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刘厚从来不差饿兵,他给予这些应诏来帮忙的百姓丰厚的报酬。他除了给所有人提供两顿饱饭外,每人每日还给予少量的铜钱作为报酬。

    这令到应诏的百姓大为感激、震惊和信服。官府征召徭役从来没有给钱这一说,看来张太守果然还是心向长沙百姓啊。

    张仲景在卫生事业上的措施推行得很顺利,郭攸之假借张仲景的名义发布的各项政令也渐渐得到有效的推行。

    郭攸之将部队分解为无数个夹心饼小队,在城中密集地巡逻,这些小队每一行就是一个班,或者说是十个人,一共三行:一行藤甲兵,一行火枪兵,最后还是一行藤甲兵。加上火枪兵两边各一个身穿藤甲的队正和队副,这样一来,一个巡逻队就有32人。

    无数这种巡逻队充斥着每一条大街小巷,趁机出来搞事的地痞流氓被捉被杀了一大批,剩下的也龟缩起来,不敢再出来闹事,城中的秩序迅速得到恢复。

    同时,郭攸之让俘虏的东吴兵指认他们所知道的地洞,将一些还藏着人的地洞找出来,将里面的东吴兵一网成擒。当然,也有些地洞是无法找出来的,不过这些东吴兵在地洞里没吃没喝的,藏了几天后基本上都忍受不住饥渴自己跑了出来。

    而在满街都是巡逻兵的情况下,这些饿得手软脚软的东吴兵出来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足足七天,长沙城的局势才彻底平稳下来,直到这个时候,一直住在城外大营中的刘厚才从容入城。

    这次大战,陆逊、徐盛带走了一万多差不多两万人,被打死约五万人,被蜀军俘虏了三万多人,其中有大量伤员。

    对于逃走的陆逊、徐盛和他们带走的部队,刘厚并没有下令追击,一来蜀军兵力不足,二来陆逊诡计多端,要对付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行。

    分兵去追他,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着了他的道,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刘厚干脆放任他走,自己还是先全力稳定占领区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

第四十章 赵统逼供

    第四十章赵统逼供

    这场长沙大战,蜀军损失也不轻,入城前被偷袭损失的人马就不说了,入城后虽然势如破竹,战况很顺利,但是,在这么大规模的战斗中,一定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这场大战,蜀军死伤七千多人,其中有两千多人牺牲,大部分是藤甲兵,也有几百的火枪兵。火枪兵虽然没有冲锋在前,不过他们身上也没有任何护甲,只要一支箭矢或一把砍刀就很容易gameove

    。

    长沙大战后,刘厚派出兀突骨带领他的第二师去收复各个县城,其他部队则就地休整。入城战中,第二师基本上没出什么力,而因为前期被偷袭导致大量的减员,第二师被充入了大量新兵。

    这些新兵没有经过实战的洗礼,现在正好趁此机会,让他们在收复各县城的低烈度战斗中,取得实战经验。也算是以战代练吧。

    火枪兵第六团也是新兵,是后备团,这次刘厚将他们也派出去,配合兀突骨攻打各县城,让他们也取得一些实战经验。第六团是没有火枪配备的,不过现在其他团都在休整,人要休息,枪可以不休息。

    刘厚让第一到第五团各自腾一些枪支弹药出来,临时配备给第六团,让他们先拿去战斗,等战斗完毕再还回来。

    刘厚已经打算好了,等第六团经过战火的洗礼后,再从中挑出表现好的几百人,补充到受了损失的各团去,将各主战部队重新补充满员。

    然后按照老规矩,这次战损的各支部队都从朱褒的第四师,也即辎重队中挑选人手补充至满员。而辎重队也不怕人手受到损失,这次俘虏了三万的东吴兵,只要等他们身上的伤一治好,就可以配给朱褒使用,只怕到时候辎重队要严重超编了。

    这样一来,辎重队有五万多人,后来刘厚看着不对路,决定重建第五师。原来的第五师被交给了赵云守备桂阳,关索这个第五师师长根本没当几天正经的师长就变成了光棍司令。现在兵源充足,正是重建第五师的时候。

