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新农村-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如今的农村人可没多少家里富裕的,去年的生姜没卖出去,那就意味着去年一分钱都没有拿到手,今年的种植又要垫本钱,估计很多农户都要借钱度日了。
这可以一点都不夸张,事实上王家庄在之前很多人家就是这样。家里根本就没有存折,即使有那上面也只有少的可怜的几百块就算富裕人家了。
肥料,农药,还有各种税费,提留款,家里的开销,当年的收入都可能不够的情况下,要是第二年再没有收入,被掏光了家底的农民们,那日子,王勇都不敢想象了。
“刚才是老秦打来的,那边的县长给他打电话了,想让我跟彪子帮忙想想办法。”说到这里,王海说不下去了,干脆从兜里掏出了烟盒,抽出一支,放到嘴里点燃了。
王海在吞云吐雾之间,一脸为难的思考着对策。老妈也没了笑模样,跟着一块发愁,看着王勇也直皱眉。
都是农民,大家都知道农家日子的难过,这要是两年没有收入,会都能想到那会是怎样的难熬的一种日子。
“行啦,就这点事就把你们给愁成这样啦?好歹你们也是如今在港城数得着的大人物啊,丢不丢人啊?”
王勇这话一出口,就引得老爸老妈眼前一亮。对啊,这小兔崽子鬼门道多着呢,没准他有啥好办法呢?不过身为父母长辈的尊严,让王海还是拉着脸训斥了王勇一句。
“你知道啥,去年各地生姜都是大丰收,到处都是生姜卖不出去,今年估计又要丰收了,往年过来收姜的那些外地贩子都一个没来,你卖给谁啊?”
“让我彪叔去收过来送到津天,首都去卖呗”
“你以为就你能啊我们就那么傻,没想到这点吗?这些城市里的生姜同样不好卖,价格低的几乎给钱就卖了。好多人,甚至专门的批发商都干脆不做这个生意了。”
王勇看着老爸的样子,这气就不打一处来。就没看到过你这样的。以后国家加入了wto,你们怎么跟外国佬竞争啊?
“你们就是死脑筋啊这事找批发商顶屁用啊他们肯定是不做不赚钱的生意啦可是你想过没有,就咱们国内,谁家里不吃姜啊?哪家炖鱼炖肉炒菜不放姜啊?”
王勇的话犹如一道惊雷。惊醒了一脑子混沌的王海,这个大儿子的名气真不是吹出来的啊。只是他还是没想明白,大儿子王勇这话里面的蕴含的深意。
看着老爸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王勇真是恨铁不成钢啊看来自己的富一代老爸养成计划还是任重道远啊
“你们呐干吗把眼光都盯在批发商身上啊他们为了赚钱低买高卖那是天性,你们找他们能卖个好价才怪了你们不会直接卖给消费者啊”
王海还是没想明白。自己和彪子在各大城市的批发市场又没有铺位,怎么直接面对消费者啊?那么多的生姜,难道就直接拉到市场大门口摆摊叫卖?
