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康乾豪侠传-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章 皇宫大内吕四娘行刺
雍正十三年,深秋,雨夜。
雨,一直在下,拍打着太和殿殿外光洁的地板,为了防止天地会的余孽行刺,雍正早就让侍卫将殿外仅有的几棵芭蕉风景树给搬走了,如今在殿外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妨碍他视线的障碍物了。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处处小心地防范了,事实上,自他登基以来,这刺客就从没有间断过,这些刺客有些是民间那些反清组织派出的,也有的是他那些兄弟勾结江湖上的亡命之徒入宫行刺杀的,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连他这个九五之尊都亲自与对方展开了生死搏杀,几经生死,好在他曾经在北少林习得一身过人的绝技,才能在一场场生死搏杀中活了下来。当然了对于能威胁到他的人和事,他也一样是毫留不情,一经查实,那就疯狂的铲除,氓山派让他灭了,少林寺也让他烧了,那些曾经与他夺位的几位兄弟除了老十四被囚于皇陵替先皇守陵之外,其他的几个几乎让他斩杀得一干二清,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能威胁到他的人和事基本上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的心却仍然没有安静下来,心里的危机却是更盛。
如柱般的的雨水自殿顶的硫璃瓦上垂落在大理石铺成的地面上,向四周散开,然而旧的水纹尚未散去,新的一波却又接鍾而至。
殿外,原本戒备森严的侍卫早已被全部撤离,就连殿门也敞开着的,殿里,宫灯昏暗,而雍正这位大清王朝政治巅顶且掌控着千万人生命的皇者正孤坐在他的龙椅之上,双目深陷,面如表情,一如石雕,就仿佛已经坐在那里千万年了一般,没有人知道他此刻在想着些什么。
自登基以来,他就接过了皇阿玛留下来的这个烂摊子,肃清吏治,力精图治,经过这十三年的努力,终于使大清王朝从皇阿妈留给他的烂摊子中走了出来,使得国库充盈,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康熙年间翻了数翻,可是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却也是极其惨重的,而他的内心却极为孤独,政治权力的交锋永远都是带着血腥的搏杀,它的结局永远只有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有最终的强者才能站坐在屁股下面的龙椅上大声的说话,而失败者只有永远的被扫入历史的尘埃,经过一轮轮的血腥搏杀,虽然他现在站在了大清王朝政治权力的巅峰,可是他失去的更多,昔日的知交、兄弟手足几乎已被诛杀殆尽,每当想起这些时,他就心悸不安,常常因此惊醒,但是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该杀的人,就一定要杀,该除掉的人,也一定要除掉,哪怕是流着眼泪。
但是对于方靖宇的死,他有的却是心痛,自从昆甸上人带回这个人的死讯时,雍正的心就可以说已经“死”了。一连数日,他都在安排太子弘历接位的事宜,对于弘历他非常放心,他这个儿子的文治武功均不在他之下,有他在,自己可以放心的去做自己的事了,完他未完的心愿。
雷电击落时,殿外似有夜行人掠过。
雍正抬头,然后见到了白泰官,江南八侠中的南拳王白泰官!
“你来了!”
雍正似是在和一个熟人打招呼。
事实上,他的先天浩然真气是当今天下是犀利、最霸道的武功之一,除了少林派的易筋经与武当派的先天无相罡气之外,尚无第三门武功可及。
“还有我!”
人影闪过,一俏丽、肃杀的人儿已如飞燕般的赶至。
——吕四娘!
她有掌中有剑,青霜剑。
“甘凤池没来?”
“他已经在灵隐寺出家了!”
雍正神色极淡:“如果你们三人联手,或可与朕一战,就凭你们两个,简直在送死。”
吕四娘神色悲愤无比:“我们都欠靖宇的命,他的仇我们一定要报!”
雍正眼睛中有过一丝痛苦:“朕也欠他一命,他的死并非朕的本意……”
白泰官怒道:“至少昆甸是你的爪牙,若非你受意,他怎么会送去毒酒?”
雍正笑了:“这么说我们之间始终少不了一战,昆甸何在?”
