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远无法抹去的青春-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每年夏天,都要来过一轮。

    …

    陈路凡的中考成绩是617分。其中:物理和历史都是100分,这两科的满分也就是100分而已。

    英语148分,数学145分,语文124分。这三科的单科总成绩都是150分。

    很多年啦,陈路凡依然还无比清晰地记得这些。

    陈路凡的这个成绩,放在全德惠县也是很不错的。所有考生加起来,大概也能排进前30名。

    …

    但是,多年以后的陈路凡却有点痛恨这一份考试成绩。

    因为当时,如果他能考得差一点,哪怕只是全镇第二名,那么他的人生可能都会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番景象。

    但是,陈路凡同样也感谢这一次考试成绩。

    因为当年,如果能够按照陈路凡自己最初的设想,再以优异的成绩顺风顺水地考上另外一所好的大学,那么他的人生,可能同样也会留下巨大的遗憾。

    而且这种遗憾,可能会让陈路凡更加痛苦也说不定。

    …

    正所谓,我虽然痛苦过,但我感谢那样的痛彻心扉。

    因为它让我更加清楚地认清了自己。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痛苦,才会让我感觉到踏实,才能让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

    陈路凡是在距离高中报道大概只有三四天左右的时间,才来得及去取成绩单和录取通知书的。

    但当时的具体细节他倒是不记得了,甚至是在上午还是下午也都不记得了。

    因为那段时间真的是太累了,没日没夜地熬啊。

    (本章完)
………………………………

第19章 陈路凡的性格分析(21)

    故事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先总结一下陈路凡的性格了。

    陈路凡的性格大致有如下几个特征:

    …

    正直、自律、嫉恶如仇

    父亲陈万全和母亲姜秀英都是很真正的人,再加上大量评书演义的影响,就把陈路凡塑造成了一个极为正直的人。

    从来不会欺负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占任何人的便宜。路见不平就要吼一吼。

    …

    有同情心,重视情感

    陈路凡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情的人,非常有同情心。而且始终都是一个,在用情感和赤子之心生活的人。

    他总是很轻易地,就把心脏和大脑,赤裸裸地直接呈现在了别人的面前。

    以至于这些人,哪怕只用一根针,就可以轻易地杀死他。

    这一点,让他吃过很多苦头。但也让他收获了很多友谊和信任。

    …

    一诺千金

    高度重视承诺,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亦绝不负天下人。

    …

    韧性十足

    父亲常年有病,再加上日复一日的繁重的劳动,使得他的意志品质,都变得极为顽强。

    无论任何事,都非常能挨,或者说能熬。

    比如生病的时候,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很很少去医院。一般的头疼感冒,更是连药都不吃。

    …

    自信

    青少年时代的无敌学霸,给了陈路凡极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一直到今天,都还在深刻地影响着陈路凡。

    …

    极端

    陈路凡对很多事情,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

    说得好听一点,这叫追求完美。说得难听一点,就叫固执,偏激。

    …

    懂事、能够控制对于金钱和欲望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欲望,对物质和金钱不感冒。

    虽然也犯过错误,但在老师和父母亲的教育之下,总归是克服了这方面的毛病,最终没有成为欲望的奴隶。

    …

    自尊

    有自己的气节和尊严,自尊心非常强。

    …

    自卑

    自尊的同时也自卑,而且这种自卑还很严重。

    只是当时,再甚至以后的很多年,他都没有意识到。

    并且这种自卑,还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命运。

    这些,我们后面都会讲。

    …

    确实是这样的,陈路凡的性格,早在高中以前基本上就已经定型了。

    此后,虽然也有很多反思和改变,但最根本的东西却始终都没有变。

    …

    之所以和大家一起分析陈路凡的性格,并不是自卖自夸,想说明陈路凡有多么优秀。

    而是只有沿着这几条线索,才能更好地了解陈路凡本人。

    也唯有如此,才能对大家产生更好的借鉴意义。

    …

    还是那句话,陈路凡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想做一个只知道唠唠叨叨的怨妇,靠卖弄苦家底儿去博取大家伙儿的眼泪和同情。

