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进唐朝-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京谢过李烨:“多谢李刺史”。
陈东一见李烨同意了蔡京的要求,也拱手道:“李刺史,某以前做过城‘门’官,想在大连城谋一个差事做做,不知李刺史有什么安排”。
对于陈东这个人,李烨并没有什么好感,此人太贪财了,在沂水县收刮了不少财物,但是如果不安排陈东一些事情,会寒了那些归顺人的心。李烨想了想道:“陈兄弟刚来大连城不久,对于大连城还不算了解,不如先在永安关隘做一个城‘门’官,以后再委以重任如何”。
陈东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是见蔡京也就做老本行,李烨给自己这份差事也不算低:“多谢李刺史”。
李烨又对几个来至沂水的工匠道:“雷匠头、伍匠头、‘花’匠头、林匠头……,你们都是老工匠,以前一直在军中做事情,某想把你们安排到军中帮忙,每月工钱两缗,如果不愿意的话,也可以自己到工匠坊找事情做,某不会为难自己,不知意下如何”。
对于李烨这个安排,几个工匠早得到李烨的消息,李烨准备把他们安置在军中,而且每月有丰厚的报酬,这是几个工匠做梦都没有想过的。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工匠并不吃香,何况是军中的工匠,每月除了了养家糊口外,根本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李烨不仅给这些工匠安排事情,每月给丰厚的薪酬外,还答应将他们的子‘女’安排到学校上课,这可是他们从来都不敢相信的事情。
雷匠头起身给李烨施礼道:“某本以为沂水被叛军攻破后,我们这些人也会流落他乡,没有想到能得到李刺史的收留,还给我们这些老人一条活路。我们几个老人已经考虑过了,答应留在军中,只要能给口饭吃就行”。
最朴实的话莫过于从这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口中说出来,他们没有任何祈求,只要有一口饭吃,能让家人活下来就感谢统治者的怜悯。他们像一只只蚂蚁一样活着,没有任何奢求,每天做着最重最累的活,被人瞧不起,一辈子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无怨无悔,李烨要改变这些现状,让他们有尊严的活着。
“这是你们应该得到的,没有人能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你们改变了这个世界,大连城也会在你们手中改变,相信不久的将来,大连城因为你们的汗水和智慧而自豪。你们在大连城安安心心的生活、工作,家人会得到最好的照顾,某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没有人能想到最卑贱的工匠,能得到李烨最好的照顾,让别人眼红也是一种‘激’励,李烨为这些人打开另外一扇窗户,新的秩序在大连城慢慢形成,每一个人都将得到尊重,前提是你必须要付出。
安抚好从沂水县来的人,单独把吴楠手下的老将们留了下来:“你们不用担心,吴楠的妻子和孩子现在过的多很好,这是某当初答应你们的条件,不会改变的。以后他们母子会像普通人一样活着,孩子大了一样会上学,忘记那段梦魇,开始新的生活。你们有顾虑这不难理解,有人心灰意冷、有人想瓜田李下、有人希望能发挥预热,这些都没有错”。
“大连城并不是一个世外桃源,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和争端,你们想逃避的心情某很理解,也尊重你们的选择,不过你们不要忘记,那些在边疆为你们站岗放哨的将士们,你们的安定生活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如今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在辽东半岛,想要过上安定舒适的生活,必须要靠我们手中的刀剑,杀出一片祥和的天空”
“新军有这个世上最先进的武器,可是再好的武器也需要有勇敢的士兵使用,战场上最后决定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将士们必胜的意志。草原上的强盗从来都是拿着最差的武器屠杀中原的百姓,他们靠的意志是贪婪和野‘性’,如果把优良的武器‘交’给一群懦夫,你们可以想想战争的结果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各位老将都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某只希望你们能把一身本事教给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军,让他们给你们保护家人的安宁生活,希望各位能再考虑一下某的建议”
