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支吾来半天,刘厚才道:“这个,其实就是一个比喻嘛,如果你觉得用这两个字不妥,我们可以改用其他字嘛,例如用‘出’和‘入’,又例如干脆就用‘左’和‘右’代替好来。反正你们理解它们代表的意思就行了,至于用那个字甚至那个符号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由于刘厚用来“借”和“贷”这两个字,使得围观的众人半天脑袋都没转过弯来。不过经刘厚这么一解释,他们都明白了过来,毕竟在座没有一位智商低于一百的。

    接着刘厚又给他们讲来这种记账法的几条原则,例如: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3)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4)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5)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6)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

    三人一开始很不习惯这种记账法,随着刘厚深入的讲解,他们的眼睛越来越明亮来,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这种记账法比他们原来用的方法好太多来。起码有一点,就是这种复式记账法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

    Ps。今天这一章抄了不少百度的内容,所以这一章写够三千五字,大家可别骂我抄东西来凑字数啊,我人品还是杠杠的。
………………………………

停更一天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愤怒的小鸟

    第155章愤怒的小鸟

    众人听到刘厚的讲解,觉得这个记账方法,比他们以前的方法好太多了,如果将这个方法推广出去,必然对商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掀起财会行业的一场革命。

    最后众人问刘厚,这种记账方法叫什么名字?刘厚说,就叫关氏记账法吧。关公说这怎么行呢?既然是陛下的发明就应该叫建兴记账法。建兴是刘厚的年号,。

    刘厚考虑到,关公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没有死在麦城,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被人尊为武圣人和关帝,自己很可能累他少了两个非常牛叉的头衔,那怎么也不能累他连财神的神位也丢掉了吧。所以,他打算将这个记账法按在他的头上,这就有助于他竞选武财神的神位。

    要知道财神可不止一位,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区分,文财神就不说了,单单这个武财神就有关羽和赵公明两位。所以说这个财神也是要竞争上岗的,如果因为一些什么原因而导致关公没有选上,那就太可惜。

    为了力保关公的财神位不失,刘厚只好想尽办法把这个记账法安在他头上。“二叔这个记账法是在你的记账法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不过是对你的记账法稍微做了一点点改良而已,并不是一套全新的办法嘛?所以还是用你的名字吧?”

    可是,无论是关公还是郭攸之、王甫等人,怎么看都没有觉得这套记账法和关公之前所用的“商用簿记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明明是一套全新的记账法嘛。难道这个小皇帝要玩指鹿为马的把戏?

    刘厚好说歹说,关公推迟来推迟去,这里省略了一万字,最后,刘厚不得不露出他独断专行的一面,强制性地将这种记账法安在他的头上,并亲自将它命名为“关公记账法”,并让郭攸之安排在大汉龙腾学院开设财会课程,专门教授这种记账法。

    有了一种先进于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记账法,关公想不成为财神都难了。好不容易教会了众人这种记账方法,刘厚终于觉得累了,今天玩了一天,又经历了那么刺激的事情,他早就想进去休息了。于是他起身和众人告辞,回去洗澡睡大觉了。

    第二天他睡了个大懒觉,直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谁知道一起来,就听说有人来求见。来见他是黄月英,诸葛亮的夫人,机关学大师,飞行研究院的院长。黄月英千里迢迢从成都跑到荆州来见他,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刘厚不敢怠慢,匆匆地洗刷完毕吃了一些早点就出来见客。

    双方行过礼之后,黄月英就直入主题,她说:“陛下可曾记得,你曾经要求我们研制一种可以将炸#药包抛射出去的装置,还要满足简单轻便易携带条件。现在臣妾已经研制出一种可以将炸#药包抛射到五十步开外的装置,特来献给陛下。”

    刘厚闻言大喜,他的确曾经吩咐研究院研究抛射装置,他还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用的汽油桶炸#药抛射器的理念跟他们说过。

