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南宋同行-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对大宋好感仍然还是有……怒其不敢主动攻打鞑靼强盗的生气也是有的。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杜少校请求带着自己的军队去大军的东面进行防护式行军。

    杜少校认为北上大军的西部完全安全,唯有西部还不确定。

    王玄斌中校在心里笑了,他想借机多得一些战功呢……他只想着功成身退,而杜少校对军职却很热衷。

    这当然是正常的追求。

    他答应了,还给他们配上了马布里国军队的轻骑兵,双方约定相距五十公里左右来一起向北行军。

    中央平原开发的历史久远,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这里的道路虽然不算太平坦,但是毕竟还算是有众多的道路。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兵不血刃而下城

    从空中看下来,王玄斌中校带领的北上大军如同一条巨蟒一般缓慢而坚定的向着德里城前进……………杜少校带领的军队则在它的东面时慢时快地跟进着。

    杜少校成功地引来了敌方骑兵的注意………………他们这支军队没有那种可怕的四轮马车!

    但是,他们的突击仍然失败了,那些人没有想到的是,那支看上去只有两三千人的军队,他们的威力仍然可怕。

    帝国海军陆战队队员的枪法本来就要比帝国陆军的枪法好………………因为他们登陆演练的机会远比陆军要多。

    其实最关键的原因是,苏丹的骑兵们不是不勇敢,而是他们无法做到突袭作战!

    更让他们痛恨的是,那些马布里国军队的个子矮小的轻骑兵们在与他们对攻时,总是远远地先对着他们放一枪后,再与他们拼刀………………这太不公平了,双方还没有交战呢,本方就损失了人手,这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了阴影。

    不仅如此,还要加上那些步兵在骑兵对战时打他们的冷枪…………………这样的战斗没有办法能持续下去!

    杜少校不知道他们遇到的是纯血统的突厥骑兵,也不知道他们是德里苏丹最后的王牌。

    他高兴敌人的勇猛………………这会让他的军功越积越高!

    马布里国军队的轻骑兵有一定的伤亡,但是仅为对手的十分之一,他们的信心越来越大,已经敢于大胆地离开帝国海军陆战队的侧应,取用穿插和深入的战术来打击对手!

    在他们即将抵达德里城下的最后一战中,他们不是击溃了对手,而是完整地歼灭了对方一个五百人的骑兵部队,足足夺下三百四十匹马!

    当然,他们又损失了八十多人………………纯血统的突厥骑兵可不是白给的。

    杜少校对轻骑兵的损失心痛的要命,因为在他们私底下的计划中,这些骑兵最终要用在灭掉伊尔汗国的战争上,在这里损失了他们太不值得了!

    但是转念一想,没有这样的血战,不会有真正的精锐轻骑兵,到时候仍然对付不了更加凶猛的鞑靼强盗啊………………

    好吧,已经能远远地看到德里城时,他命令轻骑兵们不准再主动出击了,只要负责巡逻整支军队的后方就行,预先防止敌方骑兵的搔扰。

    马布里国军队轻骑兵们的战功当然会算到杜少校的头上,大家是两支军队体系,他们的战功则另由马布里国国王来算。

    两军重新汇合后,杜少校强烈要求要给那些轻骑兵配备上帝国陆军骑兵的装备,也要配上那种短式马枪。

    杜少校说:“他们已经经过了考验!他能完全服从我们的指挥,而且还忠诚勇敢!”

    王玄斌中校听完后笑了,这个家伙还是年轻啊。

    他慢慢地说:“帝国军部现在无法给我们援助骑兵………………我们只能自己来慢慢培养和训练,你认为我们没有培养出自己的骑兵前会全力武装别人吗?

    吴大鹏会长不会批准的…………………”

    “………………我看到他们为我们流血了。”

    “不!那是为他们自己流血!我们才是为了他们流血了…………………哪怕是一滴血,都是我们为他们流的!

    他们要牢记我们的恩情,认真听从我们的命令…………………要不然他们就会是苏丹贵族的奴隶,永远没有自由!

    凡是跟随我们联邦帝国的人,我们都会让他们自由而富裕………………当然他们要付出劳动!

