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神通鉴-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伙来请他们回去,一伙说这些妖族是万星重犯,敖雪、凤瀚再傻也知晓万星那边有人不想他们回去了。

    他们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万星,对上了即将登基的龙族淮准,淮准虽为准圣,实力强大,敖雪、凤瀚却也地位崇高,于是三方又吵了起来,万星帝君位置迟迟没有着落。

    料定万星短时间内没空理会其他,太一专心忙着扩展自身,风云那边也开始允许第一批拍得了土地的势力入驻,打算在五十年内正式开放风云,恢复大界繁华。

    另一头,敛微清扫了一批与她有旧因果的势力,将曾经被夺走的小部分传承收了回来,这一收,导致玄天空间器物最大的制造商——丰宝阁落魄了。

    丰宝阁的祖师,就是当初围攻春江阁的大能之一。

    敛微想想都觉可笑,春江阁原为穿云界首富、空间之道祖地不假,她道业有成,反哺师门,将它带向了玄天首富、诸天首富的位置,然后在她闭关冲击准圣之位时,它成了天庭进攻玄天的第一张靶子。

    她恨着让她失去师门的人,丰宝阁却将当年的事珍藏在书库,当荣耀一般传承。

    丰宝阁史传上记:天庭使臣密约祖师,共商人族崛起之大计,时年,财神掌运,妖庭物丰,不除之,定受其害,便欲在其闭关之时,先覆春江,断其手脚。

    祖师联系各方人族义士,澄清利弊,玄天自归于妖庭后,妖族横行霸道,圣灵亦为走狗,何况人族,为扭转人族之卑弱境地,众义士决议痛击春江阁,扰乱玄天秩序,为天庭将士开路。

    当时,为覆春江阁,祖师在春江弟子与黎山门弟子演示真灵牌用途之际,舍弃名望,狠心牺牲了该弟子,造成其惨死在春江弟子手中的假象。

    其师大怒,与春江阁对峙。

    祖师与众义士从旁鼓动,最终发展成诸大势力对春江阁的声讨,祖师言:墙倒众人推,更何况这堵墙后面藏着财富,藏着人族未来。

    春江阁终于陷入众矢之的,然其背后有财神和妖庭为靠山,未能起大战,幸得其师在与春江阁阁主生死战时陨落,惹怒了黎山门。

    黎山门老祖乃先天圣灵,已证返虚,在妖庭也挂了名儿,闻门中嫡系徒弟徒孙死于人手,率弟子与春江阁斗法。

    众义士瞧准时机,加入战斗,终成战争,一发不可收拾,短短时日内,春江阁祖地遭到重创,各分部间的运输线路断裂,天庭将士及时登陆穿云界,彻底控制了春江阁。

    因战力规格即将上升返虚准圣,祖师无力参与,携弟子功成身退,避居他界。

    这上面,她春江阁和被当枪使的黎山门,都被放在了对立面,是妖庭的“走狗”,他们认为设计两者自相残杀,是走得极为漂亮的一招棋。

    可春江阁究竟有何对不住人族的,它制作出来的空间器物难道没给人族带来便利吗,它那些具有攻击性的品类难道没帮人族提高生存几率吗?

    单单因为它与妖庭有关,活该被设计破灭?

    敛微毁了这本书,环顾刚刚形成的废墟,目光落到那些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人身上,她没有要他们的命,但剥夺了他们关于空间器具制造技艺的记忆。

    就这样吧,旧恩怨算是了结了,他们要是不服,再打上来,便算一算新恩怨。

    丰宝阁人脉广,手里攥着诸多大势力,专为某些王朝天朝、门派供货,它一出事,那些人就慌了,他们找谁批量买空间器具啊?

    春江阁是要垄断空间器具的制造?

    那还得了!

