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元末称雄-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王正阳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又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被张世辉吓退呢。

    所以在张世辉话毕之后,站在那里的王正阳便不由一字一句的说道:“大将军,那是一条人命。死者家属,要有一个公道。”

    “呵,公道。怎么,你王正阳还想因此杀了我帐下的千户不成!”见王正阳如此的不知进退,张世辉的语气已然变得有些阴寒了。

    “正阳不敢。”对于张世辉语气上的变化,王正阳自然也听出来了,所以他皱了皱眉头。但最后,却依旧是抱拳揖礼,继续道:“大王当日便曾说过,军中夺人钱财、奸**女、杀戮无辜,无论官职大小,皆当论罪。

    正阳身为判官,不敢不依法行事!”王正阳如此说着,等到说道最后一句话时,语气上也便的尤为坚定了。

    “依法行事!呵呵,好啊。”听到王正阳这样不识抬举,张世辉也是怒极反笑,“王正阳,我问你,你是想死吗!?”

    “”听到张世辉这样说,丝毫不再掩饰自己的杀意,王正阳顿住了,不过在沉默了良久之后,一直低着头的王正阳却是不由抬起了头,直视张世辉道:“大将军,公道自在人心!”

    “你,你找死!”被一个小小的七品判官这样三番两次的顶撞,张世辉也是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了。

    此时他将右手扶在剑柄上,便就想给王正阳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一点教训。

    不过万幸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名守门兵卒却是快步跑了过来。“启禀大将军,吕相来了,此时正在偏厅等候,您看?”

    “吕相!?”听到守门卒这样的话,张世辉轻声低语了一声,然后看着堂下站着的王正阳,眼珠一转不由将腰间那已经亮出了锋芒的宝剑收回。而后看着那守门卒吩咐道:“即使如此,还不快将吕公请进来。”

    “是,属下遵命!”守门卒听到这话,忙答应一声,便也不由快步退了下去。

    “大将军,大将军好啊!”片刻后,身上没有穿官服,而是头戴冠帽穿着一身浅红色长袍的吕思诚迈步走了进来。

    但是在其身后,此时却还跟着一人。而那人,则便就是王正阳的长官辰州路总管陆恬歌。

    显然,陆恬歌面上虽然愤怒无比,但心中也还是比较关心王正阳这名下属的。所以在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将已经快要离开辰州路的吕思诚请来救场。

    也不得不说,吕思诚他们两个此时来到的时间,倒也真是可以说是刚刚好。

    “吕公好。”张世辉抱拳回了一礼。

    毕竟吕思诚乃是大楚的湖广右丞,他的兄长张世华都要以礼相待的人。

    所以当吕思诚来到这里,并向他抱拳揖礼打招呼,张世辉的心中纵然烦躁,却还不禁抱拳回礼。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对吕思诚一人如此。反正对于更在吕思诚身后也忙向他行礼的陆恬歌,张世辉则是看也没有看一言。

    “吕公,不知吕公今日前来本将这里,所谓何事?”虽然猜到吕思诚来干什么,但张世辉却还是明知故问了。

    而对于张世辉此时的明知顾问,吕思诚微微一笑,则是道:“不瞒将军,此番本官所来的目的,则是和正阳他有些相似。”

    “哦,怎么。吕公您难道这要插手这件事。为了区区一个女人,就要让我手下的将领偿命吗!?”虽然是面对吕思诚,但已经是被激起火气的张世辉却也是丝毫不愿退步。

    不过对此,吕思诚直视着张世辉,却是面色严正的说道:“将军,您要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所关系到的,可不仅仅只是被害人那一家一户,更关系到了楚军这些年来所树立的声誉。

    至于十分拿您手下的奖励偿命,本官并没有这个权利。所以就在方才,本官已然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大王,请大王裁决。对于此,将军以为如何呢!?”

