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与南宋同行-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三原小井说的是真的,日本贵族对大宋的产品那是尊崇之极,确实好卖。
张国安说:“那你除了用女子外,准备还有什么交换呢?”
张国安肯定不要他们的折扇,也不要他们的棉布和麻布,都比不上大宋所产。
“………………在下可以用日本纸和日本刀交换。”
张国安只能同意了。
张国安还需要他们的铜,但是有些迟疑,要不要把足尾铜山和别子铜山告诉他呢?
要知道,在后来的17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凭借这两个铜矿,曾成为世界铜产品出口第一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贩卖军火是不是好生意?
日本代理商小原三井原本马上就要回去,但是,他这个十天的休息日时,偶然看到了火绳枪社团像往常一样进行的射击赌博,当时就瞪大了眼睛!
竟然可以这样?!
他看到十几步外的椰子被打的粉碎了!
要是换成带头盔的海盗呢??
他躬躬敬敬地上前,对着打完一轮后正忙着装子弹的社团成员说,自己可不可以看一看此物。
但是那社团成员不太礼貌地拒绝了。
也不能说不礼貌,社团枪手之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正在比赛用的枪,不允许别人碰,一切都要自己经手。
小原三井有些生气,他马上又去找了张国安船首,说要好好看看那个物件。
张国安船首痛快地答应了下来,火绳枪根本不是什么机密了,在大宋,每天打造的,可要比自己多多了。
他带着小原三井去了八道河军工厂,进了大木门后,直接去了组装车间。
所谓的组装车间就是装配火绳枪的最后一道工序,把已经装配好的铁件再装上木枪托和枪柄,最后再涂上桐油晾干。
这个车间里的人大多是木匠,他们一起停了工,向张国安作了一个揖。
张国安挥手让他们继续工作。
三原小井这个时候欣喜若狂地拿着一把已经晾干的火绳枪认真观察,他学着他看见的样子,扣动了扳机,看到另一侧的一根小铁条果然转了一个半圆后,扎进一个开口铁盒里。
三原小井问道:“这个火绳枪售价几何?”
张国安想了想一贯铜钱的重量,说:“二十斤铜换一把,黑火/药另算………………”
这个时候,日本经常从大宋进口一些烟花爆竹,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也弄明白了黑火/药的制作。
更何况三原小井在大宋住了多年,也熟悉此物。
三原小井说:“难到张船首的黑火/药不寻常?”
张国安说:“是的。不一样………………只有配上我这种黑火/药,才能有效果。”
三原小井马上说:“可以,我能否先买上几支?铜,我可以下次带来………………”
张国安笑着说:“当然可以。你是我的代理商嘛。”
张国安喊来一个木匠,让他带着三原小井去试枪场试枪,并教会他使用。
他到底没有把两处铜山告诉他,感觉还不到时候,利用价值不大。
现在。张国安不得不仍然加大了火绳枪的生产,因为这种类型的武器仍然适用于防守,现在可能还多了一个用处,外销也是个好办法。
二十斤铜,大约相当于两贯半的铜钱,这可是纯铜,购买力与会子之类的纸币大不相同,高太多了。
所以,通过琉球岛的中山国和三原小井的购买兴趣看,他打定主意了。同时要发展军火买卖。
只要他的武器始终比这个时代高上一两个代差,他就放心。
他的火帽式米尼枪仍然在加工中,可是他带的宗申正向三轮上的中碳钢板不久之后就会用光了,而适用于打制v字弹簧的“好铁”仍然没有找到。
张国安给军工厂厂长胡镇北提出的标准是:只要能正常压弹三百次而不疲软或断裂,就算是合格了。
张国安根本没有金属检测手段,只能有实证的方法来找合适的材料,好在那v字弹簧也很容易打制。
所以,他有意从大宋各地买进所谓的好铁,但是到现在为止,胡镇北厂长试着打制的。竟然没有一个能达到标准。
胡镇北铁匠刚被提拔成厂长不久,也急着见成果,他对张国安说:“张主家,几十下。上百下的也有,先用着,若是不行了就换一个威字弹簧可否?”
