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德大帝-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侍一下子全明白了,明白自己为何突然会被东厂的人带走,知道自己按照南京工部尚书周用的意思处置熊浃的事惹怒了上面。
但胡侍也没想到一个一个兵备副使兼知府的地方四品官,居然也能让上面注意到,他现在只能笃定是有所谓的锦衣卫将消息报告了上去,胡侍现在很后悔,后悔当初只顾着满足南京工部尚书周用的要求报复熊浃,却浑然忘记了大明还有无处不在的锦衣卫。
“诸位大珰,这不是胡某想这样干的,胡某也是无奈呀!这一切都是南京大司空周大人让胡某这样做的,是他要报复熊知府!”
“诸位大珰,求你们在陛下那里替胡某说说情,胡某真的是没有办法啊,胡某可以给你们孝敬,只要你们肯帮胡某,你们说多少就是多少!”
胡侍慌张地说了起来,一会儿把自己的责任往南京工部尚书周用身上推,说自己很委屈不得不遵从了命令,一会儿又企图用金钱美女收买东厂督察司的人。
东厂督察司的人并没有搭理胡侍,也不敢接受胡侍的贿赂,毕竟京城才刚刚处置了因为受贿自己的内阁大学士,何况陛下还直接定性胡侍之罪如同谋反,他们自然也就更加不敢被胡侍牵连上,连说一句话也不敢。
胡侍被带走的同时,刑部的官员也带着一队刑部官兵来到了南京工部尚书周用的府邸。
虽说南京工部尚书相对于工部尚书而言权限小了许多,但也不是说真的是无权无势的养闲官,毕竟南京的六部还管着一些南方的事务,而他这个南京工部尚书手上也有些职权,至少地位是不低的,何况也有不少门生故吏。
南京工部尚书周用也没想过他这个位置的人能因为一些小事而被严惩,毕竟他没有谋逆也没有和皇帝陛下对着干。
但周用忽略了的是,大明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现在的大明皇帝朱厚照是不希望律法在帝国成为一纸空文的。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但刑部的官员来到周用府邸时,门房并不让进,还要刑部的官员拿贴子来,甚至还得要门包。
刑部的官员也没客气,直接喝令官兵强行闯了进来,且直接把周用从其小妾的床上捉了下来。
周用也没想到自己会突然被抓,直接歇斯底里大吼起来:“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本官乃南京工部尚书,你们擅自带兵闯入,老夫要奏告陛下!”
“这是陛下同意批捕你的谕旨!你现在因为涉嫌行贿内阁首辅王琼等而被革职,且正式被批捕,都察院已经立案,王琼已经自招,且供出了你行贿之物证!”
刑部官员说完就大喝一声:“带走!”
周用听后有效惊诧地抬起了头:“不可能!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首揆大人素来颇受圣宠,他怎么可能被治以贪墨之罪!陛下是不会这么做的,你们是假的,是假的刑部官员,再说,本官就算犯事,也轮不着你们刑部官员来拿,应该是都察院或者锦衣卫!”
刑部的官员也懒得同这周用置喙,直接令人把周用锁拿出府,毕竟朱厚照下了严令,周用这种主动行贿的腐败分子是最不能被饶恕的人,必须在三月内立即羁拿归案。
周用怒吼了很有一会儿,但并没有有用,最终也不得不偃旗息鼓,开始自言自语起来:“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时候贪墨也要被如此治罪了!国法甚严,国法甚严啊!”
在周用的世界观里,贪墨就不算是什么,给京官送孝敬也是一种官场潜规则,但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因这件事被治罪。
以致于,这周用被押解到京城后,周用直接说自己如果这也要被治以死罪的话,那大明天下大部分官员都得被治以死罪。
“不管他如何喊,一切按律处置,既已证据确凿,也不管他认罪不认罪,你这个刑部尚书可以直接宣判!”
朱厚照很厌恶这种自己犯了事却因为其他人也犯了同样的事而觉得自己不应该惩处的人,也也就没有因为周用的诡辩,而直接令刑部尚书林俊立即对这周用宣判行刑。
于是,没多久,周用被被正式宣判,枭首示众,剥皮实草!
