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墓笔记-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刚一进屋,我的目光就忍不住落在了李慧嫚身上,此时的她早已经换上了一套粉红色的睡衣,湿漉漉的头发随意垂下显得稍有些凌乱,不过看起来却有一种别样的美,和她平日里表现出来的端庄形象完全是不同的气质。
“小姑娘小伙子,你们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这个小村子里支教,我代表全村所有读书的孩子先谢谢你们。”村长刚一进屋,就对着我们来了一个弯腰九十度的大鞠躬。所有人连忙将村长搀起,连说应该的,应该的。
而后,村长开始向我们介绍村子里的一些具体情况和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姚家村的村小一共有三个班,分别是一三五年级。以往都是由三个老师分别负责一个班,这几年因为一位老师病逝,另一位老师因病退休,如今只剩下一个前来村里支教了四五年的冯老师。
从村长的语气可以听得出来,他对这个姓冯的支教老师很是赞赏有加,毕竟一个外地人肯在这个穷山沟里领着微薄薪水教书四五年时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就在几个月前,村里人发现学校的墙壁突然出现了几道数寸宽的裂缝,竟是有了快要垮塌的迹象。最后村长去镇里申请到一些资金,再村民各自拿出一些,这才在村东头的一处空地上准备重新修几间教室。只是修学校归修学校,孩子的课业也不能落下,因此想趁着暑假让村里的孩子学习一下下个学期的课程,这才有了我们千里迢迢刚放暑假就被派到姚家村支教的事情。
“那个……你们刚来村子,本应该让你们早点休息,只是我觉得有些事情还是得尽早告诉你们,免得你们发生什么意外。”村长欲言又止了片刻,最终还是开口说道:“在我们村,有三件事情是一定不能做的。第一不能私自进入村东头的那座供奉着姚家先祖的祠堂,第二子时过后最好别出门,第三不要去后山。老头子说这话并不是刻意针对你们,这些禁忌,就连我们姚家村的本村人,也是要必须时刻遵守的。”
村长说完,嘱咐了我们一声早点休息就起身离开了,离开前又再三叮嘱我们一定要遵守这三个禁忌,否则很有可能闯出大祸。
等到村长离开后,我们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显然是被村长刚才说的那三个禁忌说得有些头脑发懵。
不能去姚家祠堂还好说,毕竟祠堂里供奉着姚家先祖,那是需要尊敬的。不能去后山,这让我想到了之前陈师傅说的姚家村后山有古墓,估计是怕外人对古墓里的东西有什么想法,这也可以理解。而夜晚子时过后不能出门,这就让人有些想不通了。
“我总觉得这个村子有些古怪,不过在我们熟悉和了解村子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听村长的话,不要去违背这三个禁忌吧。”见所有人都沉默不语,李慧嫚表情很是严肃的开口说道。
其实就算李慧嫚不说,我们每个人也都心知肚明,自从听了村长的那番话后,我就感觉到姚家村处处透着诡异,一切都仿佛云里雾里,总让人感觉看不清看不透。
再联想到我们在鬼崖子山上所遇到的山鬼拦路事件,或许一切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巧合了。
“呜呜呜…我开始后悔来到这里了……”肖悦眼泪汪汪,简直快要哭出来。
“都先回去休息吧,等明天再看看情况,实在不行我们就直接离开这里。还有明天我们也可以问问那个来这里支教了四五年的冯老师,他应该对村子里的情况比较了解。”见每个人都情绪低落,我只得如此说道。
………………………………
第七章:姚家祠堂
不知为何,今夜我心中没有来感到一阵烦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而房间里的徐浩他们三人呼噜声早已经吹得震天响。
我脑子里不断回忆着这些天发生的每一幕,火车上的噩梦,鬼崖子的山鬼拦路,半路上突然出现并送我古书的老头,还有如今这个处处都透着诡异的姚家村。
百无聊赖之下,我忽然想起了老头临走前送给我的那本记载着风水堪舆秘术的《九字撼龙术》。
这本书我当时拿在手里也只是随意翻看了几下,如今趁着夜不能寐,倒也正好可以取出来认真研究一番。
借着手机的微弱光芒,我从床下的旅行箱里将古书取出,开始翻看起来。
刚翻开第一页,一行小字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吾杨益承先祖意志,书风水堪舆于此书。
杨益?这个名字好熟悉,似乎在哪里听到过!
