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成都粉子-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这个周末之夜,也就是明天晚上,我会在一个充分占据主场优势的情况下,见到周家梅。因为,我和王建南策划的“成都波士顿花园现代雕塑艺术展”
    揭幕酒会即将开幕。
    公司给报社、电视台的请柬已经发出去,其中《华西日报》的请柬是创意总监王建南亲自送的,周家梅得到如此高的礼遇,又在她工作范围之内,她当然不会像前两次我约她那样,死瞅瞅地说一句:“我们之间还有必要吗?”
    让我屁也放不出一个来。这一次,为慎重起见,王建南送请柬时我特别吩咐,事先不要让周家梅知道,我胡向东就是本公司老总。
    第二天周末到了,我花了半天时间刻意打扮了一番,一条米黄色的灯芯绒裤子,一件新买的登喜路牌深蓝色T恤,这样我的下半身显得像一个艺术家,上半身又像一个成功人士,就凭这身衣着,凭我这一身色彩的搭配,很有可能就把她周家梅当场丢翻。
    夜暮降临了,波士顿花园的主题花园——“卡耐基广场”上挂满了彩灯,酒会上人来人往。没想到,刘至诚现在的面子如此之大,成都各界的很多真正名流都跑来了,我在文化界久闻其名的人也来了不少。
    一时间冠盖如云,在刘至诚的引荐下,我和很多“冠盖兄”频频握手,把酒言欢,很有成功人士的感受,我很希望在这种关键时候正好被周家梅看见,她一定会仰慕得不行。
    完全在我意料之中,酒会上粉子比“冠盖兄”还要多,这就太好了,可以让周家梅看一看这些新生代美女,她一定会感觉到压力,一定会万分焦急、强烈意识到当初她离开我是多么不明智。
    看着这些茁壮成长的新一代少女,我突然觉得,为什么商人、闲人、权贵们都喜爱艺术,其实并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喜欢热爱艺术的美女。
    女人为什么都热爱艺术呢,我就不知道原因了。于是我回过头问王建南:“为什么这么多漂亮婆娘都对艺术很热衷?”
    “我咋知道,你应该问周家梅。”王建南说话的时候,眼睛看着左前方。
    我随着他目光向左望去,一眼就看见了周家梅!
    一看见周家梅,我如堕冰窟。
    她紧紧地靠在一个中年男人的身旁,这个男人频频和周围的人打着招呼,看起来不是大款也是艺术家。我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很想冲过去把他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
    但这个中年男人虎背熊腰,周围的熟人看起来比我还多,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王建南说,那个大汉就是著名行为艺术家黄羽。我听说过这个人,前年在报上看过他的报道。我可怕地意识到,这对奸夫淫妇很有可能早就搅到一起了,也许我头上两年前就戴上了绿帽,就是这个姓黄的人戴上的。
    64
    半年多没见周家梅,我发觉她比少女时代更有风韵。
    过去天天在一起厮守,我反倒没看出来。她今天尤其显得漂亮,彩色的夜灯下,她上身穿一件桃红色绸缎对襟唐装,下身穿一条黑色长裙,把她衬得雪肤冰肌,风骚迷人,让在场的很多“著名流氓”看得垂涎欲滴。
    开春以后,中国大凡有点份量的人都爱在正式场合穿唐装。最先带头穿唐装的是个加拿大伙子,每年春节,他都在电视上逗老百姓开心,但他说的相声一点也不搞笑,倒是那身衣服着实好笑,让人想起“沐猴而冠”这个成语。
    现在大街上也流行穿唐装,我也有一件,周家梅前年去丽江旅游时给我买的,我穿起来正像当年沈秋说的那样,很像汉奸或者狗腿子。当时我就觉得,这种衣服很择气质身材,难怪现在的人都不穿。很多中国人肩不平胸不挺,穿起来效果和我差不多,不像汉奸就像土匪。西装就不一样,一穿上它就显得气宇轩昂正义凛然,显得特别重合同守信誉、保证质量实行三包——以至于企业老板都要求员工穿西服,只有周末干坏事的时候穿便装;也有少数人相反,工作的时候穿休闲装,到周末反而穿西装了,这一类少数人就是刘至诚他们这样的成功人士,今天晚上,刘总就穿着一身昂贵的华伦天奴牌西服。
    周家梅身材好、个子高挑,穿上唐装还有点名媛淑女的味道。这婊子红杏出墙了,还穿得这么淑女,像一个马上要入洞房的新娘,更让我心里一阵冰凉。
    我身上更是一片冰凉,我突然感觉到,今天我穿得太少,四月份就穿起了短袖衫,白天阳光明媚还无所谓,天一黑下来,室外吹起了凉风,隐隐约约还有纤毫细雨。
    我已经冷得抱住肩膀发抖,正在这个最倒楣的时候,周家梅看见我和王建南了,而且她正朝我们这边款款走来,还装出一付落落大方的样子,一双大而不当的眼睛虚伪地看着王建南,完全没把我这个亲夫放在眼里。
    走近的时候,她先和王建南打了招呼,然后假装很自然地侧过脸问:“最近过得怎么样?”
