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南宋同行-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就盼着太阳赶紧落山,他好去食堂美美的再点什么。

    这个时候大家最亲的就是田边的那一排白铁皮大水壶。

    割不了几个麦个儿,就跑过去掂起水壶,倒进大水勺子里水,仰面朝天咕咚咕咚灌几大口。

    那个东方人估计也是实在累的受不了了,割麦的姿势从站立变成了半蹲,但仍在顽强支撑,一点点往前挪。

    而老鲍姆几乎就是半跪,割一会儿,就得双膝跪地,拿镰撑着地,头挨着镰把儿,休息片刻。

    天色微暗的时候,大家终于把这一大块麦子完全放倒了!

    十几辆四轮马车都装满了可爱的麦子,小阿奇尔坐在了车子上,感觉自己就像一名将军!

    其它的劳动力也都回来了,小阿奇尔看到他们也同样是一脸的疲惫。

    麦场上的麦个子堆成了小山一般。

    许多人把铡草的大铡刀搬出来,开始铡草喂马。

    食堂里果然又准备了好吃的饭菜,所有参与麦收的人都大口大口吃着面包和面饼。

    小阿奇尔知道面包是烤出来的,那面饼却是蒸出来的,他两样都爱吃。

    吃完了后,大家都轮着去冲热水澡………………开始时是东方人强迫他们每天冲洗的………………次数多了后,大家都养成习惯了。

    洗完澡后,没有人再在院子里坐着闲聊了,他们都赶紧回床上睡觉。

    可怕的是,第二天还要去割麦!

    小阿奇尔第二天起不来了,他感觉全身已经散架了,抬不起胳膊呢。

    事实上所有人都哀声叹气地起来了…………………没有一个能像原先那样兴高采烈的起床。

    他们刚来这里时,都偷偷地笑,全欧洲也没有这样干活的,一天有三餐,还只干十个小时的活,一个月还有好几天假!

    这一天起床可没有人笑出来了。

    老鲍姆自己都偷偷地说:“上帝啊,我有罪,竟然嫌麦子长出太多了………………”

    第二天,每三天,第四天………………他们终于收完了小麦………………小阿奇尔乐坏了,他不必去参加收割大麦,因为大麦种植的较少!

    小阿奇尔不可能知道的是,那时,小二总督恨恨地对王丁上校说:

    “百密一疏啊,我们竟然忘了带马拉收割打捆机!”

    他们确实忘了带此物,那是王德发主家发明的收割神器,驱赶四匹马拉动,就可以完成收割和打捆动作,可以完全取代十六个壮年劳动力!

    他们的技术员当然知道那设备的传动方式,但是苦于必要的零配件和质量过关的钢材………………

    就算现在紧急从流求本岛那里运来,至少也要两年的时间!

    帝国陆海军的战士们一直都在轮流参与农业建设,他们不仅帮助种植,还带出了不少的白人、回回人和黑人的徒弟。

    他们也尽力了。

    王丁上校淡淡地说:“没有马拉收割打捆机也好,让他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养成服从我们的习惯吧!”

    这当然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人们失去了思想,学会了顺从。

    但是………………小二总督想起了一个黄头发的儿童在哭泣,那声音很像自己的儿子的哭声。

    好吧,辛苦两年吧,第三年就好了。

    第二年的麦收,小阿奇尔没有哭,咬着牙挺过来了,但是麦收仍然是他的恶梦。

    眼见着到了第三年的麦收了,岛上的人多了,但是麦田却更多了!

    你说吧,阿奇尔能不发愁吗?


………………………………

第三百零七章 吴大鹏主家的新指示

    但是阿奇尔不知道的是,第三批商队的前来,彻底改变了自由岛的麦收,使之不再是可怕的累死人的活计。

    小二总督欣喜万分,他没有想到一系列的新式农具竟然不是从流求本岛,而是从天竺地区的马布里新商业区运来!

    他还接到了吴大鹏主家给他的鼓励信。

    原来,天竺地区的战事已经成功完成了第一步,眼下正在进行农业大开发,那里的棉田和小麦及水稻种植迅速发展,不久后就将能达到澳洲西部的水平,成为联邦帝国海外第二大的农业资源提供地。

    为了方便提供新式的农业工具,流求本岛在马布里新商业区内开建了第四家大型农具厂!

