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与南宋同行-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章阿合马推行的“经理法”迅速见了成效。
他们的政府由于一直处在转型期,加上监管不力等原因,中底层官员确实太贪了,小官巨贪,小吏大贪都处都有……平章阿合马在推行的同时,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规模,尽量不能办成“窝案”,也不能变成“塌方”式的案子。
这里的底线就是,要收回大多被贪污的利益,但是还要让地方上有人干活。
事实上,受损最大的还是汉法派的中底层官员……他们确实贪污情况最严重,事实胜于雄辩,汉法派的大臣们只能咬着牙赞美这次运动!
这次推行的运动还产生了一个结果。
鞑靼强盗集团由于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本来就使得北方汉人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严重分化。
一部分世家大族的文人仍然积极参与政治,官高位显,是仕途上的成功者;一部分文人虽亦热衷于仕宦,却时运不济,沉沦下僚,终生仅为小官小吏;还有一部分文人则被迫或自觉放弃了“学而优则仕”的追求,绝足于官场,成为功名圈外的人。
尽管有上述区别,但是这个时期北方汉人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还是共同的,那就是弥漫于他们中间的沉沦感和危机感,至少相当多的人还是能忍受的。
鞑靼强盗集团的国库得到了快速地充实,这个让大头目忽必烈相当满意,至少陆续到来的联军的军资可以得到部分的满足了。
但是,他和平章阿合马都选择性看不到的是,他们底层的知识分子在快速流失,这个可比真实的历史上快速多了!
事实上,鞑靼强盗集团举办过科举。
最初尝试是在窝阔台汗时期,那时的大头目窝阔台刚刚得取中原时,中书令耶律楚材请用儒术选士,他准了。
于是下诏命断事官术忽德与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在历诸路考试。
当时是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不以失文义为中选……其中选者,复其赋役,令与各处长官同署公事。
诏令中所说的“复其赋役“,指的是其中选儒生,若有种田者纳地税,买卖者出纳商税,开张门面营运者依例供差发除外,其余差发并行蠲免。
凡中选的儒生,与各住达噜噶齐管民官一同商量公事勾当着,随后依照先降条例开辟举场,精选入仕,续听朝命。
按照他们原来的打算,此后准备再辟举场精选入仕,但是后来他们以当世或以为非便为理由,事复中止。
到了大头目忽必烈即位以后,他们还围绕科举兴废问题曾展开反复讨论,但是一直没有施行。
他们让科举长期停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到了大头目忽必烈这一代呢,鞑靼人对中原统治已长达半个世纪。
在这一时期,凡纳土归降者,均命其为当地长官,依照金朝的官制授予官职,其中许多汉人儒士和官吏、地主等已经成为鞑靼强盗集团的助手。
他们在自己的辖境内,既统军,又管民,有权任命其下属官吏……到了大头目忽必烈更定官制时,暨亡金曾入仕及到殿举人,几乎都成为既定官员人选。
因此,他们客观上没有迫切需要另辟取仕途径。
其次,现在他们需要的是大量的军费开支,而且又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短缺问题。
大头目忽必烈重用平章阿合马,让他们“理财助国“,已经遭到朝中许多儒臣的反对,主观上,他必须要挺理财派。
科举取士是汉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鞑靼强盗集团全面实行此种办法便意味着全面的汉化,意味着鞑靼贵族特权的丧失。
而大头目忽必烈又一向嫌恶金朝儒生崇尚诗赋之作风,他认为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
这时候的大头目忽必烈对于儒学已失去原有的热忱和兴趣,他所急需的是增强军力,保证财用……
这时候再加上平章阿合马大力推行“经理法”,进一步对中底层知识分子的打压,简直让他们忍无可忌了,已经没有了出路……当官做吏不发财,谁去做那个啊。
但是,北方汉民中的中低级知识分子现在多了一个选择,他们可以跑,不用走海路,可以通过陆路跑到原先的山东路!