张国安也发愁啊,他算了一下一场战斗中可能发射的子弹的数量,感觉一百次左右也是可以的。
他说:“这样吧,你可以先将就用上。我再想办法。”
胡镇北厂长别有用心地笑了,说:“我就知道主家定有办法,不应该来难为我老胡………………”
张国安没有理他,转身就走了。
张国安确实要自己找办法了,这个时空与自己的时空不太一样。
在现在的时空,大宋的铜比锡要贵上一倍多,所以,他们往铜钱里加锡,减少铜的重量,最高能达到百分之十四!
但是在自己的时空里,锡要比铜贵上一倍多了,在那面人的眼里看来,这就是一种很傻的行为。
时代和需求决定了物质的价格。
张国安查了一下弹簧材质的资料,决定上马锡磷青铜。
人类历史使用最早的合金,就是铜合金了,古人很早就发现,加上锡后,青铜的硬度加大,熔点降低………………这个技术到大宋时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了,大宋的能工巧匠们现在还在用这个技术铸佛像、大钟什么的。
也就是张国安改良了黑火/药的爆燃力后,给改成了近代意义上的火炮,否则他们就是能加工出来,也是大喷花的水平。
锡磷青铜是含2%~8%锡、01%~04%磷,余为铜的铜合金。
在那面的世界主要用作耐磨零件和弹性元件,它具备很强的抗疲劳性,弹力好,同时具有优良机械加工性。
张国安想,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中碳钢,就得在大宋工匠最善长的领域里想办法。
他首先去了鸟粪石堆场,那里现在差不多已经堆了五千吨以上的鸟粪石了,而且还正在运送。
这工作是常态型工作,他们不只在一个岛屿上发现了宝贵的鸟粪石,而且他们还有好几百个被判刑的免费劳动力。
纯正的鸟粪石毫无异味,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缓释肥,但是需要碾碎。
所以,在那堆场上的水泥石板碾场上,十多头水牛拖着沉重的石碾在来回碾压着。
从成分上来讲,鸟粪石是多种钙磷酸盐的混合物,包括钙磷矿、三斜磷钙矿、白磷钙矿。
根据氮磷的含量不同,又可分为氮质鸟粪石与磷质鸟粪石两种,其中磷质鸟粪石含不溶磷酸盐,存在在大宋南海的岛屿上,那里是多雨、氮成分流失较多的地区。
含有较为洁净的磷酸盐是白色晶体,成分比较混杂的则是黄黑色,甚至是黑色。
张国安首先找出几块比较白的晶体,然后喊来几个劳工,让他们拿着那晶体当标本,在鸟粪石里挑选。(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被逼无奈的抢劫
不一会,那几个劳工给张国安搜集到了几公斤的白色晶体。
张国安叫停了他们,这一些就够用了。
他刚才观察到,这个找寻磷酸盐的过程太费时间了,不如直接烧制骨灰简单,虽然气味难闻了些,但是其它的都不需要成本的。
张国安拎着装磷酸盐的篮子,又去找铜匠了。
上一次他们铸造的青铜火炮和青铜虎蹲炮的质量很好,说明人家对青铜产品材质的把握还是非常有实践经验………………
他对铜匠说:“你在铜里加锡的比例是多少?”
那个铜匠说:“若是铸造小件之物,一般要少一些;若是铸造大件,一般要多一些………………中等之物,一般要加一成。”
张国安很高兴自己还是能听到一个准确的数字。
他说:“这样,你称出一百克的锡和八克的鸟粪石,最后再称出一千八百九十二克的铜来,然后融成铜材,让胡镇北厂长取部分来打制成v字弹簧………………然后找我!”
先前,张国安已经在八道河地区普及了度量衡单位,并且发放了计量工具,现在则给自己省了很多事情。
张国安随后开始为提取白磷做准备。
他现在对大宋的取火方式恼火万分,他竟然都没有这些古人取火的手法熟练!
