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交往频繁,深受大陆文化的影响。
弥生时代中、后期,在《后汉书·东夷传》和《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成许多小国,有“王”、“大夫”、“下户”、“生口”等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奴”国曾遣使到洛阳,汉朝赐其王以金印(见汉委奴国王金印)。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倭国王帅升又遣使来朝,并献上“生口”(奴隶)。
到了三国时期,邪马台国成为许多小国的共主,其女王卑弥呼于景初三年(239)遣使到洛阳,魏帝赐“亲魏倭王”金印及锦缎、铜镜等各种礼物,由带方郡派官吏回访。此后,邪马台国又多次与中国交往。
也即是说,这个时期,倭国最大的国家就是邪马台国,但就算是这个最大的国家,总兵力也没有过万。当然,如果这个邪马台国纠集所有的附属国的所有兵力,那是不止一万人马的。
可是,除了兵马数量外,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有很多因素。例如天时、地利、人和,例如武器、兵员的训练程度、粮草、为将者的兵法谋略等等。
邪马台国还处于半封建半奴隶制度的状态,说他们是未开化的野人也差不多,哪里有什么兵法谋略的说法。而中原历经几千年的战争,兵法谋略早就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高度,陆逊又是当代兵法大家、谋略大家、政治大家,对付这些未开化的野人简直易如反掌。
东吴军登陆后,稍事休整就开始有计划地攻略各个小国。陆逊一开始并没有去动邪马台国及它的附属国,而是选择攻略一些非邪马台国附属国的小国、小部落,先为东吴大军取得一块落脚地。
同时,利用外交手段迷惑邪马台国,甚至和邪马台国进行贸易往来,还收买一些邪马台国的大臣,使得邪马台国上下都以为这群从大汉天朝上国跑来的人果然如他们的儒家思想宣扬的那样,是很仁义很善良的。
等清除完那些和邪马台国无关的小国家后,东吴人已经在倭国站稳了脚跟,有了一些不小的地盘。这个时候,陆逊开始露出他那锋利的獠牙。
他开始找各种各样借口剪除那些邪马台国的附属国了。这些小国有些其实就是一个部落,有些规模和一个乡镇大小差不多,好打得很,问题是打完之后,怎么不引起邪马台国的注意。
陆逊采取的方法是:一、每次出击都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包围敌人的城堡,迅速夺取这些小国的领地,对这些领地的领主及部下要不能招降就尽量赶尽杀绝,让他们无法去找邪马台国求救。
这个时代通信、交通手段都很落后,东吴的军队每次出动去灭杀一个小国前都做好了完善的计划,总有些部队埋伏在一些交通要道上,有逃出去报信的人都会被他们捕获或斩尽杀绝。
以东吴军的兵力,即使每次都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出击,也可以同时对付几个小国,因为这些小国实在太弱小了,有时候甚至只有十几、几十个武士,东吴军出动几百人去对付他们已经算很给面子了。
陆逊的计划推行得很顺利,那些被覆灭的小国一直没有漏网之鱼。不过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上得山多终遇虎,策划得再周密的计划,做得再隐秘的事,最后都会曝光的。
在东吴军队攻击一个小国时,这个小国的王眼看局势无法挽回,命令一名武士务必逃出去,到邪马台国去申诉,将东吴人的暴行告诉卑弥呼女王,请求女王为他们报仇。
这名武士还是有两下子的,他嘴里叼了一根芦苇管,跳到小河里,利用这根芦苇管呼吸潜伏在水下。而东吴人因为不断取得胜利,逐渐有点娇狂了,士兵的搜索也没有最初时那么仔细了,最后终于被这名武士逃了出去。
这名武士估计是忍者的祖先,真是够能忍的。他藏在水下躲到了天黑,最后终于逃出东吴兵的追杀,跑到邪马台国去,东吴人的暴行才最终大白于天。
卑弥呼女王起初还并不相信这些来自天朝的人会那么坏,还特意派了信使去东吴朝廷问到底怎么回事。陆逊一边感叹卑弥呼女王在政治上的幼稚,一边命令军队加快夺取各小国领地的步伐,同时开始实行第二步计划。
………………………………