他们早就听过传闻,占了山东路的那帮子海盗,他们根本不是海盗,他们是商人的家丁……那里的工钱高,听说只要是儒生,去了就能当上县令级别的官员!
相比较世家大族,他们可以选择的余地更大,可以带家人去,也可以不带……先去看看再说。
甚至还可以携款潜逃!
张国安岛主和王德发主家没有想到过接收北方知识分子的问题,他们只关心劳力。
当然,他们也没有办法事先指导鲍威大队长等人如何接纳他们。
流求卫队在整个山东路的管理完全是处在军管阶段……他们着重管理治安,狠抓张国安岛主一直要求有的秩序问题,其它的,比如民生和税务他们根本就不操心。
从财富的来源来分析,他们在整个山东路确实是在殖民。
流求岛把那里当成了工业、农业和矿业原材料的供应地,每个月甚至每天都要从这里往流求岛运送生铁、焦炭、棉花、白糖,时不常还有几船其它矿产品。
同时,整个山东路还要接受流求工农业产品的销售……如果按科教书来看,这里应该很穷苦的。
但是,流求岛只是按照市场价钱付出了他们应该付出的费用,可是山东路的民众竟然越来越富裕了!
为流求岛在这里开办的农场、矿山还有集中在一起的淄博冶炼厂打工的劳工们得到了他们应有的工钱,他们的消费又让大小商人们趋之若骛……鲍威大队长和他的伙伴们又一次认真观察这个利益链条上的发展和变化。
他们这一次没有张国安岛主的指导,却看的更加清楚和明白。
吴迪中队长说:“哈哈,所有财富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啊……我们只要组织一下,人人都得利呀!”
梅乐芝中队长说:“所以,只要大自然无穷尽,这天下的财富就无穷尽……然则为何贫穷仍然处处有?!”(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们为什么会贫穷?
鲍威大队长和伙伴们当时对产生贫穷的看法还不一样呢。
萧湘中队长坚持认为完全是鞑靼那样的强盗集团才会造成民众们贫穷!
他给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凡是逃到这里的北方汉民,基本都是赤贫,全家里的人都身无长物……他们的身上衣服也就是能掩体而已,甚至再不给几口吃的,都会饿死人了。
萧湘中队长恨恨地说:“北方地区此时的天气状况良好,风调雨顺,正是种田的好时机,看相邻我山东的那几个地方吧,不过区区百里之外便会民不聊生,家里都没有隔夜粮……何也?鞑靼强盗集团盘剥甚重!
就是那些家里有万亩良田的人家,也受不过一年五次缴税!!
富家都受穷了,穷人还哪里有活路了??
大家说说看,生活和生产物资都被他们抢走了,怎么可能不贫穷!!”
穆木中队长摇头说:
“算起鞑靼强盗集团的那些许税务,次数是多了些,但是总算不过尔尔……若是有我流求的收入,就算他们能一年缴十次税,又能如何??
还是他们的收入太低……你看那山区里的农户,并没有人缴他们的税收,但是他们的生活甚苦!
哪里有什么《桃花源记》里写的那样好??他们一年都吃不上几回海盐!!”
流求卫队几乎全面占领了山东后,他们开始慢慢了解山东中部山区里的情况,一方面是消灭土匪之类的隐患,另一方面也要全面了解山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来了,他们就不会走的。
这个时候,他们时常就在看到躲在深山里的山民的生活,据他们观察,那些人的生活,只要用一个苦字就能说明一切了,十几家山民加一起都没有一斤海盐!
也只能说,他们还没有饿死罢了,不管男女老少,全都是衣衫褴褛。
他们基本都住在低矮的草棚子里,最好的不过是木棚子。
就他们那一堆破烂东西,还怕流求卫队的侦察小分队抢劫他们……当十一名队员出现在他们的山窝处时,他们吓得四处逃窜,什么都顾不上了!
他们逃跑的工夫很不错,以前肯定练过。
但是队员对这样的场面应对自由,他们以前在战斗中也早就经历过了………………方法很简单,根本就不用搭理他们!
