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筑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楔子

    黄沙漫漫,西北大漠,楼兰城考古遗址。

    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楼兰古城被发现了更多的秘密,在七里大漠中的古堡出土了一具神秘的棺材。

    这尊棺材做工精美,刻着美丽的花纹,而且这棺材之前,刻着一个大大的小篆字体,那就是秦。

    这当即就轰动了整个考古队,考古队队长陈明当即从考古队指挥部赶往发掘现场。

    “教授。”考古队文物鉴定专家张工对他说,“我们刚刚用c14仪器对其进行鉴定,这棺材大约是在公元前180年左右,这棺材大概是一个秦朝将军。”

    “前180年?秦朝?我的天啊,我没听错吧?”陈明教授当即就吃惊了;“是不是设备出了问题了?”

    “教授,我觉得这仪器没有问题,这些都是最先进的仪器,经过严格的筛选。我觉得,这里面一定另有隐情,恐怕根本就没那么简单,我们还是到考古站说吧,有些话我一言难尽。”

    事实上,这个考古仪器,并没有出问题,这具棺材的年限的确是前180年,虽说在历史上这个时候已经是汉朝,用秦朝的图文下葬已经很少了,陈明看了一下资料,在开馆之前,他可以设定这样的假设。兴许这是汉朝或者是匈奴的一个将军,在战死以后,把尸体放在棺材之中,然后以秦朝的下葬方式下葬。

    不过,真正的结果是这样呢?

    当天晚上,科学院的考古专家来到了考古指挥部,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历史复原机器,animus系统,这是一个粒子对撞还原成像的机器,它可以根据文物上的粒子运动状况,将当年的历史还原。

    科学院专家莫志武看了一下有关七里大漠古堡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很多都是没有结论的,很多都是假说。有些人认为,当时进攻楼兰国七里古堡的,是匈奴人,匈奴人伪装成了秦军,顺利攻下了古堡。还有一种假说,这是一个神秘帮派,是秦朝后人在秦灭以后,进入了河西走廊,并且在河西走廊立国。

    所有谜团都等事实澄清才知道。

    切割棺材的闸刀已经准备好了,就等陈明一声令下。陈明在下令之前,与莫志武谈了很久的话,因为他有一种预感,这一次发掘,兴许是考古史的更新。

    不管是匈奴秦人,还是河西秦人,接下来就让事实说话。

    棺材一打开,这里面的情况顿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棺材没有任何尸体,只有一幅战甲和一个宝盒,随后陈明立刻让c14对这些盔甲还原,很快这两样东西就有了主人。这铠甲系秦朝神匠打造的共工之甲,是秦朝上卿蒙毅所穿,这个宝盒,好像是上古时期传承到荀子的宝物,不知道为什么到了这里。

    陈明为此大吃一惊:“蒙毅的东西?怎么会在西域?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蒙毅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多少记载。”

    “我觉得,很有可能秦朝后裔就在河西走廊立国了。”莫志武对他说。

    “秦朝后裔立国,我不敢相信…”

    监测人员在检查了一下盔甲,这盔甲里竟然有一把钥匙,这钥匙的虎头状,显然是打开宝盒的。

    陈明当即就用了这钥匙打开了宝盒,这宝盒是空的,什么都没有。

    这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之后,陈明立即将这宝盒放入最先进的科技产品animus系统,用这个粒子还原器来还原。

    很快,这大屏幕就出现了,当时的情境。

    这第一幕,竟然是秦军进攻楼兰的图,时间大约是前180年左右,率领这支秦军的,正是宝盒和盔甲的主人蒙毅…

    “啊?”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到这个时候,竟然还有秦军,难道秦人后裔立国,这影像继续播放,更让他们吃了一惊。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帅登上了这座秦军攻克十多天的城堡,这一战,兴许是他这一辈子伤亡最大的一战。他望着城墙下血流成河的尸体,不由得做出叹息,他英明一世,也许就是这一战,糊涂了。

    他是谁?

    秦军中军主将赵谌来到他身边,拱手道:“禀太尉!我们此战基本上消灭了楼兰军的有生力量,我们大秦胜了。”

    “这一战伤亡多少?”老帅叹道。

    “伤亡十万人,不过请太尉放心,这一战西域已经完全为我们控制了!”

