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殁者-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狙击中队也随之西移,与仇战汇合。**狙击中队交由路小璐指挥。老喜赶回阎王一营指挥作战。一营从待命地向泗溪移动,以一部分向杨公圩移动。他们这么做是为包围鬼子第34师团做准备。
三营从北南下控制于官桥地区。作为包围作战时的预备队。二营从独城向灰埠方向移动,准备配合51师作战。
战场上,所有的目光都开始注视着51师。这支第九战区装备最好的部队,一直以来作为罗卓英的底牌雪藏,这一次出手应该要有不俗的表现。
51师的移动变得很明显,已经为鬼子所掌握。但51师的战略目的并不明朗,可以简单地判定为清扫锦江南岸鬼子。
但锦江南岸有国民军三个师及江西保安部队,应该达到满编的四个师以上。要知道保安部队的编制和人数是一个神秘的数据。只有第九战区参谋部有详细的情况。
就算没有51师凑这热闹,也足可把灰埠之敌赶出去。事实上第70军、72军和49军都有异动的情况,也表明国民军在启动第二期作战计划。
大贺茂也看出了一些端倪,但他绝对不会相信自己的失败。至少局势还不明朗,他心里还存在侥幸心理。因为他如果此时他放弃计划,那么他就是认输,也会被樱井省三嘲讽,他丢不起这个人。
再说现在整个局势对34师团有利,眼看着就要穿透国民军的防线直逼上高城下,而且经过数天的苦战,第74军已经表现出疲软之态。他不可能会放弃到手的胜利
看着第51师的移动,他心中马上就有了一个计划。以**混成第20旅团去干掉第51师。以灰埠的部队为诱饵,然后分兵阻截其后路对其实施反包围作战。只要把第51师打残,那么他心中的担心就可以一扫而光。
国民军的合围计划就可以因他的英明决策而完全破产,只要第34师团攻至上高城下,他的作战计划也算是完成,第74军三个师均被重创。
随即一个阴险的、针对第51师的作战计划形成。他所盘算的计划中仍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参数。整编后的第74军51师已经今非昔比,三个团差不多有以前三个旅那么多兵力。而且还刚换装了一批美式装备。火力绝对要对所有的国民军要猛。
仇战和毕海航利用地形狙杀鬼子,对于他来说是闲来无事热热身。除非鬼子的狙击手来了对于他才有一点挑战性。眼前战事集中在了中路,他也无需管指挥上的事情。
3月22日。第51师经过一夜的移动终于到达灰埠外围,凌晨第51师就准备对灰埠之敌实施佯攻。鬼子在算计51师,51师同样在算计鬼子的**混成第20旅团。
根据情报,鬼子的**混成旅团主力在锦江北岸。必须要诱使鬼子渡江逼其与自己背水作战。此时的第51师如同刚放出来的老虎,有底气与鬼子正面一战。
然而他们刚准备佯攻,却与鬼子不期而遇,双方马上在石老子附近展开激战。鬼子主力已经从芦圩秘密渡河,配合灰埠之敌对第51师先头部队实施迂回包抄。
第51师马上依托地形展开,与鬼子进行激战,然后慢慢地退却。仇战一直在关注着灰埠的鬼子,阎王的侦察部队早已掌握了鬼子的动静。
所谓的遭遇战只是第51师设下的一个圈套。其主力已经沿石老子地区展开,以小股部队诱敌深入。同时命令一支侦察部队秘密监视泗溪鬼子的动静。
并以74军直辖的一个补充团急进泗溪对岸的华阳地区,从而直接威胁鬼子**混成第20旅团的侧翼。以利于第51师正面重创鬼子。
同时第49军的26师趁鬼子灰埠兵力空虚展开急速攻击。第105师与江西保安部队两路向高安地区夹击而去。战略态势已经呈现出来,十万大军向鬼子包围作战的帷幕缓缓拉开。
三路鬼子向51师纵深穿插,却没有想到陷入到了51师布下的圈套之中。而第26师又抄了鬼子的后路。华阳方向又有一个团威胁侧翼堵截其沿锦江西进之路。
国民军已经对鬼子**混成第20旅团实施了半包围状态,而鬼子又是背锦江作战。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局势。
刚向纵深穿插的鬼子突然遭到51师猛烈的攻击,其中不乏阎王二营的影子。对于他们来说这仗打得才过瘾。因为其中有很多基层军官是训练营淘汰下来的士兵,他们知道如何配合这些教官们作战。