王勇实在是无语了,老爸的迟钝让他觉得也许老爸真的不适合在商场上拼杀啊这一点他可比彪叔要差远了。
“行了,我给叶奶奶打电话说一声,晚几天在过去吧,先帮你们把这事办了,你跟着好好看看,看看你儿子我是怎么办事的”
“啊”
“你得瑟个屁啊”
老妈亲自打过电话去,把事情跟老太太一说。老太太没口子的夸赞王勇这个便宜外甥能干,毫不犹豫得就同意了,还说要是有啥事就给她打电话,实在不行她就撒下老脸去找人推销去。
慌得老妈赶紧一个劲儿的劝,最后,还是王勇这个大外甥站出来说这事用不着您这老将出马,他这个小辈就能把这事办好了。这才让很关心农民生活,想要为这些农民贡献一份力量的老太太放弃了她的打算。
开玩笑了,老太太那是啥身份,真要由她出面给农民卖生姜。那可就是**裸的打脸了,不仅是王海这些人,更是打那些政府官员的脸到时候这事没准都得变成政,治事件了
一个电话过去。同样心急的刘彪连夜就赶了过来。几个人坐到一起,商量到了半夜,才定下了行动的方案,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几个人分头行动,刘彪和王海各开了一辆车直奔邻县。王勇则是跟着老妈一块坐自家的班车去了市里。
咱们单说王勇。到了市里车站和老妈分开后,毫不停留,打了一个出租车直奔市电视台找到张春祥的妻子林秋叶林阿姨。
“林姨,事情呢就是这样,我呢,谨代表屯林乡四万多姜农向您来求援了您看着办吧。”
看着坐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的小家伙,林秋叶抿着嘴,脸上的笑意怎么都忍不住。小屁孩还挺像模像样的,真是越看越喜欢。
“行啦,行啦,这事林姨知道了,你一个小孩子就不用管了。正事说完了,走吧,先跟林姨去吃饭。林姨带你去个好地方,给你好好补补,你看看你瘦的,你爸妈真是,也不能光顾着做生意不管你们哥俩啊?”
反抗无效的王勇只好锤头丧气的跟在林姨身后,在电视台一众工作人员的注视下走出了大楼。
王勇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整个港城市的方方面面就已经都开始涌动起来。首先行动的,就是港城市各家媒体。
报社记者,电台记者,电视台记者,一**地赶往屯林乡,去实地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在他们去饭店吃饭的路上 ,港城市交通广播电台已经开始播放有关屯林生姜滞销,号召广大市民积极相应市政府提出的爱心姜行动,到指定地点购买生姜,帮助本地姜农渡过难关的事情了。
之后,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接到市里通知,行动起来。港城市四县三区所有的农贸市场都开始设立专门销售屯林乡生姜的“爱心姜”专门摊位,来帮助姜农销售严重滞销的生姜。
王海更是发挥了自己土豪本色,一下子就购买了一万多斤生姜回村里。然后,在村里挨家挨户的免费分发给大家。反正一共也就一万多块钱,对于如今的他来说,根本没啥压力。
作为主力的还是刘彪这个大商贩,打了一通电话之后,就找来了六辆大卡车,分别设立了六个收购点,开始大批量的收购农民和本地几个大商贩手里的积压生姜。未完待续。
ps: 郁闷中,求安慰
………………………………
第一百三十三章买渔船
刘彪这次之所以大批量的收购生姜,那自然是已经搞定了销路。之前他也很想帮助这些可怜的姜农们,可是和几个自己的大客户一打听, 人家都说现在生姜不好卖不愿意要,他也就只能爱莫能助了。
如今又开始有了行动,是因为王勇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那就是直接推向市场,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和那些二道贩子打交道。
凭着这几年积累下的巨大人脉,他按照王勇的意见,联系了津天和首都的十几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很快就达成了在他们那里开设一个蔬菜专柜的合同。
超市这种新鲜事物,即使是在港城还都是少见的很呢。在龙城更是一家都没有,更别说乡下了。
虽然王勇二舅早在几年前也开了一家超市,但是他那家超市只能是徒有其表罢了,跟人家大型连锁超市相比,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还差的太远。
经过王勇的提醒,刘彪立刻行动起来。签下合同之后,一天时间就在屯林收够了超过三十吨的生姜。它们装上车就分别被运往附近的几座大城市的超市柜台,直面消费者。
生姜问题解决了,王勇也再次被老爸老妈催促着要去首都了。一大早就不情不愿地被送上了班车,王勇独自踏上了他的这次京城之旅。
闲下来歇了几天的王海则因为突然想起的一件事忙活起来。他曾经答应要给小儿子买一艘渔船,后来去首都的时候同样答应了给叶卫国的侄子也买一艘。
趁着最近几天没啥事,王海一想干脆把这事先办了吧。,想都就做,当即坐上自己的专车一溜烟的杀到了港城市造船厂。
