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君(无敌道君)-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州刺史府,后园内,商淑清从内宅一座院子门口经过时愣住止步,看向里面屋檐下孤零零坐在廊椅上的凤若男。

    清清瘦瘦的凤若男一脸迷惘,每日里浑浑噩噩的样子。

    商淑清有些诧异,走了进来,径直朝屋檐下走去。

    “王妃,郡主来了。”里面的丫鬟提醒了一声,才让凤若男回过神来。

    凤若男起身,露出一脸牵强笑意走向台阶相迎,“清儿来了。”

    “嫂子。”商淑清登上台阶见礼之余,上下打量了她一下,有点奇怪的问道:“大军已整备齐当,就要出发了,嫂子怎么还没换衣裳?”

    这话倒是把凤若男给说愣住了,大军出征和我换衣服有什么关系?不由问道:“清儿,是要我送行吗?王爷没发话,我是不能随意出去的。”

    这话说的是如此的理所当然,哪像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满身带刺的女将军。

    经历了一些风波,曾经的那些棱角已经给磨没了,也已经认命了,形同朽木般就这样着。

    总的来说,她如今比以前好过多了,自从商朝宗的两个美妾被牛有道给折腾走了后,这里已没人敢再对她无礼放肆,不是看她的面子,而是看牛有道的面子。

    有牛有道做靠山,连王爷都不敢惹,连王爷都乖乖将那两个美妾给处置了,那些下人自然是都老实了。

    可这并不代表商朝宗就能喜欢她,首先是她的姿色的确不怎么样,其次有些事情已经闹到了刀兵相见死人的地步,凤家杀了商朝宗的弟兄,商朝宗又杀了凤若男的哥哥,两人之间的裂隙哪是能说弥补就能弥补上的。

    这话却是听的商淑清鼻子一酸,她终于明白了道爷为什么要让嫂子跟着冒险出征,脑子里甚至闪过一个念头,道爷是不是对刺史府内的情况一清二楚?杂念闪过,上前握了凤若男的双手,“嫂子,哥这次要带你出征,你不知道吗?”

    “带我出征?”凤若男一脸迷惑地摇了摇头。

    商淑清又问:“哥没告诉你吗?”

    凤若男又是一脸牵强表情地摇了摇头,她连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也早就和商朝宗分居了,见面都少,就更别提说什么话了。

    商淑清不禁暗暗责怪自己,回来的时候她特意来拜见过嫂子,只是在蒙山鸣开口前、在哥哥答应之前她也不好多说什么,万一哥哥不答应,怕反而引起夫妻之间矛盾。

    后来晚些时候,她亲眼见到蒙山鸣开口了,也见到哥哥答应了,本以为这边会知情,谁想这里居然还不知道。

    “嫂子,蒙伯伯向哥开口了,让哥带你出征,哥已经答应了。这是道爷的意思,我们离开茅庐山庄时,道爷特意向蒙伯伯提了这事……”商淑清把牛有道特意叮嘱的经过说了个清楚明白。

    凤若男听着听着,已经是稀里哗啦泪流满面,最后直至颤抖着哽咽。

    没想到,她真的没想到这种时候的牛有道还能惦记着她,还能想着她的处境,这次是明确帮她说话了!

    原本以为连亲生父母都靠不住,却不想,原来,这世上还有人一直把她放在心里当回事,一直牵挂着她。

    “骗我的一万金币…”凤若男哽咽着呓语,顿时又哭的收不住了,蹲在了地上,哭的不知是高兴还是难受。

    脑海中是某人死皮赖脸骗她钱的那一幕,她今天不管过的好不好,都和那个人脱不了干系。

    牛有道当年的介入,真正是彻底改变了她一辈子的命运。

    之前不管牛有道做了什么弥补,她心里都还是有点恨牛有道的,但是这一刻之后,真的不恨了,再也恨不起来了。

    不管将来商朝宗待她如何,自己的命运又如何,有了今天这一回,她都不会再恨了,哪怕有一万个恨的理由也不会再怨恨牛有道!

    她很清楚,如今的牛有道哪是缺那一万金币的人,哪是还不起那一万金币的人!

    商淑清也哭了,跟着蹲下了,安抚着。

    院子外面传来了熟悉的车轱辘声。

    商淑清抹了把泪看去,只见商朝宗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蒙山鸣进来了,商朝宗身穿着战甲!