同等配置的火力只要他们指引一下攻击方向,51师的士兵就会跟着冲击。强悍的攻势让二营的弟兄都咋舌。两支部队的战术不同,他们趋向于灵活机动,相对来说第51师的作战风格更为狂热悍猛。完全就是猛打猛冲,不顾生死。
鬼子开始退却,进攻失利并不代表着鬼子就被打垮了。不管如何,两支军队的战斗力的差距是摆在那里的。
瞬间,鬼子就构成了防御体系。但二营的弟兄们好象也吃了猛药一样生猛,他们被51师的官兵给刺激了,不断地指引着51师部队冲击着鬼子的防线。
51师的官兵也见识到了阎王二营的灵活,几乎是无孔不入,不断地刺穿鬼子的防线,再由他们来扩大战果。两支部队的配合可以说达到了一种非常漂亮的默契。这实际上就是教官与学员之间的配合作战,当然默契。
鬼子不断收缩防线,才刚好挡住第51师的攻势。鬼子开始转移进攻方向,把重点放在了华阳方向。飞机不时飞临华阳,泗溪的炮兵阵地也开始向华阳攻击。
现在的鬼子是欲罢不能,一旦放弃锦江南岸阵地,那么第51师和26师的兵锋直指泗溪和杨圩地区。他们的左翼根本就没有任何地形可以利用如同虚设,会被国民军轻松地刺穿。
在此时大贺茂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除了第51师、26师和105师从南线对其构成威胁,北线的第70军两个师也对其后侧实施了合围。位于宜丰的72军两个师也蠢蠢欲动。
对于他来说必须要让**混成第20旅团坚守南岸阵地,甚至突破华阳地区西进。才能给他撑住危局。
战争打到了这个份上,大贺茂仍然没有撤退的打算。他对自己的部队很自信,他仍然坚信第57师和58师已经被他打疲,以他34师团之力能打到上高城下。
除了第51师有点威胁之外,至于南翼的26师和北翼的预备第9师、第19师这些二流部队他根本就不担心。而第20旅团仍然能牵制住第51师,也就是说他还有机会。
华阳打得最为惨烈,鬼子集中兵力对华阳攻击。但第74军补充团却仍然坚守阵地不动。虽然这仅仅是一支补充团,但所有基层军官都是从阎王训练营中淘汰下来的。其战斗力已经不能用平常的公式进行计算。
这个补充团有点象阎王一样的地位,实际上只是要了一个编制,然后扩充一支精锐中的精锐部队。仅仅一个补充团,却硬生生地把鬼子挡在了阵地前。那怕是鬼子的飞机大炮,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鬼子退却了,以锦江背水布置防御阵地以达到牵制第51师的目的。此时第26师已经攻下灰埠,正面面对杨公圩。鬼子不得不加强了锦江防御。第26师并没有急于进攻杨公圩,等待着司令部下达第三阶段的作战命令。随时渡江作战。
第51师仍然强悍地进攻着鬼子的阵地,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击溃鬼子的**混成第20旅团逼其在包围作战前撤出战斗序列。
至此,阎王三营投入到杨公圩的战斗,阎王一营投入到了泗溪的战斗,他们已经锁定在位于泗溪北部的毕家,这里是鬼子第34师团的指挥部。
本文来自看书罔小说
………………………………
第382章 上高会战(十四)
手机阅读
整个阎王所属全部投入到了战场上。仇战并没有刻意地去指挥他们作战,反而借机多杀几个鬼子。被**狙击中队打怕了的鬼子根本就不敢在这近一公里的防线上发起攻击。
他们集中火力对付第58师的阵地。仇战只好命令一个狙击小队留在原地,两个狙击小队随第58师作战,以减轻58师的压力。
下午,华阳战场再起波澜。鬼子再一次把进攻重点放在了华阳。集中兵力想刺穿补充团的防线。但被补充团的炮兵给击溃,用炮兵的风格与阎王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炮火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至。
随后鬼子使用燃烧弹和毒气弹,逼得补充团一步一步地后退,第51师马上派出一个团的援兵驰援,再一次把鬼子给逼回去。
这一次终于让鬼子死心了。整个国民军的半包围圈已经无隙可击。接下来鬼子只能被动挨打。明天,估计鬼子的第20旅团想守住阵地都会非常吃力。
晚上,司令部下达到第三阶段的收网作战。命令第70军之预备第9师直插泗溪外围,负责接替第57师泗溪阵地。第19师唐伯寅部控制于土地王庙一线,作为预备队使用。
第72军之傅翼新编第15师移动于宜丰南部五公里处的荷舍地区,陈良基的新编第14师控制于棠浦地区待命。