    杜少校,你看我们帝国在哪里不是这样做的?”

    “………………他们心里不会怪我们吗?”

    “不会的………………痛恨我们帝国的只有那些强盗和奴隶主,或者总想奴役别人的人………………因为我们的到来不会让他们再作恶了。”

    杜少校一时无语。

    王玄斌中校在有些清冷的晨风中意气风发,侃侃而谈。

    他那时当然有资格这样骄傲,因为德里城已经完整地出现在他的面前,像一个多情而有韵味的女人在等着他,只不过披了一层沙丽让人看不清她的面容。

    这难不住帝国军队…………………帝国空军的四只热汽球腾空而起,整个德里城便一览无余的出现在帝国空军的面前。

    王玄斌中校看了看帝国空军发回的旗语,呵呵,难怪没有人出城迎战,那城里早都乱成了一团!

    他并没有冒昧地派兵进城,战局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只需要慢慢推进就可以了………………除非对方拼命死守!

    果然对方不傻,他们也许弃城而逃了。

    帝国空军又发来信息,城里没有伏兵,似乎连军人都没有。

    王玄斌中校笑了,兵不血刃而下城?!

    这个战果要是传回去,一定会让吴大鹏会长喜欢之极。

    他挥挥手,发出了命令。

    马布里国军队的步兵和轻骑兵整队入城,进城后马上开始维持治安,然后等待帝国陆海军进城!

    正在他们整队的时候,德里城的大门陡然而开,里面涌出了一些年长的平民!

    王玄斌中校再向那热汽球看去,那上面传回了“绝对安全”的信息。

    好吧,这些人不是诱饵。

    原来,这些人是来迎接大军的,他们先前派出的婆罗门高种姓的人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他们中有的人潜入了德里城,在城里的平民间偷偷宣扬马布里国军队与联邦帝国的军队………………正因为这样,在他们逼进德里城时,只有苏丹及其贵族们逃跑了,而众多的平民没有跟随。

    王玄斌中校得到了确切的情报,两天前,那些家伙就带着家眷与财产仓皇北逃,随行的军队并不多,而且骑兵很少!

    他们应该是逃向了北方的军事重镇拉尔科特城,那里才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

    早在1242年的时候,鞑靼强盗远征天竺的西北部,他们很快就占领了拉合尔和旁遮普地区。

    不过发展到了现在,一是因为他们不断遭到德里苏丹国军队的反击,再加上由于联邦帝国的兴起,他们的实力远不及过去那样强大…………………他们那时无法继续得到后方的支持,所以只能固守在当地。

    北方的军事重镇拉尔科特城正是德里苏丹与他们军事对峙的要害之地。

    那里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经营,因此在德里苏丹及其贵族们看来,那座城池才是牢不可破的堡垒!

    但是,在他们心里牢不可破的堡垒对联邦帝国的军队算个啥呢?!

    杜少校用热切的眼神看着王玄斌中校,让我领队攻城吧!

    王玄斌中校如何能看不懂他的眼神呢?

    他交待了几句后,就把大半的军队交给了杜少校。

    王玄斌中校不允许他轻兵突进,仍旧保持挤压式追击的行军;而且攻下拉尔科特城后,一定要驻军待命,不得继续前进。

    夺下拉尔科特城就是完成了天竺大陆第二阶段的战斗目标。

    PS:感谢书友澳洲老吴的打赏。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德里城的新目标

    王玄斌中校把追击的任务交给了杜少校后,他便留下来认真处理接收德里城的事务。

    这是第一次接收一座完整的大城,需要好好对待,力争为以后遇到的类似的行动做个样板。

    那几天,王玄斌中校带着他的卫兵在德里城内走了走。

    这是天竺地区历史比较悠久的大城之一……但是在他看来,这个城里除了清真寺和苏丹王宫像样一些外,其它的建筑就过于破烂了。

    后来他才知道,百十年前,突厥苏丹占领了这里后,也只修建了这两个建筑!

