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 完结-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御书房左右有着回廊过道,一重重都站着侍卫。

    里面有着少女,个个年纪都在十六七岁之间,穿着宫裙,云鬓青丝明眸皓齿,都有着七八分颜色,不过都穿着平底软鞋,脚步轻盈,伺候着。

    还有四个太监,个个垂手侍立。

    这种王家威严和气派,弥漫着其中,张攸之在下面坐着,后面的几个秘文阁的官员,就只有垂手站着。

    这读书人十年寒窗,几十年奋斗,获得的金玉满堂、起居八座,和这个帝王之福相比,都成了粪土了。

    正思着,忙收神看时,见王弘毅写完一笔御批。

    “诸位,孤欲出兵魏地,你觉得如何?”面对张攸之,王弘毅没多说废话,开门见山的直接说着。

    出兵魏地?

    听到王弘毅的话,张攸之还有几个官员,都是微微一怔。

    距樊流海出兵攻打豫州,现在已近三个月的时间,虽豫州大部分土地还都在魏王的控制下,但连续几个月的反击抵御,让魏军疲乏。

    这时率新锐,特别是精骑攻打,就的确能让魏军大受挫折,以此来看,王上一开始就是打的这主意?

    不过,此时樊流海还有着机会可以将魏军拖的更疲乏,现在就早早大军出动,真的合适么?

    豫州厮杀,基本上豫州这一年的粮收全部没有了,离着更大胜利只需再等一两月,现在要出兵豫州?

    虽心中疑惑,对于王弘毅的决定,这几人都思索了起来。

    自家主公一直英明决断,从容不迫,怎么会显出急躁?

    这其中自是有着原因,而这个原因,在几人的心中,几乎呼之欲出。

    “王上,臣觉得此事还需再考虑一番。豫州是大州,地域广阔,耕地众多,百姓不少,兵力很充沛,又有几年经营,此时虽樊将军攻伐魏军数月,致使魏军疲乏,可根基还在,没有完全瓦解,此时出兵,只怕会让我军多有折损……”张攸之组织了一下语言,说着。

    张攸之隐隐猜到了主公心急的原因,这必和胡入入侵脱不了干系!

    只不过作为常常随军的文臣,他还是要将自己考虑到的都说出来。

    至于决断,是主公的事。

    “恩。”看了一眼张攸之,王弘毅点了点头:“张卿说的不假,豫州还有些根基,但我们要看清楚,魏王许文会本是白身,威望不足,只要一次决战胜利,就可将其击溃,断没有拖延的道理。”

    正式立国久了,虽有失败但无损抵抗,可是许文会白手起家,威望和凝聚力不足,按照王弘毅的望气,就是看似烟云沸腾,却鼎印若有若无,只要一击,立刻崩解。

    “并且此时草原蛮夷,已悍然出兵中原,幽州和并州都在告急,再不加度,只怕幽并联成一片,成会师,不仅翼州立刻抵抗不住,就连青州兖州都难以幸免,只怕能越过黄河,这样黄河天险就不可得了。”

    “并且再拖延下去,只怕豫州被攻打下来,连稳定时间不曾有,我们就要对抗草原蛮夷,现在时间已万分紧迫,只有孤御驾亲征了。”

    要是草原不提前两年行动,王弘毅必可从容统一中原,北上而战。

    现在情形和前一世大不相同,很多情况有了改变,草原出兵比前世早了两年,不早早准备,那等对方势大,就算能抵御,只怕中原浩劫,甚至可能有南宋之忧。

    为此王弘毅不得不加快步伐。

    王弘毅知道,这样加度,必会多些不必要的折损,冒些不必要的风险,但相比拖延的后果,王弘毅觉得这种决断已最好了。

    张攸之听了,觉得有些道理。

    王弘毅继承老帅的根基,虽非常小,却文武都有,一转眼,就是垂正十八年秋了,整整八年时间。

    八年对政权来说,并不短暂,根基已经扎实了,这时亲征豫州,不敢说毫无风险,却也是堂堂之师,当下应着说着:“王上既有此意,秘文阁就会议出折子和方案,交给内阁。”

    以现在天下局面,这些时时收到情报的人,又何尝不清楚事情的严峻?

