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明-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区域不仅此时不在大明的掌控中,而且都已经凋敝不堪,说的粗俗点,狗尿不骚,完全是累赘,是个纯粹的‘锅’,徐长青又怎会接这种盘?

    以目前的形势,只要徐长青能经营好山东一地,背靠江南腹地,便已经有足够跟满清抗衡的资本。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破后而立,不破不立!

    已经到了这种局面,有些痛,不得不去承受,若是贪心不足,只能导致人心不足蛇吞象,出现更大的变数。

    思虑间,小太监颠颠的恭敬过来通秉,开始上大朝。

    徐长青也跟着众人一起,来到了南京皇城最核心、最威严的奉天殿内。

    奉天殿比之京师的皇极殿还是要差着些,缺乏那种唯我独尊的霸气,不过也是极为浑厚,而且充满着历史的底蕴。

    当年,太祖爷朱元璋正是在这里,办了胡惟庸,办了蓝玉,分封天下,确立了大明王朝这二百多年的基业。

    到了奉天殿,行完了礼,徐长青忽然发现,今天有个人比所有人都累。

    没错。

    正是新任司礼监秉笔郑公公。

    此时的封赏,正是由他来宣读。

    徐长青忽然有些好笑,这他么真的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那。

    待走完了流程,音乐停止,不出意外,率先封赏的,正是徐长青!

    毕竟,在此时,哪怕是史可法、马士英众人,也根本无法同徐长青相提并论!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徐长青,就没有此时朱慈烺的‘弘光’一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随着一通唱曲儿般漫长的宣读,好一会儿,这才来到了正题,徐长青也竖起了耳朵。

    “……海城候徐长青,功大于国,是为我大明肱骨之栋梁,赐海城候山东良田万顷,食邑一万八千户,为我大明,镇守北疆……”

    旋即便是又一串虚衔,徐长青别的没听清,只听到了一个‘太子太师’。

    等郑公公宣读完,徐长青还在发呆,体味里面到底是几个官职,旁边,有小太监赶忙恭敬急急提醒:“侯爷,快谢恩那……”

    徐长青这才回神,忙恭敬磕头:“臣徐长青,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徐长青这边完活,场内众人的眼睛都亮起来,终于轮到他们分享这超级红利了。

    但郑公公此时却偷懒了,直接把宣读的责任,交给了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太监。

    这厮已经开始‘6’起来。

    很快,这年轻太监便扯着嗓子宣读起来。

    从午时末开始,一直到外面天色都完全黑下来,众人早已经饿的饥肠辘辘,快饿昏了,终于到了尾声。

    然而!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小小部分,只是徐长青、史可法、马士英、包括钱谦益、候旬他们这些最大的头头脑脑,基本上是侍郎以上级别,加上各种勋贵。

    其他的,要全部处理完,至少还要个三五天。

    与徐长青一样,史可法、马士英众人也是获得了一大堆未来东宫的虚衔,明确了其详细职责,算是尘埃落定,内阁正式成型。

    史可法因为‘迎驾之功’,暂时压住了马士英一头,成功上任首辅。

    另外,左良玉、黄德功、刘良佐、王廷臣、刘肇基、刘泽清众人也是飘满钵满,都是得了一堆封赏。

    王廷臣他们这些没封伯的,都是成功混到了伯爵的宝座,以及对妻、子的荫封。

    包括在外的王朴,李国忠,高杰等人,也都有封赏落下来。

    但这哥几个想拿到这个封赏,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起码短时间内是别想了。

    不过他们无疑更为名正言顺。

    至于徐长青后宅的封赏,要等到之后徐长青与朱媺娖成婚以后再做,毕竟,这里面水也有点深。

    不出意外,郑公公少不了还要亲自跑一趟海城。

    大明弘光一朝的大框架,终于彻底尘埃落定,开始稳定下来。

    “侯爷,恭喜恭喜,您这可真正的是万户侯了啊……”

    出了奉天殿,史可法的心情也是极好,快步上前来跟徐长青招呼。

    马士英恍如完全没有首辅之争落败的心思,也快步上前来恭维。

    钱谦益众人就更别提了。

    徐长青笑着连连拱手:“诸位,诸位爷,同喜同喜啊!我大明,现在,终于进入新篇章了!”