    老帅挥手道:“恐怕这一战,我真的无颜见人了。我蒙毅少年从军,一生经历了很多失败,但是我从来没有想到,今日的胜利,却是最大的失败啊!哎!我对不起始皇帝,对不起扶苏,对不起当今陛下!想当年,我蒙毅九死一生从沙丘危机中拯救了大秦,今日竟然是这样的样子!”

    “太尉!您千万不要这样想!已经尽了全力!”

    “下去吧!”老帅挥手道。

    随后,老帅让下属抬来一顶棺材,他脱掉穿在身上的盔甲,紧接着将柜子里存着的宝盒拿出来,一并放入棺材,赵谌得知以后,连忙冲到了中军大帐,他大喊道:“太尉,你这是干嘛?”

    “兴许这是我戎马生涯的结束…”老帅含泪说道。

    “太尉!”赵谌和众将都跪下喊道,“太尉一直是大秦的军神,您创立了勇毅军,从始皇帝扫*伊始,屡建奇功,建立了*。赵狗沙丘政变,害死扶苏公子,也是因为您,掌握了王离章邯的三十万大军,在巨鹿一战大破项羽,挽救了大秦,之后你又赶在刘邦进关之前,杀了赵高,中兴大秦!你是大秦多么伟大的人物,怎么因为这一战的失误而自绝呢?”

    “我哥哥临死之前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他为什么死,那是因为他修长城切断了地脉,遭到了报应,因此才被赵高所杀。我尽管中兴了大秦,但是我杀了太多无辜的人,我也切断了地脉,所以说,我有罪啊!”

    看完这影像,这可真是冲击他们所有人的视觉,从这个老帅所说,秦朝并没有灭亡!

    难道从今天这一起历史发掘,会发现更多历史秘密?

    然后,影像快进,很快时间又回到了前207年,咸阳宫。蒙毅带着侍卫将阴险狡诈的窃国大盗赵高逼到了死胡同。

    蒙毅一拳打在赵高的脸上,吼道:“你这祸国殃民的畜生,杀害了太多无辜百姓,今日我就叫你血债血偿!你想做皇帝美梦,可是你却没有想到我没死!我会掌握九原大军,我会在战场上逆转乾坤?”

    赵高像一条狗一样跪在地上,颤颤巍巍地说:“蒙大人饶我狗命!蒙大人饶我狗命!”

    “饶你狗命?你这种畜生,只有乱刀处死。昔日你害死了扶苏公子和蒙大将军,杀害了无数的皇子,车裂了李斯丞相,今日我就把你人裂了!给我砍,把这个畜生剁成肉酱!”

    秦军侍卫冲上去,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窃国大盗就这样被剁成了碎肉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秦朝真的历史改变了?

    看到这个情景,莫志武教授很淡定地说:“我觉得,有人或者是穿越到了平行空间改变了历史,所以才有这些混乱的情境。我不觉得这机器有问。我们这台机器应该可以从头开始,那我们就从蒙毅出生的前几年开始算着吧!”

    “我觉得,先还原他的人生,兴许这真的是机器错误。秦朝不可能不灭亡!绝对是系统错误!”

    围绕这些谜团,考古队让还原机器从公元前260年左右开始,也就是长平大战前开始。

    权谋、阴谋、阳谋构成了这个铁血大秦,大秦的走势真的如这机器所反映?大秦真的没有灭亡?让我们打开筑秦的篇章,走进那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

第一章 长平大战

    在长平大战中,不光有白起这个神将,而且还有一个闪耀的将星蒙骜。这个蒙骜,就是齐国蒙氏所出,

    蒙骜是在秦国攻打长平之前就投奔了秦国,他为什么投奔秦国呢?那是因为,他听了蒙氏家族长老之训。

    长平大战之前,蒙骜去临淄见蒙氏家族的长老,这个长老有九十多岁了。他从年轻的时候一直在观察秦国的形势,他发现秦、赵对峙的不少弱点,断定秦国将取得大胜。因此,他就密诏蒙骜去见长老。

    蒙骜大概有五十岁了,他这些年来,没有参与齐国的政事,一般都在潜心研究兵家学问。他到了蒙氏祠堂以后,蒙氏长老就打开密室,带他进了密室。

    “长老!”蒙骜拱手道,“你今日召我前来,有什么事情吗?”

