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要是那时洪承畴几乎已经绝望,很大程度上是存在着殉国的心思的,都是实时情报,没有几分变幻的。

    但之后,徐长青的冲宵而起,形势俨然不一样了,洪承畴自那封奏报之后,一直没有再发官方奏报过来。

    不过,天子崇祯和朝廷还是通过山海关方面的一些零星情报,得知了明军主力此时汇聚宁远的状态。

    因为不能掌握到前线最精确的情报,此时诸多朝臣基本上是瞎子摸象,完全凭感觉来的。

    此时,朝内大致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以本兵陈新甲为首,主张继续对辽西增兵,输人不输阵,一定要撑住大明天朝的威严。

    一派是刚刚复任没几天的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周延儒为代表的的保守派,主张等形势清晰,恢复了与辽西的联系之后再做决断。

    还有一派则是以诸多东林年轻新贵为主,态度比较强硬,要求查办洪承畴,更换督师。

    三派早已经为此吵吵了几天,却是始终没有头绪。

    当然,在这其中,还有一种隐隐的兆头在蔓延,那便是议和!

    三派都有!

    只是,这事情有点太大了,在风向没有明朗之前,谁也不敢乱开这个口子,都在等机会。

    这使得朝堂上乌烟瘴气,充满腐朽而看不到几分生机。

    御座上,看着吵吵成一团,甚至有推搡的众臣,崇祯皇帝也是一个头有十个大。

    到了这种程度,他真的是怕了,虚了。

    崇祯皇帝的政治觉悟、手段,其实都不高,眼光也是很一般,但是,对危机他还是很敏感的。

    此时,朝臣之所以吵成这个模样,未必没有他的刻意纵容。

    自从得知松山的明军主力被包了后路,被清军合围之后,崇祯皇帝心里就已经升起了议和的念头。

    但是!

    身为天子,身为圣明天子,这种无比掉份的事情他肯定不可能亲自去做,而且还不能示下,只能是在这里死扛着。

    如果太祖爷朱元璋此时还有意识,恐怕能直接从孝陵里跳出来,一巴掌把崇祯抽几个跟头。

    你特么都想议和了,还不赶紧找人背黑锅,先把事情做起来,却他么还在这装圣明天子,傻吗?

    老朱家怎么会有如此愚蠢之辈?

    眼看着就快要到午时了,各人都是凌晨便是上朝来,早已经是饥肠辘辘,一旁的王承恩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小心对崇祯皇帝请示道:“皇爷,午膳的时辰到了,是不是,先吃午膳,等明日再议。”

    说起来,身为崇祯皇帝的臣子,尤其是京官,那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这位爷自己变态不说,还非得折腾着其他人、乃至整个国家跟他一起。

    从凌晨上朝到现在,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撑不住了,更何况这帮五六十岁的老头子?

    就这种状态,还指望他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好主意?

    听王承恩说起午膳的事儿,崇祯皇帝这时也发现他肚子有些饿了,不由咳嗽了几声,正准备结束今天的大朝,到明天再继续撑。

    “报————”

    “辽东八百里加急!大捷,大捷啊!”

    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了小太监声嘶力竭的呼喊。

    “什么?”

    “大捷?”

    “不是说辽西被鞑子给围了,现在已经一片危机吗……”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情报有误?”

    “不能够吧?这种事情谁敢谎报军情,不想活了吗?”

    殿内众臣都没时间吵架了,一片躁动,忙下意识看向殿外方向。

    “大,大捷?”

    崇祯皇帝也有点蒙了,片刻才是回神,忙对王承恩道:“王伴伴,快,快让捷报传进来。”

    “额,好。”

    王承恩也回神,赶忙让小太监把捷报拿进来。

    很快,几个小太监连滚带爬的把捷报高高举过头顶,冲进殿内,兴奋的简直要炸裂般呼喊道:“皇爷,皇爷,大捷,大捷啊!洪督麾下督标营游击将军徐长青徐爷,与松山城下,夜袭突入清国奴酋皇太极大营,阵斩奴酋皇太极啊!”

    “什么?”

    “轰!”

