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子集解-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三”原作“正”,據左傳改。

    〔二〕“釋天”原铡搬屛摹保瑩栄庞喺

    〔三〕“入”字,據王氏原刻及集釋本補。

    。。。
………………………………

應帝王第七

    應帝王第七 郭云:“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 正郭說非。“帝王”二字,須活看。如徐無鬼篇“雞□也,豕零也,是時為帝者也”之帝、德充符篇“而王先生”之王,若作實字詁之,則所謂應帝王者,言修道養氣之功,至乎其極,與帝王之義相應,蓋寓言也。如謂非寓言,而實言上古帝王治天下之道,上古之治天下者,莫過於伏羲、神農、黃帝。伏羲畫八卦,作甲子,教市易,結繩而為網罟;神農作耒耜,教稼穡,嘗百草;黃帝制衣裳,造宮室,作五兵營陣,半生征討,致肌色皯□,五情爽惑:皆為任知任事之尤者也。如篇中所言以己為牛馬,游心於無,不知誰何,食豕如人,塊然獨以形立,無為事任,無為知主,而謂執此道以治天下,可臻羲、黃之盛,雖擅龍、施之辯,亦不能言其理矣。惟視為修道養氣之寓言,則圓通無礙。蓋帝王者,寓言乎篇中之“太沖”。太沖為陰陽二氣集合成和之名,和則德之實也。繕性篇云:“夫德,和也。”德充符篇云:“德者,成和之修也。”又云:“和豫通。”呂氏春秋云:“王者,天下之所往也,往則通矣。”管子兵法篇:“通德者王。”是以王寓言和豫通而為太沖也。說文云:“帝者,諦也。”“諦者,審也。”書堯典傳,其疏云:“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篇中“鯢桓之審為淵”,喻修道者所養之氣,審諦於集虛而為太沖也。故“鯢桓之審”一段,可作“帝”字之解義,而“帝王”二字,即太沖之寓言也。則陽篇云:“陰陽,氣之大。”陰陽沖和,故謂太沖。太,大也。老子曰:“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此處蓋以王寓太沖之大也。且也,太沖為修道養氣之極,帝王為天下人民之極;太沖虛,為氣所集,帝王尊,為人民所歸;太沖莫勝,帝王之勢亦莫勝。故特寓之以睿病O則無眩裳裕蕛绕匆源硕K焉。

    齧缺問于王倪,四問而四不知。見齊物論。 補天地篇:“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武按:“知”字為篇中骨幹,通貫全篇,故首為揭出,而結之以“無為知主”。本節之以己為馬牛,三節之撸У夏樧匀唬墓澲戊稛o有,五節之不知誰何,食豕如食人,末節之渾沌,皆不為知主也。本節之藏仁要人,二節之經式義度,四節之物徹疏明,五節之神巫預知,末節之倏、忽鑿福В詾橹饕病V庇纹S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無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溡印!睋耍蓵匀混侗酒c不知之義矣。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一〕。釋文:“屍子云:‘蒲衣八歲,舜讓以天下。崔云:‘即被衣,王倪之師也。淮南子曰:‘齧缺問道於被衣〔二〕。”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而,汝。有虞氏不及泰氏。成云:“泰氏,即太昊伏羲也。” 補淮南樱иび枴叭华q未及虙戲氏之道也”,其下云:“當此之時,臥倨倨,興眄眄,一自以為馬,一自以為牛。”語意與此同。虙戲,古通伏羲。成謂泰氏即伏羲,蓋本此也。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崔云:“懷仁心以結人也。”宣云:“非人者,物也。有心要人,猶系於物,是未能超出於物之外。” 補徐無鬼篇:“馳其形性,潛之萬物。”此之藏仁要人,馳其形性也;未始出於非人,潛之萬物也。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於,司馬云:“徐徐,安穩貌。于於,無所知貌。”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成云:“或馬或牛,隨人呼召。” 補天道篇老子曰:“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呼牛呼馬,名也。名者,人為也,非真也。故逍遙篇雲“拢藷o名”。馬牛也者,物也。然秋水篇雲“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是人亦物也。德充符篇雲“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也”,列子黃帝篇雲“和者大同於物”,佛書之“無差別心”,“無我相”,“無眾生相”,均此義也。其知情信,成云:“率其真知,情無虛偽。” 補秋水篇“是信情乎”,成云:“信,實也。”此言其知之情為實。實者,真也。知真,故所得亦真,與下句為一氣。其德甚真,郭云:“任其自得,故無偽。”而未始入於非人。”宣云:“渾同自然,毫無物累,未始陷入於物之中。” 補至人和同萬物,而非入也。入之雲者,馳其形性,凝滯於物,而心為之累者也。此段重在知、德、性、真四字。雖自以為馬牛,然有一真我在,是為真德。彼懷仁要人,純出人為之偽,其知非信,雖曰得人,非真得也。