对于朝廷的官员而言,这件事给他们的震撼很大,一部分官员没办法接受这种以法治国的方式,总觉得太过残酷而纷纷准备辞官,在他们看来,收些底下人的好处,给上面的官员送些好处,都是官场正常的事,没必要非要如此严办。
但也有一部分官员却对此大声叫好,觉得这有利于肃清吏治,避免风气败坏。
这是大明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并行后带来的结果。
接受新式教育的官员大多出身寒门,又接受了国家思想和为民谋福祉的思想,再加上朱厚照本身的理想主义色彩的影响,使得这些官员很推崇这种靠律法治理国家的思想。
但也有许多官员因为受儒家仁德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对同阶层的人抱有本能的同情心,且为大明社稷江山之安稳考虑,而不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
“律法可以更改,但唐某认为律法当应从严,即改的更严,方能杜绝贪污腐败,方能引人以善,至少在民智未开之前,大明还不能减轻律法的治罪力度”,朱厚照的喉舌唐伯虎在京师大学关于律法如何更改的演讲上如此说道。
而立即便有儒士谢榛反问道:“敢问民智如何才算已开,且先生可知秦二世而亡盖因律法太严所致?”
“当百姓们不再跪在衙门前喊冤,当百姓们能自发反抗某位官员的暴政,当百姓们能知道组织起来和官府协商沟通而不是隐忍到无法隐忍时揭竿而起才告诉官府做得太过的时候”,唐伯虎说后又道:“至于秦二世而亡,虽因律法太严,可我大明律法本就不严,尔等可去比较之,大明律法不会因误工而治罪,何况,唐某认为秦非因律法严苛而亡,而是暴政所致,秦国之律法已实行百年,非只行了二世!”
儒士谢榛听后只是一笑,旋即继续与唐伯虎争辩起来。
朱厚照对此也没有管束,大明律法要不要更改,如何更改,是整个天下人的事,他不介意这些人去争吵,在他看来,这样至少可以让全天下人对大明这个帝国有一种参与感,且在这个参与感真正对这个国家产生感情。
无论将来的律法变成怎么样,至少将来的律法是符合天下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的,那样,天下人大多数人就会意识到这个国家的治理是自己在参与的,自己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从而才会有对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与民族情感,也才会主动去遵守这个国家的律法规则,毕竟是自己参与更改制定的,自己不遵守岂不就是否定了自己。
朱厚照相信如果真的让全天下人的真的商量出一部适合大明眼下国情的法典,将来即便有外族势力侵入,也会激起整个大明所有民众的反抗之心,因为一旦帝国变成了自己参与治理的江山,那自己是如何也不会愿意她被外族夺去的。
但是。
朱厚照不得不承认这个貌似很难,帝国的士子们吵吵闹闹各处开演讲开论坛,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而普通的农民和工人似乎没有参与这个活动的心思,官员们不敢表态深怕一不小心被拉下政坛。
即便是奉旨进京的各省代表也开始被一些别有用心之辈收买被锦衣卫披露了出来,然后又被治罪,还弄得整个大明士林对此是极为恼怒与失望。
朱厚照也看得出来,照着这个样子继续下去,帝国的子民们想要让自己这个皇帝成功更改大明律法没个数十年是不可能的,首先你得建立起防范代表被收买的制度,其次你还得让吵得不可开交的人达成一致。
尽管如此,朱厚照还是愿意接受的,毕竟律法改不改,对他这个皇帝影响不大。
但是也有很多自私的官员希望皇帝朱厚照能有个皇帝的样子,利用皇权强行更改律法,或者带头不遵守律法,或者不严格遵守律法,至少不对贪墨者治罪,但他们也不能明说皇帝你别把律法当回事,当全天下的主子,把我们当奴才,对奴才们宽容点好不好,他们只能说皇帝当以宽仁治国。
朱厚照作为现代人,对法治的信仰是远远大于人治,让他放弃法治,去做千万人的主子,然后把整个大明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大明的人变成自己的奴才,然后奴才分三六九等,高等奴才去奴役低等奴才,朱厚照是做不到的,他不是元朝清朝的皇帝,他不想把大明当成自己的私产。
