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在地狱边缘-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η阑八担杂诒嘲锏墓ぞ咦钣蟹⒀匀ǎ抢锩娴目啥际撬谋Ρ矗恳淮纬雒啪陨俨凰恰
几个老者包括那个将领面面相觑一脸愕然,他们永世隐居在此,对于外界的事物别说了解,见都没见过几样,几个现代年轻人背包里的现代化先进的登山工具那就更别提了。
“误会误会,都怪我们孤陋寡闻,差一点错杀了几位,得罪了得罪了。”将领听传化这么一解释,连忙站起身代替几位老者跟田九他们四人作揖赔礼道歉。
正聊着起劲,刚刚出去交代厨房准备酒菜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对着为首老者行了个礼,道:“族长,酒菜已备齐了,可以请客人们上桌。”这时候,田九、卫东、小胖及传化才知晓,面前这位老者是他们族群里最高领导者。
“来,诸位请吧,刚刚令几位受惊了,待会儿老朽给几位敬酒赔罪。”族长站起身比了个有请的动作,众人连忙紧跟着站了起来。
“老爷子言重了,您老先请。”卫东在这时候体现出大哥风范来,的确,在平常待人接物上,田九和小胖都没他那么圆滑老道,传化为人处世还不错,他经商多年,早就学会了他父亲那一套,但有卫东在的场合,他基本上会乐的清闲,全有卫东出面应付。
众人鱼贯来到厅堂隔壁。一桌酒菜早已摆上,众人分主客落座。四人早已饥肠辘辘,族长刚一开口‘请’字还未说毕,,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早已端起碗筷狼吐虎咽,那顾得上面子难看。
四人毫无顾忌的吃喝起来,直看的族长和其他几位呵呵一笑,他们倒不是在讥笑卫东哥四个吃相难看,这老族长反而有点喜欢上眼前这几个现代人:随性、率真、坦荡无任何心机。
饭后,族长带着他们返回厅堂,让人送上香茗,这香茗清香入口甘甜,连懂茶的卫东都赞不绝口。
“族长,你们族人隐居在这里应该有相当长的时间吧?”卫东呡了口茶,终于憋不住心中的疑惑,直言问道。
“是啊,有好几百年了。”族长眯着眼睛,缓缓说道。
“好几百年?”小胖惊讶叫道,回过头看了一眼田九,后者回了他一个淡淡的微笑。
四个年轻人早有思想准备,但族长的回答还是令他们惊叹不已,一个族群隐居在一座大山底下几百年,而生活在上面的世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想听故事吗?”族长像是看透了他们四个人的心思,未等他们开口诉求,自个儿就说了出来。当然想听了,他们四个早就洗好耳朵等着族长能把这里的情况说个明白,好解他们心中的疑惑。
“讲故事就要从我后面这张画像说起了。”族长站了起来,转过身比了比悬挂于厅堂正中央的那张画像。
“他是谁啊?”卫东问。
“他是我们的老祖,他是个大智若愚之人,祸起萧墙是他,重建家园也是他。”族长背着手,像在诉说又像在回忆,一双眼睛直视着厅外,四个年轻人看着他那双眸子,突然间觉得好像跟着掉进了他的眼窝里,心绪跟着飞向那遥远的几百年前的国度。
淳熙末年(公元1189年)孝宗皇帝终日感觉萎靡不振,身体也越来越虚弱无力,心里想着是时候该把皇位禅位给皇子了。
这日,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内,孝宗皇帝召集朝中大臣议事。孝宗皇帝斜靠在龙椅上,望着底下毕恭毕敬、唯唯若若站着的朝中重臣,眼里突然有些潮湿,这些人当中,有一大部分人是跟着他风风雨雨走过来,他们殚心竭虑、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辅佐他,从青壮年到如今白发苍苍的暮年,这几十年可谓是弹指一挥间啊,如今都老了,该退下了休息休息了。
良久,孝宗皇帝终于开口了,从他说话的声音里明显听出他的身体带有疲惫,只听见他说:“诸位爱卿,联今日有一件大事想同诸位爱卿商量。”
底下原本都低着脑袋看着自己脚尖的大臣赶忙抬起头来,望着上面那位至高无上的皇位,静听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联老了,力不从心了,联想把皇位禅让给太子,不知诸位大臣意下如何?”孝宗皇帝不紧不慢把自己的意思扔给了底下的大臣。
大臣们对于孝宗皇帝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给懵住了,他们想都没想过,这老皇帝突然会提出想禅位给太子的想法。他们抬起头看着孝宗皇帝,想从他脸上看出点名堂,看了老半天,终于看出这孝宗皇帝不是在征询他们的意见,而是已经做了决断。
每个大臣都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早就学会了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圆滑处世做派,既然皇帝都已决策了,谁又会自讨没趣去提出异议,况且,当今那位太子妃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们大殿这里的一言一语不出半个时辰就会一字不漏的传进她的耳朵里,那可是个蛮狠无理、心胸狭隘、心狠手辣的毒妇,他们反对孝宗皇帝禅位就等于反对太子登基,也就是反对她太子妃成为皇后,这不等于把自个脑袋往她刀口上送,还连带赔上全家人性命。
所以,没多少片刻,底下的大臣都大呼‘万岁英明。’唯独有这么一个愣头青,知枢密院事的黄洽一言不发,没有附和。
孝宗皇帝见状就问道:“黄爱卿你的意思是怎样呢?”