    “请大王裁决!”听到吕思诚这样的话,张世辉此时的脸色也不禁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因为在他想来,吕思诚这样的行为完全就是在向他的兄长打他的小报告。

    但偏偏,在这件事上,因为吕思诚的身份和吕思诚这样的行为,张世辉根本就不能拿吕思诚怎么样。

    是以在吕思诚说出这样的话之后,张世辉沉默了良久,然后才不由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对吕思诚道:“既然如此,本将又能有什么意见呢。吕公真可谓是本将的楷模,今日之事,本将记住了。

    现在,本将尚且还有许多军务需要处理,恕本将不能在此与诸位闲聊了。来人,送客。”说着,面色阴沉的张世辉一摆手,便也就不由直接离开了这里。

    而此时,看着张世辉离去的背影,坐在那里的吕思诚却依旧是面带笑容,就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至于另外两人――王正阳和陆恬歌。

    王正阳此时的眼神是既有欢喜又有担忧。欢喜的是以楚王张世华这些年来所展现出的姿态看,这件事应当会得到合理的解决,免得此时会在日后造成不好的开端。

    而担忧,则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之后,他王正阳和张世辉的梁子便也算结下了。

    至于陆恬歌,在这个时候,他此时所露出的表情则完全就是担忧了。甚至心中还有些叫苦不迭。

    毕竟和地位极高、威望也极高吕思诚还有正义过头的王正阳两人相比,在这楚国之中,他陆恬歌不过就是一个比较有良心的普通官僚而已。如今平白因为一个普通百姓而得罪了张世辉这样的人,他心中要没点后悔,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好吧,此时也就先且不说这件事在对他们三人产生的影响了。单说远在江陵的张世华在知道这件事之后的反应吧。

    说实话,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张世华的心中可以说几乎没有因那位无辜娘子的死而产生愤怒的情绪。

    毕竟从当年他从太和起兵到现在,这些年下来,也实在是见到过太多的死亡了。什么有罪的、无辜的,各种各样的死亡见的自己都已经有些数不清之后,对于这种事,张世华的确也有些麻木了。

    因而在知道这件事之后,张世华所想的,也仅仅是该怎么“合理”的处理这件事。

    当然,这里所说的合理显然不会是合法。既然现在的他作为楚国之王,那么不管是治下文官情绪还是帐下武官的情绪,他都必须要考虑到的。

    所以他就不能像文官们想的那样,直接将这种不听话的武夫杀了了事,也不能像他的兄弟张世辉这样的武将所想的那样,认为区区一个女人根本就比不上自己帐下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将领。

    故而在思虑了一番之后,作为楚王的张世华便也就定下了最后的决断。

    即,罚薛勇白银百两作为受害家庭的抚恤,并免去薛勇现有的官职,贬为十夫长。还连带处罚了和薛勇一起犯下此时的四名下属,将这四名不知劝谏自家将主,眼睁睁的看着自家将主犯下如此大错的四人,充入楚军中阵亡率最高的敢死营效力。
………………………………

第四百二十五章 调任判官及南下

    “王正阳,一个七品判官。呵,这倒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下达了这合理的处罚决断后,张世华再看着吕思诚奏表上那出现了不少次的王正阳的名字,摸着下巴上的短须,不禁一笑。

    一个被害的无辜娘子和已将即将就要被一贬到底的千户官。说实话,这种事情对于现在的张世华来讲,不过就是些无足轻重之事罢了。

    而现在,他还对这件事这么感兴趣,更多的则便也就是因为王正阳这个人了。

    照实讲,类似于薛勇这样的事情,这些年来黑衣军中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次数绝对不少。

    虽然说这些事情到最后大都是不了了之,根本就没有传到张世华的耳中。

    但想一想也就明白,攻坚拔城,杀红了眼睛之后。急需发泄自己欲望的将士,又岂是一道军规所能全部束缚住的。

    毕竟士兵都是有着自主意识的人,不是机器。一个发泄自己欲望减轻自己精神负担的途径,对于这些个在战场上搏命厮杀的将士们来讲,都是必须要有的。

    所以在后世的一战和二战时,西方国家才会将烈酒视为军需品,大量的将劣质烈酒运往前线;同理,楚军的督战队每次都是在城破之后两个时辰才会出现在战场上,也是这个原因。

    如此,像薛勇这样的事情,也绝对不会是第一次了。

    而张世华之所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是因为地方上少有像王正阳这样正直的官员,二就是因为张世华本人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