    “蒙骜啊!如今秦赵的对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啊!知道赵国朝野发生什么事情了吗?赵王任命那个书呆子赵括任赵军主帅,统领四十六万赵军与秦国在长平,廉颇被撤下去。这下子赵国可能要面临灭国之灾了。秦军前后有五十五万人在上党和长平之外,只要秦军发动突袭,赵军肯定惨败啊!我觉得,你们家应该回到你们的本源地了。秦国,再次到了需要你们的时候!”

    “你什么意思?我们蒙氏,跟秦国有什么关系?”

    “其实你们非齐国蒙氏,你们的曾祖是那个秦国变法被杀了卫鞅,当初卫鞅为了保存全家的香火,就被迫把你们转移到齐国,还把你们的姓给改了。你平常这么努力用功学习兵书,原本你只是为兴趣,现在应该到了你用武之地的时候。”

    “你在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是商鞅的后代?你不就是鼓动我去加入秦国,对吧?”

    蒙氏长老打开家谱,对他说:“看看,家谱里有没有你们的祖上?我还给你看一样东西。”

    之后,蒙氏长老打开了箱子,这箱子装的是当年的左庶长锏,是商鞅变法时的信物之一。他一字一顿的说:“这是当时你的祖父带来的,这是商鞅变法的信物之一,当时他来投奔蒙氏时,就以此作为信物。”

    蒙骜拿起这左庶长锏,看了一下,说:“这还真是商鞅的信物,但是凭着族谱和信物,还不足以说明我是商鞅的后代吧?”

    “最后给你看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祖父的亲笔信,你认得你祖父的亲笔信吧?”长老又打开另外一件箱子,将羊皮书取出来,递给蒙骜,蒙骜看了以后,大惊:“这!怎么会这样的?”

    “所以,你应该知道你的使命吧?当初,商鞅将你们送到蒙家,是为了躲避被老世族截杀。如今,秦国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商君家的后代,应该挺身而出了!”

    蒙骜沉思了很久,说:“齐国跟秦国是敌人,你们为什么要帮助敌人?”

    “齐国早不如前了,我们蒙氏希望,能够天下早日统一,结束这战乱的局面。目前,只有秦国才能达到这个标准。”

    “我…明…白…长老,告诉我接下来该怎么做啊?”

    “我会托人给秦军主帅白起写上一封推荐信,到时候你到白起军营时,就提出你的满腹韬略,到时候,白起一定会任用你的。”

    “我明白了!”

    十几天后,蒙骜独自来到了上党的秦军大营,去见白起。

    “报!上将军!”一个斥候跑到大帐喊道,“齐国蒙骜求见。”

    “就是那个推荐而来的齐国蒙骜啊!快让他进来吧!”

    “请蒙骜进来!”

    蒙骜进入秦军大帐后,躬身道:“齐国临淄蒙骜,见过上将军!”

    “你的推荐信,我已经接到了。那推荐信里说,你熟读兵书二十多年,你很有谋略。我就是看到了这一亮点才让你进来的。你说说吧,你有什么谋略能够迅速打败四十六万赵军?”

    蒙骜喊道:“是!上将军!如今赵军驻扎在长平,他们的主帅赵括,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因此对付他,就需要这样子。如今秦军总兵力有五十五万人,他们赵军有四十六万人,如果我们对他们发动正面突袭,那么会拼得两败俱伤。如今秦军和赵军的对峙起犄角之势,我们要想取胜,靠什么?靠的就是后勤保障!我们先派兵到赵军后方去断了赵军的粮道,然后上将军就出动两万多精兵,对他们正面发动进攻,激战以后就故意撤退,然后我们就派两路大军各二十万人到长平南北。我们围困他们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断粮,到时候他们就会彻底的投降。你认为呢?”

    “哈哈哈哈!”白起大笑道,“果然是块好苗子,不过呢,你所想是不是把赵军看得太弱了?”

    “不是!绝不是这样!”蒙骜喊道,“我来之前,就搜集大量关于赵括的资料,这个赵括,只会教条地运用兵法,完全不知道灵活应用,因此,用这样的佯攻围困之计,一定能够成功!”

