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进唐朝-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泗州的下邳到海州的朐山路程不过百余里,但是驿道上的饥民已经人满为患,这中间不仅有跟随李烨去即墨的饥民,更多的是准备南下逃荒的饥民,李烨与李忠士、李勇士尚可快速的通过,但是李烨顺行的马车队伍只能缓慢的在驿道上行驶,所以,李烨只用了一天便赶上了马车队伍。
跟随李烨的饥民队伍在下邳已经掉头北上,由张天成带领前往即墨。李烨带领着马车前往朐山,等到了朐山,李烨拜访海州刺史,随便看望齐叔。长安一别,已经三月有余,不知道齐叔在海州的近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没有在唐代生活过的人,不知道唐代一封家信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亲人的手中,唐代可没有什么邮政快递、互联网技术,唐代的驿站可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传递设施。
李烨在朐山县没有看见齐叔,听海州刺史讲,因为近期出现大量饥民,海州刺史派齐海前往兖州,请示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如何处理饥民的事情。没有见到齐叔,李烨留下了一封信给齐叔,信中简单的述说了一遍李烨的计划,然后离开了朐山县,回东海县。
临走时,李烨告诉海州刺史,自己在收拢饥民,如果海州无法处理大量的饥民,可以组织起来送往即墨县。没有想到李烨随口的一句话,让海州刺史欣喜若狂,马上表示全力配合李烨收拢饥民,并愿意出钱出力支持李烨。现在海州刺史只想尽早将境内的饥民全部送走,李烨也没有指望海州能出多少钱,如果海州真能有钱有粮,还用得着李烨出面吗?能出力就已经不错了。
………………………………
第110章 锦衣还乡
从海州朐山县到东海县骑马只要用一个多时辰,不过,现在李烨反倒是不急了,从乾符元年正月二十离开长安,经过三十五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平平安安的到达了老家东海县,虽然比计划时间多出了十五天的时间,路上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是一路上还算顺利。
快走到东海县城‘门’口,便看见迎面走来一群官员,敲锣打鼓、鼓乐齐鸣好不热闹,这是做什么,难道是哪位官员嫁‘女’儿还是娶媳‘妇’。走近一看,面前的官员李烨都认识,东海县的欧阳县令、郑县丞、苏县尉,人群中还有齐师爷和鲁班头一些人,这是在迎接李烨吗?
虽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李烨先还是下马瞧瞧再说。“李典军,某代表东海县百姓来迎接您”,什么时候东海县的百姓这么欢迎李烨回来了,欧阳县令满脸堆笑的快步上前,拉住李烨的手,那个亲热劲让李烨一时间恍若见到了久违的老友。
欧阳县令丝毫不在意李烨诧异的表情,转身对着迎接的人群大声的说道:“李典军,可是东海县的骄傲,各位以前都认识,当日某一见到李典军,便知道会有今天的成就,哈哈”,欧阳县令兴奋的就如同捡到了金元宝,嘴角上翘,脸部的肌‘肉’不停的抖动,眼睛眯成一条线。
欧阳县令身后的官员一个接一个的向李烨道贺,李烨连忙一一还礼,口称多谢。当看见鲁班头上前道贺的时候,李烨微微的向鲁班头点了点头,眼神间‘交’流了一下,没有说话,继续应付其他人的道贺。
“某已经在酒楼中备下酒水为李典军接风洗尘,请李典军务必推辞”,欧阳县令连宴席都提前准备好了,看来是早已经得到了消息。李烨连忙推辞一番,口称想马上要回去拜见母亲,感谢欧阳县令的一番心意。欧阳县令那里能放走李烨,转身让衙役去张家村通知李母一声,李烨在东海县用膳后就回去。李烨见推辞不掉,只能跟着欧阳县令来到酒楼中。
宴席上欧阳县令请李烨上座,李烨还没有狂妄自大想去坐上座,欧阳县令也是客气一下,见李烨一再谦让推辞,欧阳县令感觉脸上很有面子,满意的做到上座上。宴席上,欧阳县令请来了不少当地的名流作陪,当介绍到张翁的时候,欧阳县令竟然停了下来,问李烨可认识张翁。李烨看了半天,也没有记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张翁。
见李烨真的记不起来,张翁在一边提醒:“李三郎,你家那时候住的房子,就是表舅借给你们的”。奥,李烨想起来了,自己那个破破烂烂的房子,是母亲向一位远房表哥借的,记得当时母亲好像还要付给他房租,难道母亲的远房表哥就是李烨面前胖乎乎的老头。李烨不仅记起来了张翁是谁,而且想起来,李烨的小师妹丁怡就是卖到张家,去伺候什么张家大小姐。
李烨对这个自称表舅的老头,实在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也不好在宴席上发作。“原来是表舅,表舅好久没有来家,身体壮了不少,侄儿认不出来了”,李烨连忙表示歉意,不是李烨没有认出来,是你长成猪样这么认啊!