第三十五章 邪马台国之战
这第二步计划和之前利用外交手段欺骗、收买邪马台国是一样的,不过加强了力度而已。他亲自款待了邪马台国的使者,又送了很多金银和中原精美的绸缎、瓷器给他,让他为东吴人说好话。
他让这位使者回去跟卑弥呼女王说,东吴人本来是跟这个被灭的小国正常做买卖的,可是这个小国的王竟然采用欺骗的手段讹东吴人的钱财。最可恶的是,这个小国的王竟然命令他的武士杀害东吴商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东吴被逼无奈才对他们采取武力措施的。
接着,陆逊又派出使者,带足礼物出使邪马台国,一来进一步收买邪马台国君臣,二来到邪马台国朝堂上详细解释东吴人受害的经过。
卑弥呼女王见东吴人那么有诚意,加上很多大臣都为东吴人说话,于是也就信了,这件事情暂时被压下了。但是,这件事却没有结束。
那名逃出来的忍者前辈是一名忠义之辈,见邪马台国轻信东吴人的话, 不肯帮自己的王报仇,并不肯罢休。他天天在邪马台国王宫外哭嚎,还总是拉着那些入宫办事的大臣哭诉自己国家的冤屈。
如此一个月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东吴人并不能收买所有的大臣,他们只收买了一些重量级的大臣,于是,在看到那名忍者前辈那么持之以恒后,终于有好事的大臣将这件事告诉了卑弥呼女王。
这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倭国人版。卑弥呼女王能以一个女子之身坐稳倭国王位几十年,而且还能使得国家不断壮大,可见也不会是一个太傻太天真的人。
她得知那名忍者前辈那么坚持,就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她偷偷派出密探到各个附属国去调查。谁知道这一调查,那些密探都被吓得屁滚尿流,等调查后结果上报到卑弥呼女王这里时,卑弥呼女王也被吓得花容失色,冷汗直冒。
调查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不但那名忍者前辈的国家被东吴人侵占,邪马台国大大小小那么多附属国已经有一大半都被东吴人悄无声息地侵占了。
这一下不用再听东吴人有什么解释了,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无论有什么理由,吞并这么多小国也不可能是善意的。至此东吴人的狼子野心终于大白于天下。
卑弥呼女王马上下诏征集所有部队,包括各附属小国的部队到王都,准备和东吴人玩命。可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他们中了陆逊的毒计,时间被一再拖延,到了现在,大部分附属国已经落入东吴手中,能征集到的兵力大大缩减。
其实陆逊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知道,这条毒计不可能永远瞒下去,真~相总有被揭露的时候,他的想法是,如果毒计被识破,大不了就硬碰硬打一场而已。
他实行这条毒计不过是想能拖延多久就拖延多久,每拖延多一天时间,就能让邪马台国多衰弱一分,相反,东吴的实力就多壮大一分。
这样一来,到最后发起总攻的时候,东吴军付出的代价就会少一分。他也没想到邪马台国的人是那么笨,竟然能让这个计划推进到这种程度,一条小小的计策,加上一些金银财帛就能取得那么大的成果。
卑弥呼女王发现问题已经是迟了,她再派人去各地调查,这一来一去又花费了不少时间,最后,邪马台国大部分附属国已经沦丧到东吴军的手上,可以说陆逊的奸计已经得逞。
最后,卑弥呼女王能征召到武士只有5、6千人,这里大部分都是邪马台国本身的武士。相反,东吴军的人数暴涨到2万人。在占领了那些附属国后,陆逊当然不会客气,马上掳掠了这些附属国大量的壮丁充入军队。
虽然这些人不能作为正规军使用,但是,作为辎重队却是可以的。打仗就是打后勤这样的道理对已未开化的倭国人哪里会懂得。
有了强大的后勤保障,东吴军可以腾出大量精锐士兵参与作战。东吴军的战斗力迅速恢复到从夷洲出发前的七成水平。这样实力悬殊的战斗其实是乏善可陈的。
东吴军无论在兵力、武器装备、士兵的训练水平、将领的指挥水平、统帅的兵法谋略、后勤保障等等各个方面都全面碾压邪马台国,如果还不能打赢陆逊就可以撞墙了。
邪马台国的军队甚至不能称之为军队,因为很多武士其实都是隶属于某个领主的家臣,甚至奴隶,他们都是被临时征召起来的,没有任何组织纪律可言。
