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德大帝-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俗话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一旦规则被打破再建立就很难,也很难说服让其他人去遵循。

    而那样的话,华夏文明将依旧难以得到进步。

    民智依旧还未彻底开化。

    这是朱厚照现在最明确的感受,尤其是年长的老人。

    因为帝国全民教育的普及也有了数十年,五十以下的中年人与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还比较高,知道恪守社会规则,维持公正与公平的重要性。

    但老一代的大明百姓受旧思想影响比较重,且依旧不清楚规则的重要性,而又加上受以老为尊的道德影响,使得大明百姓中年老的经常破坏着社会的规则。

    现在直接找朱厚照诉冤的也是这些老人。

    但这些人又是朱厚照最坚定的支持者。

    所以,朱厚照很矛盾,他不能因为这些人直接以太上皇的身份要求锦衣卫杀掉黑心的资本家与可恶的贪官污吏。

    但他也不能不见死不救,只能依旧以太上皇的名义行文各地督抚,让督抚走正规程序进行调查。

    不过,对于这些年长的百姓们而言,他不知道太上皇朱厚照如此恪守规则,不急于处置这些黑心老板与贪官污吏,是为了维护社会的规则,不然掌权者可以胡作非为,他们只认为太上皇变了,开始和这些黑心资本家与贪官污吏站在一起,而不乐意处置这些黑心资本家与这些贪官污吏。

    这也就意味着,朱厚照开始逐渐失去民望。

    但这也没办法,朱厚照知道自己不能为了争取所谓的民望,而放弃自己想要建立法治社会的理念。

    他知道尽管老一代的百姓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甚至开始误解他,但大明新一代有知识有自己思考能力的百姓应该能明白他,知道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不是快意恩仇的侠客,而是将权力圈在笼子里的制度革新者。

    “太上皇自退位后是越发的畏首畏尾,不愿意替我们这些百姓主持公道,只让我们找官府,可官府能信任得过吗,要是能找官府,我们何必要找太上皇!”

    更有一些对大明朝政不满的一些商人聘用的文人在失去朝堂上参政的权力后,就开始争取民望,引导舆论,譬如这时候,便有无锡的一文人简华在一处茶楼里如此评点着刚刚离开无锡的太上皇朱厚照。

    一些亲历太上皇朱厚照不愿意为他们直接出头把所谓的黑心资本家与贪官污吏就地正法的百姓们,对此也是深表赞同,认为太上皇的确不像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人。

    而简华这种文人甚至还会直接剖析道:

    “太上皇是大明最大的老板,皇家银行与皇家工业公司等控制了帝国绝大多数财富,你们说太上皇怎么可能会帮你我这些庶民说话,别天真了!人家让你们找官府,自然是要为这些黑心资本家与贪官污吏做保护伞的。”

    “照简先生这么说,还真是,所以说,这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还是不能指望他人,一切得靠自己去争取哟!”

    这时候,有百姓附和了起来。

    朱厚照从锦衣卫这里知道这些坊间消息后,心中颇为感慨,他不得不承认,在大明最可恶的不是这些民智未开的老人,而是这些知道真相却瞎说的文人,准确地说,是被商人阶级收买的文人。

    “这些拿了商人阶级钱的文人真是与拿钱卖身的婊子没什么区别,与婊子拿钱乱脱一样,这些读书人是拿钱乱说,见没法子再操控政权,就误导百姓把自己这些帝国顶层家族视为仇敌,把这个叫简华的直接让锦衣卫秘密处决掉!这些眼里只有钱的文人,给他们讲道理是不行的,得用枪才行。”

    朱厚照说后没多久,这个叫简华的便被锦衣卫抓住了,而且,也按照朱厚照的吩咐,锦衣卫直接朝这简华开了一枪,这简华当场被打死!

