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明-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也得让李幼薇那边这么办才行……

    这特么一直憋着,俨然也不符合徐长青此时的身份……

    又与吴三桂聊了一会儿,两人的称呼已然是换成了‘妹夫’和‘二哥’。

    又是十几杯酒下肚,吴三桂的酒意也是更甚了些,与徐长青碰了下杯,抛出了一个更重要的议题:

    “妹夫,以你之见,之后,二哥当何如,才能稳住辽地局势,化解锦州之危呢?”

    徐长青这时早已经明白,这才是吴三桂今晚酒宴的真正核心。

    坦白说,吴三桂想吞下‘后松锦时代’的所有功绩,胃口有点太大了。

    但,换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是最完美的选择!

    不论是对大明,对徐长青,还是对洪承畴等利益共同体而言。

    因为再在这边耗着,对谁都没有好处了。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吴三桂是有这个实力的。

    吴三桂和吴家此时看似风头一时无两,但又何尝不是站在了悬崖边上?

    稍有不慎,那便是举族之祸!

    徐长青并没有着急回答,思虑良久,慢斯条理的把杯中酒品完,这才道:“二哥,您的选择是正确的。现在,说实话,也只有您,才能收拾辽地的残局!包括锦州方面,也只有您,是最合适的沟通人选。不过,这东西着实有点危险,咱们必须得好好筹谋筹谋。不知~~,二哥对我之前所说的‘游击战’,有何看法?”


………………………………

第166章 退兵

    子时末,徐长青这才有些醉醺醺的离开了吴府。

    吴三桂和吴三妹都已经为徐长青准备好了留宿的一切事宜,包括暖床的人儿都选好了。

    但最终,徐长青还是拒绝了吴三桂兄妹的提议。

    与吴家联姻,的确是徐长青的选择,但,并不意味着,徐长青就会一根筋的跟吴家绑在一条船上。

    之所以与吴家联姻,更多的,徐长青是因为吴三妹这个甜妞儿本身,而不是吴家的势力。

    徐长青今晚与吴三桂聊了很多,也着实对吴三桂了解的更加深刻。

    坦白说,吴三桂本身的底蕴,素质,要远远超越徐长青此时接触过的诸多战将中的任何一个!

    如果抛却了其他因素,单纯具体到军事上,吴三桂绝对是人中龙凤中的龙凤!

    所以,今晚徐长青也着重与吴三桂聊了游击战的诸多核心问题。

    到此时,徐长青真的不屑于在这方面藏私!

    主要是大明此时的局势,真的有点病入膏肓了。

    辽地这边虽是暂时平息,但是,中原,湖广,四川,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已然是越发的活跃。

    后世,人们常说,松锦是大明帝国的丧钟。

    因为失掉了松锦之战,明军九边精锐基本上毁于一旦,没兵打鞑子了,更没兵打流民军了。

    但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或者说并不准确。

    大明的确病入膏肓,军队有很大问题,但更多的问题是……

    是天子,是朝廷本身!

    后世无数大神复盘,哪怕是松锦之后,如果朝廷中枢做出正确决策,大明依然是有着很大余力的。

    而此时,有着徐长青的存在,大明在松锦没败,形势比历史上要好太多太多了。

    但徐长青毕竟不能替中枢做决定,所以只能提前筹谋。

    吴三桂麾下的关宁军精锐,是具备与满清游击战的实力的,而且,此时吴三桂这个盘子,也只有游击战这一条路可走了。

    这不仅能解决辽地困局,而且,必将使吴三桂麾下的精锐,愈发的精锐!

    因为吴三桂不缺钱,不缺粮,更不缺人!

    只要吴三桂能稳住辽地局面,大明的大盘子至少还能多撑一会儿,这也是给徐长青更多的发展时间。

    而就算之后真的跟吴三桂对决,徐长青也丝毫不虚。

    吴三桂就算是人中龙凤,却究竟还是被时代所局限,只要给徐长青一些时间,徐长青有着充裕的把握,可以打造出一支只会比关宁铁骑更强大的精锐来!

