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进唐朝-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一种从味觉到视觉的盛宴。
因为有了倭国贵族的参与,那些聒噪的倭商也变得斯文起来,眼前台上身着大唐、倭国宫装的叶婉和小野小町表演者,一旁是雾气氤氲的红泥小炉,一旁是‘精’美绝伦的茶具,档次和品味立即让人不敢造次。只见叶婉手托茶盏旋转闻香,举手投足皆顺应小野小町的琴声起承转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茶艺师的表演不但要熟练掌握茶叶鉴别、冲泡的水温、时间等技术问题,还要讲究整个冲泡过程中‘操’作的艺术美感,一举一动之间无不透‘露’出一种韵味、一丝遐想,让人屏气凝神用耳凝听、用心感受,最后用味觉去感悟人生的苦涩回味甘甜。
茶盏中的茶汤青翠、明亮,一边欣赏了茶叶在茶盏中从下而上、翩翩起舞的感觉,一边看到丫叶在茶盏中慢慢舒展开来的过程,让人赏心悦目,闻一下清香扑鼻,抿一口甘甜爽口,回味无穷,淡淡的苦涩代表了人生的艰辛,回味中的甘甜犹如人生的巅峰,悠远的清香好似梦幻般的诗镜。
也许是受到倭国贵族气氛的渲染,那些倭商立马感觉自己高贵许多,以前的世俗、卑劣好像被茶香慢慢的拂去,只留下儒雅和高洁,心也静了许多,说话也变得斯文,不再是满身铜臭的‘奸’商。
李延寿并不是想在茶艺表演时推销自己的商品,这样看起来很俗,而是要展现一种艺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高雅的待人接物的习惯,只要这种文化深入人心,何愁茶具、茶叶这些商品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李延寿商人的眼光看的很远,发现这种新茶艺不仅可以在上层贵族间流行,就是一般富裕的家庭也可以享受,区别只在于使用的茶具、茶叶不同罢了,但是享受和感受却是一样的。
李延寿能够认识到其中的商机,虽然倭商反应慢点,但是也能感觉到其中巨大的利益,这已经不是在卖什么商品了,这是在宣扬一种文化,谁愿意跟粗俗、卑贱联系在一起,现在李延寿给这些倭商展现了一个新的窗口,那些倭商就像嗜血的蝙蝠找上李延寿,要求代理这些茶具和茶叶,甚至有人出高价希望叶婉和小野小町到其他地方表演。
小野小町没有啐这些倭商一脸口水都是客气的,谈钱都俗气艺术东西是用钱来衡量的吗,这种阿堵物也是能挂在嘴上的,要请也要请的冠冕堂皇才行,什么游山玩水了、什么‘吟’诗赏月了,没有文化真的要害死人的。
李延寿这时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利用茶艺给自己制造影响,通过茶艺扩大自己的声誉,然后悄悄的推广茶具和茶叶。茶具和茶叶都在吕泰新的手上,李延寿这时手上并没有这些,但是没有关系,李延寿要的是曲高和寡、要的是趋之若鹜,物以稀为贵,要是多了还值钱吗?
