄手急眼快,赶紧将载淳扶住。
说道:“皇上,皇上您要镇静,我们还是先去看看情况!皇太子吉人自有天象,一定不会有事的。”
就在载淳等人急匆匆的向临时的医院赶去之时,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士兵,抬着一个担架,快速的向医院方向跑来。
同时还有人大声喊着:“快让开,快让开,皇太子受了重伤,快让开。”
而在旁边的难民,在听到之后,本来还乱哄哄的场面,立时就安静了下来,同时不约而同的让开了一条道路。
这时,在难民之中,有人小声的说道:“这怎么可能,前天,我们还是皇太子带人救了出来的,他还亲自味了我几口水,还安慰了我好几句。前天皇太子还是好好的。他是一个好人,怎么会这样,一定是听错了。”
为错,溥华在当时来到环县之后,只是稍做了一番安排,然后就与一零一师一起去了营救第一线。这些时rì,他一直都与一零一师在一起。
而就在今天,溥华与一队士兵正在进行营救,可是又发生了一次余震,而溥华等人正好在一处破房屋之中,发生了倒塌。而溥华在关键之时,为了救一名战士,一脚将他踹开,可是自己却被一根房砸中了后背,同时,倒塌的墙,将溥华埋在了下面……
当载淳赶到临时医院之后,溥华已经被送进了抢救室之中,而在不远处,载淳看到了总参谋长王士珍,正在大发雷霆。
王士珍一脚就将前面的一位军官踹倒在地,同时,嘴中还大骂道:“你个混蛋,当初你是怎么向我保证的,而现在呢?你个混蛋,你当时去哪了?您小子长本事了,居然敢指派皇太子了。”
说到这里,抬起来又是一脚,而那位军人站在那,就象是木头人一样,被踹倒之后,再次爬起来,站在王士珍的面前,满脸都是愧疚之sè,但却低着头,一声都不吭。
就在王士珍伸手又要打去的时候,却被一只大手给抓住了,王士珍回头刚要大骂,却见是载淳,刚想说话。
载淳却说道:“聘卿,还是消消火吧!溥华的脾气朕是知道的!不要说他一个师长了,就是第一军的军长当时在,在这种时个,也是拦不住溥华的,你就不要再怪他了。”
说完之后,来到了一零一师师长的面前,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不要生你们总参谋长的气,朕知道,这事不怪你。”
一零一师的师长再也忍不住,虎目之中流下了眼泪,愧疚的说道:“皇上,这都是末将的错,是末将没有保护好皇太子,您就让总参谋长多踹我几脚吧!这样末将的心里也好受一些。”
而载淳在此时,也是一脸的悲痛,但还是说道:“你们要记住,这里虽然不是战场,但却是如同是战场。朕的儿子也不比你们多什么,上了战场,他也和你们一样。
溥华如此,朕作为一个父亲,心里也很痛。但同时,朕也为能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他没有让朕失望,朕为他高兴。”
载淳说道这里,眼睛只中,也已经湿润了,然后扭头向抢救室而去……
………………………………
第十五章 噩耗(二)
环县的难民营,为了能够更好的救治搜救出来难民,所以在环县城外的难民营中,搭建了一所临时的救治医院。
而此时,这所救治医院中,最好的医生都在抢救室中,正在抢救一位受重伤之人,而在抢救室中的医生,心里也都有一些紧张,因为这一位重伤都,就是中华帝国的皇太子,载淳的长子溥华。
而在抢救室之外,载淳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此时的载淳心中非常的复杂。因为做了一位父亲来说,载淳并不合格,溥华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宫外,直到十八岁之里,才又重新回到宫里。
而溥华自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点载淳是非常的清楚。同时,载淳又想到了皇后琼琚,那是一位母亲,当年虽然非常的伤心,但也知道,身在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