我不断在脑中搜索着杨益这个名字,并最终让我记起学校负责考古专业的一个历史学教授曾经讲过的,一段唐代杰出人物历史,其中就有杨益这个人。
如果说起唐代的风水堪舆大师,可能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袁天罡和李淳风,毕竟两人合作编写的《推背图》家喻户晓。
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如果单说风水堪舆之术上的造诣,在唐代还有另外一个人是要高于袁天罡和李淳风的,这个人就是杨益。
杨益,字叔茂,号筠松,后世大都以其号杨筠松来称呼此人,有《青囊经》《撼龙经》《疑龙经》等等极为经典的风水堪舆著作流传于世,是风水堪舆形势派的开山祖师。
除此之外,让杨筠松留名于世的还有他自己发明的杨公寻龙尺,更是古代寻脉定穴的无价之宝。
难道我手上的这本《九字撼龙术》竟然是杨筠松亲自书写的?莫非杨筠松也是那风水堪舆世家的人,是那老头的祖先?
如果单看书名的话,我手上的这本《九字撼龙术》的确是和杨筠松所撰写的《撼龙经》极为相似。
强忍着心中的震撼,我继续往下读,果然很快就看到一行字,证明了我之前的那些猜测。
杨筠松的确是风水堪舆世家杨家的第六十四代传人,当年那卷刻有风水堪舆之术的竹简传到他手上就已破损不堪,于是他结合自己所知的风水堪舆知识,将竹简上的内容重新写在了这本《九字撼龙术》上。
在这本书里,杨筠松还删减增加了一些他觉得多余或者需要补充的部分。
他所著的那本《撼龙经》其实就是这本《九字撼龙术》的简化版,里面没有涉及到任何风水秘术,只是写了一些风水堪舆方面的理论而已。
看来老头口中的那个风水堪舆世家应该就是杨家了,杨筠松也应该是老头的先祖,不过那老头不是说风水堪舆世家的人只给历代的皇室堪舆风水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杨筠松算是杨家的一个另类了,根据历史记载杨筠松此人不光给李唐皇室堪舆风水,还喜欢给普通的贫苦百姓看风水定宅院选阴宅。
如今得知这本书是杨筠松亲自书写,我对书里的内容再也没有了任何怀疑。
我翻开《九字撼龙术》第二页,发现这一页写的是整本书的内容囊括总结,其实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大多数书本上都有的目录。
根据上面所写,这《九字撼龙术》一共记载了九种寻脉定穴的风水秘术。分别是寻字诀、引字诀、掩字诀、镇字诀、封字诀、平字诀、御字诀、伏字诀、诛字诀。
九种风水秘术全都自成一脉,但相互之间又有着奇妙的关联。
这不禁让我想起之前老头在鬼崖子山收鬼时候的一幕,他在最后说了一个封字,应该就是这九字诀里面的封字诀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书中的内容让我越看越是痴迷。
对于我而言,这完全就算一扇全新的大门,一个未知的世界。
虽然我能看懂这些小篆文字,但书中的这些风水堪舆的内容太过晦涩难懂,我看了差不多四个小时也不过才看完三页。
贪多嚼不烂,故而还是强忍着继续阅读下去的冲动,将古书轻轻合在了一起。
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快到深夜两点半,在这差不多四个小时的时间里,这本《九字撼龙术》我竟然只读了三页,这种速度不可谓不慢。
然而,就在我收好古书,准备合上眼睛睡觉的时候,隔壁房间却传来一阵轻微声响。
声音不是自李慧嫚她们房间传来的,而是来自那个已经在姚家村支教有四五年时间的冯老师房间。
起初我以为是他有起夜方便的习惯,毕竟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但仔细一听就有点不对劲了,这貌似是磨刀的声音。
这……大半夜在房间里磨刀,这冯老师竟然有这等古怪的癖好,难道是想做什么坏事?
