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大官人-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等人若是说不贪,曾毅是绝对不信的,只不过,他是怕莫县丞能力有限查不出问题,然后编排些假账出来。
“大人放心,轻重下官是懂得,下官虽与王主薄有私仇,可却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闹出什么乱子的。”
莫县丞拍着胸脯保证,这其实也很简单,他脑袋很正常,甚至算的上聪慧了,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作假的,若不然总是会被查出端倪的,更何况县令大人明显是要对王主薄穷追猛打。
而王主薄背后更是站着知府大人,这种情况下若是作假,那不是找死么?
“恩,去吧。”
曾毅点了点头,示意莫县丞下去,并非是他真的就十分相信莫县丞了,而是这事也只有莫县丞才能去做。
总不能他这个县令亲自前去查账,更何况,他也不懂得查账之法,总不能现学。
而且,莫县丞也算是县里的老人了,县里面有什么猫腻,他心里肯定是清楚的,就冲这点,查账起来就会方便很多,毕竟什么地方看着是真的,但是明显不对劲,他就会仔细琢磨一番的。
而且,曾毅相信,莫县丞不傻,自然知道尽力与敷衍的结果会是如何。
“哎,希望今个的情形,能让葛知府多想一一些吧。”
曾毅叹了口气,低声自语,葛飞昂是聪明人,这在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已经确定了。
正因为是聪明人,所以才会想的更多,想的多了,顾虑自然也就多了,也正因此,他今个才会和葛飞昂闹的那么僵,为的就是让葛飞昂把他曾毅想成是有背影,有恃无恐的那种。
如此一来,葛飞昂真要对他下手,也要考虑下哪怕成功了,可面对他曾毅背后势力的报复之下,严家能否保住他。
(本章完)
………………………………
第69章 重要官职
京城。
自从曾毅离京,如今也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
可以说,这段时间是京城内权力的又一次交锋。
随着皇帝表现出了对严家的不满,甚至龙颜大怒,将吏部左侍郎鄢懋卿这个严家的嫡系高官给贬去南京,原本被严家折腾过或者是对严家不满的官员或者是真正忠君爱国的大臣,这个时候全都看到了希望的可能。
而此的后果就是京城这个汇聚了大明朝权力巅峰的城池内掀起了一波任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的风浪。
“你这小师弟可真是了不得啊。”
徐府,徐阶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声音也十分的轻松,很显然,这段时间他的心情很是不错。
严家如今已经是站在风浪的顶端了,各方势力全都在暗中搅动,已经彻底把水给搅浑了,这其中,有的是真正想扳倒严家的,可有的是想浑水摸鱼的。
就连徐阶都有些看不清楚这里面的错综复杂了。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徐阶在这场风波中不会有任何的损失,这不是他自傲,而是可悲,因为他这个派系的官员如今没几个占据有重要位置。
唯一算是重要位置的,就是他这个内阁次辅的位置了,可是,在严家倒台之前,他这个内阁次辅没人会算计他,毕竟很多事情还要他这个内阁次辅去扛呢。
可严家占据的位置太多了,可以说朝中只要有油水的位置和关键的位置全都有严家安插进去的官员。
所以,这场风波最后,只能是严家被啃下来几块肉来结局。
至于严家到底能损失多少,这个不到最后是没人清楚的。
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徐阶可以肯定,严家这次绝对不会就此倒下,毕竟权倾朝野这么多年了,而且,陛下敲打了严家之后也在没别的动作,这就更能看出陛下现在还不愿意彻底动了严家的。
但是,就算如此,徐阶的心情也是这些年来少有的轻松,毕竟这已经是难得的成效了。
“小师弟的确厉害。”
张居正站在一旁,看着已经全是绿叶的老树,脸上泛起了一丝的笑意,不过却没有丝毫的嫉妒之色:“刚刚为官,却能在绝境之下搅动起如此风云来,虽说有几分运气使然,可却也要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才成啊。”
“若非是明知此事是小师弟自己一人一步步算计好的,学生怕都以为是哪个朝中的高官在幕后策划的了。”
张居正对于曾毅这一步步的策划十分的佩服,虽说曾毅也是被逼着走到这一步的,可是换成是旁人,哪怕是拿刀架在脖子上,又有几个能有这样的算计?