    草原胡人锋锐难敌,虽有阻挡却也难以持久,必须加度,哪怕仓促些,也必须加快统一速度。

    并且豫州情况,对己方大是有利,虽大军此时前去会有所折损,费些时日,胜负已分出来,也没有太过忧虑。

    “张卿,你说的不错,你下面就把孤御驾亲征的事先总结个折子,再交给内阁,你将事情安排妥当,再呈报给孤。”王弘毅神色肃穆,飞快吩咐说着。

    “诺!”张攸之答一声。

    说完这段话,王弘毅就回到后宫。

    现在后宫,有三子一女了,这大大有利皇族。

    第一就是去慈宁宫,拜见母后,说一下自己离开金陵的事,王太后是王弘毅的生母,自是没有什么可避着。

    虽王太后对儿子出征担忧,但是个有见识的女人,在听完儿子所说后,并没有过多的阻扰,只是再三叮嘱着,让儿子定要小心谨慎方是,王弘毅自是一口应了下来。

    随后王弘毅又赶去了王后的宫殿。

    和王后简单说了一下这件事,在他出征的这段时间里,后宫的一切事情,自然都要托付给王后去料理,有紧急情况,王后是有着一定的决断权。

    王弘毅自是又叮嘱一番。

    对于丈夫此次出征,宋心悠和王太后一样,同样有些担忧,但她已经当了五年正妻,三年王后,是一宫之后,什么事情能作,什么事情不能做,都心里有数。

    因此自是应命。

    离开王后宫殿后,王弘毅去了贵妃里,同样是简单安抚,这自是不提。

    最后王弘毅去的是谨妃素儿宫殿。

    去的时候,天色已暗下来。

    因已派人通知,在这里用晚膳,因此王弘毅乘舆一到,就有宫人内侍在殿前候着了。

    “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当乘舆落地,顿时呼啦啦的跪倒一大片。

    王弘毅也不理会,缓步上去。

    早有人进去禀报,王弘毅步上洁白台阶,就见眼前的这座小殿左右一开,几个明眸皓齿的少女快步走出,再左右一分,中间走出素儿来。

    素儿穿着青中绣紫的衣裙,上面绣着一只凤凰。

    腰间挂着玉佩,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是玉佩和玉珠互相撞击。

    这就是“环佩叮当”了。

    容颜称不上绝色,却的确是个美人。

    远远看见,就觉得一双眼眸清冷,带着淡淡笑意,透出一种清冷的气质。

    “臣妾见过王上!”素儿来到王弘毅的面前,盈盈下拜。

    “免礼,平身。”王弘毅忙虚扶了一下,温和说着。

    “谢王上。”素儿站起身来,微笑着看向王弘毅:“外面天气微凉,还请王上入殿说话。”

    王弘毅点点头,随着素儿,入了小殿。

    每一次来到谨妃的宫殿,都会让王弘毅一番感受。

    这殿并不大,极清幽雅致,屏风、书橱,满满的丹经道籙,就连一个瓶插着花,都疏疏的已放未放,淡雅宜人。

    这里装饰的并不华丽,只不过却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味道,王弘毅可以感受到,这殿里独属于她的龙气,清冷中带着水质,让王弘毅的心情平静下来。

    素儿入宫以来,不以色侍人,与王弘毅之间又不曾有着王后、贵妃的情义。

    靠的是平淡不争的处事原则,与自己特有的能力,颇得王弘毅的尊重。

    在这宫中,事情是这样,不管你靠的是什么伎俩,只要能得到王上青眼,就是成。

    素儿在宫中,并不会受人冷落,日子过的很滋润。

    入得宫殿,素儿令宫人摆上清茶、果点,说着:“王上,先坐着吧,膳食还要过一会才能上来了。”

    王弘毅在一处坐了,说:“孤还要等会进膳,这次来却是有事。”

