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娱乐华章-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4章 SRAS
在《天龙八部》的戏份刚刚拍摄过半之后,吕言已经在考虑以后了。
演员的工作性质和其他的职业完全不一样,谁也不确定能在这个行业呆多长时间,就像《西游记》的演员组,如今还活跃在圈子里的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吕言不知道自己除了拍戏还能干什么,圈子里也有不少人转行到艺术学院当老师的,但那是功成名就之后,他显然还不够资格。
最重要的是,他还年轻!
拍了两部戏,其中还有一部大制作,也不算是彻头彻尾的新人了,至于《大染坊》,现实一点来看,只是混了个资历,再者,他在其中的戏份并不多,因此即使火了于他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实惠,观众能不能注意到他还两说。
《天龙八部》肯定会火,但是关键的是,这两部戏现在都没上映,无论观众还是导演都不认识他,他也不可能每次都能遇到像张记中那么“任性”的导演。
想要接到戏有两条途径,一个是签约经济公司,由公司安排片约,另外一个就是试镜。
他对前者不抱太大的想法,一来他没什么名气,更不是三大院校毕业的科班生,人家愿不愿意签他还两说,另外就是他对经济公司的印象并不怎么好,不像现在这么自由。
就像蒋昕的合约,经济公司给她安排的日程非常紧,但凡有点拍摄的间隙就要参加这样或者那样的活动,而且他明显能够感觉的到,很多活动她本身并不愿意参加,再加上三七分成,到头来赚的也没那么多。
反倒是试镜上,他还有几分信心,经过《天龙八部》的磨炼,他明显地感觉到了演技的进步,不仅台词能力上的升华,对表情控制也有了一定的心得,偶尔还能有一些精彩的表演。
能有这么大的改变,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高虎,虽然大部分时间高虎的性格比较沉闷,甚至有点冷漠,但是熟了之后人确实不错。
在《天龙八部》拍摄期间,只要不是特别累的情况下,两人几乎天天对戏,即使在片场,吕言演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他也会一一指出来,虽然他和蒋昕的关系也不错,但却还没到这种程度。
回家后的几天,吕言抽空把亲戚走了个遍,爷爷奶奶都已过世,倒是有个大伯,已经六十多岁,只不过因为早些年家里穷,没能娶上媳妇,现在还是一个人,按地方风俗,应该吕言为他养老送终。
吕言回来的第二天,买了些东西到大伯吕振东那坐了会儿,虽然才刚刚六十出头,但身子骨明显一日不如一日,好在两家离得不远,也就几百米的距离。
大伯没有子女,听长辈说是以前家里穷,娶不上媳妇,时间长了也就打了光棍,按照农村的规矩,大伯没有子女,他应该担起赡养的责任的。
吕言本来还想去看看妹妹,结果到了第三十三中门口,才突然想起来根本不知道妹妹在哪个班级,在学校溜达了一圈,都还在上课,最终只能作罢。
三十三中是市里的重点高中,他以前上学不是在这个学校上学,一来是学费贵,另外就是成绩不成。
在家呆了六七天,这几天吕振北在吕言的阻拦下也没能出上摊,知道儿子一片孝心,吕振北虽然嘴上埋怨,但心里仿佛喝凉水一般,逢人总要说上几句。
临走的这天晚上,吕言将从银行取得三万块钱放到饭桌上道:“爸,妈,这是三万块钱,你们先花着,以后别再出摊了”。
吕振北和张桂琴看着摞在桌子上的三沓钱百元大钞,望向儿子的目光也变的惊疑不定,夫妇俩都是老实人,这辈子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从来不偷不抢,在他们看来,有多大本事就吃多少饭,而三万块钱,他们就是没日没夜的干也得好几年。
还是张桂琴先开了口:“言子,你这钱是从哪弄的,咱家穷不怕,可不敢做犯法的事儿啊”。
看着父母神色中的担忧,吕言顿时明白过来,这事是自己没考虑周全,就道:“妈,你放心,这都钱都是我自己挣的,妹妹不是上在三十三中上学吗,那学校那么贵,家里用钱的地方也多,你们先拿着花”。
“那行,我先给你收着”张桂琴看了儿子好一会儿,见他并不像说谎,才点点头地将钱收了起来。
见母亲小心翼翼把钱收好,吕言知道自己虽然那么说了,但说不定爸妈转头就把钱给存了,就道:“妈,你儿子能挣钱着呢,你们想买什么就买,翻修翻修屋子也成,以后要是缺了就给我打电话,就用昨天我给你们买的那个手机”。
吕振北满脸的欣慰,以前他也没觉得儿子上大学和别家的娃子有啥不同,但是今天他感觉出来了,别的不说,数遍整个镇子,谁家的儿子能把三万块钱这么不痛不痒的放到父母跟前?
