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聊斋之问道长生-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们少捐一些,应该还是没关系的吧?
俗话说得好,心意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捐赠的多少,也就都是次要的了。
“接下来的募捐,正是对于诸位方才所言最好的印证,朕生平最恨那些虚伪狡诈之人,不过,朕还是相信诸位的,朕的臣子应该不会出现那种表里不一的虚伪之辈。”林英话锋暗有所指的说道。
在场的众人,没有愚笨之人,林英相信他们都能够听懂。
对于这些人分别有几斤几两,林英心如明镜。
如果这些人识相的话,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雁北王朝虽然势弱,但臣子终究只是臣子,如果惹怒了皇帝,那遭殃的一定会是臣子。
那些世家,还不至于为了一个人而与皇帝交恶。
胡德庸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赈济灾民乃是文武百官义不容辞之事,老臣愿意将一年的俸禄捐出,并且再出五千石粮食,略尽绵薄之力。”
“很好,爱卿不愧是当朝表率,朕替百姓谢过爱卿的慷慨解囊了。”
说完这句话,林英才又将目光看向了朝堂之上的其他人,虽然他也知道让这些人大出血是不大可能了,但拿出这些总能让他们肉痛一阵。
“老臣也愿意捐出俸禄,以及五千两白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户部尚书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明显的感受到了体内传来的一阵肉痛。
五千两银子,对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况且还是直接送出去。
很快,接下来便有官员陆续开口捐赠,但无一例外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把那份还没有到手的一年俸禄捐献了出去。
妙书屋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城外
就在捐赠快进入尾声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忽然说道:“不知黄大人要捐献多少呢?”
这句话,简直就是别有用心,黄志道清正廉明,平日的生活更是节俭,这些从他住的地方,就能看得出来。
如果黄志道捐不出来,虽然不会有什么后果,但还是免不了受人一阵耻笑的。
……
(接下来的明天修改了再看吧,抱歉啦)
“陛下,国家危难之际,吾等臣子理应挺身而出,只是巧妇难度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赈灾粮款,对于城内外的灾民,臣也是有心无力呀。”黄志道有些为难的说道。
从内心来讲,他自然是愿意承担此职的,朝堂之上的那些贪官污吏,乃是指望不上的。
他们排除异己,贪赃枉法倒是有一套。
全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
说实话,这些朝堂之上的官员,要说能力,还是有一些的。
毕竟能一步步爬上这个位置的,可没有蠢人。
只是这些人就算是有能力,但他们肯去为百姓着想吗?
至于他们为何会举荐自己,黄志道也是了然于心的。
他们不想做的事情,自然是要拉出一个倒霉蛋的,否则的话,陛下那边他们也不好交代。
如果他接下来将此事办好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反之,如果办不好,这些人绝对会毫不留情的给他来一次落井下石,治他一个失职之罪。
对方这一手阳谋,可谓是让他防不胜防。
阴谋有迹可寻,是有破绽的,而阳谋则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无迹可寻,比起阴谋来高明了许多,也更加难以应对。
林英笑了笑:“这件事情爱卿不必担心,国库虽然拿不出赈灾的粮款,但朕的内帤,却是还能拿出一些,用来应对长安内外的灾民,倒也足够了,这件事情重中之重,爱卿可务必不能有一丝差池。”
皇帝的收入是不靠国库的,自古以来都有着自己专门的来源,比如山川林泽税、盐铁税、榷场税等,只要稍微从里面抠出一点来,就足够皇帝使用了。
此外还有藩国进贡的物品、抄家籍没的财产、到周边国家打劫的东西,都是皇帝的私产。
只不过,这些年雁北王朝逐渐势弱,以前那些朝贡的藩国,对于进贡这件事,仿佛遗忘了一般。
林英话音刚落,顿时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黄志道也是充满了意外,不过,眼下乃是危难之际,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有快些度过灾情,恢复民生,才是当下之急。
“陛下大义,臣先在这里替那数万百姓,感谢陛下的恩德,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黄志道郑重说道。
只要有了赈灾粮款,黄志道还是很有信心把这件事情办好的。
对于林英的敬佩,黄宗道心里也不禁更甚了几分。
古往今来,这般勤政爱民的皇帝,可是屈指可数的,虽不敢比肩先贤,但也超越了无数前者。
只可惜,陛下生不逢时,就眼下雁北的这个烂摊子,在常人看来,只怕已是无力回天,想要扭转这个局势,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
陛下又何尝不想把那些贪官污吏都剔除干净,只是这实在是牵连太广了,已经到了动摇国本的地步,军权的不足只是其中一部分。
更重要的还是那些世家权贵,一旦与他们撕破脸,势必会引起他们的视死反扑,到了那时,整个雁北的局势,势必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些世家权贵一旦联合起来造反,那原本就犹如一叶浮萍的雁北,可就危险了。
这时,朝堂之上的那些官员,脸上表情不一,如果他们先前站出来,那这件“美差”,不就落到他们头上了吗?