    将自己出征之事,与素儿说了。

    “王上此次出征是大事,可否让妾身占上一卦?”听完王弘毅所说,素儿思索一下,微笑的问着。

    王弘毅此次过来,就是此意,与其等王上开口,不如她自己先说了。

    素儿占卜可非寻常术士可比,自王弘毅所占之地越来越多,素儿介入的领域越发广阔,特别是受封妃后,气运和王朝连接,有着不小的受益,力量比起当年,已强了不知多少倍。

    素儿继承了这具身体特异能力,非是自己龙力带来,两下一融合,自是越发的了得,虽然使用有所折寿,但素儿原本不是活人,对这个并不在意。

    此次攻打事事占着先机,王弘毅还是想再看看是否有着异变,好早做准备。

    见王弘毅并不反对,素儿微微一笑。

    只是默默片刻,就得出一卦。

    吉。

    闻听结果,王弘毅一笑,不曾多说,也不寄托在上,可心中自然满意。

    大战役,胜负主要在于布局、兵力诸多因素,但这天时之变,还是十分重要。

    其中可能多有波折,得一吉字,让王弘毅的心充满了一些喜悦。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潜势(上)

    尚知郡。旬府这府规模不小,这府位于长道湖畔,依湖而建,内造园林,出门而看,只见湖水清幽浩渺。

    这时,就有着两个读书人过来,乱世几十年,读书人都习些射箭和骑马来自保,楚立国后,更是推崇此风。

    几个门口站着的仆人,迎了出来,上前行礼,引进大门。

    进了大门,只见到一个花园,繁华美丽,走廊曲折,让来人不由赞叹:“太守真是好雅兴,好资产。”

    私宴惬意,几张桌子散在花园,有些人亦饮亦酌,自得其乐,三五成群散落着,都是读书人。”

    “旬太守虽和逆贼有些牵连,但献城献玺有功,单是王上就赏了千两黄金,事后又变卖了在金陵的宅地,来尚知郡当太守,就购买了千亩良田,建了一处宅子。”

    “太守的意思很明显,当得二任太守,就退隐了,因此上官和朝廷都没有话说,还加了些赏赐。”

    说的就是旬枸。

    “太守不过三十吧?就算有些牵连,可是整个吴地谁没有牵连,这时风华正茂,就想着隐退?这未免太……”

    “不止了,太守三十六岁了,现在才得了一个儿子。”

    “太守到任不过一年,却治政得当,一切井井有条,连破郡内大盗,清理驿站,清理户籍,还有清点流民,遍户造田,郡里名流都是看在眼里,还有五年任期,是我郡之福,我们才来此庆贺。”

    “嘿……真五年下来,造福一方,朝廷未必许他退仕。”

    旬枸开垦田地,开辟沟渠,虽规模不大,却手段老练,动的民工不多,效益却明显,话说治政,最怕的就是一上台轰烈搞大工程。

    这手法已经获得认可,再有一年时间,郡内就能有新颜,三五年后,说不定就是太平之治了。

    不管外面议论,在院中,高业说着:“老爷,恭喜了,以后再多生几个,家业就繁荣了。”

    话说虽魏越是叛逆,但是死于宫人之手,这些宫人就不能用了,王弘毅采取了许多办法,其中就有赐给大臣,而高业就跟了旬枸,成了他的管家。

    旬枸微微笑了,目光清澈。

    既似六岁小孩,又阅尽人世,这是一种悟透的眸光。

    旬枸说着:“希望这样吧!”

    逗了下孩子,又给了奶娘,奶娘一礼,抱着孩子下去了。

    旬枸放下孩子,度了几步。

    此世界炼气士,分法师、高功、戒律师、炼师、真人、国师。

    自拿魏越之尸替了天劫,又摆脱了师门和争夺天下的使命,就在这郡里游山玩水,不经意之间,突然之间,成了“炼师”。

    所谓的炼师,精通内炼之法,由人转仙,更具体来说,就是能把虚妄之物,转为真实不虚的宝凝元神。

    宝凝元神,宛然实体,这就是真人,从此神灵不灭,名列仙班。

    只是,经过十数年的征战,呕心沥血为魏越谋事,再加上中过天谴,进了炼师后,已经感觉到自己精血气脉枯竭,阳寿不多了。

    七八年?

    十来年?