    商淑清赶紧提醒了凤若男一声,凤若男也赶紧站了起来抹泪,可是根本控制不住情绪,泪还是一个劲地往外淌。

    商朝宗和蒙山鸣看了看凤若男的穿戴,似乎没做任何准备。

    两人不由都看向了商淑清,当时这边说定这事的时候,商淑清是在场的,都以为商淑清会来告诉凤若男,看这情况,似乎才刚知道。

    现在也没必要追究这个,蒙山鸣轻叹道:“王妃,大军即将出征,这个时候哭不吉利,为全军将士着想,忍一忍吧!”

    劝的方式有点生硬,不过却很有效果。

    “嗯!”凤若男连连点头,连连抹泪,憋住了哭。

    商朝宗欲言又止了一阵,两人久不交谈,有些不知该如何跟她说话,最终硬生生问道:“还上的了马、提的动枪吗?”

    “嗯!”凤若男又用力点头,泪水又不争气地冒了出来,使劲擦。

    商朝宗:“时间已经定了,半个时辰后大军准时出发,半个时辰换装够不够?”

    “嗯!”凤若男还是点头。

    商朝宗:“我们等你。”

    商淑清立刻拉着凤若男回了屋。
………………………………

第六五一章 南州出征

    两个丫鬟欠身行礼后也跟进了屋内伺候。

    商朝宗仰天长呼出一口气来,神情极为复杂。

    刚刚一开口,居然不知该如何开口,方知已经很久没跟凤若男说过什么话了,他心里忽然也有些不是滋味。

    这次之所以如此,之所以改变了态度,自然和蒙山鸣的劝说有关。

    经蒙山鸣一提,他才深知自己误会了牛有道。

    才知之前按兵不动并非放任大燕存亡不管,而是真的不到时候,如今万事俱备,只欠南州大军出征!

    才知之前的严词训斥甚至说出了‘妄动者,死’并非是蛮横霸道,而是在遏制他的头脑发热。

    才知之前截下军粮也并非是什么为保存实力,而是在挖空心思最大程度的保住那批军粮不被损耗,而是要让大燕借来的这批军粮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同时又减轻了南州百姓的负担。

    这里里外外的一通绕,既拖累了叛军,又逼迫朝廷赐予了兵权。

    其中的种种真是连说着都绕,做起来更是可想而知了,可见道爷为此耗费了多少心血,真正是为了他商朝宗、为了他南州、为了大燕在呕心沥血。

    他深为自己之前的误会而惭愧,发现自己的确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真正是汗颜惭愧呀!

    因此,蒙山鸣一讲明原因转达了牛有道对凤若男的话后,商朝宗实在是找不出什么拒绝的理由,也没了拒绝的勇气。

    前前后后,从头到尾,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了牛有道是对的,还需要再怀疑牛有道眼前的这个决定吗?

    蒙山鸣回头看了眼叹息的他,再回头看看房门紧闭的房间,嘴角微微一笑,亦有感慨神色。

    早先牛有道帮凤若男站边,一直都做的比较隐晦,显然也不想让王爷觉得在蛮横插手王爷的家事。

    还以为那次过去就过去了,谁想那位一直在斟酌等待合适的机会。

    这次果断而明白无误的介入,令他不得不感叹,这分寸、这时机真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他算是彻底服了,他也实在是难以置信,一个如此年纪轻轻的年轻人驾驭事物的能力居然如此高超,真不敢相信是这种年纪的年轻人能干出的事,许多事情是需要阅历的!

    心中不得不感叹,这世上果真是有天纵奇才的人!

    他想到了那个脸上喜欢带着和蔼笑意的老熟人东郭浩然,没想到东郭浩然居然留了一个这样的关门弟子给这边……

    屋内几人出来,商淑清笑嘻嘻的陪着一个身穿战甲的女将军走出。

    蒙山鸣捋须笑着,颔首着。

    穿着战甲的凤若男走到二人跟前,似乎有些浑身不自在,穿着原来习以为常的装扮出来见人竟有几分忸怩之情。

    商朝宗打量着,注意到了,发现凤若男瘦了好多,战甲已经没那么贴身了,有点松,腰带束紧缩小了腰围。

    他同样也注意到了,重新换上战甲的凤若男眼睛里有了别样神采,虽忸怩,却有了精神,一种难以言喻的精气神又到了她的身上。

    “好了。”凤若男尴尬回了声。

    其实远没有用上半个时辰。

    “走吧!”商朝宗推了蒙山鸣转身……

    刺史府外,一群人马已经集结完毕,除了偶尔响起的马嚏声,所有人静默肃立。

    府门内一群人出来,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商朝宗和凤若男,一男一女并排跨步出门。