他们早该想到的,陛下又不是不知道眼下国库空虚,在这般不妙的情形下,陛下心里一定早就有了决策。
想到这里,不少人都懊悔不已,这件事情已成定局,他们如果现在站出来,那可就不仅是愚蠢的问题了。
这种事情,是不能放在明面上来的,哪怕陛下知道他们真实的面目,但表现出来是一回事,在暗地里悄悄地做,这又是另一回事。
但让他们放过这口到嘴的肥肉,他们心里又不是很甘心。
陛下的内帤,应该还是很可观的……
不少人心中这般想到。
从黄志道那里入手,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能够改变黄志道。
对方的刚正不阿,可是声名远扬。
如果对方能够改变,那也就不会等到现在了。
如果黄志道肯加入他们的阵营,那现在也就不至于只是个知府了,凭借对方的才能,就算位列二品,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赈灾的款项,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走,可是需要从户部拨款的。
这样一来,留给他们可操作的余地,可就很大了。
虽然那赈灾的款项,乃是从内帤调度,但从户部出来,也是合乎情理的。
仿佛是看穿了这些人的想法,只听林英又说道:“这次拨款,与以往不同,前方的灾情刻不容缓,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就免去再到户部这一步骤吧,直接从内帤送到黄志道的手中,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朕再命五百禁卫军将士听你调遣。”
“多谢陛下,臣势必将此事办好。”黄志道闻言,顿时大喜,陛下已经替他解决了一切后顾之忧,那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原本他还在想着,他的衙门内,虽然有着数十个官差,但是应对接下来的灾情,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那可是数万灾民,只怕累垮那数十个官差,都无法将这些灾民妥善安置。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是问题了,他有足够的信心,将这件事情办好。
“陛下,此举不妥,这事本来就是户部之责,如果越过户部,这只怕不合规矩吧。”户部尚书向前一步,企图让林英收回成命,如果这件事情越过户部,那岂不就是越过了他们,到时候他们再想染指,可就基本不可能了。
妙书屋
………………………………
第二百一十四章 事有蹊跷
出了城门,只见一眼望不到边的灾民,正处于城墙之下,眼下已近十月,凛冬将至,如果再不安置这些灾民,到时候这些灾民就算饿不死,也会被活活的冻死。
可是安置这数万灾民,又谈何容易,这些灾民蓬头垢面,已经在外漂泊了多日,甚至有不少人,已经饿死在了躲避饥荒的路上。
灾民的营地内,无论是脚步蹒跚的老人,还是蓬头垢面的大人,甚至是那些略有些懂事儿的孩子,全都是一脸颓废的神色。
整个营地周围都沉浸在一股近乎绝望,死一般的气氛中。
易安不禁向黄志道问询道:“黄大人,这次的旱灾,难道很大吗?”
按理说,渭南与长安的距离,并不算很远,如果渭南受灾严重的话,那长安没有道理不受波及啊!
长安附近,可没有一点干旱的迹象。
黄志道凝重的说道:“很严重,整个渭南有至少有数十万百姓,除去城中百姓,至少还有十数万百姓受难,最起码有近十万的灾民,开始流向渭南周围的城镇,而长安又是整个雁北最繁华之地,所以来到长安的灾民,也是最多的,唉!”
说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的说道:“朝廷本就不富裕,先前在向渭南拨下了赈灾款后,便再也拿不出来了,就连方才那些赈灾款,都是陛下动用了自己的内帤,才勉强能够再撑一段时日,也幸亏了陛下圣明,否则这次灾情过后,可就动摇到国本了。”
黄志道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就算有陛下的内帤充当赈灾款,但这些赈灾款平均分下去之后,每个人也只能得到几两银子,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灾民的困难。
现在的米价,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来数十斤米。
算下来,这些赈灾款,大概也就只能撑四五个月的时间,如果再节省一点,大概还能撑到半年之后,这时间听起来不短,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就觉得不够用了,这次旱灾,也就意味着整个渭南的百姓几乎颗粒无收。
这也就是说,将来至少会有一年的时间,渭南无法恢复民生,如果第二年灾情仍旧不见好转呢?
