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德大帝-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只是今年不征了,明年也不征了,以后永世也不会征了,只要大明不亡,你们啊,这粮就永远不用交了”,定兴县的户房书办说着就又道:“如今这税粮一免,这户房的差事也干着没意思了,我都想年后回家务农得了!”

    许婉如没听清这户房书办说什么,因为他现在已经喜出望外到出了神,这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只知道跪在地上朝县衙磕头。

    ……

    “京城酒业大兴,田赋一免,粮价就跌了不少,各处酒坊纷纷进粮酿造,现在京城权贵富绅已醉倒一半,有此盛世,徐公为何不趁此醉上一宿,何必依旧劳神苦思,难道你还有何不足厌的?”

    皇太子朱载垒受新式教育影响,事事也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想,如今与徐阶闲聊时,也不忘因此说起了京城酒业与皇帝朱厚照免田赋的事。

    “今年万寿节,陛下已准殿下与群臣大办,光禄寺已备下好酒十万瓮,何愁不醉”。

    徐阶笑着说了一句,就不禁也想起如今这免田赋的事来,而不由得摇头苦笑起来。

    作为帝国内阁大学士,已算是顶层望族之人,自然对于免田赋这样的事没有大多数中下层百姓那么激动,但他也不由得说道:

    “当年,朝廷为充盈国库,追回江南士绅所欠田赋,不惜杀得血流成河,而如今,可直接免除天下田赋,岁欠之逋赋也悉数皆免,当年大恶难容,如今不过是小过宽宥,真正是国家已然富庶,政令也已不同往日。”

    “正如徐公此言,如今父皇能尽免天下赋税,缘由是为何,你我都明白,还不是因大明对外掠夺殖民之收入远大于田赋之收入,试看如今这远迈汉唐之盛世,实则是以全球四海之利尽输于大明而有!”

    朱载垒说了一句,就又道:“不过,父皇这也等于让我这个做太子的以后只能继续对外掠夺了,不然,现在已经尽数免了这田赋,如果再免了禁海免商税,这上百万的军队还有数十万的官吏如何养,还有整个大明的鳏寡孤独。”

    “正是这话,陛下取缔田赋,且要求永世不得起征,既断了官吏盘剥百姓的机会,也断了后世之君征赋本国农夫之机会,除此之外,也断了减免商税的念想;

    殿下将来即位为帝后,官营的几大商行虽然控制着帝国大多数财富,但殿下不能用来惠民,因为殿下得用来养军,而真正能惠民只能是从商人那里征来的税赋,而要从商人征来更多的税,只能继续发展商业,发展工业,帝国难以再回到以前男耕女织的时代了!”

    徐阶的话,让朱载垒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皇帝朱厚照免掉田赋意味着什么,但他也知道自己阻止不了这一切的发生。

    朱厚照免田赋的确有这方面的目的,也正因为考虑到徐阶这样的大地主在帝国的将来依旧在帝国社会中会大量存在,而担心好不容易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大明帝国会再次回到以前的农耕文明时代。

    所以,他干脆直接免了田赋,让以后的统治者失去依靠征收田赋维持统治的机会,逼迫以后的统治者不得不在商业税收与对外收入上想办法。

    无疑,这样一来,商税只能成为帝国税收的主体。

    任何想把帝国政府公共事业运营的成本让生产力低下的农人承担的商人都难以实现这一目的。

    商人对此自然是不满的,但是,他们不满归不满,也不能向这个国家的大多数满意的人提出反对意见。

    此时的徐阶也只能劝着皇太子朱载垒将来既然已经无法避免要倚重商税来管理国家,就得做好得罪商人阶级的准备,同时也得继续秉承皇帝陛下朱厚照的意志与工农联合,增加就业,促进工业发展。

    转眼间便到了皇太子册封大典,因为一道免赋的诏令,使得皇太子册封让大明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吉祥喜庆的事。