    但是这个时代的钢铁质量不过关,最后研制出来的东西,就变成了笨重的臼炮。臼炮虽然比大炮轻便一点,但是还是比较重携带不方便,无法完全达到刘厚的要求,不知道这次黄月英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黄月英也不废话,直接邀请刘厚去校场观看新武器的表演。有好玩的事情刘厚当然不会落下周雪,一皇一后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校场,看到已经有很多军士在校场上忙碌着。

    刘厚找来找去也没找到类似汽油桶的东西,甚至也没见到有类似臼炮的东西,倒是见到一根根精钢打造的铁杆插在地上。这些铁杆排成整齐的一行,两两之间约相隔一米半左右。

    一些士兵正拿着大铁锤将一些铁杆敲入地下,一些士兵正在铁杆上挂东西。刘厚定睛一看,士兵往铁杆中挂的是弹簧、皮带、皮兜篮。刘厚当堂被雷住了,这,这难道是……这下刘厚额头上冒出了几条黑线。

    每根铁杆两两之间都用弹簧和皮带、皮兜篮等组成的东西连接起来,只要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什么玩意——这不就是弹弓吗?只不过这是一个个超大型的弹弓而已。而刘厚对这些巨型弹弓又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难道这是要玩愤怒的小鸟吗?

    果然,只听黄月英指着一副已经组装好的巨型弹弓解释道:“陛下请看,臣妾由用在马车上的减震弹簧中得到启发,发现这些弹簧只要拉伸或者压缩到一定程度就会弹回来,回复到原来的长度。

    于是,臣妾就用弹簧代替牛筋做了个弹弓试试,果然能将东西弹飞出去。最后,臣妾对其进行来加大、改良后,就成为眼前这个样子了。这种大弹弓的好处就是轻便和易于携带。这些弹簧和皮带可以拆下来,让士兵背在身上行军。而那些铁杆也可以挖出来,一个人就能背着一杆铁杆行军。”

    刘厚看着那些铁杆,心里思索起来,果然像她说的那样,一个士兵可以背一根铁杆,还有一个士兵背弹簧带,这样一来三个士兵就可以背着一套大弹弓满山跑了,先不说效果如何,这套东西起码满足了方便携带的这一需求。

    很快所有的大弹弓都组装了起来,黄月英向刘厚请示过之后就开始了试验,一队士兵走了出来,每十个人一组去拉动一个大弹弓,每个大弹弓的兜篮上放着一个炸#药包。兜篮是厚牛皮做的。边缘处有十个核桃大小的小钢圈。

    那十名士兵每人手中拿着一条细铁链,铁链末端有一个小铁钩,他们将铁钩勾住这些小钢圈,然后通过拉动手中的细铁链来拉动兜篮向后运动。否则的话,十个人是不可能挤在一起拉一个小小兜篮的。

    当大弹弓的弹簧被拉到最大时,旁边一个手持火把的士兵迅速用手中的火把将炸#药包的引线点燃,然后十名拉动兜篮的士兵一齐喊:“一、二、三,放!”话音刚落,十名士兵同时放手,挂在左右两侧铁杆上绷紧的弹簧同时收缩,带动兜篮加速向前运动,兜篮中的炸#药包被高高地抛起来,飞向前方。

    早有心理准备的刘厚就像在观看愤怒的小鸟表演一样,眼光跟着一个个炸#药包被抛飞出去的轨迹转动,看到这些炸#药包一直飞出足足五十步才掉在地上。“轰隆隆……”一阵阵爆炸声传来,这些炸#药包刚一下地就爆炸了起来,显然炸#药包的引信长短是经过计算的。

    拉兜篮的士兵手中的细铁链很长,兜篮飞出去后,他们手中的铁链也跟着飞出去,但是铁链的另外一头是绑在这十名士兵的一只脚上的,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去将兜篮捡回来,他们只需将脚下的细铁链拾起来往回拉就是了。

    所以,他们很快就重新将一个炸#药包放在兜篮上,第二次拉开了大弹弓。如是者,每组士兵都做了三次的愤怒的小鸟表演,刘厚在心里默默计数,最后得出结论:“每分钟约三发。发射速度不算慢。”

    看完表演后,黄月英来到刘厚身边,问道:“陛下觉得这些大弹弓如何?”