姚家村的小学是用石头堆砌的,这种房子在以前很常见,住在里面冬暖夏凉,唯一的缺点就是石块没有拼接好的地方容易产生缝隙。
此时,我便看到两个房间相连的那面墙壁上,竟有一道透出一丝丝的微弱光芒半寸宽缝隙。
见状,我立即翻身下床,蹑手蹑脚走向墙边。
目光透过缝隙,只见此时的冯老师正穿着一件黑色背心坐在墙角,灯光昏暗让我没有办法看清他的长相,但是他手上的动作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测,他的确是在磨刀。
这姚家村怎么处处都透着诡异,就连一个支教老师也有这等半夜磨刀的古怪癖好,莫不是因为待在这里太久,被这村子给传染了。
过了几分钟,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冯老师停下手上的动作站了起来,看他的样子似乎是要出门。
我心中暗想,姚家村的第二条禁忌便是过了子时过后不要出门,这冯老师来了村子四五年,没道理不知道这些禁忌啊。
除非……他是想趁着村子里所有人都睡着的时候,去做一些平日里想做却不敢做的又见不得光的事情。
见冯老师已经走出房间,我赶紧跑到徐浩他们的床铺边上想要将他们叫醒,让他们和我一起去跟在冯老师身后看个究竟。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天的赶路让他们太过疲倦,我用力推了几次也没能把任何一个人叫醒。为了不惊扰到冯老师,我偏偏又不能大声喊他们。
无奈之下,我只得在冯老师出门片刻后,一个人小心翼翼的推开了房门。
今天是月圆之夜,因为环境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山里的月光显得格外明亮,洒在地上如同铺上了一层白霜。
月影灼灼之下,我看到冯老师径直向着村外走去。
“张三年,你干嘛?”就在我准备悄悄跟上冯老师的时候,隔壁的房门传来吱呀一声,李慧嫚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看到我之后立马问道:“你也睡不着么?”
“嘘”我赶紧对着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又手指了指冯老师离去的方向。
“那个人是谁?”李慧嫚小步走到我身边,满脸疑问。
“那是住在我们隔壁的冯老师,刚才在房间里磨刀,现在不知道要去哪,有没有兴趣跟上去看看?”
眼见冯老师的身影快要彻底从视野里消失,我来不及跟李慧嫚解释太多,只得长话短说道。
“好啊!不过他这好像是要去村东头,该不会是要进姚家村的那座祠堂吧?难不成姚家祠堂里有什么值得点惦记的好东西?”
我和李慧嫚蹑手蹑脚的跟在冯老师身后不远处,李慧嫚轻声说道。
“不知道,一会儿跟上去看看就知道了。”我摇了摇头道。
片刻后,冯老师在村东头的一处高大建筑前面停了下来,这应该就是姚家祠堂了。
因为光线和距离的缘故,我无法看清这座建筑的具体样子,只是看起来像是年代很久远的一种古老宫殿式建筑。
“这姚家祠堂怎么会是这种建筑?看起来似乎年代有些久远了,还有些眼熟。”就在我瞪大了眼睛想要看清月光下那座姚家祠堂具体模样的身后,耳边传来李慧嫚自言自语的声音。
“怎么了?这建筑有什么奇怪的吗?”闻言,我不禁问道,我实在没看出这座祠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座祠堂是典型的秦式宫殿建筑。”李慧嫚沉默片刻后,说出了一句让我为之一呆的话。
听到李慧嫚的回答,我赶紧瞪大眼睛看了看,果然看出了些许端倪。
这座祠堂无论从外观的布局到朝向的设置,都和西安市里的那座咸阳宫主殿章台宫如出一辙,怎么看都像是一件复制品。
眼前的所见,让我彻底有些想不通了。
这姚家村到底是什么地方?来的路上有类似秦始皇兵马俑的石像,在这里又有一座和咸阳宫主殿如此相似的祠堂,莫非这姚家村里的村民,都是以前秦国灭亡后逃亡到这里来的秦国王公贵族的后裔?
