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德大帝-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载垒对此也很明确地表示道:“朕已经派太子去南边请他老人家,也多次在信件中以国事家事请其回京,如今天气未暖,只怕难以启程,想必端午前后是必定回京的,诸卿不必多言,太上皇老人家喜好游山玩水,我们虽都有忠孝之心,但亦不可强逼他,惹了他老人家不高兴才是。”

    这些官员见皇帝朱载垒已经做出实际行动让太上皇朱厚照回京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对于他们而言,现在也只能这样,毕竟太上皇朱厚照握着军权,他们也不能逼迫皇上硬把朱厚照锁拿回来。

    内阁首辅夏言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他既没有从许多文官所请劝太上皇朱厚照回京也没有阻止皇帝朱载垒请太上皇朱厚照回京,他知道想让太上皇朱厚照回京的未必是好心,而自己阻止太上皇朱厚照回京的话无疑会更加让皇帝不满。

    夏言也不想和当今皇帝闹得太僵,也自然就沉默了下来。

    不过,夏言也看得出来,朝中有大臣明显是居心不良之人,在他看来,尤以严嵩为最,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他从自己亲信高时这里得到密报,密报内容则是关于一名工部的忠君社社员密报严世蕃勾结户部鄢懋卿侵吞国库三十万银元之事。

    同在内阁的严嵩不小心听见了内阁中书高时向夏言奏报关于自己儿子严世蕃贪墨的事,一时间心里也忐忑不安起来,一见夏言过来,不由得俯首作揖道:“元辅高义,可否饶犬子一命!”


………………………………

第363章 杀严世蕃与太上皇出海

    夏言没有理会严嵩,他自然也用不着为了严嵩去徇私舞弊,只坐了回去:

    “严公何必如此,令公子贪心不泯,侵吞国帑,如今法制早已非以前,左右也不会株连到你,至于教子无方之过,夏某自然不会追究,亦没什么可追究之处,子孙有贤愚之别,你我能奈之如何。”

    严嵩知道自己之前已恶了夏言,如今夏言能不借此打倒自己已算大度,根本不可能为了自己徇私情,但他还是想争取一下。

    毕竟,严世蕃对于他严嵩而言可是骨肉亲子,而朝廷对贪墨之人素来严酷,他不知道自己儿子为何还敢做这样的事,但他现在也只能孤注一掷地跪在了夏言面前:“元辅高抬贵手啊!”

    严嵩说出了万般理由向夏言求情,夏言见此便扶起了严嵩:“严公请起,你我本是同乡,令公子虽说涉及侵吞国帑,但非主谋,不过有所涉及而已,罪不至死,你既如此恳求,本官便匿下此事,然汝当告诫令子,当潜心读书,修身养性,不可再行此等枉法之事!否则,纵有您严公的面子,老夫也断难轻饶。”

    严嵩见夏言答应不举发自己儿子严世蕃,心下稍安,自然也是感恩不迭。

    但事实上,夏言这么说不过是一时安稳住严嵩的心而已,从来眼里就容不下沙子的他岂能因为严嵩求情就允许国家蛀虫存在。

    因而,夏言在内阁值班退朝后就立即将高时给自己的证据转递给了如今已有铁面御史之称的海瑞。

    如今的都察院已非昔日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自从变成武臣充任后,文官集团就很难再腐蚀掉到大明的监察功能。

    再加上海瑞等直臣充任都察院,使得文官们现在都明白,只要案子落在了都察院,就基本上没有回转之力了。

    不过,严嵩在都察院也有亲信,但他的亲信也仅局限于告诉他有御史要参劾他儿子严世蕃,而不能再阻止御史参劾他儿子的事。

    所以,严嵩还是很快得知了自己儿子被参劾的事。

    这让严嵩是既惊又惧,惊讶的是自己居然被夏言给耍了,作为内阁首辅的夏言最终还是没有给自己面子而且更为狠辣的事还把这事给了海瑞去参劾!惧怕的是这海瑞素来是个不徇私情的铁面御史,只怕还会连带着把自己一些不干净的事也给挖了出来,如果夏言再一助力,自己岂不乌纱不保?