    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他自己的这些经历,为您,为其他人,以及所有正在读这本书的人,提供一些借鉴。

    …

    另外,通过前面这一二十章,可能还没有完全地把陈路凡的性格给展示出来,但是后面我们都会逐一涉及的。

    …

    还有,关于陈路凡性格的养成,以及评书演义的这一段,再以及所有人的性格的养成,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我在三年前出版的书,叫做《人之初性本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作者的真实名字叫杜永超,有人把它编辑成了赵永超。

    这本书在淘宝里现在还可以买到。

    如果买不到也可以联系作者本人,我手上目前还有一二百本存货。

    qq号:2016937023;qq群:592175186;新浪微博:陈路凡有九条命;邮箱:2016937023@qq

    …

    不过这一本书却有一点枯燥,尤其是前面两篇。

    属于哲学大类,但又区别于传统哲学。有点心理学的味道,但要比心理学更深刻和本质一些,整本书所思考和探讨的,全都是传统哲学中最重要和核心的问题。

    但这本书,却专门就是用来分析人的性格养成,以及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的。

    …

    另外,关于教育这个话题,当然不只有评书演义这一种方式,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会。

    关于教育这个话题,我们在整本书结束的时候,可能会做一次系统的讨论。

    (本章完)
………………………………

第20章 母亲的弟弟和妹妹们(23)