    徐长青刚出吴府没片刻,吴三妹便是追了过来,直接上了马车。

    然后,一边服侍着徐长青喝些她刚刚带来的醒酒汤,一边撅着小嘴极为不爽道:“喝了这么多,还非要逞强。我二哥都醉倒了。你们两个到底喝了多少啊。我还是第一次见我二哥醉倒呢。”

    徐长青此时俨然不会多话,惬意的享用着吴三妹的服侍。

    ……

    因为大框架被定下来,接下来的几天,颇为的平静。

    徐长青带着李幼薇和吴三妹在希望岛,鲨鱼岛往返数次,将两个大岛上的框架体系愈发完善。

    现在这种状态,徐长青每天只需提供三四千斤粮食,便是可维持整个大盘、快三万人的节奏。

    不论是希望岛,鲨鱼岛,以及猪蹄岛,现在的捕鱼量都是在稳步提升。

    而且,忠叔、光叔、红叔他们,正在研究利用船队出海捕鱼,一旦这方面有了收获,那徐长青的负担将会更轻。

    不过,一天三四千斤粮食,也绝不是个小数目,徐长青此时虽是还有不少积蓄存留,可是却没活水进账了。

    这也让的徐长青无比期待,朝廷那边赶紧传来音讯,关于退兵的事情。

    不退兵,大家肯定谁都不能走。

    好在有着王承恩在这边,这个效率提高了很多。

    ……

    大明崇祯十四年,九月初四日,一大早,各部终于等来了守候已久的佳音!

    圣旨到了,通令各部尽快撤军!

    吴三桂已经接管大盘,清军主力此时早已经过了辽河、三岔河,退兵的时机已经成熟。

    顿时,整个明军营地一片欢欣鼓舞。

    在这边熬了快半年了,终于能回家了啊。

    徐长青也是极为振奋,照目前这个态势,明后天,徐长青就可以先行返程,返回蓟镇老家,跟母亲好好商议下未来的筹谋了。

    之前,徐长青本来还打算到辽河、三岔河一线,趁着封冻期之前,怼着清军再做几票的。

    但目前的事态,这有点不合时宜……

    那些人口多是吴三桂、王廷臣、刘肇基、马科等人治下,关系错综复杂,俨然不是好兵源。

    ……

    九月初五,在王承恩的亲自抚慰之下,山海关马科部率先退兵,由此拉开了退兵的大潮。

    九月初五一天,马科,唐通,白广恩,包括曹变蛟,王朴,杨国柱,李辅明众将,都是开始先行退兵。

    徐长青倒也想退兵。

    可惜,实力不允许啊。

    好在徐长青早已经跟王承恩和洪承畴通禀,在宁远东线这边的海边营地筑堡,待到封赏具体之后,再进行撤离。

    九月初六,把辽地的整体事务交给忠叔统筹,马栾,张宏强,梅燕,包括张龙,张虎,赵启亮,王洪洋等人辅助。

    徐长青带着李幼薇,吴三妹,包括赵增金,二狗,王安山,毛群,毛铁锤,秀才,许姑娘等一众家丁骨血在内的五百多亲随,携带着八百多匹战马,浩浩汤汤的前往山海关方向,准备先行返回蓟镇老家。

    此时封赏的具体虽是还没有定下来,但朝廷已经给出了时间,大概在十月初、或是十月中旬左右。

    毕竟打仗这么久了,肯定有许多后续事务需要统筹。

    而且,谁都有家人,总要回去陪伴下父母,老婆孩子的。

    出了宁远城,到处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撤离队伍。

    因为先天性的劣势,明军的战马实在是太少了,有马的究竟是少数。

    哪怕是徐长青拼命往怀里搂,吴三桂、王廷臣、杨国柱等人又送了徐长青一些马,不过也就凑了八百之数。

    不过,等到了山海关,身为老泰山的李世忠,肯定是不能不出血的,给徐长青添个领头,把这八百凑个整儿,问题应该不大。

    此时,还有一个事情必须要说明一下。

    那便是吴三妹身边的一个大通房丫鬟,正是之前吴家准备好的为徐长青暖床的那一位,也被带到了徐长青身边。

    这通房丫鬟叫暇儿,已经十七岁,快十八岁了。

    她本来不是吴家的丫鬟,而是吴家当年一位重要家奴的嫡亲女儿,被吴家几乎等同于小姐在养,以后是准备嫁给强有力的将门子弟,为吴家扩展人脉的。

    然而!