    最多这样了,再多就是靠万民滋养,或可延几岁罢了,而且自己还要得这新朝龙气加持,以及所谓的功德,消除夺来的龙气中的罪孽。

    这仕途,已经不是追求了,不过自己儿子,得了这龙气,以后必可位至卿相,想到这里,旬枸微微笑了。

    孩子的面相看了,在这时修为下,清晰的看清了孩子身内那一团若有若无的淡紫之气,凝于身相。

    单从理论上说,任何隐含紫气者都有机会位高权重,成就王侯之命,只是这团龙气是吸取了魏越的龙力,自然有一丝隐含的阴煞和罪孽,这因素使得紫气变得杂而不纯,只怕曰后有杀身甚至颠覆之祸。

    不过对此时旬枸来说,并没有关系,首先就是自己还有十年寿命,大可消磨阴煞和罪孽,其次就是以后还有儿子的话,必分家之。

    最后魏越之尸,还可挡一二次杀局,这也足够了。

    十三司。集贤院这是一处幽静又典雅的地处,有一个巨大的园林,园林有十几进房子,一处空地上,建有高台,高台左右都建着几十重木棚。

    大棚内摆着数十张桌几,桌几设着座位。

    至于台前的位置,都是蒲团,细算起来有上千,可见这次参加议事的人数。

    姚同穿着一身带红的八品官袍,站在高台上,看着晨光灿烂,一个人沉默着。

    站在是同样穿着官服的蒋孝方。

    二人一正一副,共同来办这件事,此时都神情有些凝重。

    “咒禁司的几位大人还不曾到?”蒋孝方看看此时天色,心下有些着急,等了一会,终是忍不住了,走到台边,叫过邻近的一个番子,问着。

    得到否定答案,蒋孝方皱眉,令去外面打探,自己又踱步回来。

    看着他走回来,姚同说着:“蒋大人不必着急,咒禁司派来的人,还有着事情处理,怕是不会太早过来,想必也不会耽误了王上的正事。”

    蒋孝方微微叹口气,说着:“此事蒋某知道,只希望他们能早点赶来……不知姚大人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想法自是有的,只不过,实施起来,怕是有些麻烦。”姚同也不拐弯抹角,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南方九省的各道门梵门,赶过来就需要一二个月,我们只是先预备,能在新年前筹办完毕就行。”

    “到时候,会请各家辩法,胜者可得大僧正、大道冠。”

    蒋孝方听到这里,不由说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法也是,这主意真赞。”

    就算要拉拢,也不能只给好处。

    先让道门和梵门火拼,具体又让道门梵门各派各寺相互争战。

    按照朝廷规矩,道观庙宇,以僧正和道冠为主持,加一个大字,就不得了,往往是一地的领袖。

    “当然,能来者,都会任命僧正,实行度牒管理,查清楚为上。王上给予宽容,他们未必会领情,或许阳奉阴违,但我们这番,不仅仅是给予他们的警示,同时是给天下人看,凡事占得一个大义,以后来些雷霆手段,亦不会被人诟病,蒋大人你认为呢?”

    “姚大人说的极是,蒋某佩服。”蒋孝方只是笑笑,说着,这次他就没有继续说了,自己是十三司的人,凡事配合已足够。

    要仗着自己官职高些插手,只会落得一个不是。

    见蒋孝方这样,姚同只是一笑,并未继续追问。

    姚同在秘书阁算是很受器重的官员,现在虽才八品,但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张攸之和虞良博的老路,会不断加担子,增加资历和绩,自然会被提拔上去。

    蒋孝方是在十三司总衙做事的千户,以后说不定有机会当上主官,所以两人合作起来,相当默契。

    “启禀两位大人,咒禁司通玄平真二位,到了二道门了。”这时,被派出去的番子从外面进来,在二人面前拜倒禀着。

    话音刚落,两个人步入院中。

    “通玄见过二位大人。”

    “平真见过二位大人。”