这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到了第二年,如果渭南的情况,仍旧不见好转的话,那就要考虑让这些灾民向别处迁移了。
“这件事情,只怕有古怪。”易安沉吟道。
“小友,你难道发现了什么?”黄志道闻言,心里不禁有些意外,他可是知道易安是有着一些异于常人的本事。
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也知道对方绝不是信口开河之人。
易安于是将自己方才察觉出的不同寻常,讲给黄志道听。
“这……”黄志道闻言,不禁面色一变,仔细思索之下,顿时与易安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件事情简直来的太蹊跷了,就仿佛是有人刻意安排的一般。
“不行,这件事情,我要迅速去禀报陛下。”
“且慢,这件事情暂时还不宜声张,眼下毕竟还只是猜测,就算要禀报皇帝,也不能传入第三人之耳,朝堂上鱼龙混杂,毕竟敌人乃是处于暗地里的。”易安摇了摇头,这件事情其实就算禀报了皇帝,也不见得能够有所改变,对方能够发动旱灾,这般手段可不是随便就能施展出来的。
对方的修为,只怕是深不可测,雁北皇帝再英明神武,那我只是凡人之能。
“你说的不错,朝堂之上的那些奸人,没准其中就有那幕后之人的探子。”黄志道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还是打消了自己方才的念头,正如同方才易安所言,他们眼下还都只是猜测,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再加上这件事情牵连甚广,所以还是暂且不要透露出去为妙。
那些灾民见黄志道率领的禁卫军前来,就仿佛见到了光明一般,纷纷围了过来,很快便将黄志道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们已经来到这里好几天了,可是城里那些当官的非但没有救济他们,反而还紧闭城门,让他们与这露天为伴,除了少数的人,寻到了一些充饥之物以外,这里的不少人,已经饿了一两天,甚至更久。
正因如此,他们对官府怨念颇深的同时,心里也非常渴望官府的救济。
如果再无人问津,那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可就堪忧了。
现在当官的来了,他们哪怕是拼了性命,都不能将对方放走。
这可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
四百禁卫军毕竟身强体壮,很快便将群情激奋的灾民向后挪移了一段距离,看着仿佛饿虎扑食的灾民,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这些灾民,几乎都是一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户,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活下去,到了这般地步,就算是曾经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也都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看着逐渐安定下来的灾民,黄志道神情一定,郑重的说道:“大家稍安勿躁,对于这里的情况,陛下早就知道了,这几天也在一直商议对策,而我就是陛下派来的赈灾之人,接下来这里的问题,就由我全权负责。”
赈灾?
灾民之中,原本有些死寂的气氛,倒是有了几分气色,只是没多久,他们仿佛想到了什么,随之神情又黯淡了下来。
朝廷的现状,他们也是有所耳闻的,如果朝廷有钱,也就不会拖延时间了。
这多半又是对方的权宜之计,一旦他们相信了对方的花言巧语,放他们离开,可就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踪影了。
灾民的反应让黄志道有些尴尬,看来在这些灾民的眼中,朝廷的信誉度,已经几乎荡然无存了,他朝着这支禁卫军的统领招了招手,示意他们将这次带来的粮食搬过来,让灾民看到。
这个时候,也只有粮食才是最具信服力的东西了。
果不其然,那些灾民在见到禁卫军搬出的一袋又一袋粮食后,立即两眼放光。
妙书屋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灾民
如果不是碍于禁卫军在场,这些灾民绝对会毫不客气的将这些粮食洗劫一空。
到了这时,灾民也终于相信了黄志道方才的说辞,知道对方与那些狗官不一样,对方乃是真正打算救济灾民的好官。
接下来,在黄志道的组织下,很快便搭建起了十几座特别大的灶台,每个灶台前,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的灾民们正在排着队,提前便等待着白粥的下发。
……
(接下来的明天修改了再看吧,抱歉啦,呜呜呜)
就在捐赠快进入尾声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忽然说道:“不知黄大人要捐献多少呢?”
这句话,简直就是别有用心,黄志道清正廉明,平日的生活更是节俭,这些从他住的地方,就能看得出来。
如果黄志道捐不出来,虽然不会有什么后果,但还是免不了受人一阵耻笑的。
黄志道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然后朝着林英说道:“陛下,臣不似诸位大人那般富有,也不会特殊的生财手段,但如此国难当头之际,臣也愿意献出自己的一臂之力,捐赠五百两,以及臣这一年来的俸禄。”
他这番话暗有所指,更是夹杂了一丝嘲讽的意味。
黄志道话音刚落,场上众人的脸色不由的黑了几分。
在场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老奸巨猾,对于黄志道的反击,他们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也不会当即把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
现在跳出来,岂不是坐实了自己有特殊生财手段的罪名?
“你!”
方才那发问之人见状,只觉得自己心里怒火中烧,但还是选择了强行压下心中的不满,这时候站出来,岂不是自找没趣?
