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御宠国色-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偏偏长孙芳华谁也瞧不上。

    眼看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这位长孙小姐就要年方二八了,却依旧待字闺中。

    长孙氏没有办法,便背着这位小姐广发了选夫贴,为这位小姐举办了一场选夫宴。

    后来长孙小姐知道这件事,却没哭没闹,只是说,她要自己组织这场选夫宴。

    当时,一听说长孙家的小姐要嫁人了,天下震惊。

    平日里那些倾慕长孙小姐的青年才俊纷纷赶往庐阳,就算与长孙小姐的夫君之位无缘,也想趁此机会一睹长孙小姐的芳容。

    听说,当时去的不止大周各地的俊杰,还有来自各国的王孙贵胄。

    当时选夫宴会就在庐阳长孙世家举行,来参加长孙小姐选夫宴的人将整个庐阳地区挤的水泄不通,朝廷还为此专门出动了官兵维持秩序。

    当然这些人中也包括先帝爷,也就是当时的高祖皇帝。

    当人们梦寐以求的那位长孙小姐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她绝世的容颜和如仙一般的气质所折服了。

    选夫宴,民间通常人家选夫无所谓两种形式。

    一种是绣楼抛绣球,姻缘天注定,谁接到了小姐抛出的绣球,就是与小姐天赐的良缘,无论贫富贵贱,都心甘情愿一生相许。

    要么就是比武招亲,擂台比武,最后谁的武功最高,谁安然无恙地站在擂台上,谁就能娶招亲的小姐回家。

    但是这位长孙小姐却是特殊得很,竟然直接让人搬出来一块没有任何标记和文字的石碑。

    只说,谁要是能够解开石碑的谜底,谁便是他天定的良胥。

    :看书的亲们,手上有推荐票的表吝啬了,麻烦扔几张给我吧!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无字碑(3)

    “既然碑上无字,无标记,总有什么暗语或者寓意吧?”谢芙蓉问。

    荣国公点了点头“确实有!”

    荣国公瞧了一眼李延年。

    李延年立马会议,给荣国公拿了纸笔。

    荣国公凭着记忆,将当时长孙芳华在搬出无字碑时所提供的文字信息给谢芙蓉写了下来。

    为了以防作弊,荣国公写完之后,李延年先拿给皇帝和各位监考大臣瞧了一遍,确定确实没有作弊嫌疑之后才递给了谢芙蓉。

    谢芙蓉拿在手中,只见上面写道:

    武曌,公元690年—705年在位,圣神皇帝,年号天圣,史称武周,葬于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西经109273e,北纬343853n。

    已巳年,公元2016年,一月一日,五行纳音路旁土,子时一刻阴阳交界,阴阳可同体,易穿越。

    这段文字,谢芙蓉看得马马虎虎,有些意思很明了,但有些意思却看不明白。

    比如“武曌”的“曌”字虽然看上去是人名或者帝号,但是谢芙蓉却不认识。

    比如“西经109273e,北纬343853n”这种提法,谢芙蓉根本就没有见过。

    还有“穿越”这个词。

    不过之前见识过神英铁卷和楚云弈给的那个小册子,谢芙蓉很能理解,长孙太后原本就是个不一般的人物,弄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正常。

    “王二公子,可瞧出了什么?”皇帝问谢芙蓉。

    谢芙蓉的脸上看不出多余的表情。

    抬头之后先瞧了一眼楚云弈,见他的脸上并没有给自己投递什么信息,之后问皇帝:“陛下,方才荣国公给的这张条子您也瞧过了,学生觉得似乎和碑文有一些相似,只可惜学生的学识浅薄,不能完全参透,学生能够现场找人请教请教?”

    这个时候的皇帝还是非常谨慎,毕竟还是要防着谢芙蓉作弊。

    不过转眼想了想,这无字碑在世了这么多年,若在场的这些人能看透个一二,早就解开了无字碑的迷。哪儿能等到这个时候来给王荣甫作弊?

    于是表现得一副很豁达的样子,摆摆手:“当然可以,在场的列位大臣,您随便问谁都可以!”

    谢芙蓉笑着点了点头,将纸条一分为二,从中间折起,前半段在上,后半段在下。

    走到了史部尚书司马汉的面前,将纸条的上半段拿给司马汉,问道:“司马大人,您广读史书,可记得这武曌是史上的哪一位帝王?”

