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乐小郎君-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叶知秋,天气渐渐寒冷起来,李旭换上厚一些的白色锦袍,又披上一件青色披风,配上那日渐利落的脸庞,任谁看上去也会夸赞一句好俊的公子哥。只是今日休沐,不用入宫,张氏让李旭好好睡了个饱,然后打扮一番,带李旭出门去杨府走动走动。
上次多亏杨家小姐照顾,所以这次李旭把三个丫头也带在身边,等会好让她们去向杨家小姐致谢。至于李旭,倒没有指望能见一见杨家小姐。两家已经定亲,按道理是不能见面的。
来到杨府,文秀三人去后院找杨家小姐,张氏去内院和杨夫人聊天。身为男子,杨府姑爷,李旭只能在杨士奇书房陪着了。
杨士奇执笔,微微一顿,随即一挥而就。洁白的宣纸上出现“知易行难”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杨士奇仔细端详了一番,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放下笔,招手让李旭过来欣赏。
李旭走过去仔细赏析,也不由的点点头。杨士奇不愧是一代大儒,这字已然有大师气魄,只是还赶不上解缙的字。在怡庆殿,解缙曾经写过一幅扇面,结果看得李旭如痴如醉,不能自已。杨士奇的字虽然行云流水、铁画银钩,但李旭还是觉得,少了解缙的那一丝灵气。
杨士奇看着李旭在那里点头摇头,有意考考他,于是出声询问:“贤婿先点头后摇头,可是老夫这字不好?”
李旭笑了笑:“岳父大人哪里话,这字若不好,天下也没几幅字是好的了。”
“阿谀奉承,今日你若不说出个所以然,小心老夫的手板。”
李旭苦笑不已,这杨士奇仗着是自己岳父,上课之时格外严厉,就连朱瞻基也连带着吃了几次亏。但眼下可不能说杨士奇的字不如解缙,哪怕心里清楚,面上也不能说,这关系到杨士奇的脸面。
“岳父的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笔力自然是没有问题,只是行笔虽流畅,可仍看得出岳父心有牵挂,不得尽兴,少了一丝灵动。”
“说得倒是头头是道,只是这知易行难四字,乃老夫送你的箴言。”杨士奇不怒反笑,指着那四个字对李旭说:“你年少聪慧,又有个好出身,那日在皇上面前也能侃侃而谈。只是这天下事,若只需用嘴,也就没那么多世道更迭,国破家亡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谨记。”
………………………………
第二十五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杨府后院,文秀和芸香笑着送上自己亲手绣的手帕枕巾,杨家小姐收下,又仔细端详一番,夸奖两位的好手艺。只是宝儿红着脸,双手缩在身后不肯上前。杨家小姐见此噗嗤一乐,说:“宝儿,平日你可是最为大方的,今日怎么腼腆起来?”
宝儿低头嘟啷着什么,只是模模糊糊听不清楚,一边的文秀知道宝儿是嫌自己的绣活拿不出手,害怕丢脸,于是上前解围道:“小姐,宝儿这丫头素来粗心,这次为了谢过小姐,宝儿在家足足绣了一个月的手帕。只是觉得自己的确绣的没个样子,眼下多半是害羞了。”
杨小姐笑着点点头,对宝儿说:“之前也没帮上你们什么,难为你花了那么大功夫。绣活好不好另说,只是这份心,已经算是难得了。宝儿,快拿出来,好歹也让我看看是个什么花纹?”
宝儿这才慢慢的把手上攥的有些褶皱的手帕递过来。杨小姐接过一看,一时半会没认出来,看上去有些像鸭子,又有些像天鹅。好奇的问:“宝儿,这上面是天鹅?”