    于是,刘厚就让关索到辎重队去挑选精壮的士兵,重组第五师。由于是纯冷兵器部队,刘厚依然给他两万人的编制,剩下3万人留给朱褒做辎重队。那样一来,赵云那边的部队就只能改名叫桂阳守备师或者第六师了。

    话说赵云这个桂阳守备师这些日子也没有闲着,着实打了几场大仗。以陆逊之能,不可能想不到抄敌人后路的好处。

    可惜偷袭后路的东吴军遇到了赵云,统统没有好果子吃。以赵云这样天下有数的猛将,只要报上名号,基本上都能将人吓得屁滚尿流,一旦交上手,少则一、两招,多也就十招八招就能结束战斗。

    加上有步骘帮忙收拢士兵的人心,桂阳守备师的军心没有出什么乱子,基本上能发挥出正常的战斗力。所以,那些战斗基本上没什么悬念。东吴军抄后路偷袭粮道的计策无一例外全部失败。

    一个月后,蜀军的整编基本完成,第五师也基本上重组完成,当然,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漫长的训练时间。刘厚打算挥军北上,继续往荆州进发。至于长沙,他思前想后,终于下定决心,准备抽调步骘过来任长沙太守。

    以步骘之能,任州牧都没问题,当一个太守有点屈才了,关键的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刘厚发现步骘真的大彻大悟了,真的变成了一个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官,对自己的忠心也是毫无疑问的。这样一来,有他任长沙太守自己也能放心了。

    长沙的局势已经稳定,不需要张仲景再出面震住场面,所以,可以放心任命步骘为太守,当然,张仲景依然做他喜欢做的事情,那就是卫生事业。

    长沙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刘厚打算将关索和他的第五师留下来镇守,这样,步骘负责民政,关索负责军事,就算步骘想作乱也作不起来。

    就在刘厚安排好一切,准备出发北上荆州时,赵统过来找刘厚,向他汇报审问钦差的结果。时间过了一个多月,刘厚都已经忘记了这回事了,现在赵统过来汇报他才想起,自己曾经下令赵统严刑拷打审问钦差。

    看来赵统真的不适合担当逼供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赵统进来后,先向刘厚行了一礼,接着汇报起他这长达一个月的逼供生涯。

    赵统一开始先劝说,劝说了三天三夜无效后,接着鞭打,鞭打了三天也无效,接着又开始劝说。赵统给他讲政治,讲道理,可这个钦差就是不肯松口。

    这个时候,赵统想起小时候赵云对他的惩罚措施:不给饭吃。赵云对赵统两兄弟从小要求就很严格,如果没有达到他要求,动不动就不给饭吃,他觉得那是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事情。

    所以,他认为,只要拿出这一招,这个娇生惯养的钦差一定会屈服。结果,钦差被饿了三天三夜,直接被饿晕过去了也没有招供。

    赵统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小时候就算被饿一顿也是难以忍受的事情,怎么这个人被饿了三天还能撑得住?

    接着,赵统又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羽毛去搔钦差的脚底痒痒。这是他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过的游戏,他认为那也是不可忍受的一件事情。

    结果,这个钦差经过这些天的反复折磨,感觉有点迟钝,竟然没有如赵统预料的那样,被搔得咯咯笑。

    这令赵统感到很丧气,之后,他还想了几招自认为很好用的逼供办法,无一例外不是小孩子气的东西,结果折腾了一个月也没有结果。

    一天,赵统又到牢房里对钦差进行逼供,由于长期的逼供没有取得效果,他有点垂头丧气,任凭手下施为,他心不在焉地坐在一旁把玩着一块鹅卵大的玉石。

    这是一块缅甸翡翠,是郭攸之在南中时从孟获的老巢缴获的,刘厚将它随手赏给了赵统,赵统也很喜欢,经常拿出来把玩,那块玉石被他把玩得光滑润泽。

    “冰……冰种黄杨绿?这是冰种黄杨绿!能,能给我看看吗?”身旁传来一声微弱的惊叹声。

    赵统转身一看,正是正被自己手下修理着的钦差大人。

    “哼!你懂什么,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惦记什么玉石,赶紧招供,要不,一会有你好果子吃。”赵统骂了一句。