    不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话虽然不错。但同理,任何事也都需要有一个度。

    作为一个领导者,在某些情况下,张世华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下属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事当做没发生过。但作为领导者的他也对不准许他的下属因此得寸进尺,不将他明面上定下了的规矩放在眼中。

    虽说,在一两年前张世华刚刚发展起来的那个阶段,他帐下的武将在地方上大都是军政两抓,上马治军下马之民。但那时候,完全是因为张世华手下无有可用的文人,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张世华已然称王,放眼天下,他张世华已然成为天下间最强大的一支义军,并又收服了吕思诚,治下也不缺乏可用的知识分子时。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喝醉酒后甚至敢殴打鞭挞同级文官的跋扈将领,张世华就不想再看到了。

    不过现在的他,还刚刚称王不久,湖广行省大半都还没有收服平定,依旧需要治下武人效死出力的情况下。张世华的心中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不能立即就着手削治下武将之权。

    毕竟这样的事情要是做出来的话,实在是太让人寒心了。

    因而吕思诚当初向张世华献上的五条计策,除了称王和定都之外。其他的那三条,如将治下各地经济大权全部收归中央;不许地方武将干预当地政务;颁布招贤令选拔地方读书人为官等。则因为时机尚未成熟,张世华还并没有着手去做。

    但如果想要实现张世华心中的野望和抱负,这些事张世华早晚肯定都是会做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张世华也就必须先要找到能做这些事情的下属。

    如此一来,王正阳这位区区的七品判官,在张世华眼中的价值便也就变得巨大了。

    要知道,在这年头“不畏强权”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真正下定决心做到这四个字的人,却实在是太少了。

    因而王正阳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上天在张世华困了的时候给他送来了枕头

    而至于王正阳这个人本人的才能如何,先且不说。但单从这件事情上来看,此人至少不怕事。虽然在有些方面还有些愣头青,比如这件事上,如果不是吕思诚半路插了一脚,将这家伙保下。

    那么以张世华对自己兄弟的了解,这家伙一顿皮肉之苦绝对是少不了的。

    不过人无完人吗。反正对于张世华来讲,王正阳此人单单只是不怕事这一个优点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在下达了有关薛勇这件事的处理决断的同时,张世华还不由下达了一个调令,将此人调入了江陵,任监察御史。

    呃虽说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个职位仅仅是一个没有多少实权的虚职。毕竟张世华治下,现如今的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相比,力量差距太过悬殊了。

    但虽然都是正七品的官职,身居中枢的监察御史相比于地方上的判官,那还是要高大上太多了。

    毕竟自御史一职在宋朝发扬光大开始,各朝御史若调任地方,最起码也都是要官升三级的。

    如此,也足以表现张世华对王正阳此人的看重了。

    当然,这种看重无疑也会使得张世辉越发记恨王正阳。不过对张世华来讲这反倒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王正阳若想自保,就只能将全部的忠诚献给张世华这个大王了。

    而说到这,千户薛勇奸杀无辜娘子这件事,便也就算是正式了解了。而之后楚军的战略法案,显然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的小事而改变。

    所以等到了四月初,一直驻守在辰州路的两万五千余大军,便也就有了新的动作。

    既在辰州这边留守了三千兵马之后,依照楚军先前定下的战略目标,张世辉便就将南下的目光放到了有着极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南宝庆路。

    宝庆路地理位置正处在长沙天临路的西南部,此路虽然疆域不大,治下也只有区区两座县城。

    但从此路向东,却可直入湖、南道宣慰司所在的长、沙天临路。甚至只需要击破湘乡州一城,便就能直入天临路腹地,彻底阻断长、沙与南部地区的联系。(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一般掌管军民之事,宣慰使则是负有承上启下的一个地方区划的军政最高长官。)

