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大官人-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他这个远亲远在湖州府,平日里和京城的这些个官员们也没多少的来往,尤其是那些个银两,可是全都送去了严府,他们这些官员哪怕是朝廷大员,哪怕是管着户部也没没见到过葛飞昂这个湖州知府的一两纹银。

    所以,这事就连户部尚书也是想着自保,而不想搀和进去,更何况是严党的其他官员了。

    而真正和严世藩走的很近的那几个官员,倒是没几个有太大权势的,最为有权势的一位,就是和曾毅前后脚离开京城,被贬去南京的那位吏部侍郎了。

    所以,这次肯真心替严家或者说替严世藩对付曾毅的官员,其实没几个。

    毕竟严嵩年迈,不可能真的为了一个小小七品官而亲自出手,肯定是严世藩出谋划策的。

    这其实也算是严党官员内部一个默契的决定,对严世藩这个未来严党掌权人的一个考验,若是能通过了,虽然其性子乖戾,可也多少能收拢一些人心,可若是失败了,只会让原本就面和心不合的严党内部产生更大的问题。

    这事情哪怕是张居正甚至是徐阶都不清楚的,若不然就该替曾毅高兴了,这等于无形当中,又给曾毅减少了不小的危险程度。

    哪怕是这些严党的官员肯定还是要听从严世藩的安排,去配合着对付曾毅包括曾毅背后的势力,可单纯的配合和主动出谋划策,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起到的效果也是有极大的差距的。

    “咱们大人可是发话了,若是此次无碍,咱们大伙自然还是荣话费贵,让旁人羡慕,可若是你们一个不留神,出了什么差错,真查账的时候被抓住了把柄,到时候,别说是荣华富贵了,就是项上的人头怕也保不住了。”

    户部管着账册的主事官员仍旧在屋内转悠着训话,他这几天的压力也很大,毕竟湖州府那边的银子是户部拨出去的,这边肯定也是有油水的。

    如今湖州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整个湖州府上上下下所有官员几乎全被牵扯了,若是圣上动怒,或者被哪个御史言官等提及要查户部这边历年关于湖州府的账册,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户部向来都是油水衙门,被不少眼睛盯着呢,一旦真的以此为由来查账,又岂会真的只查湖州府那边的账册?

    “不过经了湖州府,下次咱们也算是涨了记性了,这种事是不能干了。”

    “想来咱们大人也是怕了,若是这银子分开拨去几个府,这个时候还哪有咱们户部的麻烦啊?”

    “你们说是不是?”

    主事的官员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自言自语的说着,口干舌燥的时候,还不时端起旁边的小茶壶,直接往嘴里倒上几口茶水,润润喉咙,咳嗦几声,然后继续坐在椅子上不停的唠叨着。〃
………………………………

第141章 少女心思

    〃“小姐,您就别想那么多了。”

    翠儿有些担忧的看着自家小姐坐在靠窗的椅子上,一手拖着香腮,一手无聊的摆弄着长发,好看的双眼盯着窗户的枯黄落叶发呆。

    这若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自家小姐盯着窗户的景色看,翠儿自然是不会担心的,甚至还会开几句玩笑,毕竟自家小姐脾气可是很好的。

    可如今这情形,自家小姐分明是心事重重啊。

    至于自家小姐心里想着的是什么,其实翠儿心里也明白的,可是这事她一个小小的丫鬟也没什么法子啊。

    “翠儿啊,小姐的命是不是好苦。”

    严妙涵声音有些飘摇,明显是心不在焉的开口:“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官,怎就惹了如此的麻烦?”

    严妙涵口中所说的人,自然是曾毅了。

    说起来,严妙涵也算是敢爱敢恨了,虽然看着是柔弱的女子,可性子却也不同于大多数的闺阁女子。

    之前她都敢离家出走,女扮男装的偷偷去湖州府寻曾毅,若非是头一次出门,没有经验,且他们严家着实势大,更是费劲心思寻他,怕是真就找不到她了,也不会被半道寻到送了回来。

    如今曾毅即将回京这事,虽然大街上的普通百姓未必知道,可是一直心里惦记着曾毅的严妙涵却是已经知道了。

    也正因为此,严妙涵才会更加的担心曾毅。

    湖州府的那位知府,她肯定是没见过的,不过也听旁人说过,那是她的一位远亲,说是远亲,其实是不知道攀扯了多少关系才扯上亲戚。

    可不管怎么着,也是亲戚,人没了,她自然也是不希望的,可是那是她的那位远亲自己为官不检点,自裁了,和旁人无关。

    曾毅是查了这个案子,可也不能把这事往曾毅身上推不是?