我认真的想了想,似乎也只有这样解释才能顺理成章了。
而就在我和李慧嫚相互交谈的时候,不远处的冯老师已经小心翼翼的推开姚家祠堂的大门,大步走了进去。
………………………………
第八章:青铜棺椁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眼见冯老师的身影消失在姚家祠堂的大门口,李慧嫚转过头来对我问道:“我很好奇他来姚家祠堂干嘛,我们要不要跟进去看看?”
“还是算了,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这祠堂里面的情况,如果贸然进去的话可能会有危险。还是先等他离开之后,我们再进去吧。反正都已经到这里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说实话我也很好奇这姚家祠堂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
听到李慧嫚的询问,我想了想,最终还是摇头说道。
在我看来,冯老师三更半夜的偷偷来祠堂,肯定不是干什么好事。如果我和李慧嫚贸然闯进去肯定是不可取的,更何况他之前还在房间里磨刀,更应该小心行事才对,我可不想英年早逝,莫名其妙的就被人给杀人灭口了。
“嗯,那就等他先出来吧。”听到我的回答,李慧嫚略微思考了一下,点头说道。
说完,我和李慧嫚找了一个离姚家祠堂更近,但又太不显眼不会暴露我们行踪的草丛蹲了下来。
因为草丛不太大的缘故,此时我和李慧嫚两人几乎是紧紧靠在一起的。闻着从近在咫尺的李慧嫚身上散发出来的清淡香气,我有些心猿意马起来,浑身都感觉很不自在。
“砰砰砰……”
过了大约有十分钟左右,姚家祠堂里突然传来几声沉闷的异响,似乎有什么东西用力碰撞在了一起,就连脚下的地面都能感觉到一阵轻微的晃动。
我有些愕然,惊疑不定的看向姚家祠堂。
就在这时,姚家祠堂的大门再次被打开了,一道身影飞快从祠堂里面窜了出来,正是之前刚进去不久的冯老师。
月光下,我看到他此刻的样子看起来似乎是有些狼狈,左手死死的托住右手,好像是受伤不轻。
我和李慧嫚互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之色,这个姚家祠堂似乎有些不简单,不禁让我对之前的决定有些后悔起来。
“我们还进去吗?这祠堂里面好像有些古怪。”
等到冯老师的身影彻底消失无踪,我这才站起身来,再次向李慧嫚问道。
“去,为什么不去,大不了到时候遇到什么危险就立马逃出来就好了”出乎我的意料,李慧嫚似乎并没有因为之前冯老师的狼狈离开而改变心中的想法,仍旧用坚定地语气说道。
见李慧嫚没有要退缩的意思,我身为一个大男人自然也不可能说不去,只得带头向着姚家祠堂的大门走去。
“一会儿你走在我身后,有什么危险你就马上离开。”
走到祠堂大门前,我再次表情凝重的对李慧嫚叮嘱道。
“放心吧,只要我们不去乱动祠堂的东西,应该不会有事的。我估计冯老师之前是想从祠堂里拿走什么东西,因为触动了祠堂里的机关这才受的伤。”李慧嫚说道。
推开祠堂大门,和我想象中有些不一样的是,祠堂里面并非是黑漆漆一片,两根手臂粗细的巨大白色蜡烛散发着淡淡光芒。
“你等一下。”我刚要踏进祠堂,李慧嫚便叫住了我。
随即她跑到不远处去找了几粒石子,走到门口便从我打开的那道缝隙里扔了进去。
咻咻咻,那些石子刚一落地,祠堂里便传来一连串箭矢乱串的声音。
“谢谢,如果不是你,估计我现在已经被那些弓箭射成筛子了。”
听到祠堂内的声音,我背后立即惊出一身冷汗,无比感激的看了李慧嫚一眼,同时在心里狠狠咒骂了一顿修建这座姚家祠堂的人。
如果不是李慧嫚心思细腻,只怕我现在已经变成一只被插满弓箭的刺猬了。
“这没什么,其实很多古老建筑里面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机关的。刚刚我看到姚家祠堂的大门没有上锁,就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这次也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已。”李慧嫚表情有些凝重,接着说道:“恐怕我们接下来会遇到的危险还不止这点。”
闻言,我忍不住看了李慧嫚一眼,眼前这个容颜绝美的女同学似乎更让人看不透了。
最终,我还是壮着胆子,带头走进了祠堂。
有些出乎我的意外,偌大的祠堂大殿内空空如也。