李烨算是低声下气的央求这些老将们,现在整个辽东半岛的军队都没有经过真正的苦战,太平镇一战让李烨看见了其中的不足。优良的武器、顽强的战斗意志、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必死的决心,独独缺少了战斗的经验,这些可以用士兵的生命来换,可是李烨舍不得,只能求助与这些长年在战场厮杀中幸存下来的老将们。
无论是现在训练新军,还是以后扩充新军,这些老将都是李烨手中最重要的一张王牌,想让新军能迅速的适应战场,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就只能依靠这些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老将,他们的经验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韶世泰知道这时候如果老将们不表态的话,以后难保李烨不给他们小鞋穿,而且李烨开出的条件相当优厚,并不是无法接受。人在屋檐下有时候低头也是一种姿态:“李刺史,我们这些老将也不是不知道报恩,只是见多了战场上的厮杀,只想平静的度过余生。既然李刺史看得起我们这些老将,某愿意到军营中当教官,还请李刺史考虑一下其他老将的意思”。
………………………………
第634章 诛心(一)
有几个老将愿意到军营中担任教官,李烨也很满足了,至于那些不愿意去的老将,李烨也不想为难他们,尊重别人的选择,也是尊重自己。
李烨一直想建立军事学院,可是手下的将才实在太少了,根本没有机会建立什么军事学院,只能先从这些老将们入手,慢慢的建立起一支教官队伍,才能组建起军事学院。李烨可不想纸上谈兵,找几本兵书和几个教书先生,就能把一群新兵蛋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底层军官,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既然有些老将不愿意担任教官一职,某想让剩下的老将把自己作战的经历写成一本回忆录,供那些新兵们阅读。某会派人记录你们的作战经历,你们也不想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会被人遗忘吧,至于以前的事情谁对谁错,就让这本书留给后人慢慢评论如何”
著书立传是每一个人的梦想,既然这些老将不愿意出山,隐居山林淡泊名利,李烨就抛出重型炸弹不怕这些老将不上钩。老将们的经历就是一本厚厚的历史,这些是老将们几十年灿烂炫目的生命一部分,将它写出来留给后人,就像李烨说的,不管对错自有后人评述,那就已经满足了。
会议室中鸦雀无声,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渴望炙热的眼神,谭成颤巍巍举起双手施礼道:“不知李刺史此话当真,我们这些老将的戎马一生真的能写成一本书,某死也无憾了”。
这些老将从十几岁当兵,无论是镇守藩镇,还是牧守边陲,最后跟随庞勋起兵反叛,其中经历的过程鲜为人知,心酸和泪水早已化成历史的烟云,如今能够大白于天下,又岂会在乎世人的眼光怎么看。
李烨哈哈笑道:“你们太小看自己了,历史不是那些文人笔下的锦绣诗篇,而是你们这些为国作战的老将们用血和泪铸成的,某要让世人重新看待你们的功绩,不会让你们的付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你们既然愿意将你们的一生经历写出来,某当然要为你们证明,从明天起,某会让人给你们执笔,把你们的一生经历和感受留存下来”。
老将们含着泪拜谢李烨,李烨将老将们送出了龙山头,给他们准备房间和人手,他们的经历对于以后训练新军是最好的教材,他们的战斗经历可以真实的反应唐末军事状况,为李烨研究大唐军队的部署、战法,甚至军队战斗力的强弱都是不可多得的教材。
谭茂良没能说服谭成出任新军教官,让谭茂良感到对不起李烨,沮丧的跟着李烨往书房里走,李烨回头安慰道:“谭成不是不愿意出来做事,而是看不见希望,人老了看事情顾虑也多一些,某不怪谭成这些老将,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某今天做的一切,你回去多陪陪谭成,明天早上还要启程去孤山镇”。
回到书房,李烨才想起自己到现在早饭还没有吃,没有想到忙了一上午把这早饭忘记了。萧‘艳’‘艳’和向姬已经出‘门’,给叶翰和李叔汶送礼,杨悦岚在忙着给登州准备铜钱,估计中午也不会回来陪着李烨用膳了。