    徐长青起飞的速度太快了,又有李幼薇和李家在旁边竞争,吴三桂和吴家也是出血了。

    暇儿不仅身材高挑,容貌那更是没的说,肌肤雪白,身段更是一等一的婀娜。

    她的父亲虽是吴家的心腹家奴,但是,却是妥妥当当的江南人,正儿八经的苏州小家碧玉。

    纵然在辽地长大,可因为她母亲的精心呵护,让的她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灵韵。

    此时,不仅暇儿过来,她的母亲,那位刚刚满三十五岁的苏州女人,也是跟着一起过来。

    当然,吴家肯定不会无的放矢。

    暇儿,之后将成为徐长青的三夫人。

    这虽是让徐长青极为妥帖,穆然又得了一位佳人入宅中,而且,跟那位小丈母娘犹如姐妹一般…

    但是李幼薇的心情却有点不美了……

    这妞儿一路上一直没说什么,可俏脸又恢复了之前的冷若寒霜……

    因为队伍中有着不少女眷,徐长青也是特意买了几辆舒适的马车,让女眷们乘坐。

    这就让的队伍的速度不可能快起来。

    不过,徐长青也不着急,此时他已经派人回三屯营徐家庄传信了,让母亲那边多准备一下也好。

    凯旋而归。

    大家心情都不错,处处洋溢着欢快与笑意。

    可惜。

    周围的景儿有点伤了,除了撤退的各部军兵,更多的便是萧瑟、苍凉与灰烬。

    这些鞑子是真他么的不干人事儿,比当年的小鬼子也差不多了,完全就是‘三光政策’。

    好在此时狗日的终于走了。

    傍晚,队伍顺利抵达了此行的第一个中转站,蛇山务堡。

    蛇山务堡虽是处在海边,地形也颇为险峻,然而,此战依旧是没有逃过鞑子的毒手,堡城坍塌大片,到处都是烟熏火燎后的痕迹,早已经没有了人烟的迹象。

    幸的这边有不少沙滩不错。

    随着营地在雪白的沙滩上扎下来,众人的心情也逐渐明朗起来。

    本来徐长青是想走海路过来的,毕竟,船队的水手们早已经被徐长青唬住了,都巴不得给徐长青效力。

    可惜停泊是大问题,徐长青究竟还是人手太少,根基太浅。

    而且,船队留在宁远这边,万一发生变故,也会有更好的应对。

    热热闹闹的吃完晚饭,徐长青的心也开始止不住的火热起来。

    暇儿此时已经是徐长青名正言顺的私产,吴三妹都是应允了,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可徐长青刚想去暇儿母女的帐内,跟她们好好聊一聊,让她们安心,李幼薇却是如同鬼魅般悄然出现在徐长青眼前,无比幽怨的看向徐长青。

    “嗳……”

    徐长青顿时愣住了,忙是来到少女身前,“幼薇,怎么了?”

    李幼薇美眸一下子红了,却不理徐长青,转头就走。

    徐长青有点无言。

    这特么的,平时看李幼薇跟吴三妹撕逼,徐长青其实挺享受的,可此时这……

    徐长青一时真的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都说不出。

    但此时,肯定还是得先安抚李幼薇为主。

    快步追上李幼薇,李幼薇已经跑出营地几百米,徐长青只能拉着她在这边坐下来,摆手让急急跟过来的赵增金等人退回去。

    费了不少心思哄了好一会儿,李幼薇心情这才转好,贝齿用力的咬着红唇道:“徐大哥,你,你是不是……幼薇可以的,幼薇愿意帮你做任何事!”

    看着李幼薇坚定的眼神,徐长青顿时一个头有五个大。

    只能小心跟李幼薇解释,她还太小了,太早了对她身体不好。

    但李幼薇俏脸忽然一红,然后,咬着徐长青的耳边低低耳语几句……

    “这……”

    瞬时换做徐长青尴尬了,无语道:“幼薇,你,你这是听谁说的?”

    李幼薇俏脸红的像是只红苹果,却是略有点小得意,“徐大哥,你不知道,咱们汉人有句老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吗?”