    我冷得全身发抖,还是鼓起勇气说:“当然,很不错。”
    周家梅故作轻松地笑了一下。
    我问她:“你呢,最近过得好不好?”
    “你居然也会关心我好不好。”周家梅夸张地说。
    这时,王建南在旁边插嘴问一句:“你红包拿到没有?”
    周家梅说签到的时候小姐已经给她了。王建南马上说:“拿错了,你的那一封是公司专门准备的,在我们胡总身上。”
    我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从裤子里掏出信封,递给她的时候我突然后悔起来,这几天兴奋过度,竟然没有想到在信封里附上几句情话。
    周家梅接过信封说:“哎哟,都已经‘糊’——总了,真是失敬!”
    说话的时候,她脸上一点“失敬”的意思也看不出来。
    65
    哪个男人戴上绿帽子会觉得好!
    周家梅这瓜婆娘居然还假惺惺问我过得怎么样。她问这话的时候,那个“奸夫”艺术家就站在她的后面奸笑不已。
    现在,周家梅似乎忘记了我的存在,她转过身,只对王建南说话。
    “你的那位红姐呢?”她问。
    “好久没有联系了。”王建南说。
    “她是个很不错的女人。”周家梅很有感慨地说。
    王建南沉默了一阵,才说:“我知道。”
    我听得莫然其妙,在我印像中,两个婆娘完全没有正面接触,她凭什么说她不错,会不会是床上功夫不错,两个婆娘莫非在搞同性恋?
    我思绪完全乱了,绝望之下心如刀绞,脑海里不断浮现黄某人和周家梅造爱的色情场景。
    再这样想下去,我肯定要当场发疯,很可能按捺不住把周家梅按在地上强暴。
    在这关键时候,旁边一个娇滴滴的声音说:“胡老师,你今天好帅啊。”
    我一听顿时恢复了一点点信心。我知道是谁来了,马上转过头看着她说:“小慧啊,你今天也很漂亮,怎么现在才来。”羞做为我的房客,刘小慧近水楼台,我当然给了她一张请柬,这样就可以把她顺便发给王建南,就看小慧今天对他有没有感觉。
    我马上介绍说,这位是刘硕士,我房客。这位是我们的创意总监王建南,本次活动就是他策划的。
    周家梅看着小慧,酸溜溜地说:“原来胡总开始金屋藏娇,进步很大嘛。”
    我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这种招数在情场上被称为“借刀杀人”,小慧比她周家梅年轻,虽说略输姿色,学历更胜一筹。我就是要用小慧这把利刀,杀一杀她周家梅的嚣张气焰。于是,我脸上堆起温暖的笑容,对小慧说:“等会散场以后,我们一起到白夜酒吧喝几杯。”
    “恐怕不行,我老板来了。”刘小慧当场给我泼了一道冷水。
    “你老板?”我想莫非是她男朋友。
    “对,他就在那边,我的博士导师。”
    刘小慧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又羞涩又得意,我又嫉妒又悲痛,小慧学的什么专业。“王建南在旁边问,他也把注意力从周家梅身上转到了这边。
    周家梅鼻子里说了声“哼”,扭转屁股就走了。我当时情绪低落思维混乱,居然忘了跟她说一声再见。
    酒会散场了,粉子和名流偿成双成对地飞走了,留下一地鸡毛。只有我和王建南依然“单飞”,感觉相当失败。刘至诚和林未晏走的时候,他拍着我的肩膀兴奋地说:“这次艺术活动很好,很成功。”
    我把王建南拉到玉林西街的“白夜酒吧”,要了一打啤酒,我很想大醉一场。
    我知道,周家梅一定就在附近,她一定和那一群艺术家在旁边的小酒馆鬼混。
    玉林西路是成都诗人、画家、艺青、文青最集中的地方。其中“白夜”以诗人、或者王建南这样的文青为主,“小酒馆”则以画家、滚青居多。
    王建南在这一带混得很熟,他打电话问了“小酒馆”的老板娘唐姐,唐姐说,周家梅的确在那里喝酒。
    刚才亲眼看见周家梅的新情人,说实话,我觉得他其实并不怎么样。我想等会趁着酒意一定要冲进小酒吧把这个薄情绝义的臭婆娘拉出来,当场羞辱她一番。
    于是我问王建南:“这黄艺术家的水平怎么样?”