宝儿瞬间脸红得可以滴血,转头就跑,文秀在一边咯咯咯的笑,芸香则是边笑边跑上前,抓住宝儿的手。杨小姐一脸迷糊,看着文秀,文秀笑着说:“小姐好眼力,三少爷见过之后说是鸭子,宝儿硬说自己绣的鸳鸯,今日杨小姐又看着像天鹅,费了一个月的劲,还是绣出个三不像来。”
杨小姐一听,也跟着笑起来,只是听文秀刚才提起了那位少爷,脸稍稍有些红了。听说这次他也来了,在爷爷的书房里,心里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找个机会看看他到底长个什么样子。
只是家有外客,两人又定了亲,自己实在不好大大方方走出去见人。杨小姐想来想去,想出一条妙计来。当下推说自己有事,让三人坐一会,自己带着几个丫鬟跑了出去。
杨府书房内,翁婿二人还在写字聊天。
杨士奇让李旭写几个字看看,李旭上前,沉了一下心思,想了想,写下四个字。
“修身齐家”
李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控制不好自身的力度,也导致笔力不稳当,这四个字看上去有些发抖,但是笔锋依然隐隐若现,在这个年纪算得上难得了。
放下笔,李旭走到一边,等杨士奇点评,但是没想到杨士奇没有直接了当的点评这笔字写的如何,而是问了一句话。
“为何不见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世人用这句话表示自己远大的志向。像李旭这般断开,只留修身齐家的方式倒是少见。不过李旭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小婿若努努力,定然可以做到修身齐家。”李旭在一旁笑着说,如今这岳父小婿的叫顺口了,也不觉得尴尬:“至于治国平天下,若有机会能力,去做就是了,何必挂在嘴上?”
杨士奇摇摇头,似乎为李旭的回答有些不满:“书以言志,你这志向太小家子气。”
李旭却不这么认为,依然笑着回答:“方才岳父不是赐小婿知易行难四个字吗?志向不过一句空谈,自古成大事者,无不是从小事做起。霍去病封狼居胥,出战之前没见其到处嚷嚷,偌大的国土也是一寸一寸打下来的。”
“你倒是会现学现卖。”杨士奇笑骂了一句,又点点头,说道:“既然知道这个道理,今后便多做事,少说话。那日你在皇上面前建言迁都,却是有些过了。虽然深得皇上心意,可是天心难测,难保下一次不会触犯禁忌。”
李旭点头称是,却突然想起之前朱棣给他看的那份折子,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但是与杨士奇交好的官员可不少,眼下既然谈到这,倒不妨提一提,也给杨士奇提个醒。
“岳父,几月前皇上曾召小婿觐见,先是问了下小婿课业和康家的事情,之后却给小婿看了份折子。”李旭把那晚见皇上的事情说了一遍,杨士奇捋了捋那稀疏的山羊胡子,面色沉浸,并没有什么表示。直到李旭说出皇上对郑和说的那句大臣不如孩童的话,这才微微一动。李旭见此,知道杨士奇有话要说,也就停了下来。
“此事可还有别人知道?”
李旭摇摇头,说:“小婿未曾告知过别人,就连爹娘也不知道。”
“天家立嫡,哪是那么好搀和的。下面一个个想赚个拥立之功,老夫也不好出言阻止,是生是死,由得他们去吧。”杨士奇有些意兴阑珊,接着意味深长的说了句:“眼见大皇子快要回京了。”
大皇子回京一事不是秘密,主意还是李旭给朱瞻基出的。虽然旨意是三个月前就下了,可是大皇子不能说走就走,要等朱棣派去接手的人员到达北燕,将一应事物交接完毕之后才能启程回京。几日前朱瞻基兴奋的告诉李旭,说大皇子已经出发,想来差不多只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抵达金陵,到时还要李旭陪他一起去城外迎接。
只是这大皇子一回京,立太子一事也就摆上了桌面。朱瞻基年纪小,没有想太多,李旭却不得不警惕。自己在这大明朝一顿搅合,李景隆哑火,就连原本历史上不知所踪的建文帝,如今也堂而皇之的在宫廷里吃斋念佛,只等城外的林溪寺修好后便搬去。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李旭原本最大的依仗也没了。今后要怎么走,李旭也没个主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正准备说些什么,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杨士奇说了句:“进来。”门被打开,一个丫鬟模样的人站在门口,向两人行了一礼,说:“老爷,夫人想见见姑爷,让婢子带姑爷去内院。”
杨士奇愣了一下,说:“上次不是见过吗?”又转念一想,自家夫人见见姑爷也属正常,于是摆摆手,对李旭说:“去吧去吧。”
李旭只得向杨士奇一行礼,说了句:“小婿暂且告辞。”然后转身出门。跟着丫鬟往内院走去。
一路行来,李旭一会想大皇子回京一事,一会想明天就要练弓箭,自己还不知道能拉几石弓,待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被带到杨府的侧院。这侧园李旭上次跟随朱瞻基参加文会的时候来过,自然还有些印象。只是去内院的话,肯定不会经过侧园,眼下四处看看竟是一个人都没有,李旭心中大奇,开口问前面带路的丫鬟:“不是去内院吗?你为何带我来侧院?”