    刘厚想了一想,开始点评道:“优点有三个:其一,轻便、可拆卸、方便携带。这一点有利于野战部队使用,尤其是在山地等道路崎岖难行的地方作战,这些东西比火炮好用很多;

    其二,成本低廉,生产容易。估计就是弹簧的生产有点难度,除此以外,无论是大弹弓这套装置还是炸#药包,都是很容易生产的东西,这有利于可以大规模装备部队。这一点比起***来说有很大的优势;

    其三,安装和拆卸的速度都很快,重装弹药、发射的速度也很快,加上刚才说的大规模装备,有利于炮火覆盖。可以对敌人的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

    “陛下英明,这样的一套装置,的确是成本低廉,其成本连火炮的一个零头都不够,生产的时间同样也很少,而且并不需很高超的技工,只需要普通的工人就能生产出来。以‘工业部’现在的生产能力,一个月生产一千套出来完全没问题,如果需要,可以多招些工人,将现有的生产能力扩大几倍。”

    刘厚深吸来一口气,想象着上万套这种大弹弓弹射出一阵炸#药包雨的情景,不由得悠然神往。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从成本来说,火炮和这种大弹弓,一个就像是兰博基尼跑车,一个就像是凤凰牌自行车;从制造难度来说,一个就像是神舟八号太空船,一个就像是小渔船。

    “工业部”一个月只能铸造出来个位数的火炮,但是这种弹弓足足可以制造出一千套甚至更多。而且,想扩大火炮的生产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不说铸造火炮的材料难搞,光是合格的工匠的培养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而这些大弹弓,对技术要求很低,想扩大产能,只需要招多点工人,稍微培训就可以了。

    “嗯,这些大弹弓的确优点很突出,不过它的缺点同样突出。”刘厚道。

    黄月英一听,皇帝开始泼冷水来,于是学着那些文士的模样拱手躬身道:“还请陛下赐教。”

    “其一,这种打弹弓的射程还是太近。这是它的致命伤。只有五十步的距离,太多东西能打到这个距离了,无论是弓箭、弩箭、火#枪、火炮还是投石机、床弩等都远远超出这个范围,更不用说是火箭炮了。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这些操作人员不先被敌人的远程火力所伤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个致命伤必然使得它们的应用大大受到限制。”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弹弓的缺点

    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弹弓的缺点

    话说,刘厚说完大弹弓的优点,又开始说它的缺点。上回说到,刘厚评论了大弹弓的第一个缺点,也是它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射程太短,接着,他开始评论第二个缺点:

    “第二个缺点就是它的准头也很差,这样用人手拉动来控制,根本无法实现精确打击,不要说偏左多少还是偏右多少,就算想打远一点或者打近一点也很难掌握。”

    刘厚说的这个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大炮通过调整射击诸元,可以相对准确,炮座上的角度是通过精密的齿轮来调节,调好后大炮就固定好位置,在发射时不会乱动。就算是火箭炮,也有个简单的炮座调节射击角度,所以还是有一定的精确度的。

    但是,这个大弹弓却完全没有任何可供瞄准的装置,发射的角度完全靠这十个人的拉动来决定,人一多,就很难做到统一动作,这样一来,就算找个人出来,专门负责瞄准,也很难指挥他们将角度拉到位。

    另外,就算瞄准好,调好发射的角度了,但是十个人一起拉着两条弹簧,他们在发射前会不会继续移动来位置呢?这还真的很难说。相信大家就算没有玩过笔仙也听说过吧。

    玩笔仙时,一般要两、三个人一起握住笔来玩,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三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用力方向,这样一来,笔在几个人不同的用力方向作用下,会沿着几个人合力的方向运动,这样一来,写出来的东西就千奇百怪了,这些东西往往并不会依据某个人的心思显现。

    类似的游戏还有“筷仙”、“碟仙”等,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现代游戏,而是中国最古老的巫术之一“扶乩”的变种或简化版。两三个人一起用力尚且把握不住方向,那么十个人呢?