    瞬时,整个皇极殿几如要炸裂了。

    众人听到大捷,已经有了一定的预备,或许会有些捷报,可能是依托宁远坚城打退了清军主力的围攻,却是哪能想到,那个叫徐长青的年轻人,居然能冲入奴酋皇太极的王帐,阵斩皇太极,这……

    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绝对是开国朝之先河啊!

    须知,便是当年的太祖爷、成祖爷,都是未能完成这样的丰功伟绩啊。

    难道,这,这真的是祖宗开了眼,苍天都要庇佑大明?

    不得不说,这就是洪承畴的老谋深算了。

    为官多年,洪承畴对崇祯皇帝很了解,知道他的秉性,喜欢玩深沉,所以,在报捷的时候,洪承畴通令传令兵,进京师城门便是把徐长青这简直史无前例的惊天大功吼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

    是以,报捷情报刚进广渠门便已经传开了,到了东安门,周围所有值守的太监、侍卫们都是知道了,现在恐怕后宫都知道了。

    而在报捷文书中,洪承畴更是把他的才华与老辣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详细叙述了明军诸多大捷的过程,更是清晰明了的表明了诸多数字和收获,简直是华丽无比。

    至于松杏、前屯等地的失守,包括为何这么长时间不与朝廷联络,洪承畴更是精妙的用战事隐藏过去。

    总结起来便是:

    清军太凶猛了,明军兵力严重不足,清军锁定了诸多区域,他洪承畴为了避免损失,只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打击清军,因此,才是没有余力抽出人手来与京师联络。

    “王伴伴,快,快把捷报拿过来!”

    这时,崇祯皇帝终于回神,对王承恩大呼。

    王承恩也反应过来,老迈的身体一时真的比猿猴还利索,赶忙把捷报拿过来,递到了崇祯皇帝手中。

    崇祯皇帝当即飞速浏览起来,本就兴奋的面色一变再变,整个人几如三伏天喝了一杯冰水那么畅快。

    可怜诸多朝臣虽也想知道徐长青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居然阵斩奴酋皇太极,包括现在辽地的形势到底怎么样了,却是也只能等天子先看完。

    ……

    而就在崇祯皇帝翻看捷报的功夫,徐长青阵斩皇太极,明军在松锦获得大胜的消息,也像是风一样,骤然在京师城内传播开来。

    “捷报!”

    “天大的捷报啊!”

    “洪督督标营麾下游击将军、勇冠三军的徐长青徐爷,深夜突袭满清奴酋皇太极大营,阵斩奴酋!我大明,在辽东大胜啊!”

    “什么?”

    “真的假的?咱们,咱们大明在辽东赢了?”

    “废话!这还有假吗!我刚刚亲眼看着辽东的军爷从广渠门进的城,都是喊出来的,绝错不了的!”

    “这,这,苍天啊,苍天开眼啊,我大明在辽地打胜仗了啊!”

    “徐长青徐爷,真好汉子啊!”

    “不愧是勇冠三军的徐长青徐爷啊,天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

    “听说,徐长青徐爷可是徐达徐元帅的后人哇,怪不得这么勇武那。”

    “啊,居然是徐达徐元帅的后人?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我大明,必将中兴那!”

    “徐爷威武啊!”

    “……”

    根本不用任何指引,从消息被传令兵嘶哑着嗓子在广渠门外喊出声的那一刻,无数人奔走相告,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更多人。

    而且,这并不仅仅局限于京城,同时也在飞速的向京师外围蔓延!

    阵斩奴酋!

    松锦大胜!

    这绝对是国朝最近几十年来,最值得大书特书、让人无比振奋鼓舞的头号大事啊。

    ……

    而就在京城迅速躁动的过程中,皇极殿内,天子崇祯皇帝终于是看完了奏报,早已经是泪水纵横,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苍天庇佑,列祖列宗保佑,天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啊!!!!”

    崇祯皇帝完全失态了,淘淘大哭。

    真的,真的是控制不住了。

    他如此勤勉,宵衣旰食,绝对是历史上排的上号、而且绝对是排在前列的一流明君,可是,天下形势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他的脸,让的他一度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失德的地方,甚至下了几次罪己诏。

    可此时,徐长青的这弥天大功,简直就像是黑暗中陡然掠过的一道雷霆,直接斩碎万丈乌云!