    当然,锦衣卫是暗行者,所以,即便被简华被锦衣卫打死,也没人知道。

    朱厚照还是在让锦衣卫破坏者社会的规则。

    这也说明,朱厚照也不是迂腐到只知道死守规则的人,他知道对于简华这种搬弄是非的无耻文人,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闭嘴。

    因为他已经在向你泼脏水,你不可能指望他能改过自新,而且,这些无耻文人本身已经再说锦衣卫在暗地里乱杀人,所以锦衣卫暗杀这些无耻文人也没什么可顾忌,毕竟已经戴上了滥杀的帽子,也就只能滥杀了。

    ……

    “晁老爹,你家儿子工地上被打死的事,你最好直接找太上皇,现在太上皇刚到湖州,只有找上了他,他才能为您做主,您想啊,他可是当今皇上的爹,你就说他能不能处理这件事,只要他愿意,想要这些当官的脑袋,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陆宣演此时便向自己镇中一晁氏老人建议着,建议这老人去找朱厚照伸冤。

    因关于朱厚照各种爱民的宣传引导,再加上朱厚照执政这些年确实给大明庶民带来了不少益处,因而这莫氏老爹也同其他百姓一样,对陆宣演所说的太上皇朱厚照能给他们主持公道也是深信不疑。

    不过,在莫氏老爹走后,陆宣演就不由得冷笑了起来,心道:

    “虽说是夏言与严嵩等害死了恩师,但这件事究其根因还是你朱厚照不想让我们商人崛起,你若执意要建立法治与公正的环境,你就不得不约束自己的威望,而如此我们正好让你失去你的威望的根基,让天下百姓不再爱戴你,只要天下百姓不再爱戴你,你就没有任何优势,失人心失天下,到时候一旦你们没了民心支持,天下依旧会是我们商人阶级的。”

    这陆雪演冷笑后,又吩咐道:“让邰老先生进来吧!”

    陆雪演继续准备将一些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推到太上皇朱厚照跟前去,不过,就在陆雪岩笑后没多久,两锦衣卫便趁着没人的时候跳了下来。

    其中,一锦衣卫捂住了这陆雪演的口鼻,陆雪演不由得瞪大了眼,他感到十分的惊骇与恐惧,他是真没想到锦衣卫会出现在自己的屋里。

    但这陆雪演已经来不及询问锦衣卫为何会出现,没一会儿,他便被锦衣卫当场杀死!

    当然,像陆雪演被锦衣卫暗杀掉的人不止一个,摆在朱厚照案上的也不过是一个个数字而已。

    朱厚照知道自己这是在杀人,但他也没有办法,因为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去阻止这些为商人阶级说话的文人,只能肉体消灭!

    朱厚照也不得不庆幸自己还掌控着军权,还能掌控锦衣卫。

    不然,他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地方上的文人趁着自己退位来地方旅游时,怂恿百姓们来找自己解决矛盾,以此带头让自己干扰地方司法,破坏社会法治,或者让自己为了维护规则而失去民望。

    渐渐的,一些为商人阶级说话的文人发现越来越多的自己同类人死于非命,也渐渐感到了恐惧,知道虽然太上皇朱厚照退了位,但也并不是好收拾的。

    朱厚照让锦衣卫大肆搞暗杀,倒也让民间来找朱厚照伸张正义的少了许多,但朱厚照也知道大明也必须得重视官商勾结以及因此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不过,他没有直接对朱载垒去指示,他相信当今的皇帝也就是自己的儿子应该能注意到这个问题。

    朱厚照现在尽量把心思放在游山玩水上。

    国税局右侍郎闵献得知自己侄子闵元弘也死于非命,且许多自己云衡文社的社员死于非命后,也猜到了是锦衣卫在从中作祟,不由得既感到恐惧又感到害怕起来:“没想到,他还是那么狠厉,我们都错以为这位陛下是真不会杀人了!”

    “严某早就说过,不要轻视了我们那位退了位的皇上,这大明啊,还是他说了算!”

    严世蕃将茶盖一盖就冷冷一笑,又道:“还是想着赚钱吧,权这个东西,你争也争不来的,要知道,我们这位太上皇啊,背后是许多大财阀在支持的,包括我那爹,就连太上皇打个屁都是香的!”

    “严公子说的对,不知严公子可从令尊那里打听出了什么?”,这时候,闵献不由得问了一句。

    “还真打听出了要紧的消息,不瞒诸位,双屿岛的消息有了结果,不过怎么着你们也得给我一万银元吧,不然我可不开这口”。

    严世蕃说着就将一婢女搂在了怀里,而这时候,御史鄢懋卿站了起来,拿出票据来:“严公子,请开尊口。”

    “南边传来上面的意思,你们在双屿岛上有产业的就赶紧退回来吧,损钱事小,别到时候乌纱帽也保不住,只怕还会关乎性命!”

