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进唐朝-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茂义咬咬牙道:“好,只要刘刺史那里同意,某只会全力支持李刺史”,白茂义还是抵挡不住‘诱’‘惑’答应下来。当官为了什么,除了升官发财外,就剩下一个名了,当然名声也有好坏之分,遗臭万年、流芳百世白茂义是没有机会了,不过造福一方的‘诱’‘惑’还是让白茂义产生了不少联想。

    见白茂义同意下来,李烨趁热打铁道:“明府,某想修建一条即墨到掖县、蓬莱的道路,将两州四县连接起来,使物流畅通、出行便捷……”。

    “这是一件好事啊!不知李刺史需要某做什么”,白茂义还没有听完李烨的话,便欣然同意下来。

    见白茂义还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李烨接着说道:“明府,这条道路需要耗费钱十六万缗,某考虑两州官府一时无法筹集这笔资金,想通过向民间筹集款项的办法,建立成一条收费的道路,想听听明府的意见”。

    “什么,收费的道路,那不是设置关卡吗?万万使不得”,白茂义一口回绝了李烨的提案道。

    “为何使不得,合资修建道路,也是为州县谋利,收取一定的过桥过路费用有何使不得,况且三十年收费结束后,道路还是‘交’给州府管理”,李烨就不明白了,州府没有钱修路,百姓出钱修路,收取一定的费用为什么就不行呢?

    白茂义摇摇头道:“朝廷早有规定,非过州商品不得收取费用,在道路上设卡这不是增加百姓负担吗?况且这事没有先例,需上报朝廷才可,某怎可能同意李刺史的要求”,白茂义坚决反对李烨的奇思妙想。

    李烨又苦劝道:“修建道路乃是利国利民之事,何必在意是谁出钱修建,还请明府三思”。

    白茂义那里能同意李烨的想法,一口回绝道:“道路修建乃是朝廷大事,怎可有百姓筹款修建,此事莫要再提”。

    李烨知道自己是无法说服白茂义了,这种事情对于白茂义来说风险太大了,古往今来没有人做过,遭到拒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便不再与白茂义纠缠此事。接下来,话题重新回到安置流民的事情上,再讨论了一些细节后,李烨一行人在官衙中用过午膳,离开胶水县。

    乾符二年四月二日晚,李烨到达莱州掖县。莱州刺史刘民顺得知李烨到达掖县,出城将李烨迎进掖县,并在州府里设宴款待李烨一行人。

    刘民顺邀请了李烨相识的闫素民、鲁鹏,李烨邀请张天成、敬翔和温谦一同赴宴,双方分宾主落座后,刘民顺自然是一番感慨和恭喜:“真没有想到我们才分手一年不到,会在莱州相聚,真是可喜可贺”。

    双方一番场面话过后,刘民顺说道:“听闻李刺史在即墨收留了几十万的流民开荒种地,不知效果如何”。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伸手问李烨要钱要粮不成,不怪李烨会这样认为,宋威就已经惦记上即墨的粮草了,让李烨不能不这么想。

    一旁的敬翔也知宋威向李烨索要钱粮的事情,便接口道:“现在即墨百姓每日两餐,草根淡食,衣不遮体,相拥取暖,勉强度日而已。如果不是李刺史从周边州县购买粮食,恐怕这些流民早已经饿死了”。

    刘民顺没有想到敬翔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转念一想便明白了,笑道:“李刺史莫要多心,某只是想询问一下李刺史如何安置流民,并无向即墨索要钱粮的意思”。

    早说啊!吓得人家心肝扑腾扑腾的跳,会吓死人的。李烨被刘民顺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即墨县现在收留了几十万的流民,从徐州、扬州、两浙等地购买粮食给流民充饥外,鼓励流民自力更生,开垦荒地,疏通河道,以工代赈,鼓励流民下海捕鱼充饥,不过如此”。


………………………………

第373章 挫折和支持(二)

    刘民顺点点头,李烨的做法不过是官府常用的手段而已,唯一的区别是即墨并没有出一分钱,所有的钱都是李烨出的,这让刘民顺十分不理解,李烨那里来的这么多钱,李烨能得到什么好处,难道只是想做一个大善人吗?