昆甸上人已自黑暗中应声而出:“小僧在!”
“替朕将他们拿下!”
“喳!”
昆甸上人领旨,面对吕四娘现白泰官。
他是黄教中的绝顶高手,自出道以来,未遇敌手。
“你们最好还是束手待擒的好。”
“最该死的就是你!”
吕四娘出剑,她的剑很快,一如闪电,直刺昆甸上人的咽喉。
昆甸上人双掌合拍,以大手印挟住了吕四娘的剑。
他的武功远在吕四娘之上。
他一拍住吕四娘的剑,雍正就已出手。
“呼!”的一声,他的血滴子飞出,一飞十余丈罩住了昆甸上人的头,急转,并带着昆甸上人的头飞回雍正的手中。
他的目标不是吕四娘与白泰官,竟然是他手下的第一高手昆甸上人!
昆甸上人的死尸倒地。
“杀我兄弟的人一定要死。”雍正的眼睛中充满了悲痛:“你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不该杀了方靖宇,就算他该死,也应该由朕来动手!”
“忘恩负义的人更该死!”
吕四娘的剑再次刺出,直刺龙椅上的雍正。
雍正却没有动,闭目,坦然受剑。
但是就在剑刺到雍正身前时,一剑斜飞而至,护住了雍正。
双剑相交,火花四溅。
分开。
一人已护在了雍正身前。
来的是宝亲王弘历。
“皇阿妈!”
听到儿子的声音,雍正双目猛开,怒喝:“退下!”
弘历未退:“方叔的死并非阿妈所为,您为什么不解释?”
“欠别人的就是欠,欠了就要还,没有任何的理由。”
“但是大清的江山……”
“你做的会比朕更出色!”
弘历的眼睛红了:“父债子还,弘历愿以死替阿妈赎罪!”
“他们要杀的是朕!”雍正目光一扫吕四娘、白泰官,然后说:“即使是朕今天的死在他们手里,你也不可以追究,更不可以连累任何人。”
“但是……”
“如果你是朕的儿子,就让朕去还自己的债。”
雍正起身走到儿子面前:“大清的江山交给你,朕放心!”
“皇阿妈……”
弘历还想再说,雍正已点了他两处大穴。
“要做一个好皇帝,的确很难。”雍正望着儿子:“想要大清的江山长治久治,你就必须记住四个字,永不加赋,只要做到了这四个字,大清就是铁打的江山。”
“是!弘历谨记皇阿妈的教诲!”
弘历流泪。
这时雍正已面向吕四娘:“现在你可以动手了,朕可以保证绝对不会再有人来拦你。”
吕四娘很悲愤:“你的确是老谋深算,就连自己的死也安排提妥妥当当!”
“朕受命于天,任何人也要不了朕的命,除非是朕自己想死!”
雍正目光如电。
“你说什么也改变不了你必死的命运!”
吕四娘剑指雍正。
“不要杀我皇阿妈!”