这个时空使用火燫子敲打来取火。那火燫发像是一个铁夹子,一头是铁块。一头是黑色的或白色的燧石,然后对敲,让火星迸到干草上。
这个动作需要力气,但不是力气大就一定有用,它需要长时间敲打后才能慢慢掌握技巧,一是力度正合适。二是角度还要控制好。正好让更多的火星迸到干草上,还要及时吹气………………张国安不行,安静也不行。
张国安每一次和胡镇北铁匠抽烟时,都是由胡镇北铁匠把火打着,每到这时,这个家伙便露出了“你连取个火都不会?”的表情………………更之重要的是,他还是要扩大自己的产品种类,一划就着的火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他当然不会傻到直接加工白磷火柴。那是要自己的命了。
白磷有01克的致死量!
他准备上马三硫化四磷式的火柴。
三硫化四磷可由白磷和硫直接化合而得,而且毒性不大,没有听说此物毒死过人。
它不怕潮湿,只要在无水的物体表面用力一划。一样就着了。
当然,运输的时候这东西反复互相摩擦,容易自燃,但是也有办法解决。
比如在包装上把它们按一定间隔摆放,哪怕都是立式包装,每一根都有自己的插口………………
这些问题都简单,但是要先有白磷。
张国安采用土法上马弄白磷。
他先让人去烧鱼骨灰。特别是那鲸鱼的大肋骨和脊椎骨,好烧还容易收集骨灰。
白磷反应釜是铜匠早先浇铸出来的,它足有五十厘米的口径,高一米,带烟斗形盖子的,虽然后期也是打磨过,但是依然有缝隙,还是老办法,最后还要用粘土封上,反复封!
那烟斗盖子上有五厘米直径的孔洞,这是留着插陶管来当冷凝管的,陶管的另一方下曲,伸入瓷坛子中的水里。
白磷蒸汽凝结后基本不融于水,而是直接沉淀。
张国安令人把鲸鱼骨灰细细碾碎,然后再用三倍于鲸鱼骨灰的河砂与五倍的木炭粉细细混合在一起,倒入白磷反应釜里,直接用张国安设计的酒精炉子加热!
这个过程的总体反应方程式是:ca3(po4)23sio5c=3casio32p25co。
第一次加工时,张国安领着几个劳工,站在两三米外。
他指着那个瓷坛子对身边的几个人说:“等到那里面有咕噜声了,那是一氧化碳出来了,你们再离远一点;等着没有声音了,你们就再回到这里,看看那粘土封盖有没有裂隙。若是有了,就加粘土!”
又过了一会儿,果然有水的咕噜声了,他们一起又后退了。
最后的结果,一大锅的原料,张国安得了不足一百克的白磷………………好在原料不要成本,他让劳工们继续干。
他等着那白磷反应釜凉透了后,蹲在瓷坛子边,指着那大约一百克的白磷沉积物说:“什么时候有十倍这样多了,你就换一个坛子,把这个坛子连水都送我办公室去。”
几个劳工喏喏同意了。
张国安不得不回办公室了,因为琉球中山国太子又来了,人家还带来两百多头水牛,而且都是可以直接耕田的水牛,还有一千多的务工人员。
张国安听了他说的水牛数目后,非常高兴,直接问道:“你的统一大业如何了?”
“张船首,甚好!一战而下南山国,二战而下北山国,我琉球国重新复兴!”
张国安心里笑了笑,三个国家加一起才多少地方和人口?
琉球国太子说:“这一次前来,我是还要买一些土豆和地瓜种子,准备给收复回来的百姓发放,年前回去的人大赞土豆粉和地瓜粉条的好吃……………我看它们真是极为有用。”
张国安点头认可,这小子有眼光。
琉球国太子说:“我还想再换回一批火绳枪、掌心雷,还有多备一些弹药………………我本人留在这里,好好向张船首学习技法,百本经书,不如一支火绳枪………………另外向张船首献上使女四人,她们能听懂大宋话。”
张国安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反正肯定都是要被安静收了………………
但是,他好奇地问道:“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何必再增加武备?”