丫鬟没有回答,也没有回头,只是一个劲往前走,李旭又问了一声,见还是没有回答,顿时心生警惕,当下也顾不得男女授受不亲,上前抓住丫鬟的肩膀,一扭过来:“我问你话,你要带我去哪儿?”
丫鬟吓坏了,眼神左右飘忽,又不肯说话,李旭更是确信这个丫鬟有问题,使出了刚学会不久的擒拿手,一扭手腕,将丫鬟压倒在地,又跪在她身上,狠狠的说:“你是谁,带我来侧园干什么?”
“放开她!你快放开她!”一声清脆的童音从旁边传来,李旭转头一看,从假山后面跳出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女孩,急匆匆跑过来推了李旭一把。李旭一愣,手上松劲放开了那个丫鬟,只见那个丫鬟哭哭啼啼的冲小女孩抱怨:“小姐好疼”
看着眼前丫鬟梨花带雨,小女孩一边安慰一边狠狠的瞪着自己。李旭先有些搞不清楚状况,直到听见那个丫鬟称小女孩为小姐,这才明白过来,顿时哭笑不得。
什么杨夫人要见自己,多半是眼前这个杨小姐要见自己吧?只见小女孩瞪大的眼睛好像葡萄,鼻梁高挺,嘴唇气嘟嘟的撅着,两边脸颊有些婴儿肥,细看过去还是挺好看的。这就是自己未来的老婆?
有些尴尬的摸摸鼻子,李旭行了一礼,开口道:“见过杨小姐。”
“哼!”杨小姐很生气,自己好不容易说服母亲房里的丫鬟,让她把李旭引来,自己则躲在假山后准备偷偷摸摸看一眼。没想到还没仔细看呢,丫鬟就被李旭一举制服。虽然现在也看到了,可是自己却现了身,想来他也应该猜到了自己的安排。此时生气,除了气恼李旭的粗鲁,倒多半是算计被揭穿之后的羞怒。
虽然也想好好和杨家小姐接触一下,看看她到底是个什么秉性。只是眼下不是说话的地方,场面也比较尴尬,还是先脱身为好。想到此,李旭说了一句:“杨小姐,在下告辞。”然后转身向前院走去,只留下杨小姐和丫鬟两人在原地气恼不已。
一行人回家后,李旭没有将杨小姐的事情告诉张氏,免得张氏觉得这个未来儿媳妇性子太过跳脱,平白生了厌恶之感。之后还是像往常一般,日日入宫,和朱瞻基读书习武。现在力气大了些,可以开始练习弓箭,一个月下来,十枝箭矢能中七八枝。只是若想打中箭靶上的红心,还是得靠运气。
天气越来越冷了,李旭多加了两件衣服,还披上了带着貂绒领子的厚披风,即便这样,还是忍不住打了两个喷嚏。李旭揉揉鼻子,看见一边的朱瞻基倒是兴致勃勃,不停伸长脖子向远处张望。
今日是大皇子抵京的日子。本来没李旭什么事,可是被朱瞻基强拉来陪着迎接大皇子。除了两人,还有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以及礼部的一众官员。李旭看着年过半百的礼部尚书李至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终于看见了大皇子的仪仗车队,朱瞻基兴奋得策马冲上前。本来李旭身为伴读,也应该跟上去,只是眼下着实有些敏感,实在不好出风头,于是依然安静地牵着马,站在原地。一边的朱高煦转头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又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车队才赶到众人面前缓缓停下。朱高煦和朱高燧快步上前,礼部众人紧随其后。李旭则被夹在中间随大流。
“大哥,二弟和三弟来接你了。”朱高煦高声喊了一句,车上门帘被打开,一个大胖子在两边太监的搀扶下从车内走出来,与两位弟弟和礼部官员见礼。
李旭躲在人群中,仔细对比了一下朱高炽和朱高煦,心想怪不得朝野上下到处流传朱棣偏爱朱高煦的传闻,一个肥头大耳、一个英武挺拔,两人在外形上实在没有可比性啊。
………………………………
第二十六章 太子回京
朱高煦和朱高燧行了一个大礼:“大哥,一路幸苦。”
朱高炽也是满脸笑容,眼睛眯得就快看不见了,双手甩开搀扶的太监,扶着两位兄弟:“二位弟弟多礼了,今日回京,我们三兄弟终于又能团聚,一起把酒言欢。”