在敬翔看来,新城完全是李烨的无奈之举,新城没有所谓的官员,即使李烨捣鼓出来的一些机构,在敬翔看来,也是李烨为了自己统治新城搞出来的一种似是而非的无奈之举。李烨不可能明目张胆的跳出来反对大唐,所以就不可能在新城‘私’设一套权利机构,这是现实也是无奈之举,所以敬翔并不认为李烨的权利‘欲’望不大,反而感觉李烨有着别人无法想像的权力‘欲’望。
大连城彻底颠覆了敬翔的想法,李烨在辽东半岛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权利‘欲’望,可是说辽东半岛有着培养权利的优良土壤,只要李烨愿意,李烨可以在辽东半岛关起‘门’来称王称霸,可是让敬翔大跌眼镜的是李烨竟然没有这样做。
敬翔在观察、在寻找答案,在一切还没有‘弄’明白之前,敬翔不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厚厚的一堆资料拜访在敬翔的卧室中,一份是大连城的行为规则和各种奇怪的条例,另一份是大连城的法律条文,敬翔已经大致的翻了一遍,里面的条例让敬翔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大连城的法律条文完全参考了《唐律疏议》,中间虽然删减了不少敏感的条律,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条律,大多数条律敬翔在新城都见过,很明显李烨在参考《唐律疏议》制订自己的法律条文。
如果只是将《唐律疏议》拿过来用,并没有任何问题,大唐周边的国家都是以《唐律疏议》制订本国的法律,问题恰恰出在了这里。谁可以制订法律,这是一条红线,也是区别一个军阀和国家的底线,只有国家才有制订自己法律的权利。李烨在新城颁布的条例,并不是什么法律,更多的是百姓日常的行为准则,还上升不到法律的层面。
李烨这是要做什么,封土建国还是自立为王,这点必须要问清楚,李烨心里是在做什么打算,不然自己的计划就没有办法策划。
“敬兄,现在找某有什么事情”
李烨坐在书房里考虑事情,从情报上看,南方的局势发展对李烨十分的不利,王郢组建了水师下海了,严州刺史高杰被任命为左骁卫将军,充沿海水军都知兵马使征讨王郢,希望留在嵊泗列岛上的登州水师能够听从高杰的调遣,吕泰新已经回到新城,正向辽东半岛赶来向李烨汇报江南的情况,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放弃嵊泗列岛,继续南下开辟一个新天地。
敬翔做到李烨对面的椅子上,静静的看着李烨,过了很久才开口道:“李刺史,某不清楚你是这么知道大唐一定会灭亡的,但是某知道你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做打算了,而这些计划庞大复杂到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某想问问李刺史到底想做什么”。
敬翔是李烨见过的聪明人之一,绝对可以进入大唐聪明人排行榜前三甲,他的话从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说出来,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回答。至于答案的正确‘性’同样是敬翔关心的问题,敬翔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的,唯一不理解的是李烨为什么比自己还清楚的认识到整个大唐的局势。
李烨根本没有意思到敬翔会问这样刁钻的问题,越是聪明的人越是不会轻易的开口,李烨所做的事情并不算周密,何况是对于自己身边的人。鲁鹏见到李烨的军队没有说,看见李烨把自己的军队调动自如也没有说,得知李烨偷袭沂水县不但没有阻拦而且从中出谋划策,这并不是说鲁鹏没有察觉到什么问题,而是选择了沉默。狄庆江作为李烨的副手,应该起到牵制李烨的作用,可是狄庆江事事按照李烨的意思去做,不是没有看出其中的蹊跷,几十万流民从登州消失,狄庆江竟然装作没有看见,难道以为他们不知道李烨在做什么。
敬翔是第一跳出来明确支持李烨的人,当然需要为自己和家族考虑,李烨到底在想些什么,敬翔必须要清楚,哪怕李烨给敬翔一点暗示也可以。这关系到自己和整个家族今后的利益,容不得敬翔不去考虑自己和家族的未来,自己已经绑在李烨的战车上,那么自己就有义务帮李烨出谋划策,指出李烨计划中的不足。
李烨靠在椅背上把吕泰新递给敬翔道:“先看看这个有什么问题再说”。