只要各部队到位,马上就可以对鬼子第34师团实施合围作战。但国民军要吃掉鬼子的第34师团的意图也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仇战也停止了杀鬼子的行动,开始安心地寻找一个地方专心负责作战指挥之责。后期作战指挥更为重要。
3月23日凌晨。各部都已经按计划到位,预备第9师接管泗溪阵地后,第57军赶赴上高外围接防。此时鬼子前锋已经逼近上高城下与第57师前沿阵地交火。
鬼子的几次攻击都轻易地被打退,鬼子开始转而向第57师和58师结合部攻击。他们的目标锁定了上高城西北方向。意图穿透第57师和58师阵地进入上高城之后返转撤退,也算是完成了作战计划。但国民军并没有让他们得逞。
国民军围歼他34师团的意图已经完全暴露,大贺茂也有点坐不住了。就算他对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再相信,此时他也不敢在国民军的包围中久呆。特别是第33师和**混成第20旅团的遭遇,让他意识到国民军有问题。
其战斗力突然提高这么多,让大贺茂一时想不通。关于国民军改编的情报他非常清楚,也在他们的计算中,只认为国民军通过改革之后部队的人员编制增加了而已,在计算战斗中投入兵力时多考虑一点而已。就算其战斗力有所提升,也不可能这样成倍的增长。
从国民军进攻司令部的强度来分析,作为二流部队的第70军预备第9师拥有不亚于第57师的战斗力。什么时候第70军拥有这样的战斗力了以一军之力重创第33师团,回过头来又强攻他的第34师团。这在以往的战斗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什么时候国民军能主动攻击帝队了在中国战场上打了这么多年,国民军都是被动防御,最多也就是狡猾地利用地形打帝队伏击。
他想不通,想不通只能向第11军司令部汇报。详细地把几次战斗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向圆部和一郎报告。
此时的圆部和一郎也呆站在地图前。在他的眼里,第70军的预备第9师和第19师就象从北部刺向第34师团的刺刀,第49军的105师和26师是从南部刺过来的刺刀。
两把刺刀随时都可以拦腰堵截第34师团的后路。而第74军的51师、57师、58师呈品字形包围了第34师团的前锋部队。
还有作为预备队的第72军两个师,正在用老虎般的眼睛盯着第34师团。随时可以扑上来咬一口。而第33师团损失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能投入到战斗中的只有一半兵力。混成第20旅团也损失了近半,能投入到战场上的仅有三千多人。
对于第34师团来说只有一天的时间了,如果不马上返转,明天就有可能会陷入国民军的包围之中。从上高到南昌的这几十公里路程对于34师团来说将是一条血路。
但如果现在就命令34师团返转,那么对于帝队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耻辱。宁可撕开国民军的包围杀出一条血路返回南昌,也不能就此终止作战计划返转。
然而要确保第34师团的安全,那么第33师团必须要做好接应准备。而**混成第20旅团的使用必须要进行改变。圆部和一郎还是对他的军队有着盲目的自信。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派遣军司令部已经开始催促第33师团调入华北。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第33师团必须要接应第34师团返回南昌之后才能调离。而且还得要说服樱井省三支援第34师团,并且有人在其中进行协调。
还有一个细节对,国民军战斗力提升的异常情况。在前期战斗中第33师团也提到过狙击手的问题。有不少的狙击手活跃在战场上,对他们的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圆部和一郎想到了粟原坂五郎,马上让参谋通知粟原坂五郎赶到司令部来。从他接任第11军司令官以来,并没有重视这支军队。他并不认为狙击手能改变一场战役,更崇尚常规部队的强大武力。