    等到了朱厚照的七十大寿时,在天下黎民的眼里,这自然就是一件更加喜庆的事了。

    整个京城从朱厚照生辰前的第三天就开始张灯结彩。

    新制造出的发电机将产生的直流电直接组装成了庞大的京城彩灯网,使得整个京城即便是夜间也亮如白昼。

    为刺激商业发展,顺天府早已取消了外城的宵禁,如今为使得普天同庆,朱厚照也干脆下旨暂时取消内城与皇城宵禁,恩准臣民可于巳时初到酉时初的时间到宫城贺寿。

    一时间,整个京城是人流窜动,而且是十步搭设一彩棚,彩棚间皆设流水宴席,无论贵贱,亦或男女,皆可坐席而食,亦可醉酒赏花。

    朱厚照亦从酒池肉林间醒来,年皆古稀的他是人越老越喜欢热闹,也只有他这个皇帝过生日,才能把钱花得如流水一般。

    等到万寿节过后,朱厚照正式下诏退位。

    这一天,整个文武百官都来上朱厚照为帝时期的最后一次大朝。

    这一天,也是朱厚照最后一次戴冠冕着衮服,君临天下,受群臣藩使朝拜。

    红日悬挂在宫墙边久久不肯落下,而朱厚照亦坐在金銮殿上久久不愿离去,不知为何,他忽然有些舍不得将这如画江山传递给自己的子嗣。

    但人敌不过岁月,美人终究会迟暮,权力也有要交接出去的时候,与其等死神来夺走,不如自己先让出去,以免在面对生死之别时,更加怆然若失。

    朱厚照最终还是把玉玺传递到了皇太子朱载垒手中。

    年届五十余岁的朱载垒明显比当年朱厚照即将登基时要年迈许多,甚至比其父还老上三分的他依旧觉得这玉玺十分沉重,他不由得再三推辞,然而,朱厚照还是重重放了下去。

    仿佛肩上的千斤重担放下了一般,朱厚照突然走路轻盈了许多,禁不住想放声高喝。

    朱厚照回到了皇家西苑,这里将依旧作为他在京城的养闲之地。

    而新皇帝朱载垒则回到紫禁城办公,侍从室与二十四衙门皆依旧搬回原址办公。

    朱厚照似乎已经听不到了钟鼓声与鞭响声,这让他的失落感也越来越强烈,使得最终他还是没有勇气把最后的军权放出去,而是依旧把自己后来下旨制作的近卫军虎符锁在自己的密码箱里。

    尽管新皇帝朱载垒登基后下达的第一道旨意是加封他为太上皇。

    这一天,关闭许久的皇家西苑大门开了,朱厚照和他的皇后乘坐着马车以及一大批内宦宫女和锦衣卫从里面走了出来,在皇帝与文武官员的目送下,他们离开了京城。

    夏皇后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情不自禁地摸了摸绿皮车厢,朱厚照见此忙将她拉了上来:“上来仔细瞧瞧,这是我们的专列,你可以看个够!”

    “皇帝哥哥,我们真的要坐这车去江南?”夏皇后依旧难以置信地问着朱厚照。

    朱厚照点了点头,没多久,呲呲的热气冲入了云霄,火车也开始滚动起来,夏皇后看着车窗外依旧躬身而立的皇帝朱载垒,不由得挥手:“垒儿,我们走了!”

    朱厚照只微微一笑,到底还是做母亲的更舍不得孩子,他也不由得看向着皇帝装的朱载垒,恍惚看见了当年的自己,当年的自己送张太后上四驱马车去郊外春游的时候,不禁暗道:“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啊!”


………………………………

第355章 军政大事离不开太上皇

    双屿岛,大明东南部的一处原本不怎么知名小岛,然而,此时却已成了走私贸易的货物集散地与贸易中心。

    许多走私者聚集于此,甚至已有专门从事各类职业的居民生活在此,还有来自西洋的佛郎机人和东洋的倭人,都数目不小。

    除此之外,在双屿岛聚居且走私贸易的还有无数商人,这些商人很多都是南方沿海士族大户家的族人或暗中结盟的人。

    闵昼是浙东沿海大户闵家家派驻双屿岛的代表,此时的他刚带了一批生丝来到双屿岛上,出售给了佛郎机人,以此逃脱关税。

    而佛郎机人也很愿意在双屿岛上收购更廉价的生丝,因而,也很积极地与这些沿海大户在双屿岛上做着走私生丝的生意。

    甚至,这些佛郎机人为此也长期定居于此岛上,还在上面建立教堂、传播西洋文化,甚至还建立了市政厅,要把这里以一种非战争的方式变成佛郎机的领地来管理。

    当然,这些佛郎机人此刻还不知道他们的佛郎机国已经被大明灭掉。

    朱纨提督闽浙军务负责打击走私后,便惊愕地发现大明走私猖獗的并不是平民,因为大明已经开海,平民没有足够的关系与能量敢参与走私或者有机会进行走私,也没必要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时候去进行走私。

