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妖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天晚公子很沉闷,很少说话。

    鱼儿一头雾水,出来自己房里找贝贝,“莫非那扬州三少爷真是三小姐,也就是芊芊姑娘。公子昨晚没回来,一定是跟芊芊在一块,难道正宫娘娘吃醋了?”

    贝贝:“奇怪呀,公子和杜鹃姑娘以前就有一腿,芊芊是知道的。以前咋没吃醋,现在倒吃起醋来”

    鱼儿:“就算是吃醋,也不会做得这么绝情呀。我以前听公子说过,芊芊是个很大度的人,不会这么小心眼吧”

    贝贝:“别去想了,感情的事情谁说得清楚”

    他们哪里想到,就在一天之内,公子已经和三小姐拜堂成亲。

    就在他们见面的当天晚,二人选在郊外一座不引人注目的尼姑庵,跪在佛堂当着观音菩萨的面,拜了天地。

    有月亮星星看着,下有菩萨做见证人。两人夫妻交拜,互相发了誓愿永不相弃,然后了三炷香方才离去。

    第二天,三小姐带公子去见了一位很有名望的钱庄老板。公子手里余下的900万两新盐引很快被抵押了出去。

    钱庄老板答应七天之内将银两兑现到户部国库里。

    这笔钱够朝廷支用一阵子了,朝廷解了燃眉之急,公子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履行两淮巡盐史的职责。
………………………………

第165章 兄弟情深

    太皇与万贵妃历尽艰辛终于回到故国,代宗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到西直门外迎接。

    兄弟俩见面抱头痛哭,回到宫里太皇与万贵妃第一件事便是去觐见太后。

    太后缠绵病榻快三月,神智已经有些迷糊,看到儿子回来啦,只是流泪说不出话。

    探视完母后,代宗在太和殿为哥嫂准备了接风宴。房里就他们三人,除了太监曹公公在门口侍侯,并没有外人。

    宴席代宗哭得像个泪人,说起这一年来自己无时不在想念哥哥,派出使者奔波万里几经交涉才终于换回哥哥。

    太皇一时间被他的真情感动,愧疚自己当初亲征太鲁莽,错信了柳公公。万贵妃听得直皱眉头,但在酒宴不好多说什么。侍女官婉儿、丫环佩儿、还有兵部尚书萧大人都没在,对她来说这顿酒宴索然无味。

    喝完这顿酒,曹公公领太皇与万贵妃去南宫安歇。

    这是专门为太皇准备的。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两人热泪盈眶…;…;

    总算结束了在大漠的流亡生活,回到了心爱的故国。

    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兄弟是路人。

    太皇与万贵妃一进入南宫,大门就被钉死了。从此失去了自由,被囚禁在宫墙中。

    以前在塞外,他还可以出去放牧牛羊,虽然在异国他乡,但周围的牧民都对他以礼相待。

    他可以和别吉公主一起去打猎,一起去河边散步,但现在他只能窝在这南宫之中,再不得踏出门外半步。

    万贵妃心里凉了半截,现在她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旧部不来迎接探望自己,因为她们根本没有机会。

    萧傲本意是要来探望的,于情于理他都得来,但是他怕引起新皇的猜忌,为了国家社稷只能杜绝私情。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件事情没得选择。

    官婉儿哭着去萧大人府,告诉他自己去探望太皇的遭遇。

    南宫的大门都被封死了,留给太皇的只有一个递饭的小窗口。

    就算这个小窗口,想见到太皇也很难。里面管事的太监李公公态度十分傲慢,对于以前炙手可热的官婉儿,他压根就充不认识。

    门难进,脸难看,非但不让见面,婉儿带去的礼物都被扔了回来。

    婉儿来找萧大人,一通哭诉。

    “他们这样对待太皇简直像囚犯一样,实在太过分了”

    萧大人:“这件事情我也没想到,早知道还不如让太皇留在塞外”

    婉儿:“萧大人,你是朝廷的撑天大柱,你出面劝一下新皇,他会听你的”

    萧大人痛苦的摇摇头,“这是不智之举,当初皇本来不愿意他回来,我说天位已定,让代宗放心他才勉强接回来。如果我再去说就是不知好歹了,个人进退事小,社稷为重”

    婉儿:“难道就这样让太皇与娘娘做一辈子囚徒,老死在里面?”