港城造船厂全称是港城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国有一类大型企业。
这家成立于1972年的大型造船厂,占地面积高达216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就有八十万平米。
工厂拥有三个大型船坞,其中最大的一个为34064128m大型船坞;同时还拥有九个码头,四艘拖轮。各种现代化设备三千多台套,在职员工超过三千人。
船厂主要经营船舶修理制造改装拆解,海洋石油工程设备制造维修,港口机械钢结构制造。船舶备件供应。
工厂可以按照中外船级社的规范国际公约及标准对vlcc等油轮钻修井平台和散装船杂货船滚装船集装箱船冷藏船矿砂船起重船救捞船供给船港作船化学品船特种运输船等各类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进行改装和专业修理。
这次王海要订购渔船,有熟人就介绍他来了这里。说实话,有点小题大做了。人家一家国家大型船舶企业一般来说也根本不会接待像他这种订购小渔船的私人小客户。哪知道,王海竟然给了他们一个大惊喜。
但是谁让他王海如今在港城市威名赫赫呢?王海到了造船厂,不仅船厂的厂长和书记亲自接待。更是全程陪同他参观船厂的各个重点部门。
然后按照王海必须能出海的要求,船厂给他推荐了他们厂的一款34米拖网渔船。王海查看了实物之后,对于这种和之前在海边看到的那种简陋的小渔船完全不同的“庞然大物”很满意。
当然,这种船也不便宜,打折之后的售价仍然高达二百八十万一艘。但是对于这个价格,身为土豪的王海毫无压力,直接就订购了两艘,让船厂方面也是大为惊喜。
如今海运业虽然很繁荣,但是竞争也更加的激烈,他们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更多的还是面对来自国外同行们的激烈竞争。因为技术政,治等原因,他们如今的情况并不是太好。所以面对这个五百多万的单子,厂里还是非常重视的。
搞定了渔船之后,王海也没在市里多待,和船厂方面签订合同,吃了一顿饭之后,立刻打道回府,回了半山村。
也不知道是谁把王海买了两条渔船的消息给传了出去,他回来的第二天。黎城县的县长就在秦朗的带领下找上门来了。
“王老板,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我这次过是请您去我们那里考察一下,看看您有没有意愿在我们县海域承包海滩搞搞海水养殖。”
对于这个消息灵通。突然上门的黎城县县长张海峰,王海还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他这种直爽的性格倒是让王海很是欣赏。
只是,对于他的来意王海也是非常纳闷。他怎么就想让自己去承包海滩呢?自己一个种地养牛的,去海边承包海滩干嘛啊?
看着王海一头雾水的样子,秦朗赶紧接过话头
“老王,你是不是定了两艘一千来吨的拖网渔船?”
“对啊?这不是以前答应王亮和老叶家那小子给他们买渔船吗?昨天想起来了。就去市里船厂看了一下,订了两艘。好家伙,真不便宜啊一艘就要了我将近三百万啊,这还是给我打了折呢”
说起这事,王海也有点后悔了。当时掏钱的时候光顾着痛快了,也没多想。回来之后他就后悔了。
这船是买好了,可是总不能造好后就一直扔在码头吧?找船长,船员,以后还要定期的出海捕鱼,卖鱼,这些事肯定是要落到自己身上了。总不能真的扔给那两个小家伙就不管了吧?
一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他就有些头疼。毕竟这两条的主人年纪还是太小,要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船,根本不现实。
秦朗和张海峰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原来他买船是因为这个这年头有钱的人确实不少了,可是能花几百万买一条渔船给孩子当玩具的恐怕在港城地面上,也只有王海能干的出来了。
原本还以为王海打算进军海洋捕捞业,打算向他推荐自己辖区内的滩涂搞搞养殖的张海峰已经看出来了,王海完全就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他对于这个行业根本就是一点都不了解。
“你,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啊哪有你这样当长辈啊”
秦朗被气得苦笑着点指着王海,“是这样的,老张呢。知道你买了两条渔船,以为你打算进军海洋渔业,所以呢准备想你推荐他辖区的滩涂和近海海域,看看你有没有兴趣搞海产养殖。”
“养殖?这个好这个好不瞒你说。昨天回来我就后悔了,对于出海打鱼这块我是啥都不懂,正发愁这船买回来之后该怎么办呢?不过养殖这块我熟悉啊完全没问题,回头我就带人过去看看,要是合适的话就先承包一片试试。”
“啊?”