    母亲有五个妹妹,分别是二姨姜秀华、三姨姜秀兰、四姨姜秀芝、五姨姜秀红、六姨姜秀云。

    母亲还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大舅姜秀平、二舅姜秀峰、三舅姜秀山。

    …

    其中二姨姜秀华一家很早以前就搬到了长春市居住。

    夫妻两个都没有正式工作,早些年一直以卖猪头肉白切鸡等熟食为生。

    但是家里也很困难,已经到1995年了,没有买房定居不说,还要问我的大哥陈永国借生活费。

    当时,大哥陈永国在长春市的建筑工地打工,吃住都在二姨家租住的民房里。

    二姨一家一直都很困难,老两口在前两年都去世了,他们的长子也就是我的大表哥在去年也去世了,年仅四十三岁。

    …

    三姨姜秀兰一家在农村,三姨夫早些年当过兵,复员以后倒是有一份正式工作,是一名汽车驾驶员。

    但却是个酒鬼,根本攒不下钱。2008年因为酒精中毒还差一点就去世了,连续做了两次大手续才捡回了一条命。

    而且年轻的时候,经常酒后驾车。

    但是还别说,他还真是一个幸运的人,就这样整天醉醺醺的,竟然还一生都没出过车祸。

    …

    四姨姜秀芝家里条件稍微好一些。四姨夫蒋立清是一名人民教师,就在“六中”教语文,而且两个人还是同班同学,自由恋爱。

    但四姨娘姜秀芝却是最不幸的一个,很年轻就去世了。

    大概是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也就是1992年,喝农药自杀了。

    起因是四姨家的大表哥和他的一个堂兄,放暑假的时候一起去河里洗澡。

    结果他的堂兄淹死了,而大表哥却活着回来了。

    …

    然后两个家庭就因此而吵架,到最后被逼无奈的四姨娘就喝药自杀了。

    四姨留下了两个孩子,分别是蒋云鹏和蒋云琪。

    表兄的命运也很凄惨,从小就没有娘管,就在五姨娘家里住。

    后来去长春市打工,再加上各种生活不如意,28岁那一年也自杀了,这一年我刚好大学毕业。

    要么就是喝酒过量醉死了,而且在去世的前几年,也早就有了酒精中毒的症状。

    …

    五姨娘、六姨娘、大舅和三舅的家里面,在那些年也都很穷。

    他们都住在伊通河的河套附近,地势非常低洼,早些年水灾很严重,虽然土地很多,但根本就不打粮食。

    而且就算打了粮食也卖不出几个钱。

    而他们距离县城又远,连种菜卖菜都没得种。

    …

    二舅在我8岁那一年,搬到遥远的内蒙古做了一位牧民。

    所以可以肯定,那个时候也很穷。

    而且二舅也蛮不幸的,在那边好不容易把日子过得红火了一些,却在2014年去世了。

    …

    所以那些年,真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给父亲陈万全你的家庭提供一些帮助。

    就算能帮也很有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

    我说这些,介绍母亲家里的情况,并不只是为了说明陈路凡小的时候家里穷没有人能帮忙。

    而是想说,那个时代,大家真的是普遍都很穷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施行了不假,也确实能填饱肚子了不假。

    但在广大的东北农村,以及全中国的农村大地,距离真正的富裕,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也确实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以及之前的那一段艰难岁月,死死地扣到广大人民头顶上的那顶紧箍帽也已经被摘除了。

    但是,距离真正的文明和现代化,更是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这些,都是有历史遗留以及其背后的根源的。

    …

    完全可以说,中国之难,绝不仅仅是从十年****才开始的。而是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苗头了。

    只是人们很少会关注,或者说年代实在太久远了吧。

    又或者说,知道那一段历史的人,没有能力能够把那一段历史讲述出来罢了。

    …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每一个时代也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痛与泪。

    而这些,都值得我们把他它给记录下来。

    (本章完)
………………………………

第21章 永远的向阳屯(24)

    1974…1979年,父母亲一直在黑龙江那边。

    回到向阳屯以后,一直到1983年,这边的土地才开始分组。然后一直到1986年,才彻底分给个人。

    所谓分组,就是由几个家庭结成一个小组,联合生产和耕种,并且共同承包农业税、公粮、上交款等事宜,简称就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属于分田过户的一种过渡。

    …

    这种小组的概念一直到现在还有。比如陈路凡的身份证上,一直到现在还写着向阳屯儿五组的字样儿。

    但分地的时候,因为陈路凡的年纪还太小,所以也就没什么印象了。

    而且母亲的关于那一段的记忆也不太多。但可以想象得到,那一定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

    但大哥和大姐还有关于生产队的记忆。

    那个时候,大家伙儿种地是不用化肥的,而是用一种氨水或者是类氨水的一种液体。

    这种东西具有非常强烈的腐蚀性。溅到身上以后很容易就会把衣服烧一个洞出来。

    也不是用铁桶装的,而是用一种很厚的橡胶袋。

    这种橡胶袋我见过,一直到我读初中,远房堂兄陈永元家里还有一只。

    而且这种氨水也不能直接当做化肥用,必须和粪便一类的搅拌稀释才能使用,否则会把庄家给烧死的。

    …

    大概到大哥陈永国六七岁左右的时候,村子里才第一次用化肥。

    大哥到生产队去玩儿,偏巧碰到装化肥的袋子。

    三堂兄陈永吉就逗大哥陈永国,说这么白的白糖你不吃两口吗?

    然后不懂事的大哥陈永国,还真的抓了一把要朝嘴巴里塞。

    结果当然是被大家伙儿赶紧给拦住了。

    …

    陈路凡大概是从五岁左右开始记事的,也就是1987年左右,当时村里就已经有很多人盖起了砖瓦房。

    村子里有几户人家也已经购买了农用拖拉机,大规模的玉米脱粒也主要用玉米机了。

    但是像小麦,黄豆、绿豆、高粱等杂粮的收割,还有很多都是依靠人力的。

    先拾掇好一个平整的打谷场,用滚子把地面压平,把这些杂粮铺在地上,再赶着牛马拉着滚子在上面压。

    然后再用木锹把粮食扔到天上去,粮食里面的秸秆杂碎以及尘土就会被风吹走。

    …

    然后在第二年,大概到了1988年这一年,村子里也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户主人姓夏,叫夏树德。