    可她这么想,没有任何的作用,家里爹爹肯定不会这么想的,以爹爹的脾气,等曾毅回京的时候,肯定是要有危险的。

    严妙涵有些去爹爹跟前求情,可却又不敢,她怕会给曾毅带来更大的祸事。

    出生在官宦之家,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官宦之家,家里是不会允许她未来的夫婿是一个七品官的,虽然如今曾毅有了功劳,尚且年轻,日后肯定能够在进一步,可最为主要的,是曾毅得罪了自己家中。

    甚至还屡次落了自家的颜面,爹爹是绝对不会允许让她嫁给这种人的。

    所以,严妙涵不敢开口为曾毅求情,只能是拖着,只能是自己心里偷偷的想着这事。

    翠儿轻叹了口气,自家小姐的脾气,她肯定是清楚的,也不知道那位曾公子到底有什么好的,虽然文采不错,可明显就是个二愣子嘛!

    也不瞧瞧他们严家在京城的权势,谁敢得罪?

    那些朝中有名有姓的大臣还整天往严府送东西呢,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官竟然和严府对上了,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么?

    只可惜了自家小姐的一片痴心,不过也算是让翠儿恼死了一见钟情这四个字。

    “小姐,您就别想那么多了,曾公子之前可不就是把老爷给得罪惨了么?”

    翠儿想了半晌,方才想出了这么个说法来安慰严妙涵:“可那个时候曾公子都能安然无恙的离开京城。”

    “如今曾公子好歹也算是有功劳在身了。”

    “既然有功劳在身,陛下到时候肯定是要赏赐不少东西吧?”

    “到时候若是能给曾公子品级升那么几品,到时候可不就也算是高官了?”

    “到时候肯定会比现在好的多。”

    翠儿虽然是严府的丫鬟,可到底是整天伺候在严妙涵身边的,虽然在府里也算是消息灵通了,可是朝堂上的规矩,却是不懂的。

    而严妙涵却不同,虽然是闺阁女子,可严家却是官宦之家,更是权倾朝野,所以严妙涵耳濡目染之下,对朝廷的官制也算是了解的不少。

    除非真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若不然,是不可能直接就从七品官直接擢升几品的。

    除非是那些个德高望重的臣子,因为一些过错被贬职了,之后才有可能连升数级。

    像是曾毅这样的年轻官员,是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若不然朝廷规矩何在?朝堂上的那些老臣心里又岂会舒服了?

    甚至,若是真的如此了,倒不是赏赐,而是捧杀了。

    而曾毅的功劳,只能算是普通的功劳,能升个半品的官职,这已经算是不错了,可七品官在往上,不过是从六品的官职,在严家这边,仍旧算不得什么。

    不过虽然心里对此清楚,不过严妙涵嘴角还是露出了一丝的笑意来,立时如春暖花开一般:“你啊,不懂还喜欢乱说。”

    “不过曾公子的确是有大智慧的。”

    “之前在京城的时候,还是初为官呢,就能从京城从容而退。”

    “如今应该总会比之前好些吧?听说如今的内阁次辅还是他的座师呢,门下有如此弟子,应该也会帮衬一些。”

    说完这话,严妙涵脸上的表情有有些无奈了:“爹爹也是的,和一个区区七品官怄什么气?也不怕旁人私下里笑话。”

    翠儿捂着小嘴笑的花枝乱颤:“小姐,您这话要是让老爷听到了,肯定是要生气的。”