    一众人说说笑笑,直到出了宫,这才是神清气爽的作别。

    些许饥饿与疲累,在这充满锦绣与华贵的金光大道面前,又能算个鸟毛?

    或许是天意。

    刚刚出宫不久,天空中又开始飘起了雨丝。

    徐长青上了马车,掀开帘子,看向很快便雨雾朦胧的世界,不由摇头一笑:“无怪乎古人言,世人皆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人诚不欺我也!”

    但不多时,看着窗外朦胧的世界,徐长青的眼神也逐渐锐利起来:“新的时代,终于开启了!”


………………………………

第642章 江东营

    随着新朝的大框架被确定,在次日大朝的大封赏之前,徐长青的府邸,包括徐长青和朱媺娖的婚事,便率先拿出来被讨论。

    没办法。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此时新朝虽是开始走上轨道,却是百废待兴,说国库里空的能饿死老鼠都不夸张。

    而此时徐长青和模范军的人手过来的虽不是太多,只有一千五千余,却是还有小三万的辅兵和民夫。

    再加之数以万计的战马、骡马,这每天人吃马嚼的,全都挂在朝廷账上,还不能让模范军的大爷们吃的太差有不满,这是何等天文数字?

    不把这帮大爷们赶紧打发走,恐怕,今年过年大家伙都要喝西北风……

    这也让今天南京这帮文官勋贵集团们格外的团结,什么都是给徐长青最好的。

    徐长青还没有任何表态,史可法和马士英便是迅速达成了一致,将复成桥附近、当年曹国公李文忠居住过的一座超过五十亩的豪宅,赐予徐长青。

    包括朱媺娖的嫁妆,各人一个个也是慷慨解囊,高喊着‘说什么也不能丢了天家的面子。’

    徐长青对此有些好笑。

    不过,想了一会儿,徐长青也没有为难他们,爽快的应承下来。

    很快,大家达成一致,徐长青和朱媺娖的婚期正式确定,就定在了月末的九月二十九,也是取谐音能‘长长久久’。

    第二个议题便是年号。

    按照惯例,明年才会称为‘弘光元年’。

    但此时形势毕竟有不同。

    朝廷已经失去年号快一年了,索性直接把今年确定为弘光元年。

    对此,徐长青也表示认同。

    哪怕在后世,各种洗脑都必不可少,况此时乎?

    等徐长青和大佬们达成了一致,大封赏这才正式开始。

    不过此时的封赏跟昨天时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都是侍郎以下的官职和一些小勋贵,徐长青露个脸就行了。

    徐启海恰好也在此列。

    好一会儿,他们一帮人进来,处在人群最末端的他,一眼便看到了位于右首的徐长青,整个人激动的都要爆炸了。

    早就知道徐长青牛匹,可真正在这承天殿,在这个大明的最高级别的宫殿里见到徐长青,他这才明白,这种差距到底是有多大……

    就算是他的爷爷徐弘基,都只能排在徐长青后面……

    终于,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轮到他了。

    徐启海赶忙慌慌张张的跪倒在地,恭敬接旨。

    不出意外,徐启海得到了新朝册封的‘辅国将军’,但是依然没有明确实职。

    徐启海下意识便看向徐长青的鞋面,心道,必须要找机会,好好跟这位本家的叔叔聊一聊啊。

    等过几天这位叔父与坤兴公主大婚,他必须要大出血才行。

    或许是看到了徐启海的不妥帖,徐长青这时忽然一笑,出列道:“皇爷,诸位,封赏到此时,臣忽然想起来一些事情。我南京,虽有长江天险阻隔,但这几日臣也特地去江边看过,防守严重不足啊。听闻,在长江口一带,至今还残留着不少江匪。臣以为,可在江堤、江口段,设立几个新大营,以确保我京城万无一失。”

    “这……”

    徐长青此言一出,原本平稳的殿内顿时一片低低躁动,谁都有些摸不到徐长青的意思了。

    新皇朱慈烺也一下子紧张起来,难不成,徐长青要在南京驻兵?

