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两宋悲歌-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序的真迹在哪里已经成了谜题,我房中的那幅也只是本朝米元章的临摹版本。”不禁摇了摇头。
那店家笑道:“姑娘为何摇头,难道说这幅字不是真迹?”文菁道:“这幅兰亭序虽说笔法上极力模仿,但字里行间透露的却是苍白无力,实乃一庸俗的摹本而已。”那店家道:“小姑娘不要信口开河,在这里胡言乱语!”文菁听后,心下暗道:“这店家真是不可理喻,便是我随手一写也会比这个摹本好上许多。”
忽听得一男子的声音道:“这位姑娘说这个版本庸俗,依在下看来,也不过是一世俗摹本!”徐、文二人转身望去,见三个衣着富贵的男子走进店来。
三人中,为首的一人约是二十多岁年纪,有些瘦弱。他旁边一左一右亦是两个年轻男子,看衣着同样富贵不已,不像是他的仆从,左边一个年龄比他稍小,是一副浪子弟的样子,右边一个看年纪不过与徐晟一般,却是看起来最有英气。刚刚说话的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那个男子将手中的扇子一挥,道:“在下赵九,这两位是在下的哥哥,分别为赵甲和赵丙,不知姑娘如何称呼?”徐晟再看去,觉得三人并不是很相像。文菁没有马上回答,那店家又道:“你们三个也是来砸场子的么?”赵丙喝道:“你这幅兰亭序已经假得不能再假了,如何在这里以次充好?这京师城中难道就没有王法了么?”那店家也是不甘示弱,拍了拍桌子道:“你们三个敢到这里来指手画脚,不知道这店是谁开的么?”“那我们三兄弟可要洗耳恭听了!”赵九慢悠悠地挥着扇子道。
那店家骄傲道:“哼!我告诉你,叫你们吓破胆了,这家店可是一人之下――”“住口!”又是一个男子的声音喝道。
那店家听后,立时止住不说。但众人心中都明白了七八分,这京师城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除了太师蔡京还会有谁。一个儒打扮、留着约莫三寸美须的中年男子过来,赔罪道:“家仆无礼,还望见谅!”
看此人如此客气,正要发作的赵九也把怒火压了回去。那个中年男子道:“既然几位都是行家,还望不吝赐教!”教人备了笔墨。赵九见状,急忙道:“那我们弟兄几个就献丑了!”拿过笔来,推了推眼神有些呆滞的赵甲,道:“哥哥,不要只顾着看美人了,来写点。”赵甲惶声道:“我不不是在看美人。”赵九对文菁拱了拱手,以示失敬,将笔交给赵甲。
赵甲俯身在纸上写了第一句“永和九年”,接着赵丙和赵九也各人写了一句,围看的人皆是叫好。赵九恭敬地将笔递给文菁,道:“也望姑娘赐教!”文菁见众人都齐刷刷地望着自己,推辞不得,也接着他们写了第四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众人又是一阵喝彩。
文菁放下笔后,那个中年儒士夸赞道:“既然四位一个比一个写得好,那本店的这幅庸作放在这里确实是贻笑大方了。”拿起那幅摹本,当着众人的面将它撕毁,接着说道:“几位请跟我来!”
