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与南宋同行-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都需要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并且首都的地理位置需要适合防守,要能方便地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最后首都附近要有一块能生产粮食的平原,以保证首都粮食供应。
大宋建立之后,定都汴京。
但当时的赵匡胤经常有迁都的想法,因为汴京这地方非常不易于防守,周围都是大平原,打起仗来四面可以直接受敌,因此很多人认为应该迁都到洛阳,最好是选择有山川之固的长安做为首都才是正解。
从军事防守上看,长安的确是最佳的首都建都地,几乎四面都是高原,东有黄河天险以及易守难攻的潼关天险,也就是函谷关,东南是武关,西南是大散关,西北是萧关,内部的关中平原自然条件好,粮食供应充足。
长安位于四塞之地,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防守得当的话,外敌根本无法入侵。
可惜的是,长安与洛阳在唐安史之乱之后,均遭到了很大破坏,几成废墟之地,大宋先前的建设能力极差,无法也无力大规模重建。
而当时的汴京位于水陆要冲,交通便利,在漕运上则已无黄河天险,大大缩短了与江南的距离,通过汴河运来的漕粮足以维持汴京百万人口的生存以及整个大宋政府的运转,因此大宋开始在汴京建都也有一定的考虑。
然而可惜的是,汴京是一个易攻难守平原之城,先前大宋被迫南下也是因为都城汴京被攻破导致。
想想看,基本没有攻城能力游牧民族都能攻破它……只能说是这真是奇葩的历史事件。
大宋南下之后,与金对峙的大宋本应该选择建都南京。
南京既在富庶地区之内,其地理环境又前据大江,南连重岭,凭高据深,形势独胜。
自诸葛亮说“金陵,锺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以后,历代帝王更是认为南京是最合适做首都的地方之一。
但当时的宋高宗却躲到更偏安的杭州,这种定都策略显然已经完全放弃了收复北方领土的考虑。
然而现在是风水轮流转了……但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吧,大宋选择了重新回归汴京,这个态势很明显有收复北方失土的意味。
在张安国国王看来,大宋上下只是似乎有了进取心……但是这只是似乎。
自从大宋明确开始迁都后,他们没有一个权臣提出过类似收回北方领土的说法,仍然是乐于争权斗势,哪怕是一个不重要的部门的官员安排都要争上一争!
张安国国王想要看到的大宋上上下下都有收复故土,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壮志的现象基本没有出现过……就算有提到了,仍然是文天祥这样的热血书生,根本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好吧,大宋仍然是一个没有领土进取心的大宋。
但是在权力斗争上,他们比其它朝代可毫不逊色……而且要有发展到第二个阶段的趋势。
事实上,张安国国王知道贾平章已经自己这一帮派内内定下了自己的接班人。
那个人便是陈宜中……先前提过一些的。
贾似道初为丞相之时,他为了稳住自己的位置,增加后备力量而非常注意网罗人才。
当然,先前也介绍过,他那时还极为善待太学生们。
他那时就认为才华横溢且血气方刚的陈宜中很有前途,有意把他当作门生。
于是,他请宋理宗下诏让他可以免省试而赴考。
在公元1263年的廷试中,陈宜中没有辜负贾似道的期望而名列第二。
陈宜中果然是个人才,他较为通时务,因而在贾似道的荫庇下很快升迁,先后任绍兴府推官校书郎。
又过了几年,他被迁为监察御史。
过了不久,极端保守派陈元凤再次出任丞相,贾似道害怕他侵占自己的权利,一心想除掉他。
便暗中指使陈宜中参陈元凤纵使丁大全肆恶。