    朱纨发现这些猖獗的走私犯皆是有地方大户势力背景的,为此,他也不惜派出眼线探查许久,知道了双屿岛是这些走私者的集中地。

    所以,朱纨上了一本奏疏,决定清剿双屿岛上的走私海盗。

    表面上看,双屿岛只是海盗们进行走私贸易的聚集地,但事实上,这里面牵扯到了南方沿海士绅阶层的利益。

    因而,朱纨这一决定注定会引起朝野间极大的震动。

    不过,朱厚照此时还不知道朱纨会决定清剿双屿岛,但他知道朱纨在南方打击走私肯定也会得罪南方许多士族大户。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明帝国不是一个只有南方半壁江山的帝国,自然不能只顾着南方士族的利益。

    为了维持国家稳定,打击南方士族避免其过度占有社会财富是朝廷最应该做的事。

    按照督抚的制度,这种涉及军事行动的的事自然要报请皇帝准予,虽然朱纨可以提前准备,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如今的大明皇帝已经变成了朱载垒,这件事自然是由朱载垒来处理,而朱载垒事实上没把清剿双屿岛海盗这件事看得太重要。

    毕竟,以大明现在的国力不要说一个双屿岛的海盗,就是十个双屿岛的海盗也能予以清剿。

    但朱载垒毕竟初次登基,而这事又是涉及军事行动,因而这朱载垒还是决定召集议政大臣们商议一下。

    朱载垒也没直接像朱厚照一样直接让近卫军内部决议,而是放到议政处,自然是想从整个国家层面不仅仅是军事层面来考虑这个双屿岛该不该被军事清剿。

    毕竟,双屿岛上的人既可以说是海盗倭寇也可以说是一批在岛上做生意的人,不是那种真的威慑帝国的纯粹军事力量。

    当然,朱载垒这么做,也算是第一次让议政大臣在除决议重要官员任命一事以外,开始决议军事行动,算是在扩大议政处的决策权限。

    无论如何,这些已跟如今正在访名山寻古刹的朱厚照没有关系。

    对于朱厚照而言,现在的他是乐得清闲,而且他眼下仿佛因为没有高居在云端之上,所以,一时看不见一些帝国的隐忧,他现在只看见的是帝国在承平发展多年后的繁华。

    但对于依旧还在治理着大明江山的皇帝朱载垒与议政大臣们而言,如何更好的处理军政大事,并为大明江山社稷负责是他们此时不可推卸的职责。

    内阁首辅夏言看着坐在宝座上的朱载垒,心中或多或少的会拿他和朱厚照做对比,但不管怎样,既作为朝臣,无论皇帝换成了谁,他也得尽职尽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双屿岛理应清剿,无论这些岛上之人是大明之子民还是夷人,俱是海盗倭寇,且为走私之海盗,为维护法纪,为保护朝廷关税,理应清剿双屿岛海盗,没收其走私所得,以震慑其他走私者!”

    夏言是坚定的执法必严派,甚至在他内心真正看来,这种事根本就不用开议政处会议,毕竟这是属于军事,理应由近卫军总参向皇帝提供决策建议,而自己这个内阁首辅以及其他非军队体系的官员根本就没必要参与这项议题。

    夏言甚至在想如果正德皇帝没有退位,以正德皇帝的果决,只怕已经批复让朱纨清剿双屿岛,甚至已经提供一系列双屿岛清剿后的谕示了。

    “臣以为双屿岛非内地本土,擅动军队,有些不妥,且沿海走私猖獗,跟沿海士族大户有很大关联,他们在地方根基深厚,在朝中更是有不少家族子弟充任要职,一旦直接以海盗清剿双屿岛,只怕会引起这些南方士族趁机闹事,如今陛下刚刚登基,不宜生乱,可先令朱纨于内地劝告各士族大户停止走私,若其不听,再动刀兵也不迟!”