茶叶的制作工艺现在还掌握在李烨的手上,但是这并不影响李延寿的谋划和推广,茶具这东西好办,只要有样子,江南有的是瓷窑,上等的茶具很难烧,但是普通的茶具还不是随手擒来。茶叶其实在江南也有,不过都做成了茶饼,闫道良这几年在江南收购了不少茶场,产量早不知道扩大了多少倍,只是一直供不应求,现在无非是再扩大种植面积。
很快,李延寿像施舍一样,拿出几套上等的茶具进行拍卖,不为别的就为吊倭商的胃口,现在吕泰新手上的茶具和茶叶可是宝贝,卖一点少一点,李延寿这是在惜售抬高价格。
这时候,倭商那管什么价格,只要李延寿答应买茶具、茶叶,价格随便李延寿开,拒不还价而且唯恐买不到。
李延寿看看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倭商的情绪已经调动起来,不少的倭商也表示愿意跟李延寿长期的合作,其他的商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倭商的联盟已经渐渐瓦解。加上李延寿表示要在倭国有限度的出售货物,其他的货物将运回大唐,李延寿差点就考虑到配额销售的办法,这下倭商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商品定价。
许多倭商已经按耐不住了,准备考虑用以前的价格吃进李延寿的货物,虽然少赚了一点,但是与李延寿打好长期的关系,还是值得的。
………………………………
第784章 拍卖(五)
不少倭商还在犹豫之中,李延寿紧接着又丢下一颗重磅炸弹,唐商要在摄津建立保税区,以后唐商的货物将直接进入摄津保税区中,不用停靠在福原筑港,所有商品的‘交’易均在保税区中进行,成‘交’后离开保税区才缴纳一定的商税。
保税区的事情无疑是在看似平静的湖水中掀起一阵狂涛骇‘浪’,倭商一下子被这个消息打‘蒙’了,以前唐商只在每年的八月到十月间抵达倭国,货物不可避免的造成拥堵撞车,相互竞争出货价格自然很难提高。现在有了保税区,唐商可以一年四季的从保税区中出货,商品的定价权重新回到了唐商手中,只要唐商愿意什么时间出货都可以,倭国的坐商优势变得‘荡’然无存。
倭商当然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但是传播者已经在细致的描绘保税区的规划了,保税区坐落在摄津海湾边的一块荒地上,面积大约为三平方公里左右,马上就会投入建设,半年后就能初见规模。
传闻有鼻子有眼,根本就不像有假,倭商再也坐不住了,跑到摄津官衙中询问情况。
“平国守,现在有人传闻唐商准备修建保税区,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平谨严正襟危坐在蒲草垫上,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好像这件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似的:“这是谁在谣传,必须严肃处理,倭国从来就不会向唐商出租什么土地建设保税区,简直是无稽之谈”。
福田英夫暗暗松了一气,没有保税区的事情最好,要求让唐商在倭国站稳脚跟,以后再想跟唐商谈生意就非常被动了。而且不仅如此,唐商一旦落脚倭国,对于倭国商品的价格便相当熟悉,货物的种类、数量也更加容易控制,倭商的谈判地位会非常不利。
平谨严好像没有察觉倭商的反应,接着道:“唐商往来倭国和大唐不易,以后难免会滞留于倭国,为了发扬倭国和大唐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关白准备把摄津海湾外的一块荒地赐给小野小町,作为小野小町的封土,以后唐商可以在小野小町的封土上进行居住、生活,但是生意往来必须在摄津的控制之下进行,这点是不会改变的”。
所有的倭商心一沉,谁都知道小野小町与严力的关系,现在就差没有公开了,把土地封给小野小町,跟租借给严力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差别就是面子上的问题。
平谨严还有些话没有说,藤原基经碍于倭国的面子,并没有答应严力租借的要求,但是却把一小块荒地送给小野小町,这明白是让严力管理这块土地。严力提出来的保税区的想法的确匪夷所思,藤原基经没有旧例可循,当然不能答应严力的要求,但是严力说的也很明白,这等于是给唐商在倭国建立了一个避风港,对于大唐和倭国的长期经济、文化‘交’流相当的有利,不应该寻求什么旧例,应该用于开拓创新。
藤原基经通知并不像表面上的稳固,有许多的内在矛盾需要处理,对于藤原基经来说,守好这份家业才是重中之重,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但是严力提出这个要求也并非过分,两人现在还在蜜月期,藤原基经需要严力的帮助,当然不会轻视严力的意见,所以藤原基经在权衡利弊之后,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这个方案也不会过分的刺‘激’倭国的上层贵族,同时也满足了严力的要求。