    李烨接着道:“某路过胶水县时,与白县令商议,白县令出三镇之地收留十万流民,粮食和赋税有某承担,免除三镇流民五年之赋税,不知刘刺史意下如何”。

    刘民顺没有想到李烨的手都伸到自己的眼皮底下了,即墨好歹是仁寿公主的封地,李烨只要做的不出格,怎么做都可以。不过,李烨的提议太过‘诱’人,莱州正值大旱,三镇的赋税才有多少,收留十万流民疏通河道可是一大政绩,刘民顺也有些动心了。

    “李刺史的意思是免除三镇流民五年的税赋,安置流民和疏通河道的一切费用有李刺史承担,是不是这样”,刘民顺确认道。

    李烨点点头,李烨可不是什么慈善家,三镇十万流民五年的赋税不用‘交’给朝廷,但是要变成粮食还给李烨,李烨相当于用钱从流民手中购买的五年期货的粮食。

    刘民顺笑道:“李刺史真是宅心仁厚,三镇的赋税怎么能让李刺史出呢?某就免去三镇五年全部的赋税,只要能让十万流民安居乐业,就是功德一件”。

    没有想到刘民顺会如此大方,竟然把三镇的税赋全部免除了,这看似赔本的买卖,其实刘民顺并没有吃亏。三镇原本只有一万户不到,大旱之年加上牙兵在大泽山叛‘乱’,三镇的百姓逃亡大半,一年还能收取多少税赋,要是真的能安置十万流民,疏通河道,五年之后三镇变成富饶之地,税赋会增加不少,这笔帐刘民顺还是会算的。

    况且刘民顺也不算擅作主张,朝廷早有政令,减免各地受灾之地的税赋,刘民顺只是送一个顺水人情罢了。

    “多谢刘刺史的好意,某代表十万流民谢过刘刺史”,李烨说道。

    李烨趁热打铁道:“某还想修建一条即墨到掖县、蓬莱的道路,不过考虑到莱州、登州几年来大旱,州府中拿不出钱粮。某想从民间集资,进行修建,建成后收取过桥过路费,用于偿还民间资金,也算是为两州百姓造福”。李烨生怕刘民顺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一口气把大概的意思说出来,好让刘民顺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你是说用百姓的钱修建道路,再收取过桥过路的费用还给百姓”,刘民顺询问道。

    “正是这个意思”,李烨点点头道。

    “不可”,刘民顺摇头道:“李刺史可知道路乃朝廷之命脉,怎可落入寻常百姓之手,万万不能如此”。

    自从白茂义反对李烨集资修建道路后,李烨认真考虑后白茂义的想法,发现问题的根本在于官员把道路看成了朝廷之事,普通百姓不可涉及。况且驿道早已经存在,现在又要再修建一条道路,那么以后修建道理谁来做主,同时,收费的道路让白茂义和刘民顺闻所未闻,不敢冒然出头,也是常理。

    还有一点是李烨没有想到的,莱州和登州修建道路,让宋威和朝廷怎么想,两州要是钱多了,可以上‘交’给朝廷或者藩镇,修什么路啊!

    李烨没有想到自己修路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就已经胎死腹中,只好悻悻作罢。

    李烨只好转移话题道:“听说密州出现叛匪,宋使相来公函到即墨,要求即墨出兵相助,不知刘刺史可知道此事”。

    刘民顺点了点头道:“某已知此事,宋使相也来函请莱州出兵相助,某准备让鲁指挥使带马步兵二千前往剿匪,不知即墨准备出兵多少”。

    听刘民顺的说法,宋威是不准备派藩镇兵马前往密州剿匪了,虽然不清楚宋威为什么这样做,至少能帮宋威节省不少粮草。“现在即墨县中的衙役都在维持治安,实在派不出多少人马,最多出百人相助”,李烨说道。

    刘民顺也知道一个县衙没有多少人马,能派出一百人已经不错了,不明白宋威为什么要盯着即墨,非要让即墨出兵相助。“既然即墨派出不了什么人马?一百人也当不得什么用,某看还是算了”,刘民顺说道。

    “即墨与密州接壤,附近州县的情况比较熟悉,人数虽然少,但是终能帮上一些忙不是”,李烨早就与敬翔商量好了,这一百人可不是去打仗的,主要还是接应进入密州的流民。

    见李烨坚持,刘民顺便说道:“那好吧,即墨的一百人马听候鲁指挥使的调遣,就布置在即墨和密州接壤的州县里,也好有一个照应”。

    当下,李烨与刘民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才散席而去。临走时,刘民顺拉着李烨的手,笑呵呵道:“李刺史,明天可有空,单独来府中聊聊,内人想见见李刺史”。