    吏部尚书闻渊首先考虑的是皇帝朱载垒的利益,毕竟他一向是支持朱载垒为太子的。

    因而,现在,相比于南方士族因为勾结海盗搞走私给大明造成的利益损失,闻渊认为不及维护新皇帝朱载垒对大明稳定统治更重要。

    毕竟眼下皇帝朱载垒刚刚登基,天下都还在怀疑朱载垒的能力,而朱载垒自己也对天下还没有什么威信。

    故而,闻渊认为如果新皇帝一登基就直接用强硬政策很容易生乱,让这南方士族铤而走险,也会让刚刚退位的太上皇朱厚照重新收回帝位。

    何况,在闻渊看来,以大明现在的财力与逐渐扩大的商品经济规模,关税即便增幅下降也至少还是在增加的。

    也就是说,帝国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财政危机,所以,没必要为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危机来增加新皇帝统治大明的不稳定因素。

    “陛下,臣认为国朝当不应顾及地方之势力而不敢行刀兵之事,为革新除弊,触及南方士族利益已非一次,甚至还导致藩王叛乱,但到底都于国无损,且本改革就意味着会让部分得利者不满,如今朝廷在南边军备久未经战阵,即便清剿双屿岛导致南方生乱,也正好可以练练南方军队!而且,陛下刚登基,此时正是立威的最好时候。”

    俞大猷作为武臣,自然更愿意直接用武力清剿双屿岛,且在他看来,也没有把清剿双屿岛的后果想到那么严重。

    这时候,徐阶站了出来,作为江南士族的代表,且又是皇帝朱载垒心腹的他,自然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朝廷直接用军队清剿双屿岛,以至于激起大乱,毕竟新皇帝才刚登基,根基未稳。

    “陛下,臣认为不可,毕竟双屿岛位处江南,而江南依旧是大明财税重地,故臣认为江南宜稳不宜乱,且岛上之民,虽走私违法,但亦非抢掠之海盗,故应当先命一官员去双屿岛晓谕岛上之民归籍官府,且补缴所欠之关税,若其不听,再予以清剿不迟也!”

    徐阶所言也算是中肯之言,也并非为自己江南士族考虑,毕竟他还是主张补缴关税的。

    当然,这算不算徐阶作为远在庙堂的官员的一厢情愿之见,就不得而知了。

    朱载垒见闻渊与徐阶反对让朱纨清剿双屿岛,而夏言与俞大猷又支持清剿双屿岛,也就是说反对与支持者各占两票,他也一时无法做出决议,不由得问向张溶:

    “英国公,你说说你的看法,你乃执掌近卫军的,于这种兵事应该有自己的看法。”

    “陛下恕罪,臣愚钝,不知该如何决议,但只要朝廷决定打,且派臣去的话,臣愿意为大明赴汤蹈火,所以,臣弃权”,张溶表达了一下忠心,便宣告弃权,他这样做虽然有点浪费作为一个武臣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参与朝廷决策的权力,但也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的行为。

    毕竟一边是皇帝陛下的亲信反对清剿双屿岛,一边是自己一个阵营的首辅和武臣要求清剿双屿岛,所以,还不如弃权,把皮球踢给别人。

    朱载垒初始登基,脸皮薄,也不好责备张溶这样的老臣,只能按下不快继续问着严嵩,严嵩也和张溶一样狡猾,也表示弃权。

    对于严嵩而言,现在的自己已经是次辅,自然不用再跟在夏言的屁股后面转,他现在只等着夏言下台,看看有没有机会在最后的岁月里成为大明的首辅。

    朱载垒一时郁闷,他没想到一个清剿双屿岛的事竟然会议不出结果来。

    夏言见此不由得建议道:“陛下,臣认为,既然如此,不妨问策于太上皇,且涉及兵事,凡兵事也不可不过问太上皇。”

    夏言这话本质上也没别的意思,只是看着新皇帝登基似乎还是不敢做出太大的决断,一时间不由得想起昔日的皇帝朱厚照来,因而便如此建议起来,且在夏言看来,虽然正德退了位,但作为皇帝的父亲也不能太闲着,受着全天下百姓的供养,也应该继续培养一下新的皇帝,毕竟这也是对天下人负责,不然,天下人干嘛要让你的儿子当皇帝。

