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娱乐华章-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大中午的阳光很毒,又连拍了两场戏,身上出了点汗。
孙丽对着助理拿过的小镜子小心擦了擦泪痕,道:“在想我没上过高中。”
吕言眉梢动了动:“还记着啊,这事儿我事先真的不知道,对了,谢啦,那两袋米”
“哦,不用,反正我自己也吃不完,省的发霉”
吕言没接话,因为正在准备拍的是陈保国的戏份。
没有对戏,直接开拍,这是陈保国自己要求的,滕文翼知道他的习惯,也没说什么。
孙丽疑惑地道:“不对戏就不怕待会儿出问题吗?”
“应该不会吧,只要台词不出太大的问题,都能过”
见吕言一副虎视眈眈的模样,孙丽好笑地问道:“看什么呢?”
“看看陈老师怎么表演的,取取经”
“那你看出来什么了?”
“控制力很强。”
“然后呢?”
“没了”
吕言确实没能从陈保国的表演中得到什么启发,他和陈保国根本不是一个戏路的,两人的表现方式也大相径庭。
用一个词来形容陈保国的表演就是“踏实”,和吕言的“平淡”虽然听起来差不多,但两人使用的方式却大有不同,吕言更倾向于表现派,尽管也会琢磨角色的内心和性格,但表演的时候更加注重自我的理解。
而陈保国则是完全的体验派延伸出来的方法派,表现一个角色的过程中几乎完全没有本人的痕迹,可以说完全消灭了“自我”的影响,塑造的角色走向了另外一条路。
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当今最流行的两种表现方式,最终的目的还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演好某个角色。
叹了口气,吕言知道自己的想法怕是得打水漂了。
虽然是科班出身,但吕言自学的东西比较驳杂,体验派虽也有涉及,但研究却并不是很深,他用这种方式表演时也把握不好,很容易出戏。
瞅着一个陈保国休息的空,吕言坐到了陈保国身边,笑着道:“陈老师来几天了?”
陈保国点了点头,道:“前天刚过来的,那天你不在,听说去宣传新戏了,怎么样了?”
吕言摇了摇头,道:“刚上映,还没出结果,我现在也不清楚。”
“谁的戏啊?”
“张记中老师的,永乐英雄儿女”
陈保国笑着道:“张记中的,那可好,播出之后怕是妥妥的一线了吧。”
张记中在观众里的声名并不是特别响亮,但是在圈子内,无论是地位还是资历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吕言苦笑着摇摇头,一线哪有那么容易,尽管媒体们经常鼓吹一些因为一部戏红了的演员为一线,但区分是不是一线的标准很简单,片酬。
就像四大小生,刘晔、陈昆、陆易和李亚朋,真正能算得上一线只有刘晔,陈昆和陆易算半个,没有含金量足的奖项,都只能算人气明星。
而陈保国凭借着《大宅门》里的白景琦一角,彻底在一线里站稳了脚跟,甚至还是相当靠前的几个人之一。
“怎么,以你的演技想要出彩并不难吧?”陈保国笑着道,张记中尽管经常被观众骂,但收视向来没低过。
吕言想了想,道:“本子不是正史,也不是戏说历史,属于茶余饭后消遣的类型。”
陈保国知道他的意思,不属于主流,道:“你还年轻,多磨砺几年,积攒了人气,再转攻大荧幕,一举成名不是太大的问题。”
吕言摆摆手手道:“陈老师高看我了,我现在还没有拍电影的想法,等过两年演技成熟了,再准备试试。”
电影导演选演员时更加注重票房号召力,就像赵微,虽然一直被称为票房毒药,但电影片约依然络绎不绝的送上门,因为她本身的票房号召力极强,如果他现在去拍电影,顶多只能接到一个男三男四的角色。
陈保国道:“想法是挺不错,其实也有点偏执了,不能说咱们电视剧演员就比电影演员差,但电影表演的某些地方确实值得借鉴,我看你表演的时候跨度挺大的,是不是遇到问题了?”