可是这个消息对于倭商来说,却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噩梦,把倭商打的措手不及,现在再想反对这个建议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唐商的计划一步步实施。
当然,计划对于平谨严来说也有莫大的好处,保税区繁荣了,摄津也就繁荣了,税收当然也会增加,至于那些倭商高不高兴就不是平谨严能管的了了。
倭商现在的处境变得极其被动,一些强硬派这时候也不得不低头,要么选择跟唐商合作,要么彻底放弃唐商。可是这时候的贸易,除了大唐没有第二家可以选择,当然如果倭国愿意到广州跟胡商联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问题是倭商的船能驶到广州吗?能从广州把货物带回倭国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远洋贸易的利润惊人,但是其中的风险也很大,倭国没有完整的造船体系,很难造出大型远洋船只。相比之下,大唐的船只比倭国的船只更加‘精’良,吨位更大、载货量更多,这就意味着更低的价格,倭国在这方面一直到近代才真正的赶超上来,现在倭国只能跟在大唐的屁股后面吃屁。
倭商没有占到运输和资源的优势,但是倭商有地理上的优势,不过现在倭商最后一点优势也没有了,唐商已经把生意做到倭国的家‘门’口了,就好比亚马逊的直营模式进入了封闭的中国一样,不管在价格、数量、质量上,倭国的商品优势变得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倭商现在能够感觉到危险的存在,但是更深层次的危险却没有察觉到,主要是倭国还不清楚什么是经济战争,一场以经济侵略的商战依然悄悄的拉开帷幕。
唐商在笑,可是倭商却在哭泣,眼看到手的利润飞了,早知道这样不如当初答应李延寿的建议,按照八成的价格将唐商手中的货物全部吃进,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今后两年的利润。
现在再想压价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倭商这时候连起手来,也无法再得到货物的定价权,倭商现在能指望的就是唐商不要抬高价格,维持以前的价格不变。
小野小町很开心,没有想到严力回平安京一趟,竟然给自己搞了一块封地,虽然现在只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但是今后的繁华可以马上预见到。土地大小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诱’人的条件,有了这些条件,唐商就会在这片土地上自由的经商,大量的税收会源源不断的流进小野小町的腰包。
小野小町依偎在严力的身边,静静的听着李延寿开发保税区的计划,这点对于小野小町来说太重要了,自己一分钱都不用‘花’,就可以建立起一座城市,想想做梦都不会梦见这样的好事情。
李延寿一脸兴奋道:“诸位已经清楚了吗?马上摄津保税区就要开始建设了,在此之前,某有一个提议,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商会,每个人站在股份的不同占有一定的股份,这些股份就是以后在倭国经商的凭证。吕将军、叶娘子和某占股份的三成,剩下的七成诸位可以自行认购,倭国的管理权有小町娘子负责,唐商这边暂时有某负责,保税区的建设有严将军负责,诸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吕泰新代表李烨,现在严力已经不方便出面打理这些事情,而且保税区在小野小町手里,严力完全可以在幕后‘操’纵,小野小町也没有什么管理经验,还不是要把管理权‘交’到商会手中,小野小町在家数钱就行了。
“李翁,我们是不是需要长期在保税区安排人员,倭国真的不会干涉保税区的事务”
毕竟保税区的模式谁都没有见过,现在并不是租借,土地还是属于倭国的,自己在倭国经商难道可以不经过倭国,许多唐商依然不是很放心。
严力轻轻的敲打着几案道:“这点诸位可以放心,某已经跟小町娘子商量过了,保税区不会有任何倭国的官吏存在,唐商在保税区就跟在大唐一样,大唐的律条在保税区中同样有效,只要唐商不出保税区,倭国就不会干涉保税区内的任何事情。至于诸位担心的其他问题,全部有保税区内的商会处理,管理人员也是有商会进行招聘,就算在保税区中犯法,也是按照大唐律处置,没有必要担心”。