所以这支部队在战场上也根本没有任何队形可言,乱糟糟的东一堆西一堆的,相反,东吴军排得整整齐齐的,阵列非常严整,一看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邪马台国的武士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这个时候倭国才刚进入铁器时代不久,冶炼铸造水平很低,铁制的武器也很昂贵,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用的不过是木棒、竹竿,顶多在末端绑些尖锐的石头、骨头等东西,当成长矛来用。至于后世那些做工精良、性能卓著的***那就想都不用想了。
***那是在参考了唐刀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出来的,其出现的年代离现在还远着呢。这样的部队,充其量就是一支杂牌军,有点像农民起义军,不过更像是一支土匪兵,因为这些人虽然训练不行、装备不行,但都是很凶狠,冲锋起来个个悍不畏死。
再看看东吴军那边,整整齐齐的几个方阵,每个方阵都是不同的功能性兵种,有长矛兵,有刀盾兵,有弓兵,甚至还有火~枪兵和炮兵。
之前东吴和魏国合伙窃取了蜀国部分的火器技术,也都在国内大力发展火器,可惜由于配套技术和成本原因,他们两国制造出来的火器既少,性能也差很多。
不过即使这样,拿到倭国这样的战场上也算是大杀器了。陆逊一看倭国人打仗毫无章法,只会一窝蜂往敌人阵中冲锋,登时收起先用火器震慑敌人的想法。
毕竟现在离开了吴国,连那微薄的工业基础也失去了,暂时还无法继续制造火器。现有的一点火器是用一点少一点,能省就省吧。等安稳下来还是赶紧将制造火器的架子搭起来,尽量生产多点火器吧。
………………………………
第三十六章 国号还是吴
于是陆逊接下来让弓兵先发言,一阵万箭齐射,倭国兵倒下了一大~片。陆逊发现对方那么多人当中,竟然连个盾牌都没看到,不禁大摇其头。
等倭国兵冲到跟前时,队伍已经稀疏了很少,东吴军的长枪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平推过去,倭国兵冲锋的势头就像拍在岸边的海浪一样,仅仅溅起了几朵浪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接着,东吴的刀盾兵从两侧迂回过去,一场大屠杀就此开始。倭国武士也是个奇怪的群体,一般军队战损超过三分之一就会溃散,但是这些倭国武士却不会,他们在号角的催促下死战不退。
陆逊本来并不想对这些倭国武士赶尽杀绝,他本来的打算是将之击溃,然后以后慢慢收复这些人为己用,毕竟人口也是一种资源。所以,他在战场上采取了围三缺一的布置,他为这些倭国武士留了一条后路,只要他们调头逃跑就能捡回一条小命。
可是他没想到这些倭国武士根本不会逃跑,全部悍不畏死冲上来拼命,直到战至最后一人。陆逊全程眉头皱得紧紧的,不明白这些武士为什么那么拼命。
这种时候他想下令停止进攻都不行,如果东吴军单方面停止攻击,那么溃败的反而是东吴军,所以战争的进程不受控制地一直持续到最后,倭国武士被杀得一干二净。
由于倭国武士的悍勇,东吴军也有了不小的损失,后来一清点人数,东吴军牺牲一千多人,伤三千人,这个结果让陆逊心痛得要死。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打败了邪马台国。这个倭国最大的国家一倒台,东吴人占领倭国就再无障碍了。以陆逊的手腕智慧,控制一盘散沙的倭国,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权根本没有难度。
事实上也是这样,东吴军迅速横扫整个倭国四岛,重新建立起一个王国,国号仍然称为“吴”。由于这个“吴”国在大陆东方,所以仍然可以叫“东吴”。
看完这份情报后,关公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听他道:“陛下,请允许老臣立刻赶回建业。东吴人已经在倭国成了气候,必须立即对其用兵,如果给他们一段安定的时间发展,恐怕会成为心腹大患。”
刘厚看着关公急切的样子,不紧不慢地道:“尽快对倭国用兵是肯定要的,但二叔却不宜回建业。”
关公激动得有点脸红脖子粗了,他怒瞪着那双丹凤眼逼视着刘厚道:“为何?难道陛下嫌老臣这副身子骨老朽不能提刀上马吗?”