然而从锦江作战来看,中国的狙击手直接影响了战役的效果,从而让他重视审视这支部队。只有用狙击手去对付狙击手。
“报告。”
“进来。”
“司令官阁下”粟原坂五郎走进作战室恭敬地叫道。粟原坂五郎非常清楚圆部和一郎这一次叫他过来的原因。他也一直关注着锦江作战情况。从战场上反馈过来的情报分析,国民军的狙击部队正在以极快地速度发展。
而且已经发展到了能威胁帝国战争的程度。他对这支军队的忌惮越来越深,但却拿他们没有办法。失败了那么多次,并没有让他总结出对付的办法。反而是对手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神秘。
从这一次的战场情报分析,这支部队已经扩大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数量。而且已经完成与常规部队非常默契地配合作战的地步。这个对手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害怕。
他的分析不是没有根据的,大贺茂与圆部和一郎的答案他可以解答。整个计划应该有中国狙击部队指挥官的影子。从这一次国民军的作战风格来看,倾向于部队机动作战,而且整个作战计划都是经过精密的计算,这就是他对手的风格。
帝队从开始伊始一直在他们的控制和算计之下。再对比与第九战区前几次的战役情况及关于国民军将领的情报分析,不难分析出中国狙击部队指挥官参与计划的事实。
再从战斗情况来分析,所有对帝队有威胁的突袭点,都有中国狙击手的影子。并且还有一支精锐的突击部队配合他们作战。
这不仅可以分析出中国狙击部队的数量极其庞大,而且这支部队覆盖了整个战场。不难看出整个战役有两套指挥系统,而且两套指挥系统配合得非常默契。
“粟原君,你一直在搜集锦江战役的相关情报,应该知道一点什么吧”圆部和一郎直入主题地问道。、
“阁下”粟原坂五郎停顿了一下,他也没有想到圆部和一郎会这么直接地问:“以我对锦江战役的分析,支那的狙击部队全部参战。”
“支那的狙击手部队”圆部和一郎看着粟原坂五郎停了一下说道:“听说粟原君在这支部队手上吃了亏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粟原坂五郎的脸色变了变。这是他的耻辱,司令官揭他的伤痛让他心里有点不舒服。然而他又无法进行反驳。
“阁下,以我对支那狙击部队的了解,他们应该在狙击部队的基础之上,建有一支属于他们直接指挥的突击部队。狙击手人数应该在一千人左右”
粟原坂五郎把他的分析如实地说了出来。圆部和一郎不时看着他,那眼神让粟原坂五郎心中有点不舒服,因为他在圆部和一郎的眼神中看到了不信任。也许他在认为自己是在夸大中国狙击部队的战斗力和规模。
实际上粟原坂五郎已经降低了他的评估。以他的计算这支狙击部队的狙击手在一千人左右,而由他们直接指挥的突击部队人数在三千到四千。
在狙击手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他的狙击部队,更何况还有一支专属他们的达到一个联队的突击部队,更是他的狙击部队无法相比。这与阎王和死神的数据相差不大。
如果精准地计算,在编的狙击手人数是四百来人,拥有的狙击步枪已经达到七百左右。阎王**团的人数是二千七百多人。
“锦江战役的战况你已经很清楚了,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圆部和一郎在听完粟原坂五郎的分析之后问道。
“第34师团停止进攻,马上返转泗溪。**混成第20旅团随后撤至高安掩护左翼安全。第33师团向村前街攻击前进牵制支那北部之敌,掩护34师团右翼安全。”粟原坂五郎低头思考了一下答道。
“为什么”粟原坂五郎的建议明显与他的设想不同,在他心中认为粟原坂五郎这是怯战所以用带有质问的口气问他。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惘
………………………………
第383章 上高会战(十五)
手机阅读