弘历的声音已声嘶力竭。
“记住阿妈的话,终你一生要善待方家,凡我官府中人不得踏入四条街一步,这是朕最后的圣旨。”
雍正大声吩咐,也是他最后说出的话。
语声中吕四娘的剑已闪电般的刺出。
快如流星。
面对来剑,雍正闭上了双目。
早在方靖宇死的时候,他已心如死灰,了无生趣。
……
………………………………
第2章 方德与李小环
雍正驾崩,宝亲王弘历登基为帝,改元乾隆,史称乾隆皇。
乾隆登基之后,首先将先皇的亲信重臣鄂尔多遣往淅江,出任闽浙总督,并直接将其治所由福州迁到了杭州,此后历年均对江南方家均所赏赐,在施政上,他也禀承了先皇遗训,力精图治,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已惦大清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国势之强更胜康熙时期,直追汉唐。
虽然大清王朝在他执政时期,在人口和经济上都有了跨跃式的发现,使得大清王朝出现了最为繁华鼎盛的时期,被人与康熙一朝合称为康乾盛世,但是这个盛世西方各国的眼里,却是一彻头彻尾的笑话,他们所谓的盛世根本就是满清王朝在自欺欺人,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没有突破明未的数值,至于科技是在直线的倒退,而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此时正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国民经济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时期,由于机械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业,使得商品过剩,为了寻找新的市场,于是他们向外急速地扩张,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远在东方的印度和我们中国这片富饶的国度也就成了他们最终的征服目标;在国内,由于乾隆的施政过于宽仁,使得官员们有了所恃,大肆的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间的反清组织层出不穷,他们在各地杀贪官,除污吏,经常与朝廷为敌,而最为活跃的,则要数天地会了。
天地会原是前明郑成功的爱将陈永华所创,以反清复明为已任,其势力遍布全国各地,可以说是这世上最大的反清组织,虽然台湾最终归顺了朝廷,但是天地会却顽强的生存了下来,而且势力越来越大,其势力遍布南北各省,成了朝廷的心腹之患,并多次入宫刺驾,成了满清朝廷的心腹之患。虽然他们屡遭朝廷的长期的镇压,却还是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并成为了清廷的心腹大患,大有尾大不去之势。对于这一点,乾隆早已心知肚明,他登基之后,立刻着手铲除天地会事宜,在清剿天地会这件事上,他可是全力一赴,选派了精兵强将,并起用了两个人,一是鄂尔多,和曾经的大将军王允禵,这位大将军王的文治武功并不在雍正之下,也是与其父争夺王位的劲敌,甚至是由于雍正施行摊丁入屋的政策,触犯了大批官绅的利益,至于使得他得位的合法性,受到了许多人的致疑,以致于在民间有过这样的流言,说康熙原本要传位于大将军王允禵,是雍正在逼死其父之外,修改了遗诏,才能登上帝位,而且这种说法很有市场,一度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的,以至于到了二十世纪还有很大的市场,关于这类的影视作品还是层出不穷。鄂尔多最是雍正后期手下的心腹大将鄂尔多,文韬武略,冠绝当朝,其武功精湛绝伦,被雍正策封为“满汉第一勇士”。
他们在接旨之后,不敢怠慢,当即秘密部署,策划,并付之施行,他们整整用了五年的时间,摸清了天地会在各地的分舵,又准备了三年的时间,最后于同一日发动进攻,彻底地清剿天地会。
此一役,天地会在全国的七十二处分舵同时被摧毁,瓦解,会中高手死亡将尽,仅有数人逃脱。
在这一役中,我们那位曾经的大将军王允禵充分的向世人展现出了他那非凡的智慧,胆略,以及杀伐决断,立下了莫大的功劳,因此乾隆加封他为荣亲王。
天地会被剿灭的那一年,方德刚满二十,二十岁的他,也从此开始了他纵横江南商界的岁月。
方德是江南方家这一代的独子,祖居广州,他的太爷爷,祖爷爷三下南洋,在南洋发迹,带回了大批的财富,并由广州迁居杭州,创立了誉满大江南北的“方隆号”商行。方隆号的生意初时以皮货,玉器、丝绸为主,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后,已延伸到了社会的各层各行各业,酒、粮、杂货、茶叶、药材、西洋商品等等,无不囊括,但不幸的是方德的父亲,中年早逝,只留下了一对孤儿寡母,这些年下来,他们的生意已有些萎缩。
