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南宋同行-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你的,他的,全是国家的,全是我的!

    如果历史不改变,整个鞑靼人在他们上位期间他们都没有怎么铸钱,市场上便一下子流通了很多的铜钱!

    甚至到后面的大明大清都一直在用着……

    当他们花完了后……他们就开始印刷钱钞,老百姓再来一轮囤积铜钱。

    等着市面上的铜钱又没有了,鞑靼人再来一轮抄家运动。

    还是说说大宋的事情吧……

    大宋的经济繁荣与货币短缺,而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和特殊的四川诞生,原因正是患铁钱重,私为券。

    交子最初作为私人票据成为贵金属、丝绸等货币的替代品,可以理解为一种早期汇票。

    随后,民间交子开始步入官家视野,在得力地方官几番推动之下,最终应运而生。

    大宋政府正式发行“交子”纸币,数量为1880000贯,此后两年一次的发行额度都是1256340贯。

    伴随着国家的介入,交子获得更大成功,不仅解决了私人交子存在的信用问题,也受到从事跨地区跨国贸易的四川茶叶商人欢迎,导致“交子”在交易之中存在溢价交易,常常是以高于标价交易。

    交子商业上的成功,也使得交子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部分,而大宋政府日益增加的军事开支也在寻找办法,各种金融创新继续发酵。

    为了为军需提供保障,鼓励商人运输物品到边疆,大宋政府当局甚至还发明了一种期票,那就是“现钱交引”,以节省商人的运输货币费用。

    这些票据进一步兑现成铁钱或“交子”,运转情况不错,发行权后来也集中在首都开封。

    甚至到了可以经营茶叶的茶引和盐引,还有和尚道士的度牒都加入到纸币体系中!

    当然,这些后者是需要双方议价的。

    后面的问题就来了,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不必再说了。

    所以张国安岛主发行流求币一点点也不奇怪。

    但是,他给流求币和大宋货币的折算,就让人家议论了。

    他规定,大宋的纸币折算成流求的纸币为四比一,大宋的铜钱折算为一点二比一,甚至是金银也有一点一比一的折算。

    他的理由很充足,他的金银铜币纯度高,而且他的金属货币是冲压成型的。

    这个时空,大宋的货币是浇铸的,西方是用锤子砸成的。

    所以啊,我的金属货币精美啊,还能防刮磨等占小便宜的行为。

    光在流求本岛通行可不行,他必须把自己的货币体系推进到大宋境内。

    当然,他不能超前,只规定了二十几样大宋暂时无法产出的商品,只收流求币。

    大宋先前由私人发行货币,当然不可能避免有局部的混乱。

    比如当年最早私营交子的那个富商后来就经营不善,他发行的纸币最终成了废纸。

    大宋国家开始介入发行之后,民间往往自动选择国家,私人纸币也因此被挤出市场。

    这意味着最开始时大宋国家往往意味着比私人更高的信用度,甚至可以溢价使用。

    不过国家一旦过分滥用这样的信用,滥发货币,最终必然遭遇贬值……所以张国安岛主必须把这里的水挤出来的,他定的折算不高的,甚至还有点小亏,但是考虑到自己产品的暴利性,也就认了。

    他都认亏了,但是流求币在大宋的发行还不是一帆风顺。

    一开始在本岛内还可以的,因为可以用它来交税,可以用它来买货物,比如各种原料或者商品啥的。

    但是,流求币和大宋钱钞的折算在大宋商人的眼里,太高了!

    连临安城珍宝行的刘钱行首都写信问自己凭什么定下这样的折算……张国安岛主在回信里写了几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他首先是以大米来算的,说大宋的钱钞在流求岛的市场上,花四贯钱可以买到的大米,用流求币一贯面值的纸币就可以买到。

    第二个,我运送到你那里的商品,我当然可以规定需要什么货币了……这个不用多说。

    第三个,我的金属货币的纯度本来就比大宋的高!