琉球国太子说:“大宋视我为子女,那倭国则视我为肉脔!”
张国安点头认可,再过个几百年,你们肯定被他们收拾了。
但是现在就有苗头?
琉球国太子激奋地说:“先前,每到我国水稻成熟之际,他们就故意纵容海盗来抢掳………………若是我等抓到海盗,他们又派官员来强行索要,我等还不能不放了他们!”
张国安心里话,这真是一个丛林世界,都是动手直接抢,天下,还没有像大宋这样讲究商业精神。
他更要支持大宋!
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很快也要加入到动手抢劫的路子里。
他只不过是被逼的。(未完待续。)
………………………………
第二十二十九章 两桅快船VS单桅刀鱼船
流求八道河地区的第一条自产海船诞生了,这比预期时间晚一些,但是却让张国安高兴极了。︾樂︾文︾小︾说|
这条海船虽然花费了足足四个月的时间,但是,它可能是这个时空第一条配有热武器的武装商船,同时,它又完全可以当成流求卫队的战舰。
它甲板的左右两侧各自加装了四门船用虎蹲炮,同时将炮位的四处的船舷降低了高度。
甲板上的布局只是微调了一下,以便使甲板上的面积更大一些,以便队员们还可以集中射击。
张国安还要求发挥出火帽式米尼枪的优势。
在张国安心目中,这还只是一个过渡性产品,他毫不犹豫地起了一个“河”级的名字……直接就命名为安河号战船。
虽然现在最适应海航的队员都被他派出去了,但是,流求卫队的海面巡逻从来没有断过,每一名队员都有海面巡逻的经历,甚至,在八道河地区,已经扩大到一次投入三条单桅刀鱼船同时去海巡的程度。
有了安河号后,张国安决定在一道河和八道河之间实行固定巡逻制,马上同时上马定河号和平河号,力争在1266年的五月内建成,实现两条对发,人停船不停,一条机动使用的初级目标。
张国安要求,流求卫队要在陆海上同时加强训练!
当他直接把这条海船归于流求卫队名下时。鲍威队长乐坏了,属于他们的设备越来越多……张国安找到他说:“你准备怎么安排这条船?”
鲍威队长说:“我想让黄祖副队长当船长……他在指挥海船上。比我们这些人经验多……”
张国安摇摇头说:“不好,你要安排你的兄弟们轮流当船长,让其它队员轮流当水手!”
安河号第一次试航时,张老实厂长和自己的工匠也和队员们一起上船了。
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一件奇怪的的衣服,还被张国安责令穿上……这是巴沙木,世界上最轻的木材。它的重量是水的十分之一。张国安在第一批木材成熟后,马上把它切块,缝到马夹式衣服里,测试时发现,完全可以浮起六十公斤的人,至少五个小时没有问题。
张老实厂长捏着那木块,对张国安说:“船首,我这一生第一次看到竟有如此轻的木材……不过老汉可以在水里游走一天无事……”
张国安没有接他的话,却说:“这种轻木。可以压薄,用树胶可以粘在一起,你可以想一想它在造船上的做用……”
张老实厂长陷入了沉思中,船首的话大有道理。好好想想吧。
张国安在码头上看着他们出发去试航,心想,但愿自己能建起一支舰队来。
俗话说是百年海军,但那是指海军精神,他相信他借助科技,两年后,一定能打败鞑靼水军!
他惦记着人家鞑靼水军。人家也惦记着他……
鞑靼水军大本营,山东黄港,那个水军大统领勃尔普斤终于开始担心他的三条战船了,从这到流求大岛,来回三个月足够了,就算是有事耽误了一下,也不能七八个月没有音信啊……难道三条船同时遇到海难?他们都是老手了,不可能这样凑巧吧……
山东黄岛的姚家也时常来人询问,总不能这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水军大统领勃尔普斤派出了一条快船,去流求大岛看看,传个消息回来。
这个时空所谓的快船就是双桅帆船,船的载重量轻一些,航行时能比平常的海船快一倍多。
他们借助着东北季风,快速地沿着大陆海岸线飞驰而南下。
这个时候,山东黄岛和山东密州正在大力打造海船,极积为南下攻打大宋做准备工作,所以,整体气势上,鞑靼水军远比大宋水军要强。
鞑靼水军派出快船来查个究竟,而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却正在为他们偷袭八道河地区的失败而恼怒万分。
沿江制置使朱清大怒说:“上千人,五条大海船,都是海上的老手,竟然会被几百个家丁全歼!”
