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官老爷-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这话可不是随口一说的啊,他说张浩然论孝为君子,这可不是无的放矢,死者张浩然从小孝顺母亲,乃是鼎鼎有名的大孝子。如今皇帝这般说,看来是把张浩然调查的清清楚楚。

    由此可见,皇帝的手段何其厉害,非同一般啊。

    想到此,张浩然默默谨慎了起来,不太敢太吹牛了。面对的可是当今皇帝,自己还是低调一些为好吧。

    “谢主隆恩!”张浩然谢恩,连忙退回了退伍中。

    随后,李勋奇突然说道:“好了,闲话也说完了,下面开始殿试吧,来人,把东西拿上来吧。”

    “是,陛下!”内侍连忙应道,一挥手,近侍总管太监双手捧一卷画轴走了出来。

    这是要干什么?

    众人心中不解。
………………………………

第16章:被无知打败了

    站长推荐:在现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一分钱能干吗?点这里就知道了!!!

    犹豫什么?快来加入百度钱包的活动优惠中吧!!!

    总管太监双手捧着一卷画轴,缓缓从侧殿走出,不紧不慢地来到玉阶下,躬身拜道:“陛下!奴才已把画轴取来。”

    皇帝李勋奇拂须一笑,轻轻一挥手,说道:“把画轴展开。”

    “是,陛下。”总管太监应道,随后另一个近侍太监走了过来,两人缓缓打开画轴。

    画轴长约一米,展开后足足两米五,上面画着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不过在正中央的位置却画着一棵繁茂的果树!果树老树盘根枝繁叶茂,树枝上也结出发紫的果实,奇怪的是树杆上却盘绕着一条五彩斑斓的大蟒,正悠哉地吐着蛇信子荡秋千。

    而在空中,一只雄鹰雄姿英发,展翅高飞,它的利眼正扫视树上悠闲的大蟒,双爪蓄力,似乎要俯冲而下,抓蟒而食。

    这图画布景高明,用笔帷幄,画法精湛,技术透纸而出,绝对算是一流的画师所画。

    不仅是张浩然等考生,就连殿内大臣们也在打量着这图画,不解李勋奇摆出它来要考什么策问。

    这时李勋奇终于开口:“朕得了这一幅画,便将其作为殿试策问的考题,诸位考生,你们能从这图画中看出什么来?尽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给朕以及在场的大臣们听一听,看谁的见解最高,谁的眼光最毒,谁的思想最通透。好了,给你们半柱香的时间。”

    “修文啊,你作为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之一,参议军国政要,掌制令决策,初次看着这图画,可有什么感觉?不妨先说说,也当给考生们一个参考。”

    李勋奇笑眯眯道。

    中书令赵丰都面不改色,侧身走了出来,扫了一眼画轴,躬身道:“回禀陛下,臣眼拙,只觉得此画精湛,用笔入神,想必是绝世名家所画,却看不出是哪位。至于画中含义,臣觉得,一百人眼中就有一百个西施,此图借画述意,臣怕说错了,误导诸位考生,陛下恕罪。”

    “哈哈…”李勋奇哈哈一笑,打趣道:“修文啊,你这张嘴,就是不透风啊。”说着,他的头一转,看向了另一个人,并说道:“子固,你素来研究字画,家中藏画诸多,比朕的弘文馆内的字画还要丰富,你可看出这幅字画出自何人之手?”

    文官队伍中,一个清瘦的老者走了出来。

    朱巩,字子固,门下省侍中,和赵丰都同列二品大员,乃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此人钟爱字画,对古人名迹知之甚详。

    朱巩躬身道:“陛下,臣惶恐,哪里及得陛下珍藏。至于此画来历…臣无能,看不出丝毫迹象。此画用笔锋利,画功精湛,但却和山水画或者花鸟画皆有不同,画师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但臣观此图,却觉得此画画师是位锋芒毕露的利剑,诡异的是,整张画却透着一份…蔑视。”

    蔑视?