    史部尚书司马汉瞧了半天,摇头:“本官从来没听说过史册记载着这样一位皇帝。”

    司马汉的答案在谢芙蓉的意料之中,她又问:“大人,您再好好瞧瞧,好好想想,会不会有记错或者遗漏的地方?”

    身为史部尚书,能做到尚书这个位置,自然是通读了各国史册,能力当众被谢芙蓉这样质疑,定然有些不悦,冷哼了一声道:“本官在朝三十余年,通读各国史书,怎可能出了纰漏!”

    谢芙蓉些不在意,笑笑:“司马大人,这段文字,您可瞧出了什么?比如这时间?”

    谢芙蓉不提醒,他倒没有注意,这样一提醒,倒是有些看明白了:“这……咱们大周也是公元计年,按照时间,这刚好是先皇在位的时间,可是这帝号和年号都不对啊!”

    不仅是这些对不上,还有陵地的名称,大周的帝陵是在黎山,高祖的陵地是玄陵。

    谢芙蓉又走到吏部尚书的面前,指着后头一长串的地名问道:“何大人,咱们大周可有陕西省咸阳市乾县这样一个地方?”

    吏部尚书想了想,摇头道:“没有,咱们大周西北倒是有一个叫西咸的县城,是在鲁王的封地,不知道这一信息是否能供王二公子参考?”

    谢芙蓉拱手道了一声谢。

    然后在承乾殿里瞧了一圈,最后还是将目标锁定到了王曦的身上,朝着王曦走了过去。

    指着后边一连串的数字问道:“父亲大人,儿子学识尚浅,没瞧出这些标识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父亲大人您可瞧得明白?”

    王曦自然是想全心全意地帮到谢芙蓉,但是这北纬和西经的说法他确实没有听说过,但最后还是给谢芙蓉指了一条明路:“或许说的是天文地理方面,又或者是关于风水。为父也是根据这前面的文字推断出来的,你可以向钦天监的李大人请教一二。”

    谢芙蓉笑着点了点头,也道了一声谢。

    然后走到李延年的身旁,在纸上将那一连串的数字抄了下来,递给李延年道:“总管大人,麻烦您走一趟钦天监李大人的府上,将这东西交给他,若是瞧出了什么端倪,还请李大人带着字条进宫一趟!”

    这种往宫外跑的事情,谢芙蓉自然是使唤不动李延年的。

    李延年站着没动,瞧了瞧皇帝的脸色。

    皇帝自然也明白李延年的意思,道:“李延年,既然王二公子有需要,你就走一趟吧!”

    李延年得了令,忙放下手头的东西,迭迭地出了承乾殿。

    “王二公子,问了这么久,你可有头绪没有?”皇帝问谢芙蓉。

    笑话,那么多人研究了将近一百年的东西,这么短的时间内,谢芙蓉怎么可能神一般地就解开了谜底?

    并且谢芙蓉还怀疑,这无字碑的谜底只怕连长孙太后她自己都不知道。

    若不然当年高祖将这无字碑带入皇宫,倾其一生都没有看透,长孙太后若知道,怎么可能不告诉高祖而致使高祖遗憾而去?

    谢芙蓉扶着额,有些头疼道:“陛下,想解开这无字碑确实有点难度,学生还得仔细瞧瞧。不过眼前还有一件事,比这无字碑还重要!”

    “哦?”皇帝皱了皱眉头。

    都到了这个时候,几乎可以说王荣甫已经站在了生死边缘,但这小子竟然还有别的事情操心。

    真是好生狂妄。

    谢芙蓉瞧着皇帝疑惑的神情,“嘻嘻”笑了一声,摸着自己的肚子道:“陛下,这殿试考了大半天,您瞧这外头的天儿都已经过晌午了,您和诸位大人都没有饿么?”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无字碑(4)

    谢芙蓉的话刚说完,就听到咕噜一声。

    列位大臣中有人的肚子很不争气地开始叫唤起来。

    那位大臣很不好意思地撇开脸去。

    皇帝有些不耐烦。

    不过谢芙蓉说的确实有理,虽然是殿试,也没有让考生和诸位臣工在朝堂上饿一天肚子的道理。

    更何况,谢芙蓉不说的时候他也没什么感觉,被谢芙蓉这么一说,他自己也觉得饿了。

    但是……

    谢芙蓉似看出了皇帝的心思:“陛下,学生不走,学生就在这承乾殿,好好研究这无字碑,陛下让人把饭菜给学生送到这儿来就成!”