关公这副激动的样子吓得了别人,却吓不倒对他知根知底的刘厚。刘厚仍端坐锦礅上,保持着帝王的风范,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道:“非也,非也。非是不相信二叔的武力。让二叔留在长安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想让二叔去做。”
“有什么事情是比灭掉东吴人更重要的?”关公急问。
“事情很多,二叔且坐下来听朕慢慢道来。”
关公却不肯坐,怒视着刘厚等待下文,大有一副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的架势。看到他这个样子,刘厚就知道,如果今天不给他一个交代,他很可能就赖在宫里不走了。别人不会这么做,这位完全无所顾忌。
刘厚心里叹了口气,开口道:“二叔是打老了仗的人,应该知道,大军出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现在要跨海作战,其困难程度简直无法想象。这一仗说是倾国之力也不为过。”
“那又如何,就算是倾尽国力,某也誓要取陆逊这个小人的项上人头。
刘厚汗了一把,这话也就关公和张飞两人敢说,说倾国之力就倾国之力,你以为你是皇帝啊,你以为你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啊,什么都是你说了算啊?换了其他人说这话,肯定会被当做有不臣之心。
当然,如果真有不臣之心,傻~子也不会当着皇帝面说这话。不过刘厚并不和他计较,因为他们的关系放在那里,知道他是无心之过,而且,在这件事上他们的立场一致。
“唉!”刘厚叹了一口气,道:“二叔说得对,朕也是这么想的,就算倾国之力也誓要灭掉这帮东吴余孽。否则等他们成了气候,朕恐怕寝食难安。
可是,要想发大军跨海作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非常庞大,朕恐怕朝中的大臣未必肯支持。”
“哼!某倒要看看谁敢反对!”关公眼露精光,挥舞了一下左手,在胸前狠狠地握紧了拳头,一副谁敢阻扰他去报仇他就要将谁的头颅捏爆的样子。
看到关公杀气腾腾的样子,刘厚嘴角露出了微笑:“二叔,这就是朕要留你在长安的目的了。”
“什么意思?”关公不解地问。
“倭国那么大,二叔估计这次跨海作战要出动多少人马?”刘厚不答反问。
关公沉吟了一会,道:“根据倭国的面积和人口信息,还有陆逊等人的情况,可以预计,东吴军占有了倭国后,可以利用倭国的资源在短期内拉起来几十万兵力。
当然,这几十万人想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训练,所以我们越快登陆倭国作战越好。时间拖得越长,我们付出的代价将越大。”
刘厚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但是,即使他们有几十万人,以我军现在的战斗力,只要练一支精兵,装备一式的火~药武器,只要有几万人马,甚至陛下只要给老臣一万人马,老臣也有信心击溃东吴军。”
看着关公自信满满的样子,刘厚也不禁点了点头。现在大汉的火器不再像当初刚出成都时那么简陋了,现在大汉的火器种类繁多,功能齐全,远攻、近攻、群攻、单射、连射等等武器都有。
可以说,现在大汉的火器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原来时空八国联军时代西方列强使用的火器,甚至已经达到了一战时期的水平。
想当初,八国联军几千人都能击溃辫子军几十万人马,关公说他用一万人击溃东吴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叔,你说的是击溃的情况。但是朕要的不是击溃,而是歼灭,而是占领。朕要的是一劳永逸解决倭国的问题。
倭国虽然是个岛国,但是这个岛的面积足够大,如果有匪徒在这个地方落脚,这么大的地方,他们可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发展壮大自己。