    王玄斌中校经过清真寺时,仍然能听到里面还有祷告声。

    看来,除了苏丹及其主要的贵族外,其他的信徒们并没有跟随他们逃跑。

    先前,他手下的马布里军官曾经建议过,要拆毁那些清真寺,驱赶走他们的信徒。

    王玄斌中校笑了,说:“他们已经信了几百年了,就算你能拆了寺庙,你还能拆了他们心里的寺庙?

    咱们不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不管他们信什么奉什么,只要他们能好好劳动,挣出自己生活来就行。

    你们没有去过八道河城……那里比这里大十倍,什么宗教的寺庙都有,各种各样的信徒之间还相处不错呢。

    只要遵守我们的规矩……咱们不多管闲事。

    以后别拿宗教说事儿,关键的问题是想不想遵守规矩……如果有人借宗教什么的来不想遵守,还想得到什么大便宜,那他们就是找死,找到罪魁祸首处置了就行!”

    王玄斌中校的这一番言论暂时奠定了天竺大陆北方的宗教状态。

    走了一大圈后,他放弃了改造德里城的想法,这里方圆十几公里,有的地方有城墙,有的地方没有,就算是有一些城防,那跟没有也一样……难怪德里苏丹会选择直接逃跑。

    这里太破烂了,以后必须要像马布里新商业区那样重建新城区,修修补补根本不可以。

    德里的街道狭窄,污水横流,空气中总是充满着腐烂的气味……要知道这是一月份的天气啊,要是到了炎热的夏天,这里会是什么样子?!

    王玄斌中校看到德里城的平民虽然衣衫褴褛,面黄饥瘦,但是个个脸上都带着喜色……他们不管是看见马布里国军队的战士,还是看见联邦帝国的战士后统统都躬身敬礼,表示他们的尊敬。

    德里城直接被军管了,当然宣布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可以看出他们到现在仍然很满意。

    一些看上去比较富裕的大商大户,一直将他们的“豪宅”紧紧关闭着,生怕会被抢劫。

    王玄斌中校根本不理会那样的人,以后他们一定会抢着与你交往。

    他把德里苏丹等贵族的仓库里的物资都清空了,除了留下一些供应军需外,其余的都以招募劳工的名义发放给平民。

    德里城开始了大扫除活动,要把垃圾运送出去,把臭水沟疏通一下……还要把一些臭水泡子直接填平了,省得夏天到了会滋生蚊虫。

    这样的劳力都会得到相应的粮食和棉布、麻布。

    这里的百姓不错啊,苏丹等贵族们都逃跑了两天,他们也没有人敢动那些人的物资……直到让北上的大军得了便宜。

    德里城的平民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善待,他们非常认真地劳动,肯出力气。

    王玄斌中校更满意的是,这里的工匠种类够多,而且水平还都不错。

    他闲暇时还抽出时间去看了看这里有名的德里铁柱。

    在德里城附近的麦哈洛里神庙的前面,矗立着一根据说是七八百年前铸造的巨大铁柱。

    这根铁柱高6。7 米,直径约1。37 米,用熟铁铸成,实心,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

    据说这根铁柱是为纪念什么旃陀罗王而铸造的。

    王玄斌中校围着铁柱转了几圈后,感觉挺神奇的,要说这个大铁柱子是最容易生锈的……一般的铸铁,不用说七八百年,几十年就锈蚀贻尽了!

    但是这个家伙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

    联邦帝国现在也没有找到能够防止铁器生锈的有效办法……帝国陆军的直射铁炮都需要时时用涂油的办法来保养,连那军队食堂用的大铁锅随时都可能生锈!

    也许是天竺的工匠早已掌握了冶炼不锈铁器的技术?

    他还亲自去德里城最大的铁匠铺去打听,结果,他们根本也弄不明白……王玄斌中校认为他们不是欺骗自己,他看见他们竟然还不会用煤炭,更别说是焦炭了,只会用木炭……难怪德里城外已经极少见到树木。

    只能说这种技术后来失传了……

    王玄斌中校马上让手下想办法把这根铁柱子送回马布里新商业区,然后再送回流求岛……他相信那里肯定有办法弄明白不锈的原因。

    如果有办法能让以后的铸铁器件都不生锈,那就太好了!