    “嗯,那让我好好考虑。”

    白起把蒙骜的计谋与自己的谋划相结合起来,觉得蒙骜之策还是有用,于是他就制定了进攻方略。

    长平开战时,秦军就大量散布关于赵括的流言,赵军听信了不少流言,很多人都对赵括失去了信心。赵括对这些流言非常愤怒,于是他就下令派兵西进进攻,白起派五千人慌忙地迎战,经过交锋以后,秦军就佯败,向大营撤了回去。

    初战赵军得胜,这让赵括以为秦军不堪一击。于是,他们继续进攻,白起先派人去切断了赵军的粮道,然后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大营外,他们还没有进攻时,白起就令两翼奇兵两万五千人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几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是个嗜杀成性的人,他为了给秦国减轻压力,除了两百名十五岁的少年人,其余的都纷纷杀绝,白起杀降,震惊了天下,秦军因此背负恶名。

    长平一战,赵军主力被歼灭,山东六国基本上没有国家能够跟秦国相制衡了。

    长平一战后,蒙骜被封为客卿,因此率全家到咸阳定居,发展还是很好。但是,白起因为长平一战功高震主,没过多久就被秦昭王下令赐死。

    蒙家在秦国定居后四年,蒙骜的次孙出世,这对于蒙家算是非常好的事情了。朝内朝外都纷纷祝贺蒙骜。

    蒙骜来到了产房外,蒙武躬身道:“父亲大人!母子平安!”

    “好!很好!”蒙骜点头道,“老夫就你一个儿子,老夫希望你能够为我蒙家多添人丁。”

    “父亲大人!里边请吧!”

    蒙武随后将儿子抱起来,蒙骜看着这小孙子炯炯有神,哭声非常的洪亮,好像山洪一般,笑道:“我看得出来,他一定是一个性格很坚毅的人。不如就叫他蒙毅,如何?”

    “蒙毅?好!父亲大人所赐之好啊!”

    “我们是商君的后代,我希望,我的两个孙子,以后能够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

    当晚,一个阴阳士无意中进入了蒙府,蒙骜正在散步,当他看到这个阴阳术士,立刻警觉起来,他喊道:“你什么人?”

    “呵呵!”那个术士笑道,“蒙将军为何如此激动啊?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没有名字,那又如何?”

    “你到底想干什么?你如果不说清楚,我会拿下你的!”

    “今日将军贵子诞生,我要祝贺将军你的!我可以说,这个人,以后会像将军一样,成为秦国的栋梁!”

    “你没有见过我的孙子,你怎么就知道?你是何方神圣?”

    “啼哭可以让府外听闻,如此可以见得,非常人也。婴儿啼哭如此响亮,将来不是栋梁,就是大将。将军!好生琢磨!”说完,那个术士便不见了踪影。

    “啊?这!这是什么人?”
………………………………

第二卷捣蛋小子

    不久,秦国对外发起了新一轮的扩张,他们灭了存在八百年的周朝。

    周朝被秦国吞并,这预示了秦国吞并天下的量变已经开始了。

    过了很多年后,秦庄襄王嬴子楚也死了,即位的是嬴政,嬴政即位时才十三岁,朝政完全是由相国吕不韦把持的,吕不韦本是一个大奸商,他由于在赵国做了一笔很划算的政治买卖才得以今日的平步青云。当初吕不韦做了什么呢?那就是贿赂华阳夫人,让华阳夫人给太子嬴柱美言,请嬴柱在即位以后召回在赵国为质的嬴子楚,结果嬴柱就听了。之后,吕不韦又把自己宠爱的歌女赵姬送给嬴子楚,嬴子楚更加的感恩戴德,他就立誓,等他以后发达了一定会对吕不韦裂土封侯的。后来,秦昭王死了,嬴柱就即位了。但是嬴柱是个短命的国君,他即位没有几天就暴死了,嬴子楚就趁此坐上了秦王宝座,吕不韦就被封为相国,文信侯,食邑十万。秦庄襄王没有坐几年也病死了,因此即位时,嬴政只有十三岁,吕不韦成为嬴政的仲父,权倾朝野。蒙骜也在为册立秦庄襄王中立下大功,因此他成为了秦国的上将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当初那个哭声洪亮的小子蒙毅也变成了懵懂少年了,他今年九岁了,从小就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只知道享乐而不知道付出,整天都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跟他哥哥蒙恬完全相反,蒙恬今年十四岁,他自幼爱习武读书,因此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蒙恬就想继承祖父的位置,然后带千军万马去灭六国。

