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钑龙-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赵缨络笑着说:“三哥是怕你们为难,毕竟大哥已经做了决定。”
郑皇后瞬间没了声音,要赵楷做人质一事她是从心里赞成的,为此没少劝过宋徽宗不要管;童贯暗自腹诽,就应该这样,宋钦宗都要把我们送到金国去了,难道伸着脖子等金人的屠刀砍下来?
何诉哭着脸进来禀告,汴梁传来了准确消息,赵楷已经过了黄河,谭稹和曹千里、智清大师在汴梁布的局,种师闵等一批文武带着上千人跟随,虽然赵楷在相州、磁州张榜的时候,有人想出兵拦截,但是全部被当地官府和百姓拦住,以至于耽误了时间。
郑太后冷笑道:“童贯、何诉,你们恐怕也出了不少力吧,要不然润州这么大动静你们都不知道,还需要朝廷查明,你们可真是心思敏捷,皇帝一旦拿你们开刀,你们恐怕立即就会投奔太原。不过赵楷一千多人就敢穿越太行山,杨志在云中自身难保,难道还能派人南下接应。”
何诉苦着脸说:“太后有所不知,金兵南下,但是中山、河间还有我朝大军,河间知府陈遘、中山安抚使詹度得知朝廷抛弃,都宣布誓死不降。在太行山前附和郓王的有河北转运副使李孝明、原卫州知州刘相、原大名府兵马都监闻达等人,加在一起据说有上万人马。郓王选择的时机好,完颜宗辅急于撤退,走的又是黎阳一线,郓王却是从汴梁西边绕郑州过河,再从磁州往北进入太行山。”
估计要不是宋徽宗当前,何诉都要说出民心所向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宋钦宗的使臣路允迪进城传达了割让太原的诏书,但太原军民与中山、河间两镇一样,拒绝了这份屈辱的圣旨,中山、河间两处正在与恼羞成怒的金兵展开血战。郑皇后的脸都青了,自从宋金达成协议以来,童贯或许明知一死南逃,有的时候不再忍气吞声,何诉的态度也有了变化。
宋徽宗咳嗽一声,换了话题问:“你们认为郓王此举如何?”
宋徽宗明白,现在太原已经被摆平,就童贯说的这些人,足以建立一个小朝廷,要是杨志、宗泽等燕云众将再附和太原,郓王赵楷转眼便已成气候;大太监何诉低声说:“杨志高明,郓王高明,但是对太上皇有利。”
现在谁都明白,兴许郓王赵楷和杨志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一旦赵楷能守住太原,就等于一个独立王国,大宋刚建立的北汉不就那么大吗?但有赵楷在,赵桓就不得不心存顾忌;哪怕赵楷战死失败,赵桓可以说在群臣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除非有一天,赵桓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宋徽宗回去,宋钦宗的态度必定会改变。
宋徽宗担心地问:“郓王会不会攻打大宋?”
赵多富插话说:“三哥不会,三哥是大英雄。”
几个成年人都沉默不语,历代皇族能称为英雄的,不外乎是汉武帝、唐太宗等人,无一不是杀伐果断的人,为了天下无所不用其极。赵楷的狠劲虽然不足,但是有杨志这样的妖孽,每一步洞悉先机,硬是把两次不是机会的事件变成机会,日后的事谁又说得准。赵络缨缓步出去,回来的时候让太监抬进来一箱账簿,交给宋徽宗说:“这是三哥留下的,说父皇现在度支艰难,秀州的盐场就算孝敬父皇的。”
赵楷的盐场不用交税,只要把规定的盐交完,剩下的钱就全部是自己的,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宋徽宗心里还是有几分安慰,依旧沉着脸说:“老三做事鲁莽,这让皇上如何下台,让朝廷如何肯善罢甘休,也罢,我就替他守着这份家业,等他回来再还给他。”
谁都知道这是宋徽宗没话找话,赵楷既然走出了这一步,差不多就不会回来了;郑皇后扬起头问童贯:“赵楷守得住太原吗?”。
童贯沉默半晌说:“折家肯定会暗地里支持郓王,太原一旦割走,麟州就是一块孤地,形势所迫,折家只能先求生存;而蔚州等地宗泽他们即使不吭声,但是绝对会支持太原,一方面是为了太原东线,能和太行山连成一片,另一方面,就是燕云各地也需要物资补充,太原富裕,有这个便利。郓王东西无忧,北线是耶律余睹的复辽军,现在是杨志的盟友,只有南面受敌,可以一战。”
南面除了完颜娄室的金军就是姚古的宋军,童贯的意思谁都听得懂,不管是金军或者宋军,都有可能进攻太原;赵多富毕竟关心哥哥,问道:“金兵如果全力攻打燕云,杨惟忠、宗泽挡得住?”
