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南宋同行-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要大大的发一笔财了,大部分是以货换货,虽然他们又要了一些会子当补头,自己还是会挣得更多了。

    他一时间努力端坐着,不让自己放声笑出来。

    那伙子人答应把手里的存货全都以货换货地售卖于他,而且答应今后会把从殷地安国陆续送到的货物全都交与他处理。

    这就好了,单单就东山水晶镜一项,可以保证刘家也能成为巨商之家。

    当然,他还要把那东山水晶镜装饰一翻。

    那些夜光宝石,倒是次要的了。

    他稳了稳心态后,把后院的几个工匠叫了上来,让他们小心给这些东山水晶镜装饰一下。

    明明是好物件,但是这些人却粗鄙不堪,不会好好装饰。

    珍宝行行首刘钱又让人把那夜光宝石挑出不同样式的摆在格台上,这物件会好卖的,定会比犀玉之类的好出手。

    他把价钱定下来了,然后就不操心这些事情了。

    他开始想,如何能好好利用这些个殷地安国的行商。

    宋政府格外重视海外贸易,把拓展海外贸易看作开辟财源的重要渠道。

    而且,他们对招徕外商船舶多,为政府增加市舶税成绩显著的商人,给予褒奖,甚至特别规定,凡是能招徕外商,我大宋政府抽解货物价值累积五万贯,十万贯的,都可以得到补官的奖励,

    阿拉伯商人蒲寿庚便是在南宋末年,为招徕外商成绩显著,被任命提举泉州市舶。

    同时大宋政府还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这个时候就有了明确的规定。

    大宋政府规定,对遭到风害的外商船舶,官为“录物货”许其亲召保人还,就是保护外商财产的措施,大宋政府还制定了防守、盗纵、许昌断罪法,以保护外商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对侵害外商权益的宋代官吏,他们则给予制裁,如在1146年三佛齐商人说近来贩因受到邯法盘剥而亏损,结果市舶官员袁复一被降官。

    所以,从这些举动看,大宋政府还是真心要招商引资的,而且就算真招来后,也绝不是关门打狗。

    珍宝行行首刘钱不甘心自己只是担任民间组织的官职,一直想得到一个正儿八经的补官。

    或许这些海外商人能满足了他的愿望。

    宋朝卖官也与前朝一样,每当国库紧张,或是有军事行动时,卖官的条件就好,甚至可以卖你“差遣”官和“亲民”官。

    这两种就是有实权的意思了。

    如果国库里不那么紧张时,卖官的条件就高了,而且往往是虚名而已。

    但是对招徕外商船舶多,为政府增加市舶税成绩显著的商人,则会直授“差遣”官职,这个可就太吸引人了。

    如果只是想得到个与同身的虚名,那么,三千石粮食就可以搞定的。

    还好吧,大宋政府的卖官都是明码实价的。

    珍宝行行首刘钱,没有等隔夜,他叫上了轿子,直奔到知临安府洪府尊宅前下轿。

    在门房处报上姓名后,被引到了外厅房,招待坐好,上了茶汤。

    大宋时代,执政官及亲王的房子称为府,其他官员房子称为宅,草根百姓的房子称为家。这个规矩乱不得。

    洪府尊这类普通官员的住宅,依照惯例,格局是“前堂后寝”。

    分为四层,最外面是门房。

    第二层是外厅房,一般用作会客及家庭婚丧等大事。

    第三层是后堂,日常起居的卧房,也叫寝室,位于正厅之后。等闲人不得随意入内。

    第四层是宅后花园,一般留有后门或叫角门。

    另外,在厅堂与卧室之间有穿廊,两侧有耳房或偏院。

    珍宝行行首刘钱此时正襟端坐,目不斜视。

    他已经来这里数次了,依然保持着彬彬有礼之态。

    不一会,洪府尊从后堂转出来。

    他穿着湖绸直裰,头上扎着蓝缎襥头,这是一身的家居服。

    洪府尊乐呵呵地说:“刘行首,莫要如此端正”

    刘行首站起身来,揖手做礼。

    洪府尊执手相让,两人重新坐好,让人重新换了茶汤。

    刘行首拿出用缎帕裹好的一面方镜来,轻轻放到桌子上,说道:“没有愧对府尊的请托”