    皇帝担心的就是谢芙蓉离开这承乾殿之后玩什么猫腻,做什么手脚。

    这下可好,人只要老老实实地呆在承乾殿,他会专门派人盯着,量他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谢芙蓉笑了笑又道:“陛下,这无字碑的迷确实复杂,只怕学生得费些功夫,让这么多皇子和大人们跟着学生在这耗着也不是个办法。这儿由监考的几位大人看着,别人暂且回府候宣,您看呢?”

    在场的几位大人好多都已经年过百岁,就算没到这个岁数的,也是养尊处优的文臣,确实经不住这样耗。

    谢芙蓉的这话完全可以说是解救他们的良药。

    都眼巴巴地期待着皇帝发话。

    皇帝瞧了瞧众人,摆了摆手:“也罢,王爱卿,七弟,你和几位监考大臣留下,其余人且先回府吧!随时听宣!”

    众人如获大释,忙跪地叩首谢恩。

    虽然她们很想坚持到最后,看眼前的这个少年能否解得了无字碑的迷,但身体实在不争气,只怕到时候结果没有看到,自己倒是先挂在这儿了。

    众人离开后承乾殿里就剩下了谢芙蓉,皇帝,楚云弈,王曦和翰林院、御史台的六位大臣。

    皇帝传了膳。

    膳食是御膳房早就按点儿备好了的,直接端到了承乾殿来吃。

    负责皇帝膳食的小太监在众人面前摆好了小几,然后依次把膳食端了过去。

    为了防止作弊,谢芙蓉自然是要单人单桌,避免和其他人接触。

    小太监将膳食摆好之后对谢芙蓉道了一声请。

    谢芙蓉回了一声“劳驾!”继续看那无字碑。

    皇帝问:“王二公子,你不是饿了么?这膳食都端上来了,你倒不饿了?”

    谢芙蓉笑笑:“自然是饿的,指不定这就是学生的最后一顿餐了,若是饿着上路,岂不可惜?”

    说着,走到小几前坐下,吃了起来。

    皇帝脸上微笑着,看不出有多余的情绪。

    倒是王曦听了谢芙蓉这话之后原本就揪着的心更加沉重了,一顿饭下来,也没有吃多少。

    谢芙蓉吃的比别人都快,吃完之后继续研究那无字碑。

    光秃秃的一块石碑,除了上面刻着几条纹饰之外并没有多余的信息,看不出什么名堂。

    谢芙蓉又弯曲着手指轻轻扣了扣,发出咚咚咚厚实的声音,可以断定这石碑的中心是实的,里面没有夹层,也没有加什么东西。

    谢芙蓉又研究起了那字条。

    方才他将字条从中间对折,只让人看了上一段,下一段却并没有让任何人看到。

    其实上一段的意思现在很明了,大概的意思是说一位叫武曌的皇帝,他的基本信息,还有死后所葬的具体位置。

    只是那最后一句话所表达地理位置的写法大周没有用过,看不明白。

    至于后一段……

    谢芙蓉在想,如果把“穿越”两个字理解为灵魂重生,那么这两段文字能不能直接理解为是指导灵魂重生的方法。

    谢芙蓉对自己的这种想法完全没有怀疑。

    或许别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她自己就是重生了一回的人,绝对相信这种可能性。

    皇帝和各位大臣以及王曦、楚云弈吃得又优雅又比较慢,一顿饭几乎吃了小半个时辰。

    此时李延年已经从宫外给钦天监的李大人送纸条回来,吩咐几个小太监将小几和碗筷收拾了下去。

    今日给谢芙蓉拿饭菜,收拾碗筷的是同一个太监,这小太监似乎十分机灵,性子也活跃得很。

    见谢芙蓉就蹲在放着碗筷的小几边儿上,很热情地提醒了一句:“王二公子,烦请您让个地儿,奴才怕这饭渣子脏了您的衣服!”