    翠儿这话可说的没错,别看严世藩性子乖戾,在外面对旁人毫不留面子,可是面对他这个女儿的时候,还是十分宠爱的。

    旁的不说,就是这次,严妙涵带着翠儿离家出头,被找到送了回来以后,严世藩也没有过多的苛责什么。

    只是问了几句,然后训斥了几句,然后禁足罢了。

    可所谓的禁足,原本闺阁的女子就不许抛头露面的,严妙涵出去游玩,从来都是偷偷的女扮男装溜出去的。

    所以,其实这所谓的禁足,其实也没多大的意义,又没特意派旁的丫鬟等人在园子外面盯着,等于是和以前一样,严妙涵想要偷偷溜出去,还是没人管的。

    由此,就能看出严世藩对他这个女儿的宠爱了。〃
………………………………

第142章 面圣

    〃深秋以至,在路上走了几个月的曾毅等人总算是进京了。

    若非是押送那三十多万两的脏银,他们的速度要快上不知道多少倍,只是谁都知道,这银子必须要由他们亲自运回京城。

    若是交由布政司的人走水路运回京城,到时候,他们几人的功劳也就少了许多。

    只不过是路上慢一些罢了,这功劳可是不能丢的。

    刚进京城,就有宫中传来的旨意,让曾毅随钦差太监孙光去西苑面圣。

    钦差回京,按照规矩是必须要面圣交旨的,甚至面圣之前,若无旨意,还不得回自己府中,必须在礼部住着等候皇帝召见才行。

    若不然,就是大罪。

    所以,西苑那边传来圣旨,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让曾毅去面圣,至于刘博厚这个锦衣卫百户,圣上的口谕里根本就没提,自然就要留下了。

    到了西苑,孙光先进去面圣的,而曾毅则是在外面候着,一直等了足足半个多时辰,孙光才从大殿内退了出来,面色红润,显然肯定是得了皇帝的夸赞的。

    孙光冲着曾毅拱了拱手,笑着道:“杂家这差事也算是完了,曾大人……。“

    孙光一句话还没说完,黄锦就从殿内走了出来,高声道:“曾毅觐见。”

    曾毅赶紧整了整身上穿戴整齐的官服,然后跟在黄锦的身后进了大殿。

    而背后,孙光则是羡慕的盯着曾毅的背景看了许久,方才离开,他的差事已经办完了,剩下的,就没他的事了。

    接下来就要看陛下想要哪个衙门重新复审此案了,毕竟此案牵扯颇大,肯定是要在行复审的。

    除非这复审当中出现什么差错,需要他这个钦差问话,若不然,这个案子就与他无关了,虽说今个陛下只是赞赏了他几句,并没有进行封赏,可是他心里明白,这都是存着呢。

    而曾毅,刚才还没进去,陛下就连连提了几次曾毅的名字,而且颇为赞赏,可想而知,若是此子能熬过严家的报复,日后定然前程无量啊。

    迈入大殿,全是浓郁的檀香味,曾毅只是走了三小步,就不敢前行,直接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微臣湖州府乌程县县令曾毅,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曾毅这是第一次见皇帝,而且他自己不过是个七品官,更是不知道这面圣的规矩,所以不该说的,绝对不敢多说,可是该说的,也不能不说,虽然有些拍马屁的嫌疑。

    嘉靖盘坐在帘子后的蒲团上,看着跪倒在地的曾毅,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意,甚至连声音中都带着一股的和善之意:“你这小崽子,倒是折腾的厉害啊。”

    没有提这案子的事情,也没提别的,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话,让曾毅有些措手不及。

    都说当今圣上性子古怪,脾气不好,可这话说的却是十分的和善亲切。

    不过曾毅也清楚,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喜怒不是自己能够猜测的,只能是仍旧保持姿势不动,轻声道:“微臣自知给陛下惹了祸事,还望陛下恕罪。”

    “哦?”

    帘子后传来了嘉靖惊疑之声:“你惹了什么祸事?朕怎么不知?”

    曾毅深吸了口气,这其实也算是考验他的临场应变的能力了,其实刚才他也是灵机一动,才会这么说的。

    “臣以区区七品县令之位,查了知府之案,此乃以下犯上,此为罪一,陛下您派钦差前去,是您庇护微臣,微臣何德何能,竟让陛下操心,此为罪二,一府之官,几尽于此案,于朝廷威严而不利,此为罪三。”

    闻言,嘉靖脸上的线条彻底柔和了下来,嘴角的一丝笑意更是扩散到了整张脸上:“既有错,亦有功,为何只字不提功劳?”

    曾毅仍旧以头触地,虽然这个姿势难受,可是皇帝不开口,他哪敢弄一下?