    严世蕃这么一说,闵献与鄢懋卿等都不由得脸色凝重起来。

    闵献更是拱手道:“失陪!”然后,急匆匆地走了出去,传来自己的心腹小厮,吩咐道:“带上一杯清水,一盒胶泥,速速递给徐船主!”

    严世蕃见此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拆穿闵献,只是任由他去做。

    虽说严世蕃不过是如今内阁次辅严嵩的儿子,但他也明白双屿岛看上去只是海盗聚居地,实则许多沿海士族都有在岛上参与走私贸易,要不然这些沿海士族背景出身的官员也不会想尽办法的打听关于朝廷对于双屿岛是剿还是任其自流的决定。

    正因为此,严世蕃也就借着这些沿海士族出身的官员想了解朝廷决策的心情卖消息。

    而也因此,使得闵献这些沿海士族出身的官员有了传递朝廷决议给双屿岛的机会。

    双屿岛上的人也因此皆已经得知朝廷已准予朱纨出兵双屿岛的事。

    李光头、许栋、稽天、费德斯等双屿岛上海盗头子此时也不由得聚集商议起如何应对的事来。

    而这时候,由沿海大族陈氏一族派出的代表陈运不由得建议道:

    “诸位,陈某认为,只要朝廷敢对我们动手,我们也不能对朝廷太客气,如果朝廷要打双屿岛,那我们就袭击他们的任何一座城池,而且可以多处袭击,让朝廷疲于应付,甚至可以因此搞乱江南,到时候正好给朱纨还有他效忠的大明朝廷制造压力!

    而且,在此之前,陈某已经与岸上的各家族长通过气,他们会在暗中帮助我们,眼下,大明的太上皇正好要去宁波巡视,到时候我们就趁机袭击宁波,给大明朝廷制造恐慌!”

    陈运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海盗头子的认同。

    不过,作为双屿岛的海盗头子走私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虽然有地方士族暗中支持,但是,作为朝廷,可是有整个大明百姓支持的,强大的锦衣卫组织可不是连双屿岛都没有眼线安插进去的。

    所以,在朱厚照游山玩水时,便从锦衣卫这里得知了有双屿岛的海盗欲袭击宁波的消息。

    朱厚照对此不由得笑了起来:“这双屿岛的走私犯还真是不简单啊,连朝廷都有他们的人!眼下,朱纨在哪里?”


………………………………

第357章 利用锦衣卫杀反动者

    锦衣卫左都督李天宠见朱厚照询问,忙回道:“回禀太上皇,朱纨眼下已到海门,正调集战船,待副总兵卢镗把泉州舰运来,便会立即进京双屿岛,眼下海道副使魏一恭已在海门筹集足够的粮草,从海门到定海沿海各部海军已集训完毕。”

    说完后,李天宠不由得多问了一句:“陛下,如今倭寇欲袭宁波,您看是否让朱纨调兵回防宁波,还是,我们回杭州,以避倭寇锋芒。”

    虽说,在双屿岛上的走私犯多为各国海盗,也包括国人,但在江南地方与许多大明官员口中,这些海盗依旧会被称为倭寇。

    因为这些海盗的主力军都是从日本雇佣或勾结而来的落魄武士。

    这些武士也时常替这些海盗或海盗背后的乡绅干些劫掠沿海百姓的事,以至于“倭寇”一词在沿海民间广为流传。

    连带着锦衣卫左都督李天宠也因长期收到关于倭寇袭击渔民的情报,而也由自主地把这些海盗以倭寇称之。

    朱厚照也决定将这些海盗以倭寇称之,且决定让朝廷官府也这样做,原因自然是为将来收拾日本做准备。

    毕竟日本开始限制对大明的贸易,使得从日本流入大明的白银减少,从而影响大明的利益。

    所以,大明自然不能任由日本对大明进行贸易限制。

    李天宠建议朱厚照让朱纨调兵回防宁波和建议朱厚照回杭州,自然是因为现在已经有锦衣卫情报奏明倭寇即将袭击宁波,而且目的就是要活捉太上皇朱厚照,作为负责朱厚照安全的他自然不愿意让朱厚照身处险境。