    救子心切又兼自保心切,严嵩立即求见了皇帝朱载垒,且在朱载垒面前扑通一声直接跪了下去,然后痛哭了起来:

    “陛下!老臣昏聩,教子无方,致使犬子目无法纪,暗通赃官以做侵吞国帑之事,然犬子年幼且不谙世路,多不知鄢懋卿等所为之事乃违法,是故只知充面炫耀,以致被赃官所利用,故恳请陛下看在老臣兢兢业业数十载为大明和犬子无知的份上饶恕犬子死罪吧!且老臣仅有此一子,如今老臣已年至八旬,不能无后啊!呜呜!”

    皇帝朱载垒此时还不知道严世蕃犯了事,如今见严嵩如此伤心欲绝,再加上因为严嵩最近和夏言不睦的缘故,他最近对严嵩也颇有好感,如今见严嵩哭得如此伤心,自然也未免有些动容。

    而且,他这个皇帝也历经过子嗣夭折之痛,如今的太子也不过是中年所得之子,即便如今膝下也不过两子,颇为荒凉,今见严嵩如此,更有些共鸣,便在忙取都察院所呈奏疏来看后也没有对严世蕃与鄢懋卿等贪墨事多么在意,只好言宽慰着严嵩:

    “爱卿于国有功,又年高德望,饶是子嗣无德,朕亦不会刻薄寡恩,且令子也的确只是参与了贪墨之事,并非主犯,朕答应你,不判其死罪,爱卿心可安乎?”

    朱载垒说着就问了一句。

    严嵩见此忙叩谢大恩。

    于是,朱载垒便谕示刑部对严世蕃从宽处理,免施处死剥皮之刑。

    但刑部尚书屠楷却对此予以驳回,言明按照大明钦定《宪法大纲》国朝犯贪墨之重罪者无论王公官吏,皆一律处以枭首剥皮之刑,严世蕃等涉嫌三十万银元贪墨罪,更应如此。

    这让皇帝朱载垒很是惊诧,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在刑政上也会遭受到来自官员的驳回。

    事实上,这在统治程序上也说的过去,而且朱载垒还无法反驳,因为按照轻定《宪法大纲》规定,立法权在皇帝手里,而对贪墨者施以枭首剥皮罪是正德皇帝朱厚照依照太祖朱元璋祖例定下的明确法令。

    如今皇帝朱载垒也不能违抗法令,他只能立新的法,或者从现分属大理寺管理的****所请,依照宪法大纲规定,废黜正德皇帝的法令。

    按道理,找个三法司系统的官员奏请皇帝改掉法令也不难,但问题是,正德皇帝还没死呢,皇帝朱载垒也不能因为一个严世蕃就敢随意更改朱厚照留下的法令。

    于是。

    朱载垒便继续把这个皮球抛给了自己的父亲,即大明太上皇朱厚照。

    朱载垒直接将一名立法提议官所提议的修改法令的奏疏与关于自己有意给严世蕃开脱的事都着人差快马急递给朱厚照。

    严世蕃也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自己的命运也会交待到了太上皇朱厚照手里。

    要知道在这之前,他就和赵文华等人密谋商议着让太上皇朱厚照回京,且准备帮助新皇帝软禁太上皇且帮助自己父亲扳倒夏言成为首辅的事。

    “这个高时,我们待他也不薄,没曾想到他还是向夏言揭发了我们!”

    鄢懋卿愤怒不已,此刻的他已经待在了大牢里,作为在原本历史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大奸臣在这一世还未大发迹就身陷囹圄,倒也因此看得出来,如今的大明与原本的大明的不同之处。

    同在监牢里的严世蕃也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事情还没有坏到被杀头的地步,家父好歹也是内阁次辅,我相信皇上只怕也不会愿意看见夏言这些人如此戕害我们,虽说现在我们的生死被交到了太上皇手里,可太上皇又不知道你我在暗中与他作对,他看在我父亲的面子上指不定会饶了我们的。”

    严世蕃虽然话是这么说,但他内心其实也不是很相信的,不过,他也只能这样去想。

    朱厚照收到关于修改法令的奏疏与关于如何处置严世蕃等的请示后只是笑了笑,然后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对贪墨之罪减轻刑罚的要求,且明确要求将严世蕃、鄢懋卿等一并斩首。

    ……

    “上谕,法不可轻废,贪墨者不能轻恕,查严世蕃勾结……处以枭首之刑,剥皮!”