    随后,他给刘钱行首带去了一整套的样本。

    这三个理由让刘钱行首哑口无言……也只能接受了这个要求。

    张国安岛主当然没有把眼睛盯着老百姓那里,还是要从顶层开始。

    但是,他对大宋政府提出在军火武器进口项目上,他要以流求币来结算……这一下子把平章贾似道这条老狗气到了,我大宋为何要用你发行的会子来算?!

    张国安岛主对这条老狗绝对没有客气……你可以不买!

    那条老狗看着张国安岛主的回信突然笑了,自言自语地说道:“那个后生还是有点生气啊……呵呵。”(未完待续。)
………………………………

第五十章 手工生产暂时胜了

    政治其实从来就不是个人之间的交往那样简单,也不是经商那样目的明确政治要有大局观,这就要求它本身永远会是弹性的!

    也就是说,它可以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平章贾似道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错了,但是,他知道张国安岛主确实是有些不高兴了呵呵,一个后生,又是一个商人,给他些许钱财上的好处,什么都好了。

    平章贾似道答应了他的条件,这个很容易,就兑换一下你们的流求币好了!

    其实还不是一样的,双方只是账面上转一圈子,最后都会以实物结算。

    但是,这个传出去的影响可不一样了,大宋政府承认了这种货币,这一点让人放心大宋政府给他们背书了,那个流求币是可信的,而且接受了这种兑换数字!

    原因很简单,张国安岛主也没有涨价,相反正在逐步降价。

    仅仅一个阶层的消费还不能足够带动流求币的流动问题。

    想都不想就全面接受流求币的国家是琉球王国。

    他们本来就是用大宋的货币,流求币一出来,他们马上就全盘通用因为他们的利益完全和流求岛捆绑在一起了。

    原先,他们是流求岛唯一的水牛等牲畜养殖基地,现在不行了,张岛主生生占了济州岛,那里也成了牲畜养殖基地了,两个岛还形成了竞争的关系了。

    不多养一些,会被济州岛比了过去!

    这个时代的大牲畜,那是永远供应不足的

    但是,张国安岛主没有在那里建流求钱行的分行,一是他们的总量太二是他们流求币的主要来源地还是在流求岛本身,从这里打工挣的,向这里送牲畜挣的,那些流求币基本上也消化在这里的购买商品中了。

    临安城的流求钱行临安分行是最大的分行。

    古剑山行长在这里投放了二十名合格的账房先生,他们都是在流求海关锻炼出来的。

    简单说几句。

    大宋在这个时代是四柱记账法,这是一种古老而科学的方法。

    所谓的四柱记账分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旧管”的基本含义即“期初余额或上期结存”,“新收”的基本含义即“本期增加额”,“开除”的基本含义即“本期减少额”,而“实在”的基本含义则为“期末余额”。

    四柱记账的基本公式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因此用现在的话来讲,“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就是进行会计核算及会计结算的四大要素。

    古人形象地把它们比喻为支撑大厦的四根支柱,缺一而不可,故名“四柱记账法”。

    但是,这只是一种单式记账法,也许只适合小规模的经济体。

    张国安岛主一下子就把复式记账法中包括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都拿了出来。

    以借贷记账法为例:

    这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其实就是一句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复式记账法的好处是,它可以表达每一天的账项情况,既能看出每一个账项的入账情况,又能看出它的出账情况,所有账项的来龙去脉都一清二楚!

    张国安岛主还编了复式记账法的口诀:

    复式记账要牢,设置科目属第一。复试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等级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这增加了账房先生的负担,但是账目上却是每天都是清晰

    临安分行一开始经营时,人流量不大,更多的大商是处于观望阶段,当他们急需要购买流求岛的奢侈品时,他们才会来到这个分行,忍受他们认为的折算不公平的比例。

    但是,大宋政府公然承认了这种货币后,这比什么广告都好用!