    第四家大型农具厂所需要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分别从流求本岛、山东地区、澳洲西部的大型农具厂抽调出来的。

    天竺地区的农业发展有天然的优势,所以对联邦帝国来说极为重要,不得不单独为他们快速筹建一个大型农具厂。

    天竺地区的高品质铁矿为农具厂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流求岛式的石墨坩埚炼钢法虽然仍是产量低,成本高,但是钢铁的质量却容易提高。

    所以完全可以制造合格的农具。

    吴大鹏主家在信里还提到了一个事情,这个事情也是由王玄斌中校当初往流求本岛运送德里铁柱时,才引起他的注意。

    大家似乎都忘了搜集所在地的文物书籍和研究所在地的生产技术!

    吴大鹏主家告诉了小二总督一件事情。

    他原以为联邦帝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需要锌的地方………………锌可以制造白铁皮的防锈层,可以制成黄铜,还可以用来制造干电池………………而且,天下也许就联邦帝国可以提炼出来纯锌!

    前文说过,流求本岛的有色金属冶厂里对锌的提炼,采用的是上冷凝式提炼法

    那里的炼锌炉呈长方形,装配有反应罐120个。

    反应罐的外形如同倒置的超级大缸,罐内下部盛装菱锌矿或炉甘石,也就是碳酸锌和木炭或煤粉,口部设有碗状冷凝筒。

    冶炼时,碳酸分解生成ZnO和CO2,后者与木炭形成CO,充当还原剂,把前者还原成金属锌。

    锌则以蒸汽形式上升到温度较低的罐口,在冷凝装置中冷凝成锭,所以这种冷凝的方式叫上凝式。

    实际上,这种冷凝方式是东方大陆上古代的炼丹家发明的,在汉代到唐代时期的水银生产中就已广泛使用………………当然,他们的规模远远不如现在的联邦帝国了。

    但是,吴大鹏主家没有想到的是,天竺地区的北部竟然是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冶炼金属锌了!

    他让人亲自去拍了照片,又拿来金属锌给他看,他方才相信………………确认竟是天竺是第一个冶炼出锌的地方。

    从照片上看,他们炼锌使用的是硫化矿石,还是在焙烧氧化后进行才冶炼。

    冶炼炉大致呈方形,炉缸约1 米见方,中间的带孔隔板上竖置反应罐36个。

    反应罐呈倒置的瓶状,内盛氧化矿石、白云石、木炭粉组成的炉料,罐中插了一个中空的陶管。

    冶炼时在隔板上燃烧木炭加热,反应罐中的白云石应该是分解生成的CO2与木炭形成CO,充当还原剂,被还原出来的锌蒸气通过陶管在温度较低的隔板下冷凝成锭。

    这种冷凝方式是属于下凝式。

    产量竟然也不低,年产百八十吨呢!

    吴大鹏主家因此在信中提醒说,不仅要把眼光盯到黄金白银上,还要注意运回他们的文物古籍和留意欧洲地区上万一有的让我们想不到的生产技术。

    小二总督沉思了一下,文物古籍也许可以买到,但是,这个破破烂烂的欧洲地区会有啥让我们想不到的生产技术?

    他们在农业上还基本是全木式农业工具,见了我们的镰刀都惊为天物………………就算他们万一冶炼出钢来,那都是价比白银的价格。

    青铜和熟铁才是他们金属工具的主流。

    苏格兰王国现在急着进口什么?就是简单的农业工具。

    小二总督摇了摇头,还是等遇到了再说吧。

    第三年的麦收大大的出乎了阿奇尔的预料!

    小麦与大麦的收割工作竟然交给了马车夫!!

    他见到一个马车夫轻松地坐在由铁管子制成的轻便马车上,驱赶着四匹马。

    那马车的侧面有一个一人多高的大转轮,它随着马车前行而不停地转动着。

    近看才知道,那个是由一米多长的雪亮的刀片组成的转轮,随着转轮转动就将那可恶的麦子直接割下来!

    转轮下面略后一点,是一个铁皮平板,那割下来的麦子正好就堆在上面………………可是竟然还有皮带能把它们传到了后面的小车里,堆着堆着便打成了捆,然后就掉到了小车外面………………如此反复,一顿饭的功夫竟然就能割倒了一亩地的麦子!

