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殁者-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文来自看書蛧小说
………………………………

第388章 上高会战(二十)

    手机阅读

    “如果以我们狙击手的战术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不给对手下手的机会。 ”粟原坂五郎沉思了一下说道:“按中国话来说,能握成拳头的就不要撒开手指。在绝对的力量之下,任何图谋都是图劳的。

    支那军队这些年与我帝队作战中战斗力提高了不少,但与我们帝队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特别是在攻防作战中,他们永远处于劣势。”

    木下点了点头。帝国是崇尚实力的国家,向来喜欢以绝对强大的武力来征服对手。所以对帝队的训练达到了一种极致,就算是丙种师团的战斗力并不比甲种师团差。差的只是兵员的数量而已。

    如果说得仔细一点,就是参战的时间差别、战场上的运用方向差别、士兵的构成方式差别。相对来说乙种师团和丙种师团的士兵军纪要比甲种师团差,对战斗力有一定的影响。

    象前期的第106师团,属于乙种师团,人数上比甲种师团少三四千人。但并不代表两种编制的部队战斗力就差很远。第106师团是由预备役部队组建,但从备战的角度上以士兵的训练来说,与甲种兵力是一样的。

    差别就是预备役士兵在战场上的时间不长,只要是经过几次战斗就可以提高到与甲种师团一样的战斗力。不过预备役士兵的成份不同,很多都是曾经服过役的老兵,走上社会之后再也没有新兵那么单纯,部队的军纪很差,对战斗力有相当大的影响。

    但这个问题通过几年与中国1军队交战已经解决。那批老兵要么战死在中国战场上,要么已经退役。现在的日本军队都是由新征的士兵组成。因为受兵源不足的影响,还降低了征兵的年龄限制。

    也就是说,不管是甲种师团还是乙种、丙种师团,以基层部队来说战斗力都是一样的,只是兵员数量和部队结构不同。这也是根据中国战场的实际需求而进行调整的。

    随着战斗的持久性变化,小规模冲突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对付八路军的华北战场上,这样倾向更为明显。为了应付这种变化,日本军队也不得不进行改革,让**作战的部队规模小型化。并不影响日本军队的战斗力。

    至于武器装备方面,更没有国民军一流部队和二流部队、三流部队的那种明显的差别。日本军队是统一的标配,日本宁可紧国民也不会紧在前线作战的军队。

    也就是说,国民军参谋通常计算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不是以他们投入的部队编制计算,而是以其投入的兵力计算。特别是以其投入的特种部队数量为标准,重点放在了炮兵和航空兵的数量。

    这方面是大多数中国人探讨抗日战争的一种错误计算方式。也有一部分军事爱好者都被网上流传的算法所误导。另外要提的一点是,很多人喜欢以投入的大队数量来计算投入的兵力,那仅仅是日本军队投入的步兵数量,而忽略了特种部队的数量。

    按日本军队编制来计算,一个步兵大队一千一百人左右,一个步兵联队三个步兵大队也就是三千三百左右。一个旅团两个联队也就是步兵六千六百人。但一个旅团的实际数量达到了近一万兵员,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队属于特种部队。

    以第一次长沙会战为例,湘北战场上鬼子投入了近三十个步兵大队,按步兵计算也就是三万左右的步兵,实际兵力应该达到了六万多人。因为其中几乎抽调了整个11军的特种部队,特别是炮兵和航空兵。

    而后者才是日本军队的杀手锏,这才是日本军队的力量之源,也是造成国民军伤亡的罪魁祸首。其步兵在战场上最大的作用是占领和突破。这种现象在现代化军队中越来越凸现出来了,常规部队的步兵作用越来越弱化。

    虽然只是三板斧,但这三板斧的力量是毁灭性的力量。这也是鬼子三板斧战无不胜的原因。纵观抗日战场,杀伤鬼子都是在其不利于发挥特种部队战斗力的情况之下或步兵孤军深入的情况之下。

    作为日本军队中的高级参谋,并不是不清楚其中的问题。木下非常认同粟原坂五郎的分析,也就是发挥日本军队的优势,避免被中国2军队各个击破。那么这场战斗就有非常高的战绩。