    洪府尊见了大喜,小心拿起来把玩着,明显比上次大了些许

    终于等到了

    他高兴地问道:“此物价值几许”

    刘行首想了想说:“二万贯会子”

    “呵呵,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呢不过值了,明天着人给你送去”

    刘行首轻声说:“不急这一时,今天怕府尊着急,没有来得及装饰一二,便送来了”

    言外之意便是,我卖你的可是友情价

    洪府尊点头表示明白,这份人情,他领了。

    接着,刘行首把自己和那来自殷地安国海外行商的事情说了一下,大意是说如果自己今后若是能招商成功,还请洪府尊多多关照

    洪府尊笑了,说:“那是当然,只要刘行首能引商成功,一份有差遣的补官是跑不掉的。”

    刘行首也笑了,预先打个招呼,到时候再送些许物件,这个事情便能做成,也没有白费自己这些时日跟着操劳

    送走了刘结首后,洪府尊乐呵呵地转回到后堂,他的妻子郎氏还未睡。

    洪府尊说:“正巧呢,贾丞相这几日便能回来”

    妻子郎氏也是大为高兴,两个还亲热了一会儿。

    贾平章快回来了,这事情全临安城都知道。

    贾府这些时日正在忙乱,有传言说,贾平章会从老家赶回来过年,要不然不会这样急着着人打扫。

    宋度宗在皇宫里也正在高兴,他的贾平章真的要回来了。

    宋理宗在年过40时,仍然没有儿子,而立储之事已经不能再无限期拖延下去,遂开始物色皇子人选。

    从感情和血缘关系来讲,理宗理所当然地倾向于亲弟弟赵与芮的儿子,即后来成为皇帝的度宗。

    于是便于淳祐六年十月将他接入宫内接受教育,又立他为皇子,赐名禥,正式确立了皇储身份。

    赵禥之母是荣王赵与芮府中的一名小妾,因出身微贱,总受正房夫人的欺负,发现怀孕后立刻被夫人逼服打胎药,谁知胎儿没打下来,还是出生了。

    因为是皇帝近亲唯一的男孩,得到全府上下人的保护,无奈已中药毒,天生体弱,手足发软,很晚才会走路,七岁才会说话,智力低于正常水平。

    理宗对赵禥的教育非常严格。

    赵禥7岁时,理宗就让他入宫内小学读书,立为皇子后,又为他专门建造“资善堂”,作为学习的场所,并亲自为他作了一篇资善堂记。

    理宗还遍选名家作赵禥的老师,如汤汉、杨栋、叶梦鼎等人,都是名闻一时的大儒。

    理宗对赵禥每天的日程作了严格的规定,鸡初鸣入宫向理宗问安,再鸣回宫,三鸣就要到会议所参加处理政事,以锻炼其理政能力。

    从会议所出来以后,去讲堂听各位老师讲说经史,终日手不释卷。

    傍晚的时候,再到理宗面前问安,理宗借机考问他当天所学的内容,回答得正确,赐座赐茶,回答得不对,理宗则为他反复剖析。

    讲完以后,如果赵禥还不明白,就会受到理宗的斥责,令其明日再学。

    由于赵禥学业并没有太大长进,经常惹得理宗大怒。

    然而赵禥毕竟是与理宗血缘关系最近的侄子,即便不成器,理宗也只能尽力而已。

    理宗知道赵禥资质太差,很难有所作为,就为他娶了一位聪明机智、颇识大体的妻子。

    赵禥的妻子名叫全玖,出身名门世家,是理宗母亲全太后的侄孙女,与度宗是表兄妹关系。

    全玖眉目清秀,仪态端庄。其父是一位地方官,全玖自幼随父亲游历各地,因此言语伶俐,对时局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全玖初入宫时,理宗抚慰她说:“令尊宝佑间尽忠而死,每每念及,深感哀痛。”

    全玖听后,并没有哭诉父亲的去世,反而对理宗说:“妾父诚然值得追念,可淮、湖地区的百姓更值得挂念。”

