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元粒子世界-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都港海战
玉华国安都城,有一天,一家银行出现在了安都城中,这家大唐银行,竟然能够将不同的货币收拢起来,对外兑出一种海天币。这件事情的本身,除了让大家感觉比较公道外,最多的感受就是那种海天币的精美制作,至于其他,还真没啥别的感觉。可这并不是开设在玉华国的第一家银行,那开设在河口城的大唐银行,才是玉华国的头家银行,因而,这家安都城的大唐银行开设后,也有些人对其功用有些了解,虽说不理解大唐银行这么做,会有什么收益,但人家既然乐意这么做,也就没谁会对他有什么在意。但是问题还是出现了,原本在这座城中,市面上各国的货币都是正常流通,唯一不同的就是,各国货币可能会存有重量不同的因素,这不碍事,大家也习惯了这些货币,每种商品,针对不同的币种,都会有着不同的价格。可是随着大唐银行的建立,有些细心的人,慢慢发现,这家大唐银行兑换货币,并不全按照一比一的比率兑换,其中最常见的是马金国的马金币,这种货币的样式本身,老百姓是感觉不出它与其他货币的区别,顶多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可能有些发青,但那种发青,不是眼神特别好的人仔细甄别,还真是难以发现。这种马金币在大唐银行的兑换比率就是十份马金币只兑换九份海天币,有了这种发现后,市面上的马金币慢慢就变得不受人待见了,甚至有些商铺,对于马金币更是降级使用。
货币这种细微的差别,对于一些小民来说,自然只是叫几声晦气也就行了,可安都城中与马金国一直有着贸易往来的那些大家族们,就有些受不了了,他们从马金国接受的一直是马金币,自从有了这家银行,这可倒是好,还没交易呢,就先损失了一成,这谁受得了?这些家族,开始时,有人想找银行去理论一番,希望银行对于马金币与其他货币一视同仁,可银行对他们这些要求做出解释,银行的理由更简单,马金币含铅量太高,达到了一成,因而不能按照其他货币一样的待遇,只能按照原有价值的九成计算。这些商家中,有些也知道马金币含铅的事情,可当初谁也没把这事情当回事,现在听完银行的解释后,反而觉得银行说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再纠缠,去找马金国的贸易伙伴讨论货币成色问题去了。但不是所有人都是讲道理的,有人甚至想威胁银行,让银行滚出安都,当然,这些人中,后来有人发现银行身后,竟然有兵部的艾郎中照看,也纷纷偃旗息鼓,不再冒头。可事情就是会有例外,有个季氏家族,族中更有一位名叫季赐的三房老爷,在朝中为官,品级不高,只是一个言官,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难缠,一旦被他盯住,就会咬上不放,说起来就是蛤蟆不咬人,但能恶心死人,因而,就是一些品级高过季老爷的人,也都不会轻易招惹于他。季家也经营海贸生意,而且跑熟了的线路就是马金国,这下子,因为这个银行的存在,他家从马金国收到的货币,直接就缩水了一成,他们哪能坐得住?可能是这个季氏家族门风就是如此,找上了大唐银行,季氏找到大唐银行的套路与其他人的方案差不多,就是要求公平对待马金币,遭到拒绝后,季氏家族就对银行使用威逼的手段了,开始阶段,有艾郎中的招呼,安都城内的一些衙门,还会给大唐银行一些面子,但这些衙门的正官看到是季家人在闹事,纷纷开始回避,因而,季家与大唐银行的冲突就被摆到了明面。
有了季家与大唐银行的冲突,这些在马金币上面受到损失的家族们,自然也是乐于看到,甚至他们会寻找一些机会,暗中出手,这些暗手就让大唐银行在安都城中的地位,有些尴尬了,比如,这些家族找了很多的人,借兑换货币机会,故意拿些残次品过来兑换,故意找些乞丐放在大唐银行门口,恶意索要钱物,反正,能恶心到大唐银行的事情,他们都换着花样来,这下子,黄红坐不住了,就把这个事情汇报给了黄叶。
黄叶看到黄红的信件,心中又开始冷笑,玉华国啊,还是欠打啊,大唐银行在安都城的遭遇,不会没人看不到,你们不出来制止,还在后面看笑话,我的笑话是那么好看的吗?