    “听说最近两年比较火,评论界认为很不错。”
    “你自己觉得呢?”
    “我没有发言权。”王建南接着说:“艺术圈现在有一种说法,搞架上绘画的不如搞装置的,搞装置的不如搞行为的,搞行为的不如搞人体的,搞人体的不如搞尸体的。那个黄艺术家就是搞尸体的。”
    我对王建南说:“你改天把他‘尸体’找来,让老子看一看。”
    我又想起酒会上我问王建南的话题,突发奇想地说:“艺术和女人一样,都他妈莫名其妙。”
    王建南认为我说得对,还说这就是女人热衷艺术的原因之一。这时,王建南说他看见了一个熟人,一个他很尊敬的文化前辈。这人40多岁,看起来却和我们一样大,王建南和他打过招呼后,他过来坐了一会儿,听我们在说关于艺术和女人的话题,觉得很有意思,于是王建南趁着酒意和他一起发表了很多谬论,诸如:“唯艺术与女人难为养也”、“艺术的本质和女人的本质一样,都是叵测”、“艺术和女人一样暧昧”、“女人之所以热爱艺术,是因为艺术不抛弃女人——”
    我又补充说:“艺术家可能要抛弃女人。”
    我喝得越来越高,并坚持认为:周家梅热爱艺术并没有错,但爱上艺术家就不一定对,尤其是抛弃我这样优秀的男青年去爱一个中年艺术家,显然是很大的错误。等会一定要冲到小酒吧去把这个薄情绝义的臭婆娘拉出来,当场羞辱。
    醉眼朦胧中,王建南提醒我:“不要忘了,当年周家梅还以为你是个诗人。”
    听了这句话我背心一凉。
    66
    第二天,各大媒体都对昨晚的“波士顿花园现代雕塑艺术展”作了报道,都只是很小的一块,只有《华西日报》周家梅采写的报道篇幅最大,不知道这瓜婆娘是给王建南的面子?还是给我的面子?
    这次活动比我们预计的还要成功,星期二《华西日报》房产专刊刊登了董事长刘至诚的一篇人物访谈。报纸左上角,刘至诚的照片特别气宇轩昂,他对记者大谈成都市的“新住宅文化”。他说:“居住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文化选择,一幢美丽的建筑可以提升我们城市的文化内涵,我们公司开发的房产,就是要提升成都人的生活品质,用美丽的住宅净化我们的灵魂,丰富我们的思想——”
    其实这几句话都是我和王建南在文案里瞎编的,但被他一说出来,显得很是像模像样。
    刘至诚晚上请客吃饭时,介绍我认识了房产公司的另一位大股东、一家国有公司的老总,在他的帮助下,“诚东文化”顺利地接到了下一单case
    过了几天,我们成功运作了成都市最大的旅游房产项目——青城度假山庄的一次媒体炒作方案。王建南用报社的关系,和广东一家财经周报协办了《成都高尚居住》特刊,重点炒作这个项目。
    特刊封面便是青城度假山庄的大幅彩页,封面文案由王建南执笔。他在文案中把高贵的居住方式,与“灵魂的风度”相提并论,为成都上流人士提供了一个让灵魂置于高处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住在高处,住在高贵的青城山庄。
    同时,文中引用李白在青城山采药学道的诗句:“闭剑琉璃匣,炼丹紫翠房”,这很容易让男人联想到道家的房中术。另外又给杜甫描写成都春天的名句“晓看红润处,花重锦官城”,赋予了某种特殊的色情意境,就是我们以前的老板最喜欢当“处长”的那种意境。
    最后,暧昧的色情意味与准确的广告诉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写成了一篇智者见智、淫者见淫的妙文。