黄洽连忙整整官服跨步上前一步,施了个重礼,道:“太子宅心仁厚、胸怀大志,可以托付国家大事,但太子妃李氏的德行不足母仪天下,希望陛下三思而行。”
其实,孝宗皇帝对太子妃李凤娘的德行怎会不知。说起这个李凤娘还有一段故事,传说李凤娘出生时,忽然飞来一只黑色的凤凰,在李道的营前徘徊不去,李道看后非常奇怪,片刻之后黑风凰飞走了,李凤娘跟着也出生了。
这李凤娘是庆元节度使太尉李道的第二个女儿,她出生将门,自幼受到父母的宠爱,素以性情泼辣凶悍擅妒闻名,在宫中横行霸道,对人非打即骂,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
第八十三章祸从口出追悔莫及
孝宗对李凤娘的作法早有耳闻,曾经屡屡教训,要她谨言慎行,莫失了太子妃的身份。可是孝宗皇帝的劝诫对李凤娘一点震慑作用都起不到,反而让李凤娘更加变本加厉地肆意乱为。孝宗皇帝本打算废黜她,但又碍于李凤娘是太上皇钦定的太子妃,迫于情面,迟迟没有实行。
尽管孝宗皇帝对李凤娘有所不满,但此时黄洽如此直言不讳评击李凤娘,令孝宗皇帝的老脸也挂不住,李凤娘再怎么不好,毕竟也是太子妃他的儿媳妇,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如此评价,孝宗皇帝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闷不吭声。
而此时的黄洽并未作罢,接着又道:“陛下问臣,臣不敢不直言,日后陛下想起臣今天说的话,必定会认可臣此话不假。”
孝宗皇帝低眉垂目,沉默不语,一旁的总领事太监早就摸清了孝宗皇帝的秉性,赶忙识时务的尖声叫道:“有事奏本、无事退朝。”
就这样,孝宗皇帝起身拂袖而去,大臣们倒退着出了大殿,各自散开,往自家的软轿走去。
黄洽低着头走的匆忙,刚刚自己的一番谏言在大殿内一吐为快,可这一出了大殿,就隐隐觉得不妥,一颗心莫名其妙的慌乱起来。
“黄大人请留步。”这时后面匆匆追上来一人,黄洽回头一看,是同僚廖启义廖大人,这廖大人平常与黄洽走的比较近,明面上不敢说的话私底下都会相互交流。这时候,廖大人急匆匆追上来,定是有话要说。
果不其然,廖大人一上前来劈头盖脸就一顿臭骂:“你是不是疯了,你不想活了就自个找根绳子上吊去,干嘛拉上你一大家子。”
黄洽被他骂懵了,连忙问道:“我怎么了?”