    上帝啊,那些东方人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

    老鲍姆也呆呆看了半天,叹了一口气说:“那麦个儿没有人捆的结实………………”

    阿奇尔点头认同,老鲍姆是所有白人中打捆技术最好的………………现在可能没有用了。

    割麦不费力了,但是仍然还要吃苦!

    原先自由岛上是用脚踏式脱粒机,但是现在却用上了锅驼动力机式脱粒机。

    用原先的脱粒机时,再闷热的天也要将穿上厚衣服,还要把头脸用围巾裹起来遮挡,尽管捂的这样严实,也免不了会有麦芒进去扎肉!

    每当这个时候,就有人怀念英格兰王国的农村,在那里,这活儿是女人干的,她们只需要向着一个木桶里摔打着麦子就行。

    但是绝没有用脚踏式脱粒机脱的干净和快速!

    好吧,为了多收一些麦子,忍了吧。

    但是,新来的锅驼动力机式脱粒机那才让人受不了呢!

    一干就是连续几个钟头,整个人被浸泡在灰尘、草屑、汗水和机器的轰鸣声中,那长长的皮带在上下忽闪中似乎能永远传动下去!

    在打麦机口的人也就只能一刻不停地挥动杈把,将如山的麦草齐齐过一遍手。

    等机器好容易好容晚停下时,每个人的浑身都像散了架一样,只想直接躺在地上。

    这个时候吐口痰出来,一点不夸张地说,那就是一大团稠泥,鼻孔得彻底清洗才能恢复呼吸,浑身露出的皮肤上都被麦芒扎出无数的红点。

    此刻最幸福的事,就是将整个人一下子跳到温水浴池里,在舒服中酸爽,在酸爽中舒服。

    阿奇尔有好运气,他被派去用手摇式辐条脱粒机给花生脱粒。

    刚刚铲出的花生带着泥土的芳香,不会有那可怕的麦芒………………一个英格兰女孩把花生的根部的泥土抖落掉,然后送到手摇式辐条脱粒机里………………阿奇尔轻松摇动起来,那辐条便轻松将花生一粒粒打落下来。

    原先他们是要一粒粒揪的,也累人呢。

    当然现在轻松了………………阿奇尔微笑着看那个女孩子,真可惜呢,她脸上的雀斑太多了。


………………………………

第三百零八章 忠臣伯内尔的观察者

    长腿爱德华一世的忠臣伯内尔派出的人员到了自由岛后,他发现自己简直是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他看到了远比伦敦新商业区还要规整和庞大的东方式城区……听说他们到这里来还不过是三年……

    而且,那个新的城市还有一种神奇的工具,竟然可以把城市的模样印到了硬纸片上……

    他看到了玲琅满目多种多样的神奇的商品,其中很多的商品他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那些商品的价钱都公开贴在了商品的上面,贵的让人吃惊……

    他看到了街道上有各国的商人来回行走,似乎全欧洲地区的商人早都知道了这里。

    也许是这里不收取商业进出口税的原因?!

    他甚至看到了有专门卖武器的商铺。

    那里有怪模怪样的刀、枪和弓箭,也许都是东方式的,远比欧洲常用的精致。

    他甚至亲自看过那武器,绝对要比他见过的锋利!

    上帝啊,那些都是将军才能佩带的武器……在这里竟然随便任人挑选!

    还有一种可怕的武器,是一种管子,那武器铺里的伙记还专门给他做了演示……上帝啊,一股火苗闪出,一股白烟升起,一声脆响后,远处的树桩竟然会被打出一个洞来!

    还有一种短的管子,同样在近距离中威力极大……

    一枝这样的长短武器和它们配备的弹药,竟然一共要十二枚银币……但是他还算能承担得起。

    他买下了它们……因为他听说过国王带兵平息苏格兰地区的骚乱时,就是遭到了这种武器的打击!

    也许苏格兰人是在这里买的?!

    他试探过那伙计,但是由于问题太深,双方无法能正常的沟通。

    好吧,这个问题以后再说了。

    吸引他的是,在一个小山包的后面,有一排排的高大的联体房子,那里竖着十几根高高的烟囱,正在滚滚地冒着黑烟……上帝啊,他们一直在烧那煤炭!