    其实他的心里是很好奇的,他只是觉得这块石头很漂亮,却不知道它有什么名堂。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那就是这块石头一定很贵重,否则不会进入孟获的宝库,还被珍而重之地收藏起来。

    “这是冰种黄杨绿翡翠,我绝对没有看错,只有云南以南的洪沙瓦底(缅甸)才有出产。不过就算是翡翠,冰种黄杨绿也是极罕见的种类。这块东西足可以称作价值连城。”

    “真的?这块东西真有那么值钱?”赵统被他勾起了兴趣,忘了这个钦差是自己的阶下囚,主动问起来。

    “当然,冰种黄杨绿本身就很珍贵,但是同是冰种黄杨绿也是有等级差异的,这就要看它的‘水头’、颜色、种坑、地子、光泽、翠色布局等等。”钦差道。

    赵统一听,这家伙说得头头是道,好像真的懂一样,于是,将手中的把件递给他看。

    钦差这一看,就舍不得放手了,将这块鹅卵样的玉石翻来覆去把看着,一边看还一边喃喃自语:“真的是,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冰种黄杨绿,还是极品的冰种老坑玉。水头长,里面没有一丝杂质,光泽润滑,极品啊,极品。”

    钦差看着看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赵统一把将玉石抢过来,说:“哼!什么世间罕见,这样的石头,我家太子多的是。这不过是他随手扔给我的玩意。”

    “你一个小毛孩懂什么,这翡翠越鲜阳价值就越高。冰种黄杨绿就是翡翠中最鲜阳的一种,当然也是最贵重的一种。而且这块玉石深得正、浓、阳、均的精髓,乃极品中的极品。价值无法估量。你若将这块翡翠拿去一些小国,那些国君甚至愿意拿一座城池跟你换。”

    其实这块翡翠不是冰种而是更珍贵的玻璃种,不过古人没有玻璃这种概念,只能说是极品冰种。

    “哼!那又怎么样,再珍贵的玉石还不是石头一块,我家太子从来不将这些东西看在眼中。要是立有功劳,再珍贵的东西说赏就赏了。你还是赶紧招供吧,否则我还有十八般办法对付你。”

    这赵统嘴里说着威胁的话,可是他这些话都说过无数次了,一个月过去也没能把人怎么样。

    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钦差听到这句话眼前一亮,呐呐地道:“要是,要是某说了,你,你这块石头,可不可以给我?”他也敢开口,刚才还说价值连城的东西,现在就敢开口要了。

    偏偏赵统也不是个识货的主,他对这块身外物也根本不在乎,听到钦差这么一说,不由得也是眼前一亮,他道:“真的?你真的肯说?好,只要你好好交代问题,这块破石头就送你了。”说罢,赵统干脆将这块难得一见的宝玉塞到钦差手中。

    钦差哆嗦着双手,接过这块在他眼中价值连城,在赵统眼中不过一玩物的冰种黄杨绿翡翠,然后像竹筒倒豆子般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赵统也没想到,自己费尽办法也没能撬开的钦差嘴巴,却被一块破石头撬开了。

    这个钦差其实也算是个硬骨头,不过他有一点不好,就是太贪财了。贪财通常和怕死联系在一起,贪财而不怕死的人的确很少见,偏偏这个钦差就是这样的一个奇葩。他就是这样一个爱财如命的人,严刑逼供他抗得住,偏偏无法抵抗一块极品翡翠的诱惑。

    听到这里,刘厚想起了国产凌凌漆当中,周星星被捕准备枪毙时,想了几个办法都无法脱身,最后拿出一百块加一包好烟就被放了的场景。
………………………………

第四十一章 成都政变

    第四十一章成都政变

    听了赵统的讲述,刘厚哭笑不得。深深感到被这两个奇葩的家伙打败了。逼供的人奇葩,尽用些小孩子气不靠谱的逼供方法,被逼供的人也够奇葩的,竟然是个爱财如命却又不怕死不怕痛的奇人。

    不过,赵统接下来讲的话就令刘厚笑不出来了。这个钦差手里拿着那块极品翡翠后,将他所知道的成都局势全部讲了出来,赵统转述了钦差的招供:

    原来,刘备称病,已经很久没有上朝也没有公开露面了。一切朝政都由太傅许靖和国舅吴懿把持。

    这两人把持了蜀国的军政大权,还提拔任命了一批亲属,例如,许靖之子许游就被任命为尚书。这个时候的尚书和清朝时的尚书不同,含金量高很多。

    清朝时六部主官称尚书,比如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等于后世一个部或几个部的部长。但是,东汉时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和宰相差不多。这样的任命,置诸葛亮这个正牌丞相于何地呢?