我原本以为能让冯老师大半夜都惦记着的祠堂里会有什么好东西,可是放眼望去,除了一座供奉在祠堂正中方位的神龛和神龛之下摆放着的一个至少有五六米长,两米高的巨大青铜棺椁,祠堂里竟然什么也没有。
“难道冯老师半夜跑到祠堂里来,就只是为了这个青铜棺椁?”看到祠堂里空空荡荡,我不禁有些意外,对李慧嫚说道。
“你说得没错,不过他不是为了棺椁,而是为了棺椁里面的东西。”李慧嫚盯着青铜棺椁片刻,缓缓说道。
下一刻,我的目光却落在了青铜棺椁后方的神龛之上。
只见那神龛分为两层,第二层放着一个灵位木牌,上面写着“姚家历代列祖列宗之灵位”,而最上面的那一层似乎也放着一个灵位,但却被一块黑布给彻底盖了起来。
就只是看一眼,应该不会被怪罪吧?我心中暗自想道。
古怪的神龛布置,让我对神龛第一层那个被黑布掩盖的灵位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到底是什么人的灵位,在这明明是用来供奉姚家祖先的姚家祠堂里,地位竟然还能压住姚家的祖先一头。
“小心点!”李慧嫚显然也猜出了我的心思,轻声叮嘱了一句。
我点了点头,突然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绕过面前的巨大青铜棺椁,我蹑手蹑脚向着神龛的位置走了几步,发现脚下踩着的都是很结实的石板,并没有什么机关暗器之内的东西,这才逐渐松了口气。
似乎当真没有危险,等到我最终有惊无险的走到神龛之前,心里悬着的巨石也终于落地。
“就让我来看看这个灵位上面究竟供奉的是什么人吧!”
抬起头看着比我个头还高出了至少两个头之多的神龛,黑布之下的秘密终于要被我亲手揭开了,没有来变得心跳加速。
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我在心底安慰着自己,并最终向着那块黑布伸出了手。
嘶……
盖在灵位上的黑布被我轻而易举就揭开了,虽然心里早就有了某些猜测,可是当我看到黑布之下那个灵位之上写着的名字时,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秦始皇帝之灵位!
“大秦始皇帝之灵位,这姚家的祖宗祠堂里怎么会供奉着秦始皇的灵位?”
不知道何时,李慧嫚来到了我身后,当她看到灵位上所刻的文字时,也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用无比震惊的语气说道。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尽管之前李慧嫚说过这座姚家祠堂和咸阳宫主殿很是相似,我心中也对姚家村有过各种各样的猜测,但当此刻灵位上的“大秦始皇帝之灵位”几个字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让人有些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小心翼翼的将黑布原封不动的盖回灵位,我的目光转而落在了神龛前的这个青铜棺椁之上。
神龛上供奉着秦始皇的牌位,该不会这个青铜棺椁里面装着的就是秦始皇本人吧?
老头之前也说了,骊山的那座秦始皇陵里面没有龙气,秦始皇的尸首根本就没葬在那里。
尽管如此,我还是被自己心中的这个大胆想法给吓了一跳,如果眼前的这个青铜棺椁里真的装着秦始皇嬴政,那未免也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我把自己的这个大胆想法告知给李慧嫚,谁知李慧嫚听到后想也不想的就摇头说道:“不可能,秦始皇身为一国之君,他的尸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放在这种地方的。”
“如果不是秦始皇,那这青铜棺椁里面装的又是谁?”我不禁好奇道。
“也许……这个棺椁里面什么都没有,是空着的,又或者放着什么比秦始皇灵位更重要的东西,我猜测之前冯老师来祠堂,为的应该就是棺椁里的某样东西。”李慧嫚说道。
“被你说对了!”我刚要说话,李慧嫚的身后却突兀传来一个陌生男人阴沉无比的声音。
突然出现的声音把我和李慧嫚都同时吓了一跳,瞬间反应过来的我一把将李慧嫚拉过来,下意识护在身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