    等他靠近到那里,还发现了另一种奇怪的煤炭,一块块的,硬硬的,上面布满了小细孔。

    他拿了一块正在反复看时,忽然听到了一声怒吼:“这里是焦炭厂,不要乱走,小心熏死你!”

    他听出了那怒吼声有苏格兰口音,再回头看去,几个壮实的年轻人正推着一辆辆两轮车过来,他们的脸上和手上全是黑黑的煤灰。

    他没听懂这是什么地方,但是马上把那怪煤炭藏在了袖子里,满脸堆笑着点着头,马上离开了。

    他终于明白那些东方人为什么需要那样多的煤炭了……原来他们一直在那白白地烧着……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肯定有原因。

    还有几处这样的地方,他没有办法能进去,那大木头门关闭着,但是能听到里面有奇怪的轰鸣声,似乎有魔鬼在里面低吼。

    他抬头看看那高大的烟筒,那黑烟依然滚滚涌动着……他思考着那低吼声与那黑烟的关系,相信它们之间有关系。

    他一直在自由岛上的工业区里来回逡巡着……终于引起了两个穿着黑衣服的人的注意。

    他被人家喊住了。

    他看到那两个穿着一样的黑衣人中,有一个是白人,他说话带着威尼斯地区的口音。

    他知道他们是巡警,因为他刚来时就看见过与他们两个穿着相同的,骑着马的骑警。

    相比还说,还是两人一组的巡警占了大多数。

    他们都佩了钢刀与藤条……看上去就不好惹。

    事实上,他一直没有弄清楚巡警的真实意思,只把他们当成巡街的士兵。

    他当然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自由岛上的士兵竟然会有好几种服饰。

    他老老实实回答了他们两个人的询问,还出示了他到了自由港时,签名的一张纸片。

    那个白人巡警问道:“你是从伦敦来?”

    “是的,长官。”

    “如果想买商品,你应该去商业街……如果你想找人,我们可以帮你,只要你说出对方的名字……我们巡警局可以帮助你查到。”

    “不,不,长官,我只是随便走走……我喜欢看那高大的烟筒。”

    “呵呵……小心一些,这里的运输的四轮马车车速很快……”

    这是真的,这里运货的四轮马车车速远比其它地区的快。

    说实话,他从来没有一次性见过这样多的四轮马车在运输……他能看到那里马车里堆着煤炭,堆着各样式的石头……还有的是一箱箱或是一桶一桶的东西。

    好吧,他没有办法完全弄明白这个地方在干什么。

    但是,等他到了自由岛上的农田区域后,他完全能看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真没有想到啊,这个地方竟然非常适合种植小麦!

    而那种小麦竟然不似那些东方人的高大身材,反而是矮壮而多粒的……他曾经捋过一株小麦的麦粒,数了数还干嚼了一下。

    好吧,英格兰王国需要这样的麦种。

    还有他没有见过的其它种庄稼……但是他发现有苏格兰人还有法兰西人,甚至还有英格兰人在那里种植!

    他悄悄与一个叫鲍姆的英格兰人谈了会儿话……那个家伙直接就说,他等着雇佣期结束后,会把妻子和孩子都接来,以后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因为这里的东方人给的工钱远比在英格兰王国挣的工钱高,而且这里的田地说是以后会逐渐卖给私人……那些东方人似乎也厌倦了管理农田。

    那个家伙还向他介绍了其它的庄稼,认为有一些极适合英格兰王国种。

    “只要英格兰拿出五分之一的土地种那种叫土豆、地瓜和玉米的庄稼,以后没有人再会挨饿了……小麦的产量还是太低了。”

    “谢谢你心里还想着英格兰王国……你听说过苏格兰人的骚乱嘛?”

    “听说过……我知道我们被打败了……那些苏格兰人实在是让人讨厌,我们一起工作时要本不理会他们!”

    “是那些东方商人卖给他们武器的吗?”