    “为臣者,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臣所做之事,原属本分之事,又岂敢居功?奈何微臣经验不足,行事尚有欠缺,以至于陛下劳心,此为臣之大罪。”

    说完这话后,曾毅就不在吭声了,在皇帝跟前,问一句说一句,这才是最为明知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区区七品官,可不是朝堂中的那些朝堂大员,自然不敢多说一句。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一直没了动静让曾毅以为是睡着了的嘉靖方才缓缓叹了口气:“好一句本分之事啊。”

    “为臣本分,又有几个官员能够记住?”

    “食君之禄,却想着如何欺上瞒下的多如牛毛啊。”

    嘉靖有这感叹,主要是因为曾毅的年纪,且一个刚入朝堂的年轻官员,其为官以来的所作所为,无不证实了曾毅是个敢于言语的官员。

    也证实了曾毅不是那种喜欢阿谀奉承之人,若不然,当初也就不会得罪严世藩了。

    且曾毅回京之后,之间就是来面圣的,这其中,根本就不可能有人有时间来交他面圣之后该怎么回话。

    所以,嘉靖才会认为曾毅这是肺腑之言,若是换成严嵩等朝廷老臣说出这些话,怕是嘉靖只会嗤之以鼻。

    “爱卿平身吧。”

    直到此时,嘉靖才算是开口让曾毅起身。

    又磕头谢恩之后,曾毅才双手扶地,慢慢的站了起来,幸好跪的时间不算太长,若不然怕是这一下都要站不稳了。

    “这案子,你查的不错。”

    “虽然其中有诸位的不对,可却也算是一心为君分忧了,朕也就不予你计较了。”

    嘉靖这话等于是宽恕了刚才曾毅说出来的那三个罪名了,虽然若非是曾毅提起这三个罪名,嘉靖自己都未必会这么去想,但是,嘉靖如今宽恕了这三个罪名,其实就是一个态度了。

    要知道,皇帝的态度对于臣子而言,可不就是最为重要的么

    若是皇帝不喜欢,能臣干吏也是白搭,若是得了皇帝的喜欢和信任,就像是严嵩一样,权倾朝野,任凭旁的官员如何的想要搬到严家,可就是没有丝毫的法子。〃
………………………………

第143章 最是难测君王心

    〃最是难测君王心。

    嘉靖的前一句话还让曾毅认为皇帝对他的第一印象不错,甚至十分的和善,可是后一句话,直接就问的他满脸苦涩。

    “卿查货的这三十多万两罪银,可归户部?”

    嘉靖问的这话,听起来是说这三十多万两白银要交给户部的,可其实,最后却带了一个疑问,就是问曾毅,是否要给户部。

    这三十多万两白银既然运到京城了,不管案子如何,哪怕是冤假错案,这银子,也是不可能还了。

    更何况,这银子的确是脏银,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议下银子的归处,这并不算过早,毕竟总不能把三十多万两白银也放在刑部等结案吧。

    可关键是,曾毅如今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这种事情,绝对不该他来回答的,他也没资格回答。

    以曾毅对历史上嘉靖的了解,这三十多万两白银嘉靖肯定是不想归入国库的,可这话由他曾毅说出来算什么?

    可若是他不这么说,那肯定就会让嘉靖这个当今圣上不满意,皇帝不满意了,他这个做臣子的还能高兴的起来么?

    嘉靖就盘腿坐在蒲团之上,也不吭声,这也算是他的喜好之一,就喜欢看臣子为难。

    过了许久,曾毅方才缓缓开口,道:“原本,如此大事实非微臣一介七品县官敢轻言的,只是陛下垂问,微臣不敢不答。”

    “这银子,微臣以为,归入户部有所不妥。”

    嘉靖双眉一挑,曾毅这话,算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不由得对曾毅多了几分的满意,不过还是沉声道:“这抄家所来的罪银,归入国库有何不妥?”

    户部掌管着大明朝的钱袋子,所以称归入户部既是归入国库,其实是一个意思的。

    曾毅低声回话,道:“陛下,这银子,可就是从户部拨出去的。”

    “咱们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何其之大,州府更是繁多,且临水泽的也并非是湖州一府,可其他府却从未有过如此的大案。”

    “臣虽不知咱们国库岁入几何,可却曾听闻,陛下在宫中用度节俭,甚至所穿道袍以有数年,已然破旧可却不愿换新。”

    “然若户部宽裕,陛下何至于此?”