    王妃?门外一群静立的将领见状忍不住面面相觑。

    商朝宗翻身上马,凤若男亦翻身上马,夫妇二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蒙山鸣亦被人送上了马,特制的马鞍。

    正常的马鞍他是坐不住的,双脚残疾无法再控马,马鞍周围有一圈固定的矮小护栏。

    大军出征,蒙山鸣不想坐在轮椅上,至少现在不想。

    有给他准备的马车,现在不用,等路上再说,现在是要提振民心和军心士气的时候。

    大禅山掌门皇烈及一群修士也陆续翻身上马随行。

    商朝宗大手一挥,旌旗招展开路,一面大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商”字。

    人马如长龙般而去,清脆的马蹄声响了一路。

    途径戒严的街头,左右百姓挤满了,人头攒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许多人都觉得好奇,这次大军出征居然没有征粮之类的,也没有征兵。

    这次的燕国叛乱,南州这边的百姓是幸运的,从头到尾都像置身事外一般,只在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中谈论战事,务农经商的一切照常,丝毫没受干扰。

    一身黑色披风的尕淼水领着数名太监,也在大军中摇晃在马背,不时冷目扫视四周。

    他来这里,自然高度着南州的一举一动,南州这边反馈给他的消息令他心头沉重。

    没有闹得鸡飞狗跳的征粮,也没有追得人到处跑的抓壮丁,百姓从头到尾没受到任何骚扰,安居乐业,在这乱世真正如同一方乐土一般。

    和京城那边以及途中的一些见闻对比,不知避免了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尕淼水心中莫名一声叹。

    眼前也有一些不和谐,有妻子带着儿女在道路旁哭啼,看着亲人在大军中离去。

    这是打仗,会死人的,不知家人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你看连王妃都一起了,真若危险的话,王妃一介女流岂会上战场?”

    人群中有人适时的安慰,避免悲戚之情感染酝酿出乱了人心的局面,是蓝若亭事先安排好的人。

    凤若男端坐在马背,双眼发亮,又找到了那种久违的感觉,忍不住偶尔看看并骑在旁的商朝宗。

    大军出城,城外是数不清的骑兵,英扬武烈卫中的一部分。

    人马一出城,城内城外人马汇合,大军开始驰骋,都是骑兵,城外留下一片尘烟,没有携带什么辎重。

    粮草辎重之类的,在朝廷旨意刚到时就立刻先行出发了,蒙山鸣谋定而后动,一切都有条不紊。

    南州截留的那批军粮,大部分事先分散押送去了定州。

    南州边境一带的人马已经分批向定州那边集结,准备与这边赶去的骑兵在定州某地集结碰面。

    城头上,商淑清和蓝若亭目送大军远去……

    途中,商朝宗下达了第一道平叛军令。

    命将齐国借给燕国还未完全送到各诸侯手上的战马停止输送,等待这边人马去接收。

    同时命南州之外的沿途各州府集结一定数量的战马,筹备大军途中用的粮草,等候这边的调用!

    这道军令一出,沿途各州府顿时咒骂。

    各路诸侯人马接到消息后也在骂娘,凭什么拦截我们的东西,南州是不是截别人的东西截成了习惯?

    可是没办法,人家如今是平叛大将军,首道军令不听说不过去,其次是人家只要那些没送到位的,没送到位的给你停下来你也没脾气。

    为了能让南州顺利出兵,几路诸侯背后的三大派势力也都劝慰安抚。

    为了能让南州顺利出兵,朝廷同样在督促各路州府配合,别弄得人家借机找茬甩包缩回去了。

    南州人马一出南州进了定州,事情确定了下来,燕国朝廷终于公开昭告天下!

    燕京顿时一片沸腾,惶惶人心似乎涌现出了一丝希望。

    “外面吵什么呢?”

