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与南宋同行-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了,更不可能出现高强度的井喷现象。
其实在他们刚到文来河口不久,打井队就已经先行开工了。
王德主家所有的任务就是指定准确的地点,至于如何开建井口,如何开凿,如何下套管他管都不管这样的工作过程。
事实上这些工匠打井的经验比他都有多他从来就没打过。
在他们的计划中,他们早晚要组建起多支属于流求岛的打井队,把钻井勘探的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为以后打深井服务。
王德主家则主要忙着带大家在文来河口建起一个定居区。
当然,这里并不是那面世界的文莱河的位置,而是偏向东北一些。
王德主家领着众人,在距离采油区大约一公里外的地方开建生活区,他当然带来了足够的建材,而且还要在河口的位置建起一个比较正规的码头。
他还要考虑到从这里往流求岛运输原油的要求,还有以后进一步的展的问题,这里不能成为一个产业单一的地方。
他不理会那些打井的工匠,但是那些工匠却在不停地找他,经常把他从建筑工地上找回采油点视察。
在这个时空,大宋四川地区那些能决定地点来开凿卤水井的工匠,都是能得到东家格外看重的人……他们的专业技术也是十分传奇:什么透视眼,闻气鼻之类的传说到处都有,所以,他们自身本来就是非常自信的。
可是像这次这样,东家直接指定了地点,直接让他们架上四脚井架就开凿,还是第一次见过,他们倒是全都变成了普通劳力了!
但是,他们越打越感觉神奇……有工匠说,这里虽然靠着河岸,但是感觉地气中的火气甚重!
四川地区的工匠,这个时候都把天然气称之为地气,并用它来煮井盐,把天然气的储量看成火气。
他们当然也打过地气井,而且还会用竹筒串联在一起来运送它,其中最长的管道,居然能输气到百里开外!
所以,他们感觉很奇怪,在水气这样重的地方竟然也还有火气同样重的地气井,他们心里自然就有了一丝担忧,每天都要找一次王德主家来问东问西。
甚至在他带着人,刚刚解救出两个孩子和五头大水牛时,他们照样来找他询问。
当时一个工匠说,现在火气味越来越重了,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景!
王德主家当然知道他们所说的火气味是什么,便不在意地说:
“越来越重,那只能说明石油埋藏的浅,你们担心什么?!又不是有臭鸡蛋味……”
那个工匠不仅没有放松,还有一些紧张了……长时间的打井经验中,他们都知道那个臭鸡蛋味就是意味着遇到了能薰死人的“死气”,万一在打井的过程中闻到了,人人都会大骂晦气,弃之而不及。
他们确实是有过死人的经历。
那个臭鸡蛋味的气体,实际上是硫化氢!
在油气生成或运移过程中,含硫物质在高温下生热化学还原反应,或含硫有机物生热裂解都会产生硫化氢,在油气开采的时候就会随同溢出……
硫化氢,分子式为2s,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
但是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反而一点怪味也闻不到,一两个小时内就可以杀伤生命。
所以古人因为不理解而怕它,称它为死气。
但是王德主家并不怎么担心,因为他从那面世界里拿到的资料看,这里的油井是很安全的。
不是所有油井都会产出硫化氢气体。
这里的油藏不具备石膏岩层,而且不具备高温条件,哪里会有这样的气体产出呢?!
这是一个普通的化学常识……但是打井工匠们另有自己的常识,他们知道自己打出充满火气的地气井时,就可能会遇到死气,所以看到这里的火气如此旺盛,心里多少都有些担心……要不要换一个地方重新打?
这里打井实在是比在四川容易多了,他们当然不太明白这里都是沉淀土层,想遇到岩石都挺难……只是感觉进展太快了,一日最快时,竟能入地一丈之深!
但是王德主家却认为他们真够慢了……主要在于没有大功率抽取泥水混浆的设备,只能让他们一筒一筒地慢慢去汲取泥浆。
为了安抚他们,他那几天还是要每天去一趟,站在那里谈笑风生地聊几句,看看后再走。
他自己心里还没有数呢……自己没有遇到自喷井不说,这口井好像还不浅,打下了十几丈了,还一直没有反应。
所以,就算是自己也不太明白,就算是刚刚押送野人们回来,也还得去采油点看看,好好安抚一下他们。
只要打到石油,什么紧张都不会有了。
那些犯罪的野人们都统一安排在文来河滩上筛沙子,反正这物资是有多少要多少,建设不停,筛它也不会停的。
鸡米和啃狗两个人那时来了精神头儿,也不放牛了,因为水牛都用在转动大绞盘车上了。
他们两个人,一家拿着一根藤条,又当监工又当师傅的去管教他们!
