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白波军不同,因为占领了并州,不仅仅需要在边郡驻守大军,还需要安排并州的流民,巨大的负担让白波军压力很大。而且占领冀州不到半年,又有大量的流民需要安置。

    石泉和霍邱来书。两人在信中对并州和冀州未来形势发展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同时,他们还提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恳请胡才慎重对待。

    一是青州黄巾军的问题。袁绍鼎力支持曹操继任兖州牧,依旧牢牢控制着兖州。关东一旦稳定,袁绍不仅仅要把袁术赶走,还要给曹操以强有力的支援,帮助他击败黄巾军,以便迅速稳定兖州。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青州黄巾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青州有田楷、刘备、孔融,徐州有陶谦,兖州有曹操、吴资、张邈。青州黄巾军被包围在泰山和黄河以南的部分郡县,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虽然青州黄巾军在四月、五月的时候取得了几场胜利,但前景非常不好。

    如果青州黄巾军被击败,他们唯一的逃亡途径就是冀州。败逃的黄巾军将士加上被黄巾军裹挟的流民,数量非常庞大,对冀州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而且,在天下诸侯中,胡才对曹操一直以来都非常今天,虽然历史在变,但曹操的发展之路没有变。

    胡才清清楚楚的记得历史上初平三年,也就是今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当年冬天,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又助袁绍打败刘备、单经及陶谦诸军。

    现在曹操就安历史上写的那样发展,胡才想改变也无力改变,现在冀州的战事没有结束,北方的鲜卑人蠢蠢欲动,他不可能派兵去兖州,如果派兵去兖州,就等于与袁绍大战,但现在白波军还有这个能力吗。

    其次是兖州刺史金尚的问题。天子先是非常慷慨地让胡才督领六州四郡的军政,然后又命令白波军承担平叛的重任,接着又让白波军护送金尚到兖州上任。朝廷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激化他胡才和袁绍,他胡才和各地州郡大吏之间的矛盾,从而挑起黄河两岸的战火。

    金尚在白波军的护送下,渡河南下,曹操和兖州军必定要出兵阻止,双方随即爆发大战。这个仗一打,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讨伐白波军的大战,冀州很有可能要遭到袁绍、曹操、公孙瓒、田楷、刘备、张邈、张扬等州郡大吏的围攻。

    霍邱告诉胡才,如果大将军拒绝护送金尚到兖州,金尚也会独自前往。他奉有天子旨,岂敢不去?金尚一死,大将军就把天子和朝廷得罪了。不过,袁绍、曹操等人还是可以以此为借口,联手攻打冀州。

    冀州先有黄巾军和流民北上逃难之祸,后有各地州郡联手围攻之灾,其局面岌岌可危,极有可能瞬间崩溃。此计之毒,让人不寒而栗。

    由此引出第三个问题,这个困杀大将军之计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在董卓的军中,胡才知道有两个谋士,一个是李儒,一个是贾诩,现在贾诩在冀州,那么这个计划一定是李儒提出来的,李儒诡计多端,这不可能只能因为想趁火打劫,一定还有另外的计划,

    但是李儒达到想干什么?这件事就是胡才也想不明白。

    石泉和霍邱的建议是,为了力保天子的安全,关西必须驻军。一旦长安再度发生兵变,白波军可以急速杀进长安,把天子救回并州。

    这个建议和吴川的意图不谋而合。

    但关西处在关东和关中的夹击之间,要驻军,要确保关西,就要有足够的兵力。大军人数不能少于目前的三万人,同时还要征调一万屯田兵驻防河东。这样,加上需要增加边郡的驻军,白波军就要增兵两万。

    河东和关西大量驻军,冀州方向的军队就无法增加,只能征募降兵维持目前十四万大军的规模。如果不久后,青州黄巾军北上,各州郡联军对冀州发动围攻,这十四万人的军队是否能确保冀州的安全?能不能保护北方的安全?

    冀州不但万万不能丢,而且还不能让敌人踏足冀州肆虐荼毒。现在冀州每一亩地里的粮食都像金子一样珍贵,不能让敌人糟蹋了,抢走了。

    要保护冀州,要让冀州的流民活下去。这才是胡才需要做的。这很显然,吴川,石泉,霍邱他们的想法不行,至少他们的想法太被动了,这对白波军不利,胡才也不想这么的被动。但需要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呢?