    而且,军权还在你太上皇手里,你不交出虎符,不就是说明遇到军事上的事就要请示你嘛。

    但在朱载垒听来则有些不喜,毕竟这似乎意味着内阁首辅夏言还是更看重自己的父皇,而自己好像的确威望不够。

    但现在军队实权的确还在朱厚照手里,所以,朱载垒也不能直接怼夏言说的不对,而且,现在的他也不敢亲自直接做决定,深怕被太上皇朱厚照说自己决定做的不好而废了自己。

    因而,朱载垒便也就点了点头:“就依元辅所言,既然众卿无法统一意见,便着加急文书直送太上皇案前,请太上皇拿主意,退朝吧。”

    严嵩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仿佛看见了自己取代夏言的机会,但他也只是想了想而已,他也知道有些时候机会是需要等的。

    朱厚照这时候正坐在一大明普通百姓家里,他也不知道朝堂上会连一个双屿岛的事都会产生分歧。

    虽然当地官府已经提前来这家百姓里打过招呼,做过处理,但朱厚照也能从这些百姓的神色中看出他们对自己还是有敬意的,笑容也是很灿烂的,身体明显也都是比较高大的,并不是瘦骨嶙峋之样子。

    朱厚照猜得出来,大明这种普通百姓至少温饱的,生活质量是不错的。

    朱厚照现在似乎就像在总结他这数十年来的成绩一样,从百姓们的精神面貌上看出成绩,从油菜花田里铺设到天际边的蒸汽火车上看出成绩,从横亘在大江大河上的钢铁大桥上看出成绩,从汽笛轰鸣的铁甲舰上看出成绩。

    除此之外,朱厚照也依旧能看见小桥流水人家,看见白墙黛瓦太湖石堆砌的园子,看见罗裳汉家衣。

    朱厚照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既让大明有文明进步的样子也有华夏文明留存下的印子。

    当然,朱厚照也看见了残忍的一幕。

    譬如这时候,他要往长江上游去重庆府时,因为逆流而行,故需纤工,沉迷享乐的太上皇朱厚照让湖广地方官府竟动用了十万白奴给他充当纤工,就为了皇帝朱厚照游三峡,活生生累死数百白奴。

    在一些工厂他也看见贫病无依的夷奴,但他现在也只能视而不见。

    因为作为大明的皇帝,他虽然知道这一切是他带来的,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这么做,在将来,变成这些人的会是汉人,而且他们还会被称为“猪仔”。

    朱厚照本以为自己可有这么清闲地利用着夷奴的劳动完成一次全国巡游,再向帝国的百姓布洒恩德,但他没想到,帝国在军政大事上居然还离不开他,一个双屿岛要不要打的事居然还要他来做决定。

    “双屿岛已经有佛郎机的市政厅和一些倭人海盗的军队,这已经说明双屿岛不是一个非军事走私基地,这已经是倭人与佛郎机人对帝国的侵略,因而,必须予以清剿!

    直接先派人去告诉朱纨,再行文近卫军,立即清剿双屿岛!”

    朱厚照吩咐道。

    posterr();bdshare();


………………………………

第356章 大明还是太上皇说了算

    朱厚照要求清剿双屿岛且严惩外来夷人的决议,通过近卫军枢密使张溶递到了皇帝朱载垒案前。

    皇帝朱载垒心里松了一口气,毫不犹豫地吩咐道:“按照太上皇的意思办!”

    对于朱载垒而言,他现在初登大宝,最担心的就是处理政务处理不对,让太上皇朱厚照感到不满,进而找借口废掉自己。

    毕竟,朱载垒现在也知道自己父皇的威望不是自己现在能挑战的。

    如今只要太上皇朱厚照决定清剿双屿岛,即便到时候清剿双屿岛引起一系列事件,他也就不用再担心被自己父皇给找借口废掉自己。

    朱厚照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威望使得自己的长子朱载垒做这个皇帝更加顾前顾后,还是朝中有大臣故意借自己的威望在与皇权斗争,但他现在也发现他的影响力还真是一时无法彻底消除的。

    一些百姓们还是会直接找他申诉冤情,甚至还会向他告状某坊主欠薪酬等的事。

    朱厚照其实对这种现象很矛盾,因为他是想建立一个法治社会,而不是一个人治社会,但帝国的许多百姓们依旧习惯于人治。

    依旧喜欢依靠清官或者某个行侠仗义的人主持正义。

    但只有朱厚照自己清楚,他一旦伸张了正义,就意味着打破了帝国建立的法制秩序。

    俗话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一旦规则被打破再建立就很难,也很难说服让其他人去遵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