    理宗感于全玖才智出众,景定二年十二月,将她册封为皇太子妃,让她辅助赵禥,倒也不失为一种补救措施。

    景定五年十月二十六日,理宗去世,赵禥即位,是为度宗,尊理宗皇后谢氏为太后。

    群臣对赵禥的能力心中有数,故此时赵禥虽已25岁,但仍有人上表请求谢太后垂帘听政,终因不合祖宗法度而作罢。

    度宗即位之初,出台了一些措施,以示将力求有所作为。

    他任命马廷鸾、留梦炎为侍读,李伯玉、陈宗礼、范东叟兼侍讲,何基、徐几兼崇政殿说书,以求能随时听这些大臣讲求治国之道。

    又下诏要求各级臣僚直言奏事,特别要求先朝旧臣赵葵、谢方叔、程元凤、马光祖、李曾伯等指出朝政中的弊端,以便加以改进。

    然而,度宗这些举措无非是装模作样而已,很快他就声色犬马,少有时间和精力打理朝政。
………………………………

第五十八章 两碗心灵鸡汤

    宋理宗在世时,就以崇尚理学着称,他为赵禥选的老师,也多是一些理学名家,受此影响,度宗对理学也十分偏爱。

    早在作太子时,他就在一次前往太学拜谒孔子时,提出增加张栻、吕祖谦为从祀,深得理宗赞赏。

    即位以后,他提拔了一些理学之名士为官,理学门徒也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很多职位。

    但是传闻赵禥做皇太子就以好色出名,当了皇帝以后还是这样。

    也许是少年时被管教太多,受性压抑了

    这个时期,根据宫中旧例,如果宫妃在夜里奉召陪皇帝睡觉,次日早晨要到合门感谢皇帝的宠幸之恩,主管的太监会详细记录下受幸日期。

    赵禥刚当了皇帝时,有一天到合门前谢恩的宫妃有30余名

    其实六名时空走私者对此不信服,一天三十次,还余,这是什么身体

    因为他们牵手以上的经验都非常丰富了,他们打死不相信,再好的也达不到这个效果吧

    联想到十几年后,这个大宋政权的结束,也许越是末世来临,越是要开始出现违反常识和常理的事件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这可真令人不解,此人虽然度宗推崇理学,但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信条却几乎对他完全不起作用,他仍然每日沉迷于美色之中,醉生梦死。

    这也许就是传统文化的先进性了,做人嘛,必须宣传让别人做一套,自己要做另一套。

    但是,他的能力有这样强大就算他能吃伟哥吧,难道大宋皇帝想吃啥药就给啥药

    ------可是这毕竟是官方的记载,

    在纪家邸店里,四个男人一边吃着外卖,喝着小酒,一边妄议着皇家秘闻。

    他们不害怕的,因为比他们还八卦的新闻小报,大宋都不管,他们怕啥

    那两个小子到底是在晚上七点多钟回来了。

    他们两个今天嗨了一下午。

    临安城里有一句民谣:南瓦衣山衣海,中瓦卦山卦海,上瓦南山南海,下瓦人山人海。

    下午时,两小子先去了众安桥南,羊棚楼旁的北瓦子,在那里的勾栏里听了几段子小张四郎的小说,哈哈笑了半天,这个人可是有名气,一生不离北瓦子;又接着看了傀儡和杂技,嘴里还不闲着,吃着各色干果,喝着茶汤,给着打赏,真当自己是富家公子哥了。

    然后又跑到中瓦子的柳条巷子玩扑卖,两个小子走运气,从两三家台柜里羸了好几千文铜钱。

    这时间就差不多了,两个人想回去了。

    但是,当他们两个路过盐桥下,蒲桥东的蒲桥瓦子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妹子,一个卖卤鸽的妹子

    宋子强打断了他们的叙述,鼓着眼睛,生气地说:“你两个当时定是看中人家漂亮了”

    两人连连摆手,说:“绝不是,绝不是,现在还想不起她的模样只记得她拿着的篮子上,写着千千卤味”

    宋子强更加生气了,说:“人家这是明明白白告诉了你们两个,这叫抽老千,还是叠字的这不是正好骗你们两个嘛”

    原来,他们两个人看到了一个女孩子,一手提着一篮子卤鸽,一手摇着一个大签筒喊道:“十文钱,抽三支签,若数字大过二十有三,便可得一只大卤鸽快来抽签啊------”