“怎么了?你要大祸临头了。”
“啊・・・?”黄洽糊涂了,这好好的怎么就要大祸临头了。
“你刚刚在大殿上说的话,不出半个时辰就会传到太子妃耳朵,你想想,凭她的个性,会放过你吗?搞不好还会株连九族,你啊,赶快想个对策吧,我走了。”廖大人抛下一段话,急匆匆走了,这时候,不知背后有几双眼睛正盯着他们看,到头来千万别祸及自己才好。
黄洽被廖大人这么一顿棒喝,彻底醒悟过来。此时,终于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了,太子妃那一张阴险凶恶的脸庞随即浮现在眼前,黄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手脚冰凉,整个人突然间像被掏空了五脏六腑,只剩下一个空空的架子。
黄洽跌跌跌撞撞回了家,直接进了书房就没再出来,用膳时间到了,下人去唤他吃饭,也被他轰走了,家里人不知出了什么事,也不敢上前询问,大伙都不敢擅自用膳,只好饿着肚子等他。
恰逢此时,他的内弟提着一盒点心上门来看望家姐,听家姐惶恐不安的诉说了姐夫像着了魔似的把自个关在书房,大半天了也不出门,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
黄洽的内弟是个武人,凭着黄洽的关系在军营里当了个小小的校尉,从小跟姐姐就亲,姐弟俩自小父母去世的早,可以说是姐姐一手把他带大的。自从他进了军营后,只要有空闲就会请假回来看看姐姐和姐夫,黄洽对这内弟也很呵护。
黄洽的老婆本家也姓黄,内弟名唤黄守业,老一辈们的寓意是要他守住家业。
这黄守业领了家姐的嘱托,上书房找姐夫去,这个家里,也只有黄守业能跟黄洽说上几句贴心的话。
到了书房,黄守业轻轻敲了下门,里面随即想起一声慌里慌张的问话:“谁啊?”
“是我,姐夫。”黄守业轻声回道。
里面的黄洽没有回答,许久才听见他闷声闷气的说:“进来吧。”
黄守业推开门走了进去,一见姐夫的模样,当场就吓了一大跳,这才隔了多久啊,黄洽一下子憔悴的像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子,脸色惨白青筋爆出,正不知所措的坐在椅子上发呆。黄守业傻了,这一向稳重的姐夫怎么突然间变成如此失魂落魄的可怕。
黄守业小心翼翼走了上前,轻声问道:“姐夫,您这是怎么了?”
“唉,守业啊,姐夫家要大祸临头了”黄洽抬起头,一脸迷茫,喃喃说道,他已经傻了,没有了主见。
“大祸临头?姐夫,怎么回事?这从何说起?”黄守业大吃一惊,连连问了几个为什么?
于是,黄洽一五一十把早朝上发生的事都告诉了黄守业。
而这边的太子府,早有一小太监一路小跑,进了后花园,一位长相娇美的丫鬟迎了上去,那小太监躬着身附在丫鬟耳边,叽里咕噜了几下后,作了个揖,转过身急匆匆跑了。
丫鬟看着跑远的太监,轻蔑的哼了声,一扭腰转身摇着身子找她主子汇报去了。当今的太子妃李凤娘此刻正坐在后花园的池子边喂金鱼,李凤娘虽容貌秀美明艳动人,但身上却透出一股阴冷气息,令人敬而远之。
丫鬟穿过廊桥来到李凤娘身边,轻轻耳语几句,只见李凤娘柳眉倒竖丹眼冒火,一把抛弃手里的鱼食,咬牙切齿恶狠狠骂道:“这老不死的东西,给你点颜料你竟开起染坊来了,我李凤娘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去,把管家喊来。”
丫鬟嘴巴领了命脚步却没挪动,一双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自己的主子。李凤娘看了一眼丫鬟道:“怎么了?”这丫鬟从小跟在李凤娘身边,聪明机智,心机缜密,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跟她主子一样的心胸狭隘,阴险毒辣。李凤娘对她非常的信任,遇到大事都会听听她的意见。
只听丫鬟轻声细语道:“太子妃,奴婢觉得暂时不要去动他,您想,陛下正考虑把皇位禅让给太子,现在对您来说是非常时期,我觉得您还是先忍一忍,等您当了皇后,想收拾这老东西还怕没机会吗?”