吕言没想到只是两场戏陈保国就看了出来,想到他应该也经历过自己类似的阶段,也就释然。
跨度大只是陈保国委婉的说法,吕言现在就像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还在门外,却因为自身积累的不够始终跨不过去这一步。
轻轻点了点头,吕言道:“嗯,总感觉就隔着一层窗户纸,可能是我戏路太窄了吧”。
无论是慕容复还是黎天民或者现在的钟跃民,虽然角色有变化,但真正算起来,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如果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下其他角色,或者演一些年龄跨度比较大的角色,对于本身的演技也是一种磨练”
“嗯,有机会的话会尝试一下的,谢谢陈老师了”
陈保国摇头道:“客气了,我也没给你什么具体的建议,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还是不要心急,慢慢来,演技是个水磨功夫,功到自然成。”
吕言想了想,突然道:“陈老师,我以后能不能跟你学表演?”
陈保国怔了怔,他没有想到这个只见过两次的年轻人提出这样“唐突的要求,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吕言的演技已经很不错,没必要再拜师。
这个圈子和传统传承类似,拜师学艺,只不过因为大部分年轻演员都是三大院校科班出身,再拜师就有了“背叛师门”的意思。
而且陈保国也有着其他方面的顾虑,真正的师徒关系并不单单是传道授业,可以说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以后吕言犯了事,他第一个得站出来给他擦屁股。
但打心里说,他还是挺喜欢这个努力的年轻人的,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我这人可不是一般的严厉,跟我学你得做好吃苦头的准备。”
………………………………
第76章 话剧院
吕言要拜陈保国为师!
这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剧组,不解者有之,不屑者有之,当然也不乏羡慕的。
作为第一代青春偶像,陈保国在整个华语娱乐圈内资历深,地位高,人脉广,即使是滕文翼,也得客客气气对待。
其实说过之后吕言就知道自己莽撞了,他和陈保国分亲非故,更谈不上熟悉,怎么会收他为徒?
但陈保国的回答却又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他已经做好了被陈保国拒绝的准备,却没想到他竟然只是犹豫了几秒钟就答应了。
拜陈保国为师,吕言也有自己的考量,他清楚自己理论基础薄弱,尽管也买了不少相关的书籍来看,但那些东西仅仅靠他自己的理解肯定要走不少弯路,如果能有一个经验丰富的领路人,这些弯路完全可以避免不少。
拜师有拜师礼,当晚,在剧组下榻的酒店和几个领导的见证下,吕言敬了茶,正式拜陈保国为师。
“你需要锻炼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过那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有自己的表演方式固然是好事,但你现在还在学习阶段,不要囿于固有的想法和理念,要有打破这些桎梏的勇气,去探索新的途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你要明白”,片场,陈保国不急不缓的道,在他旁边,吕言侧着身子坐着,像一个正在听课的学生。
按照陈保国自己的话说,吕言是他的开山大弟子,也极有可能是关门弟子,他希望吕言不要给他丢人。
《永乐英雄儿女》就像一个小石子,并没有泛起太大的水花,没有正史的严谨,和戏说历史也大相径庭,不上不下地夹在了中间。
在如今电视剧井喷般上映的时间段,几乎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唯一可以称道的只是对刘小庆雷人扮嫩的吐槽。
而在这个时候,张记中也正式拉开了声势浩大的《神雕侠侣》的选角大幕。
说是选角,用选秀形容更加恰当一些,只不过选秀的人选是国内所有的一线小生和花旦。