心情舒畅之下,吕振北点了一根烟,美美地抽了一口道:“能挣钱是好事,但也不能乱花,你年轻轻的,更不能大手大脚,不然以后咋过日子,就像那个什么手机,好家伙,一个好几百块,我和你妈又不会用,你整它干啥”?
吕言苦笑着点了点头,道:“等小妮回来了再给我打电话啊,以后联系也方便,省得每次再跑到村口了”。
漆黑的房间中,吕言躺在床上,双眼睁的大大的,望着房顶。
让爸妈过上好日子,是一直以来吕言内心里最单纯的想法,回到家里的几天里,这种想法更加强烈。
在家呆了一个周,吕言本想返回京城,寻思着能不能找剧组碰碰机会,始料未及的,一场风靡全国性的疫情爆发了。
sras,中文名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去年年末在广东发现第一例病例,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但是过了年之后,疫情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席卷全国,并且一旦染上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最起码对于他这样的是如此。
疫情已经开始波及全国,板蓝根、白醋在各大城市脱销,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各剧组纷纷停机或延迟了开机,除了想要趁机博出境的艺人,公开抛头露面的几乎没有几个。
吕言的计划被打乱,因为北京是sras的重灾区,现在所有的人都在想着逃离北京,他虽然想拍戏,但相比之下还是更加爱惜自己的小命,因此计划也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呀,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吕言正坐堂屋门口里看书,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推开门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个子不高,圆脸蛋,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睁的大大的,显然十分惊讶,还带着点婴儿肥的脸轻轻的鼓着,这是吕小雅。
“回来有几天了,对了,你们学校不是还没有到周末吗,怎么回来了”?吕言站了起来,笑着问道,之前他已经问过吕振北,吕小雅的学校两个周休息一天半,距离下一次周末还有三四天。
吕小雅撇撇嘴,走进了屋道:“还不是*闹的,学校说要停课,连高三的都不上课了”。
吕言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吕小雅脸上没有丝毫不适的神色。
吕言比吕小雅足足大了八岁,小时候父母没空,大多数时候都是他在看妹妹,对于那个时候的他,可能更加准确的来说妹妹是是一个新奇的玩具,比起寻常的兄妹来,吕小雅对他的依赖要更多一些。
“你看的什么?”
将书包放下,倒了一杯水,恰好吕小雅注意到吕言凳子上的书,一脸好奇地问道。
在她的印象里,吕言虽然谈不上讨厌看书,但绝对不喜欢,以前每逢周末,都是书包往家里一扔,半天找不到人影儿。
吕言又坐了下来,道:“表演学的,给你说了你也不懂,听爸说你考上了三十三中,怎么样,还能跟得上吗?”
在兰州,三十三中算是最顶尖的中学,无论教学质量还是教学设施都比其他的学校强上不少,收的学生也是相对成绩好的。
吕小雅眼睛眨了眨,这是他头一次见哥哥关心自己的成绩,道:“切,小看人,还有,哥我现在发现你比妈还罗嗦,不问问我吃的好不好,先问我学习怎么样,到底有没有把我当成你亲妹妹啊”?
吕言苦笑着摇摇头,道:“那好,我的亲妹妹吕小雅同学,你最近瘦了没有啊”?
“哎呀,哥,你真无聊。”
………………………………
第15章 目瞪口呆
一场席卷全球的*给刚刚有点起色的中国经济来了一记闷棍,如同白色恐怖,在这场祸及全球的疫情下,到处都弥漫着的一股压抑的色彩。
在家里,除了期间抽空去买了几本表演方面的专业书籍外吕言很少出门,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如此,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即使出门也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而那些外出务工人员回返也被安排在隔离区观察,不过因为是农村,也就没那么多讲究,大多流于形式。
在家呆了一个多月,一家四口,温馨是温馨了,对于吕言来说却是一种煎熬。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特别是现在事业刚刚有了一点起色,刚刚拍完戏的时候确实很疲惫,休息了那么长时间那股子疲惫早就消退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自觉将买来的几本书吃透,吕言渐渐地发现一个问题,他的演技隐隐停滞不前了。
这个发现让他感到恐慌,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过去,但他却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将之前的进步巩固的话,过个一年半年,很可能会下滑很多,而巩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拍戏。
他觉着不能再这样坐着等下去了,这么想着,就开始找能联系的人的电话,他相信天上不会平白无故的掉馅饼,即使是掉了馅饼,准备不足也有可能被砸死,所谓的机遇都是自己创造的。
“喂,张制片吗,您好,我是吕言,您现在忙吗”
“哦,还好”
“是这样的,就是想问问您最近拍戏吗”
。
“哦,这样啊,那打扰您了”
吕言叹了口气,继续找下一个号码:“喂,王老师您好”
。
一个又一个的电话仿佛石沉大海般没有丝毫的声息,虽然都是意料之内的,但依然令吕言有点沮丧,他喜欢拍戏,虽然认识的不少人都把拍戏当成职业、当作赚钱的方式,但吕言一直觉得,这是一份事业,因此他才会努力的学习、补充自己。
而这时他终于体验到没有经济人的难处,*肆虐,按理说想要拍戏应该不难,但关键是那些准备拍戏的导演他都不认识,如果他现在有经济公司,帮他联系剧组肯定不是难事,他不要求男一号男二号,只要给个角色就行。
因为心里着急,不自觉的,吕言变得越来越烦躁,也越来越不爱说话,看电视的时候甚至常常走神,他的情绪的变化没有逃过最亲近的人。
吕振北夫妇以为儿子为没了经济来源感到恐慌,劝了两次,发现没有任何效果后也只能干看着,自家儿子什么脾气夫妇俩最了解了,比起同龄人,吕言要成熟的多,但这也导致了儿子遇到了事情更加倾向于自个儿解决。
又过了半个月,就在吕言感到绝望之际,张记中的电话打了进来。
“喂,吕言吗?”