    萧傲:“他们本是一奶同胞,同父同母的骨肉兄弟。如果生在普通家庭,可能会相亲相爱,可惜生在皇家”

    “权力使人疯狂,两兄弟只能一个当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作为臣子只能效忠一个,不能骑墙”

    婉儿明白了,萧大人若要去探望,没有人可以阻止。但这表明了一种态度,从此就会失去代宗的信任,结局会很凄惨。

    他肩负着朝廷中兴的大任,绝不是在乎个人的得失,所以他必须抑制自己的私情。

    萧大人道:“权力场无父子,更何况是兄弟。两位主子一个太单纯,心地就像一张白纸一个太世故,患得患失。不过说起来新皇还算好的,如果换了别的人说不定太皇与娘娘会被毒死”

    历朝历代皇宫里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狗血的例子多了去。

    婉儿垂泪道:“我知道事情无可挽回,可是我只是想去探望一下,给他们送些礼物,表示自己的心意”

    萧傲道:“你可以去找一个人,这人是个二愣子,天不怕地不怕,你想送东西进去他一定能给你办到”

    婉儿明白过来,知道他说的是谁了。

    就算所有人不去探望,有一个人还是会去的,这个人就是崔进。

    可是他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在赶往扬州的路,离京城相隔千里。

    尽管这样,他还是派人专程带了二盒杏花糕,转交到太皇与万贵妃手。

    这二盒杏花糕是百花园的特产,之前杜鹃姑娘特意捎来的。

    崔进如今在皇面前是仅次于萧傲的红人。这人持才傲物,多次顶撞皇,但他能办事。

    皇对他是又气又爱。这人不适合当官,他也不想当大官,动不动就辞职。但是这人也有一样好处,不搞团团伙伙,不拉帮结派,皇用着放心。

    崔公子派来的人要去见太皇,李公公自然不好推却,连带着把婉儿的礼物也送了进去。

    在对待太皇这件事,一切进行的很低调。除此以外代宗还做了一件事。

    看oz章节g

    清河盐政贾贤放弃干了十年的肥差,辞官归田。他自以为做得很聪明,平安着陆。这些年贾贤已经捞够了,该买的良田美宅都买了,剩下的就是安享富贵。

    做个乡下的富家翁,也不失为人间美事。他老家在直隶保定,家里的庄园修得像一座城堡,光护家看院的亲丁就有三十多人。

    回到乡下没几天,县太老爷和乡坤都来探望。一天晚正在家里办寿宴,突然一队神兵从天而降,白盔白甲,将贾贤的庄子包围起来。

    糟了,众亲友慌乱起来。天黑看不清人,只知道庄外闹哄哄的。一开始以为来了山贼土匪,听领头的喊话才知道是官府的人。

    四里八乡都知道贾贤是个大贪官,只以为都察院来人抄家了,站在庄子堡垒一看,特么居然是东厂锦衣卫!

    带队的是锦衣卫千户年大人。

    庄外的火把亮如白昼,这次准备工作做得很保密,三百多名锦衣卫神不知鬼不觉的从京城摸了进来。

    “庄子里的人听着:你们被包围了,这次我奉皇的口谕,捉拿贾贤全家,无关的人员放下武器投降,还可以给你们一条生路…;…;”

    这是要抄家灭族的节奏…;…;酒宴的贾贤两眼一翻,站立不稳,当场昏了过去。

    搜查结果第二天公布出来,从原清河盐政贾贤府搜出黄金十三万两,白银三百万两,此外还有数不清的珠宝玉器。

    一时间满朝震动,风声鹤唳。
………………………………

第166章 闭门会意

    扬州那边的盐商不是傻子。

    一开始,新任命的两淮巡盐史崔进让人琢磨不定。因为他一任就玩起了失踪。

    紧接着,朝廷突然颁布了新规,批出了一千万两新盐引。

    对于盐商来说,这不啻于一条财路。但是他们也已经隐隐感觉到朝廷的饥渴。

    新皇代宗不比前任太皇好忽悠,从京城保卫战成功,再到边防巩固下来,现在开始着手抓钱袋子了。

    紧接着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清河做了十多年盐政的大官人贾贤被抄家,手下的一干官僚一共二十多人锒铛入狱。