    但是,这样的文案让广告界同行很不以为意。我从同行的角度上看,它的确存在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就是很容易被读懂。大家都知道,老百姓有文字崇拜的传统,凡是能够被大多数人读懂的文章,文化水准肯定不高,尤其是报上、楼书上的广告文字,最近几年的主流风格都接近朦胧诗,比如说,要说明某楼盘很高尚很经典可以流芳百世。“流芳百世”这几个字就太平常、太通俗了,我以前会这样写:“芳嘉世载、彪册青书。”
    我自己也搞不懂什么意思,但是显得特有内涵。当然,最好还要有一些字典上也查不到的生僻字,就显得更有文化了。现在房产商给楼盘取名字也一样,比如上海有一个楼盘名叫:“优诗美地”,全国一盘棋,成都一家高档楼盘也取名为:风漪浮铜。更上了一个台阶,我以前老板的“二奶”就死活在那里卖了一套房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向客户收高价,反正他们也不懂,只是觉得这么难懂的字我们居然也会写,一定费了不少心血。
    自从我们办了广告公司以后,王建南就再没给报纸写过专栏,他现在知道,写广告文案远比写文章更实惠。再说他们报社已取消了副刊。
    王建南说以后有了钱再慢慢写。但王建南今天特别着急,一到办公室就告诉我一个坏消息:他在报社得到通知,由于成都报业市场整顿重组,《商务时报》宣布下个月开始停刊。
    王建南心急如焚,要我马上和刘至诚联系一下,他说报社正在清理广告欠款,从今天起再也不办理“刊后付款”广告,对各公司所欠的广告款,报社已经发出了催款通知单,一个月内不清偿就要发律师函。
    我给刘至诚挂了电话,让他把“波士顿花园”刊后应付的几笔广告款尽快划过来。
    刘至诚说:“当然没问题。”
    “你看明天怎么样,我到你公司跑一趟。”我说。
    “这些小事也跑来跑去,老总,要有老总的样子。”刘至诚批评我,又接着说:“我告诉你,沈秋前天回成都了!”刘至诚批评说。
    “沈美人回来了,你见到她没有。”我张大了嘴巴。
    “我和她家通了个电话,我明天为她、还有她老公接个风,你可以一起来。”
    刘至诚说。
    我问要不要叫上王建南?他沉默了一阵,然后说这件事应该沈秋做主,鬼才知道沈美人想不想见他,当年谁是负心人我们又不知道。
    沈美人回来了!放下电话后我莫名兴奋,忍不住大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建南。
    “叶落归根,倦鸟思归,这有什么好奇怪。”王建南有气无力地说,他可能还沉浸在报社停刊的悲伤之中,居然不关心沈秋是一个人回来,还是和老公一起回来的。
第三章
    ?67
    沈秋回成都了,近十年没见过当年的梦中情人,我和刘至诚一样热烈期待着见一见她,我很想知道,她是否和当年一样漂亮。
    第二天傍晚,我准时到达牡丹阁海鲜大酒楼。
    今天的饭局的规格很高,完全是用勾兑腐败官员的豪华程度来为沈秋接风。
    约定的时间已到,我和刘至诚站在大门口,站在他宝马车旁边引颈张望,等待着沈美人的出现。
    饭局的女主人林未晏没和我们在一起,她呆在包间,我估计她此刻一定在精心化妆,作为90年代的大学系花,她当然想和80年代的中学校花比一比高下。
    天色渐暗的时候,沈秋和一个中年男人从出租车里钻了出来。
    看上去,沈美人几乎有点让我失望,身材比过去微微丰满一些,脸上化着很淡的妆,完全看得出来,岁月在她身上和脸上多多少少留下一些痕迹。
    但她气质没变,依然是中学时代那副清秀忧郁的样子,这么多年我们都在改变,仿佛只有她置身事外。
    寒暄后知道,沈秋的老公姓曾,是一个温和的上海男人,三十五六岁的样子,看起来不坏,也不算好,像一杯红茶旁边配搭的方糖,给人一种“有他不多、无他不少”的感觉,仔细一看,这位曾先生长得端正洁白,的确像一块方糖,一块上海方糖。
    一行人走进楼上豪包,林未晏马上站了起来,我眼前顿时一亮:真是大粉子!