    象第34师团前期的战斗就打得很好,国民军中的突击部队几乎没有什么优秀的表现。而第33师团和**混成第20旅团都是在兵力分散的情况之下被国民军突击部队所趁。

    然而这种战术也存在一个问题,兵力的问题。以大队为单位与以联队为单位进行突袭,所投入的兵力数量是倍数关系。

    以**混成第20旅团的作战任务为例,如果以联队为单位活动,那么要完成这个任务至少要投入一个乙种师团,因为乙种师团是四个联队。

    他第11军向哪去找这么多军队不过下一次进攻长沙倒是可以考虑这种战术,因为湘北的正面战场纵深不宽,只要有四个五个旅团单位参战,就可以一线摆开。

    “粟原君,你对支那军队的变革有什么看法”俩人开始探讨国民军的情况,对于新上任的参谋长来说也急需了解国民军的情况。

    他发现粟原坂五郎这个老11军比任何人更了解国民军。更重要的一点他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国民军的,在这一点上比其他人更为透彻。

    粟原坂五郎非常满意木下这种不耻下问的态度,对木下也是知无不言。从他这个狙击部队指挥官的角度给木下分析了国民军的情况,当然也没有忘记用浓墨描述冥王的情况。

    对于他来说只有把冥王描述得强大,才能证明他的价值和能力。在这一点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有一个共性。失败者,抬高对手才能证明自己不是无能,小小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下,并为自己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开脱。

    就在他们在探讨国民军的情况时,国民军已经完成布置开始全面攻击鬼子的防线。随着大贺茂下达撤退命令,鬼子也无心恋战。只希望能在完成战斗任务之时尽快脱离国民军的追击。

    然而就在他们开始撤退之时,防御上的漏洞全部暴露出来。在二十多支突击部队的努力之下,一支支鬼子的后卫部队被分割在一个个的小据点之中。

    第51师和新编14师成功突袭到土地王庙一线,真正地把鬼子后卫部队堵死在包围圈中,这股鬼子的命运已经补国民军所掌握。

    随即第51师和新编14师对鬼子主力进行追击。而前面的预备第9师和107师节节阻击,突破的速度并不快。鬼子仍然没有摆脱危机。

    3月27日凌晨。随着预备第9师和107师后撤,鬼子成功地配合增援部队在南北两个位置构建了两条支点防线,但被第19师和26师完全牵制。

    预备第9师和107师顶不住鬼子主力的攻击,不得不在鬼子主力的正面收缩防线,让出了向村前街和龙团圩方向的通道。

    但此时,第57、58师和新编15师已经完成了对鬼子后卫部队的分割包围。很多时候他们的部队与鬼子正在撤退的后卫部队发生遭遇战。

    而第51师和新编14师腾出手来全力追击鬼子主力部队。鬼子不得不从前锋部队抽调部分部队继续担任后卫。再一次被两个师的部队咬住不方。

    第105师又成功地堵住了鬼子撤向高安的通道,第107师则堵住了从村前街向奉新突围的公路。整条公路都被破坏,完全把鬼子的炮兵部队撤退重型火炮的路给堵住了,逼他们放弃这些重装备。

    这样国民军又完成了第二准包围作战的准备。不过此时鬼子的增援部队由防御转变为后卫,直接挡住了第51师和新编第14师的追击。

    然而这样的阻击付出的代价并不小。心急的鬼子出现了不少的漏洞,也许国民军抓不住,但涌上来的突击部队却精准地捕捉到,给两个师的进攻创造了不少的机会。

    正在南昌的粟原坂五郎正守在地图前,脸色非常凝重,一夜未睡的他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万万没有想到国民军不仅发现了他的意图,而且还拿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让第34师团及增援部队再一次陷入危机。要而摆脱眼前的局面,只有再牺牲一部分部队,以掩护主力尽快摆脱危机。