甚至,他这些日子不停的琢磨着,就算是把他换成是曾毅,也绝对做不到这种地步的。
“为师这个弟子,的确不简单啊。”
徐阶捋着下巴处的胡须,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这个年代讲究的就是天地君亲师,若是曾毅之前不认他这个座师,那没人会说什么,可现在既然已经认下了,那就代表日后也不可能反悔了,不然会被天下读书人所唾弃。
所以,徐阶自然不用因为他这个弟子才刚刚入他门下时日不多,就有所薄待。
更何况曾毅在京城的时候,虽然时间不多,可对他这个座师却是极为尊重的,如此弟子,徐阶岂能不喜欢?
再者,这些日子,徐阶可是没少在一些老友跟前因为这个弟子而得到称赞的。
要知道,有些事情,过去了,慢慢的,旁人也就琢磨出味道来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旁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这孩子在湖州那边,也不知道能否安定。”
徐阶叹了口气,脸上浮出了担忧之色,如此一个杰出的弟子,他自然不希望轻易出事的,可偏偏那边他还鞭长莫及,根本就管不到。
张居正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之色,不过只是一闪而过,他惊讶于恩师对曾毅的称呼。
这孩子。
这三个字,代表了在徐阶的心里,曾毅已经有了不轻的地位了。
不过,对此,张居正并没有什么嫉妒之情,他还没有那么小气,更何况,他比曾毅要大上一轮,这就注定了两人之间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竞争。
而且,在京城的时候,曾毅对他这个做师兄的颇为尊敬,他自然也不能小气了。
“肯定是不会好过,就看能不能撑过去了。”
张居正嘴角浮起一丝苦笑,这是实话,湖州知府是严家的人,现在曾毅刚去,肯定不会有什么事情,可是过上一段时间,肯定要慢慢给曾毅安插罪名的,而且还肯定是那种有口难辩的罪名。
到时候,他这个小师弟能否撑过去,如同在京城这般逢凶化吉,可就真要全靠他自己了,他这个做师兄的,包括他们的恩师都帮不上什么忙。
毕竟湖州离京城太远了,他们鞭长莫及。
“你的官职,为师也准备给你动一动了,毕竟在翰林院你也呆了这么久了,也该换个地方了。”
徐阶看着张居正,他这个一直以来都十分欣赏的弟子,道:“右春坊右谕德兼国子监司业,你看如何?”
张居正楞了一下,一直平静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忙冲着徐阶躬身,语气甚至有些颤抖:“弟子谢过恩师栽培。”
右春坊右谕德是从五品的官职,和张居正现在的官职品级相当,最主要的,右春坊是詹事府的官职,而詹事府则有教导太子的职责,虽然如今太子未立,可这是早晚的事情。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国子监的司业,这虽然只不过是个六品官,可却是国子监的二把手了,在这之上只有一个国子监忌酒是从四品的,两者虽然官职品级差了不少,可却一个是首官一个是二把手。
而且,在国子监内任司业,对于结交人脉而言,绝对是一大利器,徐阶的这个举动让张居正最为激动的就是如此。
而且恩师已经准备把他往前开始推了,若不然,也不会把他放在国子监这个位置,这也代表了另外一重更深的意思。
(本章完)
………………………………
第70章 点醒
面对得意弟子的惊喜,徐阶只是微微一笑,也没多说什么,毕竟还是太过年轻了,还没到喜怒不露于色的地步。
“裕王和景王之争*9,你意如何?”