    大殿众人目瞪口呆,都被朱巩所言惊到。

    张浩然瞧了一眼朱巩,发现这位清瘦大员一脸凝重,不像开眼笑,当然他也不敢开玩笑。再看皇帝,一脸平静,看不出丝毫波澜。

    “老奸巨猾的家伙。”张浩然心中腹诽了一句,随即蹙着眉,盯着展开的画轴寻思。

    张浩然不懂画,幸好死掉的“张浩然”懂,融合了记忆,张浩然也算是胸中有沟壑。

    这幅画的话中意并不难,无非是老鹰和大蟒是两个暗喻,用来表达一些深层含义。而这个含义就多了去了,就像赵丰都说的一样,众人的眼光不同,说什么都行。

    但是,说什么能迎合皇帝的心,能说到他的心坎里,那才是说对了,才是殿试头筹。

    “怎么说呢?”张浩然陷入了思考中。

    很快,半柱香的时间到了。

    李勋奇扫视张浩然等人,笑着问道:“时间差不多了,怎么样了?心中可有想法了?谁先来?”

    其他考生的目光都扫向张浩然,这家伙刚刚出尽了风头,现在怎么了?

    只见张浩然不为所动,眉头蹙起,还在寻思。

    诸葛空等人暗自讥笑,胡说八道倒是嘴溜,一遇到正事就蔫了,会考第一名也不知道怎么考的。

    “陛下,学生先来!”诸葛空第一个站了出来。

    这么好表现的机会也不能让给其他人,第一个说虽然有些劣势,但却能起到先入为主的局势,能在皇帝心中营造一个较好的形象。

    “好!不愧是远优的孙子,说!”李勋奇笑道。

    文官中的诸葛天南却眉头一蹙,很是担心地瞥向诸葛空。

    诸葛空意气风发,轻轻咳嗽了一声,道:“陛下,学生觉得,此画的含义在于赞美我大夏!”

    “嗯?”龙椅上的李勋奇轻吟了一声,声音虽小,但在能闻针落的大殿内却十分的突兀。不过他的表情依旧毫无波澜,让人追莫不懂,看不出他这一声嗯的含义,是不满还是好奇呢?

    诸葛空这家伙绝对认为皇帝的轻吟是赞同自己,他内心狂喜,如千万只***狂奔,他吞了吞口水,继续道:“陛下,这副画中,一望无际幅员辽阔的草原说明我大夏疆域广袤无边,雄鹰翱翔而无边。繁华的果树说明我大夏枝繁叶茂,丰富的果实代表国家经济雄厚。至于悠哉的大蟒,则是比喻百姓,不用辛苦捕猎了,有如此繁华的大夏,可以衣食无忧。陛下,此画画师借此画赞美大夏,可以蔑视一切宵小!”

    说到最后,诸葛空还不让加上了朱巩说的“蔑视”。

    张浩然暗叹了一声,恨不得用力敲一敲脑门,这个**,到底懂不懂侍中朱巩所说的“蔑视”的含义?

    其他考生中,也有几个人面露暗笑,扫了一眼得意洋洋的诸葛空,心中暗骂这家伙呆逼。倒是周泽和王北斗两个二货暗暗点头,果然是鼠穴一窝,估计这两人也啥也不懂。

    至于诸葛天南差点气昏过去,这个孽孙啊,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就在这时,皇帝李勋奇哈哈一笑,道:“你的眼光倒是十分的不同,赞美大夏繁华?远优啊,你的教育不简单啊。”

    诸葛天南吓得一哆嗦,跪地呼道:“臣有罪。”

    反观诸葛空,大喜道:“多谢陛下。”

    日…张浩然被诸葛空的无知彻底打败了。

    这时,人群中郭风烈突然站了起来,躬身道:“陛下,学生有些想法!”

    他不敢让诸葛空再说下去了,万一继续胡说八道,皇帝就算不怪罪,也会引起很不好的影响。

    李勋奇道:“说吧。”

    郭风烈低着头,恭声道:“陛下,学生觉得,此画真谛,在于暗喻要惩治贪官!”

    “哦?说说看!”李勋奇笑着问道。

    郭风烈道:“陛下,繁华果树如当今大夏,虽然繁花似景,果实成荫,但却有偷盗果实的大蟒存在,而这只大蟒,便是为祸苍生的贪官,需要有苍鹰一样的清廉官员,造福社会…”

    郭风烈缓缓而谈,刚开始还很紧张,后来越说越溜。

    皇帝李勋奇点了点头,认真地听。

    张浩然也心中高兴,郭风烈说的这些话虽然和画中真意有些出入,但他以画论当今官场清廉和贪婪,也算是另辟蹊径,皇帝也希望手下的百官清廉为民为生,所以郭风烈的话也合李勋奇的心意。

    郭风烈足足侃了半盏茶,才退回退伍中。

    紧接着,会考第二名的贺风走了出来。
………………………………

第17章:恨不得断笔仗剑,大杀四方

    站长推荐:在现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一分钱能干吗?点这里就知道了!!!