李延寿补充道:“诸位商贾可以在保税区中做生意、居住、‘交’换货物,这里就像你们在其他地方开店一样,保税区虽然不大,但是只要布局合理,一座小市镇还是可以建成的,诸位要是想开店、居住的话可要早点考虑”。这时候居住条件相当优越,只要有钱,土地根本就不值钱,占一个几十亩盖一座庄园根本不成问题。可是保税区不行,这里的土地紧张,已经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了,保税区的规划已经开始,所以想占一个好位置好趁早下手。
在开发保税区方面,吕泰新还是有一点的发言权的,嵊泗列岛的建设就是在吕泰新的指挥下完成的,与保税区有着一定的可比‘性’。
“诸位不少人都去过嵊泗列岛,保税区的运行模式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嵊泗列岛,诸位可以把保税区当成自己的家,而且保税区受到大唐舰队的保护,不会有人侵扰。保税区建成后,每年都会有两趟以上的商船从嵊泗列岛开往倭国,诸位可以跟随商船一起前往倭国,也可以搭乘商船来倭国,安全方面绝对有保证”
………………………………
第785章 拍卖(六)
没有人知道保税区只是李烨计划中的一块跳板,李烨的手已经伸到了倭国的‘门’口,现在正准备慢慢的控制倭国整个经济,趁着倭国没有发展起来,瓦解、分化倭国将危险消除在萌芽之中。
李延寿已经看见了保税区的未来,从战争的角度上看,唐商的攻势已经打到倭国的‘门’口了,现在的形势对唐商极为有利。
将所有的唐商组织起来,建立商会只是李延寿的第一步,以前唐商一直各自为政,很少能统一意见,这就给别人造成了各个击破的机会。现在有了商会就不一样了,商会的作用并不是在倭国起作用,在大唐同样也有一定的影响,什么东西好卖、数量是多少、价格怎么定价,这些商会都会过问,不会再产生一窝蜂的情况。
大的商会不仅在出售货物的时候有定价权,同时在收购货物的时候也有话语权,李延寿虽然还没有意识到商会巨大的潜力,但是已经能够感觉到整合的力量。
这次唐商联手对抗倭商,如果这件事情放在以前的话,李延寿不管怎么样努力,最后都会徒劳无功。虽然现在唐商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但是在对抗倭商联手压价的过程中,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没有一个唐商因为恐慌擅自出售自己的货物,就算是叶婉、吕泰新都没有这样做,给商会的建立起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
现在保税区刚刚开始建设,李延寿还不想过分的刺‘激’那些倭商,所以计划有了一些变化:“诸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这些货物虽然一时不能马上全部出手,但是应该所剩不多,倭商在这次‘交’锋中吃了不少亏,但是毕竟倭国的市场没有完全对唐商开放,我们还需要倭商的支持,所以某认为不能过分的刺‘激’倭商,拍卖会还正常的召开,但是那些大行商的利益我们也要适当的照顾一下,你们看怎么样”。
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现在唐商还不是强龙,做事情难免要考虑一下后果,把那些大行商全部得罪了,对于唐商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众人纷纷点头赞成李延寿的话。
李延寿微微一笑,自己的权威在悄悄的增加,有了严力、吕泰新和叶婉的支持,自己的商会会长地位就更加稳固了。李延寿面带笑容道:“这次某准备给大行商一点让利,同时收购他们手中的倭国货物,用以缓解他们对唐商的敌视,以后我们也会跟这些倭商协商价格,尽可能多的从他们手中购买商品,短期之内我们会有点损失,得到他们的支持对于我们在倭国站稳脚跟十分有利”。
唐商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取代倭国大行商的地位,那些错综复杂的倭国贵族利益还要维持,唐商在倭国的影响力还不大,人缘关系更加不如那些倭商,李延寿的做法相当的稳妥。
倭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只能按照唐商的办法去做,拍卖会开的相当成功,八成以上的货物被倭商一抢而空,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李延寿的预期。
李延寿并没有利用自己手上的优势抬高价格,反而按照以前的规矩给大行商半成的回扣,李延寿的仁义赢得了大多数倭商的好感,接下来采购倭商的货物也相当的顺利。李延寿直接开出自己想要货物的清单,倭商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提供清单上的货物,至于价格也是根本各家倭商的报价,选择最低价进行采购,这时候就体现出集中采购的好处了。