一旦这些匪类发展壮大成了规模,再出海劫掠大汉沿海,你能想象到后果吗?倭国离大汉很近,驾船数日可至,有一个那么大的匪窝在大汉旁边,时刻威胁着大汉沿海的安全,朕怎么能容忍。
所以,朕想一举将这个匪窝摧毁,在上面设立郡县,纳入大汉疆域,既可以永绝后患,又可以为大汉开疆拓土,一举两得。”
………………………………
第三十七章 关公面前耍嘴皮
听了刘厚的话,关公又开始兴奋了,不住地请求刘厚让他领兵出征。刘厚摆摆手,让他坐下说话。关公好不容易耐下性子坐下后,刘厚才开口劝说道:
“倭国虽然是由几个岛组成的,但是,这些岛的总面积也不算小。要彻底占领这些地方,需要的人力物力不是个小数目。而要调动这么多人力物力跨海作战,需要举全国之力,要起码两、三年的准备时间才能实现。
二叔,你久在外带兵,可能还不清楚现在朝廷的形势。要对倭国发动一场规模如此弘大的国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新的朝廷架构已经逐渐搭建完毕,整个施政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朝堂已经按照设定好的规律自动运行。”
“这又如何?”关公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问道。
看着他迷惘的眼睛,刘厚才意识到关公是真的不懂这么多么多专业术语,更不懂那么多朝堂形势。用后世的话说,他是个不懂政治的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庇护,他必然会被残酷的政~治~斗~争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于是刘厚解释道:“好吧,二叔,稍安勿躁,让朕给你解释一下现在朝堂是怎么运作的。现在朝堂的决策,主要是由内阁做出的,朕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提点一下。。。。。。”
“砰!”关公一掌劈在石台上,发出嗡嗡的响声,刘厚话头被打住,双眼盯着石台看,心里怀疑这个石台会不会像武侠小说里说的那样,被他一掌劈碎。
不过幸好这不是武侠小说,武功再高的人也无法凭一双肉掌劈碎厚实的石台。只听关公恨恨地说:“这帮乱臣贼子安敢如此!陛下勿慌,待老臣前去,将这些胆敢欺侮陛下的乱臣贼子一一砍杀。”
刘厚汗了一把,连忙解释道:“不是他们想造反,不是他们想架空君上,这是朝堂的制度。这制度是朕授意组建的,而且也不是定制,就是先试一试看好不好用,如果不好用朕可以随时废止或者调整,二叔不用担心。”怕关公还要想歪,刘厚连忙一股脑解释一通,消除他的误会。
“陛下贵为天子,什么事情不是自己一言而决呢?为何还要设立这样的制度?长此以往,恐怕君权旁落,弄不好又是一个十常侍之乱。就算没有十常侍之乱,但是有起什么事情需要尽快决断,也会变得很麻烦,毫无。。。。。。就是那班小子经常说的效率,对,毫无效率可言。”关公道。
“二叔,你不懂,我是为了开万世太平,为了大汉江山能延绵万年,必须要设立一个良好的制度。如果什么事情都是皇帝一言而决的话,万一我的子孙当中~出了一个不孝之子,成为暴君或者昏君,这个江山迟早会被他败光。
当然,制度这些东西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总会因应不同的形势而改变。朕会留下无需一味死守祖宗成法的训诫给子孙后代。”
“这。。。。。。”
看到关公还是一副不解的样子,刘厚不禁笑了笑,道:“好好了,二叔,这个原因解释起来很复杂,等以后有时间,朕再慢慢给二叔一一分说吧。
至于会不会失控,朕自有办法杜绝这种可能。这些都先不说了,我们还是先进入正题,说说怎么应对朝中各位大人的反对意见。”刘厚实在不想在这个时候再解释设立这套制度的意义,只好先岔开话题。
“好吧,不过陛下,就算你想找人舌战群儒,好像也应该找孔明他们吧,找你二叔耍耍刀还行,去朝堂上和人辩论是不是搞错了?”关公道。
“呵呵,二叔不要着急,朝堂上的口水仗,朕自然会找其他人去冲锋陷阵。朕手下现在多的是雄辩滔滔的读书人。之所以让二叔参与到这件事上来,一来是想借助二叔的声望震慑那些反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