    犹豫什么?快来加入百度钱包的活动优惠中吧!!!

    会考第二名的贺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是翰林学士,其父现为右拾遗,家风严谨,故而贺风文质彬彬,举手投足间尽显文人才气。

    他第三个开口,缓缓陈述:“陛下,学生觉得此画在于暗喻当今国家体系。”

    “哦?详细说来!”皇帝李勋奇笑着问道。

    “是,陛下!”贺风不卑不亢,语言清晰:“当今大夏如这株果实殷实繁茂,各种法规、条令、制度如树根、枝叶,托起了大夏的繁华,但在这繁华的内在,却也隐藏着致命的危害,就像这条大蟒。它不以果子为食,却藏匿于树叶藤蔓间肆意妄为,妄图伤害硕果,乱我大夏纲常…”

    “天空有雄鹰展翅,表明我大夏需高明之眼光,凌厉之决断,对待不利民、不利国,陈腐、腐朽、笨重的条令予以暴风骤雨般的攻击,还天下以清明,荡世间以平静…”

    贺风由浅入深,把**的条令比喻成大蟒,危害国家利益,必须具备雄鹰的斗志,才能让国家幡然一新。

    不得不说贺风胆大,竟然敢说当今的法令条文存在问题,这可了不得,简直再打陛下的脸,就算是谏官都不敢如此直言不讳,冒天下之大忌。

    但李勋奇却毫无生气,他不是昏君,还是贤君,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需要这样大胆的人,敢直言进谏,可比谄媚巴结要好的多的多啊。

    贺风说完,退回了队伍内。

    紧接着,第二名的吴青林也开始策论。

    ……

    一个接着一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很快,第二十名的钟大奎也将心中所想陈述完毕,只剩下最前面的张浩然毫无见地。

    在这十九人中,以贺风、郭风烈和吴青林的策论最上乘,深得皇帝喜爱。至于王北斗和周泽两个家伙,和诸葛空差不多,胡说八道前言不接后语,估计就是他们本人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相反还一脸兴奋地以为说的不错。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张浩然的身上。

    李勋奇看着张浩然,拂须的手一停,双手按在龙椅上,问道:“张浩然,你是会考第一名,朕本以为你会第一个策论,说出心中所想,但朕却想错了,你不但不是第一个,反而是最后一个。难道这幅画很难理解吗?亦或是说,你不敢说?”

    说到最后,李勋奇的语气猛然一提,顿让在场众人浑身一颤,如遭冷气袭体。

    张浩然吞了吞口水,暗道一声“拼了”,便一甩衣袖突然跪地,拜道:“陛下,学生罪该万死!不是学生不理解,而是学生惶恐而不敢说!”

    李勋奇猛然站起来,一挥衣袖,大声喝道:“有何不敢?这天下是朕的天下,朕恕你无罪,说!”

    张浩然大声道:“陛下,学生看到这幅画,恨不得弃笔从戎,领兵北征,荡平突厥宵小,扬我大夏国威,才消学生的心头之怒!此画的画师,辱我大夏,其罪当诛,其族当灭!”

    张浩然恨恨骂道,说出这番话却让其他考生面面相觑,即便是诸多大臣,都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幅画和荡平突厥有啥关系?

    文臣中,赵丰都和朱巩一对视,连忙垂下了头。

    皇帝李勋奇又坐了下来,说道:“继续说!”

    张浩然提了提气,反正泼出去的水了,收不回来,他决定来个猛的,吓死诸葛空这样的蠢货!

    只听张浩然道:“陛下,学生虽才疏学浅,但对绘画却稍微了解,此画异于我朝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和南方流派以及北方流派皆有不同,画面辽阔豪迈,尤其是草原和雄鹰,画工精湛,只有见过一望无际的草原和高飞的雄鹰者才能刻画的如此传神。加之画纸厚而略显粗糙,不同于我朝细腻的画纸,并且其画轴用白骨和白玉所雕刻,所以臣斗胆推测,这幅画来自边外!”