方德接掌方隆号所有的生意时,年仅十八,那时的他刚刚迎娶了盐帮的大小姐欧阳四海,婚后,继母蓝丝丝就将所有的生意交给了这对小夫妻,他们没有让继母失望,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便使方隆号又焕发出了往日的辉煌,更将生意辐射到了周边各省。
方隆号能重现往日的辉煌,,少夫人欧阳四海居功极伟,这位少夫人不但聪慧,端庄,秀丽,而且是个才女,武功高强,博学多才,有着超凡的经营之道,也正因为有这么一个的贤内助,方德才能毫无后顾之忧的去发展方隆号在外的生意。
天地会被剿灭时,方德正带着他的商队沿着运河南下返杭,沿途护送的是漕帮帮主李巴山的女儿李小环。李小环虽然是位姑娘,但是她的武功已得其父真传,七十二连环腿出神出鬼没入化,踢倒过不少江湖好汉,武林豪杰。
李小环与方德已不是首次见面,他们初次相遇是在二年前,其时的李巴山父女还是初到杭州。他们一到杭州,便与一恶霸发生了角斗,角斗之中,失手将之击毙,惹上了官诽,由于恶霸家中有钱,买通了官府,将李巴山定了个死罪,秋后问斩,李小环也被充为官妓,那是的他们当真是求助无门,后来,李小环听人说方德豪侠仗义,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上了方德,听其诉说之后,方德就令手下人仔细调查了事发经过,确知详情后,决定替李巴山翻案,为了这件案子,他亲自后拜访了总督大人鄂尔多、巡抚王亶望,为其开脱。鄂尔多也爱惜李巴山的一身武功,又见其确见无辜,就亲自过问此案,为其洗冤脱罪。李巴山出狱之后,便留在了杭州,并在鄂尔多的扶持下坐上了漕帮帮主位子,李小环也因此成了方家的常客,这次她替其父护送方德北上采办货物,有其私心,早在她与方德第一次相见时,就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方德,只因其是有妇之夫,一直没有表露而已。
现在,方德正在船头上观赏运河两岸的风景,但见两岩杨柳低垂,绿荫与清波相映成趣,不由得让他想起了北宋名相寇准的那首《江南春》,于是随口吟诵了出来:“波渺涉,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远,菽满汀州人未归。”
他的声音未落,李小环的贴身丫环小鱼儿已从旁侧的船舱里探出了脑袋,笑问:“方老板,你又在作诗了!”
方德笑了:“我那里会作什么诗,只是拾人牙慧,打发无聊的时光而已。”
“那倒也是,”小鱼儿说:“坐船是很闷的。”
她眨着眼睛,继续说:“这样好了,等到了前面的码头,我们上岸走走,散散心。”
“也好!”
方德并没有反对。
黄昏时分,船队就在前面的码头停下,补给清水,蔬菜、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物品,方德与李小环、小鱼儿则去了前面的闹市。
小鱼儿美丽,活泼,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灵气,李小环则于妩媚中带着二分刚毅,三分倔强,方德则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有一种亲和力。
进入闹市之后,小鱼儿便买了两串冰糖葫芦吃上了。
李小环则显得很矜持:“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贪吃。”
“她还是个小姑娘,就由着她吧!”
方德完不在意。
“你说我们要不要给二娘和柔姐买一些礼物回去?”
她嘴里的二娘则是方德的继母蓝丝丝,自亲生父母过世后,她就由这位继母抚养长大,并培育成材,柔姐就是方德的夫人欧阳四海。
“该准备的,我早就准备好了,你就不要破费了,前面好象有人在练单刀破花枪,我们去看看。”
李小环很不屑地说:“那些走江湖卖艺的全是骗人的,什么胸口碎大石,单刀破花枪都在糊弄你们这些外行人,其实只要套好了路子,谁都能做到,就比如说练铁头功的,他们事前把砖头泡在醋里,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时候砖头早就变酥了,一碰就碎。”
“我们就当看热闹好了。”
方德已拉着她过去凑热闹。
那对父女不是一般卖艺的,有的是真功夫,这一点李小环还看得出来,只是她觉得那个当父亲的似有内伤在身,马步有些不稳,而那女的刀法精湛,绝对不在自己之下。
看了一会,方德丢下十几枚铜钱,便与李小环,小鱼儿到酒楼上用餐去了。
用过餐后,他们就开始返回船队。
在返回的途中,他们又遇上了那对父女,那对父女正被一群壮汉围攻。
小鱼儿见状不服气的说:“几个人打二个真不要脸,小姐,我们要不要上去帮忙?”
李小环瞪了她一眼:“你很能打么?”
小鱼儿陪笑:“我怎么比得上小姐?”
“那你就少出坏主意,”李小环说:“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连对方是什么人都不知道就贸然出手,如果救的是好人那倒罢了,如果是坏人或者惹祸上身怎么办?到时你哭都来不及。”
小鱼儿睁大了眼睛:“不会这么巧吧?”