他的副手兼朋友张瑄也心痛万分地说:“五条大海船啊……都归了他们……”
他们的府里的小吏抹着汗说:“听说他们有火绳枪……是大宋御前火绳枪军用的那一种,而且,他们还有石炮军用的石炮,这真真让人想不到……”
沿江制置使朱清猛然站了起来,说:“去告他们!竟敢私下里使用大宋军备!”
他的副手兼朋友张瑄苦笑着说:“那不正说破了,是我等参与此事嘛?”
“……”
那个小吏马上说:“好在现在他们还没有发觉是我等在幕后……”
确实是这样,他在前几日派出了先前去过的船长,探个究竟,但是,接待他们的是两个半大小子,好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海盐走私的利润是巨大的,但是他们两个有些不甘心白白给了海外行商钱钞,凭什么他们占了一个荒岛,弄出了许多海盐就要我等的钱钞?!
还有我等的五条大海船又如何算?!
但是怎么办呢?一时间三个人也找不出好办法来……从公家上算,他们不占胜算,那个什么张船首与大宋的关系似乎比自己还好;从私人上算,他们已经是招安了的人,大宋又有保护海外行商的传统,从上次行动来看,他们还是不太好惹,非要集中起更多人才可以,那样,声势太大,难免会走露了风声……
最后决定先忍了,总会有机会的。
他们派人去淮南地方看看,是不是容易挖到石炭……想到这个,哥两个有了想法,如果不能抢八道河地区,莫不如上北方沿海去抢人……如果让他们白白挖煤,那么,只管饭的话,也会省下好多钱钞。
三个人对北方大陆沿海十分了解,哪里合适,三个人一会儿就拍案定了下来,他们分成两队出发,一队去找石炭矿,一队伺机去抓劳力。
鞑靼水军的那条快船不日便到流求大岛,它直接看见了一道河地区的建筑……他们看那大码头上,根本没有停靠他们的大海船……正在观看着呢,忽然见到一条单桅刀鱼船飞快地向着他们驶来。
那条快船的船长有些发愣,我等的船比你大,人比你多……你们竟敢单独来惹我?!(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章 运气和训练
鞑靼水军的那条双桅快帆船刚来到一道河地区海域时,就被城堡上的观察哨现了。 ‘
这里投放了三百名流求卫队队员……但是,他们其中好像没有张船的家养小子,所以,这里的队员总有自己是一种二等成员的感觉,他们要做的比别人好才行。
他们于是在6地上巡逻得更远,“说服”了一股土著下山干活后,又击溃了一股想抢点什么的土著,可惜俘虏抓到的不多。
结果,他们经常得到张船的表扬……至少得到的补给和八道河地区是一样的,这一点很安慰人心。
他们在海面上也坚持海巡,这一天刚巡视了一圈,刚回到一道河内,就接到了警报,说是有敌船在外面觊觎……他们回头一看,真有一条双桅快船!
如何办?!
带队的小队也认真观察了一下,说:“我等冲上去!可以将其拿下!”
流求卫队的自信心不是盲目的,双桅快船不同战船,它上面没有床弩,最多是弓箭,而且人数也不是比他们多多少……他们几乎天天在单桅船上练习射击,一开始,只是在河面上,然后又在海面上。
同样,他们把船头的虎蹲炮也练熟了,海岸上那伤痕累累的礁石,可以见证他们辛苦的训练……同样,他们知道八道河地区的队员们也正在如此的训练,年底,他们还会有军事演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