秦朗和张海峰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都被王海给惊住了。拜托,这是海水养殖,可不是你在陆地上养牛养猪养羊,什么跟什么啊就你熟悉了。
“你确信?这可跟你在陆地上养牛完全不一样。”
张海峰怕王海不懂,出声提醒了一句。毕竟王海身后那可是背景不小的,站着好几位跺跺脚整个国家都颤三颤的大人物呢,要是将来出了什么事,怨恨自己没说清楚,那他可就要倒霉了。
“我当然知道了。农场的专家顾问团里的老孙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从见面那天起就一直跟我唠叨海产养殖怎么好,怎么赚钱,早就鼓动着让我弄片海滩给他练手呢。”
听王海这么一说,张海峰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秦朗马上就明白了,感情农场的那群专家顾问团里还有这方面的专家呢?
“是这样的,老王农场有个由咱们国家几所大学的各种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负责给他提供技术指导。以前我只知道有蔬菜,水果和家畜养殖方面的,没想到还有海产方面的专家。”
秦朗的解释让张海峰脸上笑开了花。看来自己这次真是来对了。有熟悉的专家在王海背后督促,可比自己这个不熟悉的人效果好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您既然对这块也比较了解了。我就放心了。您放心,只要是您看中的地方,我们一定给您最优惠的待遇。”
“这个其实我也做不了主的,你还是等等再说吧”
“什么?”
原本喜笑颜开的张海峰顿时就有种被耍了的感觉,这脸上也开始不自然了。就是秦朗也对王海开始不满了,觉得他这事办的不地道啊
怎么说人家老张那也是一县之长啊。比自己还大一级呢,你就这么的逗人家玩?虽然是私下场合,可是现在谈的可都是正事,你这玩笑可真有点开大了。
王海可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脸色变了,仍然自顾自的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和打算。
“我大儿子说了,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样才不容易出错。所以最终到底这事能不能成,还得等我咨询了老孙,甚至让他亲自过来一趟跟着去看看地之后才能确定。”
“呼”
秦朗和张海峰相互对视一眼,都是长出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啊这个老王,说话还带大喘气的,你看刚才这误会闹的。
“行,那就这样定了。我把我的电话留给您,你什么时候安排好了,给我打个电话,我亲自陪同您和孙教授去考察考察。”
“这个没问题,那这事就这么定了,等回头我给老孙打个电话看看他啥时候有空,然后一块去你那边看看。问题不大的话,我就承包点试试。”
正事谈完了,自然要开始到酒桌上一拼高下了。虽然有钱了之后,饭局增多,王海这酒量也慢慢练出来了,但是他再怎么练,也不可能是两个同样“酒精”考验的县长的对手啊
几杯酒下肚之后,他就光荣的人事不知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四章海产养殖
海水养殖,是指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产业的重要途径。
王海做事从来都是雷厉风行,既然答应了人家张县长,酒醒之后,强忍着醉酒之后的头痛和难受,给海洋生物学家孙教授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情况。
已经年过六十的孙老爷子也不含糊,第二天就坐着汽车出现在了王海面前,拉上王海就直奔黎城去实地查看那里的海滩和浅海环境。
黎城虽然有文明全国的海岸,沙滩,但对于区域内的海滩来说,毕竟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大部分海滩都不适合开发成为旅游景区。
接到王海的电话通知之后,张县长就在县界处亲自接到他们,然后领着他们来到了辖区内一个乡镇所属的海滩。