而这其中,黄小明陆易和聂元,蒋斳斳和周讯成为杨过和小龙女呼声最高的候选演员。
不知是不是张记中有意导演,网上一开始是关于谁演小龙女的讨论逐渐演变成了一场骂战,尽管周讯后来声明不愿意趟这趟浑水,但前期的努力还是被大家看在眼里,现在想撇清为时已晚,硬生生的被拿来炒作了一回。
吕言没去关注《神雕》的选角风波,聂元是《神雕》的投资方推出的艺人,黄小明和陆易则背靠两家大公司,再者三人名气都比他大的多,张记中至今没有联系过他,基本上也算表明了态度。
有些话当成玩笑听听就算了,却不能认真。
在石家庄拍摄了一个周,吕言的戏份杀青了,剩下的只是一些边边角角的戏,吕言也没多逗留,来到了北京,他要跟着陈保国学习话剧。
陈保国本身就是话剧演员出身,隶属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吕言一开始对于陈保国让自己学习话剧也是十分不解。
但无奈的是,陈保国根本没有给他解释。
“以前演过话剧吗?”在儿童大剧院的练习室里,陈保国问道。
吕言摇摇头,毕业之后他考过一次山东省话剧院,只不过在第一轮审核时就被刷了下来,人家只招收本科院校的毕业生。
陈保国对此倒是有思想准备,简明扼要地道:“话剧表演和电视电影虽然有共通之处,但其中的区别也很大,话剧更加注重对话,更加直观,而不是像电视电影那样,观众只能看到成品,因此对舞台的功力要求较高。”
吕言认真的听着,虽然也算是个明星,但他毕竟是演员,舞台经验还真的不多。
同出一源,这就是吕言对于话剧的理解,只不过和电视电影相比是另外一种形式。
在话剧院跟着陈保国学习了半个月的之后,陈保国带着吕言参加了一个饭局。
酒店的房间里,陈保国指着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介绍到:“这位是著名导演查明哲,如今在国家话剧院任职。”
“老查,这是我的弟子,吕言”
来之前陈保国已经给他说过,因此吕言此时也不显得陌生,上前一步握住了查明哲的手,道:“查老师,您好,久仰大名了。”
查明哲四十来岁,看上去很和善,笑着拍了拍吕言的胳膊:“我说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呢,原来是你的徒弟”。
陈保国让查明哲坐了,问道:“怎么,你知道我这个弟子?”
查明哲道:“前段时间注意过,只不过没有联系方式,最后也就作罢了。”
吕言不明白查明哲的意思,陈保国却是清楚的,在电视剧和电影的冲击之下,话剧如今更多的作为一种艺术被束之高阁,而为了盈利,各大剧院对于科班出身的当红明星都会发出演出邀请,吕言没被邀请,一是不红,另外一个就是他的毕业院校让剧院拉不下面子。
陈保国笑着道:“那正好,我今天就给你带来了,你以后就替我好好调教调教。”
从始至终,大多都是陈保国和查明哲在聊天,吕言偶尔才会插上一句,他还不大了解查明哲的脾气。
第二天,跟着查明哲,吕言办妥了一切手续,又单独请了查明哲吃了顿饭。
一天的观察下来,查明哲见吕言挺懂事,这才稍微放下了点心,对于表演,他并不是很担心,陈保国的徒弟要是不会演话剧,那说出去真得叫人笑掉大牙。
饭桌上,查明哲绷着脸指着一桌子的酒菜,道:“小吕,你这弄得是哪一出,我和你老师陈保国也是一二十年的交情了,他既然把你交给我了,还怕我冷待你了,啊,你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吕言给查明哲倒了酒,笑着道:“哎,查叔你这次可真是冤枉我了,您为了我的事辛辛苦苦忙前忙后,我就想着啊,表达一下心意,怎么表达呢?要是给您送礼,您肯定给我扔出门去,所以就想着请您吃顿饭,不然我这心里也过意不去啊。”
查明哲绷着的脸看了他一会儿,见吕言没有丝毫的躲闪,突然哈哈大笑,指着他道:“真不愧是老陈的徒弟,两人都精的鬼似的。”
吕言没说是,也不好说不是,因为陈保国是他的老师,查明哲本身也是一副开玩笑的语气。
“查叔,来,我敬您一杯,我这人嘴笨,也不会说话,您和我老师是老交情,也是我半个老师,以后要是做的不对的地方,查叔千万别客气,该打打,该骂骂,千万别客气”
“哈哈哈,好家伙,这就开始拿我当护身符啦”
………………………………
第77章
可能是陈保国打了招呼,在报道后的第二天,吕言就被叫过去参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排练。