但也因为此,朱厚照知道肯定有想获得“刑不上大夫”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无法忍受他这样的一位皇帝,巴不得他早早驾崩。
所以,朱厚照知道自己随时都不能放松警惕,他要继续把全民教育普及下去,然后有更多的民众摆脱愚昧追求最基本的尊严,同时,他还要把帝国的财富继续积累下去,然后更多的民众在满足生存条件之余有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利益需求。
不过,整个大明帝国现在复杂的很,很多政治经济活动只有皇帝朱厚照才玩转得开,所以,倒也没人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陷害朱厚照,而且,现在皇子们年龄都还小,也没人想在这时候更换皇帝。
正因为此,朱厚照依旧还能稳坐他的大明皇帝之位,而大明帝国也因为他还在掌舵而继续迅速的前进者,虽然律法更改一时难以有结果,但依照律法治国的思想却开始深入人心。
熊浃的停职安排被都察院与吏部宣布无效,熊浃也因此继续掌管着松江府,而他在恢复职权自由后第一件事便是继续替百姓做主,把周监生抓了起来,而且这次直接判刑为斩立决!毕竟周监生犯的是杀人罪。
周监生被推上刑场时全身都在发抖,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但刑场外的百姓们却是兴奋的,他们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官府主持正义的一面。
而熊浃此时在看了看时辰后便下令行刑。
于是,咔擦一声,周监生被人头落地!
对于,诺大的大明帝国而言,一个监生被处斩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在松江府,在因为蒸汽动力出现后导致士绅与百姓决裂的这个历史时期,一个监生被处斩则意味着官绅操纵官府的时代在渐渐结束,民众开始第一次在利益的争夺上战胜了士绅。
要知道在历史上,这种靠官府支持,让工农阶层战胜士绅,是在西历公元二十世纪后才在话下出现的,如今大明能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因为帝国没有经历某个王朝三百年的奴隶统治,二是朱厚照推行全民教育的结果,三是松江府的民众本就受教育程度较高,有近代市民阶层的属性。
罗祥的新织造局如没有天敌的猛兽一般疯狂地吞噬着整个江南地区的纺织市场,也迅速扩张着对外纺织贸易市场。
而等到罗祥一年后述职后更是带着两百万银元进京,整个大明朝廷甚至因此引起了轰动,都没有想到一个罗祥开办的新织造局能够带来如此大的利润。
与此同时。
罗祥也向朱厚照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同时,朱厚照自己也因此暗自庆幸自己当初还好没有听王琼的建议而选择临阵换将。
不过,话转回来,虽说因为要利用最先进的蒸汽技术在松江府开办新织造局而导致地一系列涉及江南官绅的事件结束后,对于宣化涉及军队的腐败问题,朱厚照也不得不进行处理。
虽说大明在中后期开始逐渐重文抑武,但大明的武将很多时候也不是真正的都是纯洁的小白兔,吃空饷乃至养寇自重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把军籍士兵当成农奴来用更是大明军制一弊政。
若不是朱厚照担心逼反了这些把军籍士兵当农奴用的军事地主,他在即位之初就已经废除了军籍制度,而现在宣化的腐败问题无疑让朱厚照寻找到了一个契机。
如今大明基本上已经全部热兵器化,而标准的枪械与火药生产都控制在朝廷手里,朱厚照现在只要封锁了枪械和弹药也不用再担心自己废黜军籍制度逼反这些军事地主。
所以,朱厚照决定趁着这次宣化腐败问题实现改革军制的目的。
朱厚照下了道谕旨,要求宣化边军进行一个月的军演,且必须所有官兵都要参与,而且要实弹训练,以最大限度的消耗宣化边军的后勤储备。
同时,朱厚照则以修建宣化到京师水泥路为由,要求兵部暂时给宣化边军供应枪械弹药和防寒冬衣乃至药物,同时命英国公张仑率近卫军四个师北上张家口堡以协同边军军演为名,往宣府镇一带靠近。
而此次军演则统由总制王守仁指挥。
王守仁决定来个虚虚实实之计,同时按照朱厚照之前给他讲过的军演方式,直接令宣府总兵平江伯陈锐麾下边军与英国公张仑麾下近卫军各自为敌,而近卫军扮演外寇入侵,调至张家口堡外,负责进攻张家口与宣府,以提升攻坚能力,而边军则继续固守宣府与张家口堡训练防御。