    〔一〕“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據王氏原刻及集釋本補。

    〔二〕王氏引釋文,據王氏原刻補。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何以語女?”李云:“日中始,人姓名,賢者也。”崔本無“日”字,云:“中始,賢人也。”俞云:“日〔一〕猶言日者也。義見左文七年、襄二十六年、昭七年、十九年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式義度,司馬云:“出,行也。”王念孫云:“經式義度,皆謂法也。義讀為儀,古字通。” 正焦竑云:“經之式,義之度,皆所以正人。”林雲銘云:“經常之法式,義理之制度,如三綱五常,皆所以正人也。”二說義並如字讀,非不可通。天下篇云:“以義為理。”林說“義理”字亦合,似不必改讀。天咂疲骸肮史蛉省⑽宓壑Y義法度。”如“義”“法”互易,則為“禮法義度”,義亦無所出入,足證改“儀”之不必矣。且“義”字於此處最適。釋名:“義,裁制事物使各宜也。”說文“度,法制也”,亦有裁制義。上文“以己出”,獨裁也;下文“人孰敢不聽”,以其獨裁而懼之也。上節藏仁以要人,此則出法以制人,其治更出有虞氏之下。必如是,然後與上節不復。人孰敢不聽而化諸!”狂接輿曰:“是欺德也。成云:“以己制物,物喪其真,是欺誑之德,非實道。” 補反映上文“其德甚真”句。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涉海而鑿為河。 補說文:“涉,徒行厲水也。”徒行涉海,非惟不達,且必陷溺矣。鑿河所以通海,今涉海以鑿河,是倒道而行也,為下“正而後行”之反喻。而使□負山也。 補此非□力所能也,為下“確乎能其事者”之反喻。夫拢酥我玻瓮夂酰坑梅ǎ侵瓮庖病U嵝校湫远嵝谢!⊙a言不治外而正內。德充符篇:“正生以正眾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李云:“確,堅也。”宣云:“不強人以性之所難為。” 正言不強人以力之所不能為,如使□負山之類也。天地篇:“拢魏酰」偈┒皇湟耍巍捕撑e而不失其能。”文子自然篇:“故拢伺e事,未嘗不因其資而用之也。有一功者處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力勝其任,即舉者不重也;能稱其事,即為者不難也。”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成云:“矰,網。鼷鼠,小鼠。神丘,社壇。”宣云:“物尚有知如此。” 補釋文:“矰,則能反。鼷音兮。熏,香雲反。”而曾二蟲之無知!”曾是人之無知。不如二蟲乎! 補言出己私意,立法制人。二蟲猶知避害,曾是人不如二蟲,而不知避為治者之法網乎!此答“孰敢不聽而化諸”。