    连奴酋皇太极都是被明军斩了,谁,谁,这天下间,还有谁敢说他崇祯失德?

    崇祯皇帝真是恨不得立刻飞去辽西,好好抓着徐长青狠狠亲一口了。

    这个徐家的偏房子,真的是他崇祯皇帝、是大明的福星啊!

    看崇祯皇帝恍如疯魔了一般,疯疯癫癫的没完了,底下一众朝臣们都蒙了。

    与王承恩私交还算不错的周延儒赶忙给前者使了个眼色,这事儿你别自己乐呀,也让咱们大家都瞧瞧呗?

    王承恩这才回神,忙是小心来到崇祯皇帝身边,低低耳语几句。

    崇祯皇帝这才从无比曼妙的精神世界回过神来,有些不悦的看了王承恩一眼。

    王承恩赶忙谦卑的低下了头。

    看到王承恩似乎比平时对自己更谦卑了,崇祯皇帝心情一下子又好了不少,这才不疾不徐的笑道:“王伴伴,你,你来宣读,把辽地的大胜,让朝臣都知道,让全天下都知道!”

    “是!”

    王承恩忙是无比神圣的接过了报捷文书,小心清了清嗓子,大声宣读了起来。


………………………………

第161章 巡视治地,筹谋未来

    随着王承恩的宣读,偌大的皇极殿内早已经一片安静,所有人,所有人真的是害怕听漏了一个字。

    太惊人了!

    这简直是太惊人了啊!

    这被洪承畴精心润过的捷报,从明军北上松山城开始,简直就像是一部超玄幻大片,时时危机四伏,时而跌宕起伏,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明军却总能顶住压力,力挽狂澜。

    尤其是徐长青,简直犹如神之子,上天派来拯救大明的福星,一次又一次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大明浴血沙场,立下盖世奇功!

    当然,这自也是洪承畴刻意而为之。

    须知,此次松锦之战,除了徐长青,包括一直与徐长青抱团的曹变蛟和王朴,其他所有人,包括吴三桂,都是不合格!

    但这种东西肯定不能说出来,破坏了规矩,否则,以后还拿什么带队伍?

    自然是需要炒作其他了。

    而不论是曹变蛟和王朴,俨然没有徐长青更有话题性!

    不说徐长青的年纪,以及徐长青本身的武勇,单单是徐长青的血统,炒作这事情便是正确的。

    等王承恩读完之后半晌,偌大的皇极殿内这才是缓慢的有了反应。

    周延儒不愧是两任首辅,当即便已经是跪倒在地,老泪纵横道:“皇上,皇上啊!天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有徐长青徐爷这样的天赐良将,我大明,何愁不能中兴,何愁不能开万世之太平啊!”

    见周延儒都是对徐长青用了‘敬语’,用‘徐爷’来表示对徐长青的承认以及尊重,本兵陈新甲迅速回神,忙是跪地连连磕头道:“皇上,吉兆,天大的吉兆啊!我大明,被东奴困顿已久,这数十年来,一直处于劣势!但是,现在徐长青徐爷横空出世,必将扫平东奴,成为我大明中兴的基石啊!”

    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也不甘人后,讨巧道:“皇上,之前,朝廷对徐长青徐爷的封赏还有异议,此时,老臣认为,这已经不用丝毫怀疑,徐长青徐爷,必将封伯!”

    “皇上……”

    无数大佬都是不甘人后,纷纷接上前来。

    他们本就饱读诗书,又都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历练多年,说话那是出口成章,各种赞美之词简直就是花团锦簇。

    按照后世星爷的说法,那简直如长江水,黄河水,滔滔翻滚又连绵不绝。

    看着无比振奋、又对自己更恭敬了不少的朝臣,崇祯皇帝只感觉这三十多年的人生从没像是此时这么圆满过,整个天地大势皆在他掌控之间。

    这种豪情,这种畅快,就算穷极这世间最华美的文字,也根本无法表达之万一啊!

    “徐长青,徐长青,朕会赏你,朕怎能不赏你!如果有可能,朕都想把你召为驸马了啊!”