    十个人十种心思,每个人的用力方向都不一样,要长时间保持稳定根本不可能。所以,这种大弹弓就算瞄准好了,也很可能很快就移动了方向。

    也就是说,这种大弹弓想打准某个目标比玩愤怒的小鸟游戏难多了,最适合用的地方就是面对敌人的密集阵营,对他们实施无差别打击。因为大弹弓这个缺点,就引出来第三个缺点来了:

    “朕认为还有第三个缺点,那就是这种大弹弓很浪费弹药,因为不能实施精确的打击,只能用覆盖式的打击,这就需要使用海量的**包。这必然使得我们的后勤压力大增。”

    “陛下英明,不过这种**包生产起来很容易的,至于运输,可以用船由成都运到荆州,在荆州再转马车、牛车北上,这样运输起来,难度应该不大。”黄月英道。

    “船运的确不错,不过马车、牛车我们也不多啊,主要还是牛、马、驴这些牲口我们都很难得到。另外,做这些事情还得有民壮,朕去哪里征调那么多民壮啊?”刘厚见黄月英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痛的样子,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

    “这臣妾就不知道了,臣妾只是负责研制武器,至于怎样使用,那就是陛下的事了,或者你可以找臣妾的夫君问问,让他想想办法,也许他有办法解决也不一定。”黄月英根本不管刘厚的不满,直接将难题甩手不理。

    刘厚见她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赖样,不由得心里苦笑。这还真是问道于盲啊。黄月英就是一个整天只知道钻研机关学的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你问她怎么解决后勤压力这样的政事,她怎么会懂呢?

    刘厚只好放下这个问题,道:“好吧,我们先不说这个问题,这些大弹弓朕就暂时收进军用使用了,不知道黄夫人这次带来了多少副这样的大弹弓?”

    “一千套。”黄月英道。听到她的回答,刘厚小小地兴奋了一把,一千套啊,这就相当于一千门大炮啊,千炮齐发的画面终于有机会见到了。

    “好,好,好!”刘厚兴奋地道,“这一千套大弹弓,必将成为魏国#军队的噩梦。

    “陛下,臣妾觉得大弹弓这个名字太难听来,不如陛下给它们起个威武一点的名字吧。”说这话的是跟着来看热闹的周雪而不是黄月英。

    “嗯……也好,起个威风点的名字,嗯……叫什么好呢?不如就叫‘愤怒的小鸟’吧。”刘厚想来一会道。

    “呃……这‘愤怒的小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黄月英不解地问道。她心里还有一句这样问:“这个名字哪里威武了?哪里威风了?

    “喔,这个,这个,这个‘愤怒的小鸟’嘛,就是,意思就是……”刘厚实在是编不下去来,只好吞吞吐吐地道。

    “朕是想将这个**包做成小鸟的形状,它们被抛射出去的时候,就像一只小鸟一样在空中飞行,最后‘轰’的一声炸开,**包炸得粉碎,就像一只愤怒的小鸟一样,炸得羽毛纷飞。”

    “陛下,臣妾不赞成将**包做成小鸟的形状,因为这样一来增加了加工的难度,必将使得产量大降;二来,费尽心思做出来那些无用的配饰,例如小鸟的翅膀什么的,还会增加风阻,使得**包的飞行速度变慢,飞行距离变短。可见,这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设计方案。”

    听到黄月英这很不客气的一番言论,刘厚只能继续苦笑,自己不就是这样随口一说吗,你用得着这么较真吗?还有,我好歹也是个皇帝啊,你这么不留情面地说‘这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设计方案’真的合适吗?

    你妈知道你这样做吗?你不拍皇帝马屁就算来,还说皇帝的不是,难道你就不怕我龙颜大怒,诛你九族吗?