    〔一〕“日”字,據王氏原刻補。

    〔二〕“拔”原作“援”,據天地篇原文改。

    天根游于殷陽,崔云:“地名。” 補李云:“殷,山名。殷山之陽。”成同。至蓼水之上,李云:“蓼水,水名。”補釋文:“蓼音了。”成云:“蓼水,在趙國界內。”適遭無名人而問焉,補成云:“遭,遇也。”武按:老子曰:“道常無名。”此無名人,即寓言道也。夫人而無名,則呼牛呼馬,無不可者,上所謂“其知情信,其德甚真”也。大宗師篇“夫道有情有信”,故曰“無名人”寓言道也。“名”亦本篇重要字,與“知”字同貫全篇。蓋名出於知,無知則無名。首節之自以為馬牛,此之無名人,四節之有莫舉名,六節之名實不入,皆言無名也,末節則以“無為名屍”結之焉。曰:“請問為天下。”無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俞云:“釋詁:‘豫,厭也。楚辭惜誦‘行婞直而不豫兮,王注:‘豫,厭也。此怪天根之多問,猶雲何不憚煩也!” 正俞說非。多問方可謂之不憚煩,此為適遭初問,連下祇二問,俞乃謂怪其多問為不憚煩,不免顢頇。爾雅釋詁:“豫,安也。”夫道在無為,老子曰:“為者敗之。”今天根問為天下,其不安處即在一“為”字。彼人且無名,奈何向之問為乎!況所問之為在天下乎!宜乎無名人斥之去,而辟其問之不安也。以下至“感予之心為”,明己之無為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人,偶也,詳大宗師篇。 正“人,偶”,非,正語亦詳大宗師篇。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成云:“莽眇,深遠。”按:謂清虛之氣若鳥然。 補釋文:“莽,莫蕩反。眇,妙小反。”武按:逍遙撸斑m莽蒼”,成云:“郊野之緣,遙望之不甚分明也。”釋文:“莽,莫郎反。”集韻音茫,義亦與茫同。成所謂郊野之色者,釋蒼也,蒼蓋草色也;遙望不明者,釋莽也,謂茫茫然也。就遠地言,則用“莽蒼”;就高空言,則用“莽眇”。庚桑楚篇:“藏身不厭深眇而已。”博雅:“眇,遠也。”然則莽眇者,望之不甚分明之深遠處也。此句與“藏身不厭深眇”之義同,並下句,實為下文“游心於淡,合氣於漠”之喻。蓋“漠”字,說文雲“通幕”。程大昌北邊備對“幕者,漠也”,言望之漠漠然也,即望之不甚分明也,亦即莽之義也。以出六極之外,成云:“六極,猶**。”而撸o何有之鄉,說見逍遙撸R蕴帀繄爸啊4拊疲骸皦繄埃q曠蕩也。” 補釋文:“壙,徐苦廣反。埌,徐力党反,李音浪。”武按:此與上句,為下“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之喻。蓋無有者,無為也。文子道原篇“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即順物自然為之,而己不先也。有私,則必為私欲所蔽塞矣。必無私焉,然後心能曠蕩,故曰為之喻也。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帛,徐音藝,未詳何字。崔本作“為”,當從之。 補帛依崔作“為”,則當去句末“為”字,否則不辭。俞讀作寱,孫詒讓以為“假”之铡钟修D“假”為“暇”者,義均不愜。徐音藝,彼必有所本。音同則義通。藝者,才也。言汝又有何才藝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如此,則與上“汝鄙人也”相應。蓋鄙者陋也,鄙陋,無才識也,義似較合。此“心”字,為全篇主腦。凡篇中所言道德、氣機、情知、名實,皆總之于一心,文分反、正以論之。論其反,則藏仁要人,己出經式義度,私心也;天根以鄙人而問為天下,妄心也;向疾徹明而勤學,怵其心也;見神巫而心醉,迷其心也;感善待而鑿福В嘈闹病U撈湔瑒t泰氏之徐徐于於,率其真心也;接輿之正而後行,正其以己出之私心也;無名人則游心於淡,老聃則游心於無有也;壺子之太沖莫勝,則謂之游心於淡可,謂之游心於無有亦可;拢酥膭t若鏡,而終之以渾沌其心焉。蓋莊子之學,心學也。前六篇所論,亦論心已矣,然或舉一隅而未及其全,故此篇特就心之反正,與修之次第而詳論之,以為內篇之殿焉。莊子之學與其道,蓋於此篇盡之矣。又眩龁枴o名人曰:“汝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宣云:“不用我智。”而天下治矣〔一〕!”補上二段,明有為以治天下,即私心主知,非正而後行也。此段即申說正而後行之義,撸У夏樧匀欢鵁o私,即正內而非治外也。知北撸疲骸皣L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心淡靜而氣漠清,不藏仁以要人也。順物自然,不出經式義度以制人也。仁者有親,私也;法必己出,私也。無私焉,不治天下而天下治矣。游心於淡,合氣於漠,為全篇精要語,然有先後之分:必先能游心於淡,然後能合氣於漠。如篇中之徐徐于於,情信、無欺、無私,篇末之四無為,即游心於淡也。合氣於漠之極致,即下“神巫”節之太沖,蓋太沖為陰陽二氣交合成和之謂也。故“撸摹倍洌瑸椤吧裎住惫澲V。彼節方由溔肷睿饘臃箨悾瑸樾薜鲤B氣之總說明。“天下”二字,道家謂喻全身,言頭之下,足之上也。玩“神巫”節“天壤”“地文”,及“機發於踵”諸語,即明此言未為無理。蓋本書多寓言,實則純就修心養氣立論,乃方以外之言也。其中所謂君、國、臣、民,各有寓意。老子五千言,意亦如之。若徒就文句之實義詁之,則多不合情理。此義已於篇睿Z內及之矣。