黄叶可不是二愣子,本身,在当初攻占乐华城时,就与玉华国有过通商协定,可自家商铺在玉华国受到如此待遇,怎么能不让他胸中怒火中烧?
黄叶马上去信玉华国的三处军营,让他们近期加强警戒,银行中的财货尽可能存放于银库之中,然后,又调集了两条蒸汽帆船,两条长江号和四条飞鹰号,带上四百名队员,杀气腾腾扑向安都城。
安都城距安都港中间几十里距离,黄叶的计划根本不是登陆,而是封锁这座港口,如果玉华国再不做出妥协,他还可以炮击整个港口。
安都港太大了,位于安都城北面,几十里的宽度,黄叶这八条船,真想封住整个港口,那也不太现实,可黄叶又不是针对所有船只,那些距离远的,跑就跑吧,反正别再有船只进出就够了,玉华国,你能挺住吗?烟囱冒着黑烟的两船立在港口中央,两面侧后方是两条长江号,风帆已经落下,船头对向了港口,那四条飞鹰号,则是快速地游弋于港口外围,对于一些仍游走于警戒范围的船只,不客气地射出炮弹。
震摄才是王道,当这些港口中有些乱窜的船只被击中后,那些其他的船只才慢慢稳定了下来,纷纷离开黄叶几船的区域,港口,基本是被封了。
港内的黄红早就接到信息,在私港内也是严阵以待,以应对各种局面,而大唐银行,早在几天前,就全部撤回了港内,等待此次事情的解决。
黄叶这几条封锁港口的船只,最初并没有引起玉华国的注意,往来安都城的船只太多了,比这只船队数量更多的船队都不少见,谁会对这么几条船在意?可谁想到这几条船竟然要封锁港口,还对一些游弋在这片区域中的船只发起攻击,港口可是有着常备军的,驻守在这里的军队,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哪里会将这几条船放在眼里?
港内的玉华国海军都督名叫画户,他一般不会在港口里出现,今日在港内值守的是一名叫作岸先的都尉,这位岸都尉听人报告说有八条船竟然想要封锁安都港,还以为听错了,可后来听说这些船的异常表现,才觉得这事情竟然是真的,那就不要说别的了,他开始调集船只,准备清理这些胆大的家伙。
玉华国的海军战船,多数都分散在全国各处,但安都城是国都,这里驻守的战船数量不用说,肯定是数量最庞大的一支,不要说军港中停泊的几百条战船,就是海面上巡逻的,也有上百条,岸都尉调集的战船有八十多条,出动这么多战船,还主要是因为,他也听到报告,对方有两条大型船只,要不然,岸都尉哪有心思出动这么大的兵力?
军港位于安都港的东面几十里的一处海湾,黄叶游弋在外面的双桅船早就发现了海军的异动,并做出了汇报,这下子,黄叶乐了,他以前不喜欢使用四桅船去进行海战,关键是这家伙行动太慢,这才受到了黄叶的歧视,可现在装载了蒸汽机的四桅船,那速度,可是要比飞鹰号都快出大截,这次,就让这两个大家伙表现一番吧!很快,蒸汽帆船上面的黑烟变得浓烈,船只发出隆隆的马达声响,船上的风帆也随之升了上去,两条蒸汽帆船开始转向,随着船只后面翻滚着巨大的水花,这两条船,竟然暴发出了不应有的神奇速度,船只后面的海水,被飞快前进的船只带出股股波浪,向着玉华海军战船的方向冲去。
蒸汽机的锅炉压力,只升到了巡航压力,但他这次打开了风帆,风力和蒸汽机的力量同时作用,蒸汽帆船的速度很快被提升到了十四节左右,这种速度,就是这里最快的双桅快船,都是拍马不及。
这两条船的高速出击,自然也会被岸都尉看得清楚,当他发现对方只有两条船过来时,很是被雷了一下,可又哪想到对方竟然是这种速度冲了过来,纷纷命令各船加强戒备,当心与之碰撞,如果被这么一个大家伙撞一下,虽说对方也不好受,但最不好受的一方,肯定是自己的船只。
可黄叶哪会撞到玉华海军船只?高速度的行驶,可以让他有机会提前规避任何危险的家伙,蒸汽帆船的左右两舷都有二十门五十毫米火炮,这些火炮,在海面上发起进攻后,实在壮观,火炮发射对于蒸汽帆船的巨大自重,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侧斜,火炮的快速发射,使得岸都尉的船队一片凄惨,这是两只什么样的怪兽啊?那么远的距离,就能打得你想跑都难!当岸都尉看着自己的座船也都没有幸免,侧舷被开了一个大洞,心中死灰一片,这不是人力能打得了的仗啊!投降吧!