朱高燧在一边笑着说:“大哥,今日你先去见过父皇,回头就到弟弟宫里来,小弟已经吩咐让人准备大宴席面,为大哥和大嫂接风洗尘。”朱高炽笑着点头,三人又寒暄了一阵,朱高炽这才转向一边的礼部官员,行了一礼:“有劳诸位大人在此迎接,在此谢过各位。”
礼部尚书李至刚连忙上前还礼,然后将今日在此迎接的众人都介绍了一遍,由于人小,又站在队伍的最后,李至刚最后才介绍李旭。
“这位是前军左都督府李大人的三公子,今日跟随皇长孙殿下前来。”
李旭向前走了一步,冲朱高炽行礼:“小子李旭,任皇长孙殿下伴读,拜见大皇子殿下。”
朱高炽上下打量了一眼,对李旭点点头,没有说话,直接转身问李至刚接下来的安排,李旭悄悄退回人群中。
李至刚让朱高炽喝了一杯御赐酒,然后招呼众人上马上车,拱卫着大皇子的车队向金陵城行进。李旭只能骑马跟在车队后面,一边腹诽朱瞻基这个有爹娘不要兄弟的哥们,一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风越来越大,吹得李旭身上发寒。
回到金陵城,礼部尚书带着三位皇子直接进宫面圣,朱瞻基则是跟着自己母亲回后宫。李旭没有跟着进宫,反正今日大皇子回京,日常的课业也暂停,不如回家早点睡觉。
李旭骑着马,慢悠悠的往家走,却不想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李旭转头一看,原来是之前在杨府有过一面之缘的锦衣卫佥事杨熙。李旭连忙下马,向杨熙行礼:“小子见过杨佥事。”
杨熙笑眯眯的摆摆手,说:“不用多礼,你不是应该在宫里伴读吗?为何在街上闲逛?”
李旭苦笑一声,大皇子进京一事说了,杨熙一拍脑袋,明白过来:“难怪,想来大皇子进京,皇长孙也没了读书的心思。你可是准备回家?”
李旭点点头,杨熙见此,笑眯眯的说:“既然无事,我便请你吃顿好的。”说完,也不管李旭同不同意,拉着李旭就走。李旭在冷冽寒风里待了一上午,正好有些饿,听说是吃东西,也就随他去了。不多时,两人来到秦淮河畔。
虽然是中午,秦淮河畔依然算得上金陵城最热闹的地方,沿街的小吃玩意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热闹景象。李旭因为年岁小,被张氏严令不得踏足秦淮河,此时倒是第一次来。一时兴起,什么糖人、竹蜻蜓、花缎子,李旭见到什么喜欢就买什么,不多时双手抱的满满当当,还是杨熙看不过去,在一边的铺面要了个褡裢,李旭将手上东西装进去,搭在了身后的马背上。
走到一间叫天然居的酒楼,两人停下来,进楼找掌柜的要了个临街的雅间。两人上楼,在雅间坐下来,一边的小二上前倒茶,又问吃什么。杨熙要了四荤两素,一壶江南春,一壶米酒,又看看李旭,李旭摇摇头表示够了,杨熙这才挥挥手,让小二下去。
喝了口茶,李旭看了看窗下街边熙熙攘攘的人群,转头却发现杨熙一脸的怪笑,这才想起什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长这么大,倒是第一次来秦淮河。看那些玩意,想着买回去分给丫鬟也好。一时间却买了那么多。”
杨熙哈哈大笑。说:“无妨无妨,少年心性,也属正常。只是之前有李公子急公好义、智勇双全的名声在,倒是让杨某总觉得李公子与我辈一般大。若是不认得公子的人,定不相信那些大事竟是眼前这位俊朗公子所为。”
李旭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杨佥事哪里话,小子误打误撞而已,当不得夸赞。”两人聊了一会,雅间门开了,却是小二端着酒菜。
待到酒菜布置好,小二退身出门。杨熙给自己倒了杯江南春,又给李旭倒上米酒,这才举杯说:“今日有幸请李公子吃酒,这一杯,谢李公子赏脸。”李旭也跟着举起酒杯,笑着说:“杨佥事言重了,能与杨佥事吃酒,是小子荣幸。”两人仰头一饮而尽。
杨旭放下酒杯,又给自己和李旭倒了一杯,再次举起来:“李公子,这杯酒敬你当日为燕山卫出头。”说完,直接一口干掉,然后杯底示人,看着李旭。李旭也正了正脸色,说道:“敬燕山卫。”然后喝下这杯米酒。