结果打赢了这场权斗……陈元风被革职,任太府卿去了。
陈宜中那时考虑到在朝廷担任御使积怨太深,而且做地方官也有利于自己建立政绩,于是在贾似道的安排下先后转任浙西提刑、崇政殿说书、福州知府。
他在任职期间整顿生产,兴修水利,积极采用流求种田之法,大面积推广使用流求良种,引进流求的畜力……因此政绩明显。
十年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该职位相当于副宰相之职。
这时,陈宜中已经从热血青年的书生变成中年油腻大叔了,已经渐渐跻身于实权人物之列了。
拥有一定的功名,而且还地方从政的政绩,再加上在高层权力机关的历练……还有性格上的磨炼,他已经具有接贾平章班的能力。
当然,他的名声还不够……贾平章害怕他镇不住留梦炎那样的老家伙们,尽管他也已经是个老家伙了,已经七十二岁了,整天浑身疼。
天天靠着吃流求岛出产的柳精片来提神镇痛。
张安国国王早早就注意到他,每次送礼给贾平章时,为了不引起他的警惕,常常通过其它的方法和方式再给他送上一份。
武有法可,文有陈宜中……这便是联邦帝国在大宋政府下一代接班人中寻找的适合充当合作者的对象。
联邦帝国不需要他们出卖大宋政府的利益,只要他们能接受联邦帝国的理念就行。
但是,这次迁都之后,两个家伙都没有提出收复北方领土的建议……这一点让张安国国王颇为失望。
远在天竺地区的吴大鹏都寄来一封信,提到了大宋的这次迁都。
吴大鹏认为,大宋政府眼下只要不出昏招,再给联邦帝国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们就有能力把鞑靼强盗永久性地赶出去。
东面,让他们滚出乌拉尔山与乌拉尔河,去和斯拉夫人杂居去;南面,让他们去中东地区,使他们与突厥人、波斯人、回回人杂居去。
等他们搅乱了一切以后,我们再去收拾乱摊子。
当然,这前提仍然是大宋政府不能出乱子,而且侧面要支持联邦帝国……大宋可以联金灭辽,可以联元灭金,那么没有理由不可以联商灭元。
我们对大宋没有领土要求,没有经济要求,更没有权力要求……只要大宋还保持重商开放的老传统就行。
我们可以用公平的贸易得到我们需要的人力与物资,可以销售我们的各级产品……眼下来看,只有大宋才有能力大规模购买与使用我们的奢侈商品,也有能力消化我们过剩的低级产品。
所以,没有必要催促他们北上征战……当然,我们也不急。
真正急的应该是鞑靼强盗们。
p:感谢书友18041、18012的打赏。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受到伤害的李庭芝
1285年的秋天格外像秋天。
山东西路安抚制置使李庭芝这几天心情极差,便与自己的参议官陆秀夫一起装着便装,乘坐一辆普通四轮马车去山东地区散散心。
一直以来,他都是极为信任陆秀夫。
陆秀夫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镇江。
稍大以后,就跟随本乡的两位孟先生读书学习,孟先生的学生经常有百余人,但他单单指着陆秀夫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
早在公元1260年时,他便考上了进士。
李庭芝当时镇守淮南,听说了陆秀夫名气,就将他罗致到自己的幕府中。
当时天下人称搜罗人才最多的,以淮南李庭芝为第一名,远远要超过吕氏军事集团,被人们私下里叫“小朝廷”。
陆秀夫才思清丽,在当时的文人中很少有能够赶得上他的。
他的性格沉静,不苟求被别人知道,每当幕僚们到官署请见,宾主共欢同乐,只有陆秀夫一人默默地不发一言。
有时在府中举行宴会,在宴席上,他总是正襟危坐,矜持庄重,很少与人交往。
等到考察他的事务,他都治理得很好,李庭芝由是更加器重他,即使调任官职,也不让陆秀夫离开自己,自从他到李庭芝幕府中,曾三次进升,直到主管机宜文字。
当升任山东西路安抚制置使知徐州这个新官职后,李庭芝便直接让他当了主管幕僚的参议官。
山东西路安抚制置使李庭芝心情不好的原因主要是他发现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小了!