    胡才负着手走来走去,想着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

    突然,胡才眼睛一亮,想到了解决了办法了。
………………………………

第二十六章 晋阳(3)

    胡才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立天子。

    几年前,胡才在雒阳救了少帝刘辩和何太后,现在刘辩和何太后就在河东,如果重新立刘辩为帝,可以被被动化主动。

    你袁绍不是有承制招书吗?你不是忠于少帝吗?现在我立少帝,你是不是要表达忠心?关东的封疆大吏为什么讨伐董卓,就是因为董卓立刘协为帝,现在刘辩没有死,你们是不是也安心了?

    如果你们还蠢蠢欲动的话,就说明你们是叛逆,我胡才,征北大将军,可以讨伐你们。

    到时候,董卓手中的天子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晋阳蔡邕卢植这些人也就不会逼他去讨伐董卓了,到时候,他胡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讨伐不臣之臣。

    不过想立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所以,胡才决定回晋阳,只有得到蔡邕卢植这些在晋阳的大臣的支持,他才能重新立少帝刘辩为帝,同时,立刘辩为帝,会触及各方面的事,他必须亲自处理。

    想到这里,胡才回书石泉,吴川和霍邱,让他们稍安勿躁。

    同时,胡才带着飞虎卫,近卫军返回晋阳,因为想重立天子,涉及各方面,胡才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

    晋阳,军幕府。

    此时军幕府的石泉,蔡邕等人在商量冀州的事。

    其实冀州的事就是土地和流民,但土地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军幕府的人,除了石泉外,蔡邕,卢植,甚至霍邱,都是门阀士族,这土地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不得不小心谨慎。

    大将军为了让流民有地种,打算清理冀州土地。朝廷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几次修订大汉律。依照大汉律,不同身份、不同官爵的人,拥有的土地数量有个最高限额。超过这个限额,就要课以重赋。如果不如实上报自家所拥有的土地数量或者干脆隐瞒不报、少报,偷漏重赋,就是违律,要依律治罪。罪刑轻的,则没收超过限额的土地,罚交数倍的重赋:罪刑重的,则抄没财产;更重的,就要杀头了。

    本朝这几十年来,土地兼并问题非常严重,为了逃避重赋,门阀富豪们都隐瞒不报超过限额的土地数量,结果造成朝廷赋税日益减少。朝廷为了增加赋税收入,于是把这个土地限额改了又改。朝廷希望各地门阀富豪们给点面子,好歹给国库里缴一点,朝廷也要花钱啊,但门阀富豪们根本不给朝廷面子。朝廷改得越多,赋税就缴得越少,吓得朝廷不敢再改了。

    冀州权贵多,门阀多,富豪多,土地多,土地兼并泛滥成灾,流民数量居各州之最。

    当年张角之所以选择在冀州率领黄巾军起事,就是因为冀州流民最多,有相当的流民基础。早年黄巾军起事的几个地方,都是土地兼并最严重,流民最多的地方。比如颖川、南阳两郡,也是如此。

    一直以来,土地不是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为了冀州的流民,大将军准备解决冀州的土地问题,这让军幕府的所有人神色凝重。

    他们毫不怀疑胡才的话,胡才既然已经决定了,他一定会做,但怎么样才能让冀州的门阀的利益不受损失呢?这才是他们所想的问题。

    但是大将军现在要老账新帐一把算。这让他们为难了。

    冀州诸府里都有各郡门阀富豪们自己上报的土地数量,府衙就按这个土地数量征缴赋税。大将军打算派人拿着这个原始凭据,到各郡各县去清理土地。

    你说你家只有一百亩地,那好,你把你家一百亩地拿去,剩下的是无主地,无主地都是朝廷的。你说这几年家里又新买了土地,那好,你把地契拿出来,哪一年买的,该上缴多少赋,立即补齐。否则,不但土地没收,财产充公,连人都抓走。愿意补缴赋税的,还要依律罚赋,否则,土地没收,财产充公。当然,人就不抓了。如果家中土地超过限额的,不但要补缴赋税,罚缴赋税,最后超额的土地还要没收。