    朱厚照一直以为自己开海后,就真的能彻底避免历史上嘉靖中叶后出现的倭乱。

    但他现在发现,自己或许能阻止大规模倭乱的发生,却也不可能彻底根除倭寇的出现。

    因为即便自己开了海,也不可能遏制内地想践踏律法搞走私的目无王法之人,也无法禁止日本那些落魄武士不勾结一直想掠夺大明利益的西洋人和有野心的内地人做些枉法的生意。

    但无论如何,朱厚照相信以自己大明现在的根基,应该能很好的应对这些目无王法的人,让他们知道朝廷的强大,知道朝廷背后想要追求安宁与和平生活的百姓力量的强大。

    “不必,宁波可能有倭寇来袭的消息可以告诉朱纨,但是,也将朕的敕旨传给他,让他继续攻打双屿岛,不可因朕在宁波而分心”。

    朱厚照虽说已经是太上皇,但他是主动退位的,不是被逼退位的,而且还控有军权,所以他依旧按照旧有的习惯自称自己为朕,也没人敢说他这样不对。

    除此之外,他也依旧将的训话称为敕旨。

    当然,朱厚照不愿意这个时候离开宁波,也不是说他真的不怕所谓的倭寇。

    而是,他相信自己带来的禁卫军作为近卫军的尖兵部队,装备优良,又是从塞北平叛、收复交趾、远征西洋等战争中挑选出的精英,应该不至于不是这些倭寇的对手。

    正因此,朱厚照决定暂时不离开宁波,让倭寇主动送上门来予以歼灭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其次,朱厚照认为只有自己待在这里,才能让这些倭寇来袭击宁波,这样也能帮助朱纨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收复双屿岛。

    因开海的缘故,如今的宁波城已然是大明的大都市,整个宁波城外船舶桅杆林立,犹如森林,锦衣华服拥挤于街巷亦如山川之绿野花丛,铁轨如卧龙从城镇延绵到港口,水泥路亦如毛细血管从一栋栋高楼间穿梭而出,没于天际。

    朱厚照坐着竹轿,在一干着锦衣的禁卫军护卫下,在城巷间穿行,看见好的美食店铺便会拍轿而停,待吃得尽兴后,又去了一幽雅的园林赏景,宁波城的达官贵人自然不敢不迎,商民也不敢不让他吃。

    何况朱厚照还是付钱的。

    但在朱厚照这么大张旗鼓的游玩之后,整个宁波城的士民也依旧知道太上皇还在宁波城游玩。

    宁波城的大多数士民还是很愿意太上皇朱厚照在宁波城逗留的。

    因为现在的太上皇朱厚照就是一个流量体。

    来找朱厚照的百姓很多,并不都是来找朱厚照伸冤的百姓,毕竟大明现在也还没发展到贫富差距很大阶级矛盾极为尖锐的时候,而且在朱厚照让锦衣卫在暗中结果了不少煽动舆情诋毁自己的无耻文人后,来看朱厚照的百姓大多数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的,只想看看这位曾经改变他们命运伟人样子。

    “太上皇,前面的路堵了,宁波府内的百姓们听说您出了门,都从七里八乡的赶来看您呢”,宁波知府张居正这时候走了来对朱厚照说了一句。

    朱厚照抬眼一望便果然看见栅栏外果然都是百姓,连船上都站满了人。

    而与此同时,跟随着这些百姓人流来的小贩们已经开始卸货摆摊,附近的一些茶楼酒肆也是客人爆满,船自然是没有一艘是闲着的,仿佛朱厚照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了集市,哪里的消费就更加活跃起来。

    朱厚照也只得下轿,与这些百姓打招呼,在他驻跸宁波这些日子,宁波府的人流量比往日暴涨了五六倍,使得宁波府的物价都上仰了许多,但也因此让促进了宁波府的经济。

    而且朱厚照自己巡视地方也不是白吃白拿,挥金如土的看见学堂就让内库出银元捐一栋楼,还亲自取名为“朱厚照楼”。

    除此之外,看见民间慈善机构也会投资数万银元,看见一些好的店铺更是直接挡天使投资人挥金数万投资。

    辞官的兵部右侍郎范钦要建天一阁,朱厚照跟是资其银元五万,鼓励其向天下搜罗书籍,但也要求范钦的天一阁要为天下人免费开放,且赐宁波一专司制造机械表的皇店之半成干股于范氏,以助其经营天一阁。

    正因为此,宁波府境内商民纷纷建图书馆藏书楼以附和朱厚照。

    为增强地方经济,引导商业发展,促进大明多出现一些品牌产品,乃至衍生出大明文化符号,朱厚照每到一地都会设置相应如五十强钟表店、服装店、美食店之类的奖项,一旦获此殊荣的店铺,他都会奖掖数万银元,以促进其发展。