………………………………
第八百二十六章 价值
童贯无奈地说:“根据邸报,定北军以不愿意背离大宋为名,将不愿意依附太原的一万多军民和两千匹战马送到易州,帮助王坪备战,现在名将军民俱备,正在编练;一时间打不到蔚州,就算杨惟忠、王坪不敌,也会西退。而杨志一旦掌握个三五万人马,就算金兵十万,也未必能轻易击败杨志。”
童贯没有胡说,杨志几乎没打过什么败仗,现在的举动最多是给那些一下子接受不了的军民一点缓冲的余地;真要是到了金兵打来,涿易两州南下的道路已断,军队兴许还有机会突围,百姓唯一的去处还是云中。只是郑太后和赵多富有些不明白,王坪、杨惟忠到底想怎么样,为什么不表态。
宋徽宗摆摆手,示意无需多想,这样的烦恼事应该是汴梁去解决,润州这边怎么想都是白操心。宋徽宗心里有一个疑问必须问,沉吟半晌,宋徽宗缓缓地问童贯:“你是不是也打算去太原?”
童贯吓了一跳,立刻跪下,连连叩头说:“老臣对圣上一片忠心,不想去太原,可老臣也不想死啊。”
童贯不傻,金人要的五个人,赵楷、杨志、詹度、谭稹已经表示与金国死战到底,目前全部不在朝廷的控制范围,就是宋钦宗也无法勉强;那么,宋钦宗要是想不惹恼金人,只有拿自己的脑袋去交代,童贯自然是想跟着宋徽宗的,正好趁机说出自己的担心。宋徽宗沉默良久,苦涩地说:“我会替你向皇上求情,看能不能多出一些金银了事,你自己要多加小心。”
“老臣明白。”童贯哭丧着脸说:“从今日起,老臣不离圣上左右。”
一阵脚步声,赵野在一名小太监的引领下,从外面匆匆走进来,朝宋徽宗行礼,满脸的兴奋说:“太上皇,大捷,大捷,杨志和郓王在太行山设伏,一战消灭一万六千金军,杀死了金将完颜娄室。”
完颜宗翰被杨志活捉以后,完颜娄室就是金军西路军的主将,完颜娄室和一万六千金军被歼,意味着太原和河东的战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徽宗精神一振,问道:“消息准确吗?”
“准确,枢密院传来的消息,确认此战无疑。”赵野递过邸报说:“郓王已经到达太原,目前河东安抚使张孝纯、都统制王禀、晋宁军安抚使徐徽言、太原路兵马都监孙昂都率部宣布与汴梁再无关系,誓死保卫太原;陈州知州梁寻、礼部员外郎李迥、潼川知州宇文时中都弃官潜逃,估计也是去了太原。”
这是可以想象的,宋钦宗赵桓已经宣布割让三镇,郓王赵楷带着一帮人解了河东之危,张孝纯等人赶走了路允迪,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反而是梁寻等人,恐怕都是早期参与策划郓王北上的人,现在真的想另起炉灶。宋徽宗不慌不忙地喝了两口茶,才问赵野:“太原百姓不容易,郓王如何施政?”
赵野明白,宋徽宗不是真的关心太原的百姓和民政,而是关心赵楷的下一步动作,倘若赵楷到了太原自称皇帝,或者搞个什么名号,那就是彻底与汴梁断绝了关系,双方注定是兵戈相见,胜者为王。
赵野低声道:“郓王自称定北元帅,麾下号称定北军,以种师闵、王禀为正副都统制,下设种师闵、闻达、黄迪、王禀四营,现在已经调集了三万人马到太原。已经宣布归附的有应州、汾州、蔚州、代州、晋宁军,各处知州将领都没动,只是任命张孝纯兼吏部主事,曹千里为户部主事,李孝明为刑部主事,刘相为兵部主事,陆德夫为礼部主事,谭稹为御拳馆主事。”
宋徽宗稍微放了一点心,赵楷还是有分寸的,没有不知道天高地厚;郑太后怀疑问道:“杨志没有去太原?”