听李烨称呼自己为表舅,张翁乐得双手直搓:“三郎,有出息了,表舅脸上也有光啊!”。李烨有话想要问张翁,便拉着张翁坐到自己的边上:“表舅,你记得去年家里买过一个丁怡的‘女’孩吗?”,刚坐下,李烨便急不可耐的询问道。
张翁一愣,没有想到李烨竟然是问这样的问题,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情,不过,张翁看了看李烨,不明白李烨为什么要问那个‘女’孩。见张翁‘迷’‘惑’,李烨赶紧解释道:“表舅,有所不知,那个叫丁怡的‘女’孩是侄儿一起练武的小师妹,记得当时表舅家把她买去,说要伺候张娘子”,李烨讲事情大概的讲了一遍,表示如果可能,希望表姐能将丁怡小师妹放出来。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张翁听完叹了一口气道:“三郎,你说晚了,就在年初,表舅家小‘女’出嫁的时候,那个叫丁怡的‘女’子也一同嫁到夫家去了”,张翁也很郁闷,李烨问什么人不好,偏偏要问丁怡,让自己到哪里去找来送给李烨啊!
什么,丁怡已经不在东海县了,那送到哪里去了。古代‘女’子出嫁都要带上几个贴心的丫鬟作为陪嫁,一是到了夫家,自己有以前的丫鬟照顾,也不会寂寞,二是自己有什么事情不方便的时候,就让贴身丫鬟顶替自己的位置,这叫‘侍’妾,以后家中争风吃醋的时候,也好有人照应。一想到这里,李烨的心便揪了起来,脸‘色’也‘阴’沉下来,傍边的张翁一看要坏事,没有想到李烨会这么在意那个叫丁怡的小师妹。
也许,这就是丁怡小师妹的命,李烨叹了一口气,也没有怪张翁,不知者无罪。李烨平静了一下心情,接着问张翁:“表舅,不知道家中的娘子嫁到何处,可有书信往来”,表面上李烨是问张翁的‘女’儿嫁到哪里,实际上是在询问丁怡到哪里去了,双方有没有联系,现在的情况知不知。古代的时候,如果‘女’儿嫁到很远的地方,和家中的联系并不频繁,一年中能有一二封信就已经不易,不然这么会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说呢?
张翁见李烨没有怨恨自己的意思,便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咸通十三年,张家就与徐州的时家双方经过六礼中的前五礼,商定下婚期,结果咸通十四年,唐懿宗驾崩,婚期被推迟。之后双方重新商定婚期,时间定在了乾符元年正月十八,徐州时家来东海县张家迎亲,丁怡作为张家小姐陪嫁丫鬟之一,跟着张家小姐一起嫁到时家。
徐州时家,“表舅,徐州的时家可是徐州牙将时溥”,李烨突然想到,丁怡会不会嫁到时溥家去了。听李烨这么一说,张翁也是一愣,李烨认识时溥,怎么没有听时溥说过,看李烨的表情,好像跟时溥的关系不错,早知道自己就不用厚着脸皮把‘女’儿送到时家了。
看见张翁点头,李烨心中放心不少,想来自己是不是需要写一封信或者登‘门’拜访一下时溥,看看事情能不能有挽回的余地,把丁怡要回来。想到这里,李烨便没有什么心事吃饭了,脑子里一直想着小师妹丁怡的事情,而且还要回去跟丁怡的哥哥商量一下这件事情,免得自己冒冒失失的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宴席结束,马不停蹄的往回赶。
就在李烨考虑怎么与时溥联系的同时,时溥正坐在自家的正堂上与夫人商量事情:“娘子讲的事情可是真的,家中的陪嫁丫鬟当真是李典军的小师妹”,时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家中怎么出现这样的事情,又向自己的夫人问了一遍。
“郎君,这件事情,奴已经‘私’下里仔仔细细的问了好几遍了,还有,郎君不是喜欢听哪个什么《三国演义》吗?据说也是李典军自己编撰的,然后讲给自己师弟们听的,奴看这件事情假不了”,时夫人神神秘秘的说道,一脸毋容置疑的表情。