    因而拿下此路,对于张世华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毕竟在湖广行省的行省治所江夏城被楚军占据之后,湖、南道宣慰司的治所长、沙,便就自动成为了整个湖、南地区所有州县的首脑。

    而坐镇长、沙的正三品湖、南道宣慰使,则自然也就成外了整个湖、南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

    所以要想拿下整个湖、南地区,就一定要占领天临路。而要想比较轻松的拿下天临路这种有着两百余万人口的地方,断了他们与南方的联系,则就是必须要做的了。

    如此一来,这个治下只有区区两座县城的小小宝庆路,其价值自然也就凸显出来了。

    且更加重要的是,现如今的这位蒙元宣慰使大人,其人在军政上的才华,也根本就不怎么样。

    这么说吧,在江夏城被现如今的楚军以迅雷之势拿下之后,这位地方上的军政长官在失去了上面的指挥之后,简直就像是一个被吓坏了的孩子。

    这些天来,这位宣慰使大人,除了将天临路周遭各个路府的兵马不必要的调往天临路,尤其是天临路最北端的益阳州和湘阴州之外,其他那可以稳定人心的事情,也真的是一件都没有做到。

    没有联系近在咫尺的土司苗军,使得楚军轻易的就和苗军打成了合约;没有安抚地方上因行省治所沦陷后而造成的换乱,致使原本可以作为他西北平章的常德路毫不犹豫的便就选择了投降。

    而对于东北方岳州路的失陷,也只是一副胆小怕死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模样。

    这样的所作所为,简直不像一个掌管地方军政要务的三品大员,而像是一只被吓坏了的老鼠,在危难来临时,只知道躲在自己的巢穴中不敢出来。

    不过对此,楚军一方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他们还巴不得对手全都像这位宣慰使一样才好呢。

    毕竟以此时,这位宣慰使大人所展现出的城府、手段和性格来看。张世辉率军攻打宝庆路,宝庆路一方极有可能得不到宣慰司方面的任何支援,哪怕就在天临路的西南位置。

    这并不是妄言。要知道,在天临路的西北位置,常德路武陵城哪里,楚军正在毫不掩饰的招募兵马操练新军。足足三万兵马,哪怕这些人仅仅只是新军,以这位宣慰使的性格看,他也一定不敢妄动他驻守在天临西北益阳州的兵马。

    至于天临路另外一支大军驻守的湘阴州的东北位置,则是岳州路巴陵城。

    张世华麾下万户邓虎,也早就率领麾下兵马在哪里磨刀霍霍的等着了。

    如此一来,天临路宣慰使所能调动的兵马,他用来守卫长、沙的万余精锐。可如果这位宣慰使大人有这个勇气,敢调动他视为命根子的万余精锐参战的话。

    湖广行省的局势也不会在失去行省治所之后,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糜烂成这个样子了。

    是以按照楚军内部的分析来看,和宝庆路之间有官道可行,能够相互派兵支援的武冈路和衡州路,也就是衡州路可能派出些援军。

    因为武冈路能战的兵马,早在几年前就被杨完者他们武冈杨氏一族拉走干净了。

    现在的武冈路自保都勉强,就更不要说支援宝庆路了。

    因而就算是情况发展到了最坏的地步,张世辉他们这一次所面对的敌人,便也就只有宝庆路和衡州路了。而衡州路,这个地方在几十年前虽然是湖、南道宣慰司的治所所在,但在如今的元末至正年间,这个地方也不过就是一个治下有三座城池,人口有二十多万的小地方而已。

    以几十年来,当地那糜烂到骨子里的军务来看,两地加起来能上战场,在战场上能握紧手中的兵器嘴里有吐沫不至于临阵逃跑的士卒,全部加起来有八千人就不错了。

    所以对张世辉来讲,率领着楚军中可谓是最精锐的两万余兵马的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压力可言。

    是以在接到张世华下达的军令之后,张世辉率领着麾下的大军,只用了短短的五天时间,便就不由沿着辰州路叙浦城的那条官道,穿过了天临路西南角的部分疆域,杀到了宝庆路境内。