“这一片适合发展海产养殖的海滩大概面积是六万亩,包括陆地和海域面积。因为缺乏资金和环境问题,这里并没有被开发成景区,慢慢地就荒凉下来了。”
说到这里,张县长有些意兴阑珊。这么大一片滩涂和海域面积,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让更多的人受益,都是他们这些为官者没本事啊
“嗯,这地方初步看来还是不错的,海水非常清澈,水质很好。滩涂含沙量多了一点,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作为这方面专家的孙教授,四下一打量,就把这里的情况摸了个七大八。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这块地方作为海产养殖基地应该是没问题了。
孙教授的话让原本情绪有些低沉的张县长立刻眼前一亮,这就说明拦在双方合作的最后一道障碍也没有了。
下意识的,张县长扭头看着王海。第一次见到宽广无垠的大海,王海早就沉醉其中了,根本就没注意到身边的人和事。
虽然港城是个海边城市,但是也仅仅只有市区一部分和靠近东边的而两个县有部分区域是靠海的,龙城县则完全是个半山区。离着最近的海边也还有五六十公里之远呢。
以前,家里生活条件不好,王海几乎半辈子都没出过远门,大都是在家门口转悠。后来虽然有钱了。但是整天忙的晕头转向的,即使去市区,也没有什么闲工夫去专门看看大海。
上次去船厂的时候,倒是见到大海了。可那是去订购渔船,心无旁骛之下。根本就没顾得上欣赏一下大海的辽阔和壮美。
这次过来,一下车,看着空无一人的荒凉的沙滩,远处无边无际的大海,王海一下子就被震撼了。
特别是看着一**的海浪争先恐后的扑过来,拍打着岸边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礁石,溅起无数的白色浪花,发出阵阵轰鸣,看的人心潮澎湃,豪气冲天。
嗯?王海眼神很好。他注意到,那些岸边或者是深入海水之中的礁石上似乎有着很多很特别的东西。
想到这里,他自顾自的在众人惊诧地目光中走向一出裸露在沙滩上的礁石,伸手就在礁石上扣起来。
回过神来的张县长看着王海跟着对什么都好奇的小孩子一样,跟贴在礁石上的海蛎子较劲,不由地嘴边就泛起了笑意。
孙教授可没他那么矜持,看到王海的动作,立刻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迈开大步就走过去,站在王海身后给他鼓劲加油。
“使劲儿,使劲。快,快,快下来了你使劲儿啊”
王海双手仅仅扣住一个和礁石颜色十分相似的东西,正使劲儿的往下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掰下来了一个。
拿在手里,王海好奇的仔细打量了一番,除了长得很奇怪之外,也没看出什么门道,回头就问孙教授:
“孙老爷子,您看看这是什么东西?长在石头上。乍一看,还真跟石头一模一样呢”
没等孙老爷子开口,旁边在就跟上来的张县长就给他详细的解释了一番。
“这是海蛎子,咱们这边还不算多,我去过海对面的大练,那里的海蛎子才叫一个多呢这可是好东西,味道极美,弄回去用水一煮就鲜美无比,根本不用放任何调料。”
“对,这就是海蛎子,也叫石蛎,算是一种海洋中常见的贝类,咱们国内很多海域都有。学名叫牡蛎,南方人则管它叫蚝。肉质肥美爽滑,营养丰富,是一种在全世界都极受欢迎的食材。我们老祖宗几千年之前就开始食用了,而且它里面可是可能有珍珠的。”
孙教授的解释,听得众人不住点头。不愧是海洋生物学家,这知道的东西就是多。
“哦?这就是海蛎子啊?好像我吃过一回,也不怎么好吃啊?”
王海摸着脑袋说出的话,让其他人很是惊诧。这海蛎子可是味道鲜美,很受欢迎的,怎么他却说味道不好啊?
“没什么奇怪的,众口难调,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孙教授挥挥手,驱散了众人的好奇心理。
想想也是,什么东西都是这样,有人喜欢,那就也有人不喜欢。像是臭豆腐,喜欢的人恨不得天天都吃,不喜欢的肯定是见到了就躲的远远的,闻着味道都受不了。
“嘿,看,还有这么小的贝壳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