玉华海军,在自己的都城海域,安都港的旁边,挂白旗投降!八十多条战船被俘,这个消息,一下子就在玉华国炸了营,朝堂之上对于这次都城之外的海战的前因后果,开始调查,事情很简单,很多朝臣对于此事的因果,都是心知肚明,因而没费多少事,这家大唐银行的遭遇,被摆在了朝堂之上。
众朝臣对于当初的乐华城之殇还心存畏惧,因而,他们对于这个季家如此作为,都产生了深深地厌恶,这位能恶心死人的季言官,终于见识到了汹汹的弹劾砸向了自己,也终于领教了这位大唐银行的强大海上背景。
彤国丈以前还对乐华城事件,报有侥幸,认为这位黄先生,也许是借助了哪个国家的力量,并在玉华国不备的时候,偷袭得手,可是,这次黄叶在海上,自身正面力撼玉华海军力量,并大败玉华海军,终于知道了这位黄先生是真的不凡!
艾郎中这次,又是作为了使者,被派到了黄叶的跟前。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回火山岛的先生
艾郎中的到来,也让黄叶松了口气,他来玉华国是做生意的,可不希望与这边结下大仇,被一条小船送到黄叶船上的艾郎中,这次的态度与上次可是又有区别,上一次在乐华城,艾郎中虽然对于黄叶的态度友好而和善,那是艾郎中不想去打那一杖,他的目的第一是避免战争,第二是想利用那次机会打压国内的对手,他内心之中,真实想法是玉华国的军事方面根本不需要去怕这么一个黄叶,可现在他的想法就不同了,这位爷,可是真正的在玉华国海军面前,不仅能够取胜,还胜得那么轻松,这就不能不让艾郎中将身段放得低得不能再低了,在他被黄叶让进船舱后,甚至都有些不敢坐下。
黄叶微笑着把艾郎中按在椅子上,“这才几天没见,怎么就生分了?”
“嘿~”艾郎中干笑了一声,“这不是又成了使者了嘛!”
黄叶微微一笑道,“那你们国家怎么说?”
艾郎中尴尬地笑了一声,道,“国内都认为黄先生轻启边衅,不太理智,”随即艾郎中继续道,“不过你们的苦衷我们已经调查清楚,认为我们没有保护好你们的权益,这才又引起误会。”
“我轻启边衅吗?那么当初是谁打到了我的家园?”黄叶向艾郎中冷冷一笑,没有理会他的反应,继续道,“又是误会吗?玉华国当初是怎么与我签署的协议?”
咳,艾郎中被黄叶的问题噎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国内已对季家采取了措施,对先生的损失,也会作出一定的补偿。”
“什么补偿?”黄叶的笑意又出现在脸上。
玉华国朝堂上,确实有一些声音,提出给黄叶一些补偿,以平息这次事件,但由于反对声音也是不小,认为国家对外不能过于软弱,要拿出大国气度等。众人最后没有拿出统一的意见出来,就只好把艾郎中给派了过来,探一下黄叶的态度。“一切都能谈,一切都能谈!”艾郎中的话语有些苦涩,这次他作为使者,心态与上一次可大有不同,上次是带着自己的目的过来,是为了自己争取利益而来,而这一次,只是简单的灭火,做差了,那就是你的错,做好了,也没什么好处,因而,这两次的心情能一样才怪。
“玉华国可真够有诚意的!”黄叶的语气又冷了下来。
艾郎中明白,不给黄叶开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条件,那是根本不行了,好在,他在过来之前,也有预案,这问题也难不倒他,“安都港,会有一块专属先生的私港,先生的商铺,在玉华国也会得到更好的关照!”