    她全身上下都经过了豪华装修,一双时下最流行的尖头皮鞋,像两把利剑指向遥远的夜空,衣着打扮性感而不失分寸,再加上年轻,今天看起来特别艳丽迷人。
    但有时候,女人与女人必须站在一起,才能比较出谁更美,有时甚至要上了床之后,才能比较出来谁更有风韵。
    林未晏和沈秋就不必上床见分晓,当然我也做不到。她们握手的时候,男人把她们俩多看几眼,顿时高下立判,男人的眼睛最终会躲躲闪闪地停留在沈秋脸上。
    林未晏和沈秋的差距,就是大粉子和巨粉的差距,就是美女和佳人的差距,也是暴发户和贵族的差距,尽管这“贵族”带着一些沦落风尘之后的寂寞。
    沈秋今天的衣着非常随便,一件不知道几百年以前穿过的灰色大衣,一条随意的纯毛围巾,但这些都掩不住她发自骨子里的风情。
    林未晏也许意识到了这一点,她的气质已没有刚才那般张扬。是的,一个女人再怎么进行装修,也不能装修到骨子里去。
    三个老同学自然要寒暄一阵,问问记忆中的人和事。比如某个老师生病去逝了,某个同学结婚了,某个女同学生了胖娃娃之类。
    沈秋问,我现在有没有女朋友?,我有点惭愧,只好画蛇添足地说:“我和王建南现在都没有女朋友。”
    沈秋听了这话微微一怔,马上又平息下来,好像在她意料之中。
    然后我又补充说:“我以前的女朋友听说过你,她一直说想见你。”
    “她叫什么名字呢?”
    “周家梅。”
    沈秋说,这名字很美,她说正准备在成都开一家咖啡店,到时可以请周家梅来玩。
    谈这些老话题有些冷落“方糖先生”,他完全插不上嘴,显得很无聊,时不时瞟一下林未晏。
    于是,我们谈起了当下的话题,一谈这些刘至诚当然话最多,在他的描述下,这几年成都发展太快了,我们简直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我们说刘总你都跟不上时代的脚板儿,我们哪里追得上。
    沈秋笑了,问我们最近见过王建南没有。
    我这才知道,其实今天完全应该叫王建南一起来。
    沈秋提到王建南以后,刘至诚的滔滔不绝稍停了一下。她说,曾先生在美国已拿到了MBA,他们春节就已经回国,打算在国内发展,目前上海有一家外企准备聘用曾先生,但他们最终选择在上海、还是在成都发展,夫妻俩还有些犹豫。
    林未晏问:“你们在的美国什么地方?”
    “我们在‘废了都废了’,以前是美国的首都,现在是宾州的——”沈秋的老公很积极地回答说。
    “我知道,听说那城市好发达、好美。”林未晏的台普说得越来越流行。
    “对对,每年的四月,遍地是樱花的花瓣,蛮漂亮,阿秋很舍不得离开。黄昏我们常在林荫道上散步,蛮有意思——”这位方糖先生的好不容易有了说话的机会,万分踊跃地和林未晏热烈交流起来。
    “我们什么时候去美国嘛,你不是说好五一——”林未晏摇着刘至诚的肩膀说。
    刘至诚崭钉截铁地打断了她的话,对“方糖先生”说:“不要再犹豫了,成都和上海都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城市,要同时发展,两条腿走路。”
    酒席散的时候,我给了沈秋一张名片,告诉她这是我们在刘至诚的关照下,我和王建南合办的广告公司。
    告别的时候,“方糖先生”温柔地紧搂着沈秋和当年一样秀美的腰肢,和大家一一握手,脸上的笑容比方糖还甜。
    毫无疑问,这位曾先生看起来是一个比较体面的老公,沈美人找到这样的归宿,应该还算不错。
    68
    看着沈秋和她老公远去的背影,我估计,王建南要想横刀夺爱肯定不太现实。
    不过,给那位“方糖先生”戴戴绿帽却未尝不可,眼下正是绿肥红瘦的季节,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如果四月份没有找到粉子,这一年都会很困难。
    第二天,我在办公室把昨晚见到沈秋、以及一起吃饭的情况向王建南仔细描述了一番之后,向他阐述了“绿肥红瘦”的道理。
    我说:“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