采购的清单是根本唐商各家的需要制订的,集中购买后再分给各个唐商,根本不用唐商和倭商进行协商,剩下了中间环节透明度也大大提高。倭商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永久的联盟,唐商的购买力太大,让一个个倭商眼红,谁都不愿意失去出货的机会。
李延寿的方法很简单,从最低价进行选择倭商的商品,数量达到后便停止购买。即使是这样,也让倭商赚的盆满钵满,毕竟没有人愿意亏本销售,最多是少赚一点,但是数量弥补了这些倭商的表面损失。
一些倭商从中看见了巨大的商机,马上准备扩大生产,希望能跟李延寿签订长期的合同。
没有人愿意跟利益过不去,既然有钱赚,谁还在乎唐商在摄津建立保税区,正因为保税区的成立,唐商才有实力大量的购买倭国的商品,一些倭商已经在考虑是否也在保税区中建立自己的商店了,与唐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这次唐商的危机圆满结束了,虽然唐商的货物并没有全部销售出去,但是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倭国的市场容量就这么大,几乎一半的倭商都到摄津采购唐货,这说明倭国的潜力还能继续挖掘,但是这需要时间。
倭国的经济还处在小农经济的初级极端,倭国百姓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大唐,平安时代是贵族的时代,也是奢侈品的时代,要想开拓倭国普通品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成本这一关,其次是运输这一关,这两点严重的制约了大唐的商品在倭国的销售。
不过这一点李延寿并不急,毕竟倭国的高档市场都没有饱和,谈论倭国普通百姓的商品还是有点早了。但是吕泰新并不怎么看,这次吕泰新的一万匹棉布,因为只有普通丝绸的一半价格,受到了倭国的强烈追捧,不仅全部销售一空,而且倭国还准备追加三万匹的订单,如果不是因为棉布在大唐供不应求,吕泰新恨不得马上答应下来。
江南有许多的盐碱地,大量的荒地加上先进的织布技术,只要用一年的时间,棉布就可以取代丝绸成为倭国主要的纺织品,而且棉布的利润并不比丝绸低,至少在没有大规模普及的情况是这样。后世棉布的主要产地就是江南,而且价格降到丝绸的五分之一以下,成为主要的纺织品,是真正的经济作物和百姓的必需品。
虽然吕泰新没有马上说服李延寿和其他的唐商,但是还是有些唐商愿意尝试一下,李延寿也并不是不重视棉‘花’的种植,只是李延寿现在的目光盯上了高档茶具和茶叶,准备这次返回江南把经营的重点调整到高档茶具和茶叶上。
其他的唐商也有相同的想法,或者准备经营高档瓷器、或者准备回去购买几座茶园、或者开始考虑是不是接触一下香料和化妆品行业,反正唐商的想法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这次倭国之行对他们的触动太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计划,准备接下来利用倭国的保税区大干一场。
大部分的唐商还准备留在倭国,一方面在等待明年的季风返回大唐,另一方面在倭国采购的商品还没有全部到齐,一时间离开不了。有一些唐商已经采购好倭国的商品,不想等到明年再返回江南,想跟着吕泰新先返回辽东半岛,在辽东半岛看看是否有商机,然后沿着大唐海岸线返回江南,时间上跟留在倭国的唐商差不多,但是增加了一次了解辽东半岛的机会,可能会为自己寻找到新的商机。
古代商人从来不缺少冒险的‘精’神,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驾着小船远渡重洋,到达非洲甚至美洲。
吕泰新在倭国多待了几天,就是因为跟随自己返回辽东半岛的唐商货物还没有准备妥当,这次吕泰新返回辽东半岛主要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矿石,还有一千名倭‘女’和大量的倭国商品。
因为倭国的保税区已经在筹建之中,许多材料也需要从辽东半岛运输,比如水泥和铁料等,这些东西很难在倭国购买,甚至一些建筑工匠都需要从辽东半岛招聘。
叶婉和李延寿这次也没有跟谁吕泰新返回辽东半岛,李延寿要在倭国筹备保税区和商会的事情,而且明年一月份就要带船队返回江南,很可能等不到吕泰新返回倭国。叶婉现在跟小野小町相处的形同姐妹,严力马上也要返回平安京,小野小町邀请叶婉一同去平安京游玩。叶婉也想多了解一点倭国的情况,所以答应了小野小町的邀请,小野小町当然不是邀请叶婉游玩这么简单,而是想让叶婉跟自己一到在平安京表演茶道。
不管叶婉和小野小町的目的是什么,吕泰新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