那店家却是拦住徐晟道:“你没有写,不能进!”文菁道:“要是不准他进,我也不去了。”那中年儒士依旧面带笑容道:“这位应该是姑娘的朋友,但来无妨。”
徐、文二人并那赵氏三兄弟一起跟着他来到了里屋。徐晟进去时才发现有十几个人是跟着那三兄弟的,他们警觉地在外面徘徊。
那中年儒士自我介绍道:“鄙人复姓上官单名荣,表字公茂。”赵氏三兄弟重复介绍后,徐、文二人亦介绍了自己。文菁道:“这位大哥是小女子的师兄,平时不喜在别人面前题字。”只说得徐晟一阵脸红。其余四人都估计出她是在替徐晟打圆场,但都没有点破,而是默认了她的说法。
上官荣又拿出一张兰亭序,呈与文菁道:“姑娘品评一下这张如何?”文菁细细地看了一下,说道:“这幅已比刚才那张好上一些,虽然字里行间依然不够传神,但不失为一张形似的作品。”上官荣故意问道:“那这幅和姑娘的字相比,孰好孰差?”文菁也不知眼前是谁写的,虽然有些难为情,但不得不如实道:“小女子就不谦让一回,确实比不上我。”“差多少?”上官荣进一步问道。
文菁却是低下头去,不再回答,心下暗道:“若是说句不谦虚的话,是要差上好多,可是这话我自己怎么好意思说?”上官荣大笑道:“看刚才‘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那九个字,便知这幅字要比这位姑娘差上许多了!不瞒各位,这幅字是出自在下的手笔,拿出来只博一笑而已。以姑娘的笔法,若是随便写上几张拿出去,那都是大价钱,但书画想来为陶冶性情之用,这高明手法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然不会拿它去用金钱衡量!”徐晟听了这话,心下暗道:“以菁儿的字,我怀里的这本十八般武艺必然也是值好多钱了吧,不过正如这位上官公茂所说,我怎么会拿去钱呢?”想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
上官荣打开一个古朴的木箱,拿出来的还是兰亭序。文菁见时,此本墨色鲜活,跃然纸上,摹写精细,纤毫毕现,不禁赞道:“这本笔法、墨气、行款和神韵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上官荣道:“那这本是不是真迹?”文菁依旧是摇头:“这本只能说基本上可以窥探王羲之的笔法,但还不是原貌!”上官荣道:“既然姑娘刚才夸赞了一大番,又何以说不是原貌?”文菁指着纸上的“神龙”小印章道:“这世人谁也没见过真迹,但这本上面的‘神龙’小印明证,如果小女子没有猜错的话,这是唐初冯承素的摹本。”
………………………………
第十七回 梦回乍醒指江山(8)
她的话刚落音,赵氏三兄弟拍手道:“姑娘一语便指出了其中的猫腻!”徐晟也是心中暗惊,在他看来几张兰亭序虽有差别,但毕竟都是细微的好坏,听文菁这么一说,方知这其中的好坏太多了。
文菁道:“此摹本颇具神韵,想必是初唐时真迹还流传于世的故吧?”上官荣问道:“何以见得?”文菁微微笑道:“我也是从笔记中看到的,不知其真假。本朝所编纂的太平广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隋末,广州一位僧人得到了兰亭会序。这个僧人有三样宝物,非常珍惜地收藏着。一是王羲之手书兰亭序,二是铜制神龟,三是铁制如意。唐太宗非常爱好书法,听到哪里有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就设法弄到手里。王羲之别的书法真迹,太宗皇帝都得到了。唯独这份兰亭序,听说在广州这个僧人手中,而难以力取。于是,他派去一个人,用欺骗的手段,从这位僧人手里弄到了兰亭序。僧人失去兰亭会后说:‘第一宝物没有了,其余的宝物还有什么值得来收藏的呢?’于是用如意击石,打断了扔了;又将铜龟的一只脚摔坏了,这只铜龟本来在水里可以行走,但脚断了后再也不能行走。这个故事足以说明这幅墨宝的珍贵,并且这只是太平广记中的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在书里洋洋洒洒摘录了几千字,讲述了萧翼从辨才和尚那里骗这幅墨宝的全过程。”赵九道:“据说后来那李世民为了一己私欲,将兰亭序带入了坟墓。”文菁继续说道:“欧阳公所编的五代史温韬传中说:‘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昭陵便是唐太宗的陵墓,所以又有说法是王羲之的真迹已被温韬盗出,重新传于人世,还有一种说法是唐太宗下葬时用了摹本而留下了真迹,但其中的真真假假又有谁知道呢?”
上官荣钦佩道:“姑娘真是熟读诗书,如此应为女中状元!”文菁自谦道:“胡乱读得些稗官野史,让几位见笑了。”赵九道:“既然其真迹不见于人间,那眼前可就是传世最好的一个摹本了?”赵丙道:“早就听闻太师的收藏包揽古今,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我们三兄弟佩服,佩服!”
赵九小声对赵甲道:“哥哥,你何不买下来送给这位姑娘?”赵甲听他一提醒,问道:“敢问店家的这幅字要多少钱?”不知是上官荣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还是猜出了他的用意,笑道:“想买过去送给这位姑娘?我上官荣岂是这等俗人,这幅最好的摹本便送与她了!”赵九心下暗惊:“看来他也不是什么普通的家臣,居然能将蔡京的东西随便送与别人!”