    这……

    徐长青此时虽是没有接受重开五军都督府的建议,却是实质上的军方第一人,他在此时这种场合提出建议,谁,谁又敢反驳?

    朱慈烺一时甚至都不敢与群臣交流脸色,思虑片刻,忙道:“海城候,您的意思是……”

    徐长青又岂能不知道众人的担忧?

    不由一笑:“皇爷,臣的意思,这些军营,规制不需要太大,卡住几个关键的要塞便可。人数也没有必要太多,一个营,两三千人便可。臣观江东门外的陈家坡庄后山,紧贴大江,地势险要,山上却又平坦,可作为试点!”

    徐长青都选好了地方,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众人又怎敢直接当众忤逆徐长青的意思?

    史可法笑道:“海城候眼光卓越,此言甚是。可先设立试点,若是成功,便推广开来。若是有瑕疵,咱们再补救便是。”

    马士英众人也不甘落后,纷纷附和。

    朱慈烺见徐长青没有狮子大开口,而只是以‘试点’起步,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忙笑道:“侯爷,那您的意思是,这试点什么时候开始,又以何人为佳?”

    徐长青笑着一拱手:“皇爷,魏国公嫡孙徐启海,年少稳重,踏实忠孝,臣举荐,徐启海,可以游击职,确立此营。恰巧此地又位于江东门外,正好也可命名为‘江东营’。”

    “额?”

    片刻后,徐启海一哆嗦,这才是明白了徐长青的意思,整个人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

    徐弘基也有些傻眼了。

    这,这是个什么情况?

    这小二子什么时候搭上徐长青的线了?

    徐长青居然在如此时候,抛出来这么大个橄榄枝……

    史可法、马士英众人面色也皆是有变,徐长青这突如其来的一招,有点狠啊!

    不说其他,瞬间便是在他们的短暂联盟中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而这还只是将将开始而已。

    以后,这个试点,必将成为整个朝廷‘撕咬’的导。火索……

    关键是,你还根本就没法拒绝……

    朱慈烺此时也摸到了一些东西,但肯定不如史可法、马士英等人想的更为深远,更为全局,见只是个游击职,而且又是给魏国公府的,还以为徐长青是照顾族人的,笑着点头道:“侯爷此言大善,便这么办吧。”

    “徐游击,快谢恩啊。”

    这边,小太监急急过来提醒了,徐启海这才回神来,忙带着泪花拼命磕头:“臣徐启海,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他谢的虽是朱慈烺,却余光却频频瞥向了徐长青,简直就把徐长青看作是再生父母一般。

    不要以为勋贵的嫡脉就可以为所欲为!

    这可不是后世,有计划生育,家里只有一个孩子。

    徐启海上面有一个大哥,下面还有三个弟弟,而堂兄弟更是十几个!

    饶是魏国公府家大业大,却也只能让他表面上光鲜,却是极难真正入仕。

    他以前在南京城做的是什么活计?

    只是管着刘伦他们几个放债的‘大哥’。

    这玩意儿看着是不缺钱,可~,大头要交给家里,每季度都要被查账不说,在民间,菊花都要被人骂烂了。

    而徐启海自幼也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他岂能甘心这辈子都这模样?

    此时,徐长青在这承天殿里,公然把他引入正途,并且直接推起来,这绝对是不亚于父母生他的再造之恩!

    看着徐启海激动的无以复加的模样,徐弘基忽然忍不住与徐允祯相视一眼。

    这两个南北的国公爷,一时都有些无法言喻的沉默。

    他们老徐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妖孽啊。

    封赏完毕,出了皇城,徐启海简直恨不得洗干净菊花献给徐长青了。

    看的哭的像是个孩子一般的徐启海,徐长青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贤侄啊,你这话就多余了。你叔叔我若是见你不成器,没本事,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好好干,拿出你的本事来,别让人瞧扁了,丢了咱们老徐家的人!”