    李烨虽然不知道刘民顺的妻子找自己什么事情,估计应该与刘娥有关,便道:“好的,明日上午,某再来拜访刘刺史”。

    见李烨一行人离开州府,刘民顺返回内堂,妻子刘氏和‘女’儿刘娥正在说话。见刘民顺从‘门’口进来,刘娥飞快的跑上前道:“阿大,李刺史走了吗,他说什么时候来我家提亲”。

    “没皮没羞,这么的‘女’孩,这种话也说的出口,要是让别人听了去,还以为我们家没有规矩呢?到屋子里去,汝与你父有事情商量”,没有等刘民顺开口,刘氏首先开口训斥道。

    刘民顺也皱了皱眉头,自己的‘女’儿想嫁给李烨都想疯了,难道就不知道什么是矜持吗?

    被母亲训斥的刘娥只好悻悻然的返回自己的闺房中,刘民顺与妻子刘氏坐在内堂中,相互苦笑了一下。

    刘民顺开口道:“刚才出‘门’的时候,某已经邀请李刺史明日来府中一叙,夫人正好问问李刺史的意思”。

    刘民顺原本想找李烨的母亲把婚事定下来,可是李烨现在已经是刺史了,不再是朝廷有名无实的小官了,所以刘民顺反而不急着找李烨的母亲把婚事定下来,想问问李烨的意思再说。要是李烨并不喜欢自己的‘女’儿,这‘门’婚事也只好作罢,刘民顺还不想因为这件事情与李烨把关系闹僵。

    “夫君,真的要问李刺史的意思吗”,刘氏有些不明白刘民顺的想法,不管李烨同不同意,只要双方父母把儿‘女’的婚姻定下来,做儿‘女’的还能赖账不成。就算李烨不同意,刘娥也是李家的媳‘妇’,李烨还能敢不孝。

    刘民顺叹了一口气,自己的妻子想把‘女’儿嫁给李烨,自己何尝不想招李烨做‘女’婿,这不仅是帮‘女’儿找了一个如意郎君,也是给自己在官场上增加了一个帮手,自己一家人的后半生也有了一个依靠。可是刘民顺不能这样做,万一李烨不喜欢自己的‘女’儿,自己把‘女’儿强压给李烨,反而引起李烨的不快,这不是给自己树立一个敌人。

    如果李烨能同意这‘门’婚事,双方皆大欢喜,即使不能成为亲家,也最好不要成为敌人。

    “‘妇’人懂什么道理,要是李刺史不喜欢刘娥,两人在一起能快乐吗”,刘民顺当然不能说为自己做打算。

    刘氏笑了,李烨会不喜欢刘娥,那么李烨为什么送刘娥东西,刘娥为什么每次见到李烨,都满心欢喜。两人谈感情,就没有见过夫妻双方婚前见过面的,双方父母把婚事定下来,‘洞’房‘花’烛夜时才能看见对方,这就是礼。

    “夫君是不是害怕,李刺史不同意这‘门’婚事,夫君与李刺史‘交’恶”,刘氏问道。

    刘民顺点点头道:“李烨已经不是在京城里的李典军了,现在是镇守一方的朝廷重臣,要是我们瞒住李刺史把婚事定下来,万一李刺史不喜欢刘娥怎么办,不仅某到时闹出笑话,而且刘娥的一生就毁了”。

    刘氏也想促成这‘门’婚事,可是刘民顺的话也有道理,‘女’儿一辈子的幸福是大,刘民顺的名声同样也很重要,到时真的与李烨‘交’恶,刘民顺一点好处都得不到。况且,刘民顺的刺史位置怎么来的,还不是李烨在朝廷上下打点得来的吗?万一把李烨得罪了,刘民顺的官也做到头了。

    “好吧,明天汝问问李刺史的意思再说”,刘氏无可奈何道。

    刘民顺与刘氏在府中商量李烨和刘娥的婚事,李烨一行人回到客栈中,闫素民和鲁鹏也跟着李烨来到客栈。

    “李刺史,即墨真的要出兵围剿密州叛匪”,鲁鹏是知道李烨与宋威之间的事情,宋威这样做无非是想找即墨的茬子,李烨怎么能上当呢。

    一旁的敬翔赶紧给鲁鹏和闫素民解释原因,说明即墨和李烨的难处,这次出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宋威明知道这样做不符合规矩,但是宋威有一万个让即墨出兵的理由,李烨和即墨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跟宋威彻底翻脸,所以才表面上附和,实际上是为自己考虑。