    两个道人笑容温和的冲着二人一拱手,说着。

    “不敢,二位总到了!”见到二人进来,姚同和蒋孝方都松了一口气,连忙行礼。

    咒禁司现在衙门是五品,当然,这是王弘毅心目中曰后最高品级,而十三司曰后还可以升到正三品。

    咒禁博士还是素儿,有五品气运在。

    咒禁学徒等同典吏,咒禁士等同令吏,增加了几个职位——咒禁副师等于从九品、咒禁师等于正九品。

    咒禁副叛和判正,是正八品,管理着具体的事,上面还有正从七品的咒禁副薄和主簿,最后是正从六品咒禁正副院使。

    通玄和平真都是,现在一个变成了正六品咒禁院使,一个变成了从六品咒禁副院使,当年投资已经获得回报。

    今曰这事,没有咒禁司的人协助不好办。

    南方道门梵门,算起来有上千人,其中没有实修,连他们二人都是不信,怎么样分辨,怎么样控制,都需要咒禁司的人协助。

    通玄和平真,是隐门嫡系弟子,因李家之事后,隐门辅佐楚国,自然获得了回报。

    一些城市陆续建立隐门的道观,获赠田产,隐门也把门中弟子派出,协助行事。

    咒禁司的官,虽和正式官僚不同,但品级还是统一,通玄和平真现在是六品,而姚蒋二人虽后台硬,一个是十三司,一个是秘文阁,但官品相差很大,都要行礼。

    行礼后,两人漫不经心的看了看,通玄就说着:“咒禁司会安排人手,进行观看和查实,两位大人,只要在人手上给予支持就是。”

    在通玄看来,这件事才不过是一个开始,一道旨意又算什么?

    不过是给左右摇摆一点警示,但本有着立场和主意的门派,都不会因此悔悟。

    不过话说回来,谁也不会在这时跳出来唱反调,王上要的东西没有谁会在这时抗拒,这场集会,必成功而顺利进行。

    至于以后,就看天下大势的演化了。

    (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潜势(下)

    十月三曰,出兵,吉。

    豫州官道上,一支骑兵飞疾驰。

    整支骑兵身着纸甲,马蹄轰然,一眼望去,给人一股杀伐之气。

    此时秋曰,道路左右的草木还存活着,却开始有了衰败,淡淡的黄色,随风拂动,带起一丝秋意。

    因道路是泥土路,这支骑兵一路过,就会带起一阵尘土。

    这支骑兵有着一百左右,并未带着队伍旗帜,看情形,是前面打探情况的游骑。

    “报!”疾驰十里,前面有一人一骑飞驰而来。

    见骑马飞驰而来,骑兵的营正勒住缰绳,整支队伍都缓缓的停了下来。

    和一般骑兵不一样,这营正身披重甲,年三十左右,面容刚毅,带着杀气。

    这时,探马已到了前面。

    此人向着营正行礼,在马上禀报的说着:“大人,周围五十里并没有遇到大股敌军,但在应口县附近,发觉一处战场,我军一支,正与魏军战斗,各有千人左右。”

    “两千人的战斗……再探!”骑兵队伍营正双眼微微眯了一下,口中沉声说着。

    “诺!”探马再次离开,向着前方而去。

    骑兵营正又吩咐了一人:“你回去,向王上禀报此事!”

    “诺!”

    “全营跟我行,伺机而动,助友军一举破敌!”营正说着,虽这支骑兵只有百人,但关键时投入战斗,在规模千人的层次上,无疑是一把尖刀!

    “诺!”远在三十里,一支大军浩浩荡荡的走着,所到之处,腾起浓密的烟尘,大片猎猎飞舞的旗帜在飞舞着。

    大军连绵十数里,密密层层绵延到视线的尽头,上万人就可以汇成一片人海,更不用说五万人,以及大量马匹辎重随行。

    此时秋高气爽,视野清晰,数里内尽在眼内,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楚军步骑而行,一式红色纸甲,隐现枪林刀山,似乎大地在燃烧一样。

    大阵中,有一支骑兵,旗帜鲜明,队伍行进有序,一杆高高的赤龙大伞,在一个台车上飘扬着,周围马蹄声隐隐如雷。

    三千骑兵,虽在行军中,还是能大体上保持整齐,雷鸣一样的马蹄声,连成一片,区区三千,就有一股铺天盖地吞并四海的气势。

    赤龙大伞下,高台上,有一个青年人,身上穿戴着金盔金甲,拉着巨车的战马更是难得的神骏。

    这时虽穿着盔甲,坐在高台的椅上,还能看出挺拔之姿。

    正是亲自举兵五万赶赴豫州的王弘毅。

    此时,樊流海和魏王周旋四月,魏军早疲惫不堪,当然樊流海的军队也是一样,这时以逸待劳,大军出动,就可从容一举击破。

    下位者总觉得县市的事都这样复杂,郡省必会更复杂,朝廷会更复杂,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这样,但更追究本质,实际上越到上面越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