“嗯,是我,张制片您好”
听了一阵,吕言愣了两秒钟,而后立刻回答道:“有时间有时间”,随即又忙站起身,找来纸和笔,略显激动地记下一个号码。
“真的谢谢张制片了”
“行、行,我一定、一定”
挂断电话,吕言突然觉得那个大胡子还挺可爱的,在这么关键的时间给他送来一个片约,简直是雪中送炭。
挂断电话后,吕言没有丝毫犹豫的开始收拾行李,他不能坐火车了,因为张记中已经在刚刚说过,那边似乎很急。
对于儿子突然要去拍戏,吕振北老两口打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是看儿子十头牛拉不过来的劲头,也只能叮嘱他路上多注意。
而在中国的另一边,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一脸焦急的拨通了张记中打着电话。
“老张,上次给你说的事儿怎么样了?”
“我已经联系过了,没问题”
“不是,你先给我透个底,真有你说的那么玄乎?”
“咱们这关系,我还能坑你不成,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我给你说句老实话,这次你赚大了”
“好,既然有你都这么说了,我就再等等,不过我先说好了,到时候不行别怪我不给你面子”
当天下午,吕言来到了浙江
“你就是吕言”?
********酒店中,滕文翼一脸失望地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他现在百分之百确定,自己被张记中那个王八蛋坑了。
当初他让张记中帮忙推荐演员的时候,张记中可是告诉他对方是“年轻演员中演技至少能排前三的”,但是现在呢,这个叫吕言的年轻演员他之前闻所未闻,虽然长得还可以,但是他要的是会演戏的演员,不是偶像。
吕言自然看的出滕文翼眼中的失望,道:“嗯,我想滕导应该不会失望”。
“看的出来,你很自信”
正在这时,一直站在滕文翼身后的年轻人突然说道:“以前拍过什么戏?”
滕文翼对于身后年轻人的插话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盯着吕言。
吕言这时才注意到了腾文翼身后的年轻人,心下暗暗猜测对方的身份,滕文翼也算是大导演了,能在他跟前如此毫无顾忌,想来应该是制片人或者监制之类的。
于是道:“拍过王文杰老师执导的《大染坊》,还有张记中老师的《天龙八部》”。
年轻人也没问他什么角色,笑着道:“演演看,什么都行”。
吕言一时间有点没转过弯来,这是什么意思,自命题试镜?
滕文翼也愣了,正要说什么,吕言却已经演上了,因为他想起了一段很经典的台词。
“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么宽带呀,光缆呀,卫星呀,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楼上边有花园,楼里边有游泳池,楼子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甭管有事没事,都得跟人家说:“mayihelpyousir?”,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倍有面子!
语气顿了顿又道:“社区里再建一所贵族学校,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美金,再建一所美国诊所,二十四小时候诊,就是一个字――贵,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得卖多少钱?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千美金吧?
两千美金?那是成本,四千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一口气说完了,吕言才转过头来看向目瞪口呆的两人,问道:“两位老师觉得怎么样”?
这是《大腕》里李成儒的一段词,当时第一次看的时候吕言半分钟没缓过劲来,也是他下定决心练好台词的原因之一,私下里练习了不少次,因此对这一段特别深刻。
“好好好”那个年轻人这时拍着手站了起来,道:“很厉害,过段时间有空吗”?