    电视买回来的当天,那场面那叫一个轰动哦,全村老少全都涌到了他们家。

    屋子里根本就坐不下,连站都站不下,后来干脆就只好站到了院子里,把整个院子都站了个满满当当。

    当时的电视节目好像还真就是西游记,但印象不太深了,只是模模糊糊有个孙悟空耍棍子的印象。

    …

    陈路凡对电视节目的清晰印象,要到三堂兄陈永吉结婚的1990年。

    当时正赶上新闻联播播报海湾战争,因为大量的石油被倾倒进了海洋里,仅仅几天时间,就导致了数十万只海鸟的丧生。

    那个场面真的很惨,海鸟的身上全都沾满了石油,至今都记得非常清楚。

    …

    但那个时候的向阳屯还会经常停电,其中有好几年还都是整年地停。

    但如果村子里有了红白喜事一类的,就会有人自己去把电电闸给拉上。

    然后一大群小孩就会在村子里狂跑,一边跑一边非常快乐地猛叫。

    那个时候之所以会停电,并不是供电线路的问题。而是因为拖欠电费、上缴款和农业税一类的。

    父亲陈万全的家里,就因为拖欠电费的问题停过几年电。

    在那几年里,别人家里都有电用,只有三五户和陈路凡家一样贫困的家庭没有电用。

    …

    那个年代,过年杀年猪依然还是很高兴的事。

    杀猪的时候,会请好多关系比较亲密的屯邻来一起吃肉。有很多人家不方便来的,还会送一碗肉过去。

    杀完猪以后,依然还会去“南沟子”挖冰回来冻肉。

    这些肉,是要吃很久很久的,最起码也要吃到第二年春天。

    南沟子是向阳屯那边的一条小河,学名叫做四道沟,向阳屯的人习惯上称之为南沟子。

    …

    陈路凡小时候很懂事,父母亲告诉他绝对不可以嘴馋,到别人家去的时候别人给东西吃也不能要,而屯邻们找父亲去吃年猪肉的时候一般也会叫上陈路凡。

    陈路凡是个小馋猫,其实很想跟着去,但听父母亲的话,一向拒绝得很干脆。

    除非别人非常真心诚意地邀请,然后母亲也允许,否则陈路凡还真是很少去的。

    但是如果不去的话,陈路凡心里也会有点小难过。“

    …

    南沟子是一条小河,夏天雨大的时候,可以有几丈甚至十几丈宽。但枯水期还是会经常断流的。

    那时候的雨水还是很充足的,南沟子里的水量也就大一些。

    里面的鱼虾也就会多一些,这也是陈路凡的童年里为数不多的快乐之一。

    找窄一点的地方,在傍晚筑起一座一米多高三五米长的小水坝,等夜里十二点左右,把水坝打开一个豁口,再在豁口处下一个口袋网,等天亮一收,很容易就能搞到五七八斤小杂鱼以及林蛙青蛙一类的。