    被触动了利益的势力对春江阁和太一起了不满之情,同时也害怕玄天空间器具这块被他们垄断,不约而同地对太一产业进行了打压。

    现太一走向天域的产业是常青商行、商鼎会、春江阁,而且走得没太远,刚刚进入旁边的寒武界域、冲墨界域,一些势力手伸不到这里,故而打压的力度不是很明显。

    敛微就此事向湛长风报备了一声,湛长风没有责怪于她,寒武界域、冲墨界域名义上都归广平天朝统辖,但这统辖,是教化层次的统辖,而非势力统辖。

    这两界域的主要情况是,绝大部分势力都尊人道、行人道,但主权仍在各自手中。

    特别之处便是,在人道门派鼎盛的情况下,王侯帝君鲜少冒头的,能在寒武大界、冲墨大界站稳脚跟的更是屈指可数。

    太一本也是瞅准了他们各自为营的这点,打算先以商鼎会渗入其中,在散修间树立威望,再逐步开设常青商行、春江阁,聚拢资源,间接影响势力更迭。

    在这两界域发起战争是不太现实的,广平不会允许它的教化场陷入大动乱。所以行商道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手段。

    现在实际对太一进行打压的是寒武大界上三派和冲墨大界黑炎殿。它们与丰宝阁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因丰宝阁没落,多少受了点损失。

    湛长风跟敛微道,“他们动手也好,证明他们离不开空间器具的供应,春江阁可以取代丰宝阁与其合作,或者,跟他们的对家合作。”

    敛微在明知丰宝阁牵连甚众的情况下,仍旧出手了,一为重新奠定春江阁空间之道祖地的地位,二为以最快速度夺取市场。

    且以了断因果为名,任何人都无法对她进行指摘。

    然毕竟损伤了别人的利益,会受到打压也是她意料中的。如今太一还没深入玄天,反而更受得起这种打压。

    再说寒武和冲墨中的势力,与丰宝阁有瓜葛的不多,她要反击也容易,这次正好诱他们出手,拿他们当跳板,强势入驻这俩大界。

    敛微心情有点受丰宝阁那本秘史的影响,正是不待见人族的时候,因此对上赶着来寻麻烦的寒武上三派和冲墨黑炎殿,都秉着天凉了,你们该迎接凛冬了的想法。

    和湛长风谈了一会儿——尽管只是谈公事,心中的不爽却渐渐消了,“那边我会搞定,尽量不起武力冲突吧。”