宣府总兵陈锐本来还有些怀疑,觉得不太对劲,毕竟他也没想到朝廷会突然搞个什么军演,但当王守仁只让他固守宣府等地时,且说近卫军北上只是作为外虏入寇假想敌而不入城时,他又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也只能按照王守仁的安排,安心准备防御起来。
但是,在近卫军四个师的主力军队开始形成对宣府等城堡的包围后,王守仁则突然召集了宣府总兵陈锐等武官还有巡按宣大的御史宋斌、纪功御史普泉等文官,理由是商议此次军演的守城安排。
陈锐等人也没觉得有诈,且也都以为王守仁是自己人,便也都信了,皆来到了王守仁的辕门议事。
王守仁此时则早已埋伏好了弓弩手,待陈锐等官员刚刚坐定,王守仁便直接发难,拿出圣旨来:“奉旨!宣府总兵平江伯陈锐……御史宋斌、纪功御史普泉……等官员涉嫌贪赃腐败之案,给火药掺入泥沙而不问,只与内廷官员勾结牟图帝国军费!其心可诛!着即押解进京,严加审问!”
陈锐不由得大惊,忙站起来喝问道:“王总制!你这是要干什么?!”
王守仁冷冷一笑:“自然是奉旨拿你!”
王守仁说着便将手一挥,旋即便有一队弓弩手冲了出来,直接对准着陈锐等官员。
陈锐的官员皆是大为惊骇,他们至始至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些人苦心孤诣拉拢过来的大员王总制居然是要害自己这些人的,因而,这陈锐也就很是恼怒起来,直接怒极反笑起来:“要拿我!那敢问为何敢拿我,就不怕我陈某趁机组织士兵举义吗?!”
“粮草与枪械弹药,朝廷都临时暂停运往宣府,近卫军四个师现在已经全部换上真实弹药,且已包围了宣府三大卫,陈总兵,敢问,朝廷会担心你造反吗?!”
王守仁反问了一句。
………………………………
第292章 逐步取缔军户与卫所制度
陈锐被王守仁这么一诘问,顿时就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先不说现在自己这个主帅已经被王守仁控制住,就算是自己的麾下家丁想解救自己也没有充足的后勤供应,没有足够的炸药与大炮,想要突破厚砖高墙修砌、重兵驻守的总制府,是根本不可能的。
何况,自己这些人偏偏因为和魏公公一起搞火药掺假,就算宣府还存有火药,也大多是泥沙,无法攻打总制府。
除此之外,近卫军还就在城外虎视眈眈,陈锐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现在已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其他参与火药掺假的官员如御史宋斌此时也不由得全身发起抖来,他没想到总制王守仁会突然变卦,要拿自己这些人治罪,但现在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是瓮中之鳖,无任何还手之力与狡辩的余地。
整个过程并没有什么惊险,整个宣大的文武官员从总兵以下全部被王守仁拿下,且关押在了总制府。
待确认铁牢已牢牢锁住后,王守仁才带着自己的亲兵走到了总制府一处高台上,看着外面已经平静如初的宣府城,只是淡淡一笑,朝自己从江西带来的副将任猛吩咐道:“传本官将令,军演结束,近卫军立即进城,同时,着近卫军和边军总旗以上将领到总制府听训领赏!”
任猛得令后就带人出了总制府。
还蒙在鼓里的宣府将领们都不明白为何军演会突然结束,但也没人去怀疑这里面有诈,毕竟他们也知道军演不可能真的是打战,非要两军真枪实弹地干,甚至一些宣府的将领还因此心存侥幸,认为军演就这样结束无疑是好的,毕竟要是真的真枪实弹干起来,自己这边掺沙的火药无论如何也无法战胜近卫军,甚至还会把自己内部的腐败暴露了出来。
甚至一些宣府将领还在心里鄙夷王守仁,都认为是总制王守仁担心宣府火药掺假之事被暴露,才直接结束军演。
但也有一些宣府将领觉得这事很蹊跷,毕竟他们一开始就不知道军演的内容,也不知道军演何时结束,如今军演突然结束,也自然让一些宣府将领内心不安。
不过,因为高级将领与官员都在总制府,这些中下层的宣府将领就算有疑惑也不能做什么。
而这时候,近卫军也入了城,而且是四个师全部入了城。
“宣府重要文武官员都已被我控制了起来,现在就是这些底层参与此案的大小将领,待会我一旦把这些人召集起来,你们的人就立即占领宣府镇各处要隘,尽量不要因为此案发生流血之事!”