    “可陛下您如此为国之时,户部却连连拨出大笔银两前去湖州府,重复往年所行,此种又岂会无有蹊跷?”

    “臣位卑言轻,但却认为此银归于户部,却是不妥之举。”

    曾毅这番话,虽然说的听似有些不着调,可其实却是诛心之言了,这完全就等于是在说户部行事不检点,和湖州府那边有勾结,若不然岂会每年都往一个府里拨去那么多的银子,而且年年都是修桥?

    难不成户部的官员都是傻子不成?这拨出的银子,都快可以把湖州府的路全都给修成桥了。

    “你倒是敢说。”

    嘉靖笑着,越发的对曾毅欣赏了,如今朝廷之上的官员,敢说的没几个了,就是那些个言官上奏,也都是遮遮掩掩的,也都是有党派之分的,不该说的,绝对不会说的。

    而且,就算是上奏了,也会选择性的说。

    而像是曾毅这般言辞犀利的,嘉靖已经是许久没见了,在其看来,这分明就是耿直之臣。

    “不过你这话,却也有几分的道理。”

    嘉靖继续说道:“朕也不为难你了,退下吧。”

    曾毅能说出这番话,嘉靖已经非常满意了,剩下的事情,也就不在为难曾毅了。

    从西苑出来,曾毅倒是轻松了起来,如今已经面圣,很显然当今圣上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这就是个很不错的开端了。

    至于刚才那番话或许会得罪户部,曾毅却是不怕这些的,刚才那种情况,他若是不这么说,那绝对是不能让皇帝满意的。

    而且,户部的确行为有失检点,这点毋庸置疑,曾毅相信,以嘉靖皇帝的脾气,户部那边绝对是要整治一番的。

    试想,一个皇帝炼丹给户部要银子,户部整天哭穷不给,若是真穷,那做皇帝的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户部的银子也是用在了大明江山之上。

    可如今,户部这银子却是被下面的官员给贪了,甚至户部的官员也有极大的可能参与其中,可想而知,嘉靖会否有被人耍了的感觉。

    身为皇帝,却动不得国库的银子,做臣子的,却能寻了机会贪墨,这简直就是在打嘉靖这个皇帝的脸面啊。

    虽说如今上了年纪,嘉靖的脾气比起年轻之时要稳重了一些,可却也绝对不会姑息这种事情发生的。

    尤其是刚才曾毅的那番话,简直就是催化剂,整个天下都知道当今圣上在宫中用度节俭,这是好事,说明他嘉靖是个明君。

    可这个时候,户部冒了出来,铸就如此大案,一旦传出去,那可就不是嘉靖明君了,而是他被下面的臣子欺瞒,以至于在宫中节俭用度。

    以嘉靖的性子,曾毅相信,他是绝对会想到这上面来的,户部的官员,绝对是要倒霉了。

    “曾师弟。”

    曾毅还没回过神来,西苑旁边的拐角处就有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随即张居正的身影也转了出来。

    曾毅双眼露出笑意,赶紧快走几步,上前冲着张居正拱手,道:“小弟见过师兄了。”

    “竟劳烦师兄再次等候,实乃小弟的罪过。”

    曾毅又不傻,这个时候张居正出现在这里,肯定是在刻意等他了,之前他在乌程县的时候,送来京城的书信,可就是托的张居正这个便宜师兄帮的忙,如今刚刚回京,张居正就在这候着了,他岂能不感激?

    “咱们师兄弟之间何必如此客气?”

    张居正哈哈笑着,拍了拍曾毅的肩膀,上下打量了一番,最后目光停留在曾毅略显刚毅的脸上,不由得叹了口气:“这才多半年没见,小师弟你却是褪去了稚嫩之色,如今和你离京之前比起来,却是多了几分的威严。”

    “乌程县那边的案子看来没少让你为难啊,不过好在如今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

第144章 接风

    〃在张居正看来,其实曾毅去乌程县这一遭,并非是坏事,虽然从翰林院出来去任一个知县是委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