“没有,枢密院最看重这方面消息,杨志送郓王到祁县便走了,黄迪、王善跟随郓王进的太原,对了,枢密院打听得很仔细,杨志劝郓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赵野不清楚枢密院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很欣赏杨志的做法;宋徽宗也是诧异,站起来回味半天说:“杨志一如既往地眼光毒辣,他是看到了郓王的心思,怕郓王一时义气用事,王老志收的好徒弟。朕当初还是犹豫了,担心耽误缨络,王黼误我,李邦彦误我。”
室内的人都反应过来,郓王只要一天不称王,汴梁倘若出兵讨伐就会万夫所指;宋钦宗割让了江山,还要去攻打舍命想保住基业的弟弟,这样的人怎么配做皇帝,恐怕到时候不用恶战,军心民心就乱了,甚至会有无数的热血的人投奔太原。宋徽宗埋怨王黼两人还真不是随口说,杨志现在的表现足以说明当初谋取燕云不是侥幸。赵野和童贯听出了宋徽宗的弦外之音,有良将未用,多少是有些遗憾。
刚出去的小太监又跑进来禀告,宫门外林灵素求见,郑太后冷笑道:“果然没有这么简单,赵楷和郓王是希望太上皇前去太原。”
赵野等人大不以为然,从郓王北上的过程就能看出策划这件事的一伙人是何等的眼光格局,怎么会来做这么简单的事情;要是真有这想法,还不如赵楷亲自来蛊惑。何诉一旁低声道:“太上皇,林灵素这一阵子都是和王文卿作伴,既然来了不妨听听。”
何诉七窍玲珑,看郓王赵楷在太原自称定北军,就猜测赵楷一定会讨好宋徽宗,争取最大的赢面,这样的事情对何诉自己、对润州的这些人可是大有好处,所以出言相助;宋徽宗其实对自己困于润州也是一肚子恼火,尤其是汴梁在舆论上把割让三镇的原因在往自己头上推,让人孰可忍孰不可忍。
宋徽宗虽然不是静极思动,但是还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价值,于是点头说:“有请,让杜万彻一起进来。”
………………………………
第八百二十七章 灵素传话
林灵素跟在杜万彻身后进来,乖巧地朝宋徽宗喝郑太后行礼,微笑着说道:“见过太上皇,见过太后,郓王在太行山诛杀完颜娄室,实在是振奋民心,恭喜太上皇,恭喜太后。”
“平身。”宋徽宗大度地摆摆手说:“老三擅自脱离朝廷,现在已经不是郓王了,只希望他和杨志作为宗室,能为祖上争光罢了。道长前来何事?”
林灵素一听连杨志都算宗室,心里大定,晓得宋徽宗看到了这个没成婚的女婿价值,起身说:“小道是替郓王传话来的。”
郑太后火气就上来了,冷笑道:“郓王好大的排场,现在能指使道长,连奏章都不写了。”
林灵素可是原来的国师,哪怕现在被贬,和赵楷在一起还是不合时宜的;林灵素听出了郑太后的讽刺和愤怒,恍若不见躬身行礼,心平气和地说:“因为此事关系重大,需要当面说为好,并且家师兄和郓王是一样的看法,此事只能对太上皇说。”
在场的人无不脸色大变,林灵素的意思就是连郑皇后和赵缨络都要回避,除了江山社稷,还有什么会让郓王与林灵素、王文卿这些武功智谋绝顶的人物如此小心;何诉大喝一声:“来人,把林灵素抓起来。”
“慢着。”宋徽宗阻止了何诉,想了半天说:“何诉、童贯、杜万彻留下来,其他的人先去歇息。”
听到宋徽宗的点名,林灵素没有反对,宋徽宗现在心神不宁,杜万彻显然是为了以防万一,何诉、童贯则是帮助宋徽宗做决策的人;赵缨络等人先后告退,郑太后是一肚子的愤怒,气冲冲地走了。等众人走后,林灵素再施一礼说:“太上皇,郓王的意思是说金兵退兵以后,太上皇为了自身的安危,为了大宋的国祚,暂时还是不能回汴梁。”
童贯一喜,他可是不想回到那个地方,在汴梁面对那种随着会被抓起来送到幽州的威胁,身边有再多高手保护都没有用;何诉和杜万彻面无表情,就像没听明白一样。宋徽宗目露寒光问道:“你们是认为汴梁城中的人会对朕不利?”