徐阶这个问题,如同重锤直接砸在了张居正的脑袋上,直接把他给砸的有些发蒙。
当今圣上曾经立过太子,只可惜早夭而亡,如今当今圣上还有两位皇子,而裕王为长,按照规矩,自然是立长不立幼,可架不住当今圣上不喜裕王,反喜次子景王,以至于如今朝臣站队也是不一。
甚至,如严嵩这般臣子,大多数都是站在景王这边的,以至于如今裕王势弱,而景王原本已经该去藩地了,可却在去年有找了借口回京。
不为别的,自然是为了太子的位置,若是真的在藩地呆着,这太子的位置,可就真的和他没什么关系。
只不过,哪怕是朝臣选择站队,这个问题也是十分敏感的,都是知道也就罢了,不会正大光明的提及,除非是私下。
而徐阶和张居正师徒关系,提起这个,倒也不算贸然。
只不过对于张居正而言,很显然他还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此时,面对徐阶的问话,张居正脸上浮出苦涩之意,过了半晌,方才开口道:“学生是中意裕王殿下的,只是,陛下圣心难测,且如今裕王殿下处境不妙,反倒是景王殿下风光无限……。”
“原本该去就藩,可却寻了借口呆在京中,而当今圣上对此却是熟视无睹,此对裕王更是不利啊。”
徐阶笑着摇了摇头,他这个得意弟子还是太过年轻了,朝堂之上哪有什么永远的风光无限,凡事都是一时罢了。
有时候眨眼睛胜负翻转,让诸多人空欢喜一场。
“景王殿下那边全是靠着严家在后边撑着,若是抛开严家去瞧,景王和裕王两位殿下,又是谁强谁弱?”
徐阶脸上仍旧带着笑意,可说出来这话,其实是在教导张居正了。
毕竟还年轻,而且还是他的得意弟子,他自然是要用心教导。
“若是抛开严家,自然是景王殿下的希望更多了。”
张居正犹豫了一下缓缓开口,若没了严家支持,怕是景王根本就在京城呆不了多久,哪怕皇帝喜欢他,可是更多朝臣会请求陛下遵循祖制,让其就藩。
祖制和个人的一些偏好之间,哪怕当今圣上一言九鼎,怕也该好好想想坏了祖制的后果。
“不提这些,严家是什么样的臣子,天下皆知……。”
后面的话,徐阶没在说出来,若是说出来就有些犯上了,可意思张居正肯定是明白的。
果然,过了片刻,张居正点了点头,脸上带着醒悟之色:“多谢恩师指点,学生明白了。”
“潜龙之时可是最好的机会。”
徐阶开口,双眼精光闪烁:“只不过,如今还不好直接把你安排到裕王那边,若不然,严家瞧了,只会更防着为师,不过你既然明白了,平日里该如何做,就看你自己的了。”
徐阶说这话不假,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虽然没把他的这个得意弟子给直接放在裕王身边,可右春坊谕德这个官职,却也是他这个弟子往裕王身边靠拢的最佳便利官职。
张居正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若是徐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他也就太笨了。
“学生明白了。”
张居正此时对徐阶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如今景王和严家已经连在了一起,这是景王最大的失误,他虽然享受了严家的权势,可同时也要承受严家的那些仇敌的反对。
这个对于一个原本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而言,无疑是最为愚蠢的事情,原本高高在上的身份,非要和下面的臣子绑在一起,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而也正因为此,裕王如今处于潜龙之时,这个时候向裕王靠拢,自然也会容易的多,而且,一旦日后裕王能够翻身,继承大统,到时候,这些个在他潜龙之时的臣子肯定是要受到重用的。