    “粟原君,支那军队的反应出乎想象,现在该怎么办”眼前的局势木下也无解决的良策,只有把希望寄托在粟原坂五郎身上。

    “支那军队布置的第二道防线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我军快速穿透撤出并不是一件难事。”粟原坂五郎苦笑了一下说道:“最难缠的是他们的追击部队。我们必须要再留下”

    粟原坂五郎看着木下说不下去了,这是牺牲,而且还是不少的牺牲。他没有权力做出这样的决断。把决策交给了木下。

    “看来只能放弃所有大炮,以一部阻击支那的追击部队,其余以最快的速度脱离战场了。”木下明白粟原坂五郎的意思,必须要割肉才能解决问题:“你认为医院和伤员从哪个方向撤离为好”

    “向北,尽快占据有利地形,然后通过山区向奉新方向撤退。前锋转为侧翼保证医院的安全。”粟原坂五郎指着地图说道。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蛧
………………………………

第389章 上高会战(二十一)

    手机阅读

    村前镇至龙团圩属于丘陵地形,从村前镇向北就进入山区了。 只要他们从村前镇进入山区,依托地形防御国民军的进攻,那么他们就是绝对安全了。

    通山杨芳林地区,鬼子以两个大队顶住了第8军两个师的攻击。在死神的相助之下才重创之,但仍然不能全歼。这就说明日军占据有利地形时,国民军是无可奈何。也可看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大。

    而他们也不能放弃高安至大城一线的防御,必须要有一部分部队转道进入大城的据点,从而保证南昌城的不落入国民军手里。如果全部北撤有可能被再一次合围,国民军反攻南昌则南昌很难保全。

    在上高会战中失败,他们可以想办法进行掩饰。但失去南昌,他们就无法再掩饰他们的失败。这是底线,他们必须要守住他们的底线。

    木下艰难地下达了大撤退的命令。对于担任后卫作战任务的部队他根本就不抱活着回来的希望。不过他还是补充了后卫部队在完成作战任务后自主向东突袭撤退的命令。

    鬼子的撤退意图已经非常明显。第51师和新编14师在突击部队的引导下,成功地撕破了鬼子后卫部队的防线,几乎在同时完成了对部分后卫部队的包围。随即兵分两路继续对鬼子主力进行追击。

    而第105师、26师、107师、预备第9师、第19师也全线对鬼子进行围追堵截。鬼子部分部队出现溃败的现象,部分部队再一次被国民军给咬下来。

    向北追击的部队随着鬼子进入山区而不得不停止追击采取防御态势。随即以第26师、19师和第105师继续向奉新和高安两个方向追击。

    已经跳出国民军包围的鬼子回过头来重新构建防线,以接应被分割包围的鬼子后卫部队。此时再一次进入胶着的战斗之中。

    不过还是有部分鬼子后卫部队突破国民军的重围,陆续归建。这仅仅只是在突破第二道包围线时担任后卫的鬼子部队。

    傍晚时分,追击部队全部前压。而第57师、58师和新编第15师仍然在对合围在官桥地区的鬼子部队作战。

    已经到达泗溪地区的仇战轻轻地嘘了一口气,整盘棋大势已定,接下来就是收官之战了。追击部队与跳出包围圈的鬼子之间的战斗已经不再那么激烈。

    接下来也没有仇战和冥王什么事了。上高会战算是开始落下帷幕了。仇战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开始下达一系列的命令。

    阎王除**狙击中队之外,全部按营为单位逐步撤出战斗休整。**狙击中队配合死神参与到官桥地区清剿鬼子残部的战斗。

    3月28日,鬼子接收到最后一批突围出来的鬼子之后再一次开始撤退。国民军部队展开一系列的追击和侧击。

    他们已经熟悉了这种追击作战战术,各师都能寻找战机予敌最大杀伤。鬼子于29日撤至高安,国民军也追击至高安激战至31日,鬼子再一次后撤,江西保安部队进入高安,其他部队继续追击。

    至4月3日。鬼子重新返回据点固守。国民军也开始休整后撤。至此上高会战已经全部结束。而仇战却沉重地拿着一份牺牲名单。

    阎王损失了差不多五分之二的兵力,相当于损失了六个补充连的全部兵力,这仅仅是牺牲和重伤不能恢复的名单,实际上部队的战斗力折损了近三分之二。可以说是这一次上高会战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支部队。