文菁心底里对这幅字也是十分喜爱,得不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退而求其次,但亦没有想到店家是如此大方之人。
上官荣将其卷起,交与文菁,道:“姑娘若是过意不去,便在小店留下一幅字吧!”文菁欠身道:“小女子的字怎敢与前朝大家相比?”推辞不去,便拿了笔墨,依旧写了一幅兰亭序,用的也是行书。
上官荣接过,笑道:“姑娘的行书万缕千丝,俯仰婀娜,看似信手写出,实则形神俱佳,以这幅字换在下的区区摹本,当是姑娘吃亏!依在下看,姑娘的字距离传世之宝只差一样东西!”“哦,什么东西?”赵九追问道,他对文菁的字却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就是落款处的一个大印!”上官荣朗声道。说完后,他与徐晟和赵氏三兄弟互望一眼,众皆大笑。文菁亦不禁莞尔,抿嘴浅笑,在徐晟耳边悄声道:“晟哥哥,你说我是不是过于追求这些宝物了?”徐晟回道:“你只是对于这些‘琴棋书画’之类的喜爱,不过以我的了解,便是得不到也不会念念不忘,你说是么?”文菁轻轻点头默认,呵护着自己的那个人总能深深理解她的内心。
***
赵甲、赵丙和赵九三兄弟离了书画店,立即有十几个人过来护卫,一个小头目过来问道:“太子殿下,你没事吧?”赵九道:“我们只不过去了店中的后堂,这京师的清平之地,又会有什么事?”
原来这三兄弟便是当今的三位皇子,正如他们的假托名字一样,分别为赵佶的长子、第三子和第九子,名为赵桓、赵楷和赵构,其中赵楷被封为郓王,赵构被封为康王。今天两位弟弟陪着太子在京师到处逛逛,无意中碰到了徐、文二人。
在回宫的路上,赵构问道:“大哥,你既然喜欢那位姑娘,为什么不大方一点去追求?”赵桓道:“你不见佳人已是心有所属?”赵楷凑过来,笑道:“你可是太子哟,以后咱这大宋的江山都是你的,还愁不能俘获一个民间女子的芳心?”赵构道:“太子当以国事为重,若是让父皇知道了,可要说你不务正业了!而我就不一样,我只排行老九,这皇帝轮来轮去终究轮不上我,所以说,小弟可要去追求――”“九弟,”赵楷插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做皇帝也不和找美人冲突,父皇自己和那醉杏楼的,嘿嘿并且有了江山才有美人嘛!”
赵构道:“那你们说说李师师和这位姑娘谁漂亮?”赵楷道:“醉杏楼父皇是明令禁止我们这些皇子去的,那些豪绅都能花点钱去听听琴,我们却去不了!不过,李师师未必比得上这位姑娘!”“此话怎讲?你又不曾见过李师师!”赵构问道。
………………………………
第十七回 梦回乍醒指江山(9)
赵楷道:“这父皇后宫三千,你我府中也有不少佳丽,可曾见过这般漂亮的美人?”赵构点头道:“三哥说的是!”赵楷继续说道:“依你三哥看,这美分为几种境界:第一,一看美,细看不美;第二便是一看美,细看还美;第三便是不管你怎么看,叫你越看越美,但是要你说哪里美,你却说不出来了,因为实质上她完美无缺,而当你绞尽脑汁想去形容她时,又想不到什么词,平日里读得书都一股脑儿抛掉了,有种‘江郎才尽’之感。你府中那个你最的邢妃,差不多能达到第二层次,但最高层次的非刚才这位姑娘莫属!”赵构见他分析得有理,连连称是,补充道:“若是别的女子,要论谁更美可是众说纷纭了,你认为这个好看,可能我却认为那个更好看。不似刚刚这个小姑娘,人人都觉得她最漂亮。”
“你们二人不要乱嚼舌头,等会叫多嘴的传到父皇那里去了!”赵桓提醒道。
赵楷和赵构打趣道:“是,太子殿下!”