    崇祯皇帝心中来回翻转。

    不过,洪承畴在捷报中也说了,此时辽地形势还未完全稳定,清军主力还未完全退走,锦州那边也依然存在着困难,所以,暂时不会来京师报功,要再稳定一下辽地的局势之后。

    但是皇太极的尸体,包括阿达礼这黄带子,以及此战缴获的诸多首级之类,马上就会运往京师。

    这让崇祯皇帝心里也是吃下了定心丸,洪承畴都是这么说了,这肯定不是虚报军情。

    崇祯皇帝索性也敞亮了一回,让御膳房开工,诸多核心朝臣今儿中午全都留在宫里吃饭,一起商讨之后的封赏、局势。

    而就在诸多朝臣们得以在宫里享用御膳的时候,整个京师城早已经沸腾了,各家酒楼都是爆满!

    这太提气了啊,简直比夜御十女还要更爽,必须得好好喝一杯。

    ……

    此时,身在希望岛的徐长青自是不知道京里的情况。

    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商议,徐长青和李幼薇、吴三妹、梅燕、芍药诸女,已经是商议出来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先保人!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能保一定要保!

    纵然是孽种,但孩子是无辜的,而且,徐长青有着充裕的信心,在他治地教育下的孩子,绝对不会犯他们父辈的错。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这部分人,未来,都将成为他徐长青的先锋!

    至于如何保人,就是纯技术活了。

    梅燕的提议是海参。

    海参很养人,而且,在辽海很多,纵然此时不能去拥有最优良海参的长生岛去采集,但是希望岛与周边诸多小岛、礁石群附近,都有很多,梅燕也有很完善的技术,足以养这些可怜的女人了。

    而且,海参这东西不用吃太多,一只两只便是能起到很多作用了。

    李幼薇的建议则是母鸡汤。

    在宁远这边母鸡虽是很贵,但是在关内却不贵,依照此时徐长青麾下船队的能力,完全有能去关内采购一些家禽。

    吴三妹则是决定拿出她的私房钱来,给徐长青搞一批上好的小米。

    小米粥在很大程度上,比鸡汤的效果还要更好。

    而芍药几女也都是拿出了她们知道的一些偏方,都是保人的。

    徐长青对此自是一一记下。

    说白了,到底还是女人更懂女人。

    此时徐长青心里已经有了不少方案。

    海参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吃一只完整的,切片,切条,就算少点,但是同样可以满足营养需求。

    包括鸡汤之类,稍微稀点,只要多加点别的辅料,也同样可以用。

    等众人商议完,已经到了饭点,香喷喷的羊肉汤已经做好了,雨势也小了不少。

    徐长青当即令梅燕再去炒一盘分量足点的海参,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

    按照大明的惯例,这其实是不合规矩的。

    男主人和他的正室吃饭,如夫人们是没有资格上桌的,只能在一旁伺候。

    然此时,徐长青毕竟还没有成亲,李幼薇和吴三妹显然也不会破坏这种气氛。

    这也是拉拢感情的好时候。

    有着李幼薇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吴三妹虽是年幼,但已然在飞速的成熟着。

    ……

    舒适妥帖的吃过了午饭,李幼薇、吴三妹她们也都不在纠缠徐长青,而是一起去了那些汉人女奴隶的营地,帮着徐长青收买人心。

    相对于汉人男奴隶而言,女人肯定是要容易对付一些。

    说白了,只要能有口饭吃,能活下去,谁会傻不拉几的嫁给化外蛮夷?

    那生出来的孩子不也成了‘野种’吗?

    而只要能把这些女人们稳固妥当,徐长青未来肯定会有一个相当稳固而又庞大的支持群体。

    这些女人们,之后肯定都要嫁人的。

    她们对她们丈夫的影响力,对家庭的影响力,自然也无需赘述。

    没有了两个傲娇的小黄鹂打扰,徐长青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更仔细的勘察岛上的事务,收拢人心。

    希望岛虽只是个过度,某种程度上也是徐长青的一个试验品,探索一种模式,但这关乎长远大计,徐长青又怎敢怠慢?