    这也怪不得,不管是阎王还是死神,他们一直处于锋线之上,他们一直没有停止过战斗。死伤最重也在合理之中。

    阎王一营伤亡轻一点,牺牲了271人,重伤58人,其中伤愈无法归建的21人。二营牺牲了354人,重伤161人,其中伤愈无法归建43人。

    三营伤亡最重,牺牲了413人,重伤205人,其中伤愈无法归建67人。还能站着的只有一百多号人了。**狙击中队牺牲17人,重伤21人,其中伤愈无法归建的9人。**炮兵中队没有伤亡,算是建制最完整的建制。

    阎王共牺牲了1038人,重伤424人,其中无法归建被迫退役的140人。也就是说战损了1178人,有284人暂时无法归建。

    六个补充连共1146人,相当于六个补充连全部打完了。**团仍然回到了满编状态。对于**团来说是一次重创。大浪淘沙,但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弟兄,每一个人都已经是非常合格的**团战士。

    仇战没有急于进行整编部队,命令三个营休整了几天之后返回营地继续训练和战斗。而仇战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长沙司令部。他回到长沙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理着战殁者花名册,上面已经有2426个名字了,也就是有2426个并肩战斗过的弟兄离他而去。

    整理好之后他一直抚摸着笔记本,感觉到笔记本上有浓浓的血腥味和硝烟味。他感觉到这些英灵与他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想着他们的战斗,想着他们面对鬼子时那义无反顾的场景,想着他们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让他心疼,也让他热血沸腾。这两种感觉不断地交织着,折磨着他。他需要弟兄们的英灵给他勇气

    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走出来,他还得拿着枪去战斗,他还得指挥弟兄们去杀鬼子。沉沦在这种情绪之中并不是鬼子就停止对中国侵略的步伐。他不再质疑他的作战理论发展方向,他只有想到弟兄伤亡时的伤感。他已经开始摆脱他心中的阴影。

    他的失落与第九战区的庆功形成鲜明的对比,整个长沙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仇战以保密为由拒绝参加任何仪式。

    这些也需要,这也是战争的需要,对于某一个将领来说一边是战后的伤疼,一边却仍然要兴高采烈地去出席各种庆典活动,他们的内心也许比仇战更加难受更加痛苦和煎熬。他们心中都知道在胜利的背后是由无数生命和鲜血堆积起来的。

    上高大捷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战例被整理出来发各战区研究。唯一被瞒下来的就是冥王,他们的存在被各军直属突击部队番号所替代。仇战并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冥王牺牲的弟兄。

    这些战例不仅会对整个国民军战术运用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他们会进一步重视突击部队和狙击手的训练。各序列**特种作战部队都会应运而生,为进一步提高国民军战斗力打下一个基础。这样的影响远比一场战役胜负更为重要。

    “仇老,上高会战交战双方的伤亡数据有很大的争议,当时双方伤亡的实际情况如何”李家豪好奇地问道。

    “老问题了,日本人在中国的每一场战役伤亡数据双方都有争议。我们不必纠结。”赵政国见仇老的情绪不高忙转移话题道:“仇老,当时为什么薛岳将军与罗卓英将军在计算鬼子伤亡情况上有分歧”

    他的问题才问到了关键上。上高会战第九战区与罗卓英上报的数据有三千多人的差距。俩人合作多年,关系应该不至于紧张到这一步。

    “战场上的伤亡一般都是以各方公布的数据为准。但为了计算功绩,都会对对方的伤亡做一个推测性的评估。精准的数据只能拿出自己一方的。”仇老还是耐心地解释起来:“以我对战场的计算,鬼子在整个上高会战中伤亡数据应该在一万八千左右,战死人数在一万一至一万二之间。”

    “这么说薛岳将军指的是鬼子战死的人数”赵政国问道。

    “不。实际上罗将军与将军之间并未为这个数据发生过争议。只是后来有人把两人报告的数据公布出来,而让人错误地认为他们这此有过争议。”仇战摇了摇头说道:

    “一万八是第九战区司令部作出的评估,将军报告说一万二,是因为他减去了阎王和死神在战场上的成绩,他认为这个数据不能算到参战部队的战绩之内。一个鬼子五块大洋的奖金,那可是好几万的大洋。”

    仇老笑了笑继续说道:“以这个数据下拔奖金并没有那支部队有意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数据被公布出去。随之就有有心人说出了罗将军向最高统帅部报告的数据。为此军统还调查过此事。

    至于罗将军公布一万五是含我冥王战绩在内,这个数据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也是出于公布将士真正战绩和为我冥王保密双重考虑之下而做出的决定。”

    “如果以一万八千这个数据计算,日军参战部队伤亡过半。”赵政国惊叹地说道。他并不相信网上所说的两万多人,更倾向于他研究出来的一套算法,把一个师团所有兵力复原出来,进行通盘计算。

    而各参战部队除负责后勤供给和部分特种部队在后方之外,应该通盘考虑其参战兵力。以第33师团为例,按常规的计算丙种作战部队兵员总数一万五千左右,

    但在战时会增配特种部队。这是鬼子的通常做法,以增加部队的战斗力和火力。不过不是担任主攻任务特种部队还会有抽调出去的现象。

    而直接投入到战场上的兵力应该在一万一至一万二,然后扣除担任后方警戒部队数量,进入伏击圈的兵员数量在一万左右。

    同样**混成第20旅团按配置计算兵力在八千至九千之间,虽然其有一个**大队没有参战,但也一定增配了一部分特种部队。参战人数仍然保持在九千左右。以这个数据才能担负锦江南岸攻击掩护任务。

    本書源自看書惘
………………………………

第390章 拒荐少将之衔

    手机阅读

    至于第34师团除留守南昌的部队之外,参战部队人数应该在一万一至一万二之间。 但随着战事推进,会有一部分兵力担任后方警戒任务,但也会从南昌增调部队过来。

    至于南昌城防部队,应该有**的治安编制,而且在计算时以乙种师团的两万三千人算作参战一万出头,这也并不为过。

    这样参战部队人数应该在三万出头。而南昌地区的总兵力应该在四万五千左右。那么攻防就合情合理了。而赵政国所说的伤亡过半是指参战部队的数量。

    也许会有人质疑,当时从战场上撤下来的人数就应该达到两万人以上含包围后的伤员,要不然他们在十万大军的包围之中无法突围。

    我们先不说鬼子的突破能力和国民军阻击能力之间的差距。我们也不能把鬼子的攻防兵力固定在一个数据之中,也要考虑到战事不利的情况之下第11军向南昌增兵的因素。随着战斗的推进,南昌守军会补充上去,以弥补因伤亡而造成的战斗损耗。

    至于鬼子一万八千的伤亡,其中还包含第33师团和**混成第20旅团的伤亡,及第34师团前期作战的伤亡。如果具体到鬼子突围作战,鬼子的伤亡应该在五千左右。这个数据就合理了。而突围之时鬼子的总兵力应该在两万左右,含援军和伤兵。

    此时应该南昌城防部队应该会摆出前移接应的姿态。如果仅以一万多鬼子,就算国民军已经疲惫补给不足,鬼子也不敢回过头来继续阻击。

    所以说鬼子伤亡一万八千属于正常值。分解下去,第33师团前期伤亡五千,**混成第20旅团伤亡在四千人左右,第34师团也就伤亡九千左右。这个数值也就合理了。你不能把所有伤亡数据都算到第34师团的头上。

    “差不多吧。”仇老淡然地说道:“整个战役伤亡数据在一比一的样子。这在国民军对日作战中还是头一次。伤亡最大的是49军的第105师和第70军的第107师几近半数。第105师主要伤亡于毒气,第107师在高安外围作战中被鬼子重创。

    其次是第57师和58师。伤亡人数在三千至四千左右,约三分之一,其他部队伤亡在两千至三千之间四分之一。对第33师团伏击的几个师偏重一点。总牺牲人数是一万三千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