    谢芙蓉就像什么都没有听见,依然蹲在原地没有动。

    小太监只能更加小心翼翼地仔细收拾。

    就在小太监将所有的东西收拾在了一个盘子里,正要离开的时候,谢芙蓉猛然站了起来,因为蹲的时间太久,脚麻了,一个踉跄,直接朝着那小太监撞了过去。

    噼里啪啦地碗筷撒了一地。

    小太监吓的脸色苍白,忙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求道:“王二公子,饶命啊,王二公子饶命啊,奴才不是有意的!

    说着从袖子掏出一个帕子来,去替谢芙蓉擦身上的污垢。

    谢芙蓉向后退了一步,道了一声:“我自己来!”接过那小太监手中的帕子,自顾擦了起来!

    李延年见到这边的状况,几大步走了过来,叱骂了一声:“你是怎么侍候的?”

    那小太监吓的脸色煞白,皇帝身边侍候的人,可最要不得的就是这种马虎,只怕今日会被活活打死,小命儿都没了。

    忙掉转头,抱着李延年的大腿求饶:“总管大人,饶命啊,奴才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总管大人饶命!”

    一旁的皇帝、王曦、楚云弈及几位大臣似压根儿就没有看到这边动静一般,什么话都没有说。

    李延年一招手,直接让几个太监上来,将那人给拖了下去。

    随即李延年呵呵地笑着问谢芙蓉:“王二公子,实在对不住了,是杂家没有调教好手底下的奴才,让王二公子受污了!”

    整个过程,皇帝一句话都没有说,且那小太监求过他之后直接冲着李延年喊饶命,根本就没有想到去求上位上的皇帝。

    可见这李延年在皇帝身边的地位和权利之大,有些事情,皇帝是真心信任李延年呐!

    谢芙蓉面色淡然,用手中绢子擦拭着身上并没有多少的污渍,头都没有抬:“确实是,李总管您调教奴才的法子确实得好好提升提升了!”

    李延年完全没想到,自己不过谦礼了一句,这小子竟然一点颜面都不给自己留。

    不过他还是呵呵地笑着,吩咐几个人迅速将地上污秽给收拾了,一句话也没有说,到后殿忙去了。

    一个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日的人,他根本就没必要跟这样的人计较。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无字碑(5)

    所谓酒足饭饱,精神爽朗。

    吃过饭后皇帝都有些困,靠在龙椅上,手撑着脑袋打着盹儿,没多久便睡着了。

    楚云弈似乎对无字碑的事情已经不感兴趣,催动着轮椅出了承乾殿,去逛御花园消食去了。

    王曦一颗心一直替谢芙蓉揪着,连饭都没有吃多少,自然是最有精神的那一个,一心想着自己如何能帮到谢芙蓉。

    其余六位大臣虽然也有些累了,但是一丝警惕都不敢放松。

    他们可是奉了御旨来监督谢芙蓉的,若是一个不小心出了什么纰漏,轻则丢官,重则丢脑袋,谁敢懈怠?

    谢芙蓉现在完全可以确定,这无字碑就是一块普通的石碑根本就没有什么迷可言。

    想当年长孙太后之所以拿出这块无字碑,无非就是两种可能,第一种单纯的想搪塞那些前来参与选夫的人。

    另一种可能……

    谢芙蓉的手缓缓在袖子里摸索着,这只怕真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

    她猜想,长孙太后或许也是跟他一样,是灵魂重生之人,只是她是原主重生,而长孙太后很有可能来自于另一个世界。

    且这种事情在野史话本小说中也有过记载。

    说有一个书生,天资愚笨,七窍未开,参加了好几年的应试都没有考中秀才。

    一日酒后掉入湖中,人们以为他已经死了,便将他葬了,但书生却在半夜死而复生。

    复生之后虽然相貌和以前相同,但心性却变了一个人,变得极为聪明并且连中三甲,考中状元。

    依照谢芙蓉根据荣国公所提供的那张字条的信息推敲,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且这长孙太后的在前世已经瞄准了那名叫武曌的皇帝为复生的对象,只待上边所书的公元2016年也就是乙巳年一月一日待阴阳交错之时在武曌的陵地互换灵魂,却没想到阴差阳错换错了时空,换到了长孙氏家嫡小姐的身上。