………………………………

第167章 天下第一关

    次日早上醒来,徐长青的心情已经一片明朗。

    不得不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只有有了充分的竞争,才会让、才能让市场更加的繁荣。

    当然,在李幼薇付出这么多的情况下,徐长青自然也要付出一些东西,比如,用更隆重的方式,前往山海关的李家拜会。

    此时到处都在大退兵,就算蛇山务堡距离山海关还有咫尺之遥,快点一天就能赶到,但徐长青并没有着急先行过去,而是依然亲自带着大部队,保持节奏。

    这种状态,各种火并、混乱时有发生,大风大浪都熬过来了,徐长青可不想在这种阴沟里翻了船。

    而因为与徐长青的关系更进一步,李幼薇此时也放松了不少,娇嫩的笑意时而挂在她的俏脸上。

    傍晚,队伍顺利抵达了前屯。

    有着徐长青亲自带队,谁又敢来找徐长青的麻烦?

    而前屯这边,王廷臣早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主要是离开宁远时,王廷臣便是与徐长青有着知会,到了前屯,不论如何,一定要让他尽尽地主之谊。

    所以徐长青也是提前派人来通知了一下王廷臣。

    此时,原本巍峨坚固的前屯卫早已经一片狼藉,城墙虽是保留多处,但到处都是黑灰与崩碎,那种战争留下的沧桑,触目惊心!

    如果问此时九边各部中谁最伤?

    那毫无疑问,当属眼前的王廷臣了。

    他不仅输了本部,更输掉了老巢和前途,几乎是根基尽毁!

    如果不是徐长青对他的抚照,王廷臣早已经崩盘。

    “兄弟,现在前屯这边条件实在是……实在是太差了,哥哥对不住了。”

    前屯卫城此时肯定不能住人,王廷臣的营地也只能扎在城东南几里外的一处土坡上。

    把徐长青一行人迎进营地内,王廷臣有些说不出的尴尬。

    他现在,真的跟丧家之犬差不多了。

    他这位徐兄弟好不容易才到了他的地头,可他此时根本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好好招待……

    徐长青一笑:“王大哥,咱们弟兄说这可就远了。随便整点就行,今晚,咱们哥俩一定得好好喝一杯。”

    感受着徐长青的真诚,王廷臣这才稍稍放松,忙是让亲卫帮着徐长青一行人安排营地,他则是亲自去催菜。

    大帐内,一只肥羊已经被烤的金黄,桌上虽是没有什么太精致的菜,但胜在量大肉多,还是很不错的。

    徐长青这时也与王廷臣都有了五六分酒意,开始聊起正事。

    王廷臣道:“兄弟,你脑子好使,说实话,哥哥我现在真有点慌了,现在这种状态,该怎么搞?”

    徐长青慢慢品了一口杯中酒,看向王廷臣的眼睛:“王大哥,这事情,你怎么想?”

    王廷臣的人品和性格,徐长青已经很了解,这是个可以结交、并且是真正值得结交的汉子。

    但是,徐长青肯定不能越俎代庖,手伸太长。

    王廷臣片刻便是明白了徐长青的意思,用力喝了一口酒道:“督臣的意思,肯定是要重建前屯的。我的意思也差不多。不过,现在前屯周边被伤的厉害,不仅人手少,各项物资也是匮乏,要想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恐怕,至少得要个两三年。”

    徐长青缓缓点头,把玩着手中酒杯,并没着急说话。

    这其实也是固有思维的一个大误区!

    被伤了,总想搞回来,搞的跟之前一模一样,甚至更好!

    但说白了,此时的前屯,包括整个辽西,已经不适合种田了,因为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阻碍清军兵临城下!

    一旦清军主力过来,这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花费,所有的心血,全他么都成了他人嫁衣裳。

    这绝对是不明智的事情。

    “王大哥,我倒是觉得,现在这,其实~~,也不是坏事。”徐长青慢斯条理的看向了王廷臣的眼睛。

    “额?”

    王廷臣顿时一愣,“兄弟,这,这是何解?”

    徐长青一笑:“王大哥,你麾下,战兵肯定是多过屯兵吧?”

    王廷臣已然有些明白了徐长青的意思,但还没有准确的抓到主线,下意识点头。

    徐长青继续道:“王大哥,到现在,其实事实已经证明,战兵和屯兵在战场上的差别并不大。甚至,战兵比屯兵的效果还要更好些。因为他们操练的更足,都是拿银子的!”