自从年初,家中庶出的小儿子娶了东海县张地主家的小‘女’儿,本想着这个小儿子能收敛一些,没曾想这个刚进‘门’的儿媳根本管不住这匹野马。平时照样吃喝玩乐、惹是生非、招摇过市,就在前几天,小儿子想跟哪个叫丁怡的丫鬟苟合,结果霸王硬上弓不成,反倒是被丁怡踢了一脚,现在还躺在‘床’上。
想起这件事情,时溥就怒火中烧,当时,自己一气之下,打了丁怡一顿,扔进了柴房中。现在可麻烦了,如果事情真想夫人说的那样,自己以后见到李烨怎么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就这么给搞砸了,自己心有不甘。
倒不是说时溥怕李烨,准确的说是时溥想利用李烨,不然自己‘花’这么大的力气,又是帮忙找商贾,又是送武器给李烨,难道时溥是吃饱饭没事情干,当然不是。时溥一向感觉自己的眼光还是很准的,李烨在徐州所作所为,时溥可是看的一清二楚,这样的朋友不好好的利用,时溥不就变成傻子了吗?可是事情已经被自己的小儿子给搞砸了,现在该怎么收场呢?
时溥闷声不响的坐在‘床’榻上,苦思解决的办法。都说家有贤妻如有一宝,张夫人倒不是什么贤妻良母,原本对这个庶出的小儿子不怎么待见,现在一看,便已经猜到自己的郎君为什么事情苦恼了,做在时溥旁边轻轻的推了时溥一把:“郎君莫要烦恼,这件事情没有想想中严重,我们不如这样……”,张夫人趴在时溥的耳边嘀咕了一阵,时溥眼睛一亮,对啊,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好,就按夫人说的办,看来这是便宜哪个丁怡丫头了,哈哈”,时溥兴奋的在夫人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得意的走开了。
………………………………
第111章 回家(一)
话说乾符元年二月二十五,李烨急急忙忙的骑着马往张家村赶,来到村口,抬眼望去,村里的景象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破旧的土坯房,坑洼的小路,这里的一切与半年前李烨离开的时候并无二致。牵着马走在曾今熟悉的小路上,李烨感到是那么的踏实,平静的生活,熟悉的面孔,“这是李家三郎吧”,一个村民看见李烨,问了一句,转身往村里跑,边跑边叫:“李家三郎回来了,李家三郎回来,……”,声音越来越远,看着远去的背影,一丝甜蜜从心头慢慢的涌来上来,扩散到全身。
不说,这种感觉真得不错,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怪不得古人富贵以后都想回家乡看看,满足内心巨大的虚荣感。李烨走到家‘门’口的时候,自家‘门’口外已经站满了村中看热闹的人群,看到李烨走来,都涌到李烨的面前,上下打量着李烨,口中不停地发生赞叹声,“李三郎,真的富贵了”,“什么,‘妇’人家懂什么,你瞧李家三郎这一身衣服,可以够我们家吃上几个月了”,“李家三郎的马真漂亮,跟在李家三郎身后的人,怎么长得黑乎乎的”,……,李烨一边与村民打招呼,一边把马拴在‘门’口院子外,抬‘腿’走进自家熟悉又陌生的院子。
说熟悉,自家的房子还在原来的地方,说陌生,房子已经被重新装修了一下,原先那栋四处漏风,看上去快要倒的房子已经换了一个模样,雪白的墙面,灰‘色’的瓦片,黑‘色’的大‘门’。上次闫素民在京城告诉李烨,县里来人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现在一看县里还真得下了大本钱装修,就不知道自家装修的钱需要谁来出了。
这时,母亲也听见外面有人在说李烨回来了,原本想李烨会在县里跟县令用膳很久,没有想过这么快就回来了。母亲这时出得大堂,瞧见李烨从‘门’口进来,屋外跟谁着李烨又呼啦啦的涌进一些人,有人口中呼喊着母亲,快出来看李烨回来了。李烨见到母亲,急忙拜见,母亲扶着李烨,上上下下的瞧了好一阵子道:“三郎长高了,长胖了”,说着眼泪哗哗的往下流。旁边见状,都问盼得儿归来,如何哭泣。