    “该死的,黑衣贼这番来势汹汹,南下而来的战兵足足有两万余人。这样的一支兵马,没有天临路的支援调度,仅仅依靠咱们宝庆路和衡州路两路之力,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宝庆路领军千户叶子铭带着十几名骑士,出新化城,来到一个土坡上,遥望着三四里外正准备安营扎寨的楚军兵马。不禁因宣慰使巴图帖木儿的胆怯而愤愤不平。

    “该死的,这个蠢货难道就不知道,宝庆路和衡州路如果失守了,天临路和南方之间的联系就将会全部断绝吗!”土坡上,遥望着那支旌旗如林的大军,宝庆路领军千户叶子铭也不禁是越骂越气,以至于连蠢货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

    不过现在跟他身后的这些个骑士,都是他的铁杆心腹,因而就算他这样骂了,也并不需要担心会被人泄露出去。

    但即便是如此,骂人显然也不能改变现在的不利局面。所以在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叶子铭一摆手,还是不由下令道:“好了,现在都回去吧。等到回去之后,立即给我将新化城戒严。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此番就算是胜算渺茫,咱们也要尽力拖延周旋一番。”

    对着自己的下属们,嘴上这么说,显然在这个时候叶子铭已然不抱什么希望了。

    他娘的,实在不行劳资也投降算了。留的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劳资才不想为那个狗屁大元天子去死呢。

    策马回去的路上,越想越觉得胜利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之后,投降的想法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像杂草一样从心中生出。而此时,连他这个将领尚且是如此,下面的那群士卒如何,自然也是不言可知。
………………………………

第四百二十六章 闹剧 变计

    “杀啊!将军有令,先登城墙者,官升一级,赏银百两!”

    至正十五年四月六日,新华城外,张世辉指挥这帐下的三千兵马对着全部兵丁加起来还不足两千人的新化城发起了进攻。

    而到此时,这场战斗仅仅才过去半个时辰,面对着不管是兵力、战力还是军械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的楚军,新化城外的壕沟护城河等外部防线,便就在楚军那如雷霆般的进攻之下全部告破。

    现如今,如烈焰般不可抵挡的黑衣军,已然发起了最后的蚁附攻城。

    “杀啊!!!”一声雷霆怒吼传来,也就是在张世辉开出赏赐一刻钟左右,一名楚军悍卒捉刀杀上了城墙。

    然后,越来越多的楚军将士便也不由涌上了城墙。如此,又是短短的一刻钟后,新华城西边的这段城墙,便就全部沦陷。

    “给我杀,将士们给我打开城门,放城外的弟兄们入城!”城墙上,一名楚军百户官在一刀斩下了一名敌卒的脑袋后,将那颗代表着战功的脑袋顺手扔给了身后一名作战勇猛的兵丁,然后擦了一把脸上的血,便就不由带着数十名悍卒对着城门位置杀去。

    “砰!”伴着一声巨响,定睛一看却是城外的吊门绳索在这个时候也被楚军士卒割断。

    承重的木制吊门重重的砸下,不禁掀起了好一阵尘土。

    “咳咳”吊门砸下时所掀起的尘土引来一片咳嗽声,不过这些在城外已然磨刀霍霍等待着的数百楚军将士,依旧是死死的盯着城门的方向,等待着城门被自己的同袍弟兄从内部打开。

    “吱”尘土散去,一阵响亮的摩擦声传来,终于城门被打开了。

    “弟兄们,杀啊!!!”将城门被从内部一点点打开,城外那磨刀霍霍等待着的楚军千户官一声怒吼,便就也不由提着兵刃,第一个冲向了城门。而在他这样的带动之下,城外数百名楚军将士高呼着“杀鞑”,便也不由如潮水般涌向了城门。

    “他姥姥的,走,快走。这新化城保不住了,跟我从南城突围,往邵阳城逃,保住命要紧。”城中,满脸都是鲜血的宝庆路领军千户叶子铭骑在战马上这般招呼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