    一条巷子里,一个满身补丁破衣的少年挑了箩筐进家门,一个同样满是补丁衣裳的拄拐老头驮着背问了声。

    少年精神振奋道:“爷爷,朝廷封南州刺史庸平郡王为平叛大将军,南州出兵了,大家都说平叛可能有希望了!”

    老头佝偻着身子迟缓着问了声,“是那个宁王的儿子吗?”

    少年点头,“是啊,就是他!”

    老头靠着门框慢慢坐在了门槛上,感慨道:“宁王啊,想当年宁王还在的时候,哪会有什么叛军呐,都被宁王给扫平了,不用再老是打仗征粮,大家日子都好过了不少,可惜死的早了点。宁王的儿子出山了,看来的确是有点希望了。”

    普通百姓对事实真相并不知情,只怕连商朝宗自己都没想到,只凭一个‘宁王儿子’的名头,在燕国上下人心惶惶之际就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和渴望,都希望他不要辱没宁王的威名。

    其实大多人并不是很在乎宁王的死活,宁王毕竟早已远去,在乎的是眼前的生活,这时常摊派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富贵人家也担心一旦燕国败亡家业不保!

    这其实就是人心,宁王商建伯留给儿子的是人心!

    ……

    御书房内,田雨不敢抬头,只敢悄悄打量商建雄的脸色。

    捧着谍报司送来的每日一报的京城动静,商建雄的脸色很难看,胸脯急促起伏着。

    奏报上皆是百姓对商朝宗出兵的各种振奋言论,各种对宁王的怀念。

    哗啦!商建雄将奏报撕了个粉碎,气喘吁吁着:“刁民!一群刁民!”脸都气的发青了,两眼似乎要冒火一般。

    ……

    “四万多车军粮全部送出了南州,没有扣留,全部献做了战用。定州那边清点过了,甚至还有补充,凑满了五万车军粮!”

    看过手中消息的宫临策回头对在座的龙休和孟宣说了声。

    另两人陆续转手查看了一下纸上消息,都有点意外,截了朝廷的军粮居然丝毫未吞。

    孟宣奇怪道:“难道我们之前真的误会了他?”

    宫临策冷笑一声,“误会什么呀?粮车坏上一路还能有假不成?”

    龙休琢磨了一阵,略带欣慰道:“不管怎么说,还是识大体的,但愿能顺利平叛!”尾音带了几分低吟,目光又瞅了眼门外的易舒。
………………………………

第六五二章 四灭

    定州城外,一股尘烟从远处而来,紧接着隆隆蹄声震颤大地。

    事先接到消息站在城头的薛啸脸颊抽搐。

    又岂止是他,定州府城内的上下官员都有些心头发紧,有点害怕。

    平叛大将军商朝宗把定州府城定为了南州人马的集结地,从南州边境而来的人马源源不断从西南方向聚集而来。

    之所以害怕,是担心商朝宗平叛是假,趁机攻打定州府城是真。

    可这没证据的事情谁敢乱说?偏偏又不能阻止。

    战事紧急,商朝宗连南州西部的人马都未调用,直接让南州东部的人马先行出发,避免集结来回的耽误,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商朝宗硬要说这里是最佳的集结地点,作为平叛大将军怎么用兵是人家说的算,定州拒绝算怎么回事,想延误战事吗?

    隆隆而来的骑兵气势如排山倒海一般,抵达城外号令停下时,又在弥漫的尘烟中静若山岳,一杆“商”字大旗立着。

    城头,站在薛啸身边的仙云派掌门万轻烟问了声,“这莫非就是英扬武烈卫?”见薛啸微微点头,他也不由赞了声,“仅凭这动若奔雷、静若处子的杀气腾腾军容,就知名不虚传!”

    看出对方没有攻打的意图,薛啸未多言,迅速转身,领着一群人下了城楼,也纷纷跨上战马,出了城。

    “王爷一路辛苦!”

    与大军中的商朝宗一碰头,坐在马背的薛啸哈哈大笑着拱手行礼,目光瞥了眼商朝宗身边手提长枪的女将。

    风尘仆仆的商朝宗端坐马背无动于衷,面无表情道:“战马,粮草可准备妥当了?”