而且贾平章在来信中提出建议,要让他主动放弃地方军权,到新汴京城当一个享福的官员。
唉呀,这是要开始收拢军权了……他为此呕心沥血将近一生的事业,就这样要画上一个流求式句号了。
多年前,他担当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的官职时,那真是所有权力一把抓,军事、地方和民政他都是全权处理。
那种感觉真是好,如果不是同时还有鞑靼强盗入侵的压力,那就是他达到了人生最高的境界了。
但是,后来发现,他手中的地方权力被分剥了……这个他当然理解,鞑靼强盗被横空出现的流求军队强占了山东地区,而且屡次大败他们,让鞑靼强盗的实力大损,自然消除了他们给大宋造成的军事压力。
按大宋政府的传统,他们是忌惮地方军将拥有地方权力的……除非在军事压力下,不得不如此。
所以,只要没有了军事压力,地方军将的权力立刻会被文官们分剥。
这一点,他李庭芝真心理解……连贾平章的权力都遭到了分剥,何况他呢!
但是,后来谁也没有想到,鞑靼强盗竟然能把黄河以南的土地卖给大宋!
李庭芝自然平调成为山东西路的安抚制置使知徐州。
先前的重镇徐州城早已经破烂不堪了……城内竟然能有野狼野狐逡巡!
李庭芝当然不畏艰难,他招募劳力苦心重建……幸好先前在扬州时通过经营流求海盐,后来经营流求棉布,又大力发展扬州的丝织业,结识了一大批商人。
因此在重建徐州城时得到了商人的大力帮助……徐州本来在历史上就是冶铁重镇,虽然遭到鞑靼强盗的严重破坏,但是各种矿产还是有的。
他以徐州地区的煤矿、铁矿和石膏矿开采为主,大力发展民生经济,结果没有用上几年,徐州城很快就恢复了生机。
同时,他还利用徐州城周边的平原大力种植玉米、土豆和小麦,尤其是经济作物棉花,很快打响了徐州棉花的名头,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在徐州地区的带动下,很快就将山东西路的经济发展带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然,军事方面的建设他丝毫没有放松。
东边,他与流求军队的山东地区相联,双方关系较好,没有什么军事威胁……人家还自己建起了长长的铁丝网绵延数百里与自己和鞑靼强盗控制的河北东路分割开呢。
西边是大宋新购买的土地,同样没有军事威胁。
他只要防住北面一个方向就可以了。
他同样让工匠们打造长长的铁丝网墙,类似流求军队那样防守。
同时,他还能派出幕僚与流求军队的长官示好,积极购买他们的武器。
大宋的军事建设在他看来有些慢了。
正当他准备再次大力发展时,贾平章的这一封密信让他心情极差!
他明白,贾平章是要让他给一个更大的地方军阀做榜样呢。
或许本来那个吕氏军事集团才是整顿的重要目标……但是,最先受伤的却是他自己!
这个秋天,他准备去山东地区走一走,全当是散心了。
别看双方离的很近,他还真没有去过……当然,这一次他与参议官陆秀夫是便装出发。
山东地区虽然修建了长长的铁丝网墙,但是仍然保留着双方交流的通道。
他们像是其他人一样直接通过了通道。
双方安排在那里的卫兵似乎只是具有象征意义,没有人去检查行人。
但是双方的卫兵都会查来往货物的报税清单……双方都没有放弃这里的商贸活动的税收。
参议官陆秀夫多次代表他前去山东地区联络,因此远比他熟悉情况,正好充当了向导。
这个时候,李庭芝已经六十六岁了,已经步入老年;陆秀夫已经四十八岁了,算是油腻的中年大叔。
两个人乘坐普通的四轮马车,不紧不慢地通过了那通道。
这期间,只有一个流求卫兵……不,是帝国卫兵探头看了一眼车厢,没有发现挟带什么私货,便直接放行了。
他们已经自称是大商联邦帝国了,呵呵。
陆秀夫看着车厢外双方等候通过的商用四轮马车排成了长长的车队,几乎都是一眼望不见头。
他说:“真想去他们常说的澳州看看,他们是如何将那马匹的价钱降低到不到四十贯钱的程度……而我徐州如何就做不到。”
李庭芝笑笑说:“他们育出的新马种不错……听说是他们的张岛主亲手选育的,骑兵们都说比鞑靼马的身材要高大,但是仍然耐劳耐粗食。”
好吧,两个人的思路不在一起,一个关心的是马匹的民用,一个关心的是骑兵的建设。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能在一起配合。
四轮马车经过通道进入了山东地区……一开始时,还看不出两面有何差距,但是越走越不同了。
道路两边的高高的烟筒越来越多,直向天空喷吐着黑烟。
空气里有硫磺味道。
陆秀夫说:“他们的工业发展总是比我们快……工业才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啊……我们出产的好棉花被他们买去,纺织成棉布再卖给我们,他们却得了利益中的大头儿!”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杀鸡给猴看?