    这也许比运回去黄金还重要。

    麦哈洛里神庙里的婆罗门高种姓人乐呵呵地答应了王玄斌中校的要求……那铁柱又不是神器,只不过是纪念世间的王。

    麦哈洛里神庙里的婆罗门高种姓人听说是要这根铁柱送给联邦帝国的国王,他们听了后真心高兴,还纷纷表示以后会向教徒们宣传帝国国王的伟大功业。

    天竺教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许多当年被迫南逃的婆罗门高种姓的家族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回来了!

    他们终于可以公开摆设自己的神像,再摆上天竺教的经章典籍以及各种手抄本……这样的生活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

    德里城里还有其它一些工匠可以任由王玄斌中校使用。

    这里的泥瓦匠、木匠和石匠的手艺也不错……他们还会烧制不同大小的砖瓦与带有精美的陶釉图案的陶器。

    王玄斌中校走了一大圈后,心里有数了,以后修建德里新区根本不需要从马布里新商业区调动人员和物资,只要好好计划一下,这里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不会影响马布里新商业区的建设。

    等到几年后,这里还可以抽出合格的技术人员去支持联邦帝国其它地方的开发建设。

    正在他精心制订计划的时候,第三批军援的军队顺着他们北上的道路来到了德里城。

    他大喜啊,这支来军援的队伍会给未来驻扎在德里新区的陆军军营带来宝贵的军事物资!

    吴大鹏会长还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

    在信中,吴会长对他们北上作战的战果表示十分满意,命令他们现在先以安抚地方为主,不要急于再一次北上进攻鞑靼强盗,一定要把步、骑兵与四轮战车相结合的技战术练习好,不仅要写出心得体会,还要培养出一批有实战经验的中低级军官。

    王玄斌中校看到最后高兴极了,吴大鹏会长在信中还让他在德里地区招募一批雅利安人参军!

    扩军意味着什么?

    他的军职和军衔都要提一提了……

    PS:感谢书友彪骑兵与澳洲老吴的打赏。


………………………………

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坡罗主管的野望

    德里城内那时一直完全执行军管,军队的军官掌管一切。

    就算到了夜晚,全城的大小街道上都有马布里国军队的战士在来回巡逻。

    德里城内的平民不明白那些战士们手中提着的是煤油汽灯,他们都认为那就是传说中永远不会被吹灭的宝莲灯。

    有关帝国军队与马布里国军队的传闻太多了,几乎全都与各路天神联系上……可以这样说,整个德里地区没有敢质疑他们实力的人。

    传闻永远是越传播越神奇……总之,这大大方便了王玄斌中校完全地彻底地接收了整个地区的基本管理。

    王玄斌中校直接宣布减免了三分之一的税赋,在他的计划中,等全面推广了玉米、土豆、地瓜和高产水稻后,他还可以进一步减免。

    他还把德里城中所有的工匠全都雇佣下来,然后指导他们加工生产建设德里新区所需要的基本物资。

    德里城周边的,苏丹王室及其其它贵族的土地他都没收了,然后让手下人去与其他人的田地调整置换……由于这里已经开发了上千年,土地私有化的情况极为严重。

    除了苏丹王室及其既得利益者们,他不想强占别人的土地,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腾出建设新区的地方。

    他实在是忍受不了德里城的味道……住惯了流求式房屋的人,肯定不想将就自己住进猪圈里。

    再说了,联邦帝国从来都是建设者嘛。

    正在王玄斌中校为管理整个德里地区费心费神时,杜少校那里送回来了好消息,他已经顺利地夺下拉尔科特城,而且付出的伤亡极少。

    他认真地读了送来的战况报告,发现这是一场打了一半的战斗。

    杜少校先是对拉尔科特城的城墙狂轰乱炸,这把对方吓坏了。

    他们全都跑下了城墙不敢露头,但是竟然没有逃跑,还准备借用城内的建筑物打巷战!