“意思是说玉华国这八十条战船连同船上的兵丁,你们都不要了吗?”黄叶显然对于艾郎中的条件没有满意。
咝,来之前,艾郎中就是对于这些被俘的船只和士兵比较烦心,这些东西如果要让黄叶吐出来,那代价肯定不会小,他的脸上再次犹疑不定起来,“不知道先生有什么要求?”
“我的要求也不高,目前我在玉华国有三个护卫队,他们的队长要挂都尉衔,可以为我的商铺提供直接的保护,第二,一旦我的商铺或人员,再次与当地发生摩擦,玉华国不能单方面对这种事件做出裁决,必须要与我方协商。”
黄叶的这两条,可不简单,第一条,他的驻军就合法化了,而第二条,更有点领事裁判权的意思。艾郎中哪敢对这种事情做出保证,只好回安都请示去了。
也不知道是玉华国对于这些被俘的军士的关心起了作用,或者是黄叶这段时间,对玉华国有着表面上巨大的帮助起了作用,亦或是玉华国不认为黄叶的这两条意见对玉华国主权事实造成了伤害,最后,艾郎中竟然真的把这件事情按照黄叶的要求给定了下来。
满意的黄叶回到了南麓岛,安都城的大唐银行这下子,就更加的吸引眼球,这次由经济纠纷引起的事件,最终还是要回到经济中去化解,总之人们对于大唐银行提供的优质货币,是没有意见的,各种杂乱的货币被大唐银行吸入之时,海天币,也在玉华国悄悄地增加着它的流通比例。
刚刚回到南麓岛的黄叶,就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刚刚又得到了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的出生,只是隔了两天,先是小冬的女儿降生,然后小芳的女儿也顺利出生。少不得,黄叶在家中,宴请了南麓岛的那些亲朋好友。
在黄叶这里开心庆生的时候,溪群的信又被送到了黄叶这里,信中提到了临东岛对于新东帝国灵封城的扶助方案,当初温苛离开南麓岛,与溪群商议后,溪群提出的要求,有些让温苛不能自专,只好回到灵封城,请示了赴煜,可在温苛眼中,那些苛刻的条件,摆在赴煜面前后,这位老先生大手一挥,“国家提供不出援助,还能让百姓饿死吗?这些条款,我会汇报给朝堂,但朝堂意见如何,不用去管,我们照这条款去做,一切由我担着!”
结果,这位赴城守,愣是将这么重大的事情给办了!
溪群提出的条件是什么?黄叶看着都想笑,这位临东岛的执政者,真是个骨子里的商人啊,政治都用来当商品交易,不过,黄叶喜欢。
溪群提出的意见就是,支援灵封可以,但他对于新东帝国的局势并不乐观,因而,在没有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支援灵封城是不可能的,而他提出的保证条款,很坚决,灵封城,行政上脱离新东帝国的统治,只在形式上隶属于新东帝国,临东岛在灵封城派驻一队驻军,以保障灵封城的安全。灵封的自治方式,类似于临东岛模式,成立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共七个名额,临东岛这边,要占据三个,分别是临东岛政府、灵封城驻军和前去支援灵封城的商人代表,至于其他四个名额,临东岛不参与意见。
这哪里是支援啊,明明是直接把灵封城从新东帝国给分裂出去了啊!黄叶不禁暗叹溪群的胃口之大,好在黄叶对于灵封城如何发展,并不介意,他才没那闲心关注这些国家的最终走向,只要是没有波及到他的利益,那他的意见就是,顺其自然。
黄叶仔细思索了一下他的这些邻居,火山岛那不能算是邻居,那是他的娘家,是自己人,海天群岛虽然被不同的人管理,黄叶也不怎么插手,但那些管理方式,都是黄叶制订,以后发展下来,他就不想再随便去干涉,大家又都不是傻子,谁也不能轻易玩儿得太出格嘛!安直国,那是被黄叶硬安上了一套君主立宪的体系,不过刚刚开始孵化,至于发展如何,最快也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看出一点端倪。玉华国,是这里最为强大的君权帝国,但国内的世家力量与商人力量,也不容小视,在国内形成一股势力的平衡。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新东帝国,在经历一次国乱后,竟然让临东岛的溪群,抓住了时机,把其中最为富饶的一个城,硬生生地从国家中分裂出去,那以后的新东帝国,会不会还有第二个灵封城呢?