    总之,大将军一手拿着大汉律,一手拿着原始凭据,逮谁谁倒霉。在冀州那个地方,只要是家里有田产的,都隐瞒真实的土地数量,这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了。其实,就算你想报真实的数据,府衙也不让你报。你把赋税都上缴国库了,他这个管事的掾属吃屁拉风去啊。所以大将军这一抓,冀州就彻底乱了,估计到时候不是府衙整体瘫痪的问题,而是连看城门的守吏都没有了。家里有田产的就等着倒霉吧。

    所以,军幕府的人一个个神色凝重,特别是蔡邕,卢植这些人,因为他们需要救天子,如果冀州一乱,想救天子遥遥无期。

    唯一支持胡才的只有石泉,石泉在并州主持过多年的政事,对此事一清二楚。

    不过并州不像冀州。并州穷,胡人频繁入侵,人都跑光了,相对来说,地还是比较多的,否则哪来许多荒芜的土地分给流民屯田?并州人少,门阀富豪也少,这些门阀富豪虽然地多,但找不到人种。就算种了,收成也不能和冀州那等肥沃的土地相提并论。所以并州数郡,除了河东,其它地方的土地兼并问题还在人们的容忍范围内。

    河东本是京畿重地,属于土地兼并的重灾区,但土地兼并的重灾区在河东南部。居住在河东北部汾河地区的人口因为受到胡人入侵的影响,逃走了很多,田地反而荒芜了。河东的门阀富豪主要靠贩运盐铁发财,他们一般不在本地购置田产,加上几年前胡才在河东杀了不少人,河东的门阀卫家也只剩下卫仲道一人了。同时,河东的门阀大部分是到土地肥沃的冀州、兖州、豫州等地购置田产,这些地方一亩地的收成要远远高于河东。所以,河东南部的土地兼并问题虽然严重,但百姓有地租种,也能养活自己。说白了,就是河东的门阀富豪太有钱了,不屑于把这些租种土地的百姓逼得抛弃土地,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

    所以,这件事,军幕府的人大部分人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天下大乱,天子受难,最重要的是拯救天子,而不是解决土地问题。

    现在天子还在董卓手中,袁绍占据关东,大汉形势一天比一天糟糕,却让诸位老臣夜不能寐,整日长吁短叹,不知如何是好。

    “必须要立即阻止大将军。”霍邱看看诸位老臣,拱手说道,“冀州土地兼并问题的确要治理,今天这个机会的确也不错,但大将军这个办法太急躁了。诸位大人都是本朝泰斗,自然知道此事直接关系到社稷的振兴,需要从长计议。”

    “霍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到冀州?”蔡邕低声说道,“我们的身份,未必能让冀州的那些门阀富豪们言听计从啊。”

    “大将军如今处境艰难,承受的压力非常大,我们的话他未必会听。”卢植叹道。

    “我记得先帝曾在河间置有大量的田产和宅院……”霍邱吞吞吐吐,十分为难地说道,“如果……假如……这个……”

    “霍大人……”卢植抬起干瘦的手,指着霍邱苦涩地笑道,“你这个主意,等于把大将军往火坑里推啊。将来天子要是怪罪下来……”

    就在军幕府商量没有结果的时候,从河套过来的王允,黄琬,杨彪,吕布等大臣来到了晋阳。

    石泉,霍邱,蔡邕,卢植等人连忙迎接,此时王允他们身边只有几百并州军,不过在离开河套的时候,青龙军的吴庆安排了三千兵马护送。

    大半个月的奔波,王允等人的神色很差,没有和蔡邕等人多说,在蔡邕他们安排的地方休息。

    第二天,从冀州赶来的胡才来到晋阳,王允就立刻要求见胡才。

    胡才在征北大将军府见了王允,王允一见胡才,就要求胡才立刻发兵关中,拯救天下。

    王允道:“大将军,现在天子危在旦夕,大将军坐在这里干什么?还不立刻发兵关中?”