林灵素摇头说:“不是汴梁城中的人,而是金人。金兵北撤,实际上是因为孤军深入,前后不能衔接,关键是太上皇不在汴梁,才暂时北返;朝廷准备割让云中、太原、中山、河间四地,完全是饮鸠止渴,金人就是希望朝廷分成两块,弱化北方抗金的力量,金军一旦蚕食河间等地以后,会再次以绝对的兵力南下,到时候汴梁难保。”
宋徽宗和童贯等人都听懂了,所谓郓王的意思,恐怕还是杨志、王老志、宗泽等人的看法,当时金兵就算攻破汴梁,因为宋徽宗还在润州,大不了重新复位,金兵只是打下一座坚城,意义不大;可宋徽宗要是在汴梁,同时陷于城中,金兵会不会这样撤军那就很难说了。只要宋徽宗还在润州,哪怕宋钦宗赵桓再度应对失误,也不过是汴梁不保的结果。
童贯倒吸一口凉气,他明白了赵楷前往河东的意图,如果宋徽宗将来复位,赵楷雄踞河东,自然是最有希望当太子的皇子;假如宋徽宗不听林灵素的劝告,万一将来真出现汴梁不保的局面,宋徽宗、宋钦宗一起出了事,哪怕立了太子,赵楷也不会买账。
这件事非同寻常,杜万彻问道:“道长,难道种师道守不住汴梁,郓王和杨志等人就不能勤王?”
杜万彻的问话代表着大多数人的看法,杨志可以放弃云中南下啊,林灵素笑道:“种帅在汴梁能做主吗?郓王和杨志勤王,宰相们敢让他们入城吗?目前汴梁勤王的大军超过二十万,加上十几万的禁军,被金人欺凌如此,不是军队不敢战,而是宰相们不许战,否则怎么会姚仲平三千人袭营失败,就惶惶不安呢?听说李邦彦还杀了一名开炮还击的炮手。再说,杨志等人要是南下,金军攻克云中、太原,就意味着整个北方都失去了。”
杜万彻无话可说,汴梁三十万大军面对三万铁骑,竟然割地求和,难怪郓王等人会起异心;宋徽宗问道:“如果朕一定要回去呢?郓王是怎么安排的?”
林灵素跪下给宋徽宗磕了三个头,起身说:“郓王要我替他磕头谢恩,希望让赵多富公主定居秀州或者杭州,让赵缨络公主前往河东完婚;另外建议蔡相和童太尉辞官不做,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度晚年。”
童贯顿时觉得毛骨悚然,厉声问道:“林灵素,把话说完整。”
林灵素无所谓地说:“金国开出的名单一共有五个人,童太尉、郓王、杨志、詹度、谭稹,其他人肯定是在北方战死沙场了,太尉认为宰辅们会在乎你?割地求和虽然解了汴梁之围,但是民间的舆论和愤怒怎么平息,太学生陈东可是上书六贼,你以为后面会怎样?就算你躲在润州,难道就可以不遵圣旨?”
陈东的上书轰传天下,童贯不可能不知道,陈东认为大宋的败局是因为“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於后,李彦结怨於西北,朱勔结怨於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於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宋徽宗等人沉默不语,林灵素说的还真有这个可能,白时中等人连祖宗之地都能让出去,哪会在乎几个政敌的性命;宋钦宗毕竟是皇帝,真要下诏书让童贯离开润州,还真的是不好办。宋徽宗问道:“道长有何高见?”
“没有。”林灵素坦然地说:“现在民心激荡,汴梁急需平息舆论,童太尉就是想北上,现在恐怕也是此路不通,。”
“是啊。”宋徽宗心中已经有一大半承认林灵素所言不错,童贯面色如土;宋徽宗最后决定看看再说,给宋钦宗去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已经是闲云野鹤,暂时不回汴梁。
………………………………
第八百二十八章 修年献计
这信到了汴梁枢密院,由太尉高俅批阅,高俅看了大吃一惊,他是知道李邦彦等人准备甩锅给蔡京、童贯等人的想法,急忙派人找来兵部尚书孙傅商议。孙傅也一时猜不透宋徽宗是什么用意,建议高俅将公文压下,找郑修年先打听个究竟,郑修年是景王的人,多少有点润州那边的消息。
孙傅派人四处寻访郑修年来问话,直到三更以后,才在勾栏院里找到,引到枢密院相见;高俅和孙傅正在喝茶,耿南仲也闻讯赶来,看见郑修年到,孙傅便让差人虞侯侍役都迴避了。郑修年看上去比上次见到胖了不少,高俅上下打量过后说:“你倒快活,太上皇现在说暂时在润州,这消息让我作难,你可听到了什么?”