两人一直想找机会抽他们,但是没有找到野人们都很听话,男女老少和壮年都在老实地干活。
不老实的都在关押他们的地方养伤呢。
啃狗有些畅想了,说:“他们迟早会和我们一样了”
鸡米冷笑着说:“不可能,他们比我们笨,是野蛮人!我们才是文明人!”
啃狗这时刚要说什么,只听远处有人喊:“出石油了,出石油了!”
两人赶紧向着采油点跑去等跑到地方后,他们看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场面!未完待续。8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红色的石油
啃狗和鸡米竟然看到那个采油井处喷出了一股“红水”,有大腿粗细,在嘶嘶作响声中直接冲上了半空中,那高度足有两棵大树高了!
空气中弥漫着都是怪怪的味道啃狗和鸡米惊慌地对视了一眼,难道大地出血了?!
采油井上的四脚支架在这冲击中摇摇欲倒,发出哐当哐当声场地上的所有人都在四处乱跑,他们身上的衣服都被“红水”打湿了!
这个时候,大家都听到了王德发主家的高叫声:
“所有人都听令!一起往文来河里跑!!”
王德发主家的命令一直都必须要得到大家的遵守,这一次也不例外,所有人马上都向着文来河里跑!
王德发主家则和另一个工匠没有离开,他们直接去解救五头大水牛。
那五头大水牛正在哞哞直叫,吓坏了的样子他们两人一一把它们从大绞盘的牵引索上解下来,然后拉着他们走。
那一股冲上半空的“红水”在空中散开后,又很快落了下来,王德发主家他们和大水牛们早都被打湿了啃狗和鸡米两个人也飞快地跑了过去,因为他们才是原本管理水牛的人。
他们四个人牵着大水牛快速走出了喷洒“红水”的地方,王德发主家这个时候闻着刺鼻的石油味道,脸上却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还好没有明火火源。
他笑呵呵地牵着牛同样走进了来文河的河水里。
来文河在这个旱季里,水势平稳,它一直在缓缓地流淌着,不紧不慢地奔向大海。
此时,它最深处不过两米多清澈的河水能让人一眼看到河底。
水牛们这时忘记了害怕,它们在河水里嬉戏起来,啃狗和鸡米也各自拽着一条牛尾巴,任由它们拖着自己游动。
一直跟着王德发主家的工匠仍然惊悸未定,天神啊,我等是不是打出了地血!
王德发主家笑着说:“哪有什么地血?我们打出了高产的轻质石油油井!!”
他当然高兴了,轻质石油是极好的。
它里面的“杂质”比较少,开采和炼油工艺流程和技术相对没有那么复杂,可以蒸馏出更多的石油产品。
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蒸馏得到的,根据沸点的不同,分别截取不同沸程的馏分,按照正常顺序就得到那三个品种的产品。
只要温度可控,对王德发主家来说,只要用上几个铁皮桶串联起来,他就能一一搞定。
可惜的是,他现在还没有办法开创内燃机时代他的加工技术不过关,这个只能慢慢来,
一直和他一起的工匠不太理解王德发主家的兴奋那可是红色的血水啊!
其实红色的石油不奇怪石油的颜色本身就非常丰富,红色、金黄色、墨绿色、黑色、褐红色、甚至透明的都有,品质好的,可以直接加汽车油箱里使用也不稀奇。
石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
在那面的世界里,四川黄瓜山和华北大港油田有的井产无色石油,克拉玛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庆、胜利、玉门石油均为黑色。
而无色石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原苏联巴库、罗马尼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均有产出。
至于无色石油的形成嘛,则可能同石油在地下运移过程中,带色的胶质和沥青质被岩石吸附有关。
但是最终来说,还是不同程度的深色石油占了绝对多数,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大含油气盆地。
所以嘛,在大家的印象中,只要是石油一定就是黑色的
王德发主家想了想这个时空对石油的称呼,学名上,它们确实就叫石油。
事实上,最早给石油以科学命名的是大宋著名科学家沈括。
他在百科全书梦溪笔谈中,把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
他于是就说:“你们先前不是说也见过石油嘛都是一个东西,只是颜色不同。”
说到对石油的利用,世界主要民族都有自己的记录。
古希腊人可能用它当燃烧弹用过从大汉时代起,可能就用过它制墨块。
事实上,那些工匠们确实都见过石油,只不过没有想到会有红色的罢了。
眼见着那自喷的油井慢慢平静了下来,它喷出的淡红色石油已经在油井周边的几处沙地上汇成了成片的小水池。
当初在开出采油井的工作面时,王德发主家就让人在这方圆处的地面上都铺上半尺厚的河砂,一是不让杂草出来,二是可以吸附洒落的石油,不会造成消防隐患但是,如果短时期洒落太多,它们自然还会汇集到一起的。
所有人加上五头大水牛都在河水里把身上的石油洗去了在油井不自喷后,他们随着王德发主家重新上了河滩。
王德发主家喜不自禁的笑容多多少少感染了其它人莫非这地下能喷出红色的石油,真的能有大用处??