    案子绕过都察院直接归东厂锦衣卫审理。

    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得出来者不善。

    就在崔进出发的当天,扬州一个秘密的基地,正在举行一场秘密的闭门会议。

    会议在一间大仓库举行。大门紧闭,窗户都关得严严实实。

    大白天,仓库暗如黑夜。

    一张大圆桌点着一支蜡烛。蜡烛亮如渔火,每个人的脸都看得不甚分明。

    这个地方前临大运河,外面是荒弃的码头,后面则群山环绕。仓库的外墙都很陈旧了,长满了青苔,事实这里方圆几里地都没有人烟。

    参会的人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大盐商,有的亲自来了,有的派了家里的代表。即便是在最核心的会议,许多人彼此也不认识。因为他们都戴着面具,只露出一双漆黑的眼睛。

    大圆桌前面一共三张大班椅。坐着三个戴着面具的人。大家认识的只有两个,一个是主持会议的会长,一个是扬州的盐商老大,还有一个则是神秘的黑衣人。

    会长从衣着来看是个大胖子,他站了起来首先发言。

    “今天将在座的召集过来,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商量”

    他看了一眼右手边那个穿着像私塾先生的瘦竹杆,道:“账房先生,你跟大家说说目前的形势”

    瘦竹杆站了起来,语气如临大敌。

    “诸位,新任的两淮巡盐史已经动身了,这人是个二愣子,想必大家也知道。我看朝廷这回是动真格了,大家千万别大意”

    竹杆将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这次要重申一下纪律,诸位手头还有私盐的赶快停了,千万藏起来,别让他发现。这家伙看来不好对付,油盐不进,大家千万要重视”

    内中一位蒙面人道:“会长,竹杆先生,你们二位胆子未免太小了点吧。往年来的巡盐史还少?哪一个不让咱们摆平了,世哪有不吃腥的猫,大不了多扔给他几根骨头”

    g…匠v网p唯一正i版,其;他!都c是盗版

    会长大胖子站了起来,鹰一样的眼睛盯着他。“贤弟,话可不能这么说。世还真有不吃腥的猫。这小子的性格我算是摸清了,他就是不吃腥的”

    竹杆站起身来:“会长说的不错,别看这小子送他礼物来者不拒,可他收礼归收礼,出了事一样照章办理”

    坐在正中的盐商老大这时道:“我看会长说的不错,小心能驶万年船。今天我在这里重申一下纪律,没有我的命令谁敢贩卖私盐,定斩不饶”

    会场的气氛为之一紧。

    这时大圆桌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大哥,既然这人不道,咱们不如先做了他”,这人说话声音阴恻恻的,令人不寒而栗。

    “不行,如果一来就做了他,必然会引起皇的愤怒,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下面一人抱怨起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我看就像当年对付闵靖元一样”

    “嗯,神州行,我看行。大家也不用害怕,这小子的行踪一五一十都掌握在我们的手。他在哪里的船,在哪里吃的饭,在哪里拉的屎,咱们都一清二楚。有句话叫做:任你奸似鬼,喝了老娘洗脚水”

    坐在正中的盐商老大点点头,“大家也不用害怕,自古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这小子,我摸了一下底,人长得细皮嫩肉,而且心花的很,桃花缘不断。对付这种人也算是咱们的拿手好戏。记住能来文的千万不要用武的”

    他大着噪子,“在这里我要重申一下,大家是一个集体,一定要遵守纪律。只要这小子在扬州一天,你们不可以违法乱纪一天。屁股都给我擦干净了,如果哪家出了事,休怪我不客气”