    〔一〕“而天下治矣”五字,據王氏原刻及集釋本補。

    陽子居見老聃曰:成云:“姓陽,字子居。”案:即楊朱,見寓言篇注。“有人于此,向疾強梁,嚮往敏疾,強幹果決。 正向,如易系辭“其受命也如向”之向。疏:“如向應聲。”言其人用知則敏疾如向之應聲,任事則如梁棟之強而不橈。物徹疏明,事物洞徹,疏通明達。 正史記禮書“疏房、床第、幾席”,索耄В骸笆瑁^□也。”盜蹠篇“內周樓疏”,李云:“疏窗外通。”武按:室設窗疏,所以通明也。句謂其於物理洞徹,如窗疏之通明也。上句言用知任事,以聲向與梁棟喻之;此言明物,以疏窗喻之。若如注說,則“徹”與“疏”眩懊鬟_”與“洞徹”眩W道不倦。補求知也。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拢艘玻获阋准枷担瑒谏疋鹦恼咭病Q源似鋵W拢耍珩阒祝缂贾担揭燮湫涡恼咭病9鶓c藩云:“胥徒,民給徭役者。易,治也。胥易,謂胥徒供役治事。技系,若王制‘凡執技以事上者,不貳事,不移官,是為技所系也。”“正注非。禮記文王世子篇:“小樂正學幹,大胥贊之。”(鄭注:“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諸子春入學,舍菜合舞,秋頒學合聲。”)又云:“胥鼓南。”(注:“胥掌以六樂之會正舞位。”)周禮天官:“胥十二人。”(注:“胥讀如諝。謂其有才知,為什長。”疏:“周室之內,稱胥者多。謂若大胥、小胥、胥師之類,雖不為什長,皆是有才智之稱。”又云:“徒給使役,故一胥十徒也。”)然則胥須才智而為長,徒則給使役,職任各分。郭統謂“胥徒給徭役”,非也。且句僅言胥,以其有才智也,不必涉及徒。謂“易,治也”,亦非。禮記祭義:“易抱龜南面,天子卷冕北面。雖有明智之心,必進斷其志焉。”(注:“易,官名,周禮曰大蔔。大蔔主三兆、三易、三夢之占。”)據此,則為胥必精習樂舞之技,為易必精習占卜之技,皆為技所纏系而不能移,故曰“胥易技系”也。陽子所言之人,以有才智而勤學,何異胥易以才智為技所系乎?徒勞苦其形,怵惕其心耳。勞形怵心,反應上“游心於淡”二句。且曰虎豹之文來田,以文致獵。猿狙之便、捷也。執斄之狗來藉。司馬云:“藉,系也。”按:猴、狗以能致系。二語亦見天地篇。 正藉訓系,似與事實不合。凡狗一受馴養,恒依主人,不須系也。釋名:“藉,咀藉也。以藉齒牙也。”狗田之久,難必不為猛獸所咀藉也。上胥易以人喻,此以物喻;上喻勞形,此喻傷生。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蹴然曰:“敢問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成云:“拢斯Τ刹痪樱品羌簽橹!薄⊙a不以己出經式義度也,無私也。化貸萬物而民弗恃,宣云:“貸,施也。”成云:“百姓謂不賴君之能。” 補不藏仁以要人也。民弗恃,則非民孰敢不聽之治可比矣。有莫舉名,宣云:“似有,而無能名。” 補老子曰:“太上,下知有之。”本書徐無鬼篇“拢藖K包天地,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義並與此同。使物自喜,成云:“物各自得。” 補順物自然,不出經式義度以制之,則物自喜矣。立乎不測,宣云:“所存者神。” 補處壙埌之野,自難測其崖際。而游於無有者也。”宣云:“行所無事。” 補自篇首至此,分四節,其意不出“反正”二字,每節內又自有反正。第一節藏仁,似治內矣,而非正;泰氏之徐徐于於,則正也。第二節以己出法,純治外也,制人更下于要人。於此提出“正而後行”,以啟下二節。第三節申說正內之義。第四節陽子所言之人,亦治內而非正,故老子辟其勞神怵心。至“功蓋天下”、“化貸萬物”二句,則申說“行”字之義,至此而後化行也。而其要,則在游心於淡,合氣於漠;惟其能撸У夏会崮芰⒂诓粶y,游於無有。此義均于“神巫”節實證之。細玩此四節,反正相應,內外相對,虛實相間,先提後敘,先伏後彰,似斷實聯,皆互相發明也。