    徐启海忙用力擦干眼泪,拼命点头:“叔父,您放心,小侄若是干不出点模样来,小侄就一头跳进大江里,决不能给叔父您丢人!”

    ……

    皇城这边,下了朝,朱慈烺也在反复思虑,徐长青为何要在这种场合,如此突兀的提拔徐启海。

    可想了好久,他还是没有什么头绪,他究竟还年轻,阅历太少。

    正巧周皇后派人过来喊他去吃饭,朱慈烺一个机灵,忙快步往坤宁宫赶去,询问他母后。

    来到坤宁宫,周皇后的心情明显不错。

    她此时还没有正式被册封为太后,还要等些时日,等朝廷这边先运转起来。

    母子俩简单聊了几句,朱慈烺便将事情说出来。

    “这个……”

    周皇后柳眉顿时一簇,紧紧纠结在一起。

    朱慈烺一时也不敢说话,只能小心的看着她。

    半晌,周皇后已经把事情通透过来,不由摇头失笑:“我本以为我已经足够高看了徐长青,没想到,还是小瞧了他啊!徐长青此人,实乃虎狼也!若不能为我大明所用,日后,必成大患那!”

    “母后,这,这是何意?”

    朱慈烺还有些转不过弯,胆战心惊的看向周皇后。

    他又岂能不知道徐长青的可怕?但此时,大明绝离不了徐长青。

    否则一旦徐长青这边出现变故,清军的铁骑,眨眼就能逼到江畔。

    看到朱慈烺一时理解不了,周皇后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又仔细的解释道:“皇帝,你想,徐长青为何会如此突兀的提拔徐启海?而且又要冠以试点的名义?”

    朱慈烺一个机灵,已经捕捉到了更多东西,却还是差了一根线,忙道:“母后,您是说……”

    周皇后见朱慈烺已经开始通透,不由一笑:“当众提拔徐启海,若你是徐启海,会不会死心塌地的为他徐长青卖命?”

    朱慈烺赶忙点头。

    周皇后不由冷笑:“但徐启海是什么人?他是魏国公府的嫡脉!徐长青提拔起徐启海,让魏国公府其他子弟怎么想?其他勋贵们,又会怎么想?还有,这个试点八成会得到魏国公府的支持,九成会成功。那接下来,徐长青走了,各家各户,难道就没有想法?他们能拧成一股绳吗?”

    “这……”

    朱慈烺冷汗已经不断的翻涌而下,哆哆嗦嗦道:“母后,这,这岂不是二桃杀三士……”

    “呵。”

    周皇后冷笑:“二桃杀三士算什么?徐长青这是挖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深坑那!哪怕他很快就要离开南京,但是,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就算不要命,也会奋不顾身的往里跳!若是本宫没猜错,这,只是徐长青刚刚开始出手而已!”

    “……”

    朱慈烺已经哆嗦的不成模样,他忽然感觉,在徐长青面前,他几如被脱光了,智障一样……

    这还怎么玩?

    看他这模样,周皇后的面色也缓下来,笑道:“皇帝,你是个好孩子。虽是比不得徐长青更精明,却是比他要宽容仁厚太多。徐长青的确跟你年纪差不多大,但他经历的东西,远比你要复杂更惨烈的多。你不要气馁,你是天子,是我大明的主人,你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以前,老师教你的那些东西,你不爱学,母后也不怪你。现在,你知道,要学的东西有多少了吗?”

    朱慈烺此时已经随着周皇后温润的语气逐渐镇定下来,忙规规整整的跪在地上:“母后,儿子受教了!儿子以后,一定会好好学,好好思考,争取,夺回我大明失去的土地和百姓,中兴大明!”