    “我不知道,港口上天天船来船往,没有人能弄清楚他们在买卖什么。”

    他放弃了询问,这个家伙只是个农民罢了。

    他观察了一下整个农田区,发现这里的水利灌溉系统极为完善,横平竖直的水渠四通八达……他又看到了那种喷着黑烟的能自己转动的铁家伙,正是它在不停地把水井里的水抽到水渠里,让它们自己奔流到远方。

    他来到自由岛的这些天,天气一直是很干燥的,但是似乎没有影响到农田里庄稼的生长。

    他最感兴趣的地方是这里的造船厂……他私下里询问过,那堆积如山的硬木是来自于欧洲的北部,还有对面大陆的西部,那里还有数不清的黑奴呢……


………………………………

第三百零九章 自由岛上的自由

    忠臣伯内尔还花了些钱币买了一些所谓照相馆里的画片……那些都是有关自由岛的一些重要地方和人物。

    不到三年就建起的庞大的海港……海港里还停靠着众多的海船。

    几个身着各色衣服的水手,他们恭敬地半围在一个东方水手的身旁。

    几个据说是联邦帝国陆军的军官。他们威武的样子不可一世。

    两个东方人的骑警骑在马上,冲着人们露出笑容。

    一个东方女人和她的苏格兰女仆一前一后走着。

    自由岛上的最高权力者,“小二”总督,他站在自己的总督府前仰望着大海。

    挂着联邦帝国旗帜的五桅式战舰正在准备出海。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有那种奇怪的马拉收麦打捆机割出了长长一行麦子。

    最吸引他注意的一张画片是十几个渔夫站在一条巨大的海鱼身前……那海鱼躺在岸上,竟然有一个半人高了!

    为了这张画片,他还专程去所谓的鲸鱼处理厂看了……那处理厂建在海边,从处理厂流出的血水已经将那附近的海面染红了。

    据说,这还是在杀死巨鱼时,提前在外海放了血才把那巨鱼带回来的情况下残留下来血……我的上帝啊,他们简直是海神一样了。

    那巨鱼完全可把欧洲最大的帆桨船一下子掀翻!

    只有听说曾有维京人捕捉过巨鱼,但是绝然没有画片上那样大的……他还吃过煎巨鱼肉,那肉竟然是深红色的,如同老牛肉,味道还算可以。

    那巨鱼的鱼油可以食用,还可以用来照明……但是绝然没有用所谓的“煤油”明亮。

    只不过煤油太贵了。

    那个观察者用在伦敦新商业区里买的钢尖蘸水笔和划着格子的小本子记录着自己的观察……那里还卖一种据称是用象牙和黄金制成的自来水金笔,可以不用同时拿着墨水瓶,打一次墨水便可以直接使用……但是那个太贵了一支竟然要一百五十银币!

    也许只有喜欢奢侈商品的法王才能买得起。

    写完后,他又把那些画片整理好,一一装进一件皮包的格子层里。

    唯一让他感觉欣慰的是,这里的皮具价钱竟然还要比伦敦城低……那皮包用的正是那巨鱼的皮,摸上去光滑柔软。

    他还给家里人多买了几件,有女式挎包,还有男女皮鞋……他试了自己的脚,脑子里记得妻子脚的大小。

    这样,他搭上去伦敦地区的东方式商船后,花费的船费是搭乘人中最低的……因为他的行李最少。

    这一路上,他如同来的时候一样,同样居住舒适,而且快速……坐过了一次后,他再也不想坐臭哄哄而且慢腾腾的帆桨船了。

    伦敦新商业区同样有售卖世界地图与地球仪的商铺……这两样商品售价不菲,但是如同那指南针一样……许多船长和贵族都纷纷购买,这几样东西对他们航海来说太重要了!

    他们对那些东方人绕过了所谓的南开地区感到极大的困惑……那里竟然还有一处能居住人的地方?!

    可惜的是,他们自己也知道,凭借他们现有的帆桨船技术,直接南下,然后绕过那南开地区,再经过漫长的天竺洋到马布里新商业区,那是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

    原因很简单……这一路上,他们根本无法补充桨手!

    帆桨船时代,由于卫生与饮食、劳累等因素,划桨手是最大的消耗品,而且不是随便抓一个人就能当划桨手……漫漫的海程,对现在的他们来说,那绝对是一条死路。

    现在没有一个敢于南下的,尽管他们大多已经知道那条海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