吕言不知道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这么问,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滕文翼此时有点相信张记中的话了,刚刚吕言的这一段表演却是把他给吓着了,这么长的词,中间不带停歇,虽然表情上比起李成儒稍微有点不足,但在语气感情的控制上却是各有千秋,甚至更加到位。
滕文翼打断了年轻人的话,道:“你给我打住,现在他是我剧组的,你别给我整那些没用的啊”。
年轻人注意到了吕言脸上的疑惑,伸出手,自我介绍道:“不红意思,忘了自我介绍了,我是滕化涛,对了,这是我的名片,有机会咱们可以合作”。
………………………………
第16章 危情24小时
吕言立刻就想起来这人是谁了,国内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当然,他也是滕文翼的儿子。
现在网络还不发达,大部分信息大多还是通过报纸传递,吕言身为表演专业科班生,自然听说过滕化涛,只是头一次见真人。
吕言接过名片,低头看了一眼,“恍然大悟”道:“你好,早就听说过了,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今天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听到吕言如此说,无论是滕文翼还是滕化涛脸上都不由的露出笑容,尽管都明白他的话里含有几分水分,但是不妨好话都爱听。
如今还是第五代第四代导演的天下,虽然早就有人提出了第六代导演的说法,但还没有完全成型,对于领军导演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但可以保证的是,滕华涛绝对不是。
滕文翼态度和之前相比明显变化了许多,招呼吕言道:“坐下聊吧,想知道张记中给我介绍你的时候怎么说的吗”?
“嗯?”吕言心里其实也挺好奇张记中对自己的看法的,众口铄金,有的演员演技不错,但就是红不起来,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圈子里的口碑,最起码不能让导演在用你之前有顾虑。
若是在圈子里名声不好,即使导演想用也顾忌重重,自然就错过很多机会,而张记中在圈子里资历老,名气大,评价也更加有分量一些。
“他说你是新生代演员里演技可以排进前三的”滕文翼说着拿出一份剧本,两份合同推到吕言跟前:“当时我还不信,不过看到你刚才的表演,我信了七八分”。
吕言扫了一眼,《末代皇妃》,看到名字,他心里立刻有了个大概,这部戏因为“逆风”开机因此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前段时间一度传出当红小生李亚朋加盟的消息。
吕言忙摆手道:“滕导真的过誉了,我其实就是一个刚刚拍戏的新人,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张记中滕文翼这么说说没什么,他却不能当真,真要是这么说了,以后也不用打算在演艺圈呆了。
滕化涛知道吕言的顾虑,哈哈笑着道:“放心,我们也就是私下里说说,瞧把你给吓的。”
“滕导这”吕言有点不知所措,滕化涛比他大几岁,但说话却很随意。
滕化涛伸手拦住了他:“别滕导了,这儿有俩滕导呢,以后就叫我滕哥吧,刚刚给你说的考虑的怎么样”?
滕文翼没给吕言说话的机会,伸手拍了儿子一巴掌道:“你小子还蹬鼻子上脸啊,哪凉快去哪呆着去”,转过头又对吕言道:“你看看剧本吧,我属意你出演黎天民”。
吕言翻开剧本,看了看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把剧本放在了桌子上,丝毫没有犹豫地道:“我愿意出演”。
并不是他对自己不负责,而是现在他确实需要拍戏巩固,但突然觉得自己那么说有些太草率,难免给人留下不好的观感,又道:“我相信滕导”。
他这话说的七分真三分假,滕文翼是老导演了,特别是再商业剧这一块,眼光肯定不会太差,若是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导演这么说,人家肯定不信,但滕文翼却不一样,作为名导,他有自己的骄傲和自信。
滕文翼笑着摇摇头:“那好,咱们把合同签一下吧,三天后开机”。
签完了合同,滕文翼给他安排了住处,因为剧组的其他人还没到,吕言暂时一个人住一间。
回到房间,吕言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省得家里人挂念,又给张记中去了个电话,人家帮了忙,于情于理他都得表示感谢。
两天里,吕言也没出门,反倒是滕化涛,一有空就往他房间里钻,目的很明确,就是挖墙脚来的。
通过接触,吕言明白事情的缘由,滕化涛现在名义上是《末代皇妃》的导演助理,但除了前期的筹备外,根本不管事,他在筹备着自己的一部戏。
而滕化涛的客气也是有原因的,演员好找,但是像吕言这么“物美价廉”的却是难找,有时候高片酬甚至找来一个演技不怎么样的演员,那就真的做了赔本的买卖了。
滕文翼给吕言开的片酬是八百一集,吕言也没表示任何异议,这让滕化涛的心思更加活泛起来。
吕言现在对片酬没太多的想法,在家里的近两个月,他想了很多,片酬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看剧本和导演,圈子里不乏因小失大的例子。
虽然他在《末代皇妃》里的戏份相当多,但他更明白,演员的片酬是和名气直接挂钩的,名气代表着号召力,相对来说,演技虽然同样重要,但并不完全是首要条件,八百一集的片酬,对他这个半新人来说不高不低。
“这是剧本,有空了你看看”吕言的房间里,滕化涛坐在吕言的对面,递给他一份剧本。
吕言知道这时滕化涛正在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