    会议散了,神秘的黑衣人始终没发一言,他只是轻蔑的一笑,消失在出场的人群中。至于他是谁,不少人都露出惊疑的眼神猜不出来。

    崔进带着鱼儿出发了,跟他们一起出行的还有贝贝。不过在白天却看不到她。

    三小姐并没有与他一起同往,而是比他们早走了半天。

    骑马出了京城,到了清河府码头,换成商船,沿大运河一直到扬州。

    临行前除了鱼儿,公子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五天以后他如神兵突降,出现在扬州盐政衙门。

    由于是突然袭击,并没有人出来迎接。

    鱼儿拿着公子的任命文书,还有官印,直接去找当地的盐政。

    一进门傻眼了,原以为这个富得流油的地方,衙门应该很奢侈。没想到进到衙门才发现,这里的陈设十分简陋。

    盐政办公的案台油漆斑剥,看样子用过几十年了。一面告状的大鼓长满了青苔,看样子很久没人敲过。

    崔进到的时候正是午饭时间,大小官吏在一间屋子里吃午餐。

    他们吃的居然很简陋,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鲍鱼龙虾。

    只有几个小菜,花生米,除此以外还有一碟盐萝卜条,一窝南瓜汤。

    官员们吃得满头大汗,连盘子都舔干净。

    看得崔进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你们中午就吃这个?”

    盐政袁大人抬起头,“大人莫要见笑,扬州虽然富得流油,但官府衙门却是清水衙门。每个月就那点死工资,还要养家糊口,能有咸萝卜花生米吃就不错了”

    “大人突然降临,不及准备接风洗尘,锅里还有点稀饭,要不要来一碗?”

    这个王八蛋,听人说往年拉屎都用金马桶。鱼儿特地捂着鼻子跑到茅房里去看,装屎的大粪桶与农村乡里的没两样。

    办公案几的笔筒里装的都是陈旧的毛笔,许多笔尖都快写秃了也舍不得换。

    公子心里好笑,妈蛋,跟老子来这套。之前听说姓袁的买头这顶乌纱帽,花了百万。
………………………………

第167章 老账房先生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

    扬州的发达得益于大运河。

    大运河是世界最长的人工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运河扬州段是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南北运河在此交集。

    这条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修成于隋炀帝,繁荣于唐宋年间。连接六省市,贯通长江黄河淮河等五大水系,全长1700公里。

    “广陵为歌钟之地,富商大贾动辄数百,更以秦淮名妓名扬天下”

    从长江入口处开始,沿岸有瓜洲古渡,风景秀丽。

    唐朝诗人张继有一首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写的就是游子羁旅生涯的意韵,从这里出发到苏州杭州不远。才子佳人路过此地,有感而发都会留下一些佳作。

    杜牧的泊秦淮便出自扬州。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只因扬州富商云集,商业繁华,秦淮的烟花之地享誉全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秦淮八艳,不管谁到了这里,感觉就像到了天堂一般。

    扬州的盐政姓袁,叫袁绍与扬州的知府雷惊天同为正五品朝中大员。江南六省的盐运都由此岸,可以说手握全国一半的盐税。

    袁绍来此就任盐政三年,当地盐商称他叫袁递头。有盐引的商人若想在他手搞到盐,差不多要被搾光。

    尽管如此,那还得看交情。真正垄断六省食盐消费的是当地盐商协会,由十大盐商组成,差不多占去江南六省九成的销量。

    这三年以来扬州的盐税不涨反退,比他接手的时候还少了三成。

    之前两淮巡盐史罗青天,海青天,都来巡查过,都以盐场招灾,盐工罢工,还有沿途的盗贼哄抢…;…;种种理由搪塞过去。

    两人都只干了半年,巡盐史成了巡盐死,奇怪的是两人都是笑着赴死。

    从闵靖元算起到崔进已是第四任了。

    一到扬州盐政衙门,却见官衙修建的平平常常,屋里的陈设居然还有一点寒酸。

    崔进的身份是翰林待诏,京城九门提督,兼两淮巡盐史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盐税稽查官,可见朝廷的重视。

    这次袁绍没有曲意逢迎,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

    他放下饭碗,起身鞠躬作揖:“大人来的匆忙,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崔进走近餐桌,只见桌子摆了一碗咸菜萝卜条,一碗大白菜,一碗豆腐,一碗蒿笋,真个是一清二白。