    正因为朱厚照巡视地方到处洒钱,广施恩德,使得地方商民皆更加感念朱厚照恩德。

    因仰慕前来拜望朱厚照的士民只有增加没有减少。

    看着拥挤不堪的宁波城,朱厚照很满意,他知道这是自己苦心孤诣改革大明数十年的成绩,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实实在在的恩惠摆在明处,有些时候,一些别有用心者想随意诋毁自己也是很难的事。

    毕竟,朱厚照虽说控制了帝国绝大多数的财富,但他并没有拿这些财富来一味享乐,而是反哺于民。

    当然,朱厚照每到一处,对于地方官员而言还是很心累的。

    尽管朱厚照的到来增加了人流量,增加了经济收入,却也增加了管理难度,而且也让他们担心自己管理的不善导致有百姓再次去找太上皇伸冤。

    不过,人很难让所有人都对自己满意,朱厚照也一样,他惠济了天下人,可天下人也不是全都对他推崇备至。

    对于一些渴望继续奴役平民的南方士族们而言,朱厚照带来的平等思想,让他们失去了在地方上可以利用族法乡约奴役庶民的机会,让他们做不了人上人,饶是他们依旧富裕的很,但让他们还得对挑粪铺路架桥的民工保持尊重,还是让他们很难受。

    朱厚照频繁在宁波府城出没让一直与双屿岛海盗有联络的士绅万禾对此有所察觉,不由得找到与双屿岛联络的商人曹采:

    “速去告知费德斯,太上皇还在宁波城,看来袭击宁波府的事还没有被锦衣卫发现,现在这太上皇还大张旗鼓的在宁波城游玩呢。”

    事实上,朱厚照虽然表面上装作不知道宁波府有警,但他却已经嘱咐自己的人外松内紧,所以,当商人曹采派人去联络双屿岛的海盗后不久,锦衣卫便找到了曹采,并将曹采押解到了李天宠这里。

    李天宠很快便审问出了一些秘辛,忙向朱厚照禀道:

    “禀太上皇,据曹采口供,前山西右参政万禾与双屿岛倭寇有勾结,而且,在宁波府城十里处的一处八乡镇的地方,还有一个倭寇的暗中联络点。”

    朱厚照听后不由得点了点头:“难怪范钦说,宁波最富当是万家,出海之船不下三十艘,但朕从宁波市舶司关税记录查出,这万家缴税不过排在第四,如今看来,这万家果然也是个不安分的家族。”

    “那现在该如何处置?”李天宠问道。

    “勾结倭寇,欲谋害朕,还能怎么处置,着锦衣卫扮成倭寇,把这万家灭了就是,明日日出之时,朕要让宁波城百姓都在城门看见他万禾的人头!

    那个叫曹采的先不处置,还有八乡镇的倭寇走私据点,皆先不处置,以免让那些袭击宁波的倭寇有所察觉,等袭击宁波的倭寇来了,再一网打尽!”

    朱厚照吩咐了一句,现在的他是大明太上皇,没有责任来抓典型制造法制案例,自然也不需要将这些沿海士族勾结倭寇的证据摆到明面来再交有司处理,而他手里的锦衣卫存在就是要在背地里做这些阴暗的事的。

    在百姓们伸冤时,等于是把案子摆在了明面上,朱厚照不好明着破坏律法,而现在,他是在背地里知道了这些沿海士族通倭的事,自然可以直接用锦衣卫处理。

    在潮水刚刚褪去之时,在夜幕已经深重得连残月都被压进海水中后,一队倭寇装扮的锦衣卫冲进了万禾的庄园,明晃晃地倭刀很是迅速地将万禾家的豪奴脖子抹断,鲜血瞬时就飙洒在白墙上,凄厉的惨叫声响起。

    倭寇就要有倭寇的样子,假扮做倭寇的锦衣卫干将们自然不会像他们平时抄家那样仁道,杀得整个万家是血流成河。

    万禾看着这些穷凶极恶的倭寇,一时间很是瞠目结舌,因为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与倭寇合作这么多年,竟然会被倭寇给劫了,不由得大声质问道:“你们是谁的人,双屿岛的李当家是万某拜把子的兄弟,你们这样做是不给他们面子!”

    噗呲!

    锦衣卫于震一刀捅进了万禾的肚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