    王允神色冷傲,看着胡才,眸子里不屑之色透露无疑。

    旁边的黄琬,杨彪,吕布等人担心的看着胡才,这半个月来,王允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此时竟然这么对胡才说话。

    要知道现在在晋阳,在胡才的地盘,你王允不是说胡才是第二个董卓吗?在董卓面前你小心翼翼,在胡才面前,你为什么不小心翼翼呢?

    胡才心里一阵恼怒,嘴上却说道:“司徒大人说笑了,一个月前,天子命我白波军退长关中,现在司徒大人让我去打关中,岂不是违背天子旨意?”

    王允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胡才口中的圣旨是他发的,现在让他有一种自掘坟墓的感觉,只能说道:“一个月前是一个月前,现在是现在,大将军,天子现在在董卓手中,危在旦夕,你应该立刻发兵去关中拯救天子。”

    “是吗?可是天子让我退河东怎么办?”胡才问道。

    “天子在董卓手中,这不是天子的命令。”王允冷冷的说道。

    胡才奇怪道:“天子在董卓的手中,那一个月前天子的圣旨是谁下的,难道这圣旨是你司徒大人下的?”

    王允脸色一变:“大将军,你这是无理取闹。”

    “哼,”

    胡才冷笑一声:“我无理取闹,司徒大人,你只是一个臣子,竟然无缘无故下圣旨。你这是什么意思?想改朝换代吗?”

    王允脸色一变,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人会这样对他说话,而且这个人还是他看不起的武人。

    胡才冷冷的看着王允,他没想到王允会从关中来到晋阳,他的到来让他预感到麻烦来了。他宁愿面对蔡邕这些人,也不愿意面对王允,王允是王阀的人,而王阀的大本营就在晋阳,这对他来说这是一件不好的事。

    不过胡才不愿意在王允面前弱了下风,王允在晋阳有王阀的支持,如果他在王允面前落了下风,还不知道王允会怎么对付自己。

    “大将军,你是发兵还是不发兵?”王允冷冷的问道。

    “发,当然发。”胡才点了点头笑道:“不过司徒大人认为我应该出兵多少?现在关中的董卓有五万大军,加上刚想韩文约联合,至少可以调十万大军吧?十万大军,这其中有名震天下的西凉铁骑,司徒大人认为多少兵马可以打败他们?”

    王允一顿,想了想说道:“五万,五万大军,两万铁骑可以消灭他们。”

    “五万大军?其中还有两万铁骑,嘿嘿,司徒大人,我白波军总共才十二万大军,铁骑才三万,现在分别在关西河东,北方边郡。还有冀州,司徒大人,我如何调五万大军西进?还有,五万大军调到河东关西,冀州怎么办?”

    “大将军是并州牧,并非冀州牧,无缘无故出兵冀州,罪该万死。”王允冷哼一声说道。

    “罪该万死?”胡才神色一眯:“司徒大人想杀我?”

    大厅的气氛瞬间凝重。所有人紧张的看着王允,生怕王允说出个是来,那么,胡才很可能马上就杀了王允。

    黄琬,杨彪等人有些埋怨王允不知轻重,晋阳是胡才的地盘,哪怕这里是王阀的大本营,你王允也不应该这么嚣张啊,胡才想灭了王阀,并不难。

    “大将军,司徒大人的意思是让大将军去拯救天子。”黄琬在旁边说道,他生怕王允说出不该说的。

    “拯救天子??”胡才笑了笑:“各位大人放心,我一定会拯救天子,但天子就在晋阳。”

    “什么?”王允,黄琬,杨彪等人脸色一愣,旋即王允道:“大将军想称帝?”

    胡才冷冷的看着王允:“司徒大人,我胡才对大汉忠心耿耿,轮不到你诬蔑。”

    “那你是什么意思?”王允反问道。

    胡才笑了笑,“各位大人,我让你们见两个人。”说完胡才对旁边的赵云使了一个眼色。

    片刻后,何太后和少帝在赵云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太后?”

    “陛下?”