    当圣旨传递到严世蕃面前时,严世蕃差点没吓晕过去,惊骇道:“这么说,太上皇连我父亲的面子也不给,还是要杀我?”

    “臣冤枉啊!臣不想死啊!”严世蕃问着的时候,隔壁牢房里的鄢懋卿就已经哭诉了起来。

    朱厚照对于明朝许多官员并不了解,但是这不代表他不知道严世蕃,严嵩他本来就没打算用,是因为其还人还算有能力,所以朱厚照才用了严嵩让其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内阁次辅之位,如今严世蕃犯事证据确凿,朱厚照自然不会放过严世蕃,自然是要除之而后快的,以避免其给大明造成更大的损失。

    毕竟,据朱厚照对历史的了解,这个严世蕃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很奸诈的。

    但是,也正因为此,严嵩与夏言之间的隔阂就更深了。

    严嵩不敢怨恨朱厚照也知道自己不能怨恨太上皇朱厚照,因而只恨夏言,在他看来,是夏言导致了这一切发生。

    内阁首辅与内阁次辅彼此视为仇敌,自然是皇帝朱载垒愿意看见的。

    但这些目前都跟朱厚照无关,朱厚照现在已经出海,准备巡视他的万里海疆,在他看来,等他巡视归来,倭国到时候也该归入大明中央帝国的版图了。

    当然,朱厚照出海的目的也有要摆脱朱翊镯监视的目的,无论朱翊镯表现得再孝顺,他都无法忍受一个受皇帝派遣的人跟在自己身边。

    这或许也是身为皇室成员的无奈。

    朱厚照出海还有一个目的,便是要去西洋,去大不列颠处理自己儿子统治英格兰的问题。

    朱厚照能看得出来,自己这位皇长子朱载垒统治大明帝国还是颇有手腕的,至少很善于藏愚守拙,硬是借着自己这个太上皇的手替他打压着东南士族,而他自己倒是在两边充好人。

    作为太上皇的朱厚照没有拆穿自己儿子的伎俩,甚至他也因此感到欣慰,他知道大明帝国在朱载垒统治下应该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当时,朱载垒在信中提到英格兰都铎王朝的问题倒是让朱厚照引起了警觉,使得他不得不做出去一趟英国的决定。

    毕竟在历史上,英国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一步步走向强盛的,打败西班牙帝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工业革命时代,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近代文明帝国的。

    朱厚照必须防止英国本土的资产阶级依旧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做大,且逐渐成为大明的威胁。

    “让自己的儿子成为英国国王或许是不够的,因为随着英国资产阶级的崛起,这些人也并不会把他们的国王当回事”,朱厚照现在如此想道。

    看着远方海面上逐渐远去的大明蒸汽战舰,奉旨赶来以京城益寿神树为由来劝太上皇朱厚照回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言不由得问着朱翊镯:“敢问殿下,太上皇他真的出海了?”

    “自然,大明立国近两百载,这还是第一位出海的帝王,可叹啊!”

    朱翊镯说着就再次朝朱厚照远去的方向作揖行礼,张言也忙跟着行礼,但同时心里也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陛下和朝臣想尽办法让陛下回京,甚至不惜让太子殿下亲自去侍奉尽孝,却不料还是没能拦住太上皇想要远走的心,也不知陛下知道后是何心情。”

    ……

    “你皇爷爷真去了西洋?”

    朱载垒在得知朱厚照去西洋的消息后的确是十分惊诧,不由得问着已经回京的朱翊镯。

    朱翊镯点了点头:“皇爷爷说,天下皆是他的基业,地球就是他的御花园,世界就没有他不能去的地方,他要等你把倭国打下来给他做养老之所后才回来,现在他要周游全球。”

    “不能让太上皇常久留在海外啊,谁知道这些海外藩国会不会有不臣者意图软禁太上皇,而企图以挟天子而令诸侯,毕竟犹如太上皇自己所言,天下皆是他的基业,如今海外诸国,许多都是他封出去的,谁不想把他这尊神佛留在自己的金丝笼子里。”

    朱载垒不由得如此说道。

    但是,朱载垒现在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暗下决心,让大明更加繁荣,保持比其他国度更为发达的优势地位,不然,他是真担心自己这位出海的父皇会成为其他国家攻讦中央帝国的借口。