吕泰新信中详细的描述了自己南下广州的事情,来回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一路上吕泰新勘察沿海的岛屿和布防情况,还特地经过了澎湖列岛和夷洲,对于那里的水文、气候和所见到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信中当然提到了嵊泗列岛和高杰想借登州水师的事情,这些足够敬翔好好品味一番,对于李烨整个计划的部署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李烨能将触角伸到辽东半岛,已经让敬翔匪夷所思,现在李烨又告诉敬翔,自己在几年前在探索南下的航道,敬翔更加深了自己的猜测,李烨的计划绝对不至表面上看见的这些,更大的计划可能还没有浮出水面。敬翔放下手中的信道:“还请李刺史能把计划说与某听,这个计划绝对不是某能猜到的,既然李刺史已经做了周密的安排,那么会遇到什么问题也应该考虑清楚”。
见敬翔不愿意说,李烨便道:“既然如此,敬兄不妨先说说今天为什么来找某”。
敬兄把《唐律疏议》和大连城行为准则放到书桌上道:“今天某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大连城的各项条例和行为准则,虽然上面没有明确的标明这些是律条,但是上面的内容却与《唐律疏议》中的一些内容完全‘吻’合,如果等到李刺史把各项条例完善之后,就是一本全新的《唐律疏议》,这其中的意义恐怕李刺史不是不明白吧”。
………………………………
第635章 诛心(二)
李烨还真是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当初拿来《唐律疏议》参考制订新城条例的时候,就是因为看到《唐律疏议》中一些条文不适合在新城实施,所以才萌生了修改《唐律疏议》的念头。
敬翔的话说的很含蓄,什么人可以制订法律李烨不是不清楚,自己只是当时没有去想吧,难道自己潜意识中早就有推翻大唐王朝的想法不成。
李烨苦笑道:“如果某告诉敬兄,当初在制订这些条例的时候,的确没有想过要修订出一本律典。敬兄应该很清楚新城的情况,《唐律疏议》中的一些规定和条文在新城根本就不适合,所以要制订出一些符合新城的条例,慢慢的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也许正如敬兄所说,法律并不是人人可以制订的,只有那些手握天下权柄的人和心怀叵测的人才会制订自己的律法,可是某当初制订这些时还没有想许多,现在看来的确有些不轨的举动”。
敬翔被李烨说笑了,如果按照李烨的讲法,李烨当时并不是想修改《唐律疏议》,而是想制订出一些符合新城实际情况的条例。至少在新城建立之初,李烨已经意识到新城与大唐之间格格不入,拿《唐律疏议》做蓝本制订新的条例,从一开始就不想遵守《唐律疏议》,现在竟然说自己不清楚,恐怕也只有李烨相信自己的话是对的。
“如今各项条例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李刺史是准备遵守《唐律疏议》,还是以大连城的条例为准呢”
这句话绝对是老婆和母亲同时掉进水里,要先救谁的问题,李烨要是回答遵守《唐律疏议》,那么大连城条例算什么,难道是李烨写着玩的吗?要是说遵守大连城的条例,那岂不是承认了自己早有造反的野心。
也许李烨在当初编写行为条例的时候,真的没有跟法律扯上一点关系,但是现在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不管李烨如何为自己辩解,编写的条例已经成为了大连城法律的一部分,要说自己没有想过谁信啊!“《唐律疏议》上面的很多条文在大连城并不使用,当然以大连城的条例为准,不过条例依然在修订之中,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所以有些还要参考《唐律疏议》”。
“那么就是说条例是凌驾于《唐律疏议》之上,等到大连城条例完善后,便完全废止《唐律疏议》,某怎么理解没有错吧”
“可以怎么理解,某想让敬兄帮我完善这些条例,条例将适用于辽东半岛和新城之内,不知道敬兄是否愿意承担如此重任”
敬翔在试探李烨,李烨也在试探敬翔,如果敬翔同意完善修改这些条例,也就意味着敬翔完全站在了大唐的对立面,不管李烨做什么都必须和李烨站在同一战线。敬翔恭谨的回答道:“恭敬不如从命,在某看来这些条例更有可‘操’作‘性’,更容易让人理解,李刺史把一些条例作为基础的教科书,让百姓学习这本身就是在宣传条例的权威‘性’,淡化《唐律疏议》在辽东半岛的影响”。
李烨当然知道自己这是在做什么,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唐律疏议》中的《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主要规定了刑罚制度和基本原则,在李烨看来这些可以代替为《辽东半岛公约》。《唐律疏议》中的《卫禁律》涵盖了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其中的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明显的不能使用,但是边境安全中的一些条例却可以修改使用。所以《唐律疏议》被李烨删减的面目全非,硬要说这是《唐律疏议》一部分也可以,但是其中真正有多少人相信就不知道了。