黄叶这里,最早接触到的邻居,就是九鸣国,这个国家与前面几个比起来,最小,但长期依靠香料贸易,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大,这也就造成了这个国家的世家力量,一直对于皇权有着压倒性的地位,国内的力量出现不平衡,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个国家可能会出现动荡,而黄叶许多的利益都在九鸣国,特别是兰宾岛的硫酸作坊,还有安中城的丹砂矿,这些资源,可是黄叶军火生产中的最重要的链条,不容有失,因而,他在一直努力维系着九鸣国的稳定,可这种不稳定的政治格局,让黄叶时时有一种心累的感觉,是不是真的让九鸣国变一变呢?
可它真的变起来,怎么去变更符合黄叶的利益?黄叶对这个事情也是分析过多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帮世家一下,把今上给赶走,接下来的结局,那就是很可能在九鸣国内,产生一位非常有权威的君主,那黄叶以后再想在九鸣国内做些事情,可能就不得不更加照顾那位新君的感受,而且这种变化,不是一种温和的变化,很有可能将九鸣国,打成残垣断壁,这就更加不符合黄叶的想法了,一个打乱了的国家,没几年的休养,是恢复不过来的。
如果换一种做法,帮助今上稳定朝局,这倒是省事的途径,可这么一来,就还是像现在一样,今上时不时被世家打压,黄叶就得不停地去九鸣国灭火,他本来是自己放火都不带灭的,几次三番地替今上擦屁股,早就烦透了,要不也不会动出让九鸣国变一下的心思。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扶肖国公一把,如果肖国公上位,自己可以在九鸣朝堂直接放进自己的人,可以随时打压那些不安分的世家力量,可这么做,就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机会,要不然,国内也是会乱起来,反而得不偿失。
决定不下来的黄叶,只好再次把这事情搁置下来,不去想其他了。
九鸣岛祁叔又来信了,这次来信的内容不多,主要提到的就是那些回到九鸣国的先生们,一部分的家人不同意去火山岛定居,因而,那些先生有些犹豫,想问一下黄叶的意见,怎么去处理。
黄叶轻声叹息,不愿意回去,就不回去吧,他知道,那些先生们还是乐于去火山岛的,可刚刚与家人团聚后,亲情难以再次割舍,也是人之常情,于是黄叶回信给祁叔,反正火山岛的高级班中,不乏出色的人才,让这些人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也不会耽误黄河书院的正常教学。
回复完祁叔的书信后,黄叶的眼睛又是亮了起来,九鸣国的事情,不方便解决,那为什么不从书院上面着手去做呢?这不正好有先生回了九鸣国吗?先在九鸣国建个书院,嘿嘿,黄叶不怀好意地笑了。
………………………………
第一百二十三章 九鸣国招生
九鸣国中,黄叶在兰宾岛的威望,那也是响当当的,他思索再三,决定把这第一家书院,放在兰宾岛上,以他在这里的影响力,更利于他招收到学生,而且在兰宾岛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船厂,这里面不仅地方够大,各种保障也是非常成熟,并且留有黄叶的驻守卫队,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一些变故发生。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这里与兰宾岛港,只能走水路,陆路黄叶一直就没想让它能通行,这也是为了船厂这里更为安全着想,反正物资运输使用海运更加便捷。学生通行不方便,黄叶不在乎,他的书院都是要求住校的,交通对于黄叶来说更不是问题,他手里的船大大小小,有的是,专门给书院留几条,算个事?
大唐书院的建设,在船厂紧密展开,船厂这处地方,都是盐碱地,想要在学校里面搞绿化,是不太容易,可黄叶对这个书院的定位就是,不求多么奢华,只要整洁,实用就好,按照黄叶的这种方针,在这座书院中,大量使用到了水泥,一色的三层小楼,整齐地建了起来,学校分宿舍区,教学区和教师公寓,三个区域,学生容量,黄叶暂时按照两千名学生规划,他自然又是做了这座大唐书院的校长,书院暂时没设立副校长,而是将目前一位南麓湖书院高级班一名叫邱悲的尖子生,派了过来,当作教务主任,管理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