    刘厚虽然觉得黄月英说的是大实话,不过怎么听着就那么刺耳呢?看来自己也是个俗人啊,喜欢听好听的,不喜欢听难听的话啊。怪不得自己明知道那个小太监黄浩不是好人,最后还是留下了他继续在皇宫担任要职,而不是提早将他处理掉。

    “这个……诸葛夫人,朕没打算将**包改成有翅膀的小鸟模样,朕是想在**包外表的麻布上印上一只小鸟的图案,这样既不会浪费太多的生产力量,也不会影响到**包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刘厚连忙改口解释道。

    ps。今天和人喝酒了,实在没时间写完三千字,只能先凑够两千字,发一章阉割版的了,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劳动力短缺

    第一百五十七章劳动力短缺

    上回说到,刘厚改口解释说不是将炸#药包改成小鸟的形状,而是简简单单印个小鸟图案上去而已,哪知道黄月英根本不买账,她听了刘厚的解释后哼来一声道:“哼!多此一举。”

    刘厚讪讪的笑了一下,也不和她计较,转而说:“对了,诸葛夫人,我可以在炸#药包中放些铁钉、碎铁片等,以增强杀伤力。”

    黄月英道:“随便你,这些杀人的事情我可管不着,你随便吩咐炸#药包生产车间做就行了。”

    刘厚又道:“诸葛夫人,麻烦你研究一下怎么样提高它们的射程,另外,还有精准度问题,夫人可有办法提高他们的精准度?可否用绞盘来牵拉兜篮,这样既可以拉动更强力的弹簧,实现更远的射程,还可以使拉好的弹簧固定不动,避免受到人力因素的影响而晃动,为解决精准度问题打下基础。”

    刘厚教授了左慈简单机械原理,左慈又在学院中将这些物理知识传播出去,黄月英这种机关大师肯定是有学习的,绞盘、滑轮组这种简单的东西她不可能不会。

    “臣妾何尝不知道绞盘和滑轮组的好处,但是你又要方便携带又要可拆卸还要拆装方便,如果用上那些复杂的机关,还怎么满足你那么多的要求?要不你以为臣妾一个研究机关学的会设计出如此简陋的装置吗?”黄月英没好气地道。

    刘厚汗颜,自己之前还觉得这套大弹弓结构那么简单,基本上没什么机械部件在里面,拿出这样的作品,怎么看都不符合黄月英这种机关大师的身份。看来是自己没考虑全面啊,这种抛射装置,第一个要满足的要求就是方便携带、拆装方便,如此一来,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可想来。

    只听黄月英又道:“你想要威力巨大的抛射装置,用抛石机不就好了,听说马均的连发抛石机也已经研制出来来,不过体积巨大,几匹马也拉不动,你要不要?”

    “呃……”刘厚无语。马均研制出连环抛石机刘厚也知道,不过那家伙实在太大了,移动很不方便。现在马均正在致力于将它小型化,还有就是研究怎样让它能方便移动。

    “算了,算了,就当朕没有说过吧。”刘厚觉得黄月英说得真的很有道理,他竟然无言以对。

    给炸#药包加碎铁片、铁钉、铁丸子的工作很简单,关公安排人手很快就弄了一批出来。倒是后勤运输压力问题不好解决,连年战乱,青壮年大量损耗,如果过多抽调民间的青壮,会大大的影响到农业生产,继而导致粮食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每个统治者对此都不得不重视。

    没办法,刘厚只得又聚集一干文臣武将商讨对策。可是大家还没提出解决的意见,郭攸之反倒又先提出一个问题:“陛下,因为***和这种愤,愤怒的小鸟用的炸#药包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火#药,现在火#药的产能已经跟不上了。”

    “喔?怎么会这样?”刘厚问道。

    “主要是原料问题,生产火#药需要大量的硫磺和硝石,这些矿石都在深山中,需要大量民壮去挖矿,挖好了也需要人手运输出来。

    原本陛下俘虏了大量的东吴士兵送到各处矿上去做矿工,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火#药的需求量大增,加上有一部分表现良好的俘虏被陛下赦免,恢复了自由,并被陛下赐予了田地进行耕种。现在各处矿山上矿工都短缺。”郭攸之道。

    刘厚明白了,一方面是生产的扩大化,一方面是人手的短缺,蜀国人口太少的矛盾终于凸显出来了。其实不但是矿山上缺人手,现在蜀国几乎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