不管这是李烨有心为之,还是无心为之,这已经不重要了,敬翔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敬翔翻开《唐律疏议》中的《擅兴律》道:“李刺史编写的义务兵和民兵条例非常实用,改变了大唐的府兵制和募兵制,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有特‘色’使用的征兵管理条例。民兵的条例可以为辽东半岛增加五万到十万的预备役士兵,一旦形势危机时刻,可以调动大量的军队保卫辽东半岛”。
“其中的工商律更是古今皆无的首创,开天下之先河。农业律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改变以往一直以来的税收制度,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各种新的条例不仅改变了《唐律疏议》的实质,也改变了长期百姓对待税赋的看法,让某耳目一新,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一个全新的辽东半岛将会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不知李刺史可曾想过这其中的后果,一旦这样的条例深入人心,辽东半岛将与整个大唐格格不入,而且这些条例大多数对百姓有利,却伤害了许多世家大户的既得利益,他们会跟李刺史不死不休”
李烨那里想不到这些,在制订这些条例之时,就有人提醒过李烨,注意给那些世家大户们一些有待,比如减免一定的税赋,这样这些世家大户会在关键的时刻毫不犹豫的选择李烨阵营。虽然李烨知道妥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甚至有人提出可以暂时稳住世家大户,不要在这时候与世家大户对立起来,以后再慢慢分化他们。
在有些事情上,李烨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协商和相互妥协,但是涉及到广大底层百姓的利益上,李烨绝不会手软更不会低头。李烨拿出一张纸递给敬翔道:“敬兄不是第一个人跟某提出这样的问题,很多富户和名士都通过不同的渠道表达过相同的想法,一些人甚至认为跟着某多年,是不是可以适当的照顾一点。想必敬兄不是不知道大唐的税赋都是来至那里,为什么王仙芝和黄巢振臂一呼,几十万百姓加入起义军队伍,难道敬兄还要让某重蹈大唐的覆辙吗”。
“那些世家大户就像一个个趴在大唐巨人身上的寄生虫,当他们贪得无厌的吸干了大唐的血液,便想一脚踹开大唐另攀高枝,重新为所‘欲’为、重新吸食百姓的血液,难道大唐的教训还不能让人惊醒吗?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他们不想为大唐负担任何义务,却想着从整个大唐中吸取养分,壮大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他们在失去义务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权利,国家不需要这些人,百姓也同样不需要这些人”
李烨知道敬翔这些话是在帮那些世家大户们说,又何尝不是在帮自己和家族在争取利益,终有一些人喜欢高高的凌驾于众人之上,无论是优越感还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他们都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这种人在以后的一千年中,或者更长的时间里都将一直存在。
敬翔有些脸红,因为李烨看出了自己的小心思,可是敬翔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的。现在辽东半岛上的世家大户很少,不可能出现敬翔所讲的事情,可是李烨一旦将势力触及到中原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这些问题。既然李烨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是说李烨不准备跟那些世家大户们妥协了,敬翔可以预料到这将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斗。
虽然敬翔在李烨这里没有得到任何承诺,但是敬翔并不认为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