    朱厚照还是第一次远渡重洋,对于他个人而言,自然是新鲜的,但与众不同的是,如今整个地球,可以说真的都是他的地盘,除了南极洲与北冰洋周围的冰川覆盖地,还有亚欧大陆西部一些政教不分离的国家,在海面上能抵达的国家君主几乎都是他的臣僚。

    所以,朱厚照虽说是出海,但更像是在自己私人花园的湖里游玩一般,他带来的数艘军舰与数万官兵和其他服务人员可以随时停靠在任何一处港口。

    而朱厚照也因此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明帝国工业化以后对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

    大明的沿海是港口密布,轮船云集如丛林,工厂与高楼挤满了海岸。

    而在海外许多地区处沿海外大部分都变成了种植园与矿区,许多粮食与原料从这些地方运去大明,而大明的工业品又运到这里来,供迁移到这里的大明汉人贵族使用。

    这自然是朱厚照当初设立粮食局,让海外变成粮食基地与原料基地的结果。

    如今大明中央帝国内陆地区彻底变成一个工业区与生态旅游区,而海外则彻底变成了矿产开发与农业生产区。

    当然,资本对农工的剥削在海外则也表现得更加明显,好在有儒家教育在维持这里的统治,也难怪士族对海外生活更加向往。


………………………………

第364章 太上皇出席英国议会

    朱厚照抵达伦敦港的时候,正值初夏,暖风和煦,整个港口间除了弥漫着鱼腥味与铁锈味外,就是一望无际的船舶与来往不绝的资本家与码头工人。

    亨利八世的改革让此时的英格兰已初见资本主义发展的迹象,体系完整的船舶制造业与发达的航海贸易,让朱厚照无一不深刻感受到这些。

    对于大明汉人的出现,伦敦港上的英格兰市民已见怪不怪。

    如同罗马的市民在见到夏言等汉人时一样,英格兰市民依旧惊叹汉人的富足。

    对于普通的英格兰市民而言,他们是欢迎大明汉人的到来的,因为大明汉人的到来往往意味着有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如更便宜的纺织品,能够提鲜的食用添加济,能够让人更加卫生且香的香水。

    何况如今的英格兰国王还是大明帝国的皇室成员,能够与富饶强盛的东方帝国结为姻亲,对于英格兰市民而言无疑是感到荣耀的。

    包括英格兰的一些大贵族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同意大明皇室成员成为英格兰国王。

    但英格兰本地的资产阶级们自然是对大明怀有敌视的,毕竟大明商品进入英国后,对英格兰本地的工商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因为英格兰离大明较远且因为劳动力廉价,所以其本地工商业才没有彻底破产。

    无论如何,朱厚照的到来,对于整个英格兰都是一件大事。

    英王朱载圠与英王长史兼大明少詹事徐渭以及少詹事兼英格兰枢密院议长罗杰等英格兰贵族此时已站在港口等候朱厚照的出现。

    朱厚照一登上港口便看见了这些人,但这些人有着汉服的有着西洋衣的,站在一起时,让朱厚照也觉得很是怪异。

    港口上随行护卫着英王的军队还是大明的军队,一个团的近卫军精锐,约两千余人,是朱厚照下旨精选出志愿来英格兰护卫的军事力量,也是英王朱载圠能在英格兰拥有国王地位的保障。

    “父皇,您怎么想到突然来儿臣这里,儿臣还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到您了呢。”

    在行大礼后,英王朱载圠有些喜不自胜地问起了朱厚照。

    朱厚照一边由英王扶着一边朝前方早已备好的马车走去:“听说你这个国王跟傀儡没什么区别,父皇自然是要来帮帮你的,不然将来说不定,会让你母亲的娘家人给杀掉。”

    英王朱载圠听朱厚照这么说,不由得笑了笑:“父皇多虑了,议会制度虽然屡屡掣肘儿臣,但也还没到要除儿臣而后快的地步,眼下还只是教派之争,还算不得什么。”

    “可别小瞧这教派之争,争着争着就会变成世俗权力之争,你既然是英格兰国王,就得有个国王的样子,不能让别人窃了你的权”。

    朱厚照说着就进了马车一边教育着自己的儿子,一边看着整个伦敦城的街道景象。

    朱厚照看得出来,整个伦敦城自然不是如北京城那么井然有序,似乎更显得自由散漫一些,有富裕的贵族商人在躲在华彩的城堡里偷看朱厚照的仪仗,也有许多贫民衣衫褴褛地躲在墙角啃着又黑又硬的面包。