上他们家里的事情更别想了,他们哪一家都太脏了!
连他们水缸里的水都不信会是干净的!
侦察小分队当时就找到了一条小溪,打好了水,点上了煤油炉子。
小型酒精炉是给单兵用的,他们这样的小队,带着三公斤的煤油炉子正好可以一次性烧出十一个人喝的水或是汤,然后他们就着自己带的面包夹猪肉香肠,一顿饭就可以吃饱了。
他们当时熬的是海鲜汤,各种海鲜干料下锅后,那味道可以传出很远,真是鲜美啊。
除了放哨的,当时所有人都围住了煤油炉子,一边用锡饭盒喝着汤,一边吃着面包夹猪肉香肠。
他们还带着炒面和米粉,可以换着样吃,后勤一直不错。
他们当时互相有说有笑的,再有两天,他们就侦察完这一片山区,经过侦察,他们发现这里除了一些山民外,没有土匪,当然也没有敌人埋伏的军队。
他们不理会山民吧,那些山民们却探头探脑地来窥视他们了,毕竟海鲜汤的味道可以传出很远的。
放哨的队员有无数办法对付这种情况,他当时就冲着山民们喊道:“有萝卜嘛?!快去拿来,一个萝卜一两盐,换不换?!”
如果按照济南城里的标准,大家算是等价了,因为现在城市里的海盐实在是太便宜了……但是在山上,队员们都感觉自己占人家便宜了。
他们出来了几天后,突然都想吃这里的脆萝卜了,山东萝卜一直算是特产吧……但是没有人携带那些沉重的家伙。
那个时候,山民们也觉得自己占便宜了,那些大兵们本来可以随便去萝卜地里拔的,但是他们竟然没有动,而且可以用一个换回一两盐!一两盐!
好吧,巨大的诱惑让山民们拔出最好的萝卜,然后小心翼翼地送来了,这期间他们一直做着转身就跑的动作。
队员们看了看送来的十几个,随手送给了他们一斤盐!
眼下还不是萝卜完全成熟的季节,但是生吃起来依然好吃,很脆很爽口。
队员们在溪水里把萝卜洗净,掏出自己的丛林战术刀快乐地切着吃。
味道确实不错,比山下卖的好吃。
那些山民们喜不自禁,他们拿着盐笑得合不拢嘴。
当时一个队员多嘴对他们说:“你们啊,守着这个破山区有啥意思,把萝卜啊,山货什么啊送下去卖了,可以换回好多物件来,你说你们种那些长不了多少的粮食有什么用?!
………………还有啊,下山随便找个工作,一天就能挣出三口家两天吃的粮食!!”
流求侦察队员们当时没有停留太久,他们听过这些山民说了,再往里走肯定是无人居住了。
但是,他们的任务是还要再深入一下,不能不完成。
流求侦察队员们平静地走了,但是他们的话让山民们思绪万千………………也许真应该下去看看?这些大兵也许真与以往的大兵不同??
真是不同,他们穿着上,用的东西上,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而且都是极短的头发,就算他们戴着帽子也能看出来。
要不去试试??
他们派出了代表,挑了几个男后生,带着些山货走了三四天的山路下山了。
结果,他们带着的山果之类的山货不算好卖,一时间没有人买呢!
但是也不算上当受骗了,他们已经被山下那个原先不起眼的村子震住了。
原先,他们就是怕大兵才躲进深山,没有想到,没用上几个春秋,这里竟然发展成了一个镇子!
许多大兵们在这里驻扎……而这里竟然还有了市场!
这里人来人往,叫卖的东西各式各样,山民们感觉自己卖的山货太寒酸了。
这个时候来了个衣着鲜亮的商人,他说:“你们都是山里出来的吧?”
五个男后生纷纷点头,说不出话来。
那个商人眼珠一转,说:“你们的物件嘛,除了那些烂果子,那个干蘑茹和破皮子,我全买了……”
五个男后生大喜,做成一片的揖。
“但是,你们要去我的砖厂干上三天活儿……工钱不少你们的,要是要盐呢,我一个人一天给一斤盐,要是要麻布呢,我一个人三天给一匹麻布!”