    “边外突厥,狼子野心,一直视我大夏为肉,画中果树结满丰硕果实,是在暗喻丰饶的大夏国,而树上大蟒,则是暗喻…”

    说到这儿,张浩然顿了顿,有些难以启齿了。

    “是不是在暗喻朕?”李勋奇笑着说道。

    张浩然心脏一突,忙道:“学生罪该万死。”

    “都说恕你无罪了,继续说!”李勋奇笑道。

    张浩然不得不继续道:“树上大蟒暗喻陛下,而天下老鹰,则是暗喻突厥可汗,此画在于讽刺我朝,大蟒就算守着最殷实的果实,在雄鹰面前,也毫无反抗之力!只要雄鹰想动手,丰饶的果树唾手可得!”

    “历观历史,突厥猖狂无一日之寒,每春冬两季,常来犯我大夏,北方燕云十六州,在突厥的铁骑践踏下,毫无尊严可言,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真乃大夏之恨也。”

    “此画就算非突厥所作,看到此图,学生也恨得咬牙切齿,气得怒血冲头,恨不得断笔仗剑,大杀四方,扫除突厥,扬我国威!”

    “陛下问,看此画有何想法,学生的想法就是,姑息养奸是罪,养虎为患是恨,只有喂不饱的狼,没有打不死的狗,要彻底解决国耻家恨,只有出兵!”

    “我大夏几十万雄兵,兵强马壮,为何要怕野蛮的突厥?莫等突厥侵犯到金陵城外,才知悔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

    张浩然字字珠玑,雄姿英发,整个太极殿内回荡着他的豪言壮语。

    诸葛空和王北斗几人都吓傻了,谁不知道突厥问题一直是当今陛下最忌讳的话题!作为一位贤君,突厥问题一直是他的心头刺,所以大臣都避讳地不提这个问题,张浩然倒好,一股脑的全部说了出来――有种!

    龙椅上,李勋奇眯着眼盯着张浩然,好一会,他才沉声问道:“诸位爱卿,你们以为谁的策论答的漂亮,谁才是这殿试第一名的人选?”

    所有大臣缄默不语。

    李勋奇突然笑了,他轻轻一扬手,总管太监双手捧画轴上了去,来到了他的面前。

    不料李勋奇突然扯过画来,猛然撕开,怒目一瞪,喝道:“此画是三天前突厥可汗派人送来!真当朕是软柿子,可以随手捏来捏去吗?”

    文武百官顿时惶恐,连忙跪拜,呼道:“陛下息怒…臣有罪!”

    “何罪之有?”李勋奇愤愤一笑,道:“有罪也是朕的罪!是朕无能!国家处理的繁华有何用,敌人的刀枪打进了自家家门,朕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子敬说的没错,有血性的人恨不得断笔仗剑,大杀四方,扫除突厥,扬我国威!”

    “来人,朕钦定,此次殿试的第一名是…”
………………………………

第18章:一分钟的状元

    站长推荐:在现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一分钱能干吗?点这里就知道了!!!

    犹豫什么?快来加入百度钱包的活动优惠中吧!!!

    “来人,朕钦定此次殿试的第一名是…张浩然!”李勋奇沉声喝道:“有胆有识,有才有德,敢直言进谏,不畏生死,敢畅怀舒意,不卑不亢,朕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大夏需要你这样的良臣!”

    张浩然一机灵,心中暗喜。这么说自己是状元了?而且还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是整个大夏国建国两百三十年来第三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这是要名垂青史的节奏吗?

    张浩然连忙拜道:“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齐齐呼道:“吾皇圣明!”

    其他考生们各有表情,贺风、吴青林面露钦佩,郭风烈暗自祝福,诸葛空、王北斗三人愤愤不平,却又不敢多说一句话,只能把郁闷往肚子咽。

    随后,李勋奇又定下了榜眼和探花人选。

    没有争议,贺风为榜眼,吴青林为探花,郭风烈是第四位,虽然未入前三,但也算小有名气。

    眼看着殿试要结束时,一名太监匆匆从侧殿走来,似有急事,来到殿内,朝着总管太监示了意。

    总管太监走向他,两人细细交谈,片刻后,总管太监面色大变,挥手让他退下后,忙来到李勋奇身边,恭敬地汇报着,不知道说些什么。

    殿内众人看到此幕,皆面面相觑,即便是赵丰都和朱巩这样的二品大员,也面露异色!

    到底是什么事,竟让总管太监不惜坏规矩的禀告皇帝,要知道早朝乃朝议圣地,小小太监岂能说话?

    就在众人不解时,龙椅上的李勋奇脸色一怒,猛地喝道:“此话当真?”