母亲回答:“记得当日三郎,离家上京,一晃已经半年,今日三郎回家,已位居高位。想当年郎君在世的时候,幸苦一生也未能得到一官半职,到老还是同乡帮忙安葬”,说到伤心处,眼泪如雨滴般往下掉,惹得众人一起垂泪。这时,母亲身后的大郎李建道:“母亲,三郎这次回来,总算是显亲扬名,光宗耀祖,不辱先人了”,言毕,众人皆以为然,哈哈大笑。
母亲拉着李烨走进大堂,大堂中早已经做满了人,李烨提前随行回来的‘侍’妾都已经坐在大堂中,其他人则已经送到临河村落脚。李烨扶母亲上座,唤出‘侍’妾拜见母亲。母亲见小兰、乐梦娇、路柔、路璧,个个生的貌美如‘花’,胜是乖巧,不禁喜上眉梢,伸手虚扶李烨的‘侍’妾。
拜见后,众人坐下,母亲问及姐姐李燕这次为何没有一起回来,李烨答道:“燕娘,刚到长安,尚有些不适应,身体尚虚,不宜再颠簸,故此没有回来”,母亲点头,称赞三郎做的对。这时,一旁的张村长问及自家的三个儿子为何也未归来,李烨一一回答解释:张天成这次跟随李烨已经回来,但路遇饥民,便送饥民到即墨,事完后,回来拜见父母。至于张天宝与张磊则因军中有事,不便离开,所以留在长安。张家三兄弟年纪尚少,在长安逍遥快活,一时忘记了家中的父母,等到李烨要返回家乡时,方想起半年里未成写过一封家信回家,一时间都很懊恼。本想与李烨一起回来,但被李烨劝住,但也带回来一封书信和大量礼物给家乡父母。
一番述说,李家设宴招待全村乡亲,李烨‘侍’妾跟母亲说笑欢饮,李烨和李建坐于下首,招呼家中客人。酒过数巡,母亲道:“三郎,如今显贵可顾及家中大郎”,李烨一听就傻了,母亲这么问起这个问题,扭头望李建,李建苦笑了一下,低头不语。李建年方十四,已到娶妻生子的年龄,因以前家中贫困,未见有人家愿意将‘女’儿嫁于李建,李建本就有些刻板,少话语,学儒学多年也未得到县学推荐,名声不显,便无人理睬。
自从李烨上京当官后,消息传到东海县,李建也被县学推荐明年到长安参加科举。家中上‘门’提亲的人便络绎不绝,这时母亲反倒嫌弃起人家,想着有朝一日,大郎金榜题名时再谈婚论嫁不迟。但李建还是有自知者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别人顾及李烨,‘交’好李家,并非是李建真凭实学。母亲这样做也同样引起了李建的反感,但李建孝顺,不敢忤逆母亲的意见,只好不语,但是李烨并不知道这些,也不清楚母亲的意思。
李烨座在堂前,在众人面前也不好多说,连忙答道:“全凭母亲的意思”。
见李烨乖巧,母亲脸上‘露’出喜悦之‘色’:“这些年家中的事物,都是吾在‘操’劳,大郎苦读诗书,稍有成绩,今年底便要上京赶考,三郎这件事情还要多多‘操’心才是”,李烨那里知晓母亲的心事,其实母亲也知道,李建这点才学根本就无法考取功名,但心里那里肯认输,便想让李烨在京城疏通一下,给李建谋取一官半职。
听母亲这样说,李烨也大致明白一些母亲的意思,母亲敲打李烨,是担心李烨富贵忘家。“这事何劳母亲费心,三郎自会安排”,不就是母亲见李烨在京城当官,也想着给自己亲生的儿子谋求一个官职,这事有何困难。要官不难,想必李烨跟田令孜提出要官,田令孜还欢欣鼓舞,就是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待李建了。
李烨转身询问大郎,以后可有打算,李烨想看看,李建是什么想法有何打算。李建犹豫道:“这全是母亲‘逼’孩儿,某现在还不想做官,只想着再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去考虑做官的事情,三郎就不必费心了”,李建推辞是不想让李烨为难,同时自己的确还小,也不适合做官,但是母亲在一旁天天唠叨,说什么三郎小小年纪已经身处高位,自家的大郎不比三郎差,如何做不的官。
李建不好与李烨说明,但是李烨如何听不出来李建的意思。李烨何尝没有考虑过李建的事情,知道以李建的能力和水平,恐怕考上一万年也未必就能考取功名,加上晚唐科场的黑暗,李建的科考之路,堪比玄奘西天取经。原本,李烨考虑等即墨县的事情稳定下来,在即墨给李建谋求一官半职,本着上阵父子、打虎亲兄弟的原则,让李建帮自己在即墨看着,李烨也放心不少。