    整座城市明显也要比大明的城市脏乱得多,贫民窟特别多,朱厚照不由得问着朱载圠:“看的出来,你的国民中,不是很富足者还是占大多数的。”

    “父皇有所不知,这主要是因为圈地运动,许多地主将拥有使用权的农民从乡村驱赶到了城市,为的是发展他们的养殖场,这些农民被驱赶到城里,就成了流浪汉,或者给城里的富人打工。”

    英王朱载圠分析道。

    来到英格兰成为国王多年的朱载圠自然对英格兰已比较了解,要不然他也不会发现自己的王权明显受到来自议会的约束。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对英格兰的圈地运动也不陌生,知道这是英格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所发生的“羊吃人”事件,具体来说,就是因为纺织业兴起,羊毛价格上涨,英格兰的资产阶级发现将土地给农夫使用比自己拿来畜牧与种植然后进行贸易划算,因而便强行将农民使用的土地归为自己所有,使用暴力将这些农民驱赶到城市,然后使其成为被剥削的工人。

    “你作为英格兰的国王,乃所有英格兰人的主子,你应该解放他们!”

    朱厚照向朱载圠说道。

    朱厚照知道“圈地运动”虽然对英格兰农民是残酷悲惨的,但对于英格兰国家的命运却是有利的,毕竟他使得英格兰的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进而使得再后期能够对抗君权,而进行君主立宪改革。

    朱厚照得阻止这个过程,因为他可不想英格兰再次崛起。

    朱载圠也是年轻易冲动,听自己父皇这么说,也点了点头:“儿臣自然想解放他们的,可儿臣权力有限,儿臣如果不通过议会,下达的诏令就不会得到承认。”

    这是朱载圠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

    虽说他是英格兰国王,但他是在大明接受教育的朱氏子孙,骨子里有要成为英格兰一代圣君的理想,同时,作为国王,他自然想加强王权,扩大自己的利益。

    而如今的英格兰非是原本历史上的英格兰,可以参与对外掠夺而增加国王利益,除此之外,英格兰国王也可以通过对外掠夺的利益收买贵族与资本家而加强王权。

    所以,朱载圠也清楚自己只能拉拢底层平民从贵族与资本家手里夺走利益,增加利益分配的权力。

    正因为此,他才说他也想解放英格兰的农民。

    “怕什么,你的背后有父皇,还有整个大明!”

    朱厚照说着就也替他分析道:“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王权,而要加强王权,自然得有自己的支持者,这些贵族资本商人们肯定是不愿意成为王权附庸的,他们注定会成为我们的敌人,我们现在只能联合整个英格兰的农民。”

    “请父皇示下!”

    朱载圠见朱厚照似乎已有办法,便忙拱手问了起来。

    “先下诏枢密院,着令其拟定《反圈地法令》草案,再着急议会,要求其审议修改通过,且要求反圈地法令务必从严!”

    朱厚照说道。

    朱载圠一听朱厚照这么说,不由得面露难色:“父皇有所不知,儿臣曾提议过,但议会大部分否决,除非儿臣的诏书符合他们的意愿,他们甚至通过一则法案,在儿臣彻底成为信教者之前,议会的法案可不通过儿臣,就可以实施下去!”

    朱载圠也没想到成为英格兰国王的他居然不可以随意的下诏书。

    “荒唐!这成何体统!你先按照朕说给你的意思做,如果议会不听,你就直接出动军队,解散议会!”

    朱厚照十分严肃地说道。

    朱载圠见朱厚照如此说,不由得忙道:“可是父皇,英格兰的军队并不是所有都是王室的军队,而且王室的军队也是贵族和有产者,他们当中,很多也是圈地运动的支持者。”

    “朕自然也料到了这里,朕这次带来英国的近卫军的一个禁卫军整军,两万余官兵,他们在这里没有任何的利益关联,他们和朕就是你对抗议会,加强王权的凭仗!”

    朱厚照笑了笑说道,横亘在伦敦港的无数大明军舰此刻在朱载圠眼里犹如一座座巨山一般的确一时间给了他很大的底气,朱载圠点了点头:“既然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