主演是张丰益和张凯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改编自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中篇小说,是国家话剧院成立后的首部大戏,导演就是查明哲。
国家话剧院的历史并不长,至今三年零三个月,它的前身是中国青年剧院和中国实验话剧院,在2001年正式合并为如今的国家话剧院。
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他的戏份只有一幕,拢共一句半台词,查明哲也不好直接拿掉一个重要的角色让他上,更何况吕言本身还是“走后门”进来的,按照规定,吕言脸报名参加国家话剧院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没有戏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吕言过的并不清闲,除了看剧本,还要跟着陈保国学习话剧和表演理论。
尽管两人倾向的表演方式不同,但表演本质上还是表现人物的个性,在大方向是一致的,特别是在理论上,陈保国虽然本身走的是方法派的路子,但对其他流派都有过研究,就像他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陈保国真正的空闲时间不多,方式更多的时候也是以身教为主,大多是趁着表演或者排练的空隙时间,陈保国离开了,他就呆在房子里看剧本。
房子是租的,颜丹辰的公寓她自己也不经常住,还是他们公司租下的,他住在那儿不仅距离话剧院远,人来人往的也不方便。
中间回了一趟兰州,在家里呆了几天,顺带着看看几家面店经营的情况,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他得清楚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这段时间他也不是真的在做撒手掌柜,牛肉面本身的定位就是快餐,甚至相比西式的成本还要更高。
另外一点就是餐饮业本身的局限性,餐饮服务业一个本身的矛盾就是个性化和产业化的界线,想要经营的好不能不顾及个性化,但顾及了个性化就无法形成产业化,在这方面吕言相当佩服肯德基的经营策略,因为他们把产业化做到了极致,当然,不可避免的,也消灭了个性化。
回家后的第三天,吕言来到了陈维烨的家。
虽说是公司,但除了六家面馆,并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真正算起来,管理层只有陈维烨一个,吕言不懂管理,他能够看到只是收益。
陈维烨依旧没有化妆,素面朝天,头发简单的束在脑后,粉红色的t恤搭配着黑色热裤,白皙修长的美腿没有丝毫遮掩,如果不是额头有点高,胸能再丰满一些,应该也是一个********的美人。
“喝点什么,咖啡?”
“那个我喝不惯,白开水就行。”
给吕言端过来一杯水,陈维烨回房间拿过一沓报表:“这是六家店的这两个月统计出来的财务报表,你看看吧。”
说着,她坐在了吕言的侧对面,观察着他,虽然距离上一次见面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但在陈维烨的眼里,却感觉变的稳重了许多。
吕言接过,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中间的时候皱了皱眉眉头,最后推了回去道:“挺好的”。
陈维烨笑了笑,道:“我们是做生意,你能放权给我这点我很感谢,但我想报表中的问题你也能看的出来,还是直说吧,我希望段家滩那家店你能交给我。”
她有点难以理解吕言的想法,父母都那么大年纪了,何必再让他们劳碌?况且收益也不是很好。
吕言也知道陈维烨说的是事实,相比于其他五家店,他父母照看的那家店的盈利确实跟不上。
吕言想了想,摇摇头道:“这家你就别操心了,只要不亏本就行。”
陈维烨笑了笑,道:“既然你这么决定,我也无话可说,两个月盈利的十四万,你难道不请我吃饭吗?”
“应该的,说吧,上哪去吃?”
陈维烨笑了笑,喝了口咖啡:“和你开个玩笑,还当真了,其实我一直挺纳闷,你就不怕我卷着钱跑了?”
吕言还真有过担心,但想到她以前从事的行业,他自己又觉得可笑,道:“银行那么多钱你都没卷着跑,会看的上我这点?”