    然后大商们马上跟上了,随后蕃商们也跟上了一开始时,安静还有些担心,因为,一但发生了大家挤兑流求币的事件,都要求换成黄金和白银的话,他们手里的贵重金属还真不够!

    但是张国安岛主心平气和地说了一个例子,安静一下子就心安了。

    “倒卖黄金赚不赚钱?肯定赚!比如我们这里规定金银是十比一,如果把黄金运到欧洲,转手就是二十比一!

    凭空就赚了一倍的利润!

    但是,他们若是用黄金购买我们的产品呢?先不用说传统的丝绸和瓷器,就是我们的玻璃制品、硫化染料、火柴,哪怕是蜡烛,他们转手都是十到二十倍的利润!

    安静你想吧,他们能只为了倒卖黄金多挣一倍的利润而放弃在这里购买商品?

    这就不是商人的思维了”

    黄金永远会自动流向科技发达的地方,从没有相反!

    安静一下子就想明白了流求岛现在连水牛都可以换来黄金,再过三年,他们有信心向大宋出售战马,这也可以换回黄金了。

    所以,他们名面上是以黄金本位制,其实是他们以工业产品、农业产品为本位制。

    果然,蕃商虽然兑换流求货币比大宋商人晚一些,但是他们的规模更大!

    至少到现在,他们中没有一个到流求钱行再要求换成黄金的,反而有不少蕃商拿出自己的黄金来换成流求币,因为他们的大宋钱钞,还要留着购买大宋的商品。

    大宋的丝绸系列产品,还有他们的瓷器系列产品,张国安岛主实在是打不败大宋,他们的总量和质量,张国安岛主实在是撼动不了!

    流求有骨瓷,但是那个产量太低了。

    安静甚至都搞过以分文不值的木薯叶子来喂养蚕,出产了一种木薯丝绸但是,那是一种粗丝,织出的丝绸连安静自己都不穿,手感远不及大宋产品。

    但是它的出产成本远比桑蚕低,要知道桑叶的价钱不低呢。

    当然,现在流求岛也正在种植桑树。

    张国安岛主只好把这种粗绸用在工业上,可以滤布,也可以浸了桐油后用来防水。

    最好的用处是制作成袋茶的包装物。

    流求岛的饮茶方式远比大宋的方式要简单,尤其是受出海的人欢迎。

    现在也正在向着全世界流传呢,这个生意竟然也有人做。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让人骄傲的,大宋的民间不知道怎么也学会了用木薯叶子喂养了,那粗绸产品几乎一夜间就超过流求岛。

    好吧,张国安岛主不得不服了,就像是棉麻制品一样,他们基本是靠着手工生产战胜了流求岛,谁叫咱们是工业初期阶段呢?未完待续。
………………………………

第五十一章 大宋人喜欢组团

    在张国安岛主看来,大宋外交政治水平远远不行,但是他们搞经济那可真是强项了。

    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的皇帝会公然号称要“全民经商”,甚至能亲自己写信给蕃商,要他们不要不思进取,不要留恋大宋的花花世界,赶快出海经商去啊………………

    他们自己认为正是自己的这种经营国家的方式,才顶作了鞑靼人入侵………………张国安岛主当然无法对大宋政府说,如果没有自己的帮助,他们大宋早就完蛋的话。

    但是,他们好在完全明白流求式武器的好处,绝没有弃而不学,一边向流求岛购买,一边自己认真钻研,

    大宋皇家御前军统制法可出版的《杠杆原理》一书,由于把大宋官家赵禥的名头排在了前面,被太学院院长指定为必考科目!

    这本书的贡献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大宋军所拿出了一种活动式石炮,通过把炮杆架在不同的支点上,他们可以打出不同的距离,而且通过配重的大小,他们可以算出准确的距离来,据说精确度还能保持在三尺之内!