五个男后生惊喜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竟然给这样多!
但是,那个商人身后那时响起了一个平静的声音。
“他开的条件,我算你们三倍,给我干三天活儿吧……”
穆木中队长出现了,他那时一脸平静地抬着价钱。
这里已经成为了流求卫队的一个分基地,他主管后勤,正好就赶上了这件事情。(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章 我们为什么会贫穷?(续)
那个衣着光鲜的商人听了后大怒,这是谁和我抬价!
他转回头一看,认识呢,原来是流求卫队的长官中队长穆木!
两人打过交道,因为中队长穆木向他订购过砖瓦他脸上马上浮现出了笑容,说:“穆中队长军营里现在还需要劳力?”
穆木中队长点点头,仍然平静地说:“军营里还差一些工程老贵,别忘了当年你是如何起家的,要有初心,莫要盘剥别人太狠!”
老贵原先是一个普通的砖瓦匠,会烧制砖瓦,也会做泥水匠的活儿。
他当初在济南城里打零工,日子也就将将能说得过去。
后来,他见流求工匠兴建了砖瓦窑,模样有些怪,竟然是一条长龙状,而且不用草木,是用石炭来烧制,省了不少烧料钱、人工工钱不说,出产还甚多。
他于是就照着样子兴建,开始时没有多少钱钞,在几个朋友帮衬下,建了一个小型的。
当时,石炭和人工都不算贵,而从流求卫队来这里后,他们似乎对砖瓦需求极多,基本上他能出产多少,他们就买多少,所以,没有用上两年,这家伙就发财了。
后来,石炭和人工费用涨了上来,这个家伙很鬼头,他发现流求的砖瓦窑都开始用从石炭里挑出的石头样的东西烧窑,而那个基本都是不要钱的,听说矿上本来是要雇人挑出来丢掉的,于是他也有样学样。
由于他的规模甚至又跑到了这里来建砖瓦窑,因为这附近又开出了一个石炭矿。
但是人工费上涨后,他可就学不了流求的砖瓦窑了。
流求工匠运来了一种不时冒着白烟,还轰隆隆做响的大家伙,竟然可以轻易就干了几十个人的活儿什么拌泥和压模,甚至还可以用一条长长的皮带运泥胚!
人工没有添加几个,砖瓦的产量几倍增加,结果砖瓦价钱上一时间便宜了很多!
这当然也是他把自己的砖瓦窑搬走的原因之一。
后来他知道那个大家伙叫锅驼蒸汽动力机,听说竟有三十匹大马的力量!
他私下里也打听了价钱,当时就被吓了一跳,不仅有三十匹大马的价钱了,而且还要等很久以后才会有货
所以搬远一点,人工成本肯定会降低了!
果然各方面都省了许多流求币,特别是流求卫队竟然在他的附近建起了什么后勤基地,这一下子又发财了。
流求卫队只买最便宜的货物,不管是哪里出来的。
他们虽然在济南城有砖瓦窑,但是算上运输成本可比自己贵多了!
但是,慢慢地,随着这里的发展建设,这里的人工费用也高了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又是流求人把劳力的价钱抬高了!
想多挣钱钞,就要多用劳力,别有他法,所以,一下子遇到五个完全可以充当劳力的人,他不知道有多高兴了那些人一看就是山里人,他给的工钱和自己当年的工钱差不多了,不少了!
但是,没有想到穆木中队长神奇般地出现了,他还能说什么人家给的还是正常价,也不是与自己做对,就是做对,他还敢说什么?!
穆木中队长当时还接着对他说:“自己当年受过的苦,不要再让别人轮着过一遍,再说了,想得到财富,为何总是盯着那些许的人工钱?!”
老贵其实想说,这天下还有嫌弃钱钞少的人吗?还有不想人工钱更便宜的吗?!