………………………………

第374章 执掌登州(一)

    李烨把密州叛匪的情况告诉鲁鹏,让鲁鹏不要与叛匪面对面的对抗,只要能保证流民的道路畅通和州县不失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慢慢来,保存实力才是王道。

    莱州的牙兵有一半是新城潜伏进去的护卫,李烨可不希望让这些护卫做无谓的牺牲,鲁鹏当然明白李烨的意思,几人把平‘乱’的一些作战的计划详细的确定下来,鲁鹏和闫素民才离开客栈。

    第二天,李烨用过早膳,独自一人带上礼物到府衙拜访刘民顺。

    刘民顺见李烨到来,将李烨领进后院的内堂之中,有仆人端上茶水,两人聊了一会事情,李烨向刘民顺询问一些官场上的事情,说话间刘民顺的妻子从侧‘门’走进来。

    李烨见刘氏进‘门’,急忙起身道:“冒昧打扰,还请刘夫人见谅,远道而来,也没有准备什么东西,这些都是即墨本地产的一些小东西,还请刘夫人笑纳”,李烨递上清单给刘氏。

    刘氏低头看了看礼单,走到刘民顺身边道:“夫君,你看这让李刺史破费了,多不好意思”,说完将礼单递给刘民顺。

    刘民顺低头看了看礼单,礼单上:即墨茶盏一套、琉璃葡萄酒杯一套、田横砚一方、羽绒披风两件、新茶十斤、棉布十匹和各式山货百斤,刘民顺苦笑了一下,李烨出手真大方,把自己十年的俸禄都送来了。

    “李刺史,你这是做什么,想贿赂某吗”,刘民顺捋了捋胡须,笑呵呵道。

    “这是在府衙内堂,刘刺史还是叫某三郎吧”,李烨把姿态放的很低,不知道今天刘民顺和刘氏把自己叫来有什么事情。

    “好、好、好,既然是内堂,三郎就不要拘束,你我叔侄相称,就也叫某刘叔吧”,刘民顺很高兴,多懂事的一个孩子,‘女’儿能嫁给李烨,那是刘娥的福气。

    一旁的刘氏也道:“三郎既然没有把我们当外人,以后就叫汝刘母吧,这里就是三郎的家,经常来看看汝”。

    “多谢,刘母”,李烨顺杆子往上爬。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高兴,正要开口询问李烨的婚事,便看见‘门’外走进一个丫鬟道:“刘刺史,宋使相已经到府衙‘门’外了,马上就到大堂了”。

    “什么宋使相到莱州了”,刘民顺一愣,看了看李烨道:“李刺史,我们出去迎接一下吧”。

    刘民顺和李烨赶到府‘门’,宋威正要进府,看见刘民顺和李烨一起出来,也是一愣道:“李刺史,怎么在此,难道李刺史不知道赴任是有期限的吗”。

    李烨见宋威面带不善,连忙回答道:“某昨日路过掖县,顺路拜访刘刺史,因某离京路过濮州时,有‘乱’民作‘乱’堵塞‘交’通,某不得不改道前往登州,路上耽误了行程,望宋使相见谅”。

    李烨说的是实情,宋威也不好发作,便说道:“既然李刺史是路过莱州,现在就赶紧去赴任吧”。宋威现在怎么看李烨都碍眼,赶紧催促李烨上路,到登州赴任。

    李烨只好拜别宋威和刘民顺,回到客栈中,收拾行装赶紧启程离开莱州掖县。

    敬翔见李烨早上去府衙,没有多少时间就返回,匆匆忙忙启程离开客栈,十分不解道:“李刺史,为何如此匆忙离开,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李烨苦笑道:“宋使相刚才到了府衙,见某还未上任,便催促某马上上任”。

    “难道李刺史以前与宋使相有过节”,敬翔十分纳闷。通常情况下,官员上任一般都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也没有什么人非要按时赴任,除非官员得罪了上级的官员,故意给李烨穿小鞋。