    同时,他们对火炮也开始用心研制,在他们“穷举式”的研制方法下,慢慢掌握了生产加工火炮和发射火炮的一些数据。

    竟然完全学会了流求搞的火炮药包发射法,开始定装了,而且用心追求准确度!

    张国安岛主是在用了更好炼钢基础上,才开始转向用钢铁制作火炮的,毕竟这个时候的铜就是钱………………人家大宋军工所可真不是跟他学的,直接上马开始铸铁炮,现在正在摸索呢,还不知道成效如何。

    他们拆了流求的拉发式手榴弹,马上提出来,他们只要流求提供两件产品,一是所谓的工程**,二是拉发装置………………你妹的,越来越鬼了。

    所谓的火绳枪,他们根本不需要流求的了,而且竟然开始尝试研制自己研制火帽式火铳!

    结果,他们发现有两样配件加工不出来,一是v字弹簧,二是火帽底火加工不出来。

    这个只能从流求岛来买。

    还有一样,流求火箭他们加工不了,也只能买。

    他们加工外壳的能力不够,而且那药柱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同………………大宋的工匠曾经尝试照着样子压出一个来,但是发现,根本比不上流求岛出产的,距离上没有法子比。

    张国安岛主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大宋疯狂山寨自己的军火产品!

    这些武器的技术含量太低了,他们看了就会,这没有办法。

    这个时空,大宋有版权法,但是没有专利法,他也只能认了………………他现在没有能力和大宋掰腕子。

    大宋现在有一亿多人,大约占了现在全世界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轻松就吸收了流求八成的产品,而且现在还是供不应求的阶段,所以这个市场不能丢。

    《流求周报》上标出的所谓黄金商路,让这一期的报纸全都卖光了。

    很多大宋小商人的眼睛都红了,为何香料会这样贵?地图上那样近的地方出产香料,而且那里都是土人的地方,我等却不去主动经营?任由那些蕃商盘剥我等?!

    但是,出海也需要本钱的,他们的本钱不够。

    这个时候,张国安岛主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大宋商人们开始组团式发展了!

    前文中说过,大宋人在这个时期特喜欢搞社团活动,他们甚至连喜欢唱歌,喜欢蹴鞠的人都要搞成社团,起一个漂亮的名字。

    这个习惯他们都带到了流求………………现在有弓箭社、火绳枪社和飞叉社,当然,同时在休息日时,大搞聚众赌博活动。

    大宋小商人完全可以联合起来,组织起股份制的公司来,以后可以搞搞股票之类的嘛!

    其实这也不是新鲜事情,大宋商业中早就有过类似的团体。

    所谓的股份制,是张国安岛主顺势而为推出的,不是盲目拔高。

    因为张国安发现,原先最先来的皮货小作坊主于联现在已经成为了皮货用品的生产大户,他拒绝了某人给他的产品起名为路易威登的建议,直接用“于家”当了商标。

    这几年他手下招了几百个皮匠了,据说要在今年破千,具体挣了多少钱钞他从不说,别人也不好问,只是他现在敢说,大宋上第一个县城里都有他们产品。

    还是那一句话,成功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后来陆续就有七八家皮货小作坊也搬了过来。

    大宋对生皮是禁榷的,只能卖给国家,但是对皮货产品却没有任何限制,所以,不如把作坊搬到流求去,听闻那里的生熟皮堆成山了………………

    一开始时,张国安岛主也高兴啊,整个流求岛一家独大不是好事情,他们之间激烈地竞争就要开始了,这对自己有利!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人家竟然主动搞起皮货商行,竟然还会统一了价格!

    这个民族不是被说过一个人是龙,十个人是虫吗?

    但是后来他想明白了,这是他们还没有经历过鞑靼人的统治啊………………鞑靼人规定五人以上就算非法聚会了,这还能让原先喜欢搞社团活动的大宋人存在吗?!