说实话,用石油制成的墨块远远没有松脂制成的好,而且用此物照明,太过于薰人,而且烟雾容易弄脏房屋以前打到此物时,往往都是弃之不用的。
哈哈,王德发主家当然高兴了,石油本来就是储存在底下的流体,它自身的单位密度不高,由于受到地球地壳的巨大压力,所以沿着地壳的缝隙,本来可以自动喷出来的,但是在这里受到沉淀土层的堆压而无法达到地表现在打开了一个口子,自然就可以喷出来了!
但是,似乎压力不算大,这个油井还不是主产油井如果石油能自喷,在它自动喷出地表之后,只要注意一下防火问题,便马上可以收集起来使用,这样采油所付出的劳动成本相当于没有了。
可惜不是但是以后肯定能找到自喷更多的!
大家都上到了河滩上后,脱了上衣和裤子、鞋袜,只留下了小内裤,哈哈,大家都是一样的装扮,显得特别的整齐。
王德发主家的一个许诺让大家更加明白他有多高兴了。
“这个月,所有参与开采的人员,均有加倍的奖金!”
嗷!
所有的人都乐了,主家真高兴了要不然不能这般大方,看来这红色的石油真的是好物件。
紧接着,大家又开始忙乱起来。
王德发主家采用木制集装箱的办法来运送石油用挂釉陶瓷柱式坛子装石油,用配套的陶瓷盖子封顶,抹上黄泥来加固密封,其实类似大宋酒坊里的藏酒坛子,只不过也许比人家粗糙了一些。
集装箱内部有硬木构架,并以巴沙木为减震垫,以防止碰撞。
其实加工铁皮镀锌或镀锡桶都不是问题,但是成本比用这个方法高太多了,而且影响生产计划。
王德发主家只能先把炼油厂建在流求岛,因为那面有很好的配套设备,而且还可以很快培养出相应的技术人员。
当然,最关键的是,那里有较好的温控手段。
被称为“文来1号”的油井很快进入高产期,他于是又给了负责打井的工匠们一个新的目标。
用汲水筒采油极为方便和简单,可以交给流求来的土著们完成这个工作。
按照事先的设想,他至少要开凿出六口井后算是完成一期工程。
到那个时候,理论上,这个居民点儿也要完成一期工程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九章 考虑一下接盘问题
王德发主家对当时开采石油的工作放下了心后,便开始着手布置下一步工作。
如何能把一个定居点发展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地方,甚至是一个新兴的城镇,都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
这一个傍晚,王德发主家选了一处高一些的河岸,然后摆上小竹凳上摆上,伸出长长的竹子渔竿开始钓鱼了。
钓鱼已经是王德发主家不多的业余爱好了。
啃狗和鸡米两个小子一左一右坐在他的旁边,两个人都在嘴里噙着草棍,看着河面上的鱼鳔发呆……一直没有看到有大鱼上钩。
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它正在奋力把它最后的余晖洒入文来河,整个河面顿时波光粼粼起来,这也许是傍晚最辉煌的一刻。
如果能放一曲《渔舟唱晚》也许就更有味道了………………
文来河面的天空上,正在归巢的野鸟偶尔鸣叫几下,然后掠过几个弧线后,飞入河岸两边的树林中不见了。
王德发主家这时深深吸了一下烟斗,吐了一口浓浓的烟雾,悠悠地说: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一句诗,太美了。”
两个小子蒙了,他们一起抬头看看天,然后又一起看看王家主。
你啥时还会飞的?
从没有见过你竟然还有翅膀……
王德发主家挥了挥烟斗说:“……有的事情虽然做过了却不为人所知,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经做过,并且从中获得了许多,不要去要求别人记住你………………”
鸡米真不知道王德发主家想说什么,啃狗好像明白了一点,但是一时间还说不出来。
王德发主家笑了笑,还是太深了……他直接说:“你们两个何必要打骂那些土著呢?让他们慢慢来不行吗?”
两人彻底明白了,原来是说自己两人的管理方法呢。
他们在管理那帮子罪犯时,天天拿着藤条,天天高喊着自己的名字,让对方记住自己,总想着要他们记住,正是自己在帮助他们学会文明,学会技术,甚至学会生活。
鸡米说:“王家主,他们将来会感激我们的,就像我们一直在感激你……”
啃狗说:“王家主,将来我们也会让他们自由吧!”
“呵呵,你们记住,能让别人自由的人,自己才会真正的自由;总让别人恐惧的人,自己会成为恐惧一切的人……比如你们两个,迟早有一天要离开我去过自己自由的生活,那个时候,你们就明白赋予有时比收获更快乐。”
“不!”