    …

    在更早一些年的时候,南沟子里的水就更大了。

    南沟子的河道最宽的地方也就二三十米,但是大雨一来,就连河两岸的庄稼地也会被淹没掉。

    形成一条非常宽非常宽的大河,足有一两公里宽可能都不止,人们可以去庄稼地里抓鱼,但是庄稼也会被涝死。

    …

    在1990年左右,村子里还有一个粉丝厂,专门用土豆也就是马铃薯生产粉丝,但用于生产粉丝的土豆却全都是最劣质的土豆。

    要么就是特别小的,或者是被虫子咬过的,或者是被太阳晒绿了产生毒素无法再食用的。

    这样的土豆,每一百斤才能换取大约3…5斤成品粉丝。

    …

    生产土豆粉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所以那一家小工厂就坐落在南沟子的边上。

    生产过后产生的垃圾,也全都直接排放到了南沟子里面。

    化学污染倒是不太严重,因为全都是机械式生产。

    但是每次工厂一开工,却全都是漫山遍野的煮土豆的味道。

    …

    1988年左右,二伯父陈万江家里还建过一个瓦厂。

    但是非常遗憾,这个瓦厂亏了钱。

    但隔壁村那个砖厂的生意却很红火,而且隔壁村的小学生也从来都是不交学杂费的。

    …

    那个时候,有一个叫李电全的人在村里还开办了一个电力磨坊,专门帮村民打磨粮食。

    一共有五六台电磨,细磨磨出来的粮食给人吃,粗磨磨出来的粮食给牲畜和鸡鸭做饲料。

    但是很多人都说,这个磨坊有点儿黑心,会悄悄地把人家的粮食给藏起来一部分。等人走了以后,自己再打扫出来。

    …

    那个时候,村子里也已经有了小卖部。但油盐酱醋一类的东西,依然还会有人骑着自行车下屯来卖。

    尤其是卖雪糕的,会用一个泡沫箱装着,以保证里面的低温。

    八七年以前的雪糕大概是五分钱一根,92年以前大概一毛钱一根,95年左右就涨到两毛甚至也已经有五毛钱一根的奶油雪糕了。

    …

    那个时候的夏天里,还会有人家赶着马车到村子里来卖西瓜。

    也就一两毛钱甚至几分钱一斤,但依然有很多人家买不起。所以大家就用粮食换,一斤玉米可以换一斤或者几斤西瓜这样子。

    …

    不仅雪糕和油样酱醋,就连臭豆腐都有人下乡来卖。

    但那时候的臭豆腐,都是用好大一个类似于腌泡菜的坛子装着的。

    臭豆腐块的大小和现在的臭豆腐块差不多,1毛5分钱到2毛钱一块,一个大坛子里大概能装七八百块。

    可不要小瞧这个臭豆腐,父亲陈万全从生病开始一直到去世这十二年时间里,中年大概有三年多的时间是可以从事一些简单劳动的。

    而在这三年时间里,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用毛驴车卖这种臭豆腐和一些水果一类的。

    那个时候出去一天,顺利的话也能卖个大半坛臭豆腐,也能赚几十块钱。

    …

    那个时候的冬天,村子里也会有人赶着马车来卖瓦盆、水缸、盘子、饭碗一类的。

    这些人晚上是要找人家住宿的,因为冬天实在是太冷了。

    父亲陈万全就蛮喜欢招待他们的,父亲很有同情心,很能体贴他们的难处。

    …

    从1990年开始,村里人也开始有人尝试种植葡萄等果树了。

    葡萄会比海棠果贵很多,但是种葡萄会非常麻烦。

    这也是父亲陈万全坚持种海棠和李子而不种葡萄的原因。

    因为父亲有病,这些重活儿他都做不了。

    但是种葡萄确实比种海棠赚钱,村里好多人都因为而致富了。

    …

    从1992年开始,德惠县城里也开始有了对外招商引资的工作,其中有一家吉林德正有限公司最为有名。

    他们和农户签订合同,由德正公司统一提供白羽鸡的鸡雏、饲料、药物以及养殖技术;然后由农户负责饲养,

    等鸡雏养大以后,再按照合同价统一回收。

    …

    德正公司的规模还是很大的,即便到了2016年依然还在。还依然是德惠县乃至吉林省甚至农业部的重点企业。

    同样的,德正公司也确实带动了德惠县周边的很多农户都发家致富了。

    比如说左右两个邻居,于广成和于广学这两家。

    这两户人家是亲兄弟,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盖起了四间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

    父亲陈万全家里其实也想过要养这种合同鸡,而且连养鸡需要的本钱也都已经准备好了。

    但后来担心太麻烦,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最后只好无奈放弃了。

    …

    也正是从那几年开始,村子里偷狗、偷鸡、偷鸭的开始多了起来,很多的狗都被毒死了。

    然后用老鼠药的人家也多了起来,很多的猫也都被毒死了。

    …

    那个年代,村子里还经常会有外地人去讨饭。具体来自哪里不知道,但他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