    鄭有神巫曰季咸,列子黃帝篇云:“有神巫自齊來,處於鄭,命曰季鹹。”知人之生死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或歲或月或旬日,無不神驗。 補“知”,主要字。任知必窮。鄭人見之,皆棄而走。宣云:“惟恐言其不吉。” 補首節任知要人,而人始從;第二節,任知制人,而人不敢不從;此則任知惑人,皆棄而不從。前後雖分,實相映射。列子見之而心醉,向云:“迷惑於其道也。” 補铡灾獮榈溃晕臑閷崳恢渲钦嬉病w以告壺子,列子作“壺邱子”。司馬云:“名林,鄭人,列子師。”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補通篇所說者道也,至此方明點,並出“至”字。帝王為人之至,此節不僅說道,乃說道之至,以與帝王之義相應。則又有至焉者矣。”郭云:“謂季鹹之至,又過於夫子。”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而固得道與?成云:與,授。既,盡也。吾比授汝,始盡文言,於其妙理,全未造實。汝固執文字,謂言得道邪?”按:列子“既其文”作“無其文”,張湛注引向秀云:“實由文顯,道以事彰。有道而無事,猶有雌而無雄耳。今吾與汝,雖深湶煌瑹o文相發,故未盡我道之實也。此言拢酥赜懈卸岷汀!薄≌芍^固為“固執”之固,非。向注蕪雜無當。此處應承“道”字說。言吾平日與汝所言者,盡乎道之外文,而未盡乎道之實體也。汝僅得吾所言之文,遂自以為得道之實乎?句本明顯,觀成、向注,反令人迷眩。下“天壤”“太沖”,即示之以實也。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郭云:“喻列子未懷道。” 正此以雌喻文,以雄喻實,以卵喻道。言有文而無實,安從得道?猶之有雌而無雄,安從得卵?而以道與世亢必信,而,汝也。信讀曰伸。言汝之道尚湥伺c世亢,以求必伸。列子“亢”作“抗”。 正信讀伸,非。當如上“其知情信”之信,實也。淮南謬稱訓“文者所以接物也”,言汝铡晕崆芭c汝所既之文為道,謂所以接物者也,遂出而與世亢,以為必可得世人之實情矣。不知世人其情非信,故反為所惑也。夫故使人得而相汝。故使人得而窺測之。補文者章於外,故使人得而窺測以惑之。嘗試與來,以予示之。”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一〕旬數矣!吾見怪焉,見濕灰焉。”宣云:“言無氣焰。” 補詳下。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列子注引向云:“塊然若土也。” 正注非。此示以地之文,非示以塊然之土也。易說卦:“坤為地,為文。”“地文”二字本此。史記樂書注:“文猶動也。”故草木之萌動勾茁,條達敷榮,水流地上,蕩漾成紋,天氣下降,地氣上騰,皆地之文也。譬諸泰岱之雲,生於石罅,騰於太清,膚寸而合,不崇朝而滿天下。人身之氣亦如之,發于玄牝,會於泥丸,然後周流一身,無時或息。此段言養氣初功,蘊積於下,有待上騰,故以地文為喻也。萌乎不震不正。俞云:“列子作‘罪乎不誫不止,當從之。罪讀為□,說文作□,云:‘山貌。震即誫之異之。不誫不止者,不動不止也,故以□乎形容之,言與山同也。今罪铡髅龋拐‘作正,失其義矣。據釋文,崔本作‘不誫不止,與列子同,可據以訂正。”按:列子注引向云:“不動,亦不自止,與枯木同其不華,死灰均其寂魄,此至人無感之時也。” 正“萌”“震”“正”,均不铡嵴f“不動不止,以□乎形容之”,□,山貌,形容不動可也,亦可形容不止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