方德笑了:“我们还是听你家小姐的,走吧!”
他已与李小环一起往回走。
小鱼儿只有跟在他们身后。
………………………………
第3章 苗显父女
翌日,商船刚起锚离岸,那对父女就匆匆地跑上了码头。
“船家,我们要搭船!”
划船的梢公一口回绝:“姑娘!对不起,我们这是商船,不是摆渡的船,你们还是找别的船吧!”
那姑娘说:“出门在外,就请行个方便,而且我爹受了伤。”
听到他们的对话后,方德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对船老大说:“出门在外,都有不方便的时候,就让他们上来吧!”
船老大答应了声,让人放下跳板,放那对父女上船。
对方一上船,方德便看清了那卖艺汉子的容貌,国字脸,双目有力,虽然他有伤在身,但精神却是极佳。他向方德抱拳行礼:“在下苗显,这位是小女苗翠花,请问这位相公如何称呼?”
方德还没有说话,船老大已在说:“这位就是方隆号的少东家方德方老爷,两位今天算是遇上贵人了。”
“方德?”那姑娘似是一震,抬头望着方德:“江南方家的方德?”
方德笑了:“我就是方德,不过我不是什么老爷,两位先进船舱休息吧,有什么话,呆会再说。”
苗显说:“那我们就打扰方老爷了。”
“您太客气了,”方德对船老大说:“麻烦大哥带这两位进去歇着。”
船老大答应了声,便将苗显父女带进了船舱。
他们刚走进船舱,小鱼儿就从旁边的船舱里走了出来:“方少爷,我们小姐请你过来说话。”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将苗显父女安排好后,方德就去见李小环。
一见面,李小环就在埋怨他:“我们这是商船,可不是摆渡的船只,那两个父女来历不明,你怎么可以让他们上船,万一他们是黑道上的朋友来踩点,我们就麻烦了。”
“不会吧,”方德说:“我看他们也不象坏人。”
李小环很不满地说:“你知道什么,坏人的脸上可没写着坏人两个字,我爹说了,走镖最重要的是生人勿近,这样才能防止黑道上的人来踩盘子,你倒好,倒是把人家请上船来了。”
方德笑了:“你李大小姐不是武功高强么,不怕什么小贼?”
李小环很生气:“我是说正经的,谁和你开玩笑。”
小鱼儿这时在旁添油加醋地说:“也许是咱们方少爷看上人家大闺女长得标致,想讨个小老婆,说句实话,那个女的倒是很有几分姿色。”
“是么?”李小环立刻杏眼圆睁。
小鱼儿继续在旁添乱,唯恐天下不乱:“那当然了,俗话说十个男人九个好色,而且算命的给他批过八字,说他会有三个老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方德苦笑:“算命的胡说乱谄你也信。”
小鱼儿理直气壮地说:“这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听到小鱼儿这话,李小环也就得将信将疑:“如果你心里没鬼,就赶他们下船。”
她有些不讲理。
方德苦笑:“你别听小鱼儿胡说,我根本没见过他们,再说人家刚上船,我怎么能赶人家下船,这怎么行,大不了以后我全听你的。”
李小环说:“那你不许看她,更不许和她说话。”
方德唯有点头:“就听你的!”
苗显父女此刻也在谈论方德。
首先说话的是苗翠花:“想不到方德这么年青。”
苗显说:“方德十八岁接方隆号,今年刚好二十,他只大了你二岁,三年前,白管家托人给你提亲,但是你一口回绝了,要不然的话,方家的少奶奶可就是你了,现在就算你后悔也来不及了,人家已经有家室了。”
“不就是那个盐帮大小姐么?她有什么了不起的!”苗翠花说:“我才不把她放在眼里!
苗显问:“你知道人家的武功家数?”
“用不着知道,天下武功出少林,你女儿我可是少林正宗,她只是一个娇滴滴的少奶奶,武功再好也好也好得有限,怎么是你女儿我的对手?”苗翠花的口气很大。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错了,”苗显正色地说:“这位少奶奶的武功和她的人一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