李烨倒是不怕李建没有官做,怕的是李建到任做官,应付不过来官府的事物,同时也害怕自己这个哥哥不通人情世故,触犯了上司,到时又要李烨来出面摆平。所以,李烨还是想让李建在自己的手下,熟悉一下,不仅是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同时接触一些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情,有李烨在一旁,别人总不会欺负李建。
想到这里,李烨小心的询问李建:“大郎,既然现在不想做官,可有什么打算”,李烨的想法不错,就是不知道李建有什么想法,还是先问问清楚点好。
“这个……”,李建想了想道:“其实不瞒三郎,某想到临河村小学教书”。
什么李建想做老师,这是怎么回事,李烨被李建搞糊涂了。李建见李烨吃惊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事情要从李烨的国语教材说起,李烨将自己编写的国语教材托闫素民带回临河村‘交’给丁强、严力,可是李烨忘记了两人的语文水平,满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可是丁强、严力拿到李烨的国语教材以后,眼就傻了,自己那里懂这些啊!两人一商量,决定去找李建问问,毕竟李建也是在‘私’塾中学过几年的,比丁强、严力要强上许多。李建拿到李烨的书后一看,便喜欢上李烨这种教学的方式了,深入浅出、简单易懂。
一来二去,丁强、严力经常来请教李建,但是两人基础太差,李建教起来自己也感到吃力,最后索‘性’自己跑到临河村给孩子们上课。结果,李建不仅看见了李烨编写的国语教材,而且还见到了李烨编写的数学、物理、地理等方面的书籍,李烨‘性’格上呆板,但不表示不能接受新鲜事物。
看见李烨编写的教材后大呼过瘾,后来李建有时间就经常到临河村小学一边教课一边研究李烨书中的知识,时间一久,李建干脆瞒着母亲,放弃了‘私’塾学业,专心的在临河村教小孩,倒也逍遥自在,但是事情李建一直瞒着母亲,不让母亲知道担心。
听李建一讲,李烨感觉李建还真是一块教书的好材料。
………………………………
第112章 回家(二)
原来李建想做一名小学老师,但是害怕母亲不同意,便将事情一直瞒着,但是总是纸包不住火,事情早晚一天会暴‘露’的,李建希望李烨能帮忙想想办法。
这是好事情啊!李烨当然要帮忙了,现在小学校中就缺少像李建这样经过儒学教育的人,还可以将丁强、严力这两个半吊子的老师解放出来,李烨求之不得啊!至于怎么跟母亲解释这件事情,李烨可以保证让母亲完全没有意见,而且双手赞成鼓励李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那李烨有什么信心让母亲同意自己的建议呢?当然需要采用善意的谎言。李烨当然没有立即与母亲商量李建的事情,这件事情,李烨觉得自己的‘侍’妾出面与母亲沟通会更好一些,这叫迂回战术,李烨已经运用的驾轻就熟,可以保证完全可以说服母亲。
一场接风宴一直进行到夜里才散去,好在村子上没有什么宵禁一说,不然李烨还要将村民送回去。晚上,李烨将乐梦娇唤到自己的房间中,这让乐梦娇既害羞又兴奋,自己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与男人共眠,但是这何成不是乐梦娇期待已久的一天呢?如果不捅破这层窗户纸,月梦娇永远也不算真正进了李家‘门’。
今天晚上李烨可不是想跟乐梦娇行什么周公之礼,不过就是李烨想也不行,随叫李烨现在‘毛’还没有长齐呢?一直以来,李烨对乐梦娇都是远而敬之,希望乐梦娇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嫁入了李家,从而抱憾终身。所以,李烨一直没有与乐梦娇有什么较深的接触,但是通过在舞阳客栈献百宝盒的事情,让李烨感觉到乐梦娇是真的死心塌地想与李烨在一起,从那时起,李烨才真心的将乐梦娇作为自己的‘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