三人回宫,经过偏殿时,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跑过来,甜甜叫道:“哥哥们!你们去哪里了?”赵构摸过她的额头,道:“嬛嬛,我们去外面走了走!”这个小女孩是他们的妹妹,名唤赵嬛嬛,封号为“柔福”。
赵嬛嬛一听他们出去玩了,拉住赵桓的衣袖道:“大哥,我也要去玩,陪我去父皇那里说!”赵楷道:“嬛嬛不要不懂事,你大哥是太子,怎能陪你去说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赵嬛嬛撒娇道:“可是我要出去玩嘛!”赵构牵了她的小手,道:“两位哥哥都以国事为重,你九哥陪你去说!”赵楷不服道:“嬛嬛可是我的亲妹妹,我也陪你去,不就是被父皇责备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和赵嬛嬛是同一个母,故刚刚说了她两句。
二人牵着她,来到赵佶的书房,先请安后。赵佶放下手中的笔,将桌上的云龙笺抬在手里,对赵楷和赵构二人到:“楷儿、构儿,你们来看看,朕的这幅草书怎么样?”赵嬛嬛抢先道:“我来看,唔,父皇的草书千字文笔势奔放流场,变幻莫测,一气呵成!”赵佶满意笑道:“看来朕的嬛嬛长大了,知道欣赏书法了!”
停了一会儿,赵佶问道:“你们三个来找朕,有什么事?”赵构道:“父皇,嬛嬛想出去玩,希望父皇恩准!”
若是皇子想出去自然可以出去,但是公主必须有皇上的同意才能出去。赵佶大笑道:“我就知道就你构儿不务正业,整天想着出去玩!那明日你就陪嬛嬛出去吧!”
赵嬛嬛道:“父皇,让三哥和九哥他们去忙国事吧,我去找太师府的蔡姐姐就行了!”赵构知她自小与太师那个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儿一起长大,两人情同姐妹,并且好几次蔡娴来宫里时,可以看到她神采飞扬,大有不让须眉之势,便道:“既然你要去找她,朕也放心!”赵嬛嬛拉着两位哥哥谢恩后,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了。
次日上午,赵嬛嬛带了几位侍卫,出宫来玩。她自小活在深宫,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每次出宫来都是找自己的好姐妹——太师蔡京的女儿蔡娴,由她带着出去。
来到太师府,见了蔡娴,见她却收拾着东西准备出去。蔡娴道:“嬛嬛,你好久没出宫来找我玩了,今日却来得不是时候!”赵嬛嬛问道:“如适姐姐,你要去哪里?”蔡娴指着身边的一个家臣,赵嬛嬛却是认识,是她的师父上官荣。蔡娴道:“今天是李纲李大人回京师的日子,师父叫我代表蔡府去庆贺。”赵嬛嬛虽不知道李纲是谁,却挽了她的手,央道:“好姐姐,你带我去吧!”
蔡娴知道她对外面的一切都很新鲜,想了一会,便道:“带你去可以,不过你得扮一下!”“扮什么?”赵嬛嬛睁大了眼睛,一脸疑惑。
蔡娴指了指她,又指了指自己,笑道:“如果让你扮作我的丫鬟真是委屈了,你便扮作我。至于我,便女扮男装,扮作你的相公!在李大人家一切都由我说话!”之前她们出去玩时,蔡娴曾多次扮作男子。
赵嬛嬛依了她,蔡娴吩咐陪她来的侍卫道:“你们就在这里等着,我师父自会保护好她!”那些侍卫都认得这个经常出入皇宫的太师的女儿,皆听从她的命令。
蔡娴将头发挽起,很快便成了一个“书”,望着赵嬛嬛一脸稚气未脱的样子,笑道:“嬛嬛,前几个月我不是去了一趟江南么,在那里也‘娶’得一个娘子!”她所指的当然是文菁。赵嬛嬛好奇道:“那她是谁,长得什么模样?”蔡娴道:“她很漂亮,要不我怎会‘娶’她。如果我说比我们二人漂亮得多,你会气么?”赵嬛嬛性纯真,道:“我为什么要气,倒想认识一下!”