………………………………

第1362章 下界显灵

    战宫管理、政令推行、商道扩展、气运梳理等等皆有人去做了,湛长风闲了下来。

    她悠闲地给自己煮了一杯茶,在庄严的宣政殿中陷入了神游,不久后,她整理出了几件要紧的待办之事。

    收拢鬼道修士,治广陵和各中小界里横行的恶鬼。

    等秦无衣发现东湖洞天冥河水的存在。

    帮硕狱找到“家乡”。

    偏这些事又不是能够一朝一夕完成的。

    且说治理恶鬼不容耽搁,命令鬼道修士管制恶鬼,不是容易实现的,一来太一麾下的鬼道修士寥寥无几,二来,鬼道修士未必会愿意出手对付同类。

    想到这里,她记起了之前被她送进古天庭的鬼九,只可惜鬼九尚未习得完整的饿鬼道篇,又仅是神通修为,可以与之交好,考虑把她拐过来,却不能现在用作救急。

    而要其他修士去降服作恶的鬼类,也不是长久之计,现鬼类多出现在小界,小界是有封闭性的,光将修士送进去就不是一件简单事。

    湛长风思考良久,决定让硕狱带着地狱图腾军分散开去,处理广陵等中界上的恶鬼,她则亲自化入小界,看看有什么一劳永逸的解决之法。

    一些小界上是有太一祠的,她通过供奉在太一祠中的神位,将神念投到了下界太一祠中的神像上。

    破败的殿宇中,烛光被外面漏进来的风吹得一阵晃悠,蜷缩在神像下的中年道士被窗户的咯吱声惊醒,擦了把嘴,迷蒙地看了眼窗户,又睡过去了。

    他却不知道,他上方那神像上,透出了一道人影。

    湛长风在这破殿中扫视了一圈,寒碜得她都有几分看不过眼了,但这又是意料中的。

    太一不重视信仰,也不特意圈信仰力,就这小界上的太一祠,前身还是东临王的庙祠呢。

    当年接手东临王的地盘时,托梦告诉庙祠的守祠人神位已变,改太一祠,供奉太一凛爻王及四辅七殿主官。

    可他们哪有时间管小界的事,神灵不显灵,祭拜的人就少了,太一祠自然破落。

    湛长风没有叫醒看管太一祠的中年道士,打算自己出去走走。

    她化为一名少年人没入了夜色,边走边观星象,朝那王气较盛的地方而去。

    一路上,所遇精怪颇多,有躲在深山老林懵懂修炼的,有藏村庄、城池与人混居的,大多不太安分,寄居在人身上或家中,吸食其精气,败其运,碰见这样的,她便顺手解决了。

    不日,她进入了一座城中,正是清晨时分,稀稀拉拉的农民挑着担,牵着驴车,小心翼翼进城来,守城兵抱着长矛,垂着头,昏昏欲睡。

    雨淅淅沥沥地下,整座城都冷冷清清的。

    湛长风看向立在城门口的布告栏,上面新贴了一张征兵令,她看清服役的地点正是自己要去的地方,便顺手揭下来。

    此时城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一群穿着藤甲的士兵入城来,每人手中都攥着一根绳子,长绳子上拖着一串人,一看就是庄稼地里出来的贫农。

    一方脸士兵看见她揭下了征兵令,当即咧开嘴,露出一口黄牙,“哪家的少爷,这可不是让你来玩的。”

    “瞧细皮嫩肉的,算了,有这份心就是好的,比这些刁民强多了,来来来,跟我们去登记!”

    那打头的百夫长发了话,方脸士兵王武赶紧转了画风,“来来来,跟我们报效朝廷去,保证你吃香的喝辣的!

    一群人便向军营去。

    路上,王武勤恳地宣传起了军中事宜,“我给你们说,我们的编制是5人为伍,设伍长,10个伍为什,设什长,两个什为一营,设百夫长,10个营为团,设千夫长,四个团为军,设校尉,咱有上中下三路军,同归李将军管辖,你们没必要一副赴死的样子,虽然我朝跟大梁打得厉害,但我们这偏僻地界能受多少影响?”

    “叫你们来充实充实军营,装装门面而已,哪要你们去打仗!”

    有个被强征来的青年怀疑道,“你说的是真的?我怎么听说大梁快打到这里来了,若不是要打过来了,你们干嘛要征兵!”

    “对啊,我可是识得几个大字的,你们那征兵令上,明明是要集结了兵力,送到东面平潮城去,我一月前就从逃难来的亲戚口中知晓,平潮城在跟大梁打了。”

    王武不耐烦地敷衍,“都安安分分点,咱李将军可是国舅爷嫡长子,身份尊贵,怎么可能带着你们去平潮城送死,自将军掌管此地以来,你们哪只眼睛看见将军是争勇好斗的人了。”

    众人一想,确实啊,这李将军为人随和,见天儿在这一地界溜达,没事儿作作酸诗,还要求每家每户都买他的诗集,不买就来捣乱。

    城中那二万五的驻军,也被他折腾得没剩多少人了,留下的不是溜须拍马之辈,就是也爱作酸诗的。

    与其说李将军要上战场,不如说他怕了,欲找一帮人来保护自己。

    那感情好啊,跟在李将军身边穿甲带刀,拿着军饷,又不用打仗,天上掉馅饼。

    刚刚还抗拒当兵的人们态度大变,脸上浮现出一丝惊喜。

    “大哥,军饷按时发不?”有个大汉叫道,其他人纷纷附和。

    王武不耐,“净问些没用的,少不了你们。”

    他和新兵们来回敷衍了几轮,歇了话头,见这些人中,湛长风是主动揭下征兵令的,不禁好奇,“你原是干什么的,怎么想到从军了?”

    “我是个给人算命的,四海为家罢了。”

    王武大笑,“哎啊,唬我呢,胡子还没长出来,也敢说自己给人算命,你才多大。”

    为了方便,湛长风化的是少年郎形象,在他眼中可不就是不着调的小子。

    王武觉得她心里藏着事,随口就骗自己,便没了谈笑的心思,转头跟别人说去了。

    驻守此城的李将军,先前就接到朝廷命令,让他带兵去支援平潮城,他心里不想,以军中没人、需要征召为由拖了好久。

    眼见现在人差不多了,他怕上头又催自己去支援,就装起了病。

    因为上头作个不停,新兵们闲得不行,每天在营地插科打诨,得过且过。

    湛长风本想离开这里,自己去平潮城,见见拥有王气的人,却发现王气在往这边移动,细一思,便知王气者是大梁将军,平潮城已破了。


………………………………

第1363章 新创神道

    平潮城破的消息传到了李将军耳中,他心惧之下真的病倒了,叫人关了城门,嘴里念叨着“死守”之类的。

    又过几日,大梁军队连破两城,一鼓作气打到了此城城下。

    新兵们被推上了城楼,手中拿着没用过几次的弓箭,茫然望着对面那五万杀气腾腾的精兵良将,要不是王武等老兵在下面的阶梯上擦刀,他们早跑了!