    更可恨的是,和尚出身的朱重八基本继承了鞑靼人的办法,但是,他又不学鞑靼人鼓励商贸这个唯一正确的地方………………这真是让人叫绝历史啊。

    好在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原本要灭亡的没有灭亡,本来就不该出现的还依然存在,从此历史拐了一个弯子。

    当时,张国安岛主亲自召来于联行首,提出了股份制的看法。

    但是,于联行首没有同意所谓的股份制。

    他说:“我等自有行规约束,违反者必受众人的指责!再说了,我于家的商号名头响彻整个大宋,如何与他们的产出相提并论?!”

    好吧,这家伙还挺有品牌意识………………当时,张国安岛主不想干涉人家的行规,也不想管他们的内部建设。

    张国安岛主说:“那你把所谓的行规都写到纸面上吧,然后到流求公证部公证一下,表明这是你们集体通过的。”

    公证部是张国安岛主不得不提前拿出的,目的是保证买卖双方的交易具有公正性。

    这个时空里,买卖双方的合同有书面的,有按行规的,有口头的,由于流求岛上的商贸行为越来越多,所产生的纠分也越来越多,一天出十起都是极少的,有的甚至都要把官司打到张国安岛主这里。

    他们不得不把所谓的公证部拿出来!

    一般的刑事案件,巡警可以审判了,重一些的可以由巡警小队长判了,人命上的官司则由巡警部长亲自判案。

    那么这个公证部,就去管一管经济类的事情吧。

    当时,于联行首翻着眼睛想了半天,还是去公证部请求公证他们的行规了,这其实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未完待续。)
………………………………

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海盗会带来丰收?

    人家皮货行不喜欢搞股份制,那是他们的自由选择,张国安岛主却在流求地区,以自己的产业为试点,搞起了股份制。,

    当然,流求钱行的古剑山行长和海关关长郭子仁有些看不懂了,明明可以挣到大笔钱钞的厂子,为何要拉人入股?而且到时候还分红?

    张国安岛主耐着性子说:“我们想要做大做强,单独靠自己是肯定不成的毕竟我们不是专门开工厂的,当然一些核心产业不能合股,军工厂和一些秘密加工的厂子都不行。”

    讲完这个,他又讲了讲职业经理人和职业厂长的事情。

    其实这在大宋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哪个大商铺不是请掌事、掌柜的?

    他们不仅是职业的,还是祖传的,其中比较有名气的人,工钱还高呢。

    肯定有贪污或者受贿的,但是绝对不是常态,而且一但有了这样的行为,这一行业可就不能待下去了。

    张国安岛主主要把目标锁定在大宋国内的几个大城市,那里还会有大量的沉睡铜钱,正在变成金银铜矿。

    只要他拿出二十几家工厂,基本上就能唤醒一些来。

    只要他能保证年年账目公开,年年分红,那么他就敢保证股票的概念能深入人心!

    更重要的是,以大宋都能让茶引、盐引,甚至是道士、和的度牒等进入货币市场的习惯,他可以很顺利地建起股票市场来。

    不用说别的,光是表面上看去是小小的印花税,他就可以白白收入很多了。

    当然,他更多的是考虑股票市场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他让杨友行在流求周报发布了流求的广而告之,把流求的棉织厂、棉麻织厂和印染厂之类的二十几家拿出来,变成股份制!

    流求招人入股了!

    大宋的商家比他想象的更快就明白了这个股份制的真实用意!

    他按照大宋的市值价格,以一贯钱的流求币为一股来招合股人。

    大宋政府为流求币的背书,加上他在贵重奢侈品销售的专门指定,第三招也使出来了想合伙挣钱吗?使有流求币吧!

    当然,他还有第四招,他还盯住了大宋的中产阶级,贵重奢侈品的销售是要降一降价格了

    在张国安岛主正掂记着大宋全体中上阶级人员兜里的钱时,已经去了山东的王德发正在和他的家养小子们分析着时局。

    这一次的停战行为当然破坏了张国安岛主让鞑靼强盗集团不断流血的大计,但是它也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