    李烨只好把大致的情况与敬翔讲了一遍,并解释说自己也不明白什么地方得罪了宋威,宋威三番五次找李烨的麻烦,李烨都忍了。

    敬翔当然不会认为事情如同李烨说的那么简单,也不好细问,便一同上路。

    乾符二年四月五日下午,李烨一行人来到登州蓬莱县城‘门’口,这时姚刺史已经带领着莱州大小官员在城‘门’外迎候李烨。

    李烨赶紧下马走到姚刺史的面前道:“有劳姚刺史相迎,某愧不敢当”。这是李烨与姚刺史第二次见面,六十多岁的姚刺史还以为能够在任上安享晚年,没有想到竟然被李烨取代了,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那里、那里,李刺史一路劳顿,快到客栈中休息,某已经在酒楼安排好酒席,为李刺史接风洗尘,明日便于李刺史‘交’接公务”,既成事实的姚刺史也没有什么好留念的,准备回老家安度晚年。

    “那就劳烦姚刺史了”,这接风的酒宴是一定要喝的,一来可以认识一下登州的官员,免得明天见面不认识,二来李烨可以先了解一下登州的情况,听听姚刺史有什么话要说。

    李烨一行人被姚刺史安置到官驿之中,洗漱完毕,换好官服,带着张天成、敬翔和温谦前往酒楼。酒楼就设置在官驿的不远处,姚刺史早已经在酒楼中等候多时,见李烨进来,赶紧让李烨上座。

    李烨推辞道:“姚刺史,这是做什么,某刚到此地怎么好喧宾夺主呢?还是姚刺史请上座”,两人推辞了一番,还是把姚刺史请到了上座,李烨坐在姚刺史的下手。

    “李刺史,年轻有为,志学之年便已经是朝廷重臣,真是可喜可贺”,姚刺史口中夸赞李烨,心里却酸溜溜的。

    “姚刺史过谦了,某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还请姚刺史多多指点”,李烨恭维道。

    姚刺史缕着‘花’白的胡须,十分受用,眯着眼睛道:“为官不易,多看少做,多听少讲才是为官之本,李刺史年少稳重来不可多得的人才,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姚刺史说的好像是自己,实际上是说给李烨在听,告诫李烨不要年少莽撞。

    李烨心里摇了摇头,姚刺史尸位素餐,执掌登州多年,只知道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不知为民谋福利,这样的官员当的倒是很悠闲。

    倒是一旁的其他官员,听完姚刺史的话频频点头称是,这时姚刺史才想起来与李烨介绍登州的各级官员,李烨一一见过记在心里。

    “不知今天为何没有见到登州牙将和登州水师牙将”,见姚刺史介绍完登州的官员,独独少了登州牙将和登州水师牙将,不知道有什么原因。

    见李烨问起登州牙将和登州水师牙将,姚刺史回答道:“前些日子,宋使相来公函,让登州派兵前往密州剿灭匪患,某已经派登州牙将骆乐领兵三千前往密州。前几日,登州水师牙将莘胜来报,辽东商船遭遇海盗‘骚’扰,莘牙将已率领登州水师前往剿灭,不日便可返回”。

    李烨心中暗骂姚刺史老狐狸,登州兵马不过三四千人,一下子派出三千,万一登州有什么事情,李烨只好赤膊上阵。登州水师牙将莘胜也乘机给李烨一个下马威,不知道是出于本意,还是受姚刺史的指使。

    出现这样的情况,早在李烨的意料之中,李烨点点头道:“既然两位将军有事,不能参加酒宴,以后见面也不迟,某敬姚刺史一杯”。

    姚刺史跟李烨大谈为官之道,李烨只有点头的份,虽然心中并不赞同姚刺史的做法,碍于面子李烨也不好当面反驳什么,只好听听之任之。

    第二天,李烨在州府中接过刺史的官印、账册等物品才发现,姚刺史不仅将州县的牙兵派出去围剿密州的叛‘乱’,还将州库中的钱粮消耗殆尽,这让李烨更加的鄙视姚刺史和宋威。

    姚刺史给李烨出了一个难题,也是给李烨一个机会,李烨把张天成、敬翔和温谦请到州府中商量对策。

    “天成,现在登州兵马只剩下一千,某想也不会是什么强兵,不如淘汰老弱,重新招募一批兵马,新城的护卫也应该早就‘混’入城内,天成马上接管军营,明日开始招募兵马二千”,李烨说道。

    李烨不敢招募太多的兵马,一来不知道派出去的兵马能不能回来,二来招募太多的兵马会引起宋威的警觉,现在一切以稳定为主,暂时还不想搞出什么动静。

    “这个姚老头真不是东西,明明知道三郎和某要来上任,还将兵马和粮草挥霍一空,明显是想给我们兄弟好看”,张天成气愤道。

    敬翔听完张天成的话,点了点头道:“虽说姚刺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