    “完蛋啊,投降吧,这是要我们送死啊!”

    “咱锦国早蛀成筛子了,派下来的将军就是个草包!”

    过了几天舒心日子的新兵们,感觉自己像那被养肥的猪,没点心理准备就被押到了屠刀下,顿时涕泗横流。

    大梁军中有一眼力好的副将看见此情此景,大笑着对身旁骏马上的英武将军道,“李贵妃将锦王迷得七荤八素,荒废了朝政,整一个软蛋,这李家侄儿莫不是将自家的兵卒也给迷晕了,瞧瞧那衰样儿,像什么大丈夫!”

    忠义侯兼征西将军伍子法闻言,被风霜吹得冰冷的脸上也带上了笑意,语气却严肃,“休要掉以轻心,等攻下了此城,咱就好好休息一下,犒劳犒劳众位将士!”

    正是入冬时节,大梁将士的脸、手、脚都冻伤了,早盼着能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喝上一碗热汤,一听攻下此城就能休憩一段时间,气势高涨!

    伍子法拔出剑,发出冲锋号令,“上!”

    他一马当先,根本没将城楼上连弓箭都拿不稳的敌兵放在心上,突然他瞥见那些慌张的敌兵中,有一人神情平淡,格格不入。

    不期然对上那人的眼,如视浩瀚天地,他心中骇然,险些掉下马去,幸亏副将眼疾手快扶了他一把。

    “将军?”副将担忧地看着他。

    “没事。”他再往城楼上看去,却找不到那人了。

    无法,他带着强烈的不安,进攻城门,幸运的是,直到他们攻下这座城都没有意外发生。

    伍子法亲自去俘虏营转了转,暗暗寻找那人,却始终找不到,不由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又说湛长风见过伍子法后,料定他会是一统东方大小国家的皇帝,某些想法也渐渐成型了。

    此界精怪鬼类之所以剧增,是有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气运。

    如果人族气运庞大,天运就会偏向人族,草木动物、金石器物成精的契机就少了,甚者当人族恐惧精怪,明确拒绝精怪诞生时,人族愿力足以影响天运,压制住它们的运道,令它们不能成精。反之亦然。

    如今大小国家征战不断,人族气运混乱衰退,自然给了草木动物、金石器物成精的空间。

    也是因为天地运势杂乱无序,亡者众多,怀怨怒而死的生灵易成恶灵鬼祟。

    所以要克制精怪鬼祟,还得先平定战争,恢复秩序。

    既然伍子法有皇帝之姿,她就不多加干预了。

    她要干预的是活灵无法涉及的领域——封神。

    平定战乱,并不能影响已经存在的精怪鬼祟,东临王时期为赚取信仰传下的物降法,也阻挡不了日益强大的精怪鬼祟了。

    所谓物降法,就是用糯米、桃木、雄黄、镜子、盐、玉等有辟邪之效的东西去克制一些小的邪祟,那时此界的精怪鬼祟极少极弱,以此法足矣了,现在却不行。

    她一路看来,最强的小妖已能媲美筑基修士,而人还是普通的人。

    要帝庭派天官天将下来坐镇也不现实,犹如砍柴用金刀,贬低了金刀的价值,也损伤了金刀的刃儿——长期压制修为待在凡间可不是好事,磋磨人的惩罚还差不多。

    因此最好培养本地的人来坐镇。

    既要此人不与凡俗发生利益瓜葛,又要此人镇压得住精怪鬼祟,那这只能是一个“死灵”。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该教这个“死灵”怎样修炼。

    鬼道、香火道、信仰道?