    在帝国空军热汽球的指挥下,帝国陆军的迫击炮如有神助,把那些想打巷战的伏兵炸的四处逃窜。

    杜少校没有大规模使用火箭弹,他怕引起城内的大火,还怕造成无辜人员的伤亡……烧毁的城市对他有何用?没有了合适的劳动力的地方对他还有什么吸引力?!

    紧接着,奇迹发生了……在他们派出步兵进城后,还没有等他们放上两排枪,德里苏丹竟然带着其它贵族直接投降了!

    杜少校当时哭笑不得,他本以为对方在他们的挤压攻击下会穿城而逃呢……他要的是平民劳力,那些又老又无能的贵族们对他有何用……

    他赶紧把那些贵族押送回德里城交给王玄斌中校处理,千万别影响他经营拉尔科特城。

    德里苏丹及其贵族选择投降也不肯逃向鞑靼强盗控制的地方是有原因的……他们双方原先就是死敌,而且双方从来都不留对方的俘虏!

    鞑靼强盗抓住德里苏丹军队的人会直接用战马拖死……德里苏丹军队的人抓住鞑靼强盗的人则用战象踩死。

    而且那些贵族还听说攻击他们的这支大军从来不杀俘虏,所以他们直接选择了投降。

    一切就是这样简单。

    王玄斌中校接收到那些苏丹及其贵族们后,马上把他们装运上船,直接送到红海海口的幸福岛去,同时,还准许他们携带部分个人的财产。

    这样算是流放了他们,责令他们永远不准许离开那里。

    押送回来的军队俘虏则暂时关押在露天监狱里,准备把他们送到南开地区……在那里主管开发建设的黄坡罗队长几乎隔两个月就给吴大鹏会长写一封信,拼命讨要劳动力……不管是雇佣劳力还是俘虏劳力、奴隶劳力,更不管他们的种族还是肤色,用他的话说,哪怕全是女性也行啊。

    开垦棉田需要极大的体力,而且还要借助大量的畜力和先进的农具,女人干不了这样的活儿……但是采摘棉花和轧棉花则太适合她们了。

    这份工作虽然简单而轻松,但是极为枯燥烦人,原先新来的黑人劳力干着干着就烦了,他们常常偷偷聚在一起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根本去不采摘棉桃了。

    这个时候,黄坡罗队长安排的监工就发火了,喝斥啊,皮鞭啊,所有手段都用上了,直到让他们服气。

    不好好劳动,他们什么时候能挣回自己的卖身钱钞,怎么能换来他们吃好的穿好的的生活?!

    但是他们私下里比较,认为在黑人劳力里面,还是北方东部的黑人好一些,长手长脚,必格温和。

    而南方东部的黑人则太沉不住性子了。

    当然,后来他们再用上西部黑人的时候则发现,那些人才真正操蛋呢,整个人又黑又亮,矮壮的样子,动不动还敢逃跑,还敢反抗!

    这害的黄坡罗队长不得不挑选一些狠人当监工,让他们牵着来自自由岛的加那利大狗来回巡视……直到那些家伙把自己的卖身钱挣出来后,才让人家恢复自由。

    那些人有的留下来了,成为了南开地区的自由人……还有的则独自离开了南开地区,坚决要回自己的家乡。

    黄坡罗主管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真想纵马再把他们抓回来!

    但是帝国的法律在这里同样起作用……他只能忍了。

    于是,黄坡罗队长经常在信里对吴大鹏会长说:

    “我南开地区现今拥有棉田几十万亩……而且远比山东地区的天气更适合棉花生长,若是多多支持我劳力,让此地超越那里指日可待!”

    他的野望跃然纸上。

    吴大鹏会长接到信后一时无语……南开地区在他们的发展计划中只不过是前往欧洲地区商贸的一个中转站而已,只要那里能维持一定的补给能力就可以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随便任命的那个黄坡罗主管竟然能把那里做大做强了。

    让那面世界的南非地区成为棉粮的生产基地?

    然后再在那里建成贵重金属的采矿基地?

    最后再让那里成为一个有一定生产加工能力的工农渔林业综合体?

    吴大鹏会长舒服地叹了口气,这等局面太美了……他们改变了历史,但是没有能力完全掌控历史的走向……这竟然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