当然,他不能说出口,这倒不是怕穆木中队长打他,因为流求人,特别是流求卫队雇佣起劳力来,都是高高的工钱这真是让他气恼万分,但是又不得不跟进,若不然,他手下的劳工们都跑他们那里打工了!
流求人开办的作坊太可气了,仿佛来多少人打工,他们就都能收下。
老贵重新努力堆起了笑脸,讪讪地说:“那是,那是”
然后转身走了他看到过,流求工匠会用那个石炭沫子兑上黄泥,然后和上水,不是摇成小球状,就是压成蜂窝状,而且相当好烧。
这一定又是一门好生意石炭沫子不要钱,黄泥不要钱,但是人工要啊,他咬着牙发誓,非要找到更便宜的劳工不可!
但是他又转念一想,只要流求人能到的地方,那里的人工就没法便宜多久想到这里,他的腰都有些弯了,身上的衣服都似乎不光鲜了。
五个山里的后生一直在目瞪口呆看着那个商人离开,然后又一起转向了穆木中队长,仍然保持着目瞪口呆的表情。
穆木中队长的个子不高,但是军服笔挺,特别是肩上的两颗金豆豆在阳光下格外闪亮。
他依旧平静地说:“你们五个人需要在三天内给基地挖出靶墙和马厩的地基沟,只要完成了工作量,我就会付给你们说好的工钱,如果超额完成,还会有奖励”
五个山里的后生木木地点着头。
后来,他们就留下来打零工,积攒了一些钱钞后,他们不仅把整个山窝子里的人都带出来了,还把老贵气个够呛因为他们竟然学起他来,也制起了煤球和蜂窝煤!
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好在这东西需求量大,一时间还看不出损失多少盈利,但是至少石炭沫子都开始要用钱钞来买了他心头大恨,莫不如高价雇佣下他们后,一脚把他们踢回大山沟子里,不会让他们来争自己的生意。
再后来,陆续还有山里的居民出来了当然,也有没出来,就靠着售卖一些山货为生,他们就是喜欢过山里的生活,但是日子也比以前好多了。
从此再也没有听闻还有人吃不上盐的传说了
穆木中队长就此对自己的伙伴们总结说:“横征暴敛确实会让民众贫穷,但是它不是唯一原因,我以为更重要的原因是,民众有没有自由谋生的能力和权力,他们会不会受到符合身份的公正的回报!
你们还记的吴主家提到的一个乌托邦国嘛?
他说过,原先那里的人不准做生意,也不准出外打工,结果到处都是贫穷后来,那里的人被允许做生意了,也可以出外打工了虽然那里的人买货物要交上五成左右的税,但是贫穷现象也大面积减少了”
穆木中队长与萧湘中队长的话让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听上去,他们确实是各自都有道理。
鲍威大队长补充了一句说:“张岛主是说过,那个税叫间接税”
吴迪中队长也补充说:“别忘了,我们还有技术啊,粮食多了,货物多了,花的人力还少了,我们管治下的民众想贫穷也难吧??还别忘了,有天生的懒货如何算?还有天生不幸运的人如何算?”
大家都笑了,萧湘中队长得意地说:“那样极端的个人事件不用提的我们说的是民众们,但是,想在我们管治下过着贫穷的日子确实难!”
鲍威大队长后来索性说:“算了,咱们只要好好想着怎么打鞑靼人就行了,这样的问题,给张岛主写一封信,他什么都能教会我们了!”
众人当时深以为然。
:正版读者的粉丝应该是弟子以上了,但是现在才二百多个这是一个让人尴尬的成绩。
请正版订阅我,或是补上我的订阅吧再这样下去,我这个写手真要喝西北风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人群中多看了一眼
他们几个伙伴还真就把有关贫穷的话题写信给张国安岛主了。
张国安岛主不得不严肃对待这个话题。
这些半大小子们现在已经不能再当成半大小子们来对待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开始趋向成人。
比如说,流求钱行的古剑山行长已经开始追女孩子了。
这件事情本来也很正常,但是不太好的是,他竟然看中了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