………………………………

第643章 福王朱由崧

    感谢太平山三境剑客、月末终北旧人梦、福石城、小花斑猫咪、白狐儿腰、冷静的疯狂等兄弟的捧场和月票,船多谢。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南京城西二十几外,王家庄边的一座大宅中,徐长青正舒服的躺在屋檐下的躺椅上,看着外面温润如珠帘般的雨线,一边惬意的抽着烟袋,一边听着小黄鹂般的小丽唱着王菲版的《明月几时有》。

    而这座大宅子,正是徐长青之前从刘爷手里赢过来。

    本来徐长青对这边也没怎么在意,只是当做一张纸而已,可前几天无意间来这边逛了一圈,徐长青瞬间便是喜欢上这地方。

    主要是此地位置极好,纵然农田不是太肥沃,乃至有点磕巴,可战略意义着实有点狠了。

    宅子正建在江边一里多外的一处小山包上,是这片区域内的制高点。

    稍微往外延伸一些,建造几个高质量的炮台,说是封锁江面或许有些过了,但直接能锁住半数!

    而且,这边的江岸土质很好,颇为结实,非常适合修建码头。

    这绝对是个屯兵的不二选择!

    此时,江东营的事务已经开始走上轨道,虽说在眼下看、波动还不是太过激烈,但这绝对是在南京、包括整个大明吹响了一个号角,告诉所有人,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到了!

    不出意外,等到大框架再明朗些,自己离开这边,他们马上就会刺刀见红!

    对于此,徐长青虽然不喜欢,却是不得不这么去做。

    因为哪怕徐长青不筹谋此事,他们早晚还是要走到这条道上,狗咬狗,一嘴毛……

    这一来,与其让他们疯狗般乱咬,还不如他徐长青丢出根骨头,让他们能咬到些切实的东西。

    比如军队的建设。

    至少是军队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实徐长青此时真正在意的,反倒不是南京。

    作为大明的两京之一,南京这边的防御体系还是很强大的,纵然其中破败不堪,却也绝不是谁都能挑衅的。

    当年清军之所以能轻松拿下南京,主要是使了不少的巧劲,而且,有着‘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这种多年的传说和压制来背书。

    想想也就释然。

    太平天国时期,满清几个大营围困了南京数年,却依然拿南京没办法。

    直到后来洪教主自掘坟墓,这才是真正围困南京城。

    然而,就算是这样,清军究竟也没有捉到活的洪教主,清军真正破城的时候,洪教主已经归天。

    说到这肯定会有人反问,晚清的清军,能跟此时巅峰鼎盛的清军相提并论吗?

    的确不能相提并论。

    但这里有个关键的点!

    满清此时的勇武,其实并非就是真正的勇武,而是多年积威的延续。

    动不动就屠城灭族,动不动就对汉人斩尽杀绝,关键汉人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反抗力量,朝廷威严一败涂地……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也是满清此时对阵大明最大的优势!

    ——老百姓不敢反抗满清太多,生怕他们斩尽杀绝。

    在这点上,新会数次反复,无疑是最好的例子。

    再说回正题,太平天国的清军,的确跟此时的清军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要远远比此时强的多,尤其是火炮!可就算有诸多火炮助阵,不论是什么僧格林沁、曾剃头之类,依然是无法从正面攻克南京城。

    而那时的南京城,在满清的战略地位可远不如此时的大明重要!

    由此也可知,此时的南京城,不论是政治层面还是战略角度,到底是多么庞大。

    换言之,只要南京不是内部出现波动,被偷袭的几率几乎为零。

    而此时南京的几个大山头,基本上已经清晰了,谁也不可能一家独大,这就让朱慈烺有着很强的掌控力,不可能出现无法收拾的局面。

    但南京稳固,却不代表其他地方稳固。

    徐长青此时最看重的,是长江口一带的防线。

    说出来也有点好笑。

    此时的崇明岛,竟然不在朝廷的掌控之中,而是在一伙江匪手里。

    甚至,这伙江匪,连‘一官大哥’的面子都不怎么买!

    前文已经说过,郑家的船多是适合深海航行的尖底船,而徐长青他们北方这边,则是平底船。

    而这伙江匪,有几艘特制的‘蜈蚣船’,几乎就是为长江而生,非常强大!

    便是徐长青一时都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只能先以安抚为主。

    这个状态肯定不行。

    长江是华夏最重要的航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却又不能耍阴招直接解决掉这帮江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