李庭芝听了陆秀夫的话后笑了笑,说:“我看过他们流求岛出版的《国富论》与《民富论》,所言无他,只不过探论财富的由来及分配罢了,不算太出奇……然而君子可否只为财富而活着?
我观所谓的大商联邦帝国必定会维持不久矣……因小利而聚者,必因小利而散!”
陆秀夫闭眼沉吟了一下,又睁开眼说:“先以利诱之未尝不可,然后辅以大义教化之岂不更好?!”
“但是,你看他们的书里、报纸上哪里有大义之言……通篇只言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法律精神之类的简单的常识,呵呵,连王在法的提法下都是再平常不过的道理。”
他们的四轮马车行进到一处十字路口时,因为遇到了红旗而暂停。
在十字路用红绿旗子来指挥交通运行的办法在流求岛上出现后,很快就被大宋政府学会,就算是远在徐州城之类的地方,也采用了这种办法管理交通……因为这种方法确实有效。
徐州城内因为是重建的城市,城内的道路宽阔而平坦,再加上大型牲畜越来越便宜,寻常人家也可以置办上四轮马车……所以用四轮马车做为交通动输工具的方法更为流行。
用流求式交通法规来管理,只要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道路通行果然是方便而安全!
对于违反交通规则者的处罚,李庭芝没有学流求岛那样看重罚款而是要当众施之以鞭刑,结果徐州城内比流求岛上八道河城的交通秩序更好呢。
这可是李庭芝私下里骄傲的地方之一。
陆秀夫说:“欲学大义之言,先从学会了简单道理开始也可行啊……”
“呵呵,君实,看来你是非常认可流求岛的做法……但是,你别忘了,他们虽然表面上与我们同文同种,但是他们自称是殷人后裔,非我大宋子民,防我之心甚矣。”
陆秀夫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李庭芝为什么这样说。
听闻流求岛出现了新式的火枪与火炮后,李庭芝曾经派陆秀夫去山东地区的流求军营讨要武器……也不是白要,军火价钱不是问题,大家可以讨价还价嘛。
但是他们的军方变了口气,竟然能以产量不足为借口婉拒了……当问他们何时产量能提升时,他们说至少要五年以上!
这如何能让人等得了?!
再和他们讨要制造新式武器的方法时,他们又言已经开始施行了什么《专利法》,以后新产品新技术不会再轻易示之他人。
李庭芝当时听了陆秀夫所言就冷笑着指出,哪里是为了什么莫名其妙的《专利法》,定是流求岛的人怕我们实力大增之后,会有收复山东地区之意。
呵呵,他们的想法真是目光短浅。
就算流求岛的人将山东地区归还大宋,大宋也不会要的……原因很简单,没有了他们掣肘,大宋将独自承受鞑靼强盗的压力!
这是李庭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相信整个朝廷上也没有人愿意这样!