“不!”
两个小子一左一右靠上了王德发主家的大腿。
“我是说以后,你们成年了的以后……”
“就不!”
“就不!”
两个小子靠得更紧了。
好吧,慢慢来吧……张德发主家感觉鱼竿沉了一下,然后一甩竿,一条半大的河鱼上钩了。
两个小子兴奋起来了,说:“我来我来,是不是还要放了?!”
王德发主家点点头,那鱼太小了,留着它毫无意义。
流求岛现在还有一样不太出名,但是同样好卖的产品,那就是他们出产的用剑麻加工出的鱼网和鱼线。
现在的剑麻产量已经足够多了,甚至福建地区都有聪明的农民跑了过来引种。
剑麻是这个时空所有麻类中最耐海水蚀渍的麻种,所以渔具质量上远比其它种类的好。
这个定居点里有专门负责捕鱼的人员,所以他们鱼获是足够这里的劳工们吃……感谢这个时空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
第二天,王德发主家就收到了张国安岛主的信……他看了后,一下子就能感觉到他的朋友在信里面的怒气。
国安真的生气了……这里面有因为流求卫队在战场上损失的怒火,其实也有认为他自己,或者说,他认为整个计划过于缓慢了的原因。
王德发主家想了想流求岛上的人数,呵呵,加上流动人口现在还不够六十万人。
武器可以造出来,不算什么;战士可以买来,也可以雇佣,也不算什么!
但是,符合我们世界观的人才呢?!
而且,我们有稳定的中间层吗?!
大商大户算是一股强大的助力,但是不能算是我们的基础;平章贾似道和京湖制置使吕文德也算是朋友,但是不能算是我们的基础。
因为他们随时都可以转向,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随时背叛我们,因为他们的屁股是坐在金钱和地位之上,而不是和我们一起生存与发展。
王德发主家想了半天,一点点写下了自己的看法。
他没有着急,一边组织工作,一边考虑和朋友的交流问题。
他给文来河口地区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以加工出产椰子系列产品为主,同时兼有人工种植这里特有的香料,慢慢推动商贸的发展。
发展初期的头两个方面暂定这样。
这里的椰子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简直令人发指!
沿着海岸走,那落在地上的椰子似乎比河边的石子都多……但是这里的人利用的方法却是极其有限,无非是喝了椰子汁,连椰子肉都懒得吃,因为这里的野生水果也多的是。
但是,以水果为生当然可能饿不死人,只不过会造成营养不良,因为缺少蛋白质和胆固醇,特别是高脂肪、高热量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让王德发主家感到有意思的是,这里的人会种水稻和旱稻,但是却不太会畜养家禽,所以动物性蛋白质只能依靠鱼类……至于猎物嘛,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王德发主家发展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蓄养业。
至于说粮食和蔬菜之类的种植,那个都是必要的,不必多说。
王德发主家认真给他的朋友写了第一封信。
在信中,他指出眼前的局面是不曾有过的,可以公开与鞑靼强盗集团划清关系,让大宋及其周边国家与地区的人们明白自己的立场,这样有利于团结可以团结的人与势力,形成多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态势。
但是,不必要离开山东路作战……象征性打击都没有必要,不如集中力量到最后时候来个最重的一击!
王德发主家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就算直接打败的鞑靼人,我们如何接盘?!
张国安岛主接到信后同样陷入了沉思,接盘的问题他不是没有想过,只不过他认为一力降十会。
如果流求卫队直接在战争中击败了鞑靼强盗集团们的联军,那么,一些地方上的管理工作,还可以让原先的官员体系继续运做。
文官们能接连投降和效忠辽、金和鞑靼人,没有理由不可以投降和效忠我们。(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章 王德发主家的设问
从流求岛的八道河地区到渤泥国地区的文来河口地区,通航一趟,大约需要二十几天……这对这个时空来说,真不算有多久,大家都习以为常。
但是,王德发主家和张国安岛主都觉得太久了,一封信来回竟然要两个月!
两地中间还有一个地区,就是在大宋的海图上称之为三岛的地区还没有利用上。
那里其实就是那面世界的菲律宾……当然,现在那个地方还是类似渤泥国地区,有若干大小部落,最大的一个部落自称是麻逸国。
麻逸是土语,意思就是黑人的国土。
麻逸国比渤泥国小太多了,只不过是一个千余户的居民点,由首领统治,采取村社联盟的社会组织形式。
它又是三岛北部地区的贸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同附近各岛的贸易相当密切。
首领有掌管贸易的权力,同时也有兵权和司法权,但是他要与长老们共同商议……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进到封建独裁的阶段,还是原始部落制的管理方式。
他们的所在地,山势平缓,土地肥沃,气候温暖。
他们会熬盐、酿酒、织麻布等简单的手工技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