    如果真如此,那么这无字碑很有可能不是这个时空所存在的东西,而是长孙太后灵魂互换之时从另外一个时空带过来的。

    若是这样,长孙太后当年寻找无字碑的秘密便也能说得通了。

    她很有可能是想借助无字碑重新回到她所在的时空,再“穿越”一次。

    这些也不过是谢芙蓉的猜测和遐想。

    别人研究了这无字碑这么多年,无非是困顿于那些完全在这个时空不存在的东西而深陷其中。

    而她能比别人更多地想到这一层,是因为她有重生的经历。

    像灵魂重生这种说法,别人根本就想都不敢想。

    谢芙蓉纤细的手指缓缓抚摸着那冰冷的石碑,内心轻轻一笑。

    看来这长孙天后也是个很有趣的人物,留下了那么个滑天下之大稽的神英铁卷不说,还丢下了无字碑这样个让人没头没脑的东西。

    更可笑的是,就这样两件无足轻重的东西,大周几千万人竟然将它们供奉为了神一般的存在。

    如果皇帝和诸位大臣在看到神英铁卷的答案卷之余再看到试题卷,会是怎眼的一种表情?

    只可惜他们永远都没办法同时看到这两件东西了。

    因为在谢芙蓉三道试题都答对之后,神英铁卷的答案卷和试题卷已经按照长孙太后当年的遗训,被拿去销毁了。

    遗训这种东西,尤其是长孙太后留下的,就算是个屁,大周的这帮人也会当咒语一般对待。

    谢芙蓉无奈地摇了摇头。

    她总不能将自己的推断去告诉皇帝和众人吧?

    那样诡异的事情,又有谁会相信?

    就算她费尽心思找到了无字碑的秘密,无非也就有助灵魂穿越之类的东西,那样更没有人愿意信。

    既然如此,现在最重要的是她如何保住自己的脑袋。

    皇帝不知何时醒了,睡眼惺忪地打着哈欠问谢芙蓉:“王二公子,你研究得如何了?”

    还用问?

    从谢芙蓉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她什么都没有研究出来。

    谢芙蓉不答反对皇帝道:“陛下,能否让李总管再走一趟钦天监李大人的府上,看李大人瞧出什么端倪没有。若是没有瞧出来,还请李大人进宫一趟。学生有别的事情请他帮忙!”

    看来这无字碑还确实麻烦。

    皇帝也不为难谢芙蓉,有求必应,看了一眼李延年。

    李延年立即会意,应了一声,朝着宫外去了。

    不久,李延年和钦天监的李大人一起进了宫。

    谢芙蓉问那李大人:“李大人,之前李总管代我给您递去的字条您可瞧出了什么端倪没有?”

    李大人摇头:“本官查了不少资料,也仔细研究过了,确实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

    谢芙蓉点头:“既然没瞧出来,李大人也不必太过思虑。学生还有一件事情想请李大人帮忙!”

    “什么?”

    “李大人帮学生算算这乙巳年的一月一日是何时?”

    那李大人身为钦天监首要负责人,哪里还需要算,这些关于日期的东西他比谁记得都清楚:“如今就是乙巳年,可这一月一日的日子早就过了!”

    “过了?”谢芙蓉故意愣了一下,瞧了一眼上位上的皇帝。

    皇帝见谢芙蓉问话的样子似是对那无字碑有些眉目了,好奇地抬起头来问谢芙蓉:“如何了?”

    谢芙蓉抚慰地一笑:“回禀陛下,还远着呢!您稍安勿躁!”

    然后又问那李大人:“李大人您再给瞧瞧,这乙巳年的一月一日有没有特殊的说法,能否用别的日子代替?”

    “这是一个阴年阳月阴时的日子,倒是看不出什么特殊。”李大人沉思道。

    “五行纳音路旁土是什么意思?”谢芙蓉问。

    李大人愣了半晌,似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拍手道:“我明白了!”

    原本打盹儿的皇帝和六位大臣听到李大人这话,惊的连瞌睡都没了,嗖一下,抬起头来,瞧着这边。

    李大人在大殿中找了一圈,忽然瞄准李延年之前放在一个小几上的纸笔走了过去。

    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五行八卦,又在八卦的八个位置分别标上了八个方位,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时间。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无字碑(6)

    李大人给谢芙蓉解释道:“你瞧,这乙巳年一月一日的时间原本是阴年阳月阴日,五星之中只有水木金火。”

    又在另外一张纸上写了五行纳音旁路土几个字,用五行八卦的形式框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