    还有,吴懿的堂弟吴班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这个骠骑将军可不是一般的杂号将军,而是很牛x的一个官位。举个例子,第一任的骠骑将军是霍去病,当时他的地位是金印紫绶,位同三公,可谓牛逼烘烘到极点。

    当然,三国时期的骠骑将军远没有那样的地位,但是,起码也是个很了不起的荣誉称号。当时曾经有过这个荣誉称号的人有:刘禅、马超、曹洪、司马懿等。吴班这样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和上面几位相提并论?

    很多不肯投靠他们的官员被罢官或迫害,特别是亲刘禅一派的官员,基本上已经被清除出了朝堂。许靖和吴懿正是通过这样提拔任命亲信,同时打压排除异己,将朝政掌握在手中。

    钦差还招供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许靖和吴懿正在策划废掉刘厚的太子位,改封为越王,封地就是岭南。同时改立刘厚的同父异母弟弟梁王刘理为太子。

    由于钦差离开成都已经有几个月,估计现在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只是消息还没有传到这里来而已。

    因为这个钦差是许靖的心腹,所以才能知晓此等机密,这也是他在岭南那么嚣张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这个太子马上要失势了。

    历来废太子的处境下场都是很凄惨的,所以他才有恃无恐,嚣张跋扈,谁知道却被费祎整得没有了脾气,等好不容易见到刘厚,还来不及宣旨就被直接抓起来严刑逼供,可谓倒霉到极点。

    刘厚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成都果然出事了,还是不得了的大事。从钦差叙述的情况看起来,刘备凶多吉少,就算没有死估计也病得不轻,而许靖和吴懿这些人趁机把持朝政,甚至可以说发动了政变。

    如果这个钦差没有说谎,那么这些人的意图很明显,想将本来一早就被刘备定好的接班人刘禅换掉,换成一个小屁孩刘理做皇帝。换皇帝这样的行为不是政变是什么?

    细想一下,他们的确很有动机,刘理是吴懿的妹妹吴贵妃的儿子,为了自己儿子能继承皇位,皇妃伙同国舅哥哥干出这种事情来一点也不奇怪,这是被后世无数狗血宫斗戏证实了的桥段。

    至于许靖,也不难理解,之前刘备太强势,诸葛亮太受宠,他太被冷落,肯定会失落然后心生怨恨。

    刘备平时事无巨细都要咨询诸葛亮,诸葛亮几乎掌握了朝政的方方面面,也做出来很多成绩,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程度、亲近程度甚至超出了一般的君臣关系。

    而身为太傅的许靖则毫无建树,除了因为拥立有功被封为太傅外,平时基本上是个坐冷板凳的待遇。他心有不甘,想掌握更多的权力,想得到更多的好处。

    可是他又没有诸葛亮那么有才,就算真的将一些大事让他做,他也未必能做得比诸葛亮好,没有那个金刚钻,他也揽不了那个瓷器活。

    而令他更感到绝望的是,刘备的法定继承人太子刘禅同样不怎么鸟他。这个太子平时身边自然有一班亲近之人,这些人都是接受过学院新知识的年轻人,对他这种老式官僚不屑一顾。

    他可以想象,如果将来刘禅登基为帝,自己的地位肯定会比现在更不如。

    穷则思变,许靖无时无刻不想着改变现状的方法,可惜一直无计可施。直到吴贵妃的人找到他,一个想让自己的儿子登顶九五之尊,一个想真正地位极人臣,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光,他们正如站街女遇到大色狼,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很快就勾结在一起。