王守仁一见到张仑后便秘密商议了起来,张仑也点了点头:“放心吧,我已经把命令传达下去了!”
王守仁点了点头,便正了正衣冠,坐在了中堂太师椅上,对任猛吩咐道:“待宣府所有将领后,下了他们的兵器,全部扣押起来,这些家伙自以为自己是一方将领,养着一些家丁,就认为朝廷法度不能拿他们怎么样!这次必须借此事让各军镇长长记性,大明还是有王法的,凡所做之事不利于我大明者,皆需严办!”
任猛点了点头便带着一队亲兵去了前厅。
“为什么要我们卸下兵器!你们总制府何时有了这规矩!”
陈锐的族弟陈辰这时候突然对于总制府的士兵要求他卸下兵器的事感到了不满。
任猛这时候走了过来:“眼下整个宣府城进驻官兵不下十万,万一有人行刺总制大人,趁机作乱怎么办,如果你不肯卸下兵器可以,那你就不得进来领赏,另外,本将会将此事奏明给总制和总兵官大人!”
总制王守仁管着边军官兵升迁,总兵又是陈辰的族兄,因而这陈辰此时也只能偃旗息鼓,将自己的兵器卸了下来。
其他官兵见此也都只好把兵器都卸了下来。
待所有的文武官员都进入前厅,将诺大的前厅大院挤得满满当当后,任猛才带着一队官兵绕过曲栏,来到最中央,而这时候,王守仁也正式穿着御赐蟒袍走了出来,站在预先搭建好的高台上,喊道:“待会念一个,上来一个!”
于是。
待王守仁说喊完这句后,一名文吏便唱起名来:“游击陈辰!”
陈辰一听见是念自己的名字,还以为自己是第一个领赏的将领,也忘记了初时自己被卸下兵器的不愉快,直接就走了上来。
“见过总制!”
不过,陈辰此时心里也有些疑惑,疑惑自己族兄平江伯陈锐为何没有出现,还有其他宣府头面上的文武官员,但他还是向王守仁行了一礼。
而王守仁这时候也不待这陈辰询问陈锐等人为何没见,便吩咐道:“拿下!”
陈辰听见此话一时不由得愣住了!
“什么!拿下?!要将我拿下?!”
陈辰惊骇不已。
而在底下的宣府其他将领也是惊骇不已。
这些宣府中下层将领本来见高台上没有陈锐等人就已经开始有些疑惑,如今见王守仁突然喝令将总兵官大人的族弟拿下,自然也就更加预感到了不妙。
而这时候。
任猛也把手一挥,在外已埋伏好的总制府亲兵则出现在墙体与高台四周,端起了火枪。
这些宣府中下层将领此时自然也觉得大事不妙,一时皆吵闹起来,问这是要干什么。
但此刻,这些宣府镇的中下层将领也都意识到现在自己没有家丁部曲没有兵器,自然也不能反抗,因而,除了吵闹质问也没有人敢冲出总制府,或者冲上高台袭击王守仁。
这时候。
两名王守仁身边的亲兵走到了陈辰身后,并且把住了陈辰的两只臂膀,然后押解了下去。
陈辰此事已回过神来,大声质问道:“总制大人,你这是干嘛,何故拿我!”
“经查,宣府火药掺假,大量混入泥沙,眼下这箱火药便是明证之一!”
王守仁说着就抓起一把来,往下面撒落了下去,同时,又说道:“你们应该比本官更清楚此事,可你们当中没一人向本官举报此事,有的甚至还助纣为虐,从中分好处,而有的则暗中嘀咕,不敢举报,但无论如何,整个宣府的文武官员与内廷联合起来导致火药掺假已是证据确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