    “这次朝廷派我下来,时间紧,任务重,一直没来得及打招呼。想不到袁大人与属下官员如此艰苦朴素,实在让人敬佩”

    袁绍笑道:“崔大人过奖了,自我就任以来一直都是这样习惯了。工作餐历来规定三菜一汤,今天大人体察一下民情来得凑巧,锅里还有一点稀饭,不如先将就吃一点,到晚再为大人准备接风宴”

    公子:“好啊,好久没吃咸萝卜了,正好开开胃。接风洗尘就不必了,都是为了公事,那些俗套就免了吧,等把事情完成了,咱们再好好欢聚一场”

    公子言辞得体,滴水不漏,不由得让袁大人刮目相看。

    下面的盐监刚舔完面前的碟子,这时连忙起身去灶边盛了二碗稀饭过来。

    “今个有二名盐监下码头去了,本来为他们留了饭菜的,如今误了饭点一定是到外面去吃了。崔大人二位来的正好”

    袁绍:“崔大人是皇的宠臣,吃惯了山珍海味,今天尝尝地方的小菜,也可体谅一下地方的艰苦”

    崔进,鱼儿面面相窥,心里恨不得扇他一巴掌。妈蛋,别人装逼也没有炉火纯青到这种地步,这人说话居然面不改色,装逼装得如此冠冕堂皇。

    鱼儿道:“袁大人,我想你是误解了,我家公子虽然出身公卿之家,但从小一直住在乡下。每天学习功课之余,也种花种草。并非是那种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这种家常小菜也是常吃的”

    袁绍:“哦,那真是难得,看来大人很接地气,怪不得皇如此看重你”

    这顿午饭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人把盐萝卜条给吃完了。

    紧接着就是查账目,三年以来的征税记录全都搬了出来,摆满了一屋子。

    算账这些事情,鱼儿与公子都不擅长,但在来的路他们在大运河碰到一位老账房先生。

    这位老先生以前在清河盐商门下做过几年,正碰清河盐政衙门大整顿,老先生年纪大了,便辞了东家回浙江乡下。

    正好与崔进一路同坐一条船。

    崔进和鱼儿一身便装,牵着两匹白马了客船,老先生恰好也坐在头等舱。

    一路聊天,彼此也就认识了。

    一开始崔公子并没有表露身份,只是跟老先生谈天论地,聊得十分投机。

    这条船沿水路一直走了三天,到最后一天公子才表明自己的身份,并邀请老先生帮忙查帐。

    账房先生本来不想淌这趟浑水,但感于公子的一生正气,最后同意留下来。

    船一靠岸,崔进就将他秘密留宿在一家客栈。

    巡盐史查账不允许任何人干扰,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

    但是崔大人身边只带了一个书童鱼儿,盐政袁大人等众官僚负责把账本拿进来,“三年存档的盐税资料全在这里,大人慢慢查吧,不急”,说完他便关门出去了。

    鱼儿在门外警戒,公子装模作样翻了翻,这些账目他也看不懂来龙去脉。

    没翻两下就丢在一边,伏在案睡着了。

    到夜深人静,鱼儿悄然去客栈将老账房先生接了过来。

    老先生化了妆,装成一个送盒饭的下人,租一辆马车赶过来。

    老先生干这一行,自然深知其中的猫腻,他只不过是翻了一个来小时,便起身与公子道:“这些账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光从这些资料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疵漏”

    公子和鱼儿不明白,“这么说三年来的账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老先生捋了一把胡子:“大人没干过这一行,并不清楚其中内幕。这些帐都是做的假账,专门应付检查的,当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盐商最大的利润不是来源于盐引,而是来自于贩卖私盐,这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说白了国人吃的食盐三分之二来自于私盐”

    崔进一愣:“贩卖私盐,难道他们就不怕被杀头?”

    历朝历代对于贩卖私盐的惩治严厉,曾经一度规定贩卖、运输私盐一斤以的,一律判处死刑。

    帐房老先生冷笑道:“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当年太祖将贪官剥皮实草,也没吓住贪官。这种事情是暴利,一般是官商勾结才能做成”

    “据我在清河做了这么几年,了解到当地的一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