“因为支那的狙击部队”粟原坂五郎有点激动地说道,他感觉到圆部和一郎对他的鄙视而有点气愤。 :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只是碍于军衔级别的差距而不敢顶撞,只是用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支那的狙击部队就是一群狼,他们有能力在我们的防御圈上咬下肉来
甚至甚至还可以击溃我们的部队,然后分割包围,让他们的常规部队慢慢地啃干净我们的部队。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锦江作战从一开始就落入了第九战区的算计之中。”
“你”圆部和一郎在粟原坂五郎的注视下打了一个寒噤,并不是粟原坂五郎的眼神让他害怕,而是他的分析让他害怕。他知道帝队的优势就是他们的防御国民军军队无法攻破。他才有信心以集团模式逐次缓缓安全后撤至南昌。
如果真如粟原坂五郎所说,那么绝对是第34师团的灾难。一旦34师团被国民军分割包围,那么他的第34师团被全歼都有可能。
但他又无法责备眼前的粟原坂五郎。虽然粟原坂五郎的军衔不高。却属于少壮派军官中的姣姣者,军部有些人对他非常重视,把他当成了一个军界新星。而且在第11军拥有超然的地位,不是他能以对待部下的态度来对待的。
“阁下。我向你报告的情况已经非常保守了。”粟原坂五郎冷静下来接着说道:“从德安会战到前阶段的冬季攻势中,我们与之多次交手。每一次作战都会发现他们都在往一个方向迅猛发展。
他们一直在研究与常规部队配合作战的新路子。由于支那军队太弱于,狙击部队很难与之形成配合他们现在应该找到了方法,建立一支直属的突击部队配合作战。并作为桥梁联系上弱小的国民军常规部队。
这支突击部队由他们的狙击手直接训练,拥有强大的渗透、破袭作战能力。而且这支突击部队采用的是狙击手的战术,一旦与支那常规部队配合,可以提高支那常规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并且凝聚成强大的战斗力。
保守地估计,可以提高常规部队一倍的战斗力。特别在机动作战时更能发挥出这种优势。阁下也知道,我帝队不怕与支那军队正面对阵,但常常在面对支那军队机动作战时吃亏。一旦支那军队的机动能力变强,就更有利地配合了他们狡猾的战术。”
“为什么为什么你认为支那的狙击部队采取了这种可怕的架构”冷静下来的圆部和一郎又问道。
“德安会战中,我们与之在星子县交过锋,当时他们也使用与我们一样的战术。不过他们当时已经非常注重火力。不可思议的是狙击手还要注重密集火力的支援。相当于他们既是狙击手又是突击手。”粟原坂五郎叹了一口气喃喃地说道:
“这不是狙击战术,这样的变化是不会成功的但他们却成功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当时我们以两个中队配合狙击手向他们进攻,不仅常规部队损失惨重,而且我的狙击手也损失惨重。不仅有效地压制我们的火力,而且对常规部队有巨大的杀伤力。
随后在我们进攻南昌的战斗中,支那的狙击部队出现在武宁,他们配合常规部队作战,让我们损失了一个步兵联队。当时我就计算过了,他们可以让一个常规师的战斗力提高一倍左右
我们的南昌保卫战中,他们已经完成与常规部队作战配合上的改革。这一次他们做得非常成功,对我们帝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最后我们以炮兵对其压制。随后虽然我们对他们设伏。
但他们成功地渗透进来,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虽然在狙击战中我们没有吃亏,但他们的战术变化让我无法对付。
湘鄂赣会战前昔,我们与之在通城崇阳地区交过手,当时有两个大队的常规部队配合作战。让我见证了支那狙击部队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和狡诈,见证了支那狙击手的悍勇。
湘鄂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中,他们的部队活跃在南昌、武宁、鄂南和湘北。特别是湘北,他们的配合理论已经成熟。
如果我分析得没有错,他们已经从战区级别完成引导作战任务。让他们的常规部队多次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