太子妃望着远方,思索起来,细想一下顿觉这丫鬟所言不假,现在对她来说确实是非常时期,这皇帝老儿可以立你也可以废了你,还是暂时忍一忍吧,等我当了皇后,想要收拾他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便宜了这老东西,让他再多活几天。”只见那樱桃小口一张一合,吐出的却是如此阴毒之话。
………………………………
第八十四章黄洽哭诉辞官
黄守业听完黄洽的叙述,脸色也青了,道:“姐夫,您平常不是挺慎重的吗?这次怎么这么鲁莽,在大殿上这种话是千万不能说出口的,那李凤娘是个有仇必报的悍妇,这下真惹祸上身了。”
“是啊,我这时候也后悔了,当时陛下在殿上一问,我也稀里糊涂的就这么一说,出了大殿我还不觉得严重,是廖大人的一顿臭骂,我才反应过来。这下毁了,整个家族要毁在我一人手里了。”黄洽边说着边捶胸顿地的折磨自己。
黄守业见状,连忙拽住姐夫的手,低声劝道:“姐夫,您别这样,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您这样反而会吓坏一大家子,你先冷静点,天无绝人之路,总有办法解决的,没事啊没事。”
在黄守业的劝导下,黄洽终于渐渐平静下来,喘着粗气,呆呆的望着黄守业。
黄守业踱着步在屋里来回走了几圈,突然间停顿了脚步,盯着黄洽,眼里射出一道光芒,快速说道:“姐夫,我们走。”
“走,去哪?”黄洽听不明白,张着嘴巴痴痴望着黄守业,他还未完全缓过神来。
“离开京城,走的越远越好。”黄守业瞪着双眸坚定地看着姐夫,这几年的军营经历,让他早就厌倦了这种尔虞我诈、溜须拍马的官场现形记以及当官们的嘴脸,他早就有了远离这里的打算,只是一直舍弃不下姐姐、姐夫,现在好了,黄洽出了这么一大档的事,恰好遂了自己的心愿。
“离开这里?”黄洽眼睛一亮,但很快又一闪即失沉闷下来,“谈何容易啊,别说这一大家子要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陛下能放我走吗?李凤娘能放我走吗?”
“姐夫,您听我说,您明天上朝,就跟陛下请辞,用什么理由我们再商量,只要能让陛下同意放您走,就是大吉。至于李凤娘,你暂且不用担心,现在是陛下在考虑禅位的关键时期,相信她在这非常时期绝对不敢乱来,我们还有时间暗中行事,等到她羽翼丰满了,我们也早就离她千里之外了。”
“对,我们走,离开京城,我也早就厌倦了这里的一切。”黄洽终于恢复原有的精神状态,两眼放光,不再是一副死到临头的鬼样。
“姐夫,我们现在先出去吃饭,吃完饭回头再商量。估计这会儿我姐已经急的不行了,您要先宽宽家里人的心才是。”
黄洽想想也是,自己突然间的一蹶不振,家里头估计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得先稳住家人。于是,黄守业唤来下人送来一盆清水,黄洽洗了把脸换上便服,与黄守业出了书房,让家人重新摆上饭菜,一家人其乐融融吃了顿饭。吃完饭后,黄洽与黄守业一同回到书房关起房门,那一晚,书房的灯一直亮到东方吐出鱼肚白才熄灭。
天刚微亮,庄严肃穆的大殿早已站满了朝中大臣,大臣们睡眼惺忪的,有的低声交头接耳;有的低头垂目,都在静候孝宗皇帝临朝。
不一会儿,孝宗步伐蹒跚的走近那张至高无上的椅子坐了下来。总领事太监立刻尖声高叫:“有本启凑、无本退朝。”
底下的两排朝中大臣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没人回应,在这关键时期,谁也不想当出头鸟,大家都抱着明哲保身的宗旨,吭也不吭一声。
坐在上面的孝宗满意的看着底下的一群当朝大臣,心想这才是我孝宗皇帝的忠臣,知道什么时候该开口什么时候不该开口。
这上面的孝宗皇帝还没感慨完,下面就听有人高声喊道:“臣有本凑上。”随即,就见一人影畏畏缩缩弓着腰走出行列,磕头就拜。
孝宗皇帝眯着眼仔细一看,眉头一皱,怎么又是这愣头青,却又不得不问道:“黄爱卿,你有何事要凑啊?”