当然,这其实也是有一定风险的,那就是裕王若是没有继承大统,那日后他们这些靠近裕王的臣子肯定是要倒霉的。
毕竟事无绝对,胜者为王败者寇,若是景王登基,那严家不说日后是不是忠臣,可他们这些靠近裕王的臣子,肯定是奸佞无疑了。
但是,这是一个必须的选择,世间哪有两全之事。
而张居正是徐阶的弟子,他如今的一切,几乎都可以说是徐阶替他安排的,他若是不赞同徐阶的意见也可以,但是他如今的官职等肯定是要动一动位置了。
不过,张居正既然是徐阶的得意门生,这也就注定了这师徒二人之间的意见在大的方向肯定都是一致的。
“剩下的机缘,就看你自己的了。”
徐阶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道:“为师能帮你的,如今已经到了极限。”
说完这话,徐阶嘴角更是露出了一丝的苦笑:“如今已经有不少人在说为师偏心了,希望你别让为师失望。”
不怪徐阶这么说,他这话是实情,并非是在卖弄恩情给张居正,毕竟他门下的弟子可不止一人。
如今能和张居正争个长短的,最起码还有一个在都察院的邹应龙。
只不过,在徐阶看来,邹应龙太过刚硬,不懂得进退,所以他才更看好张居正。
可是下面的人怕就未必会这么想了,他们只会看到眼前的,只会认为张居正比邹应龙更得宠。
当然,这也是一个事实,毕竟他既然更看好张居正,那在行事和机缘上肯定是更加偏向张居正的,而邹应龙肯定次之。
其实,所有做老师的都不可能把一碗水给彻底端平了,只不过因为他这个内阁次辅手中权力略大一些,所以偏心的程度哪怕很小,可却也很明显。
张居正点头,神情十分严肃凝重:“恩师放心,学士晓得轻重,定然不会做出让恩师您落了面皮的事情。”
(本章完)
………………………………
第71章 难题
乌程县后衙。
曾毅拿着手里的账本,只是翻开了几页,双眼死死的盯着账册上记载的数据,满脸恼怒之色。
过了许久,曾毅眼中的光芒才算是收敛了一些,抬头看着在下面笔直坐着的莫县丞,脸上挂起了一丝淡淡的笑意:“你的意思是,这账册上记载的都没问题,但是,却根本就和实际的对不上号,对么?”
一直笔直坐着的莫县丞闻言连忙起来,点头道:“大人您说的没错,正是如此,下官发现这账册的记载并没有丝毫的毛病,但是,比如上面记载的修桥一项,府里面拨来银子两万两,后购材等等用去两万两,这都能对上。”
“可问题是,县里根本就没有修过桥。”
“如此之事,还不止这一处,若非下官家里原本就是咱们县里的,肯定是不知道这事的。”
“这些没有的事情加起来所耗银子总共有五万两之巨。”
说这话的同时,莫高激动的浑身都有些发抖,这可是天大的案子啊,一个小小的乌程县,竟然能贪墨五万两银子,这案子要是查了出来,日后真论功行赏,他这个县丞指不定还能在进一步呢。
“好啊,好,这法子倒是用的好。”
曾毅脸上带着一丝讽刺的笑意,这要是换个人来查账,根本就查不出来有任何问题,甚至去看桥的时候,大可以说是被水给冲了。
毕竟这上面记载的这短短几年内,就重复修桥数次的。
在加上一些治理河渠等等,林林总总,下来竟然有五万两之巨,可真是胆大包天啊,要知道如今国库一年收入也就二百万两左右的。
一个小小的乌程县贪墨的竟然是国库一年收入的四十分之一。
至于这些贪墨的银两何处去了,曾毅都不用多想,肯定是送去了知府那边,而后层层在次上送。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乌程县的贪墨,那位管着整个湖州府的知府也不知道还用这个法子贪墨了多少银两。
曾毅相信,这事绝对和知府有关系,而且,他既然敢在乌程县这么做,那也就敢在整个湖州府内别的县这么做。
若是知府那边不知情,根本就不可能往乌程县这边拔来这么多银子的,这银子可是还要户部点头等等的,这牵扯的可是不少。
“难怪是严家的嫡系。”
曾毅嘴里轻声嘀咕着,如此胆大包天的行为,若说是背后没有更大的势力支持,一个主薄和一个知府,曾毅不认为他们敢这么做。
“这事你可敢签字画押作证?”