黄志道此举,简直将朝堂上的人得罪了个精光。
不过,他并不怕得罪他们,反正他的处境已经很糟糕了,这些人一直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也是心知肚明。
反正都到了这个地步,他自然也就不怕将他们得罪的更狠。
“好了,各位的捐献,朕都看在眼里,稍后也会将这些都记录在案,至于捐献的多少,倒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只要心意到了,那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林英只感觉一股浓烈的火药味在场上弥漫,于是便开口打破了朝堂上险些箭弩拔张的气氛。
文武百官:“……”
陛下,你方才可不是这样说的呀,怎么现在捐献进账,这话就变了呢?
无数人在心中腹诽不已,但这个想法,也就只能在心里面想想了。
“陛下圣明。”文武百官齐声说道。
他们心里面虽然不这样想,但表面的样子,还是得做足的。
“刘骥。”林英想了想,然后将目光看向了文武百官中的一个魁梧大汉。
“末将在。”
说话的正是林英所看之人,他乃是昭勇将军,正三品的武官。
“朕命你率领三千禁卫军,前去渭南,迅速接管渭南的城防要务,但凡有意图不轨者,无论身份如何,一律格杀勿论。”林英面露威严,渭南的情况,可是不容乐观的,朝廷虽然拨下了赈灾款,但究竟有多少能用到百姓的身上,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件事情,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当下之急,乃是安稳民心,防止哗变。
这位昭勇将军刘骥,虽然底子也不是那么干净,但带兵的能力,还是有一些的,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把这般重任交托与他。
至于那些灾民,说实话,林英现在也很是头疼,根本的问题,还是朝廷没钱,方才文武百官捐献的那点,也只是能解燃眉之急,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末将领命。”刘骥闻言,身形不禁一顿,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喜色,连忙躬身领命。
对于带兵打仗,他心里还是很热衷的,每天在这朝堂之上,他都快闲疯了。
“黄爱卿你也快去吧,再晚一步,城外的那些灾民,还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乱子呢。”林英叹了口气,他眼下能够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至于更多,他也是有心而无力了。
“臣领命。”黄志道郑重的点点头,一股无形的担子,已背负在了他的肩上,有些沉重,一旦失败,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有句话说得好,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天生反骨的人是有,但大多数的人,还是喜欢平淡无奇的生活,能够活着,谁又愿意过那种刀尖上舔血的日子。
当那些乱民走投无路之后,绝对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这是毋庸置疑的,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
……
黄志道先是前去将易安带着,然后便遵循林英的命令,去禁卫营领了五百禁卫军,带着陛下内帤中拨出的赈灾款,运送到了知府衙门。
他先是留下了一百禁卫军负责看守这些赈灾款,这可是不容有失的。
如果不是人手有限,黄志道恨不得将五百禁卫军全部留下,直到把知府衙门围得水泄不通,就连一只苍蝇都放不出去,他才肯放心。
不过,眼下这一百人倒也足够了,这可是在长安城中,天子的卧榻之地,应该还不至于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前来洗劫这赈灾的款项。
他眼下要做的除了安抚灾民之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将这些赈灾款变成粮食,就眼下来说,这还不算是太大的问题,除了最近的米价有些许的上涨之外,倒还没有出现那种无粮可购的严峻形式。
在安排完这些之后,黄志道连忙率领着四百禁卫军的队伍,浩浩汤汤的出了城去,朝着城外的灾民聚集地赶去。
除了刚开始的一些灾民进城之外,为了防止城中产生动乱,后来便干脆下令关闭了城门,拒绝灾民入城。
古往今来,每次有灾难发生,灾民都会铺天盖地的往最近的城镇里避难,而很多城镇都会选择把灾民安置在城墙外面,把城门紧闭,不放灾民进城。
是当地父母官的不作为,不人道么?
妙书屋
………………………………
第二百一十六章 自救
一个势力的衰败,往往意味着另一势力的兴起。
到了这时,人族才正式的登上了天地的舞台,并且成长为天地间的第一大族。
虽然这句话说着容易,但人族为之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极其惨重的。
看着眼前仿佛静止了一般的灾民,黄志道心里的愤怒,这才驱散了几分,这些人总算还不算无可救药。
黄志道见时机已到,于是再次开口道:“我再问你们,你们究竟是打算自救,还是准备依靠别人的施舍,过着那种能活一天算一天的日子呢?”
“还请大人明示,我等自然也不想在这里等死,可是我们除了种田之外,别无他长,还是方才那句话,粮食又不会凭空出现。”方才被黄志道骂了的大汉猛然抬起头,神情之间有些苦涩的说道。
在场的诸位灾民眼里,也都是露出了期盼的目光,他们先前其实也是当局者迷,并不是真正的在这里等死,在主观意识上,发生了那般重大的灾情,接下来就是朝廷挺身而出的时候了,在渭南之时,他们根本就等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