“陛下・・・”黄洽语未出尽便已嚎啕大哭,边哭边断断续续道:“陛下,臣要请辞啊,陛下。”
“请辞?所为何事?”孝宗皇帝眉头一舒,连忙问道。
“陛下,昨晚臣接到老家一封书信,信上说,臣老家的祖坟被人挖开了,祖先们的骸骨也被毁坏一空。臣昨晚闻知这事,是肝肠寸断彻夜难安啊,想微臣为人子孙却未能保全祖宗尊严,让祖宗死后颜面尽失,臣是不孝之人,臣没脸再在朝堂上为官了,所以请陛下恩准臣辞去官职,返回老家,为先人重新修墓守孝。”黄洽接着哭诉道,直哭得上面的孝宗老儿也鼻梁发酸,眼睛微红。
“爱卿不要伤心了,联准了,你回家安心为你先人善后去吧。”孝宗未加思考当场应承了下来。
黄洽好一阵子磕头拜谢,心里头压着块巨石终于挪了开来。退出大殿,黄洽已经是虚汗淋漓湿透了全身内衣。廖大人从后面追了上来,做着鬼脸给他竖了竖大拇指,黄洽摇摇头苦笑了一下。
几天以后,偌大的一个黄府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几个下人看管宅院。黄家人走的非常低调,没有人来送行,平常一些关系较好的同僚也都避而远之。黄洽心灰意冷,也庆幸自己抽身得早。
太子妃府邸,一位管家模样的男子急匆匆跑进厅堂,对着太子妃俯首跪拜,低声禀报:“禀太子妃,黄洽一家走了。”
“走了?这老东西倒识时务,溜得挺快的。”
“要不要我让人在半路上把他们都给做了?”管家讨好道。
李凤娘沉思了片刻,道:“不必了,现在还不是时候,就让这老东西再多活几天吧。”
没过多久,孝宗还是禅位给了太子,赵敦即位,史称光宗,随即册封原配李凤娘为皇后,这李凤娘当了皇后第一件要做的便是诛杀黄洽一家老小。
回到老家的黄洽,表面上装模作样修坟祭祖,暗地里整装待发。没过几日,黄守业也带着家眷悄悄来到了。再过几日,黄洽的老宅又空空如也,邻居们一早起来,就没见到黄洽一家人,他们就像在人间蒸发了。再过几日,一行铁蹄来到了黄家老宅,他们进门就搜见东西就砸,连黄家的祖坟也不放过,但坟墓挖开以后,棺材里空空如也,黄家人走的非常彻底,连祖宗的骸骨也全部带走了。这一伙人折腾了半天,见无所收获,才灰溜溜扬长而去。
………………………………
第八十五章卫东小胖留作人质
黄洽和黄守业有先见之明,他们非常清楚李凤娘的为人,一旦让她坐上皇后的位置,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即使回到老家,李凤娘也绝不会放过他们一家老小。于是,黄洽和黄守业早就暗度陈仓,表面上修坟祭祖暗地里做好远走他乡的准备,为了避人耳目,他们乔装改扮成一群逃荒的难民,一路南下,最后来到了桃溪村才定居下来。
随着局势动荡不安,黄洽就禁止族人离开桃溪村一步,完全隐居起来。后来,先人们在一次进山打猎时发现了个山洞,进了山洞后机缘巧合找到了这处世外桃源,再后来,黄洽带着全体族人搬进了这个世外桃源,并定下族规,从今往后,不准族人踏足外界,不惜任何一切代价保全族人安全。整个黄氏家族就此安居乐业,从此与世隔绝了,黄洽活到了一百五十九岁才辞世。随后的几百人年,他们自力更生,开荒种地,驯养牲口,建造房屋,才有了如今这丰衣足食的风光景象。
族长收回目光,田九等人的思绪才跟着回到现代,大伙陷入沉思,整个大厅内突然间变得非常安静,每个人都各怀心思,谁也不愿先打破这沉静的气氛。
“所以,我们刚刚才会对几位痛下杀手,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许久,族长意味深长幽幽叹道。
“原来是这样。”卫东点点头,算是明白了为何刚刚一踏入这片土地,这黄氏族人就要对他们杀之而后快。
“那接下来你们准备怎么安排我们?”卫东紧接着问道,他原本是想说怎么对付我们,想想不妥便改成安排。
族长没有马上回答,他也不避讳卫东哥四个,直接了当问起在座的几位长者:“各位叔伯兄弟都在,大伙说说,我们现在怎么安排他们?”
“把他们留下来吧,咱们这里刚好缺少男丁,让他们入赘,咱们族里还有几位待嫁姑娘,刚好与他们配对。”一老者理了理胡须,缓缓说道。这老儿,还真会打如意算盘,这时候竟想着这等好事。
“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我们在上面都是有家室,这上有老下有小,都等着我们回去赡养,我们如果不回去,那一大家子就全毁了。”田九急的连连摆手反对,胡编乱造起理由推脱。开什么玩笑,谁给你们当上门女婿。
“就是就是,这千万不行。”卫东、小胖和李传化连忙异口同声附和道。这漂亮姑娘的确诱人,但从此远离人间与世隔绝,这比要了他们的命还可怕。
“但是,要我们放了你们,那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