    目前的阶段,岛上所有人都没有土地,就算不干活,这些人也都得徐长青来养。

    所以,现在徐长青必须要尽可能的资源最大化,更合理的来利用劳动力。

    之后,岛上不管男女,不干活只吃白饭,那是不可能的!

    但岛上的活又并不多,女人们也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这着实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幸好有徐忠、马栾、张宏强、光叔、红叔他们帮忙,否则,这一大摊子琐事,徐长青都能爆炸了。

    在岛上走了一遍,一时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徐长青的‘神权’却是愈发稳固。

    那些刚刚被救过来的汉人女奴隶们,此时也知道了徐长青的身份,更知晓了徐长青的丰功伟绩,一个个早已经视徐长青为神明,感谢徐长青救她们与水火。

    此时,宁远那边也没什么事了,收复松杏肯定也不是现在,徐长青也是留在了岛上过夜。

    可惜。

    就算身边温香软玉个个妖娆,可两个正宫都有点太小了,徐长青实在是下不去手。

    而两个正宫的小娘似乎也有了某种默契,分别在徐长青隔壁的两个房间睡下,这让的徐长青就算想窃玉偷香,也根本不现实,只能再忍一忍了。

    ……

    翌日一早,雨势已经停了,风也恢复了正常,或许是小冰河的缘故,这种风暴的后劲儿还是很有限的。

    徐长青一大早便是带着李幼薇和吴三妹来到了鲨鱼岛。

    对徐长青而言,战事到了此时,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尾声,如果洪承畴还要不知死活,去挑战清军的底线,做一些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徐长青也没时间陪他这么玩了。

    当然,这种可能性还是极小的。

    此时,除了对封赏那边的筹谋,徐长青的其他所有精力全都是放在了现在的布局与未来的发展上。

    这一来,一旦封赏下来,有了真正的地盘,各方面便是能快速走上轨道。

    与希望岛相比,鲨鱼岛这边的条件其实是要优良一些的。

    不仅地形地貌更好,有合适船队停泊的海湾,淡水资源也是更充裕,包括围拢在周边的大量鲨鱼。

    只可惜,鲨鱼岛太小了,就像后世岛屿上的驻兵点,驻扎一个排还可以,一个连都多了。

    不过,此时鲨鱼岛有着近两千号人。

    之前徐长青从锦州东侧海边营地俘虏的多半汉人奴隶,此时都被放在了鲨鱼岛。

    还有三四百辅兵在这边操练。

    到这时,徐长青也是愈发的体会到了有家室兵源的好处。

    像是之前偷袭皇太极的大营时,纵然徐长青这边的战兵很弱,操练时间很短,但是,在徐长青的高压态势之下,没一个人敢逃跑,也没一个人敢出幺蛾子,非常的顺手。

    可想而知,假以时日,待他们操练完全,有了田地,有了家业,装备和技能都是跟上来,会形成何等效力。

    “卑职等见过将军,将军威武!”

    负责这边操练任务的是徐长青的心腹王洪洋,看到徐长青过来,王洪洋迅速带领这近四百号辅兵过来迎接,‘哗啦啦’跪倒一片。

    各人装备虽是还不完全,但那种气势已经有了雏形。

    这些辅兵,皆是宁远城的流民中选拔而来,都是有家有室,而且对徐长青感恩戴德,或许此时他们能力还有限,但忠心却都没问题。

    对徐长青而言,忠诚俨然要排在能力的前面!

    徐长青笑着对众人摆了摆手:“弟兄们辛苦了,都起来吧!”

    “谢将军!”

    一众辅兵们规整的对徐长青再行一个军礼,这才是有序的站起来。

    然而这虽只是最简单的例行动作,却是让的旁边的李幼薇和吴三妹美眸中都是露出异彩。

    这两个小娘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普通大家闺秀!

    她们自然知道,徐长青把辅兵操作到这种规模,到底要用心多少。

    让副手领着队伍继续操练,王洪洋则是陪着徐长青,慢斯条理的在周围查看。

    但王洪洋刚刚对徐长青汇报了几件事,徐长青的眉头便是止不住的用力皱起来!


………………………………

第162章 圣旨到

    三更万字,求收藏,求订阅,船多谢

    ~~~~

    王洪洋之前没随徐长青出征东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