很快,上官荣让她们二人上了马车,朝李纲的府中奔驰而去。
到了李府,蔡娴搀扶着她下了马车。进府一看,前来拜贺的已经有了十几个人了,正如太常少卿这个不大不小官职一样,不多也不少。
早有门子飞报过去,扬声道:“太师府家臣前来庆贺!”本来热闹的场面顿时冷清了下来,这些人大多和李纲交情较好,故不会和蔡京关系好到哪里去。
“太师府的人来做什么?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早有人高声叫道。李纲望去,是太学陈东。几年前离京的时候陈东还没来太学,是以不认识,但今天却来了好几个太学来拜贺自己。
“景赐(陈东的字)贤弟,稍安勿躁,且看看太师府来人再说!”说话的是秦桧,他在太学担任学正,严格来说是陈东的老师,这些从太学而来的人中,李纲只认识他。
………………………………
第十七回 梦回乍醒指江山(10)
“会之(秦桧的字)兄,容小弟暂且避一避,实在是看不惯蔡京的那股污气。”又一名陈姓太学发话了,李纲望去,是陈康伯,刚刚秦桧在介绍时说他字长卿。
邓肃带了两三个不愿见蔡府的人去了后院,此次作为李纲的幕僚,与他一起进京。刚刚最先发牢骚的陈东却是留了下来。
上官荣带着蔡、赵二人进府,一进来便看到大家脸上都阴沉沉的,显然是不欢迎自己。人群中,他却发现了昨日在书画店曾经碰面的徐晟与文菁。他们二人昨日回去后,从李师师那里得知李纲预计今天抵京的消息,而李师师也是前天晚上从天子那里得知的。赵佶为了让李师师高兴,就特别关注她这个“亲戚”的动向。
上官荣爽朗笑道:“大家看到我们,怎么像是不太欢迎?”“是太师派你过来砸场子的么?”早有人高声喊道。
蔡娴本来看到文菁,心下很高兴,现在听到这话,立时不悦。上官荣暗示她不要做声,向众人介绍了蔡娴和赵嬛嬛。正如蔡娴之前说的那样,赵嬛嬛的身份是蔡京的女儿,而蔡娴的身份是蔡京的女婿。
徐、文二人却是晓得蔡娴的性子,明白是她搞的鬼。李纲虽然心下亦不是很开心,但既是别人来庆贺,也不好多说什么,强颜笑道:“多谢太师厚爱,在百忙之中派人来向卑职道喜,李某甚感惭愧!”
渐渐转入尴尬的局面,又听得门子高声道:“暹罗国使者到!”徐晟心下讶然:“怎么柴伯伯和花大哥他们也来了?”
原来柴进和花逢春他们在海州宋启的庄上多住了一些时日后,禀明了去京师的用意后,宋启亦不好强留。
徐、文二人看时,走进来的共有五人,分别是柴进、花逢春、玉芝公主、蔡梁和萧桑柔。柴进带领着其余四人作揖道:“臣等暹罗国使者听说李大人今日回京,特来庆贺!”他们来京师的目的就是要与中原交好,示以归顺臣服之意,听说李纲到任,经历过报国无门的柴进心想:“若是走那些奸臣的路子,得准备行贿不说,还不一定能够成功,倒让国主失望,不如走这位正直的李大人的路子!”所以便前来庆贺,准备等人散去后向李纲说明来意,让他引荐给皇上。
他们的到来倒打破了场上尴尬的局面,李纲谢过,吩咐家仆准备些便饭。众人便在大厅中闲聊。
萧桑柔见到文菁,亦是老大不开心,让自己更加气的是,她很快成了一部分人的焦点。见蔡娴正在朝她走过去,萧桑柔既不认识蔡娴,更不知道她是女扮男装。
萧桑柔看到蔡娴靠近文菁并吟声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萧桑柔知道这是宋玉描写美人的辞藻,心下不悦:“只是个长得漂亮的狐狸精而已!”
文菁被蔡娴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而赵嬛嬛进来后多次看她,心下暗道:“这位姐姐好漂亮,难道她就是蔡姐姐所谓的那个‘娘子’?”再看蔡娴时,似乎和她认识,好几次想问,但碍于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身份是蔡娴的夫人,不好意思与她说悄悄话。
蔡娴一把拉住文菁的手,“**”道:“如此美人,应该亲一亲才对!”说着,嘴凑过去真的要去亲她。文菁急忙把她推开,跳到徐晟身后,害羞道:“别这样!”
听了她的话,众人更是将眼光盯到这里。李纲亦是皱眉,虽然是有伤风化之事,但此人是蔡京的女婿,人家女儿都没有说什么,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而令他奇怪的是,文菁的举动却只是把他推开,并没有将其视作“淫贼”,难道也是顾忌太师的权势?再看她一旁的徐晟,他更是尴尬地站在一旁,不知该做什么。
蔡娴虽然平时什么都不怕,但也不敢在众人面前亲她,只是逗着玩,见她低下头去,笑道:“美人害羞了,不亲也可以,那也总得抱一下!”
“有妇之夫却恰好碰上了水性杨花的女人!”徐晟听时,是萧桑柔的冷笑,心下暗自叫苦:“萧妹妹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