    两个小子当时来了兴趣,十文钱得到一只大卤鸽太便宜了平常都要卖三十文一只的

    他们两个围了过去看,那签筒里共有12根竹签,每根竹签上都刻着数字,有的刻一,有的刻二,有的刻三,一直刻到一十二。

    当时那妹子说:“抽吧,两位小哥儿,三根签就得到一只大卤鸽------”

    当时,鲍威和郭勿语两个人,手指碰手指地算了下,数字太多,感觉算不清楚,但是差不多合适吧

    那个妹子看见了他们穿的是怪衣服,也看到了他们的兜子里和身上的小褡裢都是沉甸甸的,便又说:“两位小哥儿,你们是给海外行商做活儿吧”

    然后她又掩口笑道:“怎么会差些许布料穿着难受否”

    当时鲍威一本正经地说:“你哪里知道,某穿这个真舒服呢”

    郭勿语说:“五文抽一次可否”

    那个妹子马上板起了脸儿,说:“不可,未见过有这样小气之人------”

    郭勿语当时没有在乎,反正某有铜钱在兜里。

    两个人还是抽了。

    结果两人花了五百文钱,才得了六只大卤鸽

    数学再不好,他们两个也知道赔钱了

    那个妹子眼珠一转,说:“你们若是想五文一次也可,扑买吧,一个浑成,便白给你一只,没有浑成,便送我五文钱”

    郭勿语点头说:“好的,好的”

    鲍威说:“算了吧,已经有了六只卤鸽了------”

    郭勿语却说:“莫要着急,要赢回一些”

    结果,这一次的运气没有站在他们这一边了。

    郭勿语连续抛了十几次三枚铜钱,结果,没有一次是三枚铜钱全都背面向上的

    一个浑成也没有,白白交了好到一百文钱了,亏死了

    换鲍威吧,结果也是一样的------

    然后两个人开始不服气了

    宋子强听到这里后,笑了,说:“看看吧,数学不好的男人会被女人欺负的”

    这时,他心里有了惩罚这两个小子的办法。

    他说:“继续说下去------”

    还说什么

    两个小子运气差到极点,他们身上的铜钱,小褡裢里的铜钱都给那个妹子了,也没有抛出一个浑成来

    后来那个妹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说是没有见运气如此差的人,而且还是一次见了两个

    便把篮子里的卤鸽都送给他们了,当然,两贯多铜钱是不会还的------

    宋子强哈哈大笑,说:“妈蛋的,三篮子卤鸽也买出来了,亏死了”

    鲍威和郭勿语两个人都要哭出来了,但是还没有完。

    宋子强还让他们用笔和纸来算数

    先去把一到十二的数字任选三个相加,和值是个位数的列一行,是十位数的列一行,二十位数和三十位数的又分别列出一行,别说加法不会

    然后再把三枚铜钱的所有可能性列出来,比如:正正反。

    真是的,两人输了钱,还要算数学,这种委屈与何人诉说

    他们知道,此时钱塘门外的丰乐楼,就算已经将近二更,还有大船停泊靠岸,那些服饰鲜丽的贵公子,挟十几个姬妾,登楼狂欢,歌童舞女,伴唱伴舞,一时间,喧沸的丝管弦乐,传遍西湖上空,一定会使人忘记了这是入夜了------

    他们知道,在那大街上还有许多四处游动装有茶汤的车担,卖茶汤的小贩,那些奔走累了、唇干舌燥的市民,让他们呷一口香茶,饮一碗甜汤,提神爽气,以继续去那有“夜场”的勾栏瓦舍游玩------

    他们知道,一队队太平车,从城中出发,乘着夜色,缓慢而又稳健地走向嘉会门,为明日远航的船只送去货物,一条条水渠,流淌淙淙,清澈而又动听,穿城入槽,四方贯通,那些夜间加工麦面、茶叶的水磨之声在空中回响,一扇扇被灯火照亮的作坊纸窗,将织工的精细,铁工的辛劳,药工的专注,印工的细致像剪影一样,一一映现。

    但是,他们却要算数学,若是不好好算,宋主家会踢屁股的。

    这一切都是那个穿着红夹背,青襦裙子的小女子害的------来日定要找她算账

    终于,他们把数字都算出来了,可能性也都写出来了。

    宋子强敲着纸说:

    “从概率的角度讲,你们的赢面是很低的

    那三枚铜钱同时扔,可能扔出八种结果:

    正、正、正

    反、反、反

    正、正、反

    正、反、正

    反、反、正

    反、正、反

    反、正、正

    正、反、反

    在这八种结果里面吧,只有一种结果是浑成,即反、反、反,所以你们扔出浑成的概率只有八分之一,平均每扔八回才能赢一回

    五八四十,你们要花四十文钱买一只卤鸽,你们这两个傻小子

    当然,这还只能是平均,实际情况呢你们两个的运气差到极点了

    看明白了”

    两人恨恨地点头,但是还记不起那个卖“千千卤鸽”女子的样子------

    宋子强又敲着另一张纸说:

    “你们看看这些数据,那签筒里12根竹签,从中任意抽3根,可以得到220种组合,你们再点点,一共有53种组合的和大于23。

    用53除以220,就是你们的赢面不到四分之一

    就算你们抽四次中了一次,有好运气------你们别抢话,要是那小妹子的签筒里面有欺诈,嘿嘿------有话说话,瞪什么眼睛”

    鲍威说:“某敢担保,这里没有欺诈”

    郭勿语也重重地点头,表示没有。

    宋子强不想告诉他们社会有多丑恶了,就想给他们灌一碗心灵鸡汤。

    “有运气这东西,但是,你们千万不能依靠它,运气是个屁你要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用自己的双手和技术去发展,还好,这里还算是一个勤劳可以致富的社会

    实在想吃卤鸽,才三十文一个,买来吃了,不就行了”

    鲍威小声说:“不是某想吃,某和小郭都知道主家们喜欢用此物下酒------”

    这一碗心灵鸡汤还给了宋子强,让他心头一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他们比自己的儿子还小。

    在那面世界的儿子是不会想到给老爸买卤鸽下酒的-------

    他轻轻揉了揉两个臭小子的头,说:“算了吧,快去睡,明天大家都有得忙,要给我们带路”

    蒲桥瓦子在这夜色里依然是人声鼎沸,沈千千提着篮子,摇着签桶仍然在四处叫卖着,现在,她好像没有那样的好运气了。
………………………………

第五十九章 临安城的月光

    当鲍威和郭勿语睡下后,已经三更天了,这个下午真的太累了。

    两个小子经历了快乐、刺激、愤怒和计算后,躺下就睡着了。

    宋子强把他们两个的事情对吴大鹏说了。

    吴大鹏想了一会儿说:

    “喜欢头上戴鸟毛的印地安人,制造弓箭时只有一个要求,他们认为一支箭,只要箭杆是直的,其它的方面都不重要了------这帮小子做人的基本盘还行,懒点,小气点,都不算什么了,张国安两口子有运气的。

    目前看,这个大宋的基本盘也行。

    这里也有种种丑恶,但是,这里的人有自由,大家还是信点规矩,妈的,还有个性呢。

    至少没有大明、大清的户籍制把人锁死,走个路还要路条,也没有工匠终身制,甚至闭关锁国,做个生意都不让你做,他们的权贵喜欢玩女人,至少也不管你老百姓的下半身------”

    宋子强不愿意听了,说:“存在就是有它的合理性------”

    “屁,你又听人家篡改了名言人家说的是存在就是有原因的,这里面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它的不合理性

    但愿张国安两口子能发展起来,把那些不合理的存在都干死,让他们死得透透的”

    吴大鹏眼睛透着恶狠。

    宋子强不在意地说:“拉倒吧,关你什么事情,明天有的忙呢,睡吧。”

    两个人也很快睡了,现在倒是不太在意外面的吵闹了。

    临安城盐桥东头的沈家婆婆卤味店现在还在营业。

    店里还有十几个船工在吃着卤味,喝着淡如水的水酒,他们在大声说笑着。

    他们是刚到这里的船工。

    沈家婆婆上了年岁,满脸的皱子,但是却在花白的头上戴着一大朵花,老相却偏要扮个俏容,使逛夜市的临安百姓们看了无不发出笑声。

    她高门大嗓叫卖着各种卤味,声音有板有眼,错落有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