    总管太监吓得连忙跪地,呼道:“陛下,奴才万万不敢欺瞒啊!刚刚下人来报,说有数十名考生齐聚午门前,敲响了登闻鼓,举报科举舞弊之事!京城府尹孙大人已经控制了这些考生,但涉及科举之事,兹事体大,孙大人不敢做决定,已在承德门外等候!”

    李勋奇站了起来,怒道:“朕刚刚定出三甲人选,现在就闹出了科举舞弊案,真是气煞朕!哼!礼部尚书何在?本次科举的主考官何在?”

    诸葛天南连忙站出来,匍匐在地,呼道:“陛下,臣在!”

    礼部侍郎周广义也忙走出来,吓得跪地,叫道:“陛下,臣在!”

    李勋奇喝道:“朕且问你们,此次科举是否公正?”

    诸葛天南汗流浃背,他瞥向周广义,心中焦急地要命。

    周广义也慌的厉害,作为本次科举的主考官,周广义可谓是颇为得意,这把年纪还得陛下重视委以科举重任,非比寻常,所以他对于此次科举异常重视,除了帮诸葛天南的孙子进了二十名外,他敢发誓没做出任何亏心之事!至于考试题目,更是被他严密保管,不可能出现考题泄露!手下的郎中和员外郎都得不到半点风声!

    想到这儿,周广义趴在地上,说道:“陛下,臣愿以性命保证,此次科举公平公正,臣就算万死,也不敢泄露考题啊!恳请陛下明察啊!”

    李勋奇扫了一眼周广义,看到这位年迈古稀的老者趴在那儿,顿时心有不忍,他挥了挥手,叫道:“都起来吧!朕一时心急,考虑欠妥,不能因为有考生敲响登闻鼓便怀疑爱卿和此次科举的真实性。”

    “不过…敢敲登闻鼓,定有莫大联系,更何况是数十名考生一同告状,此事定有猫腻,朕不得不查!”

    “刑部尚书何在?”

    闻言,一名身材肥胖的中年人站了出来,恭声道:“陛下,臣在!”

    李勋奇说道:“责令刑部和大理寺严查此事!”

    “是,陛下!”刑部尚书周思源领旨道。

    殿内的诸多考生人人自危。

    张浩然呆呆地看着这一幕,顿感无语,差点郁闷地笑了出来。靠,不用这样玩人吧,我才做了一分钟的状元,就这样被终结了?而且更危险的是,一旦牵扯到科举舞弊案,就算清白,没有点关系的话,不死也要脱层皮!不知道唐伯虎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吗?

    突然,张浩然想到了上次在礼部见到的那名匆匆中年人,他的怀中不正是会考试卷吗?难道说…

    这时,皇帝李勋奇扫视了阶下众位考生,沉声道:“责令所有考生严禁出城,所有上榜考生前往刑部接受调查,无人可以幸免。先将此次科举名次取缔,能案件清明,再行定论。若没有舞弊案,事后朕在为你们设宴,若真有此事,哼。。。”

    说罢,李勋奇起身甩袖,愤愤离去。

    好好地一场殿试,竟然变成了这样。

    文武百官恭送皇上,随后文武百官退出太极殿。片刻后,只剩下诸葛天南、周广义瘫坐地上,以及张浩然等二十人呆然站立。

    这时刑部尚书周思源走了过来,在其身后还跟着千牛卫。

    “周大人,还有诸位考生,辛苦你们移步刑部了,本官也是遵旨办事!”周思源轻轻一笑,说道。

    看着周思源身后的千牛卫,周广义颓废地老了十岁。虽然此事还需调查,是非曲直还需要判断,但一旦去了刑部,不管清不清白,都是一场罪。

    张浩然心有焦急却无可奈何,这无妄之灾,真是郁闷啊。

    其余人的脸色也各有变化。

    就这样,众人移步刑部。

    与此同时,整个京城内议论纷纷。

    好好地一场科举大考,竟然出现科举舞弊案,这可撞到了风口浪尖。刑部和大理寺强强联手,十二座城门严密盘查,禁止考生离开,所有上榜考生皆到刑部报道。尤其是敲响登闻鼓的三十二名考生,已经全部控制,并且关入刑部衙门内严密审讯。

    此时的张浩然和其他上榜考生一起,被关在刑部内,一人一个小间,不可相见,怕串供,就像被关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