    王允,黄琬,杨彪等人惊呼,他们没想到这个时候会见到已经死了的何太后和少帝。

    “臣胡才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胡才行礼道。

    “臣等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允,黄琬,杨彪、石泉,霍邱等人连忙行礼。

    刚行好礼,王允反应过来:“慢,天子在长安,他不是天子。”

    胡才站起来,冷冷的看着王允道:“司徒大人,你是什么意思?陛下不是天子,难道你是天子不成?长安的陈留王为天子,是董卓所立,董卓是大汉的叛逆,你难道要尊一个叛逆所立的人为天子?司徒大人,你居心何在?”

    “我……”

    胡才不等王允说话,冷冷的继续说道:“陛下是先帝所立,名正言顺,司徒大人却说陛下不是天子,难道你王允王大人想造反吗?哦,对我,你王允的司徒之位是董卓所封,你王允应该是董卓一党,所以你才不承认陛下。”

    胡才看向黄琬,杨彪,卢植,蔡邕等人:“各位大人,太后和天子在此,可是别人假冒?”

    “不是。”黄琬等人摇摇头。

    “陛下是不是先帝所立?”胡才继续问道。

    “是。”

    “既然如此?你们是尊陛下还是尊董卓所立的天子?”胡才问道。

    “这……”

    黄琬,杨彪,蔡邕,卢植等人脸色一变,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在刘辩和刘协中,他们只能有一个选择,刘协是董卓所立,袁阀等士人的支持,但这总归名不正言不顺,而刘辩是先帝所立,名正言顺。

    如果他们承认刘辩,就必须重新建立朝廷,在晋阳建立朝廷,与董卓手中的天子分庭抗礼,他们以前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特别是当年董卓废帝的时候,他们也是支持的,如果少帝他们对付他们怎么办?

    而如果他们不承认,少帝和何太后在这里,又有征北大将军胡才的支持,他们就是叛逆,胡才就会毫不犹豫的杀死他们,而且杀他们胡才不会有任何的骂名,因为少帝是先帝所立。

    到时候,胡才真的是第二个董卓了,少帝在胡才手中。这与几年前的董卓有何两样?更重要的是,天下有两个天子,大汉中兴,前途就更加没有希望了。

    但胡才手中十几万大军,想支持少帝为帝,比董卓强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袁绍的承制招书就是以少帝的名义的,如果少帝重新为帝的消息传出去,袁绍怎么办?如果他不尊少帝,就是叛逆,如果尊少帝,袁绍对胡才的威胁就减除了。

    到时候,胡才就会以天子的名义更打袁绍等人,那可就……

    黄琬等人从来没有想过少帝没有死,当日董卓告诉他们少帝已死,他们深信不疑,但是现在看来,董卓是在骗他们,此时看到少帝,他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胡才看着黄琬等人:“各位大人,陛下在此?你们是尊还是不尊啊?”
………………………………

第二十七章 国有二君(1)

    黄琬等人犹豫不决。

    尊还是不尊,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对于他们来说,尊少帝就放弃长安天子,白波军就没有必要去关中勤王了,相反,白波军是去讨伐叛逆,不尊少帝,胡才杀气腾腾,谁不知道这后果是怎么样的?

    胡才把目光看向何太后。

    何太后和少帝这些年一直呆在河东,本以为就此了此残生,没想到胡才把他们推出来,何太后非常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大将军何进的死,还有少帝被废,何太后知道这是门阀士族在背后支持的原因,否则以一个董卓,怎么敢废帝。

    何太后明白,如果他们做的不符合胡才的利益,胡才也会毫不犹豫的被他们杀死。现在他的儿子能不能成为天子,他们能不能活命,就看她的表现了。

    何太后目光定在卢植身上:“卢大人,先帝待你不薄,你想如何报达先帝?董卓倒行逆施,你难道要跟着董卓成为叛逆吗?”

    “我……”卢植无言以对,董卓废帝,他反应最激烈,此时看到何太后和少帝,卢植不知道该说什么。

    何太后说道:“陛下与哀家的安全就依靠卢大人了,卢大人从现在开始,组建北军,护卫陛下的安全。”

    卢植犹豫一下,道:“臣遵旨,”

    何太后看向吕布,说道:“吕大人为消灭董卓,劳苦功高,哀家让陛下下旨,封吕大人为青州牧,现在青州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