    蒙毅七岁时,就被送到了咸阳政塾去学习秦法,此时秦国各地都兴办官学,都提倡以吏为师,不提倡法家以外的东西。咸阳官学教授的内容无非就是商君书以及秦法,教学质量十分枯燥,蒙毅这样有极具叛逆色彩的小子就学不进去。每当上课时,蒙毅要么打盹,要么讲话,引起官学先生的极具不满。如今他九岁了,可以说比以前更加的调皮捣蛋了,因此他准备在课堂上玩一些标新立异。

    先生问众弟子:“前些日子,我们对商君变法的措施细讲,今日我们就对商君变法来个总的概况。在政事上,商君采取什么?”

    “废除世卿世禄的体制,建立起军功爵制。大秦军功爵制分为二十级,立下的军功越大,那么爵位越高。还有就是废除了那些世卿世禄的领地,在国内行县制。”

    “那郡能否与县的性质一样?”

    “郡是统领军队的,不干预地方事务。”

    蒙毅今天把弹弓带来了,求的就是今日在课堂上玩得痛快,忽然间他看到了外边有一只麻雀,他就拿着弹弓瞄准了麻雀。

    先生继续讲道:“还有,商君在田制上行什么?”

    “废井田制,开阡陌。”

    蒙毅见麻雀停在窗台上,他就拉动弹弓,将石子弹射出去,那麻雀叫了一声,便落了下来,这把全堂弟子都给吸引住了,因此纷纷讲小话,原本安静无比的课堂,经过蒙毅这一搅合,立刻就变得嘈杂起来。

    “蒙毅!”先生有些恼怒的说,“我问你,商君在田制上行什么?”

    “先生!刚刚那麻雀飞到窗台来了,如果不打它的话,那将影响同学们的行课呢!你说是吗?”蒙毅笑道。

    “哈哈哈哈哈!”众学员笑道。

    “蒙毅!你是不是把先生的话当耳旁风啊?你到这里来是干什么的?是来打麻雀的,还是来读书的?蒙毅,你不要做得太过分了!”

    蒙毅立刻就站了起来,吼道:“你这个教书先生很了不起吗?你什么等级的官啊?管得了我?我告诉你,打麻雀是我自己的事情,你没有资格管啊!”

    教书先生大怒,将桌子上的商君书给扔向蒙毅,喝道:“蒙毅!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顶撞我,你反了你了?”

    “毅哥!算了!”众弟子劝道,“不要跟先生赌气!”

    “你敢扔我?”蒙毅一下子就耍起牛脾气,“你胆子不小啊!我是蒙家的二公子,你敢打我?”蒙毅立刻将桌子一掀翻,跳起来喊道:“你要打架吗?来啊!放学后来咸阳城外单挑,别以为老子怕你!”

    先生抄起棍子,要打蒙毅,众弟子立刻上去将先生给劝住,先生喊道:“不要以为你爷爷是秦国上将军,我就怕你了!我告诉你,我教了几十年的秦法,什么权贵我没有见过?”

    甘罗喊道:“蒙毅!冷静一点,好吗?那可是先生啊!你顶撞先生,就已经不对了。你现在应该冷静一下,想想自己的过失。”

    蒙毅抽开甘罗,好像变成了一头小野牛,向教书先生冲去,喝道:“我跟你拼了。”

    最后,官学的侍卫介入进来,将情景给控制住,然后官学的塾长就立刻派人把这事情告诉给蒙府。

    蒙武知道这件事以后,大怒:“这个不孝子,叫他在官学里多学一点东西,竟然在官学里捣乱,实在是岂有此理!”

    “爹爹息怒!”蒙恬喊道,“弟弟也许不懂事,冲撞了老师。”

    “他胆子也太大了,小小年纪不学好,竟然学会去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