    此三者是相互关联的,香火道本为鬼道一支,不过是由命魂而成的鬼,修得了灵体,靠凡间生灵的愿力和信仰修炼。

    而信仰道又是从香火道中辟出来的一支,单单汲取信仰修炼。后来也有活灵修此二道,尤以佛道神道修士为最。

    太一不以收集信仰力为目的,某种程度上,湛长风还比较排斥信仰力。

    因为信仰力实际是生灵的部分心灵力量,当生灵将这部分心灵力量系于或赠予某个存在,生灵的本源力量就会减弱,在创造性、独立性方面出现缺失。

    最直接的表现,便是用大神通送其转世,也会因为其本源力量过弱不能成功。

    当然,心灵力量损失不多,或后续补回来了,除外。

    所以真正有责任心的修士,应该在接受了他们的信仰后,给予反馈,帮他们做点实事,哪怕降下一句祝福,让他们顺遂一点。

    如果做不到,便不要接受信徒的信仰力。

    可惜大多修信仰力的修士没这个自制力。

    若论根源,出在香火道、信仰道的体系上。

    先说香火道修士以愿力、信仰修炼,他们对信徒的依懒性较强,一旦没有人供奉他们、信奉他们,他们就没了力量之源,会随之消亡,于是,出现了很多香火道修士无节制满足信徒要求、信徒不事生产每每求助“神灵”的现象。

    再讲信仰道,信仰道的开辟,部分原因是香火道修士想摆脱被信徒“绑架”的处境。

    然而,信仰道的漏洞在于,不实现信徒的愿望,不帮信徒干实事,也能收集信仰之力,如戏台上搔首弄姿骗取看官追随吹捧的花脸戏子,慷慨激昂靠嘴取胜的煽动家。

    湛长风却想要一条更为完美广阔的“神道”,让他们负不了苍生,又能像道门修士一样,直追大道。

    以前,她就有想过用功德、法则来进行约束,分身那边也在尝试,且已摸索出了一套不太完善的修炼之法。

    这种修炼之法,化功德力为灵魂本源,以灵魂本源参修法则之力,此等修炼法,极大程度削弱了投机取巧的可能,道德度较高,前景也广。

    不完善之处是,目前这个体系的修炼法门单一,后期要是找不到神图腾,或者无法自悟法则之力,就修炼不下去了。

    另还有一条修炼门槛,修炼者必须地魂、命魂、天魂俱在,缺一,灵魂本源不完整,预测不能通过此法攀上准圣那等境界。


………………………………

第1364章 锦来大河

    ,

    不过此法,在小界上已经够用了,地魂也可以在其身死时拘下。

    分身那边已将其拟定为万法功德道,筑就功德体是它的基本,通万法则是它代表的无限可能。

    化功德力为灵魂本源,在形式上与香火道相似,都是护佑他人,只是,一个护佑苍生,得到天地馈赠的功德之力,也可以顺带收几个信徒传播自己的名声,一个护佑信徒,靠实现信徒的愿望,收取愿力、信仰力修炼。

    单这一点,两者天差地别。

    问题是,怎么让他们长久地为自己所用。

    湛长风一边寻找功德深厚的生灵,一边思考,半月后来到了锦来河。

    广阔的江面上,福船破浪,楼形龙舟随后,数十快船护在左右,阵仗浩荡!

    两岸却是纤夫弓背拉绳,肩背上磨出了血淋淋的口子,顶着寒风而行。

    “喝!哈!嗬嗨!”嘹亮的号子在江面上回荡,满是痛苦和无奈。

    湛长风不用问人,随意一眼就知晓了来龙去脉,那锦国国主听闻大梁攻破了平潮城,危机感席卷心头,下令迁都,跑到北方去避敌。

    锦国大臣随主,也是有点孬的,竟是纷纷赞同了,于是大包小包一捆,准备北上了。

    原打算走旱路,结果锦国国主出幺蛾子了,他希望带着自己的爱妃一同浏览大好河山,光旱路有什么意思,得走水路,走新开凿出来的锦来大河!

    某个稍微清醒点的大臣战战兢兢道,“北上多险滩,多逆流地段,船不好开,速度也慢,加之快寒冬腊月了,不如还是。。。。。。”

    锦国国主当时便霸气地打断了他,“本王那十万纤夫呢!”

    纤夫们光着上身,背着缰绳,顶着寒风,逆流而上,开船不到一月,死了两千人!

    稍稍一慢,监督官的鞭子就落了下来,“养你们干什么吃的,连个船都拉不动!”

    近午时,锦国国主捉着爱妃的手,脚步虚浮地走上甲板,眼下青黑,眼中却光彩熠熠,他指着碧绿河面,两岸青山道,“本王耗费十年财力,打通南北之路,如此功绩,可入史册?”

    妃子笑应,“大王功在千秋,无人能及。”

    “这世上也只有爱妃懂本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