另外一点就是,陈维烨是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知道她是武威天祝人,她的父母家人都在那边。
“那不一样,银行的制度要严的多,携款潜逃也就是说说而已。”
见陈维烨又抿了一口,道:“这东西喝多了不好,没事还是少喝点。”
“晚上能提神”,陈维烨整理了一下报表,抬起头来,道:“我又不求长命百岁,只要能活的舒舒服服的就行,对了,其中一家店的房主准备将店面出,我想盘下来。”
吕言想了想,问道:“会不会耽误了贷款还款期限?”
他可还记得银行里的贷款每天都在涨利息的,光本金的五十万,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还真是一笔巨款。
尽管已经与白蛇传签了合约,一集六千,二线演员的中间线,估计到时候他能拿到十六七万。
前段时间“剧不红人红”事件落下帷幕后,他的人气大幅度回落,但毕竟出演过四五部戏,虽说没有什么奖项提名,好歹在观众面前混了个脸熟,倒也勉强算得上二线演员。
陈维烨道:“只要不出问题就不会,不过也不能总这么着,你这个股东多少也应该追加投资吧?”
吕言道:“我现在先给你汇过来五万吧,等过两个月再汇下一笔。”
陈维烨默然,虽然有所猜测,但此时听到吕言的话,心里还是不禁有点着急,她并大安心经营几家牛肉面店,因为兰州的市场已经饱和了。
吕言没想那么多,之所以开店,也只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四处打量了一遍,无论家具还是色调,都是女孩子喜欢的布置,吕言随口问道:“你还没结婚?”
陈维烨捋了捋耳旁的发丝:“呵呵,咱们的关系还没这么近吧”,见吕言表情讪讪,抿嘴道:“和你开个玩笑,怎么说呢,暂时还没有结婚的打算,一般的男人我看不上。”
“要求也太高了把”吕言看过的履历,陈维烨比他大了四五岁,这个年龄都快要成剩女了。
陈维烨笑了笑,道:“一点也不高,最起码得比我强,我这人有个习惯,宁缺毋滥。”
“呵呵,那你这要求还真不低”
“不说这个了,这段时间我做了一份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和详细的规章制度,等会你看看,另外,我要求加薪。”
吕言倒没想到陈维烨把加薪的事情说的这么坦然,道:“你就是不提我也会说的,真不知道那些银行高管怎么想的,放着这么一个人才不要。”
陈维烨以前任职的海发行破产后被工行收购,但他们这些管理层却并没有一起并入工行的系统,反而因为“不良”的案底,高不成低不就。
陈维烨伸出一根手指道:“你先听我说完,我不要工资,百分之十的利润。”
吕言皱了皱眉,道:“有点强人所难了吧。”
陈维烨丝毫不为所动:“你可以选择现在解雇我,这些方案我全部免费送给你,而且我保证不会从事同类行业。”
吕言沉吟了几秒钟,道:“好。”
“呵呵,谢谢,中午留下吃饭吧,让你尝尝我的手艺,另外我还有一些计划,没写出来,等会咱们商量商量”
可能由于陈维烨一直单身的缘故,她做的饭确实还挺可口,只是吕言吃的时候心里却在滴血,这顿饭吃的忒不便宜。
………………………………
第78章 开机
下午四点多钟,吕言才从陈维烨家里出来,陈维烨给他介绍了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和详细的奖惩制度,尽管对经营管理不是很懂,但这些东西他必须要了解。
六月二十八号,《白蛇传》在横店举行开机发布会,这是吕言第一次担纲主演的“巨制”,由央视直接投资,预期拍摄时间三个半月,十月中旬杀青。
从准备阶段开始,《白蛇传》就备受瞩目,因为翻拍经典的大多都栽了,即使是张记中,现在依然毁誉参半。
这也导致吕言和劉涛钻了空子,哪一次央视的投资的电视剧不是争的头破血流,然而唯独这一次,感兴趣者寥寥,并不是每一个当红演员都有挑战经典的勇气。
在开机发布会上,吕言和劉涛也成了被媒体们照顾的重点,两人刚刚展露头角,立刻就要挑战“权威”,在外界媒体看来无疑是自杀的行为。
“吕言,叶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