    对许靖来说,扶持刘理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刘理年幼,现在才8岁,还无法亲政,这个时候就需要有辅政大臣了。他自以为,这个辅政大臣非自己莫属,等到小皇帝长大成人,自己起码有10年时间把持朝政,到时候自己再荣休,那么此生再无遗憾了。

    他也不想一想,他已经七十岁高龄了,还能活多久,就算活着,还有没有精力把持朝政十年?不过,不管怎么说都好,他们现在似乎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听完赵统的转述,刘厚现在最担心的是刘备。虽然对这个便宜老爹没太多感情,但他毕竟是自己这一世的父亲,而且一直以来对自己也很好,起码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大力支持的,例如建立工业部,组建一支严重超编的太子亲军,还有两次领兵出战等等事情上,他都是无条件支持的。

    刘厚记得刘备是在登基为帝后两三年就挂掉的,现在已经是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按照历史,刘备就是差不多这个时候驾崩的。

    自己虽然扭转了历史,避免了关公被杀,又让左慈传授刘备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保健知识,但是,历史的惯性那么厉害,谁知道刘备挺不挺得过来呢?

    刘厚越想越心焦,终于,他下定决心,不能再待在长沙了,要尽快出兵北上荆州,将围攻荆州的孙权军杀退,争取早日和关公、诸葛亮会师,到时候再和他们一起,早日将成都的事情弄清楚。

    很快,刘厚就挥军北上,他已经做好了和孙权二十万军队决一死战的准备。谁知道,大军才出发没几天,就收到探子来报:围困荆州大半年的孙权军撤退了。

    刘厚既意外又在意料之中,孙权花了那么大力气,围攻荆州大半年,眼看快要成功了,这个时候要放弃无疑是需要很大的决心的。孙权也算是个杀伐果断的枭雄,身边也不乏智谋之士,自然看得清楚当前的形势。

    西蜀太子挥师北上,关公在荆州城里虎视眈眈,一南一北皆非善类,如果他们不撤军,就会面临西蜀太子和荆州关公两面夹击的局面。就算不算荆州城中的关公,光这个西蜀太子也不是他们容易对付的。

    毕竟以陆逊之能,率领二十万军队,依托坚城尚且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孙权亲领的这支部队在城外,和太子军野战就更不可能取胜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不赶快趁蜀军还没合围之前逃之夭夭更待何时?因此,孙权只是召集群臣商讨了一个上午,就做出了决定,放弃攻打荆州,全军撤回东吴的领地。

    同时,他们还作出了几项战略决定,一是加紧联系曹魏,和他们建立更牢固的同盟关系,未来的日子双方要紧密合作,共同对抗西蜀;

    其二,屯驻重兵的两国边界,随时防止蜀军越界作战;其三,进一步加强水军建设,一定要在水军领域取得绝对优势。只要水军不败,东吴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什么他们那么重视水军,并且认为水军不败,东吴就不败呢?原因是有云梦泽存在。

    在那个时候,这一带的地理环境和后世有很大区别,主要就是有云梦泽存在。后世人不知道云梦泽,因为云梦泽早已经消失,但是在三国时期,云梦泽范围还非常巨大。

    云梦大泽是古代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湖泊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

    西汉时期,因江、汉两水泥沙的淤积,荆江和汉江两内陆三角洲联为一体。在荆江三角洲夏水自然堤北侧的原章华台地区新设了华容县(故城在今潜江县西南);在汉江三角洲顶部建立了竟陵县(故城在今潜江西北)。

    扬水两岸的云梦泽区逐渐淤填分割成路白、东赤、船官、女观等湖,云梦泽的主体已南移至华容附近。

    以后,随着江汉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又继续向南、向东推移,南为大江北岸的自然堤所阻,而向东略无阻拦,到东汉时,已移至华容东南。

    泽区随着江汉输沙的堆积,日益缩小淤浅,而以沼泽形态为主。东汉末年,曹操赤壁战败至乌林,已能“引军从华容道步归”,只不过道路泥泞难行而已。

    云梦泽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差不多缩小了一半,那么三国时期虽然也缩小了很多,但总还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即使是这一半的面积依然是一片大得无边的胡泊群和沼泽群。

    这样的地理环境正是水军的天下,只要有强大的水军,在这片区域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