曾毅合拢了手里的账册,然后放在了身旁的桌子上,双眼盯着莫高,这事必须是要有证人的,当然,也可以去寻当地百姓,这都可以。
但是,前提是他有这个权利才行,这事可不只是一个小小的王主薄就能担下来的,所以,如今肯定不能打草惊蛇,而是要做另外一番谋划。
“下官愿画押作证。”
莫县丞点头,态度十分严肃,他也知道如今已经和曾毅绑在一条船上了,若是不愿被牵连,他都不会把这事情说出来,毕竟账册上的记载是肯定没问题的。
“嗯。”
曾毅点了点头,让在外候着的曾宣取来笔墨纸砚,直接让莫高亲自动笔,将此事写下,最后签字画押。
将莫高的签字画押小心的折叠起来,收好,曾毅才拿起旁边的账册,递给了莫高,道:“把这账册还放回去,这事,千万保密,不能走漏一丝一毫的风声。”
“日后若是功成,本官自会替你请功。”
诱之以利,这四个字曾毅还是明白的,若想马儿跑,肯定是要给吃草才行,而论功请赏,就是他给莫高的一个诱惑了。
果然,莫高一直等着的就是曾毅这句话,若不然,他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做他的县丞,何苦牵扯到这事情里面提心吊胆的?
“下官多谢大人提携,日后定然不敢忘了大人的大恩大德。”
莫高倒也是会说话,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先把好听的话都给说出来了,也不管这事最终结果如何。
曾毅嘴角露出意思笑意,冲着莫高摆了摆手,道:“先下去吧。”
这事到底难不难,曾毅自己心里清楚,非常难。
毕竟原本徐阶的势力就不如严家,更何况还是在湖州这个严家嫡系的地盘上,就算是有徐阶暗中支持,可他一个县令想查知府,难。
只不过,这话曾毅自然不会说给莫高听的,在下官跟前,永远不要提难,尤其是这个时候,他初来乍到,正是威信不足的时候,若是一旦他都怕了,那下面的人只会更怕,甚至会慢慢的在这事上逃避不敢碰触。
“这几天你抽空去瞧瞧这几处地方。”
曾毅看向旁边的曾宣,他说的几处地方,都是账册上记载修桥的地方,在这事上,哪怕莫高的话,他也不是完全信任的,必须要看了才行,必须要小心谨慎。
“切记,不要问任何人,也不要说什么,偷偷的人,看完就回来,懂么?”
曾毅叮嘱曾宣,在这乌程县内,曾宣是他唯一可以彻底信任的。
“少爷您就放心吧,这事咱肯定给办妥了。”
曾宣拍着胸脯保证,他虽然不懂什么政务,可是在这些小事上还是从来都没办砸过呢。
“你也先下去吧,让我好好静一会。”
曾毅摆了摆手,示意曾宣也下去,毕竟,这事他要好好琢磨琢磨到底怎么办。
严家既然已经得罪了,那他也不介意继续得罪下去,反正现在这种情况,严家也就不可能放过他了,最差也就是如此了,继续得罪严家也无妨了。
甚至,还能以此为自保的手段,所以,这事情肯定是要查下去的,但是,怎么查,这是一个难题。
“京城。”
曾毅嘴里念叨着,想查这案子,靠他一个小小的知县肯定是不成的,必须要京城那边有人来帮忙才行。
而他那便宜恩师徐阶,怕是鞭长莫及,倒是御史邹应龙师兄或许能帮上点忙,但是程度有限,而且很有可能打扫惊蛇。
(本章完)
………………………………
第72章 服软
“老爷,王主薄在衙门外求见。”
衙役禀告的时候,曾毅正在后衙翻看近年来乌程县的县志,毕竟到了一个地方,肯定是要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的。
“你说王主薄?”
曾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看着传话的衙役。
“是王主薄,正在衙门外候着,求见大人。”
传话的衙役满脸恭敬之色,甚至连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因为刚才他的闯入惊扰了县令大人看东西一般。
毕竟如今整个县衙里谁都知道新来的县令大人不是表面看着那么年轻可欺的,连知府大人都敢顶撞,而且县里的王主薄,知府大人的泰山,如今也被夺了手里的权,在家呆着。
虽说这些都和他们这些小小的衙役没什么干系,可是在面对曾毅这个知县的时候,却免不了多出了几分紧张之色。
得了了衙役的确定,曾毅心里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