第三杯,杨旭倒是又笑了,看着李旭说:“这杯,敬李公子青云直上。”李旭一听,放下酒杯好奇地说:“杨佥事,这是个什么说头?”杨熙摇摇头,只是让李旭把这杯酒喝了再说,李旭无奈,举起杯和杨熙碰了碰,一口喝下,这才放下酒杯,等待杨熙的下文。
却见杨熙伸手入怀,掏出一块黄澄澄的令牌,递给李旭。李旭接过一看,“锦衣卫隐部”,又翻过来,“总旗李旭”。
李旭疑惑不解,锦衣卫什么时候多了个隐部?自己什么时候成锦衣卫的人了?当下看着杨熙,抖了抖手上的令牌,意思是让杨熙解释。
杨熙笑了笑,低声说了一句:“皇上有旨,任李旭为锦衣卫隐部总旗,护卫皇长孙。”
李旭心中一震,双眼微眯看着杨熙。杨熙却没有继续说话,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鱼,放在嘴里细细的呡起来,时不时挑出两根鱼刺,放在桌上。
李旭却没有心情吃东西,心里思索着很多念头,比如这道圣旨是真是假?为何是杨熙来传旨?护卫皇长孙是什么意思?还有,隐部是什么?
仿佛看出了李旭心里的疑问,杨熙笑了笑,对李旭说:“不用多想,就是表面上的意思。这东西给你看看,等会记得还我。”
李旭左右看看,起身坐到杨熙侧面,将牌子放在桌上,低声问道:“隐部是什么?皇长孙身边高手如云,为何要我一个孩子去护卫?”
杨熙摇摇头,没有说话,收起了桌上的牌子。又吃了两口菜,看见李旭还是瞪着他,这才苦笑一声,俯身对李旭耳语道:“这隐部总旗只是个名义,你是皇长孙伴读,事情做起来方便,也没人会注意你,皇上希望你能在这段时间暗地里保护皇长孙,就这么简单。明白吗?”
李旭正想问“这段时间”有多长,突然想起今日大皇子进京的情形,顿时明白过来,对杨熙微微点了点头。
什么隐部总旗,不就是朱棣要立太子,怕有人对朱瞻基动手吗?
接下来,雅间里又恢复了正常的气氛,两人喝喝酒,吃吃菜,时不时还对窗外的人流点评一番。一顿饭下来,竟是吃了快一个时辰。待到两人都是酒足饭饱,这才下楼,在门口分道扬镳,各回各家。
米酒虽然甜甜的,酒味也不浓,可毕竟还是酒,一壶下去,李旭的脸也红了,不过脑袋还算清醒。
这次大皇子回京,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棣这是要立太子的前奏。只是到底会立谁,李旭心里没有把握。
李旭是朱瞻基的伴读,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李家支持大皇子的信号,想摘也摘不了。虽然历史上是朱高炽做了太子,可现在不再是历史上的大明,李旭心里总有些打鼓。只是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待朱棣圣心独裁。
只是朱瞻基的安全要放在心上了。没那块牌子,若是有人对朱瞻基出手,李旭完全可以置身事外,最多看上朋友的面子上拉一把而已。可有了这块牌子,李旭只能全力以赴,不让朱瞻基出事。不过相信暗地里看护朱瞻基的绝不止自己一个人。李旭回忆着怡庆宫里的宫女太监,想看看还有谁是扮猪吃老虎,深藏不露。
没想到吃个饭而已,居然吃出了一个麻烦。躺在自家床上,李旭苦笑不已。
三天后的卯时,李旭准时出现在文华门外,由太监带着进宫,准备今日的伴读。
李旭和这个太监已经很熟,走在宫里,李旭笑着说:“钱公公每日都要早起,着实幸苦。”
钱公公边走边笑着回:“嗨,小的只能干点看门扫地伺候人的事,若再不能早起,也就没小的饭吃了。”
寒暄了两句,李旭仿佛不经意的提起朱瞻基:“近日大皇子回宫,长孙殿下肯定很高兴把?”几天没有入宫,又得了差事,自然是要先探探宫里的情况。
“这倒是,大皇子与皇长孙殿下一年多没见,自然高兴。若不是皇上问起,还不知道李公子要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