唉,真是成也流求,败也流求……若是没有他们的存在,朝廷也不会不停地收回他手中的权力。
可是真的好想做一番事业啊。
陆秀夫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假以时日吧,他们必将明白我大宋的一片赤心,会心甘情愿献上一切。”
李庭芝点点头,生我养我者,大宋也,知我者,陆秀夫也。
他们这次散心的目的地是所谓的青岛港与登州军港。
自从流求岛出现了全新的世界地图后,特别是出现了一种圆圆的地球仪后,诸多的大宋学者简直都要为之疯狂了!
流求岛出产的世界地图与地球仪在大宋的市场上公开出售……凡是有心购买的人随便就可以买到。
李庭芝的军营大帐内就有一个大号的地球仪……他没事时就转动地球仪来研究。
他看到了各处的大洲,看到了巨大的海洋……当然,他不知道的是,那地图和地球仪都被做了一定的处理,所谓的澳洲与南北殷地安洲远比真实的地图要小。
眼下,小小的山东西路已经阻挡不住他向外面探询的眼睛了。
当然,他做为本地的制置史,还是首先关心本路的局面。
徐州地区是一个内河水系发达的地方,他对使用河船运输的方法颇有心得。
大宋朝廷正式北归后,一直在黄河上大量使用流求式机帆船充当水军战船……他们吸取了让金国军队轻而易举渡过黄河攻破汴京的教训,从开始时就注重了黄河防线的防守。
李庭芝则从这种防守方法上看到另一个用处……他若是遭受到鞑靼强盗集团的进攻,完全可以借助徐州地区的内河水系来反攻!
但是算来算去,虽然还可以利用上现在所有的火绳枪、礈发枪与青铜火炮,但是,若是想更有进攻性还是需要流求式的新式武器。
当然,还需要他们的流求式机帆船……要是等着朝廷主动给地方军队配备上的话,那真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当他正精心盘算着建立内河战船船队的时候,大宋朝廷却要他回京当个文官来颐养天年!
贾平章在给他的密信里很明白的暗示他,要他自己提出放弃地方军权,主动而且完全交回给朝廷。
这真是伤人心啊……但是,他李庭芝又不能不听从。
他和幕僚们商议了很久,揣测出朝廷的用意了,这是要再一次开始采用强干弱枝的军事政策,而且主要的矛头是对准了吕氏军事集团。
听闻他们的军事实力早都不逊于御前火器军!
而且他们整个家族的经营规模令人恐怖!
他李庭芝必须带头去当“杀鸡给猴看”中的那只鸡,而且还要主动去当……他是绝对尊重朝廷与贾平章的命令的,丝毫没有相违抗的意图。
这些年来,他并没有主动借机为自己的家族谋财致富,但是,同样也通过经商置地致富了。
他的的家族拥有上万亩棉田,儿子就经营着一家大型棉纱厂。
所以,生活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好吧,交出军权就交出军权……但是心中的郁闷无法排解,只有出门去散散心了。
他们行走了几日后,终于先来到了青岛港。
一进到市区,他们的四轮马车就变得行动缓慢……李庭芝真没有想到这个原本没有的新城,十几年间竟然能发展成偌大的城市!
p:感谢书友澳洲老吴的打赏。
前两天太忙了……对不起。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参观青岛工业区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李庭芝与陆秀夫的四轮马车进到青岛市区后,由于那马车的外表太过寻常,就像一条小溪流进了大河里一样,很难再被发现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事实上,就算他们走在大街的行人道上也不会能多么吸引别人注意,别看他们穿着大宋士绅的典型衣物。
大街上是各色衣服,各色皮肤的大展台。
流求式的,大宋式的,各种民族式的……甚至完全混搭的都有!
两个人从车厢内向外看去,可以看见骑着骏马的衣冠鲜亮的骑警……让他们吃惊的是,竟然还看见了女骑警!
李庭芝得意地说:“呵呵,流求人口之少由此可见也……哪里有我大宋的人口众多。”
陆秀夫刚想直接说什么,但是又咽下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