    薛啸有点尴尬,依然笑回:“大军途径嚼用的粮草自然是准备齐了,战马也集结了三千匹。”

    尕淼水纵马出列,到了两人中间,为薛啸缓和道:“大军奔波劳累,薛大人不妨先迎王爷进城休息。”

    “好好好!”薛啸拨转坐骑相请,“王爷,请!”

    商朝宗依然无动于衷,继续问道:“我南州人马来了多少?”

    薛啸只好回道:“目前不到三万人,已在离此五里外的地方扎营。”手指了个方向。

    商朝宗拨转坐骑,两腿一敲马腹,率先驰骋而出,朝他手指方向而去。

    凤若男策马跟上,两万骑兵如龙追随。

    好一阵动静过去,现场只留下了薛啸和尕淼水等人吃灰,两人相视无语。

    “什么东西,我好心准备了东西犒劳大军,居然不领情。”薛啸忍不住骂了声。

    尕淼水摆了摆手,“算了,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他不进城你也省事,犒劳大军的东西送往南州人马驻扎的军营吧。”

    他也没有久留,领着几名太监一路吃灰跟去了。

    不一会儿,城中出来了一群人,抬着猪羊,挑着鸡鸭鱼肉,推着一车车酒水,赶去南州军营……

    南州大军临时驻扎地,此时约莫有三万人,后面还有人马陆续来到,却没有后出发且距离较远的商朝宗速度快,没办法,商朝宗率领的是骑兵。

    商朝宗与自己先期抵达的人马一汇合,立刻下令抓紧时间休息。

    定州府城送来的犒劳之物也没客气,该吃的吃,该喝的却是丝毫未动,什么人送来的就由什么人拉了回去。

    商朝宗延续了宁王时期的规矩,大军作战不得饮酒,要喝也是喝战后的庆功酒。

    饭桌上,从驻扎营地转了一圈回来的尕淼水开口相问,“四十万大军,要多久才能赶到?”

    对于南州这次出动的人马,朝廷是满意的。

    南州原本有八十万人马,不过之前大多是天玉门那一系的人马。

    出现了南州夺权之变后,商朝宗哪还能放心,宁精不滥,八十万人马被商朝宗清洗成了五十万。

    被清洗的三十万人马只有少部分被杀,其他的全部解散为民。

    虽然因为财力问题,各路诸侯中南州人马是最多的,可手上五十万人愿意出动四十万平叛,朝廷无话可说。

    相比四十万人马只愿出动二十万的那些诸侯,诚意不知好到哪去了。

    商朝宗道:“本王已经下令,所有人马全部急行军,日行两百里!”

    尕淼水怕这边拖延,听这么一说,放心不少,点了点头。

    大军休整后,商朝宗再次下令出发。

    尕淼水闻讯从营帐内钻出,追上翻身上马的商朝宗急问,“王爷,大军未集结齐备,为何现在就出发?”

    “后续大军在此集结后会赶往下一个集结点,军情紧急,我前锋人马要先行到位!同时先行一路督促,各地州府若有懈怠筹备者,休怪我军法无情,定杀不赦!”

    商朝宗扔下话已率领大军再次上路。

    尕淼水神情一凛,赶紧让随行人员传讯朝廷,让朝廷加紧督促各州府官员,商朝宗杀气腾腾的,别真撞到了商朝宗的手里,到时候被杀,连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同时也放心不少,商朝宗若真一路带着四十万人马滚滚前行,实在是件让人担心的事情,一旦有变会很麻烦。

    说到底,动用南州人马朝廷还是有些不放心,方派了他来一路监督,一旦发现不对,立刻上报!

    待他率人追上商朝宗后,又发现了不对,集结的三万人马大多是步卒,哪能跟上商朝宗骑兵的速度,几乎都被商朝宗给扔下了。

    问商朝宗原因,商朝宗还是同样的理由。

    因薛啸仓促下集结了三千战马,商朝宗的骑兵阵容中又多了三千骑兵相随。

    许多人不是骑兵出身,只能是一路实践学习。

    在商朝宗一路杀气腾腾逼迫之下,沿途接到军令的州府拼了老命凑足了他所需的战马。

    然而商朝宗暂时又不用,只需先行确认到位便可,自己率领人马继续前行,战马也没带走,留给后面赶到的步卒代步追赶。

    一路上皆是如此!

    尕淼水心中还暗赞商朝宗用兵神速,若是几路诸侯都有这般平叛之心,何愁叛军不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