    王廷臣眉头顿时紧紧皱起,他已经有些摸到了徐长青的主线,但是,这对他绝对是晴天霹雳一般,有些艰难的道:“兄弟,这样,哥哥的家丁可就难了。而且,如果没有家口,后续的麻烦更难处置啊。这,难啊。”

    徐长青当然明白王廷臣的意思,却是笑着摇头:“王大哥,事情,其实并不能只按照一根线来走。这么说吧,王大哥,你感觉,是前屯这边、或者说关外的土地能让儿郎们踏实,还是~~,关内的土地,更让儿郎们踏实?”

    “额……”

    ……

    徐长青一直与王廷臣聊到了半夜,王廷臣最后恍如被醍醐灌顶一般,完全被徐长青洗脑了。

    这其实也是大明传统的固有思维的恐怖桎梏!

    此时的辽地已经不再适合种田发展,若是还非要在这边这么违背历史规律的蛮干,那~,除了劳民伤财,把国家都拖入深渊,个人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丝毫保证!

    王廷臣此时的确是大伤,但是,他的亲兵骨架,他的核心还得到了保留,并且,并未受到太大损伤。

    如果王廷臣与吴三桂一样,能进入游击战模式,不再以固定的城池为桎梏,那~,辽地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退一万步说,王廷臣和吴三桂此时在辽地只练兵,不发展,不仅可以练出精兵,对朝廷而言,掌控力也会愈发庞大。

    而且,清军就算再次来袭,这里却没什么财物了,到处都是荒芜,必将严重打击清军的积极性,也会使得辽西更为安全。

    至于屯兵与后路,完全可以以关内为依托,把这些底子都弄到关内去。

    就算是关内的贫瘠地方,也绝对比关外要好的多的多!

    因为有安全保障!

    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会知道怎么选择了!

    当然,这个方案中还有很多核心问题不好解决。

    比如对现银的依赖性。

    这样虽也是屯兵,但是关内土地有限,就算能开垦出一些条件恶劣的荒地来,产出也不会多,只能是依靠朝廷这边的补贴。

    但所有的困难都是用来解决的!

    吴三桂的宁远防线不消说,毕竟,吴家的底子,绝不是王廷臣可比。

    但是王廷臣如果来操作这件事,把这个计划呈报上去,依照洪承畴的精明,肯定会知道如何选择!

    而这个计划报到朝廷,紧紧是去掉了重修前屯的的银两,恐怕就会让天子展颜了。

    前屯肯定是要重修的,却绝不再是之前那种朝廷出钱出人的模式,而是交给地方,让王廷臣自己来慢慢修,提炼核心要点。

    包括松山,杏山,塔山,乃至是之后的锦州,其实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

    如此,王廷臣如果能挺住,必将更进一步,大功于国!

    只可惜,王廷臣究竟选不选这个方案,那就不是徐长青能左右的了。

    不过,有着徐长青这个思维来指引,肯定会比另一个时空要好许多的。

    ……

    次日分别的时候,王廷臣有些黑眼圈,俨然一夜没睡好。

    他虽是没有明确表态,却是真诚的对徐长青道:“兄弟,哥哥知道你的本事,更知道你的心意,这事儿不管成与不成,哥哥都会记得你的好!”

    徐长青一笑,也不再多言:“王大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王廷臣顿时用力一抱拳:“兄弟,珍重!”

    随着战马逐渐前行,后方王廷臣的身影越来越小,徐长青的心情也是逐渐舒缓。

    不管王廷臣这边成与不成,这个善缘是接下了。

    与另一个时空相比,此时,辽西还有锦州,宁远两座大坚城,同时,有着祖家、吴家、王廷臣、左光先、刘肇基五个总兵,各种副总兵,副将,参将一大堆,形势要好的多太多了。

    一切仍是大有可为!

    ……

    过了前屯,便临近关内腹地了。

    可惜,这边同样被清军骚扰的不成模样,大片屯堡荒废,地里长满了荒草,除了各处的退兵,见不到人烟的痕迹。

    这种状态倒也并不全是坏事。

    如果能保持住,清军主力下次再来,那就得哭了……

    山海关此时是李家的老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