郑修年心里暗自高兴,孙傅三人现在可是大人物,连夜将自己找来,问的偏偏是自己知道的事情,稍加利用换一个肥缺没问题,至是高俅以没担当和说话不算数出名,郑修年一时不知话从何说起。郑修年毕竟是沉浮宦海十多年的人,躬身笑道:“蒙太尉看重,只是下官也不知道这件事。”
高俅本身就是讨人欢心出来的人,对于这些东西熟稔无比,笑道:“曹千里离京后,漕运司地震,正缺一名四品主官,专管江南漕运,不知道郑大人有没有兴趣。”
郑修年道:“漕运的事太尉也有兴趣。”
郑修年明白,这个赚钱的位置肯定是要出血,要不然高俅一个从不对职位有兴趣的人,为什么偏偏关注一个自己管不了的衙门;高俅冷笑道:“郑大人,你自己揣想,这件事有没有好处,不要事后埋怨。漕运司虽然不归我管,但是耿相能做得了主,耿相,你表个态,郑大人似乎不相信我。”
耿南仲笑道:“太尉说笑了,这种小事,太尉招呼一声就可以了。”
郑修年陪笑道:“太尉言重了,下官只是多年无事,一心想为朝廷出力,不过那件事确实不清楚,当时林灵素进去替郓王传消息,甚至让太后、赵野等人都离开了,只留下杜万彻、童贯、何诉三人。”
孙傅心中一动,说道:“那就肯定与郓王有关,待我奏明圣上,做一些准备,请太上皇回京,郑大人,我等特地寻找了你来,却问这事,你可有什么高见?”
郑修年见孙傅面色渐渐严正起来,晓得这件事干系太大,宋钦宗本不愿宋徽宗回到汴梁,要是孙傅强行去说,还不知道宋钦宗是怎么想的。郑修年便躬身恳求道:“太上皇的想法,朝廷便依了他,只是枢密院可以给姚古一道批文,让他和府州、绛州联系,必要的时候三军袭取太原,只要太原城破,一切便烟消云散。”
高俅放下端到手中的茶杯,将桌案轻轻一拍,摇头道:“郑大人,你将国事看得恁地轻松,太原重地,郓王已经调宗泽回到太原担任元帅府总管,此人是个不亚于杨志的人,没有一点机会。”
高俅难得这么认真,耿南仲好奇问道:“太尉与宗泽很熟?”
“不熟。”高俅平淡地说:“但一个吕惠卿、林灵素、李纲、种师道、杨志都看重的人,已经不需要去了解。”
高俅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靠的是宋徽宗的宠幸,但是蹴鞠高手有的是,为什么高俅能靠蹴鞠崛起,就是高俅有眼光和自知之明;高俅绝不会认为自己会比吕惠卿、林灵素、李纲等人高明,所以不去做无用的推测。
郑修年心里暗骂一声,近前一步低声道:“太尉所言极是,所以机会只在现在,一旦宗泽、种师闵将太原的军队全部编练完毕,那才是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现在嘛,定北军来自各地不同军队,从禁军到山贼都有,必定运转混乱;而杨志又在云中,鞭长莫及,太尉,时不我待。”
高俅对郑修年看了一眼,也低声答道:“郑大人,这种事纸上谈兵容易。你想,太原如此声势,你敢说姚古和折家没有与太原暗中来往吗?况且这种打赢了还要被人唾骂的事情,折家、姚古会不会干都是问题。我在西军呆过,这些世家唯恐丢了名声,往往要师出有名,真出了事,被定北军趁机夺取城池,到时候他们不会为你我遮盖,这件事到此为止,切莫再次提起。”
孙傅和耿南仲也听明白了,出兵这件事只对景王赵杞有好处,万一姚古等人失败,赵楷一路攻下潞州等地,到时候汴梁更加难堪,两人频频点头,高俅坐在这个位置上还是知道轻重的。郑修年听到高俅说得十分近理,低头想了一想笑道;“下官还有一计在此,只是怕太尉和两位大人舍不得。”
高俅道:“你且说来。”
高俅目前只能有当无,先听听看,郑修年目露精光说道:“宫里的事目前多半是太后作主,郓王可暂时不管,不如退了杨志和公主的亲事,为公主另外择亲。”
孙傅手一晃,茶水溅了一地,这也太无耻了;高俅右手抚须,望着郑修年沉吟着道:“此事可不是小事,杨志不仅是朝廷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